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13794
在移動互聯網的火熱下,今年引爆了O2O行業,細分來看滲透到零售O2O和服務類O2O。線下傳統家政公司所引導的家政行業在移動互聯的解體下弊端不斷暴露,從2013年開始,國內一批家政O2O創業公司正悄然駛向這片新大陸。他們利用移動互聯網打破家政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壁壘,線下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家政服務。
風生水起之時,隨著一家早起家政O2O創業公司的倒閉,使得外界對該領域的未來堪憂。毋庸置疑,「移動互聯網提升家政行業效率,這是大勢所趨。」阿姨幫創始人萬勇對此很樂觀。
阿姨幫是一個尋找、預約保潔小時工等家庭服務的O2O平台,用戶通過APP、官方網站、電話直接預約家庭保潔、衣物乾洗、鞋具護理的服務。與其它公司不一樣的O2O玩法,阿姨幫通過招募、培訓專業的家政「阿姨」,統一的禮儀、統一的著裝、統一的工具、統一的流程來服務用戶,然後通過用戶評價系統和回訪制度來保障和提升服務質量。
阿姨幫如何在激烈的家政O2O行業競爭中取勝?面對互聯網巨頭公司的逼近如何博弈?未來國內家政O2O發展的狀況會怎樣?一個產品男如何帶領一幫「阿姨」進行家政O2O革命?
帶著一系列疑問,派代商道對其創始人萬勇進行了刨根問底。
答案就在節選的對話中:
派代商道:現在阿姨幫日訂單多少?主要分佈在那幾個城市?
萬勇:1000左右,我們目前有北京、上海,北京佔到70%。7月又會有新的城市群開通。
派代商道:你們現在團隊大概多少人?
萬勇:幾十人。
派代商道:我看了你以前的工作經歷,從搜狗到360都是從事瀏覽器產品,到現在做阿姨幫是不是偏重產品,市場基因弱了點?
萬勇:現在要偏重市場,之前在產品研發的精力多一點,後半段在線下的精力會多一點。
派代商道:在國內的話,家政O2O其實也不只你們一家再做,也就在這兩天傳出身邊家政關了很久,只是沒人注意,你怎麼看這個行業?
萬勇:移動互聯網提升行業效率,這是大勢所趨。儘管有的已經倒下,但阿姨幫仍然堅持、堅挺,而且相比較起來,阿姨幫在產品理念上、執行力上都有著很大的優勢。
派代商道:和他們相比,阿姨幫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萬勇:阿姨幫移動互聯網基因比較強,團隊帶有360基因,從阿姨和用戶的角度出發,不斷在產品上創新,能夠在用戶體驗上後來居上,並且保持領先。目前已經有對手在持續抄襲我們,這也是行業對我們的肯定。並且目前的成員都是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和理念的,那就是幫助用戶,幫助阿姨。
派代商道:同他們相比,阿姨幫最大的優勢在哪?
萬勇:我認為阿姨幫是代表先進的生產力,有顛覆的能力,顛覆傳統的家政行業,顛覆不專業的服務方式。尤其是顛覆像58同城這樣的生活頻道,這種類型的生活頻道里面只有家政公司導航,但阿姨幫提供的是一整套服務,一個家庭服務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希望家庭不僅是在需要打掃的時候才會想到阿姨幫,而且像是做飯、給寵物洗澡等各種家庭瑣事,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想到我們。
派代商道:他們主要提供的是信息吧,是把需求變得對稱和打通?
萬勇:是的,他們提供的就是信息,而我們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服務。他們更像是要買電腦時,提供一個電腦銷售公司電話,然後我再打電話聯繫這家公司。阿姨幫在外部看來是大同小異,內部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具體太細節的東西我也不方便講,我們對阿姨的管理,對服務品質的管控,對客戶的理解,是要比他們強很多的。
派代商道:阿姨對接這塊你們誰在做呢?
萬勇:我們引進了很多傳統家政的年輕人才,有些做過傳統家政的經理,有些是高級的技術人員,同我們這來一起實現這些想法。因為有他們加入阿姨幫,我們會學的更快,可以很快的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我們挑選的都是認同阿姨幫新理念的人,以用戶為中心,去主導這項產品和服務的設計,我們希望能改變傳統的家政方式,用新的方式去轉變。就像海底撈一樣,不需要客戶主動要求,把服務做到極致。阿姨幫就要以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理念來顛覆傳統家政行業。
派代商道:我個人覺得首先要將家政信息線上化,然後再用標準化的服務去融入線下,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是如何包裝你們的產品——包括培訓阿姨,和讓用戶更容易理解你們服務的?
萬勇:是的,沒錯。第一步,我們有阿姨的數據庫,記錄了阿姨的年齡、擅長技能、接單狀態、時間安排等詳細數據,當用戶有了需求,就會派離他最近、評價最好的阿姨進行匹配服務。第二步,線下來了之後還要有好的服務,阿姨幫有專業的培訓,幫每個阿姨的服務技能提高,整體形象上也要專業化、標準化,阿姨都是統一著裝、統一工具、統一的禮儀、統一的流程,讓用戶感受到我們服務的品質。同時我們還要設計一些更貼心的標準化服務,來滿足用戶真正的需求。
派代商道:那你們現在用戶大概有多少呢?APP下載用戶和活躍用戶。
萬勇:我們的APP沒怎麼去推,下載就30多萬,主要是北京這塊,上海1/3不到,每週的活躍量在3、5萬的樣子。
派代商道:那你們現在產品的形態與業務結合是怎樣?
