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投資者對美聯儲於6月加息的預期增強,標普大跌1.4%,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3個基點,創去年年底來最高,黃金重挫2.7%,創一年多最大日跌幅,跌至三個多月新低。美元創11年多新高。
標普500指數跌29.78點或1.42%,報2071.26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跌278.94點或1.54%,報17856.7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55.44點或1.11%,報4927.37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大漲8.26%,收15.20。
周五,美股低開,全日呈震蕩走低態勢,收盤時三大股指全線重挫。高紅利股票重挫,其中公用事業股領跌,電信股、必需品消費股、房地產信托投資跌幅居前。非農就業數據強勁,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可能6月加息,因此美股大跌。標普500連續第二周下挫。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美國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9.5萬,遠超預期的23.5萬。非農就業人口連續12個月增幅在20萬以上,為逾十年來最強升勢。2月失業率5.5%,較1月的5.7%進一步下降,創2008年以來最低,預期為5.6%。不過,2月平均時薪環比增0.1%,低於1月的0.5%。2月勞動力參與率62.8%,略低於預期和1月的62.9%。
美債收益率暴漲,黃金重挫,WTI油價大跌。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投資者對美聯儲於6月加息的預期增強,美債重挫,創2013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3個基點,收報2.24%,為今年來首次突破2.20%。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下跌2.7%,創2013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收於1164.1美元/盎司,創去年11月以來最低。油價再度下挫。盡管美國本周油井鉆機數大幅下降,但油價短暫反彈後又回落。4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下跌2.3%,收報49.61美元/桶。
歐洲股市漲跌不一。歐元區去年四季度GDP修正值為同比增0.9%,環比增長0.3%,雙雙符合預期和初值;近期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正開始複蘇。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稱,希臘總理排除退歐可能。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1%,刷新七年多新高。10年期德債收益率上漲4個基點,達到0.40%,本周上漲7個基點。不過,受歐央行推出QE提振,歐元區邊緣國國債收益率都創下或接近歷史新低。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美元暴漲,歐元重挫1.5%,達到1.0860,創2003年9月以來新低。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滬指沖高回落,收跌0.22%,創業板指重挫3.15%。有色金屬、稀土永磁、交運設備、煤炭、海洋經濟、鐵路基建、電力漲幅居前,食品安全、醫藥商業、智能電視、文化傳媒、網絡金融跌幅居前。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但尚無具體時間表。中國1月外匯存款總額猛增823億美元至6557億美元,創有記錄以來最大月度增幅,分析認為這表明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中國財長樓繼偉表示,財政政策必須適度擴張,地方債可借新還舊。下周打新或凍結逾3萬億資金,周三和周四資金最緊張。恒指跌0.12%,中資電訊股領跌藍籌,香港地產股普跌;互聯網概念大漲。日元走弱,日本股市漲1.17%,創15年新高。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美債市場走勢:
外匯市場走勢: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跌1.4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1.5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11%。
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1%,報1571.2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71%;德國DAX指數漲0.41%;法國CAC40指數漲0.02%。
