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烘焙業門外漢,卻吸引臉友半夜排隊,奉上大把鈔票,只為換到他手上的甜點,並累積五十五萬粉絲,他的網路行銷心法首度公開。 這是全台北市最難買到的甜點,憑著網路行銷魔力,能讓消費者不睡覺,也要捧著現金等店家開門。 嚴格來說,這家「店」 ,只是臉書「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編按:網友暱稱「深法」)的取貨點。這裡每天只開放一小時取貨,二十九個月內從年營收不到一百萬元,在去年做出近三千萬元業績,今年更上看四千五百萬元。 想買到「深法」的產品,你必須在臉書粉絲團報名,取得排隊號碼現場排隊,才能在指定時間到一個不到兩坪大的櫃台結帳。這是為了搶便宜嗎?剛好相反,這家店一份十吋的塔,最貴的要價超過二千元台幣,一片甜點,約三百元起跳。 定位禮物 一個塔標價二千元也賣得掉「深法」的老闆劉啟任,原本是補教名師,四年前花了三、四百萬元投資甜點店,開張九個月後,合夥人落跑,剩下空蕩蕩的店。他只好利用補習班晚上十一點下課的深夜空檔,「自己來摸一摸。」劉啟任學做甜點的方法很特別,「所有配方是自己想出來的,」他舉例,若要做一個蛋白霜檸檬塔,他會先翻二十本書,「看每個配方的不同,再看照片質地,比對質感。」從中找出影響甜點品質的關鍵。他甚至跑到國外買甜點,拆解甜點的層次。 採訪當天,劉啟任身旁就擺著一盒從香港買來的磅蛋糕,「我滿能記味道的。」劉啟任說,練到最後,他可以隨時像默寫數學公式一樣,在黑板上寫出各種口味的蛋糕食譜。 劉啟任表示,當初只是做好蛋糕就撒給補習班的學生試吃,學生將蛋糕拍照上傳臉書,無意間在臉書上累積出第一批粉絲。 做甜點原本只是劉啟任的興趣兼副業,二年半前,補習班無預警停業,他開始認真經營網路甜點生意。 他發現,甜點和補習班一樣,都是收現金的好生意。 二○一三年底,為了因應不斷成長的訂單,劉啟任決定擴張規模。烘焙是紅海市場,顧客對價格極度敏感,他卻反向大幅拉高價格,他的訂價策略是,先做出高品質的產品,再把成本加上他想賺的利潤成數,就是產品價格。 一份二千多元的甜塔,為什麼能大賣?答案是,把產品定位成禮物,而不僅是甜點。劉啟任做過調查,他的客戶中大多數買甜點的人,「七成不是自己吃。如果你的女朋友過生日,你願意花一、二千元買個網路上知名的甜點,還是隨便買一個便宜的甜點打發?」 鎖定通路 控制顧客購買的每一步驟 大部分的人為了擴張規模,多半會透過多種通路銷售,為什麼「深法」只在臉書上經營? 劉啟任表示,「鎖通路(指只在臉書上經營),大概是我到今天(業績)還能成長的關鍵。」如果貿然採用多通路策略,只會讓自己更容易在產品和服務上犯錯,更難賺到錢。因此,他的方法是,只在臉書上預購,「讓客人等,在特定時間取貨,再把取貨時間壓短。」才能確保客人拿到的是剛出爐的甜點,凸顯自家產品的優勢。 原本以為「深法」是為了省錢,才把臉書當成主要行銷管道,劉啟任卻說,「我花在臉書廣告上的錢,比租一個店面還多!」今年,他每個月平均投入二十萬到四十萬元的廣告費。 劉啟任有一套網路精準行銷的本事和邏輯。他指出,臉書賣廣告時,會告訴廣告主,可以鎖定在臉書上公開自己對甜點有興趣的人,但他認為這一套行不通,「我問過,從沒有人會在興趣欄裡填上吃甜點。」劉啟任鎖定台北市二十到五十歲的女性打廣告,他相信,女生普遍對甜點有興趣,「她們多半都有男朋友,」到了節日前一周,就只對男生下廣告,吸引他們來買。如果是淡季,他的招數是對過生日的人下廣告,「如果明天是他的生日,就算下雨打雷他都會來!」這一波能瞬間賣掉五百個塔,「基本量就有了。」 貼近客戶 提供限量服務 牢牢黏住熟客顧客排隊時,店員還會發問卷,詢問顧客想吃什麼口味的甜點?如果填得詳細,表示對甜點很有熱情,劉啟任就會把這些人的資料留下,回到臉書買廣告,把最新訊息寄給他看。 劉啟任甚至為了購買數萬元的大客戶,開了不公開的臉書社群,社群裡四百多位活躍客戶,可以隨時與他聯絡、提供限量服務。現在,「深法」擁有五十五萬名粉絲,人數仍在不斷成長,劉啟任樂觀預估,粉絲數還會再翻倍,上看一百萬粉絲不是問題。 有空檔時,劉啟任隨時都在監看網路社群上的留言,因為從客服留言可以看出產品的詢問度,比如,草莓派詢問度維持好幾個月,這就是明年可以再推出的主打商品;過了一個月就無人問的新產品,就不再推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知道哪些人的口味嗜好,哪些人愛嘗鮮,下廣告就會更精準,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戶。 開設甜點店之前,劉啟任已是有十年創業經驗的老手,渾身充滿了行銷的細胞。劉啟任無奈地說,因家道中落變成低收入戶,他十三歲就搬出來住,大二就開始創業。為了生活,他把家教當成事業經營,當年為了生計,一個晚上可以教十個學生,甚至清晨四點上門授課。 直到現在,劉啟任仍身兼多職,深夜,他是甜點店的老闆;白天,是補習班的顧問。他的下一個夢想,是建立一個訓練烘焙人才的平台,不斷創造出新的網路名店。 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 成立:2012年 負責人:劉啟任 主要業務:網路上販售手工甜點,如草莓塔、生巧克力塔等成績:2015年營收近3000萬元 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 Tip 1 瞄準約會商機把產品定位為約會必吃甜點,平時對女性打廣告,節日前密集對男性打廣告。 Tip 2 養出鐵粉部隊發問卷,找出真正熱愛甜點的客戶,再用臉書對這群人打廣告。 Tip 3 把留言當指標隨時觀察留言、下單量,分析哪些是值得明年再推出的經典款,吸引買氣回流。 撰文 / 林宏達、楊明方 | ||
《陳翔六點半》有陳翔,《屌絲男士》有大鵬,何仙姑夫也推出了姑夫的新形象,他們也要打造一個核心人物出來。
前段時間霍建華、林心如大婚,“胡霍黨”們紛紛表示心疼胡歌。當天,一個號稱是催淚神曲的《是霍躲不過》小火了一把,播放量達5000萬次。路人紛紛表示歌詞很“魔性”:“霍建華啊霍建華,說好的五年後,你不娶我也不娶呢。既然承諾餵了狗,說完祝福往前走。”這是“何仙姑夫”最近的爆款視頻之一。
然而,跟熱點、打造爆款只是何仙姑夫的一部分,他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欄目化運營上。何仙姑夫創始人劉飛告訴i黑馬,他們2013年創立了工作室,2014年正式成立公司,現在已有40名員工。3年來,他們共出品了1000部短視頻,收獲了500萬粉絲,全網累計播放了30億次,現在有《麥兜找穿幫》、《妹子說熱劇》等6檔常規節目。
學渣如何逆襲,現在又站在風口之上?
