重註博美股爆升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8.html
重註博美股爆升
「我重註博美股今季爆升!」凡與戰友分享此「狂言」,眾已懶問「點解咁牛?」,只深深嘆氣,面露淡然哀愁、難以置信之情,仿彿自己癌癥末期,準備永訣。何解天性極保守的我甘冒巨險? 最重要的依據是「美國中期選舉年」(Midterm Election Year)的統計。據美國投資名家費雪(Ken Fisher)統計,自1925年起,中期選舉年第四季,標普500指數上升機率為86.4%(19升、1平、2跌)。
中期選舉末季升多跌少
回報率方面,上升的19次,升2%至21.3%,平均9.5%。兩次下跌,分別跌5%、16.4%,後者時為大蕭條爆發後的1930年。以史為鑒,本季博美股爆升,極其抵博。
捨身出擊另一原因是市場氣氛跟技術走勢呈現深度背馳。拜讀財經專欄,列舉風險因素有:俄烏幾近攤牌、伊斯蘭國(ISIS)擴張、中日或爆發海戰、蘇格蘭公投演變成黑天鵝、伊波拉失控、聯儲提早加息、中國經濟放緩等。上述因素滙集,令人想起集十種殺人武器於一身的「攞你命3000」。地球真危險!
但細聽市場之聲,局面卻別有風光。打仗必升的金銀,日日新低,彈都唔彈。經濟衰退必升的歐美長債,上周起氣勢不再。加息美股必死?標指卻化身「戰狼500」,繼續地球最強,力守溫泉關,新高僅一步之遙。蘇格蘭公投觸發銀行危機?美國金融股ETF(XLF)卻穩坐海嘯後高位。此外,交易所、券商股,如Nasdaq(NDAQ)、CME(CME)、Charles Schwab(SCHW)、Interactive Brokers(IBKR),上周忽然一洗頹風;美國經濟寒暑表交通指數ETF(XTN),走勢仍硬淨。
眾專欄另一特大盲點:無視美國經濟已穩步復蘇。自1947年,美國經季節性調整的季度GDP,平均增幅3.3%。過去4季為4.5%、3.5%、-2.1%、4.2%,3季優於平均,只因史上少有嚴寒下跌一季。按對沖基金經理之王達利奧(Ray Dalio)的分析架構,通脹下降、增長上升最利股票,美股強勢,當真如財演所說,純屬亂炒一通?
與拍檔開玩笑,看完「倉紙」,心情恍如諾曼底登陸時的艾森豪威爾將軍。大註出擊,有贏到開巷的可能。但股場如戰場,成敗得失,只差一線。抵博不等於實贏。萬一看錯,雖不致覆軍殺將,永難翻身,但也絕不好受。惟以鐵血將軍巴頓名言自勉:「當你收集了所有事實,聆聽了內心的恐懼後,主意已決,就應無視惶恐,勇往直前!」願上天保佑。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原載於信報2014年9月17日)
宏觀大局猜想 – 關註俄羅斯局勢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宏觀大局猜想 – 關註俄羅斯局勢
我覺得現時環球市場的最大風險,在於俄羅斯。俄央行已經連續幾日,用外匯儲備去硬頂匯價。這是新興市場國家出大事前的慣常動作,但通常會資金外流速度更快,因為怕政府實施外匯管制,到時欲走無從。
外匯儲備有限,一旦用完,除了貨幣大幅貶值外,別無他途。債券違約一旦發生,債主就大出血。誰是俄羅斯的債主?就是一眾歐洲銀行。
循此思路,俄羅斯盧布匯價,歐元匯率,以及歐洲金融股股價,是預測環球市場短期走勢的核心指標。
此外,俄羅斯是商品出口大國,貴金屬,石油,天然氣價格如果反彈,對局面或有所幫助。反之,只會是雪上加霜。
操作方面:個人以德國DAX指數的put options,歐元ETF(FXE)的put options,以及美國細股羅素2000指數ETF(IWM)的put options,及一眾非中國的新興市場淡倉,去對沖美股核心長倉的風險。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美股受惠油價暴跌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2.html
美股受惠油價暴跌
太陽底下無新事。今天發生佔中事情,過去也曾發生過。鑒古,對於知今,功莫大焉。
美股近日急跌,牛市終結之聲,不絕於耳。流行理據有三:伊波拉病毒爆發、美股市盈率過高、美元強勢影響跨國企業盈利。疫癥、高市盈率和強美元,並非新事,何不檢查歷史,看看殺傷力果真如此巨大?