日本股市漲1.17%,恒指跌0.12%,滬指跌0.22%。
富時環球指數漲0.11%;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跌0.16%。
美元兌歐元暴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下跌2.7%,收於1164.1美元/盎司。
4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下跌2.3%,收報49.61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3個基點,收報2.2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恒大(3333)突然停牌,市場傳出公司擬以先舊後新形式配股,配售價介乎 6.22元至6.36元,較停牌前股價6.91元折讓8%至10%。一天後,公司發布公告,宣布配售8.2億新股,配售價低至5.67元,大幅折讓 18%,集資淨額約46億港元。 消息公布後,恒大股價一日內重挫27%,跌至5.05元,市值由過千億元跌至約700億元,蒸發300億元,是集資額的6倍多。最神奇的是當日恒大成交量 位列港交所榜首,高達105億元(包括配股)。翻查資料,恒大大股東許家印及家族成員合共持有近七成股權,換言之其他股東總共持有約三成股權,未暴跌前市 值300多億元。以當日恒大成交量105億元計算,三成多股份易手或配售,炒賣情況極之嚴重,較A股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日在5元價位以上斬倉的炒家已 經算是幸運的一群,不少人只是賺少些,或者在高位止蝕,因為恒大過去幾個月的股價大上大落,相信不少人從中獲利,但有更多人手持大量「蟹貨」,不知何日才 返到家鄉。今年頭三個月,恒大股價徘徊在3元多,到四月初才從3.88元爆上,到五月五日高見8.4元。因此,即使公司股價近日大幅回落至4元多,短期炒 家仍可以有微利,但在高位不懂止蝕的,損失可以十分慘重。 正如上期文章所述,恒大股東所佔的資產淨值不過511億元,並非綜合資產負債表的1,124億元,因為要扣除非控股權益及永久資本工具持有人的權益。即使 恒大市值跌至600多億元,實際上仍有溢價,並非出現折讓。最後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恒大二○一四年底資產總值4,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負 債3,000多億元,當中近1,600億元是借款(較前一年激增500億元),另外還有1,300億元是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近1,600億元的 借款,息率高達8.24%至9.25%,單是每年還息已要130億元。根據恒大去年的綜合全面收益表,融資成本不過10億元,其餘百多億元利息成本相信是 隱藏在銷售成本中。恒大負債纍纍,集資46億元令股價及市值重挫,又何必呢? 林本利 前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二十多年投資經驗,強調中長線、價值投資法,個人投資的回報,平均每年接近兩成,熟悉本地及內地電訊、能源及交通市場發展。http://www.livingword.edu.hk |
9月8日深夜,美國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雙雙延續了近期的上攻行情,絲毫沒有懈怠之意。兩大指數分別上漲了2.42%和2.73%。然而,這種好運氣並沒有被複制到新能源中概股---英利綠色能源(YGE.NYSE,下稱“英利”)的身上。
昨夜一開盤,這家公司股價忽然直線跳水了10.9%,報於0.65美元;隨後又繼續下探,最終跌幅高達20.22%,在大部分報價上漲的中概股里極其搶眼。
原來,其二季度的財務數據在昨晚首度公開。盡管之前英利已給投資人打了預防針,但人們還是迅捷而兇猛的將手里股票拋售起來,內心的不悅加之對企業後續經營的種種擔心,通過市場行為顯露無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其二季度的英文財報中看到,企業的總營收下滑了20%至4.381億美元-9650萬美元的凈利潤也較之去年同期的-4600萬美元有擴大之勢。值得註意的是,英利還會在1個月後支付約1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票據,目前正在采取各類措施籌措這部分資金用以償付。
營收及利潤分別下降
這份英利的新季度財報中就透露,公司總營收為4.38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495億美元有所下跌;毛利和毛利率為2760萬美元、6.3%(所售出的組件毛利率為7.9%),去年同期是8580萬美元、15.6%。此外,公司的凈利潤也從2014年二季度的-4600萬美元下滑到-9650萬美元;總的光伏組件產品出貨量為727.9兆瓦,也低於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同期。
英利在本季度的收入為何會降低?該公司稱,主要是因為其組件出貨量在下滑,同時組件的平均售價也在下降。組件售價的降低,則是中國出貨量增加所觸發的,而歐元兌人民幣、日元兌人民幣也在貶值。二季度,英利對中國的光伏組件出貨量占比為38%,而一季度是17%左右。