可能有人會說,何仙姑夫做的好是因為趕上了短視頻的紅利期。的確,何仙姑夫成立的時候,很少有做短視頻的公司,做吐槽穿幫劇的更是幾乎沒有。但是,在短視頻的蠻荒年代,看準並做到堅持,需要判斷力。
劉飛把2010年前的自己形容為“學渣”。學習不好的他也曾想過要學藝術,但是“學了一個月吉他連一首歌都沒學會”。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了樂趣和所擅長的東西——電視。從山東傳媒職業學院畢業後,他進入濟南電視臺做起了民生節目。在電視臺工作的近一年時間里,他對節目的生產流程更加熟悉了,也結識了後來的合夥人。
2013年,因為看好網生內容的未來,劉飛跳出體制開始創業。他在前期確定了兩個發展方向:一是找穿幫,二是吐槽,前者王牌欄目是《麥兜找穿幫》,就連陸毅、寧財神都轉發過他們的視頻。《麥兜找穿幫》里70%的穿幫素材都是網友爆料的,“我們會通過在視頻中寫上是誰爆料的,引導網友來爆料。”
除了在粉絲運營上很有感覺,劉飛在品牌和數據方面也頗有研究。
劉飛很早就建立了品牌意識,每個視頻都會突出何仙姑夫這一品牌。為了彌補資本層面的短板,他聽過融資課程,也關註了很多創投公號。就連看《屌絲男士》這種熱播劇,他也會琢磨關於品牌和受眾的內容。
此外,劉飛很早就重視粉絲反饋和數據挖掘。他們不僅建立了粉絲群,還會關註數據的走向。“如果哪幾期觀看量都很低,這其中一定有共性,可能是加入了某個模塊。另外,數據對如何盈利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比如有很多月薪20000以上的人觀看,意味著可以做電商。”
圖為何仙姑夫創始人劉飛
和i黑馬之前想象的不一樣,劉飛是一個比較成熟冷靜的人,喜歡思考。他說自己喜歡看幽默搞笑的東西,自己也是個“逗比”的人,但是不會講笑話。現在年僅26歲的劉飛,除了要創作好玩的內容,還要開始操心更多的事情了。
“投資人說要把我們搞大!”
目前,何仙姑夫的營收主要來自依靠植入廣告和廣告分成。此外,還會有小部分電商和粉絲經濟的收入。
正因為何仙姑夫自身擁有造血能力,所以他們一開始他並不想要尋找融資。然而,2014年年底,何仙姑夫拿到了天使輪融資。上個月,他們又拿到了2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那麽,是什麽原因讓何仙姑夫一腳踏入資本圈呢?
“投資人說要把我們搞大!”劉飛向i黑馬解釋道:“現在有很多做喜劇短視頻創業的小公司,他們的目標是生產短平快的短劇。然而,我們有更大的野心,想要借助資本跑的更快。”
獲得資本支持的何仙姑夫,在喜劇的內容創業上又有了一連串動作。這兩年,他們在網絡劇、網絡大電影方面有所布局,出品了《新神雕俠侶外傳》、《花千骨外傳》、《神編喬卡卡》等作品。
未來,何仙姑夫想要成為一個泛娛樂品牌。他的野心已經初露端倪,我們看到,何仙姑夫的題材除了有喜劇,還會有部分驚悚、魔幻題材的內容。另外,何仙姑夫已經開始註重個人IP的打造了。畢竟,《陳翔六點半》有陳翔,《屌絲男士》有大鵬,何仙姑夫也推出了姑夫的新形象,他們也要打造一個核心人物出來。
黑馬檔案
公司:濟南佰視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創始人:劉飛
所在地區:山東濟南
所處行業:文娛
融資狀況:2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互聯網化被認為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
i黑馬訊 8月13日消息 今日,2016年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在貴陽市召開,企業互聯網服務公司“用友”在會上發布了3.0戰略,正式宣布從提供企業管理軟件到提供企業互聯網服務。
“3.0的核心就是企業互聯網服務。我們有三個支撐:業務軟件,雲服務、金融服務,新的階段我們整體的公司的戰略業務方向。”用友網絡董事長王文京表示,此前用友的主要業務集中在企業管理軟件和財務軟件。據了解,用友在金融方面已經開始有所進展,征信、融資服務、保險服務正在籌建之中。
用友發展到現在已經有28年的歷史,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0階段是1988年從財務軟件起家,通過普及財務軟件的應用,推動企業的會計電算化;2.0階段是1998年開始進入以ERP為代表的企業管理軟件與服務領域,通過普及ERP支撐眾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推動了企業的管理進步;3.0階段則在今日正式啟動。根據用友的戰略,用友將基於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底層的技術,形成以“軟件、雲服務、金融”為三大核心業務的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領域從之前的企業管理擴展到業務運營和企業金融,服務層級從企業級走向社會級。
王文京表示:“互聯網化階段,不再只是流程優化,提高效率,這個時候企業計算的層級也從企業級計算提升到社會級計算。”他認為,企業互聯網化,無論對於從事企業IT的軟件廠商還是IT服務商,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這個變革將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技術框架,所有的產品更新換代全新一代的新技術上。二是產品創新。三是銷售模式和研發模式等等。“所以技術換代,產品做新和模式轉型是一批今天從事企業和軟件的廠商共同推進的產業的變革。”
互聯網化被認為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前以辦公自動化和流程優化為主要價值體現的企業內部信息化不同,企業互聯網化的關鍵價值是商業創新,包括建立和運行"客戶導向、員工能動、數據驅動、實時運營”的全新商業模式,並在商業創新基礎上幫助企業實現增長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風險的目標。
經過28年的發展,用友也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品體系,從用戶層面,包括針對大型企業的NC,針對大中型企業的U8和針對小微型企業的T+;從業務層面,涉及數字營銷與客服、智能制造、共享服務、社交與協同、互聯網金融五個重點領域。