先說疫病。1918年,有場絕世瘟疫:當年西班牙流感爆發,全球16億人口,5億人染病,1億人死亡,地球有1/16的人口忽然往生。正常人的直覺:「個股市仲唔插到反艇?」現實:1918年美股升26%,翌年升21%。近代例子,2003年沙士流行,世界股市卻上升33.1%。直覺疫病橫行,股市必死,看似成理,查無實據。
另一非常流行的擔憂,是美股估值過高,高處不勝寒。那現時美股市盈率有幾高呀?15.4倍,跟過去15年平均數相近。
或曰美元強勢,不利美國跨國公司盈利,所以美股死硬?自1971年美元開始自由浮動,至2009年底,美股有30年上升,9年下跌。而美股上漲的30年中,美元強勢和弱勢,各佔一半,由此可以看到,美元升跌,跟股市強弱,毫無關係。
轉投熊軍三思而行
總的來說,與其憑感覺,何不信數據?不信數字,股神畢非德諭:「我在掃貨!」,夠說服力不?風物長宜放眼量,美股四星期前才創新高,高位最多跌了不到一成,就批死跨年牛市完結,會不會太過心急呢?買些歐股、歐羅認沽期權對沖,穩定組合面值,誰曰不宜?但清倉美股,甚至轉投熊軍,可要三思而行。
油價單月跌超過15%,1997年以來,發生過10次。根據統計,如斯暴跌後6個月,美股汽車、零售、軟件、半導體和科技硬件業的平均升幅最大,至少跑贏標普500指數10個百分點。自己周一開市,已用納指ETF(QQQ)11月的95元認購期權,和半導體行業ETF(SMH)11月的48元認購期權出擊。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原載於信報2014年10月22日)
美股#101:如何一分鐘看公司業績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0/101.html
小弟開設了Facebook專頁「美股隊長」,提供各種美股數據、統計、市場訊息及交易建議。歡迎大家交流美股投資心得。
[教學篇]美股#101:如何一分鐘看公司業績
初次接觸美國股票,很多人總有一種「隔山買牛」的感覺,不少公司名字好像認識,但是公司報表英文一大堆,業績好壞都分不清,怎麼辦?
現在就教大家用一分鐘看通美股業績好壞。你沒看錯,是一分鐘!
首先到"http://www.briefing.com/",在這裡可以找到即將公布業績的美股資訊,註冊後就可免費使用服務。
在主頁選"CALENDARS",再按"Earnings"(紅圈所示),就可以看到最新公佈業績的公司列表
來到公司列表,大家會見到公司名稱、代號,Actual是指公司的每股盈利(美元),綠色字是業績較市場預期為好,紅色字則是令市場失望;"Yr Ago"是去年的業績,如果公司業績是綠色,又比去年有一些增長,就應該算不錯了。(一分鐘剛剛好!)