不過,上述情況與市場主流的美國上市光伏公司表現有所不同。從營收看,除了昱輝陽光(SOL.NYSE)的營收同比下降31%外,天合光能(TSL.NYSE,下稱“天合”)、阿特斯(CSIQ.NSDQ)、晶科能源(JKS.NYSE)及晶澳太陽能(JASO.NSDQ)等四家公司的營收額同比全數上漲,即便是阿特斯在二季度的表現差強人意,但也有2.08%的增幅。
“毛利率”這一數據上,英利明顯偏低。該企業由2015年一季度的14.1%,大幅降低至6.3%。在解釋毛利率之所以下滑的這一點上,英利的理由是“該季度公司的生產設施利用率在降低,從而使生產成本也有所提高。”天合、阿特斯、晶科能源及晶澳太陽能等的綜合毛利率分別是20.06%、15.23%、20.7%和16.4%,甩出英利好幾條街。
手持現金下降 即將償付10億元中期票據
負重前行的這一新能源公司,棘手的問題還不僅僅是業績下滑。人們所擔心的還有尚未完全化解的高額債務。
二季度,英利的短期借款約16.2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3億美元已增加;值得欣喜的是,中期票據在減少,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4840萬美元、6.3億美元;長期借款在去年同期和該季度則為5.484億美元、3.33億美元。該企業在該季度和去年同期的負債分別是40.5億美元、41.32億美元。
英利也表示,2015年10月,公司還有價值10億人民幣的五年期、無擔保中期票據將到期,正尋找各種措施來償還這部分的票據。英利也在做一些融資方案,以繼續保持資產流動性、提高財務的靈活度。
2015年6月底,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75億元人民幣,相比上季度的11.4億元人民幣也在降低,這顯然不是什麽好兆頭。就“現金與現金等價物”減少這一現象,英利的說法是“2015年5月償還了一筆價值12億元人民幣的到期中期票據”。
當然,部分數字上也有好跡象。
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已從上個季度的43.2億元降至38.54億元,銷售回款也由上季度的134天縮至128天。截止本季度末,應付賬款由原來的56.17億元減少至54.32億元。應付賬款的時限,從上季度的203天縮短至192天;庫存產品的存放時間由73天降至54天,公司的庫存額也從20.2億元減少至15.224億元。
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對出貨顯得較滿意,“此季度,我們在中美兩地市場分別有110%、35%的增長,也把握了北非、南非、中亞、南亞以及中東、拉美等新興地區的市場增長。”
今年4-6月,英利的組件出貨量是727.9兆瓦,其中43.2兆瓦來自於該公司的下遊光伏電站項目;而43.2兆瓦的數據,要比2015年一季度的27.5兆瓦(當時總出貨量為754.2兆瓦)高一些。
對於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英利預測的範圍是“550兆瓦到580兆瓦”之間,相比二季度的728兆瓦有不小的下滑。同時該公司也預計,全年會實現約2.5G瓦-2.8G瓦的總出貨量。
今年2季度,英利正在建設兩個國內光伏項目,規模為78兆瓦、94兆瓦。截至2015年第二季,其遍布國內十幾個省市的光伏電站項目總計400兆瓦左右。就在今年7月,英利也在山西省開發、建設了一個50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這也是國家能源局力推的“領跑者計劃”中一部分。
考慮到全國範圍內會延遲光伏上網電價的補貼,長期運作的大型光伏電站又需大量資本,因此該公司也謹慎而為之:在做下遊光伏電站項目開發時,英利正與一些大公司談判,接近出售或已出售的項目約100兆瓦左右。
近日,南交所稀土產品交易中心官網稱稀土國儲會議於6月7日在北京召開,第一財經記者也通過國儲局內部人士消息處得知此次會議的真實性。據了解,本次國儲,中國國儲局或收儲15600噸稀土氧化物,收儲產品將於商儲相同,單一產品收儲數量將是商儲的三倍。此前,發改委已經召開了兩次會議確定了第一批及第二批商儲的產品、數量及交貨截止時間。但當天據上海有色網分析師趙丹稱,稀土國儲招標9個品種全部流標。市場對此反應迅速,當國儲流標消息見諸媒體之後,很快有國內某電子投資盤相關品種部分出現直線下跌,6月8日股市開盤在大盤指數向下和消息面利空的雙重夾擊下,涉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部向下調整,北方稀土(600111.SH)、廣晟有色(600259.SH)等稀土概念股跌幅均超4%。
(收儲一覽表,來源安泰科及海通證券)
(收儲是稀土價格上漲催化劑,來源百川資訊,華創證券)
早在今年3月30日,國家發改委就已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召開稀土企業商業儲備動員大會。會議明確了稀土商業儲備的原則、配套措施、實施主體、運行模式、具體方案和進程。這標誌著稀土行業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實質性攻堅,而商業儲備隨之啟動。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商業收儲作為國家收儲的重要補充,對行業目前產大於求的現狀是一種有效緩解手段。不過僅靠商業儲備一種手段對行業的影響並不大,關鍵要配合多重政策,比如總量控制、打黑等結合開展,多管齊下打出政策組合拳,才會對行業有穩定甚至回升價格的作用。
