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1省份“一季報”:能源省份回暖 遼寧增速由負轉正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發布各自的“一季報”。第一財經記者根據31個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各地紛紛實現“開門紅”。不僅能源省份普遍回暖,沿海大省經濟轉型升級速度也不斷加快。

浙江增速領跑沿海大省 粵蘇差距縮小

從總量上看,一季度,有4個省份的GDP總量超過了萬億大關,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這4個沿海經濟大省。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萬億元,同比增長7.8%,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一季度的最高增速。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分析認為,一季度廣東經濟增速加快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一是服務業支撐力提升。服務業繼續發揮穩固經濟增長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作用,一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達到62.5%。

二是工業生產回暖。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1%,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三是消費和進出口增幅回升。尤其是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擴大,廣東進出口的增幅也在恢複,一季度進出口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同比增加19.0個百分點。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2012年以來一季度新高(剔除2013年異常值)。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歷來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廣東省統計局表示,從目前整個經濟發展的勢頭來看,實體經濟好轉、“脫虛向實”跡象明顯。

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就業人員同比增長1.8%,是自2015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制造業用電量增速達到兩位數。一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加快4.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用電量增長10.6%,同比加快8.2個百分點。

廣東、江蘇GDP總量的差距逐年縮小(單位:億元)(*2017年為估算值,來源:Wind資訊)

在廣東之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1882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一季度,在經濟體量基數越來越大、發展轉型“爬坡過坎”的背景下,江蘇經濟仍取得不俗成績。一季度全省GDP比上年同期增加2314億元,相當於1992年全年的現價總量。

從數據上看,雖然廣東一季度GDP的實際增速比江蘇高,但從名義GDP總量來看,江蘇與廣東的差距正在縮小,去年同期二者的差距是763.2億元,今年縮窄至615.45億元,差距縮小了147.75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的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但到2016年,兩省之間的差距是0.34萬億元。這也是江蘇在追趕七年之後差距首度擴大。不過,今年一季度,這一差距又重新呈現縮小的態勢。

當然,如果考慮廣東下半年GDP占全年比重較大這一特征,全年下來廣東領先江蘇的差距仍可能在0.25萬億以上。

在浙江,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105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0%。

“8%的GDP增速位居東部沿海幾個經濟總量較大的省份之首,超過了廣東、山東、江蘇等省份,這是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在日前一季度浙江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統計局局長王傑介紹,“一般公共預算18%的增幅在這些省份中也是最高的。”

其中新經濟表現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戰略新興產業對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效應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8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5%(現價增長19.4%),占GDP的8.1%。

在“電商之都”杭州,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614億元,增長22.2%。其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產業分別增長45.8%、45.3%和33.8%,雲計算與大數據、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分別增長28.3%、27.8%和24.3%。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分析,這幾年浙江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浙江智造”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成績比較突出。

表1 沿海經濟大省一季報

能源重化省份普遍回暖

從經濟增速上看,發展最快的仍然是長江中上遊的幾個省份。其中西藏、重慶和貴州的增速都超過了10%,貴州的增速更是連續25個季度位居全國前三位。雲南的增速也達到了9.9%,位居第四。此外江西、安徽、四川的增速都位居前十。

為何長江中上遊省份經濟增速快?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長江中上遊地區到長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貴州省社科院教授胡曉登認為,長江中上遊地區這幾年產業布局和調整效果不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轉移落地。這些地方的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等產業都得以快速發展。

貴州省統計局的信息也顯示,目前貴州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全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25.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5%;醫藥制造業增加值36.11億元,增長14.5%;汽車、電氣機械制造等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03.40億元,增長24.0%。

以手機產業為例,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016年各省份的手機產量對比發現,去年重慶手機產量已經達到2.87億臺,貴州達到了1.3億臺,分列全國第二和第四位。

部分能源重化省份經濟回暖(單位:%) 來源:Wind資訊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能源重化省份也出現明顯回暖態勢。例如,一季度黑龍江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98.0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遼寧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457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4.9個百分點,在去年連續四個季度的負增長後首次轉正。