順帶一提,"Before the
open"是指當日開市前會公布的業績,After The Close就是收市後公布啦。
如果想查看美股何時公布業績,可先按"Search"(紅圈所示),然後在欄位內輸入股票名稱關鍵字或股票代號,今次我們就選Visa Card(V)吧。
網頁會顯示下次公布業績就在"Oct29 after
market",即是今晚收市後,還有幾小時呢。
然後是"Capital IQ estimate
2.10",市場預測Visa每股盈利有2.1美元,再往下就是公司之前的業績、大行評級及其他新聞等。
吳瑞麟
睇淡日圓,如何利用美股戶口操作(上)?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31.html
小弟開設了Facebook專頁「美股隊長」,提供各種美股數據、統計、市場訊息及交易建議。歡迎大家交流美股投資心得。
日本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日圓跌破6年低位,相信有不少朋友會想追沽日圓,不過炒外匯槓桿高,容易畀波幅嚇親,較為方便的方法,是買入ProShares UltraShort Yen ETF(YCS),只要有美股現金戶口就可以。
YCS追蹤日圓每日跌勢,目標回報是該日跌幅的兩倍,持有該基金可以當作兩倍槓桿沽日圓。當然,如果日圓上升就會虧損,最大損失則限於投入金額。要註意兩點:第一是由於有兩倍實際槓桿,投入金額宜按比例降低一半。第二是由於該基金逐日複製回報,遇上有波幅無跌幅的市況,仍會構成損失,所以只宜短線,不要當一般買外幣般長摣。
例子:日圓近日低位約105.20(15/10/14),昨晚最高見109.47(30/10/14),兌美元跌幅4.06%;同期YCS低位$69.51(每股美元,下同),昨晚最高$75.22,升幅8.21%,大約是日圓跌幅的兩倍。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隊長熱線】美市未平倉合約數量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1.html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或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Garnett問:Hi,想再問美股指數、股票、金、油、債的期權未平倉合約數量,可到哪裡呢?IB(Interactive
Brokers)也可看到這些資料嘛?
你的問題謹覆如下:
自己的分析用不著期權未平倉合約數據,不過如有興趣可參考以下網頁:
1. CME
Volume and Open Interest
有每日報告、月度報告,包括CME、CBOT、NYMEX/COMEX期貨、期權
2. Yahoo!
Finance
最活躍股票、ETF期權相關數據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期權教室】選擇期權行使價及到期日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84.html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或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Christ Wong問:怪唔之得,美股隊長呢期都係講L Brands(LB)、Wal-Mart(WMT)啦,原來咁like零售業。想請教一下:美股隊長你對揀期權的行使價同埋到期日有冇乜嘢心得?
網友Vic Loi問:隊長,想請教一下options的問題。以Wal-Mart為例,看俏股價是買call,咁,貼價同唔貼價有咩分別?揀日子近同遠又有咩分別?謝謝。
兩位的問題謹覆如下:
簡單地說:主要的考慮因素是想買入期權時(自己99%的交易是買入期權;極少沽空期權),期權引伸波幅的高低。
例如十月中時,大市大幅波動,期權引伸波幅早已暴漲,買入期權成本大升,故選用兩至三周後結算的期權(一周內結算的期權,賭博成份太高)。
如引伸波幅偏低,我多選擇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到期的期權。
至於行使價方面,習慣了用在價(at-the-money)或輕微價外,沒有複雜理論,純粹是下手較迅速,不用太多估計而已。。此外,根據經驗,在價期權的買賣差價,通常會比深入價內和極價外的為窄。
相同的正股升幅下,貼價期權的上升金額會較極價外期權大。如正股上升$1,貼價期權可能升$0.5;極價外的可能升$0.1或更少。這是對沖值的問題,有機會另文討論。
日子遠近的分別:同一行使價,遠期的付出期權金總額較大,但日子較長,機會較多,換言之時機掌握不用那麼精準。短期則如上述,越短賭博成份越高。
總結:
引伸波幅已漲時,會選擇兩至三周後結算的期權。
引伸波幅偏低時,會偏好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到期的期權,時機掌握不用那麼精準。
行使價方面,習慣了用在價或輕微價外,取其買賣差價較窄,對沖值比價外期權高。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美股101】如何尋找破頂股?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1/101_20.html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隊長熱線】單日不成勢 (我的技術分析觀)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8.html
【隊長熱線】(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或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Angus Chow問:尋晚(21/11)好多個股先高後低,點睇?