據華創證券李斌團隊研報分析,稀土行情啟動於收儲預期,輕、中重稀土價格共同確立上漲趨勢是稀土板塊啟動的重要信號,行情結束於收儲完成或稀土產品價格回落。
一位雲南當地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2月份收儲招標成交量猛增就反映了企業在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尋求收儲以釋放過剩產能的意願。隨著商儲和國儲的漸次推進,稀土價格恐將有上行空間。從長期歷史數據看,目前稀土價格處於歷史底部。而廣發巨國賢團隊此前也認為,短期來看,收儲將使供給收縮,企業將直接受益價格上漲。安泰科的一位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未來國儲系統仍將與相關招標企業密切合作,從而改變稀土行情基本面。
在北方稀土等幾家企業重組完成之後,近日南方稀土集團組建工作也在全速推進。自5月19日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股東會召開以來,贛州稀土集 團、江銅集團、江鎢控股集團積極推進評估結果和有關協議備案、股權交割、工商註冊變更等有關工作,組建工作穩步推進。截至5月31日,三方股東單位資產評估結果和有關協議均已取得上級機構的備案批複。贛州市工商局於5月30日對中國南方稀土集團實施了工商變更,變更內容主要包含公司註冊資本、股東持股比例、章程修正案等事項。三方股東下屬的目標公司也在陸續推進股權交割及工商變更工作。其中,贛州稀土集團旗下納入整合範圍的目標企業共有7家,已全部完成工商變更,將資產實質性註入中國南方稀土集團。
配合系列組合拳,國儲未來啟動仍將是大概率事件,但具體啟動時間基本不可能在當月重啟,各方利益仍需一定的時間磨合。此外,稀土大行情的到來還是來自於需求端。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隨著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興起,高端、環保、新能源等領域需求將呈明顯上升趨勢。 內蒙古華誼稀土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耀斌則表示,要推動稀土行業供給側改革,目前最迫切的是關註輕稀土應用的技術創新問題,擴大輕稀土消費市場。
近日,南交所稀土產品交易中心官網稱稀土國儲會議於6月7日在北京召開,第一財經記者也通過國儲局內部人士消息處得知此次會議的真實性。據了解,本次國儲,中國國儲局或收儲15600噸稀土氧化物,收儲產品將於商儲相同,單一產品收儲數量將是商儲的三倍。此前,發改委已經召開了兩次會議確定了第一批及第二批商儲的產品、數量及交貨截止時間。但當天據上海有色網分析師趙丹稱,稀土國儲招標9個品種全部流標。市場對此反應迅速,當國儲流標消息見諸媒體之後,很快有國內某電子投資盤相關品種部分出現直線下跌,6月8日股市開盤在大盤指數向下和消息面利空的雙重夾擊下,涉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部向下調整,北方稀土(600111.SH)、廣晟有色(600259.SH)等稀土概念股跌幅均超4%。
(收儲一覽表,來源安泰科及海通證券)
(收儲是稀土價格上漲催化劑,來源百川資訊,華創證券)
早在今年3月30日,國家發改委就已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召開稀土企業商業儲備動員大會。會議明確了稀土商業儲備的原則、配套措施、實施主體、運行模式、具體方案和進程。這標誌著稀土行業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實質性攻堅,而商業儲備隨之啟動。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商業收儲作為國家收儲的重要補充,對行業目前產大於求的現狀是一種有效緩解手段。不過僅靠商業儲備一種手段對行業的影響並不大,關鍵要配合多重政策,比如總量控制、打黑等結合開展,多管齊下打出政策組合拳,才會對行業有穩定甚至回升價格的作用。
據華創證券李斌團隊研報分析,稀土行情啟動於收儲預期,輕、中重稀土價格共同確立上漲趨勢是稀土板塊啟動的重要信號,行情結束於收儲完成或稀土產品價格回落。
一位雲南當地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2月份收儲招標成交量猛增就反映了企業在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尋求收儲以釋放過剩產能的意願。隨著商儲和國儲的漸次推進,稀土價格恐將有上行空間。從長期歷史數據看,目前稀土價格處於歷史底部。而廣發巨國賢團隊此前也認為,短期來看,收儲將使供給收縮,企業將直接受益價格上漲。安泰科的一位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未來國儲系統仍將與相關招標企業密切合作,從而改變稀土行情基本面。
在北方稀土等幾家企業重組完成之後,近日南方稀土集團組建工作也在全速推進。自5月19日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股東會召開以來,贛州稀土集 團、江銅集團、江鎢控股集團積極推進評估結果和有關協議備案、股權交割、工商註冊變更等有關工作,組建工作穩步推進。截至5月31日,三方股東單位資產評估結果和有關協議均已取得上級機構的備案批複。贛州市工商局於5月30日對中國南方稀土集團實施了工商變更,變更內容主要包含公司註冊資本、股東持股比例、章程修正案等事項。三方股東下屬的目標公司也在陸續推進股權交割及工商變更工作。其中,贛州稀土集團旗下納入整合範圍的目標企業共有7家,已全部完成工商變更,將資產實質性註入中國南方稀土集團。