萬勇:登陸APP之後可以選擇所需服務的種類,以保潔為例,點擊後系統會自動幫你智能匹配最合適的阿姨。比如說根據關鍵詞匹配,知道你們家裡有狗,而這個阿姨怕狗,那她就不能去,得換一個。有的用戶需要新居開荒、洗滌保潔等,我們會根據需求程度派專業的人員服務。
派代商道:這麼說來,你們將用戶需求匹配外,還在嘗試做個性化需求的訂製?
萬勇:是的,因為有些用戶表達的和他真實需求還是有偏差,你需要更多的溝通去發現。
派代商道:你們發現線上訂單有什麼規律嗎?比如哪個時間段比較頻繁。
萬勇:有,週末多,平時少。
派代商道:其實能用家政服務的人購買力應該不差。他們算是中高端用戶吧,也年輕化,基本在20—35歲之間。另一個,我比較感興趣,你們線下阿姨培訓是怎麼做的?感覺很重的一部分。
萬勇:不重,我們在北京有十幾個門店進行阿姨培訓:統一的禮儀、統一的著裝、統一的工具、統一的流程,並逐漸學習技能。大部分阿姨來自農村,城市裡的東西很多不會用,這些也是阿姨幫的培訓師一點一點去教的。
派代商道:你們的阿姨是怎麼招來的呢?
萬勇:前期和新東方創業招生一樣,出去貼海報,線上也可以招阿姨,另外阿姨之間互相推薦會比較多,經常有直接提著皮箱來公司報名的阿姨,我們在阿姨中的口碑非常好。
派代商道:我是這樣理解,阿姨們那一代裡互聯網比較遠,所以線上轉化不會高。
萬勇:其實線上信息很多是他們的孩子或朋友幫她們在處理。
派代商道:與互聯網脫節的阿姨們現在對接上來,她們沒有擔心你這網站會是騙人的,如何打消她們的顧慮?
萬勇:還好。傳統家政公司會先收取阿姨大概360左右的服務費,無論有活沒活,是不會退錢的,而我們不抽取阿姨任何的費用,所以不存在騙人這麼一說。
派代商道:那你們成交一個訂單也沒從中提成?
萬勇:沒有。
派代商道:那阿姨們通過阿姨幫收入要比傳統中介高多少?
萬勇:最少要高30%。在傳統的家政中,估計一個月就是兩三千的樣子,我們這的阿姨基本四千以上,還有不少上六千的。
派代商道:回到源頭,你在360做產品也算是事業蒸蒸日上時,怎麼突然要想到創業了?
萬勇:我在360工作了三年多,加之前搜狗,圍繞瀏覽器產品做了也差不多七年。當時因為瀏覽器基本穩定,個人感覺還是需要一些機會去突破自我,所以就考慮創業的事情了。
派代商道:你如何發現做家政O2O創業這件事的?
萬勇:之所以選擇家政O2O其實也是機緣巧合,當時老家陸續有親戚來北京打工,我幫忙找工作,保姆、餐館、超市的小時工都找過。傳統的家政公司抽成比例很高,深切感受到她們找工作太難了!同時,周圍很多朋友都有小時工的需求,但能否請到好的小時工多數看運氣。從這兩點需求出發,我們開發出阿姨幫App,既幫用戶,也幫阿姨。
派代商道:那你這個創業項目是如何搭建創始團隊的?
萬勇:最開始有兩三個比較好的朋友,後來陸續招人進來。
派代商道:剛才你提到搬家,特別是在北京這樣的地方,北漂一年搬一兩次家很正常,你們的服務還可以不斷擴充。
萬勇:是的,搬家在我們的規劃當中。
派代商道:另一塊不知道你們顧慮過嗎?你們花了那麼多精力去培訓阿姨,他們萬一被挖了或者逃單怎麼辦?
萬勇:沒關係,是這樣的,他們可以挖走一兩個阿姨,但我們這套標準化的服務體系他們是挖不走的,好比一個學校,他有自己的一套教育體系,你挖走他一兩個老師就能再建一個這樣的學校嗎?我們阿姨幫在用戶心中形象和用戶心中的口碑,可能已經建立起來了。逃單這個事是無法避免的,我們有一些內部的方法,可以儘量減少逃單現象。
派代商道:那需要投資方大力支撐,方便透露A輪融資情況?
萬勇:數百萬美元。
派代商道:那下一步你們有什麼大的動向?
萬勇:下一步還是發力線下吧。不但優化服務,要讓線下用戶感覺到我們的服務更加專業,更加貼心,更加標準,這是我們發力的重點。
派代商道:用戶下單頻率高麼?大概過久一次?
萬勇:如果是收入中層的話,一般是一週一次。要求高的話,也有兩天一次和一天一次。按需服務。
派代商道:你覺得線下傳統的家政中介有什麼弊端?