山西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80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加快3.1個、1.6個百分點。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過去幾年能源價格下滑幅度較大,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的省份經濟也面臨著很大的下行壓力。不過從去年開始,能源價格觸底反彈,這些省份的經濟也出現了明顯回暖。

山西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產能方面,2017年一季度,山西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1.94億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24萬噸,同比下降4.8%。同期,山西的主要工業產品價格出現恢複性上漲,其中,煤炭價格同比上漲43.4%,焦炭上漲67.1%,冶金上漲30.6%。

不過,彭澎認為,目前能源價格只是反彈,並不是徹底反轉。例如,考慮到4月鋼鐵價格大幅下降,依靠資源能源價格上漲來促進經濟增長可能難以持續。

“過分依賴能源產業的話,防風險的能力確實比較薄弱。”彭澎說,這些能源重化地區千萬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未來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結構多樣化方面,還要更加努力,加快發展非能源產業,減輕對能源產業的依賴,提高防風險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96

遼寧自貿試驗區 老工業基地的逆襲 3個月來入駐企業近9000家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6/1128484.html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楊  軍  

3個月之前,當中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掛牌之際,網絡上曾有過討論,為什麽是遼寧,而不是更具優勢和條件的山東?原因很簡單,因為東北需要有一個自貿試驗區來承擔振興東北工業的重任。

3個月一晃而過,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已過百日,各大自貿試驗區如火如荼地改革創新的同時,初期成果已經有所顯現。

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個自貿試驗區,遼寧自貿試驗區為打造振興東北新“引擎”做出了哪些努力和成績呢?

新增註冊資本1207.83億

去年,一篇叫《除非你腦子進了水,不然別來東北開公司》的網絡文章流傳甚廣。其中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在東北開公司的成本太高了。這個成本,不只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更指和行政效率相關的制度成本。

事實上,目前在東北開公司的情況已經有所轉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遼寧省大連市自貿辦(以下簡稱自貿辦)獲悉,截至6月30日17時,中國(遼寧)自貿試驗區共新增註冊企業8817家,註冊資本1207.83億元。

從產業類型來看,上述註冊企業涵蓋裝備制造、貿易等領域,第三產業占比明顯高於其他產業。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產業類型比較單一,企業缺乏活力。自貿試驗區為豐富產業類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企業註冊僅需走4道程序

自貿辦回應記者表示,象征性地交1元錢可以在區內註冊企業。“但零門檻不等於不需要註冊資本。在公司設立時,註冊資本是公司投資創業的初始資本和啟動資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司的規模和信譽。”

註冊門檻降低了,註冊程序是否也有所簡化呢?記者從自貿辦獲悉,以大連片區為例,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內註冊,僅需要完成4道程序,分別是核名——提交註冊材料——註冊材料審核——繳印章費——領取執照。據自貿辦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采取微信核名,可實現前一天自行核名,第二天立等取照,跟以前比節省2~3天。”

企業註冊門檻降低,註冊程序簡化自然是好事,但記者通過梳理數據後發現,遼寧自貿試驗區存在企業註冊數量與註冊資本倒掛的現象,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並沒有呈現出正比例增長。

對此,李光輝認為,要從不同片區的產業發展特點來判斷。企業註冊資本和企業類型有關,企業類型又和片區的功能定位有關。“當然,地方自貿試驗區在引資過程中,也要註重量質並舉。”

仍然保留246項權利清單

記者從自貿辦獲悉,遼寧自貿試驗區當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的數量為246項,其中準入審批73項,監管審批173項。

不過,據自貿辦介紹,3個片區在推動簡化審批手續、促進貿易便利化上均有所創新和實踐。以大連片區為例,截至6月,大連片區已經集中複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先進經驗合計102項。其中全國推廣的複制任務62項,已完成60項,2項正在推進中。

自貿試驗區通過邊申辦邊複制,取得了明顯效果。企業註冊用時減少2/3,出口退稅速度提升了47%,中歐班列同比增長80%。通關時間壓縮了1/3,通關成本平均降低10%,國際貿易線下辦理手續時間縮減1/3。