配合系列組合拳,國儲未來啟動仍將是大概率事件,但具體啟動時間基本不可能在當月重啟,各方利益仍需一定的時間磨合。此外,稀土大行情的到來還是來自於需求端。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隨著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興起,高端、環保、新能源等領域需求將呈明顯上升趨勢。 內蒙古華誼稀土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耀斌則表示,要推動稀土行業供給側改革,目前最迫切的是關註輕稀土應用的技術創新問題,擴大輕稀土消費市場。
在經濟增長乏力、金融風險積聚的背景下,市場情緒瞬息萬變。就在前幾天,股市、債市、商品市場還呈現齊漲的壯觀景象,但一切似乎從7月5日起就徹底變了樣——歐美股市終結了英國退歐後超跌反彈的走勢再度下挫;國際油價更是一度重挫5%;英鎊/美元跌破1.3關口,創下30多年來新低;黃金持續暴漲,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紀錄低點1.3499%。全球避險情緒瞬間再度燃起。
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中午記者發稿前,英鎊/美元報1.1287,持續承壓;布倫特油價報47.65美元/桶,WTI報46.28美元/桶,因投資者擔心英國從歐盟退出將令全球經濟放緩,能源需求增長幅度不足以吸納過剩供應; 標普500指數跌0.7%止步四連漲,歐股大跌1.7%; 亞太股市開盤重挫,截至午盤,日經225指數跌幅擴至3%,香港恒生指數跌逾2%。
英鎊“滑鐵盧”
英鎊會在英國脫歐的靴子落地後跌跌不休,而這一格局恐在短期內很難逆轉。
北京時間7月5日16:50,英鎊/美元刷新31年新低,跌幅擴大至近1.3%,報1.3115,此後小幅反彈至1.3159; 7月6日07:00,英鎊/美元跌破1.30,刷新31年低位;眼下,英鎊更是朝著更低的點位滑去。
此次全球避險情緒始於英國脫歐,而英國的不確定性正在進一步加劇。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昨日的一番悲觀言論以及悲觀的經濟數據,也加劇了市場擔憂。
卡尼在做英國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時指出,脫歐公投後英國面臨著“一段時期的不確定性和經濟調整”。英國央行在報告中強調了多個風險,包括商業不動產市場今年前三個月外資流入減少了一半,以及家庭高負債水平。英國央行已經隨之下調銀行資本金準備率,也就是說釋出了最高1500億英鎊貸款資金。
在那之前公布的英國服務業PMI弱於預期,自53.5的前值跌至52.3。昨天公布的建築業PMI大跌,暗示該行業的活動處於2009年6月以來最低點。房屋營建股因此下挫,並推低FTSE指數,並持擴大跌勢。
牛津經濟研究所全球首席宏觀策略師Gabriel Stern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英國央行將會在7月或8月議息會議上降息至0%的水平,我們將英國加息的時點進一步推遲至2019年,預計比歐洲央行再晚6個月。” 降息的預期,外加政治不確定性(一個法拉奇意外辭任英國獨立黨領袖,),主流觀點認為,英鎊近期很難企穩回升。
避險情緒引油價重挫
國際油價在整個6月持續狂歡,其雖然在脫歐後下挫,但隨後便重振旗鼓。然而,油價在周二(7月5日)急挫近5%。
嘉盛集團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若幹原因共同推動了原油此輪跌勢:美元走強、風險規避情緒因正在上演的英國脫歐大戲不斷升溫,除此以外,還需考慮到原油的真實供求因素。
比如,市場情報公司GENSCAPE預計,本周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將增加23萬桶。“出現普遍的避險交易,”商品交易行Powerhouse執行副總裁David Thompson稱,“股票、商品、英鎊都下跌,美國公債和國庫券急升。”
其實,布蘭特和WTI自第一季分別跌至12年低位的每桶約27美元和26美元後,已經上漲了近80%,此前加拿大和尼日利亞供應中斷給這波反彈推波助瀾,令人們認為長達兩年的供應過剩狀況可能正在緩解。
然而Fawad Razaqzada指出,暫時性供應中斷的影響正在減退,各大波及地區的原油產量回升,尼日利亞對因武裝分子襲擊受損的基礎設施進行修複後,6月產量有所攀升。另外,鉆井平臺數字的大幅減少趨勢也告一段落,最近幾周,平臺數整體增加。雖然平臺增加還需數周才能轉化為美國原油產量的實際上行,但市場已開始計入該可能性。
事實上,CFTC持倉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一周的凈多頭頭寸大幅減少,WTI凈多頭合約減少2.8萬。ICE數據顯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數也呈現類似趨勢,凈多頭頭寸同期減少2萬多。
不過就較長線前景而言,“我們仍認為油價今年下半年將於$50-$70區間橫盤整理。再看看長線技術面前景,WTI的200天均線目前指向上行,50天均線同樣走高,而$42/43等重要支撐仍保持有效。因此,長線依舊看漲。” Fawad Razaqzada指出。