萬勇:專業性欠缺,他們是保姆月嫂,小時工都是臨時去做的。
派代商道:他們是不是只是提供一個這樣的平台,信息發佈與交易產生,沒有深挖其中的用戶需求和體驗?
萬勇:是的。傳統家政公司是靠信息不對稱來開展業務,並沒有真正觸及到用戶的需求。
派代商道:像現在餐飲O2O很火,外賣,美團要來插一腳。當58、趕集這些生活信息類服務巨頭再來插入家政,你們如何抗衡?
萬勇:對,他們已經在做了。但兩者定位完全不一樣,他們的定位是要做一個網址導航,一個信息導航,很難做出我們這樣的效果。而我們阿姨幫定位就是要做家政細分行業的領導者,除非他們再成立一個公司來做這麼件事,要不是不行的,投入的精力和資源也是不一樣。
派代商道:家政O2O這個行業再向後面發展會出現什麼樣狀況?像「百團大戰」那樣?
萬勇:不會,這就像打車APP大戰,最先是團購,後來是打車,又是餐飲。家政偏傳統的東西多一些,然後融合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目前還能難出現燒錢的現象。
派代商道:這也是剛才我問過你的嘛,要是58他們也發力做這塊市場,你們怎麼辦?
萬勇:不怕,如果他要發力做,說明家政O2O市場價值很大,肯定還會有很多的VC來支持我們的。
派代商道:間接的你們融資議價也高了。
萬勇:對的。
派代商道:那你們考慮過「抱大腿」嗎?像打車APP兩家一樣。
萬勇:暫時還沒有,也有不少來找過我們,但我們不考慮。我們要先做好,先靠自己團隊把這事情做起來,之後再考慮流量的事情。因為你抱大腿更多的是流量的輸入,另外一個是背書作用。
派代商道:未來會家政O2O這塊大家發展模式上會走得更近?
萬勇:有可能,這個行業同質化會很嚴重,大家做的事和提供的服務都差不多,這就要看你公司未來的定位了。比如說「阿姨幫」這三個字很接地氣,而其他公司的名字很難聯繫到家庭服務。找阿姨就能聯想到家政,阿姨幫幫阿姨,阿姨成幫、阿姨幫人,阿姨幫給人溫暖的感覺。
7月7日,中國最大的電子製造業供應鏈電商平台科通芯城集團(下簡稱「科通芯城」)今天宣佈於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預計發售3.4億股,作價每股3.20港元至4.48港元,最高募集15.40億港元,股份代號:00400。
☛據悉,科通芯城從成立到IPO用時僅三年。有評論人士認為,科通芯城的神話是產業互聯網崛起的代表。
科通芯城是中國最大的電子製造業供應鏈平台電商,也是這一領域首家申請IPO的公司,被譽為電子製造業的京東。科通芯城是產業互聯網的代表,以互聯網的輕資產的模式去運營電子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資產模式,市場空間巨大。
其構建的「在線營銷+在線銷售+線 下服務」O2O一站式電子商務平台,旨在通過自營和第三方平台,以及搭建電子製造業的生態體系,進行大數據積累和挖掘分析,為全產業鏈提供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
▌科通芯城,電子製造業的「京東」?
根據易觀國際數據,在約300萬家電子製造業的強勁需求帶動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IC元器件採購市場,更在2013年創下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的交易總值。在中國,約有3,000家大型製造商可直接或通過大型分銷商向大型供貨商提取優質貨品,但數目只佔市場份額約0.1%,餘下的99.9%中小型製造商則有待受到更好的服務,這為科通芯城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科通芯城一改傳統的運營模式,用互聯網方式打造中國領先的交易型電子製造業產品電商平台,被譽為電子製造業的「京東」。
➣首先,以B2C的營銷方式實現B2B的創新式商業模式。
自營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組成的電商平台把前台用戶接口與後台云端計算系統整合起來,並通過強大的云端體系,支撐不同業務的運營。
➣其次,IC元器件行業的採購量龐大,客單價遠高於其他商品,客戶重複購買率高。
以2013年和2014年Q1的數據為例,科通芯城每份自營訂單平均交易價值(自營總商品交易額除以自營總發貨量)分別為約人民幣147,000元及人民幣168,000元。
➣再次,通過全程服務,提高供應效率,降低存貨風險,維持健康的現金流。
服務包括廣泛的售前諮詢,售中跟進和售後回訪服務,以降低撤銷訂單和存貨的風險。科通芯城的產品平均存貨天數由2012年的42天減少至2013年的29天。
➣最後,在大型供貨商方面,科通芯城除了向其採購大量IC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外,亦通過售前服務及社交媒體營銷,以度身設計的方式有效推廣其新產品和新科技。
科通芯城向大客戶收取的價格與品牌供貨商直接提供的價格相當,但提供品牌供貨商一般不會提供的在線及線下額外增值服務,而且是免費提供。科通芯城的自營平台直接向頂級供貨商進行採購,為中小型電子製造商開闢了以具競爭力的價格採購優質品牌產品的有效渠道。同時,科通芯城通過自營平台於售前、售中及售後階段提供完善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線營銷+在線銷售+線下服務」O2O一站式電子商務平台