自貿辦工作人員孫世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8項商事制度改革是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在複制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基礎之上,創新制度改革的一項標誌。其目的在於降低企業註冊門檻,簡化審核程序,並取消原有的諸多限制。“比較典型的,比如‘一址多照’,企業可以在片區內註冊、在全市範圍內設廠生產,享受自貿區政策。還有實行‘單一窗口’建設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0

遼寧將推多項租房利好新措 穩健樓市調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2/1153521.html

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將有享受公租房的機會、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將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近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遼寧省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2017年至2022年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具體工作安排,以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穩步調控。

據悉,到2017年底前,遼寧省內各市將落實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進一步推動私營、混合所有制、外資等非公有制單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全面落實承租人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遼寧省計劃到2020年,各地區初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建設規劃,沈陽、大連兩市租賃住房年度供應規模占住房建設計劃的比例達到10%以上,力爭實現以租賃補貼為主的公租房保障方式,使租賃住房成為住房供應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93

遼寧將推多項租房利好新措 穩健樓市調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2/1153521.html

新就業大學畢業生將有享受公租房的機會、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將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近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遼寧省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2017年至2022年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具體工作安排,以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穩步調控。

據悉,到2017年底前,遼寧省內各市將落實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進一步推動私營、混合所有制、外資等非公有制單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逐步納入公積金繳存範圍。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全面落實承租人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遼寧省計劃到2020年,各地區初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建設規劃,沈陽、大連兩市租賃住房年度供應規模占住房建設計劃的比例達到10%以上,力爭實現以租賃補貼為主的公租房保障方式,使租賃住房成為住房供應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94

遼寧丹東港集團10億元中票違約 評級遭斷崖式下調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5/1158803.html

繼東北特鋼之後,遼寧省再現企業債券違約事件。

10月30日,丹東港集團公告稱,由於公司有息債務負擔重,短期支付壓力較大,“14丹東港MTN001”因未能按期兌付本金,出現了實質性違約,違約金額為10億元人民幣。

“違約是由於計劃資金沒有到位。”10月31日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東港”)相關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記者追問下一步的償還計劃時,對方並未回應更多信息。記者曾多次致電丹東港集團新任法定代表人黃梅雨,其回複短信稱:“正在開會”,並未就違約事件做出回應。

就在同一天,該只債券的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將丹東港主體和債項信用評級等級調降至破產級“C”。

港口行業首例公司債違約

據興業研究統計,本次丹東港債券出現違約為港口行業的第一次公司債違約。

鑒於丹東港集團信用狀況已經嚴重惡化,10月31日,聯合資信公告稱確定將丹東港主體長期信用評級等級由“AA”下調至“C”,將“16丹東港01”和“16丹東港02”的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而評級“C”等級意味著不能償還債務,會嚴重影響丹東港其它融資需求。

對於“14丹東港MTN001”違約評級的斷崖下調,聯合資信方面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關於丹東港違約時間已經在評級報告里做了披露,暫時沒有更多得信息做披露。”

此次債券的主承銷商中信證券(17.270, 0.04, 0.23%)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交易商協會有關規定,及時召開持有人會議,組織發行人與投資人就違約事件進行溝通,發行人也在繼續籌措資金。”

該筆債券於2014年6月13日首次發行,聯合資信將丹東港集團主體與14丹東港MTN001債項評級均評為AA,隨後的2015年、2016年丹東港集團主體評級仍為AA,評級展望穩定。

值得註意的是,2017年6月6日聯合資信雖然維持了丹東港集團主體AA評級不變,但評級展望由穩定調為負面,原因是今年6月份複評時關註到公司債務規模增長、債務水平居高不下、短期支付壓力加大、對外擔保金額增加以及資產流動性減弱等因素對公司信用水平帶來不利影響。

或受主體評級展望為負面的影響,10月23日,丹東港公告回售結果顯示,回售數量達1000萬張,回售人民幣10億元,即此次回購為全額回購,未回售債券總額為人民幣0元。根據“14丹東港MTN001”回售期限,此次發行債券為5年期,附第3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即後兩年未回售票面利率為7.50%。這意味著利率上調後,比前三年票面利率高164個基點,不過,這仍未阻止投資者全額回購。