“用友聚焦的這幾類雲服務,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最熱門和焦點的企業雲服務領域” 用友負責產品與業務發展規劃的副總裁楊雨春介紹。其中,數字營銷包括電商通,超客營銷、友雲采、3U、紅人點點等系列產品;社交與協同雲服務包括企業空間、工作圈和用友嘟嘟等。
對於未來的目標,王文京透露,用友的目標從1.0時期,普及數十萬個企業和組織的電算化,到2.0時期超過200萬家企業中普及ERP應用。3.0時期的目標將是把企業互聯網服務普及到1000萬家以上的企業和組織。
| ||||
《Start up擂台》自上年開辦後,追訪過大大小小不同的年輕人,當中有白手興家,亦有靠強大父蔭。今次的主角,可說是集最年輕及最強家底於一身──洗米仔(周柏豪 Pak H. Chau)。 剛過了二十歲生日的洗米仔,中三由澳門轉到英國升學,中七時因與老師鬥氣,決定開始第一盤生意,竟被他賺取第一桶金。之後愈做愈上癮,決定放棄升讀大學,回港搞體育app《WOW Sports》,發掘新一代球星。 香港體育界出名長期被忽視,有業界指在港搞體育app「死路一條」,洗米仔坦言被不少世叔伯「睇小」、「好想我衰」。連老豆洗米華都不看好,講明「唔會開水喉」。 今次擂台請來香港體育app奇葩,app界「籃」神林基偉(Keith)做評判。訪問前他大讚洗米仔夠膽識,印象分大增,但甫開始已經叫洗米仔「快啲走」,到底點解? 我點sell? 二百英鎊起家 相信不少讀者對洗米仔做Start up第一個印象都是「都係靠屋企啫!」他亦向記者透露「好多人想我盤生意死」,「唔通我仲要投訴?我依家可以做我自己鍾意做嘅嘢,我無嘢要唔開心!」同為澳門賭業猛人後代,另一邊廂何家公子升讀名牌大學,準備打理家族生意。而洗米仔卻認為升讀大學「冇乜用」,寧願早點投身社會另起爐灶。令他有此想法,全因好勝的他跟老師「鬥嘴」,「中七嗰年,有個教商科老師就話一直有個idea,向啲鋪頭拎優惠,之後整一張優惠卡賣俾啲學生,我就覺得個idea幾好,就即刻去做,之後佢同我講自己講呢樣嘢都好多年,根本無學生理佢!」由於「洗濕咗個頭」,洗米仔惟有硬着頭皮繼續,一開始只用了二百英鎊(當時匯價約二千五百港元)起家,卻給他愈做愈順利,「之後連Pizza Hut都有用到,發展埋出app。當時顧住做,A Level考得唔太好,我就覺得兩頭唔到岸,決定唔讀書。」 嫌老豆入股「阻住晒」 洗米仔指出,當時積分卡賺了約二百萬港元資金,曾希望父親可以資助,卻換來一句:「係你自己話創業,你聽我講就繼續讀書啦。」他亦深感有道理,「因為咁我學到好多嘢,講真我都要感激佢冇阻住晒,佢都唔係呢個industry,要搵投資者有其他選擇啦!」本身熱愛籃球的洗米仔,就決定向相關行業出發,整個app的目標亦十分清晰:「就係想搵一批志同道合嘅人,好似鍾意玩籃球、網球,我就鼓勵佢哋一齊將叻嗰面影低放上網。」App內會將片段隨機與其他用家比較,最厲害的就會登陸在排名榜內,「我就做一個connection,搵一啲贊助商去搞比賽,將佢哋嘅才能發掘出嚟。」 回港與繼母「解決」家事 沒有工作經驗的他曾以為做過大公司的人資歷就較好,他就指曾重金禮聘大公司的經理,不久就辭退該員工,「一開始可能期望太高,俾三樣嘢佢做,佢做得一樣,之後問係唔係方法唔啱,都係改唔到。第三次都唔得就拜拜,無得唔炒。」性格與父親一樣我行我素的洗米仔,表示回港發展後彼此關係改善不少,問到會否與後母Heidi合力「擊退外敵」,他霸氣回應:「對於我嚟講,要解決嘅就叫佢哋去解決!」 專家點評:點解喺香港搞? 今次《擂台》請來app界「籃」神林基偉。他做過中學籃球隊教練,之後設立的《Coach's Clipboard》,因蘋果將程式放在App store首頁而一夜爆紅,之後更獲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球隊使用,可謂香港體育app界神話。他直言《WOW Sports》理念在歐美十分流行,能吸引年輕人使用,雖然質疑在亞洲區的可行性,但一聽到記者邀約更建議「先打波、再討論」。但訪問開始時,因洗米仔出現突發情況,令球賽被迫取消! 林:林基偉W:WOW Sports林:你怎樣吸引用家再次使用?W:加入這個app之後,用家就會與其他人去比較,他們就會想知道其他人的記錄、到底排名是多少,我們會設一些獎牌,鼓勵他們繼續。以及他們可以找其他人挑戰,朋友與朋友去比較。但長遠來說,我就是想令他們可以接受真正的專業培訓。 林:那如果名次較後的,他們未必會再想去與強的人比較。W:我們暫時想到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如果有進步的話,可能會有一個特別的獎牌,給自己的朋友看。下一步會是只在他們的朋友圈去比較,或者只在特定區域去比較。 林:為什麼要在香港發展?W:我都覺得有一點點選錯了,(如果選錯可以重新發展)但是現在地點及員工都設立了,很難再改,而香港最大的困難就是請人,其他都可以。但我覺得如果市場是全世界的人,我又覺得在哪裡開都一樣。 林:我覺得以之前經驗,叩門都可以成功找到partner,例如在美國,只要你經常到他們出席的地方碰頭,想找Stephen Curry(籃球明星)做代言人都不是難事,但香港幾乎沒有機會。W:我反而覺得在香港,做Start up風氣不算太強,我都會有興趣知道到底是不是。 林: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打算上市,或者被收購。上市門檻當然更高,美國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收購,但哪個財團會選擇收購一間體育公司?就算有興趣他們都會有很多考慮。 終極判決:最好搬去美國 成個business model我都覺得幾好。十分我會給八分,我始終覺得如果你目標的贊助商不在香港,而你在香港開公司,就要經常離開香港。另一個扣分位是經驗方面略嫌不足,但我相信未來一、兩年他可以成功籌集到資金。但重要的,守時是十分重要,尤其是有關體育的公司。 中學生:唔識洗米華! 記者找到中學籃球校隊成員Anson及Jimmy試玩「洗米app」,他們都認為介面不錯,但就質疑:「香港人三分鐘熱度,用一陣就唔用!」當告知創辦人為洗米華的兒子時,Anson反問:「係乜水?」看來洗米華在中學界知名度頗為薄弱,訪問時更指Mandy Lieu比洗米嫂美麗! 撰文:梁延宇攝影:關永浩、廖健昌攝錄:廖健昌、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
| ||||