科通芯城通過互聯網方式,高效運營在線營銷模式,以龐大的工程師及技術專家群,尤其是作出採購決定的專家為技術支持,通過移動應用、微博、微信,以及備受關注的「硬蛋」微信公眾賬號等形式,舉辦產品發佈及科技討論區等新媒體營銷活動,促進中國電子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的意念和知識交流,透過專家社群口耳相傳的推薦方式,增加科通芯城的交流小區基礎群,提升營銷的廣度。
公司的網站cogobuy.com、移動應用軟件「芯云」及專責的銷售客戶團隊,讓客戶能便捷地搜索及採購產品、追蹤訂單、查閱賬單和發票以及管理存貨。
Cogobuy.com專為電子製造商而設計,讓他們能方便地搜索所需的解決方案其採購所需的IC及其他電子元器件。他們也可在網站上展示產品清單、解決方案、品牌建議、面市新品及特價促銷信息。
網站的認證用戶可以透過網站的個人化區域「我的供應鏈」完成整個訂貨流程、查閱訂單紀錄及追蹤訂單狀態。
另一個受歡迎的社區平台「芯云」,是經由微信核證的官方服務,可供網站用戶隨時取覽賬戶信息,並執行整個採購流程。
網站的認證用戶只需掃瞄cogobuy.com主頁上的QR碼,把官方服務賬號添加至其微信好友中,即可在手機上使用「芯云」的一系列豐富功能,包括新品和特價促銷、詢價和下單的「產品訊息」;
查詢發貨情況的「我的業務」以及查詢存貨等搜索功能的「我要查詢」,對無法隨時使用電腦的用戶而言尤其方便,且吸引電商平台的大部分流量。
▌科通芯城的「大數據」猜想
從「IC元器件電商」到「電子製造業供應鏈電商平台」
科通芯城的電商平台業務廣泛,包括定向營銷、在線銷售、供應鏈管理、物流及客戶服務。
☛這種「產品+服務」的模式以先進的云計算系統為後盾:
➣一方面,科通芯城建設了龐大的云後台,包括ERP、CRM訂單管理系統,數據支付、倉庫管理系統等;
➣另一方面,科通芯城在前端使用WEB、移動互聯網APP、微信等工具和應用,從而離客戶更近,促進業務的運營。
客戶可以用PC或移動終端在線下訂單,查價格、庫存,看交貨狀態、信用額度等,所有交易的需求信息和數據都會存儲在云端。
科通芯城也在圍繞電子製造業供應鏈和硬件創新展開新業務、新模式,將極大提升毛利空間,其中一項重要定位即是「基於大數據的電子製造業供應鏈平台」,這意味著科通芯城以IC元器件(電子製造業核心器件)電商業務為入口,聚集大量的電子製造業企業客戶高端人士,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開展針對性的軟件、金融、供應鏈及解決方案服務,打造一站式電子製造業供應鏈服務平台。
▌科通芯城的戰略規劃,強化第三方平台及電商生態系統
科通芯城於2013年7月起建立第三方平台,以中小型IC及其他電子元器件製造商為主要業務,招攬更多渠道銷售賣家、供貨商及製造商,從而深入瞭解其需求和產品開發內容,有助為其開發和提供更好服務,並進行其他產品的交叉銷售。
第三方平台的商業模式是收取佣金,目前的額度是1%-2%。科通芯城建立開放平台的目的,不僅僅是向第三方賣元器件,更在乎行業數據的積累。通過自營和第三方平台積累的大數據,獲悉市場行情和趨勢,並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再向企業提供它需要的軟件、金融、供應鏈服務等高毛利的產品,已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是科通芯城的戰略規劃之一。據悉,科通芯城集團已於2014年成為微軟金牌認證合作夥伴(Microsoft Gold Certified Partner),開始向客戶推廣微軟云端服務。
以供應鏈金融為例,某中小企業收到訂單,但沒有資金購買元器件。科通芯城會分析其供應商、企業客戶,行業狀況,然後做綜合評估,符合要求就會由科通芯城出面,整體打包多個訂單,金額到100億元再去跟銀行談貸款。這樣既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貸款問題,也能獲得金融收益。
科通芯城使用互聯網思維,借助硬件創新潮改變原有的電子製造業模式。把硬件產品從研發到上市需要三五年時間壓縮到最短。圍繞硬蛋的圈子,科通芯城正在建設平台,讓製造業的設計者、生產者和消費者實現無縫對接,不僅可以縮短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更可以及時瞭解消費者需求,實現C2B。
2013年底,科通芯城明確提出了「芯」硅谷戰略:不僅將為硬件創新創業者提供包含技術方案指導、上游產品資源以及硬件知識培訓為一體的硬件領域資源,同時也將聯合互聯網頂級公司、投資機構,為創業者提供營銷、資金以及運營支持。依託硬蛋平台,更是定位於全球硬件創新供應鏈資源連接平台,將專注於滿足硬件創業者以「供應鏈資源為核心的連接」——從創業者開始有概念,從概唸到產品、從產品到量產,硬蛋平台會在每個環節提供支持。
2014年上半年的硬蛋i未來硬件大賽受到業界廣泛關注,這僅僅是一個開端,硬蛋作為全球硬件創新供應鏈連接第一平台,通過硬蛋公開課、硬蛋開放日、硬蛋web網站(www.ingdan.com)、硬蛋微信(Hardeggs)等一系列的線上線下閉環O2O產品體系,加快打造硬件創新生態系統。
這一龐大的體系一旦建立完成,或許科通芯城將成為中國電子製造業的阿里巴巴以下為黃志文口述:
選定出境自助遊為大方向
旅遊是一個大市場,在創業之前,我們就創業方向做了多方面的考慮:
第一,旅遊大市場,分為商務旅行及休閒旅遊兩大市場,在商務旅行方面,攜程、去哪兒已經把機票酒店的基本痛點解決了,一些小的創新沒辦法形成顛覆式的突破,也沒法再培育出更多可以上市的公司;
第二,在休閒旅遊市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出發地組團,典型代表是途牛和攜程;另外一種就是自助遊。我們觀察85後的消費趨勢發現,自助遊代表的是趨勢,我們相信,自助遊就是旅遊的未來,因為每個人都渴望更加自由自在,更加個性化的旅行,而不是參加「被安排」的組團游。我們看趨勢,我們相信未來,所以我選擇了自助遊這一方向。
第三,自助遊分國內及出境自助遊兩個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加創新及顛覆的模式能比現在這些公司做的更好,價格戰和低層次競爭我也應對不了,而出境旅遊市場,是一個市場規模巨大、快速發展的市場。
基於這幾點,我選定了出境自助遊作為創業方向。
當你看到一個市場一種消費習慣發生變革的時候,初期代表未來趨勢的方式往往佔了少數,佔5%,今後可能會變為10%、30%、50%。但是當這種消費行為已經變成50%的時候你再來打造適應它的商業模式及產品,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先行者、探索者、顛覆者。
從細分點切入市場
出境自助遊裡的交易環節有兩種做法:第一種做法以產品為中心做全球化的整合,第二種做法是以目的地為中心做全產品的整合。我們回顧過去幾年中國OTA的發展歷程,主要的OTA是採取了第一種做法,因為每一個產品是一條產業鏈,他們的供應鏈是不一樣的,需要逐一的精細化的打造。
可是出境游我們應該怎樣做?是不是有其他的做法?這個時候我要考慮兩點,首先是從用戶角度出發,更喜歡哪種模式;其次是考慮企業本身發展過程中的可行性。
對用戶來說,他可能更希望看到一個目的地做深、做透、做全、有口碑、體驗好的企業。從企業本身的整合難度來說,初期選擇在一個目的地進行多產品整合要比在上百個目的地進行單產品整合要有效率。
因此,我選擇跟國內所有OTA發展不一樣的一條路:在目的地上我們做減法、做專注、做聚焦,只選一個目的地;從客人的角度,在產品及服務商做加法,將產品、服務做深做透,做到極致。例如:我們建立了品類齊全的數千種目的地產品;我們一開始就建立了7×24小時的客戶服務中心,並不斷的在產品和服務上做加法。
當一個目的地做深做透做出模型後,在進行規模化的複製與有機的拓展。
自由行不等於自助遊
自由行跟自助遊的概念是不同的,當前的自由行產品並不自由。為什麼自由行不自由?業內說的自由行並不是老百姓想要的自由行。現在的自由行產品是指特定的機加酒、固定的時間、固定的航空公司、固定的酒店,或者有限的幾個選擇的機加酒,事實上在選擇上不是完全自由的。而真正的自助遊,用戶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時間、喜好、個性,進行自由自在的選擇與搭配。我們通過把產品全部打散、要素化、顆粒化,進行要素產品的供應鏈整合,可以做到幾乎每一天每一個航班每一個酒店每一種玩法的全部體現、自由組合、自由搭配,而且我們在當地是按品類、按地理位置等屬性把產品分開的,有利於選擇與搭配。
出境游長線游引爆點可能在一年後出現,也可能在三年或者五年之後出現,我現在是在為未來佈局,為趨勢佈局,因為我們相信個性化是未來的趨勢。
這個秘密方法,過去我一直也在使用。
我在99年的時候就開始做垂直網站,先後做過太平洋電腦網,太平洋汽車網,IT世界網,39健康網等等垂直門戶網站。
對於一個垂直門戶網站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之一就是流量 ,不管啥網站,啥概念,最後你都要回到流量這個指標上來,可以說流量決定你這個網站的生死。
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更是彌足珍貴,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把用戶大量的時間給佔據了,很多垂直門戶網站的流量都在下降,可以說現在網站整天考慮的事情就是怎麼增加網站流量。
其實垂直門戶網站的流量來源無外乎這幾個:
1.百度等搜索引擎,具體如何通過SEO增加流量。
2.第2個網站流量來源是 hao123這類網址站,如果hao123,360網址導航的能夠把你收錄,甚至收錄到他們首頁,那能夠給你帶來的流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3.第3個網站流量來源就是用戶直接輸入你的網址,比如汽車之家他們估計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用戶是直接輸入網址,或者通過瀏覽器收藏夾進來的。但是大部分沒有名氣的網站,沒有核心用戶的網站,這塊來的流量都非常少。
4.通過QQ空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帶來的流量,這塊在國內做得好的都不多,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小米手機官網和蘑菇街這些網站。比如小米網站每天有5%的流量是由QQ空間帶去的。
在上面的4種流量來源的辦法裡,大家討論和分享最多的就是SEO,這類文章已經有無數了。