除了債券融資外,截止2017年3月底,丹東港獲得中國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銀行的授信額度共計336.62億元,尚未使用額度131.95億元。

資料顯示,丹東港集團是2005年2月由丹東港務局、紐約港務發展公司、美國羅森全球投資公司和日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初始註冊資本2980萬美元,上述各方各占註冊資本的20%、30%、14%和36%。

中間經過股權轉讓後,截至2012年底,丹東港集團註冊資本9380萬美元,股權結構為:遼東國企投資有限公司占20%,美國紐約港務發展有限公司占30%,環球港口經營有限公司占14%,日林實業有限公司占36%。兩名境內終極股東王文良先生與丹東市國資委合計間接實際控制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仍為王文良先生。

據2016年9月丹東港一份情況說明顯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確定45名全國人大代表因拉票賄選當選無效,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文良先生位列其中。”不過,王文良仍為該公司高管,正常履行職責,不存在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的情況。

今年8月底,丹東港公告稱因王文良身體原因,不在擔任公司法人,辭去法人職務。變更後新的法定代表人為黃梅雨,於2010年加入丹東港,任公司執行總裁、總裁、黨委副書記。

中金固收指出,丹東港主業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各種跡象表明存在一定實際控制人風險和內控問題,關聯方往來和擔保較多也導致投資者對於公司現金流向的監控較為困難。如公司實際控制人涉及賄選事件,對於民營企業而言都可能是影響現金流正常接續的重要風險因素。

債券集中到期考驗

除“14丹東港 MTN001”已經出現10億元違約外,丹東港2017年有59.6億元債券到期,其中10月末到期債券量高達30.9億元,上周到期的2只私募債——14丹東港PPN004和16丹東港艱難兌付。截至2017年10月31日,丹東港集團存量債券有6只,共計69.5億元。2018年1季度到期量為24億元,債券兌付金額較大,也面臨非常大的兌付壓力。

根據丹東港集團三季度財務數據披露,截至2017年9月末,丹東港集團總資產為601.79億元,其中流動資產37.34億元,貨幣資金僅14.71億元,且多數為受限資金。該公司2016年報顯示,2016年末該公司貨幣資金為16.73億元,其中14.78億元主要為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

在負債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丹東港負債總額為464.56億元,流動負債100.1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47.97億元,應付票據21億元,長期借款150.86億元,應付債券60.1億元,長期應付款135.99億元。

中債資信分析認為,從丹東港集團資產情況分析,總體資產質量較差、變現難度較大。截至2016年末,該公司可用於抵質押的資產主要為固定資產158.16億元、在建工程229.10億元、投資性房地產71.50億元,該公司抵質押借款達178.88億元,推測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應基本用於抵押,剩余可供抵質押資產已很少。

中金固收分析指出,丹東港2014至2016年貨物吞吐量和收入均保持增長,不過2016年起毛利率下降,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或與所處東北地區經濟下滑有關。另外公司在建工程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固定資產,即轉固速度偏慢,一旦轉固形成折舊成本將對公司盈利產生更大壓制。而且,現金流方面,公司經營現金流長期無法覆蓋龐大的投資支出,存在較大自由現金流缺口。

不過,興業研究指出,丹東港債務違約為個別事件,不能延伸至整個港口行業。首先,港口企業為區域性壟斷商業模式,一般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尚可;其次,丹東港為唯一的民營港口發債企業,其余的港口多為地方國企,有著良好的政府支持。

中債資信稱,對於投資激進、債務規模迅速增長且無顯著外部支持的企業,對其分析不應簡單停留在其財務表現上,而應綜合考慮其外部環境變化、資金面情況、資產狀況、投資戰略等多方面因素來衡量其違約風險。此外,對於資金鏈高度緊張的企業,也不應存有僥幸心理,即使前期債券全部兌付,後期違約的可能性也仍然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74