《Start up擂台》自上年開辦後,追訪過大大小小不同的年輕人,當中有白手興家,亦有靠強大父蔭。今次的主角,可說是集最年輕及最強家底於一身──洗米仔(周柏豪 Pak H. Chau)。 剛過了二十歲生日的洗米仔,中三由澳門轉到英國升學,中七時因與老師鬥氣,決定開始第一盤生意,竟被他賺取第一桶金。之後愈做愈上癮,決定放棄升讀大學,回港搞體育app《WOW Sports》,發掘新一代球星。 香港體育界出名長期被忽視,有業界指在港搞體育app「死路一條」,洗米仔坦言被不少世叔伯「睇小」、「好想我衰」。連老豆洗米華都不看好,講明「唔會開水喉」。 今次擂台請來香港體育app奇葩,app界「籃」神林基偉(Keith)做評判。訪問前他大讚洗米仔夠膽識,印象分大增,但甫開始已經叫洗米仔「快啲走」,到底點解? 我點sell? 二百英鎊起家 相信不少讀者對洗米仔做Start up第一個印象都是「都係靠屋企啫!」他亦向記者透露「好多人想我盤生意死」,「唔通我仲要投訴?我依家可以做我自己鍾意做嘅嘢,我無嘢要唔開心!」同為澳門賭業猛人後代,另一邊廂何家公子升讀名牌大學,準備打理家族生意。而洗米仔卻認為升讀大學「冇乜用」,寧願早點投身社會另起爐灶。令他有此想法,全因好勝的他跟老師「鬥嘴」,「中七嗰年,有個教商科老師就話一直有個idea,向啲鋪頭拎優惠,之後整一張優惠卡賣俾啲學生,我就覺得個idea幾好,就即刻去做,之後佢同我講自己講呢樣嘢都好多年,根本無學生理佢!」由於「洗濕咗個頭」,洗米仔惟有硬着頭皮繼續,一開始只用了二百英鎊(當時匯價約二千五百港元)起家,卻給他愈做愈順利,「之後連Pizza Hut都有用到,發展埋出app。當時顧住做,A Level考得唔太好,我就覺得兩頭唔到岸,決定唔讀書。」 嫌老豆入股「阻住晒」 洗米仔指出,當時積分卡賺了約二百萬港元資金,曾希望父親可以資助,卻換來一句:「係你自己話創業,你聽我講就繼續讀書啦。」他亦深感有道理,「因為咁我學到好多嘢,講真我都要感激佢冇阻住晒,佢都唔係呢個industry,要搵投資者有其他選擇啦!」本身熱愛籃球的洗米仔,就決定向相關行業出發,整個app的目標亦十分清晰:「就係想搵一批志同道合嘅人,好似鍾意玩籃球、網球,我就鼓勵佢哋一齊將叻嗰面影低放上網。」App內會將片段隨機與其他用家比較,最厲害的就會登陸在排名榜內,「我就做一個connection,搵一啲贊助商去搞比賽,將佢哋嘅才能發掘出嚟。」 回港與繼母「解決」家事 沒有工作經驗的他曾以為做過大公司的人資歷就較好,他就指曾重金禮聘大公司的經理,不久就辭退該員工,「一開始可能期望太高,俾三樣嘢佢做,佢做得一樣,之後問係唔係方法唔啱,都係改唔到。第三次都唔得就拜拜,無得唔炒。」性格與父親一樣我行我素的洗米仔,表示回港發展後彼此關係改善不少,問到會否與後母Heidi合力「擊退外敵」,他霸氣回應:「對於我嚟講,要解決嘅就叫佢哋去解決!」 專家點評:點解喺香港搞? 今次《擂台》請來app界「籃」神林基偉。他做過中學籃球隊教練,之後設立的《Coach's Clipboard》,因蘋果將程式放在App store首頁而一夜爆紅,之後更獲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球隊使用,可謂香港體育app界神話。他直言《WOW Sports》理念在歐美十分流行,能吸引年輕人使用,雖然質疑在亞洲區的可行性,但一聽到記者邀約更建議「先打波、再討論」。但訪問開始時,因洗米仔出現突發情況,令球賽被迫取消! 林:林基偉W:WOW Sports林:你怎樣吸引用家再次使用?W:加入這個app之後,用家就會與其他人去比較,他們就會想知道其他人的記錄、到底排名是多少,我們會設一些獎牌,鼓勵他們繼續。以及他們可以找其他人挑戰,朋友與朋友去比較。但長遠來說,我就是想令他們可以接受真正的專業培訓。 林:那如果名次較後的,他們未必會再想去與強的人比較。W:我們暫時想到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如果有進步的話,可能會有一個特別的獎牌,給自己的朋友看。下一步會是只在他們的朋友圈去比較,或者只在特定區域去比較。 林:為什麼要在香港發展?W:我都覺得有一點點選錯了,(如果選錯可以重新發展)但是現在地點及員工都設立了,很難再改,而香港最大的困難就是請人,其他都可以。但我覺得如果市場是全世界的人,我又覺得在哪裡開都一樣。 林:我覺得以之前經驗,叩門都可以成功找到partner,例如在美國,只要你經常到他們出席的地方碰頭,想找Stephen Curry(籃球明星)做代言人都不是難事,但香港幾乎沒有機會。W:我反而覺得在香港,做Start up風氣不算太強,我都會有興趣知道到底是不是。 林: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打算上市,或者被收購。上市門檻當然更高,美國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收購,但哪個財團會選擇收購一間體育公司?就算有興趣他們都會有很多考慮。 終極判決:最好搬去美國 成個business model我都覺得幾好。十分我會給八分,我始終覺得如果你目標的贊助商不在香港,而你在香港開公司,就要經常離開香港。另一個扣分位是經驗方面略嫌不足,但我相信未來一、兩年他可以成功籌集到資金。但重要的,守時是十分重要,尤其是有關體育的公司。 中學生:唔識洗米華! 記者找到中學籃球校隊成員Anson及Jimmy試玩「洗米app」,他們都認為介面不錯,但就質疑:「香港人三分鐘熱度,用一陣就唔用!」當告知創辦人為洗米華的兒子時,Anson反問:「係乜水?」看來洗米華在中學界知名度頗為薄弱,訪問時更指Mandy Lieu比洗米嫂美麗! 撰文:梁延宇攝影:關永浩、廖健昌攝錄:廖健昌、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
同樣是80後,當大部分人還在為還房貸發愁的時候,有些人已經通過自主創業,闖出了一片天地。
繼10月13日發布《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之後,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胡潤百富榜子榜之一《2016胡潤80後富豪榜》,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正式發布此榜單,內容包括《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和《80後財富繼承富豪榜》兩個部分,榜單財富計算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8月15日。
其中《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顯示,21位80後成功創業者上榜,比去年多5位。總財富1595億,平均財富76億。其中,漢鼎宇佑36歲的王麒誠和35歲的吳艷夫婦以245億成為最富有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其次是大疆36歲的汪滔,財富240億元;再次是滴滴33歲的程維和好未來36歲的張邦鑫,分別財富130億元。