亞太歐美股市普跌
避險情緒重燃以及油價大跌無疑是對股市的雙重打擊,全球股市也因此重啟了“普跌模式”。
亞太股市周三開盤普遍下跌,日經225指數開盤下跌1.5%,報15434.46點,此後跌幅擴至3%;東證股價指數開盤下跌1.54%,報1237.33點;韓國股市首爾綜指開盤下跌0.49%;恒生指數跌幅擴至2%。
隔夜市場方面,美股全面收跌,標普500指數收跌14.40點,跌幅0.68%,報2088.5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108.75點,跌幅0.61%,報17840.7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39.67點,跌幅0.82%,報4822.90點。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紀錄低位,可見英國脫歐對經濟前景造成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極度恐慌。
歐洲方面,受礦業股和金融股大跌打壓,歐股持續下挫。泛歐STOXX 600指數大跌1.7%,延續周一跌勢。泛歐績優股FTSEurofirst 300指數下滑1.5%;法股CAC 40指數下滑1.69%,收報4,163.42點。德國DAX指數大跌1.82%,收報9,532.61點。
不過,英股富時100指數升0.35%,報6,545.37點。富達國際基金經理Matt Siddl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上市企業的主要收入源自國外,富時100指數成份股收入中只有不到30%是來自英國本土。投資者預計歐洲股市會持續動蕩。然而,部分企業將會從英鎊貶值中受益。英國出口商將更具競爭力,以英鎊計價成本高於收入的英國企業的利潤將得以改善。”
7月8日訊周五,兩市低開後快速下殺,滬指失守3000點。此後,雖然券商股有護盤動作,題材股盤中也出現反擊態勢,但無奈拋壓太重,兩市維持低位震蕩走勢。截至中午收盤時,滬指下跌0.87%,報2990.68點,成交1229億元;深成指下跌0.09%,報10610.5點,成交2207億元;創業板指上漲0.18%。
板塊方面,次新股、航空、風險提示、量子通信等板塊漲幅居前;黃金概念、鈦金屬、煤炭、OLED等板塊跌幅居前。
外圍市場方面,美股周四(7月7日)收盤漲跌不一,標普500指數收跌1.83點,跌幅0.09%,報2097.90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22.74點,跌幅0.13%,報17895.8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17.65點,漲幅0.36%,報4876.81點。
消息面上,新華社專訪王石姚振華 連發三文談“萬寶之爭”;劉士余主席履新證監會四個月 監管大脈絡全掃描;王石終於要退休?萬科辟謠:毫不知情;寶能系增持萬科新路徑:東興7號潛伏7個月出手;兩融余額刷新5月底以來新高 杠桿撬起A股小牛犢;央行在公開市場轉換節奏 逆回購量創近3個月新低;港交所林琦:“深港通”推出暫無明確時間表;掘金中報行情:並購重組扮靚業績 TMT行業搶眼;500億產業資本出逃:23公司股東擬清倉;第2次保殼大限逼近 4800多家私募無展業或被清洗。
分析人士認為,回顧近期A股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只要市場存在著清晰的做多主線,且做多主線的龍頭品種能夠持續、大面積沖擊漲停板,那麽,股指走勢就會強勁,K線形態就較為壯觀、樂觀。但一旦主線出現分化,指數的沖擊力度就會減弱,比如說近期的新股與次新股明顯沖勁不足,使得大盤的走勢也出現了步履蹣跚的態勢。
這就隱含了市場主流資金對這些主流熱點有了分歧,部分熱錢減持部分強勢股,從而分化了市場存量資金的做多合力,也使得主流熱點對市場走勢的刺激力度大大減弱,如此就使得A股走勢出現虛弱的態勢。
由此可見,此時A股市場要想出現前期的強勁回升K線形態,要麽是老樹發新芽,比如說新股與次新股、有色金屬股、白酒概念股,甚至前期的OLED概念股等品種的大力拉升;要麽就是市場出現新的漲升興奮點。
就目前來看,這兩點似乎均不具備。
就老樹發新芽來說,此類個股已是反複炒作,不少龍頭品種的一、兩個月的漲幅達到了50%甚至更高,這在當前A股大環境下,無疑是醒目的。所以,不少熱錢想到了減持套現的操作策略。這其實也是近幾個交易日,新股與次新股、白酒股、含權股的大面積沖高回落,有色金屬股、鋰電概念股沖高分化的原因。也就是說,就今年上半年以來的市場興奮點,他們已經很難再度同心同德,也就難以再度攜手勇創新高。
就新的漲升興奮點來說,目前的產業環境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比如說在過去數年成為高成長產業熱點樂園的移動互聯網領域,目前已出現了典型的紅利減弱的態勢,已無力催生出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殺手級產品,所以,移動互聯網龍頭老大們的業績增速大多疲態顯露。而在財政擴張的刺激型的產業領域,也是頻頻出現冷飯再炒的態勢,這也說明當前市場難以出現新的興奮點。
既如此,短線A股市場可能會需要震蕩,積蓄新的漲升能量,等待新的漲升興奮點。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指數會出現大力度的回落行情,因為自從A股市場擺脫了年初的熔斷陰影之後,市場存量資金就出現了自彈自唱的態勢,漲漲跌跌中,重心有所上移,營造出一逼慢牛的美好印象,這就折射出存量資金的帶頭大哥強大的盤面引導能力。