遼寧發文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5月21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建廳《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要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房地產工作的重要部署,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確保遼寧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遼寧省委、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房地產工作,在大力推動縣城房地產去庫存,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和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制同時,全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決遏制各種炒房行為。為此,我省出臺七項措施力促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各地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定位,正確把握去庫存和穩房價的關系,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堅決遏制各種形式的炒房行為。對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捂盤惜售、炒房囤房等各類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查處,公開曝光,形成威懾。對在銷售過程中惡意炒作、哄擡房價的企業,要暫停該項目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並向社會公布。情節嚴重的,可依法撤銷其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加強對熱點區域商品住房價格審查。各地區在發放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時,對於同一項目或臨近項目,企業申報的商品住宅價格上漲較快或上漲幅度較大的,要進行嚴格審查。開發企業在售樓處的明顯位置要公示銷控表,實行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嚴格執行“一房一價”制度。

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各地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住建廳關於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頓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的開發、銷售和中介行為。在專項整治工作中,要強化工作紀律,避免出現違法不糾、執法不嚴的情況,更不能畏首畏尾、拖延塞責。

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各地對房地產庫存去化周期低於10個月以下的主城區,或者存在房價上漲明顯預期的熱點區域,要密切關註其房價變化情況,做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儲備和工作預案。一些城市要認真評估已出臺政策效果,視市場情況適時果斷出臺新的調控措施。

進一步做好土地供應管理。各地區要掌握好供地節奏,管控好土地價格,防止出現高地價、高溢價項目,防止住房價格成本性上漲。

加強預期管理和輿論引導。各地區要嚴格控制“地王”和“樓王”出現,有效管理預期。在出臺調控政策措施和有關規劃計劃時,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主動發聲,加強正面宣傳,合理引導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37

國防部:遼寧艦航母編隊初步形成體系作戰能力

5月31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

記者:軍事專家尹卓最近接受采訪時稱,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探索,遼寧艦可以說是拉出去就能打,已經有了一定的作戰能力。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首艘航母已經形成了戰鬥力?

任國強:感謝你對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關心。遼寧艦入列以來,按照計劃有序組織了包括遠海作戰運用演練在內的一系列綜合演練,有效檢驗了航母編隊綜合攻防體系的建立和保持。航母編隊訓練向遠海作戰運用深化拓展,已經初步形成了體系作戰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58

遼寧:哄擡房價將被暫停網簽備案

針對部分區域出現房價過快上漲的情況,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下發《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對在銷售過程中惡意炒作、哄擡房價的企業,要暫停該項目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並向社會公布。

據了解,在力促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各項舉措中,不僅包括了針對捂盤惜售、炒房囤房等各類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懲,及嚴格執行公示銷控表、明碼標價的具體要求,還強化了中遠期的房價管控舉措。

《通知》明確,各地對化解房地產庫存周期低於10個月以下的主城區,或者存在房價上漲明顯預期的熱點區域,要密切關註房價變化情況,做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儲備和工作預案。此外,各地要掌握好供地節奏,管控好土地價格,防止出現高地價、高溢價項目,防止住房價格成本性上漲。

《通知》還提出,各地要嚴格控制“地王”和“樓王”出現,有效管理預期。在出臺調控政策措施和有關規劃計劃時,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主動發聲,加強正面宣傳,合理引導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62

遼寧上半年吸引民資超千億,月底將迎中國民企500強峰會

走出經濟負增長低谷一年之後,遼寧省經濟增速在今年上半年終於達到了全國中遊的水平。在遼寧經濟複蘇的過程中,大幅增長的民間資本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民間投資的增長,得益於遼寧推出的全面開放戰略和改善營商環境的舉措。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對遼寧投資了625個項目,總投資額103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7%。

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國偉在全國工商聯2日舉行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營企業是助推遼寧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遼寧省正在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份。

民營企業為遼寧投資主力

最新公布的各省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遼寧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383.3億元,同比增長5.6%。雖然仍低於全國的平均增速,但已經排在第14位的中遊水平。

遼寧的其他經濟數據也企穩向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0.7億元,同比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39億元,同比增長12.1%;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4.1%,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2345億元,增長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9%。

對比2016~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可以發現遼寧省站在了經濟回升拐點之上。2016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為-1%,是全國31個省份中唯一一個負增長。2017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有負轉正,實現2.1%的增速,但仍居東北三省末位。今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趕超其他兩省。