從年齡上看,入幫企業家平均年齡34歲,其中,匯量科技30歲的段威成為最年輕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其次是世紀華通31歲的邵恒和餓了麽31歲的張旭豪。目前尚沒有“90後”。
從行業上看,基本都從事IT行業。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所長林平凡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特點,無論是金融還是地產等領域,都需要有很雄厚的資本。傳統的產業比如空調,已經是十分成熟的產業,要進去就要拼規模,門檻比較高,不能通過輕資產的模式來實現快速增值。而互聯網產業恰恰最適合輕資產的模式,只要有網絡有辦公室就可以做。
他說,互聯網產業可以“輕資本、輕資產”,關鍵在於是否有很好的構想以及是否有一批人來實現構想。因此互聯網產業也是年輕人最容易“逆襲”傳統產業富豪的一個領域。
這樣的行業特點也決定了這些白手起家富豪的地理分布,由於目前我國的互聯網創業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杭州和上海,因此80後白手起家富豪也主要集中在這四個城市。
這其中,其中北京80後白手起家富豪最多,有7人。包括滴滴的程維和好未來的張邦鑫,九鼎的吳強,英雄互娛的應書嶺等人。
曾在一家IT企業做程序員、去年跳槽出來創業的王先生和他的團隊一起打造一個互聯網旅遊的項目。“北京的創業以互聯網最多,既有互聯網出身,也有從傳統行業出來但有互聯網思維的人。”
另一方面,由於北京的各種資源最為豐富,因此即便不是在北京創業的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也有很多企業會把業務拓展到北京。
在北京之後,是深圳和上海各有4人,其中深圳有位居第二、無人機制造商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汪滔,光啟科學的劉若鵬等人。上海則有遊族網絡的林奇、朱偉松,餓了麽的張旭豪以及籃球明星姚明。
杭州共有3人入圍,漢鼎宇佑的王麒誠和吳艷夫婦以245億成為最富有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聯絡互動的何誌濤位居第5,微貸網的姚宏位居第12。如果加上來自紹興、世紀華通的邵恒,那麽大杭州區域也有4人。
值得註意的是,來自上海、深圳的不少“80後”白手起家富豪也是浙江人,比如大疆創新的汪滔就是杭州人,遊族網絡的林奇是浙江溫州人。浙江年輕一代的創富能力可見一斑。
在這四大城市之外,廣州、廈門和紹興各有1人。其中,一線城市廣州唯一的一名入圍富豪是來自匯量科技的段威,位居第18位,該公司是是亞洲最大的移動廣告平臺,旗下業務包括覆蓋全球的移動廣告網絡及海外發行遊戲平臺。
廈門入圍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是來自美圖秀秀的吳欣鴻,位居第11位。值得一提的是,廈門也逐漸成為創業項目的搖籃。包括美圖秀秀、美亞柏科、咪咕動漫、4399、三五互聯、易聯眾等,其集聚發展的態勢十分明顯。當地互聯網產業特點與城市特點十分相似,都是“小而美”,雖然出不了BAT、網易這樣的巨頭,但在一些細分領域,仍做得有聲有色。
《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
來源:《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
在他看來,創業能生存下來就不容易,更別說傳道、授業、解惑。
i黑馬訊 2月26日消息,“黑馬創業36招”今日開年第一講,羅振宇領銜開課,做了主題為《從羅輯思維到得到,我的創業報告》的分享。
羅振宇作為轉型最成功的媒體人之一,社會角色的翻轉曾經給他的心態造成巨大的沖擊。羅振宇說,從2012年開微信公眾號和優酷視頻,當初的目的是為了把講課費炒高一點,傳播的效率高一點,讓自己名氣更大一點,將來在市場談判上擁有更大的博弈權利。
當初,羅振宇對自我認知是一個媒體人,但他忽然有一天意識到,我是一個創業者,“嚇自己一跳”。媒體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講課做節目是一種相對閑散的生活道路,想停隨時可以停,但創業卻沒有盡頭。
他分享了一個細節,去年羅永浩在發布上一款錘子手機時,羅振宇給羅永浩發了一微信:你好好幹啊,我們這一波靠吹牛逼起家的就剩咱倆了。在他看來,創業能生存下來就不容易,更別說傳道、授業、解惑。
http://www.xcf.cn/500frb/tt/201703/t20170310_779860.htm
在每年各大媒体发布的富豪榜中,总能看到一位女性的身影。她长期占据榜首位置,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都不乏争议。事业巅峰时突然转向,从文化入手,却也因此坐拥百亿财富。说她富有惊人的商界头脑?但她受过的专业教育,仅止步高中。说她不懂文物价值,但却是她首次开办私人博物馆,藏品数量冠绝全球。
饱受争议的发家史
75岁的陈丽华以财富超过500亿元多次成为中国女首富,而她的头衔众多,其中“北京地产女王”也许和她的财富相关程度最高。
幼年家境贫寒,也一直被视为白手起家,并在短短数年间积累了上百亿财富,而这背后,却也饱受争议。
陈丽华为富华国际董事长。而这家企业,是目前持有北京高端商业地产最大的企业之一。可以说,就连中国商业地产之王——王健林,都对陈丽华礼让三分。目前富华国际集团在北京拥有数家房地产企业,包括丽苑公寓、丽晶酒店、丽亭酒店、北京香港马会会所、金宝汇购物中心、金宝大厦、华丽大厦、紫檀万豪行政公寓、长安太和公寓、长安运河等众多豪华酒店、顶级会所、高档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全是北京最黄金地段产业。
陈丽华、迟重瑞和同为商业地产大佬的王健林
富华集团独立开发及运营的金宝街位居北京核心地段王府井商业区。在730米的金宝街上,汇聚了金宝大厦、华丽大厦、丽晶酒店,丽亭酒店、励骏酒店、金宝汇购物中心和北京香港马会会所等高端商业地产项目。根据官网资料显示,上述项目,总投资仅超过35亿元。
而上述的诸多产业,不仅部分为北京地标性建筑,同时更是地处北京最黄金地段,从投产的区区35亿元至今,正以数百倍的价值增长。而当初的陈丽华,平民背景,资金量也远不够挑战上述产业的级别,凭什么获得这么黄金的地段项目?
