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31省份“一季報”:能源省份回暖 遼寧增速由負轉正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發布各自的“一季報”。第一財經記者根據31個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各地紛紛實現“開門紅”。不僅能源省份普遍回暖,沿海大省經濟轉型升級速度也不斷加快。

浙江增速領跑沿海大省 粵蘇差距縮小

從總量上看,一季度,有4個省份的GDP總量超過了萬億大關,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這4個沿海經濟大省。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萬億元,同比增長7.8%,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一季度的最高增速。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分析認為,一季度廣東經濟增速加快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一是服務業支撐力提升。服務業繼續發揮穩固經濟增長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作用,一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達到62.5%。

二是工業生產回暖。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1%,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三是消費和進出口增幅回升。尤其是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擴大,廣東進出口的增幅也在恢複,一季度進出口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同比增加19.0個百分點。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2012年以來一季度新高(剔除2013年異常值)。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歷來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廣東省統計局表示,從目前整個經濟發展的勢頭來看,實體經濟好轉、“脫虛向實”跡象明顯。

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就業人員同比增長1.8%,是自2015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制造業用電量增速達到兩位數。一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加快4.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用電量增長10.6%,同比加快8.2個百分點。

廣東、江蘇GDP總量的差距逐年縮小(單位:億元)(*2017年為估算值,來源:Wind資訊)

在廣東之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1882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一季度,在經濟體量基數越來越大、發展轉型“爬坡過坎”的背景下,江蘇經濟仍取得不俗成績。一季度全省GDP比上年同期增加2314億元,相當於1992年全年的現價總量。

從數據上看,雖然廣東一季度GDP的實際增速比江蘇高,但從名義GDP總量來看,江蘇與廣東的差距正在縮小,去年同期二者的差距是763.2億元,今年縮窄至615.45億元,差距縮小了147.75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的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但到2016年,兩省之間的差距是0.34萬億元。這也是江蘇在追趕七年之後差距首度擴大。不過,今年一季度,這一差距又重新呈現縮小的態勢。

當然,如果考慮廣東下半年GDP占全年比重較大這一特征,全年下來廣東領先江蘇的差距仍可能在0.25萬億以上。

在浙江,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105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0%。

“8%的GDP增速位居東部沿海幾個經濟總量較大的省份之首,超過了廣東、山東、江蘇等省份,這是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在日前一季度浙江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統計局局長王傑介紹,“一般公共預算18%的增幅在這些省份中也是最高的。”

其中新經濟表現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戰略新興產業對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效應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8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5%(現價增長19.4%),占GDP的8.1%。

在“電商之都”杭州,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614億元,增長22.2%。其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產業分別增長45.8%、45.3%和33.8%,雲計算與大數據、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分別增長28.3%、27.8%和24.3%。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分析,這幾年浙江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浙江智造”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成績比較突出。

表1 沿海經濟大省一季報

能源重化省份普遍回暖

從經濟增速上看,發展最快的仍然是長江中上遊的幾個省份。其中西藏、重慶和貴州的增速都超過了10%,貴州的增速更是連續25個季度位居全國前三位。雲南的增速也達到了9.9%,位居第四。此外江西、安徽、四川的增速都位居前十。

為何長江中上遊省份經濟增速快?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長江中上遊地區到長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貴州省社科院教授胡曉登認為,長江中上遊地區這幾年產業布局和調整效果不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轉移落地。這些地方的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等產業都得以快速發展。

貴州省統計局的信息也顯示,目前貴州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全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25.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5%;醫藥制造業增加值36.11億元,增長14.5%;汽車、電氣機械制造等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03.40億元,增長24.0%。

以手機產業為例,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016年各省份的手機產量對比發現,去年重慶手機產量已經達到2.87億臺,貴州達到了1.3億臺,分列全國第二和第四位。

部分能源重化省份經濟回暖(單位:%) 來源:Wind資訊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能源重化省份也出現明顯回暖態勢。例如,一季度黑龍江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98.0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遼寧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457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4.9個百分點,在去年連續四個季度的負增長後首次轉正。

山西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80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加快3.1個、1.6個百分點。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過去幾年能源價格下滑幅度較大,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的省份經濟也面臨著很大的下行壓力。不過從去年開始,能源價格觸底反彈,這些省份的經濟也出現了明顯回暖。

山西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產能方面,2017年一季度,山西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1.94億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24萬噸,同比下降4.8%。同期,山西的主要工業產品價格出現恢複性上漲,其中,煤炭價格同比上漲43.4%,焦炭上漲67.1%,冶金上漲30.6%。

不過,彭澎認為,目前能源價格只是反彈,並不是徹底反轉。例如,考慮到4月鋼鐵價格大幅下降,依靠資源能源價格上漲來促進經濟增長可能難以持續。

“過分依賴能源產業的話,防風險的能力確實比較薄弱。”彭澎說,這些能源重化地區千萬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未來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結構多樣化方面,還要更加努力,加快發展非能源產業,減輕對能源產業的依賴,提高防風險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