你的問題謹覆如下:
看來閣下很留意美股的動向,不是單單看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去感受大市氣氛的新手,值得鼓勵。
不知道閣下是不是炒賣期指,或是長線投資者。我自己持股的時間比較長,對於短線走勢的敏感度比較低(也故意不讓自己坐在電腦面前看報價,大部份的投資決策都是在週末時完成),比較少用即日走勢,例如先低後高,或是新高後低,去判斷長期走向。
我覺得投資的最重要問題,是身處的資產類別,是屬於長期的上升趨勢、橫行趨勢、或是下跌趨勢? 如果是長期的上升趨勢,最重要的是令到自己能夠全程持續參與。
投機經典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當中精彩和實用的章節,多不勝數,但如果我只能推介一段的話,毫無疑問,我會推介這一段:
For instance, I had been bullish from the
very start of a bull market, and I had backed my opinion by buying stocks. An
advance followed, as I had clearly foreseen. So far, all very well. But what
else did I do? Why, I listened to the elder statesmen and curbed my youthful impetuousness. I made up my mind to
be wise and play carefully, conservatively. Everybody knew that the way to do
that was to take profits and buy back your stocks on reactions. And that is precisely
what I did, or rather what I tried to do; for I often took profits and waited
for a reaction that never came. And I saw my stock go kiting up ten points more
and I sitting there with my four-point profit safe in my conservative pocket.
They say you never grow poor taking profits. No, you don't. But neither do you
grow rich taking a four-point profit in a bull market.
What old Mr. Partridge said did not mean
much to me until I began to think about my own numerous failures to make as
much money as I ought to when I was so right on the general market. The more I
studied the more I realized how wise that old chap was. He had evidently
suffered from the same defect in his young days and knew his own human
weaknesses. He would not lay himself open to a temptation that experience had
taught him was hard to resist and had always proved expensive to him, as it was
to me. I think it was a long step forward in my trading education when I
realized at last that when old Mr. Partridge kept on telling the other customers,
“Well, you know this is a bull market!” he really meant to tell them that the
big money was not in the individual fluctuations but in the main movements that
is, not in reading the tape but in sizing up the entire market and its trend.
一言以蔽之:單日不成勢。
美股三大指數現時日日創新高,大型股中除了能源和公用板塊外,走勢宜人。加上美國經濟復蘇,全球央行努力推低利息,非常有利股市續升。個人覺得,用期權控制看錯的風險,避免overleverage,順從市場的走勢,獲利的機會比虧損的機會高。
閣下作為資深的交易員,希望你也能夠多發表意見,跟眾網友分享你的諸種心得。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隊長熱線】高追的技巧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2/blog-post.html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或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Angus Chow問:Market Vectors Retail ETF(RTH)咁抽法,依家買算唔算遲呢?
你的問題謹覆如下:
我無法預測RTH的短期甚至中期走勢,不知你會否一買就摸頂?我的提議是:不如你閉上眼睛,想像若RTH再升10%,你會放棄,還是忍不住買入?如果是後者,早買比遲買好,因為獲利的可能性和空間較大。
更重要的是,你這個倉位的退出策略是甚麼?先訂好一個你覺得合理的止蝕位,然後訂好最大虧損額,接受得到,便可行動。例如執筆時RTH為$69.13(美元,下同),你用50天移動平均線來作止蝕(@$64.18),每股最大虧損便是$69.13-$64.18 = $4.95。買入100股,不幸陣亡,虧損$4.95 x 100 = $495,約合港幣3,836元。你覺得搏的金額太大,便減股數;覺得太保守,便加股數。
我們永遠無法準確預測,只能把看錯時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看對了,便死命地坐,儘量賺盡,直至個股和板塊動力消失為止。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期權教室】Facebook 業績操作分享:http://on.fb.me/1ulxo6k
【美股101】一分鐘看公司業績:http://on.fb.me/1vn7fyx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