图片来自其官网,主要产业分布图,全部唯一北京核心地段
这还要回溯到陈丽华发家之前的经历。
陈丽华1941年出生北京,满族正黄旗。早年间,她供职于缝纫社,改制公私合营后,她成了缝纫个体户。
正统八旗子弟的出身,让陈丽华的发家史充满了神秘感。关于陈丽华是如何发家的,坊间流传着这么几种说法:
1、据“熟悉”陈丽华的人称,80年代中期,她了解到北京的龙顺城中式家具厂里,保藏有大量珍贵明清紫檀、金丝楠和黄花梨木家具,在当时,这些都是“无主”之物。陈丽华通过关系,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了其中的一部分,由此获得原始资本积累。
2、陈丽华80年代在香港掘得首桶金。她在比华利买了12栋别墅后高价卖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3、另一种说法称,陈丽华的资本帝国,起始于文革“破四旧”中遗留的文物。
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后,陈丽华通过亲戚介绍信和律师证明,移民香港。并且创办香港富华,主营地产交易。
而后时逢邓小平南方谈话,90年代初,陈丽华看准时机回到北京,开始在内地发展她的房产事业,也幸运地成功躲过亚洲金融风暴。
而仅在回国初期,即90年代初,陈丽华就拿到了一块地皮,这块地的地段堪称绝版:毗邻紫禁城,与天安门广场一墙之隔。陈丽华用它兴建了长安大厦。
这个项目的获取,让她愈发重视人脉关系的重要性,项目落成后,她将大厦的6层划出,成立了长安俱乐部。长安俱乐部是北京第一家五星级高档私人商业会所,也是中国顶级的会员制俱乐部,李嘉诚、郑裕彤、郭炳湘等华人富豪都是其名誉理事。
名商巨贾聚集,顶级商圈的核心人脉被圈入陈丽华囊中。人脉,人脉,还是人脉。陈丽华似乎把握住了这一驰骋商界的关键。
正是有了前期的这些铺设,为她后续一举将北京的最黄金地段的项目收入囊中留下了可能。
之后,陈丽华凭借人脉和资金,在王府井周边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几年时间里先后投资5亿元兴建了丽苑公寓,总投资20亿元建设了利山大厦,在东部边缘集团建造了56万平方米的富华园小区。而如今这些项目,为陈丽华带来了数百亿的财富。
而陈丽华经手最有名也是最饱受争议的项目,则是金宝街。
金宝街属于北京市“市政带危改”项目,被列为北京市及东城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1998年北京市政府赴港招商的签约项目,目的是“扩大王府井商圈”。该项目当年预投资额为60个亿。
当时金宝街不同于以往的市政工程,开始了国内首例的投资商负责修路、改造周边旧房、解决居民拆迁费用等。也就是说,陈丽华需要解决王府井附近大量居民的拆迁问题,其中也牵扯到大量的利益处理。而陈丽华竟然用28天时间,完成了2100户居民的拆迁。后陈丽华将拆迁经验总结为“钱吃亏,人不能吃亏”,即表示她当时已充分满足拆迁户要求来达到速拆目的,但根据媒体的报道,此项目的拆迁,为陈丽华带来了大量的民事诉讼。
该项目被称为“重要的市政工程”,为缓解王府井商业区紧张交通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对东城区经济繁荣和大力支持北京申办奥运起到积极作用。
但当时的金宝街项目因涉及大量文物古迹,受到文物保护人士的大量抵制,让当时的陈丽华甚至被称为“古迹杀手”。 这条与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相提并论地处北京核心商圈不足千米的金宝街,十多年前,至少是5条元代胡同、400多所古老四合院和一些民国小洋楼的旧址,坐落着梅兰芳、沈从文等一大批名人的故居。
根据时代周报当时的报道,这次的拆迁在当地引发了很大争议,甚至招致了不少古城保护人士的强烈反对,而与之相关的法律诉讼也并不鲜见,而且有诉讼者表示,该公司通过“拆毁历史文物”收获了不小的财富。该媒体也同时报道称,当时的土地使用权存在巨大争议。部分地块在未获得土地使用权时,已经获得了银行的抵押款。
正是凭借诸多占据极大地理优势的商业地产项目,陈丽华一举成为中国最早的女首富。而背后的争议,无论是基于第一桶金,还是搭上北京核心地段的市政改造,时代的车轮碾过,都已不存在复制的可能了。
因缘际会演艺圈名流成就上亿生意
1988年陈丽华结识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唐僧的演员迟重瑞,后成为夫妻。这一段婚姻,曾在当时轰动一时。
陈丽华在丈夫迟重瑞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紫檀家具。或许是获知紫檀的价值和珍稀,或许是为了迎合丈夫的爱好,陈丽华开始了紫檀的收集。
而迟重瑞也因为紫檀,开始加入陈丽华的“创富”过程。在宣布息影后,曾几乎完全消失在电视屏幕的迟重瑞,却曾在央视一档宣扬医药养生的节目《中华医药》栏目现身说法,讲述紫檀的保健功效。而作为与他对比的案例,当初《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三位演员也都先后出境。
无论是宣传紫檀,还是和紫檀相关的活动,迟重瑞基本都和陈丽华同时出席,而他也担任了后来在陈丽华的资产中占据颇重比例的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副馆长一职。
在收集紫檀的过程中,陈丽华和迟重瑞开始寻找紫檀原木的渠道,根据陈丽华自述,后来用于筹建博物馆的藏品的原木,大都由其跟随丈夫亲自奔赴东南亚等地,大批量收购所得。而当时的紫檀木相较如今,价格差异非常大。
而后,陈丽华和丈夫通过自家工厂对紫檀原木进行加工做成藏品,而这一过程,就已经让这些紫檀价值发生了较大的涨幅。
1999年国庆前夕,她斥资2亿元投资兴建了中国紫檀博物馆,其中除了她收藏的300余件明清家具外,其他2000余件都是20多年来在她自己的工厂生产出来的紫檀藏品,这些家具价值数亿美元。