至於如何通過網址站來流量,其實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你網站內容有獨特的地方,名氣大,把網址站關係搞好讓用戶直接輸入你的網址,現在在手機上是越來越難了,唯一的辦法就是你的內容有非常獨到的地方,同時域名夠短,好記。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的方向是如何通過社交媒體來增加網站流量,如果社交媒體用得好,是很容易迅速增加網站流量的。
這方面國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以前也寫過一個這樣的案例:
《成立僅8個月的個人網站,月收入幾十萬美金》
今天我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台灣的新網站Gigacircle ,這個網站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同時設置了一定的機制,創了一個網站流量的奇蹟。
一個月由流量是0做到每天100多萬IP,400多萬PV,成為台灣第七名的網站,輕鬆擊敗了著名網站如蘋果日報、聯合新聞網等。
具體我們來先來看看這個網站的ALEXA曲線
大概2個月左右的時間,ALEXA排名由0衝到全球260位,台灣第7位。
為什麼這個網站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呢?今天秦剛給你分析一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案例。
Gigacircle 表面上看不是什麼特別創新的網站,就是一個簡單的BLOG平台,用戶註冊後,可以發表自己的文章,建立自己的專區,和SINA等門戶網站的BLOG沒有什麼區別。
那為什麼一個簡單的BLOG平台能夠迅速把流量做起來呢?
答案就是利用社交媒體,而且設置了一個巧妙的推廣機制,讓用戶願意把文章分享到社交媒體。
Gigacircle 的推廣機制是它的核心,類似直銷的制度:每一位發表了BLOG文章的用戶,如果讀者閱讀了他的文章,就能夠有收入。
按照不同會員類別,每千次閱讀的收入在12元到24元人民幣不等,這相當於推廣廣告費,每次點擊算下來平均約1分錢。
除此之外,最巧妙的地方是:每一位用戶都會有一個ID,根據這個ID,可以建立自己的下線,並從下線收入中抽取15%的佣金。下線越多的使用者,可以從下線的收入中抽取穩定的收入,這個機制基本上就和直銷是一摸一樣了,只是直銷你需要花錢買東西,這裡是需要你發文章,推廣文章,投入自己的時間。
最有意思的地方,如果你不會寫BLOG,甚至你抄都懶得抄,你還可以幫別人推廣文章來獲得收益。如上圖,每一位轉發或分享的人,也可獲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抽佣比例由發文者決定。
Gigacircle 就是用這套類似直銷的機制,讓用戶在網站上發文章,同時為了賺錢,用戶會瘋狂的把文章分享到自己的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吸引自己社交媒體上的好友閱讀文章,同時又發展了下線。
社交媒體上只要有好文章,傳播的速度類似病毒的速度,一下就能夠在整個網絡上傳播開。
從上圖我們就可以看到 Gigacircle的流量來源Facebook 佔了一半以上。
很多人會想,Gigacircle這個網站的支出會很大,畢竟每次閱讀大概要分給用戶1分錢,如果一天有1億的瀏覽量就要分出去100萬塊,一個月就要分出去3000萬人民幣。
其實賬不是這麼算的,因為Gigacircle的結賬是一個月結一次,而且達到一定的金額後才結,這樣就算每天有1億的瀏覽量,一個月要分給用戶的錢也遠遠低於3000萬人民幣。
而且如果一個網站能夠達到每天1億的瀏覽量,基本已經是世界頂級的網站了,廣告費的收益會非常可觀。
其實只要你有了用戶,很多收益模型都會出來,比如會有很多商家來這裡發佈軟文,利用Gigacircle 的推廣機制讓用戶幫他們把自己的軟文分享到社交媒體,等等。
那在中國如何山寨一個Gigacircle呢?中國又上不了Facebook。
中國沒有Facebook,但是有微信。在微信上,如果你有好文章,傳播速度和廣度也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我們「秦王會」的一個會員,他做了個《航佳技術》的微信公眾號,主要寫航空公司方面的文章,他自己本身也是航空公司的高管,朋友圈裡都是同行,在公眾號只有不到100人的情況下,居然有一篇文章因為在他朋友圈裡瘋傳之後,瀏覽量達到了3萬多次。
要在中國山寨一個Gigacircle ,需要做很多微創新才行。
1. Gigacircle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註冊成為用戶,可以發文章。如果要在中國做個類似的,最好這點要改革一下,最開始要有門檻限制,比如個人微信好友超過3000的才可以申請,這樣最初就能夠找到一批高質量的核心用戶。
很多人會想微信個人好友超過3000的用戶數量有多少,其實不少,比如我個人微信好友就有至少上千個這樣的用戶。
最初的用戶有一定的門檻,才能夠保證整個文章的質量和推廣的力度到位。
2.Gigacircle 是個網站,在中國要做的話,最好不要只做成網站的形式,而是做成APP。因為移動互聯網+微信才是病毒式傳播的主要渠道和工具。
今日頭條為什麼那麼火?