綜上所述,短線A股可能有所休整,震蕩蓄勢。其中,上證指數圍繞3000點反複拉鋸,就如同在前段時間,在2900點一線反複震蕩拉鋸一樣。此時,市場缺乏強有力的、清晰的主線,但市場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部興奮點,就如同周四的鋰電概念股、有色金屬股一樣。
所以,在操作中,市場參與者可以跟蹤些局部興奮點,比如說高公積金且上市以來未大比例送轉增股本的個股,再比如說產業前景相對樂觀的品種,汽車拆解以及回收產業股等品種就可跟蹤。畢竟汽車拆解與回收,其實類似於城市礦山產業,契合了當前有色金屬產業股過熱氛圍,可跟蹤。
期貨市場收盤,螺紋鋼跌5.82%,熱卷跌5.30%,鐵礦石跌5.15%,焦炭跌3.24%,雞蛋跌3.03%;滬鋅、滬鎳、白糖、黃金等品種微幅上漲。
午後,黑色系集體跳水,鐵礦石一度跌逾5%。
焦炭午後上攻乏力,於14:00左右直線走低。 螺紋鋼更是一度跌逾7%。
受到房地產數據不佳影響,加上上周黑色系的錄得大幅上漲的前提下,本周鐵礦石、螺紋鋼雙雙走軟。
另外,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連續五周上升,至1.054億噸,創下今年最長連漲。
展望後市,需求減少的鐵礦石價格易跌難漲。
期貨市場收盤,橡膠漲2.01%,豆油漲1.57%,焦煤、焦炭、熱卷小幅上漲;棉花跌2.3%,豆粕跌2.47%,鐵礦石、螺紋鋼、黃金、白銀等下跌。
螺紋鋼持續萎靡 行情何時能走到尾聲?
今日收盤,黑色系走勢出現分化。熱卷、焦煤、焦炭收陽,而螺紋鋼、鐵礦石則依然上攻乏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我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5974萬噸、6947萬噸和1007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1.7%和3.2%;日 均產量分別為199.13萬噸、231.57萬噸和335.73萬噸,較5月日均產量分別增長1.78%、1.82%和4.64%。6月粗鋼日均產量創下 歷史新高,鋼材單月產量也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
行情何時能走到尾聲?可能要看多空主力雙方,尤其是空方主力何時能減倉到合理值。 昨日,永安席位兩天大賺4.5億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註目。 這兩天的暴跌,無疑永安又成為了大贏家,按照15萬手凈空單,300點利潤來計算,利潤高達4.5億。 一位長期跟蹤持倉的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永安凈持倉如果回到7萬手左右,可能是此輪行情接近尾聲的時候了。
而行情終會回歸基本面。供給長期維持高位,短期來看,國內鋼材需求仍將進一步下滑。尤其是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更是對鋼價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減產落空 滬銅直線跳水
今日早盤滬銅高開後直線跳水,午後震蕩調整後小幅反彈,最終收漲0.1%。
早間,國家統計局發布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國6月份精煉銅產量同比增長0.1%,至686,000噸。上半年精煉銅產量增加了402.8萬噸,同比增幅達7.6%。這一數據低於去年同期9.4%的增幅,相當於工信部統 計的去年796萬噸精銅總產量的一半左右。單看6月,精銅產量增至68.6萬噸,環比增加6000噸,低於去年同期的69.3萬噸。
而麥格理上個月將今年的國際銅價預期下調4.1%,至每噸4690美元,2017年預估下調9%至4788美元。
豆粕再度下探 後市宜逢低買入
今日收盤,豆粕下跌2.47%。
而豆粕的連日下跌似乎早有預兆,邁科期貨認為,美豆產區本周總體降雨範圍擴大,CBOT大豆期貨走弱,國內油粕亦受到影響。目前9月前船期基本買齊,預計國儲大豆拍賣量將多於預期,國內油粕市場目前承壓。
後期仍需關註美國種植區天氣。南美大豆升貼水走強,表明庫存不足,後期大豆供應仍依賴美豆,多空因素交織,美豆進入整理階段。短期美豆因 缺乏進一步利多信息而走弱,但下方支撐有力,後期若天氣配合,美豆仍會有一波漲勢。近日國內油粕處於調整中,但後期看多觀點不變,逢低買入為主。
一次突如其來的暴跌,將基金經理們的眼光聚焦在了銀監會擬重修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上。
“上午快收盤的時候指數開始跳水,我是午飯的時候才看到了這個消息。個人覺得有些調整過了。”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在收盤後向本報表示。
今日午盤前,兩市快速放量大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1.91%,深綜指下跌4.45%,創業板指下跌5.45%,近百家個股跌停,2461只個股下跌。
大跌之下,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經理斬倉鎖收益;風險偏好高的基金經理則倉位不動甚至嘗試加倉。行為的分化,也顯示出專業投資經理對後市的判斷並不一致。
指數跳水追溯