從招商引資的數據可以看出,民營企業仍是遼寧投資主力。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對遼寧投資了625個項目,總投資額103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7%,投資額占全省利用國內資金總額的44.2%。上半年,全省民間投資達到2256.7億元,增長13.5,占全省投資總量的63.8%,比重比一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

吸引更多民資入遼

民資、外資是遼寧全面開放中必須吸引的重要投資,但與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很多新一線城市相比,遼寧的營商環境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李國偉表示,近兩年,遼寧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遼寧振興發展全局的重點工作來抓,頒布實施了《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努力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

今年以來,遼寧省重點開展“糾四風”和“辦事難”兩個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幹部隊伍中不作為、不擔當,利用職權之便“吃拿卡要”,給企業辦事“推繞拖”等問題。

今年8月29日~31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將在沈陽召開。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為遼寧省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搭建一個平臺。

李國偉說,峰會期間將舉辦民營企業助推遼寧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國知名企業家介紹與遼寧合作的成功經驗,華為、方大、京東、天士力等企業將在大會上簽約。

自1999年以來,全國工商聯對上規模民營企業連續開展年度調研,迄今已開展了20年。這次沈陽峰會是第二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舉辦。

2017年度的調研對象是營業收入總額在5 億元人民幣(含)以上的私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成份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參加調研的企業4612家。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趙德江表示,此次調研內容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情況、參與東北振興戰略情況等題目。在會議期間,500強的企業家將聽取有關遼寧省情、特點和優勢的專題介紹並進行項目考察和簽約活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應民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49

遼寧“三年打一個翻身仗” 多地加快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上半年,在基建投資回落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下了19年來的新低。不過,下半年,多地正加快擴大有效投資和補短板的進度,固投增速有望回升。

遼寧省日前印發《遼寧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已正式印發。根據該方案,2018年至2020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每年保持雙位數增長,用三年時間打一個翻身仗,為遼寧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其中,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0億元,增長10%。

在具體舉措上,遼寧將以項目為中心擴大有效投資。括實施產業結構升級項目、基礎設施項目、鄉村振興戰略項目、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四個方面。其中,在產業結構方面,將推進100個以上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試點示範項目建設,依法依規認定20家省級服務性制造示範企業,組織實施50項工業強基重點項目。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50%以上。

同時,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沈陽、大連、葫蘆島市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抓好自主燃氣輪機、海洋核動力平臺等軍民融合示範工程,大力發展民用航空、高技術船舶、衛星應用等項目。

在基礎設施方面,遼寧將加快推進沈陽桃仙機場二跑道、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等一批項目建設。加快沈陽、大連市地鐵建設。

在西南的貴州,8月15日,貴州省省長諶貽琴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她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穩投資的重大部署,狠抓擴大有效投資,集中力量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奮力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會議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投資是貴州省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的有力抓手,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必須抓投資、抓投資必須抓項目的理念,把握趨勢、搶抓機遇,準確把握中央宏觀政策的方向和重點,全面對接中央政策取向和投資方向,找準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重大項目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茍以勇對第一財經分析,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仍然有很多,需要加快補足這些短板。這些短板主要是在綜合交通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其中交通基礎設施是當前西部地區最大的短板,包括機場、公路、鐵路、水利、電信、電力等方面都都有大量的欠賬和短板需要加快補齊。

在河南,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省政府領導分包推進重大項目責任分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加快推進河南省重大項目建設,著力穩增長、擴投資、促轉型,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政府篩選了76個引領帶動能力強、關系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項目,由省政府各位副省長負責分包推進。

隨著下半年我國在基建“補短板”領域深耕發力,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基建工程料將陸續上馬,基建和固投增速都有望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叢亮在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介紹,將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

叢亮說,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加強重大項目儲備,重點是在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等領域,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叢亮說,比如技術領域、民生領域的一些短板,而這些領域的短板實際上跟最終需求是非常貼近的,所以既擴大了有效投資需求,也滿足了消費需求,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這不會形成新的產能過剩和新的債務問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