紫檀博物馆的藏品,并未大量在市场流转,仅有的几个途径之一是经陈丽华之手的捐赠,而这部分也为其带来了名誉和人脉的提升。
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陈丽华将珍藏多年的四件大型紫檀古建模型——“紫檀制天坛”“紫檀制万春亭”“紫檀制角楼”和“紫檀制飞云楼”分别赠送给中国故宫博物院、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以及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作永久收藏。
2007年,陈丽华将一件紫檀雕天坛模型赠送给法国香博城堡。因为这件藏品,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特意向欧盟轮值主席请假,推迟赴布鲁塞尔开会的时间,破格礼遇陈丽华一行。
陈丽华曾亲自透露,博物馆每年的维护费用在2000万左右。在2005年时,陈丽华曾表示,今后博物馆也会将这些“非卖品”中的一部分拿出来拍卖。
拍卖现场
根据媒体的报道,2012年,由和陈丽华曾有过多次合作接触的嘉德拍卖主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场名为“陈丽华女士捐赠珠宝及复制清代宫廷家具”拍卖专场上,与陈丽华私交甚好的演艺圈明星陈龙曾出席并拍得藏品,而陈龙素来以喜好收藏紫檀闻名业界。
根据当时的报道介绍,该专场共上拍二十六件(套)拍品,成交了四件,总成交价格为2794.5万元。
四件藏品中,紫檀雕山水纹宝座、紫檀雕拐子纹脚踏、紫檀拐子纹香几成对、紫檀雕海屋添筹图屏风组合,以172.5万元成交,为本场拍卖最高价。紫檀雕海水纹大画桌、紫檀雕西番莲纹扶手椅组合,以644万元成交;紫檀雕海水纹大画桌、紫檀雕西番莲纹扶手椅、紫檀雕山水纹扶手椅成对、紫檀雕夔凤纹嵌瘿木芯方几组合,以310.5万元成交;紫檀嵌黄杨木千字文小四件柜,以115万元成交。
四套藏品,近2800万的拍卖价格,而在陈丽华的紫檀博物馆内,藏品多大上千件。
而对于此次拍得的款项,陈丽华表示将悉数捐赠给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而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则是由陈丽华设立的,并担任终身名誉理事长。而款项的具体使用是否需要得到陈丽华的首肯?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也就是说,陈丽华存在将手握巨量紫檀藏品变现的可能。
从20世纪末到现在,紫檀原木的价格在20年间疯涨了近百倍。陈丽华手握的大量紫檀藏品其中以最为名贵的小叶紫檀居多,而这些年的价值上涨幅度更是无法计量。而陈丽华,也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紫檀财富拥有者。
至今围绕着这位女首富存在诸多的争论,无论是关于她和迟重瑞相差11岁的爱情,亦或关于她的发家之路,并且富华国际如今地产这块的业务陈丽华已悉数交给其儿子赵勇打理,但似乎丝毫未影响这位超级女首富的财富进阶之路。
國美殺入已成血海的智能手機行業,突圍難度極大。
盡管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但巨大的市場容量依然抵擋不住新玩家的熱情。既然英語老師、空調專業戶可以跨界做手機,那零售商加入手機大戰也就不足為奇。這不,昨天,國美在其自家電商網站國美在線上線了一款名為K1的產品,售價2699元,引起吃瓜群眾圍觀熱潮。
據悉,K1搭載了5.2寸1080p屏幕、聯發科Helio手機 P20 2.3GHz八核處理器、4GB內存、64GB存儲、16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和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3500mAh電池。該機外觀比較傳統,采用正面指紋識別設計和金屬機身,其最大亮點是支持虹膜識別。
不得不說,對於首次涉足手機行業的國美而言,K1這般配置定出2699元的高價,無疑是次冒險之舉,或面臨市場競爭力不足的尷尬。同時,其引以為傲的虹膜識別,除了因爆炸門而夭折的三星Note 7大力宣傳,並無太多玩家跟進。
眾所周知,虹膜識別的最大優勢是安全加密,其原理是通過識別眼球的虹膜信息來進行身份驗證。360手機前總裁祝芳浩曾表示,2015年360手機就專門研究過虹膜識別,並使用過一段時間樣機,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整個手機行業都無法解決虹膜識別速度慢的問題,用戶體驗太差。
因此,缺乏明顯亮點的K1想要說服用戶買單,難度著實不小。
值得註意的是,不少人看到K1亮相感到錯愕,認為國美殺入手機行業過於突然。其實不然,國美做手機的念頭由來已久,主體是三聯商社,早在2015年12月底,三聯商社宣布擬以9億元購買手機代工廠商德景電子100%的股權。
資料顯示,三聯商社是國美“三駕馬車”(其他兩駕是國美電器、中關村)之一,前身為鄭州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主要經營家電3C、日用百貨零售業務,與上市公司國美電器形成同業競爭。
因此,為解決長期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三聯商社決定不賣家電,後續擬剝離家電零售資產,主營業務將轉變為智能移動通訊終端的研發、制造業務,收購德景電子在情理之中,其業務包括研發、設計、加工和生產的智能移動通訊終端全產業鏈,客戶涵蓋聯想、中興、TCL、海爾、康佳等眾多國內知名手機品牌廠商。