微信對今日頭條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很多用戶在今日頭條看了文章,就順手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好文章,很容易就病毒式傳播,經常都是幾百萬的瀏覽量。
3.Gigacircle是個blog平台,還需要用戶往裡面輸入文章,視頻等等,太麻煩。如果在中國做的話,最好就是做個小的改進,註冊用戶連文章都不用錄入。直接用個小工具就可以把他在其他網站看到的好文章,剪到自己的專區。
這裡我想到我一個哥們做的產品,他們11年就做了類似產品,用戶可以非常輕鬆把各個網站看到的文章剪到自己的專區,可惜各種原因,他們沒有再運營下去。如果現在用Gigacircle這個方式結合他們產品,應該是個很有意思的創業項目。
4.Gigacircle成功的核心是他們直銷式的推廣機制,這個在中國可以完全照搬,同時因為是要做成APP,所以如果用戶下載了APP還能夠給予更高的獎勵等等。
唯一要調整的就是要有強大的反作弊的機制。因為中國作弊太厲害了,Gigacircle都不敢開放給中國的用戶來用(Gigacircle發文章要用手機驗證,國內手機不讓通過驗證),就是怕作弊。
如果以上4點微創新都能夠做到,山寨一個Gigacircle 出來應該是非常可行的項目。這個項目有點類似人肉版的今日頭條。今日頭條是讓機器去摘文章,我們要做的是讓人工去選好的文章,同時還讓用戶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去瘋狂推廣,爆發的速度會比今日頭條要快很多。
今日頭條的估值已經超過5億美金,如果有哪個創業團隊把這個人肉版的今日頭條好好做的話,未來估值超過1億美金也不是啥難事。
其實Gigacircle這個網站模式的核心,就是用一套利益機制驅動的人海戰術,這套機制在台灣已經證明是成功的。在中國肯定會更成功,因為中國大陸人最多,而且大家更熱衷賺錢,所以在中國最厲害一直都是人海戰術,社交媒體可以把人海戰術發揮到機制。
這篇價值1億美金的文章就送給大家吧,看看哪個創業團隊有心做了。
以下為E店寶創始人陳濤分享實錄:
在今天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創業者不能夠只做營銷,不能夠只做銷售或者人力,很重要的是要做產品經理,懂得取、舍、設計,對產品最終負責。產品經理的思維很重要,它要求你去深入一線瞭解客戶、和客戶溝通,去看不滿意的客戶,才能對你的產品最終有所把握。產品經理是成為現在的創業者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真正做成大的公司都具有產品經理思維。
另外一點是招聘和人。我們不能一直研究商業模式、資本、布點,最終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招聘和人,我現在花50%的時間來招聘。招聘是我的重要工作,公司管理層以上都是我面試,公司的高管都是我自己招,我們現在都是水泥加鼠標。
鼠標很關鍵,現在都是精英人才堆砌起來的企業,人的招聘、選拔、選用是否合適,是否應該引入更好、更牛、更適合企業的人才,成為我對自己最重要的要求。
第三點是自宮能力。我是做程序員出身的,前年還在編程序,我現在偏向於抓產品。程序員有個病,非常討厭別人說自己不行。作為一個創業的人,有些時候要放下什麼樣的身段?放下別人否定你的身段,懂得自己顛覆自己。其實我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我錯了?這個東西是不是要顛覆掉自己,是不是改變自己?而這種思想也要傳遞給自己的團隊。
說句難聽的話,企業的成長便是一次一次死亡。E店寶成立到今天,我們至少面臨了三到四次的死亡,我相信每一個企業都是這樣。E店寶我做了十年,一開始連投資都不懂,一點一點摸爬到現在,每三到四年我們就有可能死亡一次,這幾年不太容易死了,因為有資本。但又有了另外的問題:你做不做大?這是電商的問題。
為什麼電商會面臨死亡?因為電商變化和轉型的過程非常激烈。早期電商是有了電腦、開個獨立站就算電商了,實際上那種電商很快被平台的引流方帶過來。平台引流方就是零售電商,我有商品又便宜,於是到處找流量,抓了流量靠轉化率、成交、效果,這是零售類的電商。
但今天移動端發生了變化,導致整個消費習慣也發生了變化。今天很多人談粉絲、社群,這其中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消費習慣在變化,這個變化並不代表零售電商過時了,而是又多了新的消費模式——社會化營銷模式。你如果不應對、不接受,你老的客戶關係管理方式將會被淘汰,你的企業在競爭中就被淘汰。
原來你做廣告給一萬個講完之後,有一千個人聽了,一百個買了,十個人成為你的老客戶。但現在不是這樣——有一萬個人你不去給他做廣告,把一千個人變成朋友,和一萬個人中的一百個建立社群關係,這一百人和你互動形成了社區。你給其中一個人講了你的產品,這一個人告訴所有人去買你的產品,這就是社群的變化。如果企業不能夠及時調轉橋頭就將面臨死亡。
前兩天跟方建華(茵曼創始人)聊了一下,他就面臨這樣的問題。於是他在移動電商到來的時候自宮了,單獨成立一個團隊,單獨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干死我自己。你有沒有這個魄力?