26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態要消滅通道業務,到了晚間,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提到要“抑制資產泡沫”,種種消息的疊加,讓27日股市的走勢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
起到化學作用的因子來自於一則有關銀行理財新規進行分類、基礎類資產不允許投資權益資產的消息。
中金公司對此次跳水做出了較快反應,他們便認為這與市場傳聞的理財監管有關:“今天上午A股收盤前出現快速跳水走勢,雖然尚沒有聽說明確的說法,但我們估計與市場傳聞的有關理財監管有關”。
隨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辦法》對銀行理財資金的投資做出了進一步嚴格的限制。具體來看,該規定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做出了門檻要求:資本凈額超過50億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才能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
目前,理財投資權益的方向主要分布在定增、打新、兩融收益權、產業基金等領域,權益類資產配置相對活躍的是中小銀行。
2015年下半年以來,監管收緊的趨勢越發明顯,而與之對應的是,銀行理財業務規模近兩年瘋狂增長占到銀行表內資產比例的規模超過20%,特別是疊加杠桿,加大了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
本報也註意到,《辦法》進一步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杠桿做出控制,要求總資產不得超過產品凈資產的 140%。這與7月18日起實行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對結構化產品的要求一致。
今年推出熔斷機制以來的幾次單日暴跌來看,多數情況下是由外部信息作為邊際因素推動,在市場運行階段高位後,上升邏輯遭到破壞。27日以前,滬指已經漲至3050點,進一步向前期高點3097點迫近。
“近兩周連續中性偏謹慎的原因,也是脫歐後本輪反彈的主邏輯遭到破壞,即持續寬松預期的遲遲不落地,但大盤卻已經漲了超過5%。”融通基金投研人士指出。
北京一家公募的投資總監則對本報表示:“今天的大跌與市場上的利空傳聞是有些關系的,而一些絕對收益的產品擔心回撤,大幅殺跌也進一步加劇了指數的大跌。”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倉位小幅上升1.17%,當前倉位為84.56%。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現在公募基金的倉位普遍偏高,也不排除有個別基金倉位還沒有加到很滿。
政策影響或有限
“我們的策略是下來是不怎麽減倉,本身我們不是特別看空,所以在3000以下我們不會太多地減倉。”上述北京公募基金投資總監進一步告訴記者。
“從成長性來看,個別股票的估值是偏高的。大盤藍籌股很難支撐一年20%-30%的支撐,所以前期有所漲幅的我們也會相對選擇回避。”另一位成長型基金經理還是更偏重於成長型股票的選擇。
“也不是所有藍籌都漲的好。像銀行、電力、通訊漲幅都不大,應該說這類股票下跌沒有太大的空間。”該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我個人還是偏好於有成長性的標的,反倒對於那些藍籌股的關註不是很多。”該成長型基金經理認為。
多氟多(002407.SZ)於27日的公告顯示,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潤總額是2.88億元,同比增家超過44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市同期增加也超過了25倍之多。
可以看到,目前市場願意給有業績的公司給予更高的估值。一個例子是,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截至收盤,多氟多上漲3.41%,遠遠跑贏中小盤。
“預計政策落地實施影響或有限。”海通銀行分析師林媛媛則指出,銀行資管權益類占總量的比例不高,“5%-10%”已經是很高的比例。
而也有基金經理向記者私下表示,A股向來熱衷炒作,就連要退市的*欣泰(300372.SZ)也不放過。深交所在收盤後表示,交易數據統計來看上午推動股價短期內較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個人投資者追買所致。“跌幅較多的有概念的小票也不失是一種機會。”
方正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表示,5月份的經濟數據已經證偽了經濟企穩,在後續下行的背景下,後續寬松預期的兌現或者債轉股方案的出臺才是真正撤退的機會,目前的下跌並不會改變趨勢,反而是配置的良機。
華南一家公募則認為,當下除國企改革主題之外,還可以從中報期中選擇業績較好的白馬龍頭股,抑或是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中逢低布局一些中期確實能受益於產業趨勢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