同時,國美殺入手機行業也與其大力推行的智能戰略密切相關。去年9月,國美掌門人杜鵑表示,國美將重點研究成熟產品包括核心部件和智慧能力,通過大數據工廠對消費需求的精準洞察,與智能芯片廠商合作,自主研發具有國美特色的智能設備。
事實上,搶占手機屏幕是國美打造生態圈的關鍵所在,“國美智能手機板塊將通過自有平臺研發、生產與第三方定制相結合的方式進軍智能手機制造領域,未來將打造以國美自有品牌智能手機為核心的生態圈。”杜鵑表示。
早在2015年,國美圍繞“打造全零售生態圈”戰略目標,構建了線下零售、互聯網、智能家居制造、智能手機制造、金融投資、地產等六大業務板塊。其中,智能手機制造被寄予厚望。不過,再宏大的戰略也要腳踏實地,更何況國美進入的是挑戰遠大於機遇的手機行業,面臨產品、渠道、品牌的綜合較量,而其產品、品牌均處於起步階段。
去年12月,國美智能手機總裁沙翔透露,國美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推出自主品牌手機。盡管K1亮相比原定計劃稍晚幾天並無大礙,但我並不看好其市場前景。在談及產品核心賣點時,他表示,國美手機將主打安全和智能,前者指安全按鍵、虹膜識別、雙系統(國美自主TEE系統和安卓系統),突圍難度極大。
不僅因為虹膜識別前景不明朗、雙系統並非新鮮事物,更重要的是,各大手機玩家均加大對安全的重視,尤其是安全成為高端商務機型的標配,經驗尚淺的國美難以與華為、360、金立等老司機抗衡。
至於智能,我只能說呵呵,市面上的產品都是智能手機,我實在想不出國美如何凸顯智能優勢。拜托,這又不是智能機與功能機的對比,在手機行業同質化愈發嚴重的大背景下,國美還是盡早認清現實,依靠智能這一賣點打開市場幾乎不可能。
除了新品核心賣點,外界關註的焦點莫過於國美手機的市場策略和打法。沙翔曾透露,國美將從自主芯片、自主系統、自主設計和自主渠道打造安全智能手機。其中,芯片與智能芯片廠商合作,三聯商社股東有紫光的影子,後者擁有通信芯片設計等資源,K1則牽手聯發科。
眾所周知,芯片設計難度極大、成本極高,小米歷經28個磨練才打造出澎湃S1,技術和經驗欠缺的國美研發芯片將面臨重重困難,K1搭載聯發科芯片並不出人意料,但國美無疑在自我打臉,與第三方芯片廠商合作還談什麽自主芯片?別說你在取經為後續自研芯片做準備,你根本不具備雄厚的實力。
至於自主系統、自主設計,這是手機行業標配,國美拿出來說事也是醉了。想來想去,國美做手機最突出的優勢還是渠道,線上長期被京東、天貓、蘇寧壓制,影響力有限,線下才是其銷售的主要陣地,尤其是國美在三四線城市擁有不俗的滲透率。
但問題在於,產品不過關,渠道再強也無濟於事,難不成國美也想走OPPO、vivo靠低配高價+線下渠道逆襲的老路?抱歉,你還嫩著呢,想學OV沒戲!加上涉足手機行業後,國美與手機廠商的關系從親密合作走向全面對抗,手機廠商如何處理與國美的競合關系仍是個未知數。
所以,我奉勸國美,一開始擺正心態尤為重要,放棄在手機血海殺出一條血路的遠大設想,應制定貼合實際的目標,當前頭等大事是先確保自己活下來。
日前,在浙江大學舉辦的“浙江省特色小鎮研究會揭牌儀式暨特色小鎮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稱,人的變化,導致了特色小鎮的逐步變化。
他提到,特色小鎮從小鎮+“一村一品”的1.0版,升級到小鎮+企業集群的2.0版,再到小鎮+旅遊休閑的3.0版,目前已經進入到小鎮+新經濟體(並進入城市)的4.0版。
具體來說,仇保興表示,特色小鎮的1.0版,小鎮服務於周邊的農村、農民、農業,服務於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這種小鎮的模式跟農耕文明同樣悠久。改革開放以後這三十多年來,由於浙江沒有國家的投資,沒有大工業對其機制的約束等外部條件的限制,使得特色小鎮應運而生,走向了2.0版,鄉鎮企業“家家點火、村村冒煙”,小鎮里面所有的人都進行了專業化的分工與合作,相互之間構成一個高效率的生產體系,形成“塊狀經濟”,“塊狀經濟”的所在地就是一個特色小鎮。
到上世紀80年代末,沒有被“塊狀經濟”所覆蓋的小鎮,由於保留了明清的建築、古代的風貌,其外觀建築是獨一無二的,奇特的文化與建築和地形的和諧融合,就成為旅遊資源。不過,旅遊是一把雙刃劍,也會攜資金將小鎮改造成低俗、急功近利的模式。
仇保興稱,當前特色小鎮4.0版的貢獻最大,因為城市這三十多年來的建設出現了大學城、產業城等,將城市天然有機的聯系割裂,而浙江的特色小鎮就能夠發揮城市修補、生態修複、產業修繕的功能,增強城市活力。
那麽,4.0版的特色小鎮“特色”如何形成呢?
仇保興認為,“特色”的影響力有三個維度,是否浙江唯一、是否中國唯一、是否全球唯一。至於“特色”如何形成,他舉例說,馬雲在杭州創業成功,政府並沒有規定要他搞什麽,而是其根據外部世界的動向發揮主動性創造出來的阿里巴巴。
他認為,特色小鎮的特色不可能全部由“規劃”所覆蓋,本身特色小鎮就比以往的產業園區更難規劃,具有廣泛的不確定性,甚至混沌。這個“混沌”特別複雜,特別難以琢磨。不過,借助於當前互聯網和城市的創新體系,4.0版的特色小鎮能夠進入到全球的價值鏈當中,但是這種企業集群的變遷,是一連串間斷的或者是相互沖突的事件積累的結果。
值得註意的是,4.0版的特色小鎮產業和空間的活力,源於其個體的自適應所形成的“自組織性”。
仇保興認為,任何一個有活力的組織,都必須是自己組織出來的,從下而上,就具有無比的活力,比如東陽橫店的影視小鎮是中國最大的影視體驗主題公園群,每年遊客增長30%以上,而政府投資做的第一代影視城,現在破落得一塌糊塗,草長得比房子還高,遊客一年比一年少。
因此,這對政府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認為要跟管理一般的產業完全不一樣,其基本策略可概括為,激勵不取代、簡政不專權、護航不包辦、評估不刮風。說到評估體系,盡管一直在提評估要科學,但說易行難,因為按照GDP總量、財政、稅收、投資、就業評估未必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