電商變了,服務業的電商也變了,今天的電商從零售電商向社會化電商開始變化,電商變成了服務。
電商現在實際上正在由大的平台流量逐漸碎片化,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雖然有阿里淘寶不斷的圈錢,但美麗說起來了,蘑菇街也剛剛拿了一億美金,他們在細分類目進行深入研究。綜合類平台流量逐漸被垂直化細分領域一些平台所改變和調整,為什麼?因為消費者的個性化逐漸彰顯出來,我們原來PC端買東西,一個電腦翻一百頁看商品,現在移動端翻5頁就夠了,新的時代顛覆著我們,機會迎接著我們,電商是非常好的時代,大家一起加油。
曾經備受爭議的90後一直被各種標籤纏身,然而隨著這部分群體離開大學校園開始融入社會,90後逐漸成為當下的主流人群,這些既有幹勁又有衝勁的90後也開始成為創業生力軍。昨日舉辦的「產品家沙龍90後企業家專場」活動中,五位年輕的90後創業者和大家分享了他們在創業這條路上的心得與體會。
銳波科技創始人兼CEO 孫宇晨:自由、競爭、個性化是90後對安全感的定義
在孫宇晨看來,90後對於安全感的看法與80後大為不同,對於網絡上盛傳的「80後的集體回憶」,他表示無法理解。在他看來,集體回憶意味著控制、壟斷和中心化。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90後深受互聯網的影響,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集體回憶,競爭、自由以及個性化才是90後所追求的主流,也是他們的安全感來源。
孫宇晨將自己的創夢之路定義為「擁抱風險」,在這個風險大於收益的環境裡,創業者需要考慮清楚如何做出選擇。
對於投資方的選擇,孫宇晨有自己的思考,他希望遇到具有投資經驗和酷愛90後的投資人,「如此才能對我們的想法和性格都很包容,在遇到困難時也能一起度過,並且真正看好這個事業。」
湖南常德米粉伏牛堂創始人 張天一:互聯網思維和我沒什麼關係
有人曾經形容伏牛堂牛肉粉店是借助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餐飲行業的顛覆,對於這種定義,張天一隻想說兩個字:呵呵。他更傾向於將自己定義為在互聯網時代做傳統創業的新人,通過互聯網伏牛堂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湖南米粉食客,吸引來更多人流,此外,張天一還將會通過社交媒體將伏牛堂的「後廚」開放,把菜譜貢獻給更多的牛肉粉愛好者。「儘管如此,但遠遠沒有到思維這個層面」。
與與其他主動選擇創業這條路的創業者有所不同,金融法專業出身的張天一從未想過要去創業,對於他來說,這更像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是由於恐懼、想要逃離目前備受約束的現實生活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我不知道創業會不會讓我更好,但我知道不創業只會讓我更糟」。
「一起唱」創始人 尹桑:對於90後你無需理解,傾聽就好
在尹桑看來,90後創業既不應該被追捧,也不應該被貶低或者打壓,「我們不奢求得到別代人的理解,能被安心聆聽就已足夠,因為新的時代必定會有新的價值,」在與投資方接觸時,尹桑也是抱著同樣的態度。
尹桑喜歡用阿迪達斯的一句廣告語「All in or nothing」來解釋自己對於創業的理解,創業必須要有膽識,不怕輸就不會輸。在他看來,90後創業者已經成為一支生力軍,而這個無所顧忌的群體也將成為創業精神的發揚人,這也是90後創業在當下會受到如此強烈關注的原因之一。
開發者社區SegmentFault聯合創始人兼CEO 高陽:人和產品一樣需要不斷迭代
高陽有著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創業五六年,他的SegmentFault現在聚集了超過 10萬的開發者,希望成為中國領先的開發者社區。多年創業經驗讓高陽懂得,人和產品一樣,也需要不斷的迭代,幾個月就要自我重構一遍,這是自我提高的過程。
提到自己的未來規劃,高陽說程序員的時代已經來臨,他們是最具生產力的一群人。如果能把這群開發者聚集起來,為他們提供最專業的平台,就能幫助整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變得更好。
臉萌CEO 郭列:夢想實現之後還要重新上路
今天,臉萌成功引爆各大社交平台並達成「App排行榜第一的應用」的目標,可以說郭列在創業時的夢想已經實現,但在經歷了創業的起伏之後,郭列才發現,原來這條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浪漫。
他也坦言,在取得階段性成功後,需要給爆棚的自信心降降溫,拋離固有的東西重新上路。比如在臉萌之後,郭列會將產品在在漫畫、表情、社區方面延伸,還會做一些和漫畫沒有關係的新產品。
在經歷了離職後的迷茫與成功後的喜悅,郭列對於產品觀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第一,強需求,將年輕人的個性化展示出來;第二,不斷打磨,根據用戶反饋,每週迭代一次;第三,專注,9個人做1個頭像應用;第四,對用戶真誠,無推送、無評分提示,做最純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