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行賄檔次分明。」 蔡東豪
1 :
GS(14)@2013-01-05 13:30:5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1%E5%88%86%E6%98%8E
內地一項學術研究顯示,地產商對官員行賄檔次分明,對於不同官階的官員訂下「價目表」,例如科級幹部5000元至1萬元(人民幣.下同)、處級2萬至3萬元、局級超過5萬元。
有地產商指,地產項目通常要分出兩成利潤,通過請客吃飯、組團旅遊來擺平各權力部門。我在想,這「價目表」是印刷出來,抑或從網上下載?
內地貪污去到制度化地步,從壞的方面看,參與者眾多至需訂價目表,貪污是不可能治癒的頑疾;從好的方面看,貪污貪到有秩序有制度,參與者去到明目張膽地步,北京有心擊破貪污集團,表面上十分容易。貪污者不再避忌,這是一個無防備的對手。貪污者其實是對北京說:「我就係貪,我覺得你冇辦法。」
最近全球目光都注視習近平反貪污的決心,領導人「亡黨亡國」的言論不似是危言聳聽,北京一定是感到貪污不再是發展中的一點不方便,而是影響到國家的根本運作。
從功利立場看,北京已到了必須正視貪污的境界,新領導人上場,我疑中留情,細心觀察。
2 :
GS(14)@2013-01-05 13:32:372012-12-18 HJ
地產商行賄官員檔次分明
內地一項研究顯示,地產商對官員的行賄檔次分明,對不同官階的官員分訂賄款的價目。
中山大學廉政與治理中心、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等昨日主辦第二屆中國廉政制度創新學術研討會。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副教授張紅霞作了《土地市場中開發商行賄與政府干預的量化關係》的報告。
該課題的研究成員深入武漢、廣州、南京三地,在當地國土資源及房地產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對開發商行賄問題展開了問卷調查。
他們成功訪問了134 名房地產開發商。調查發現,行賄檔次分明。開發商在心裏形成好處費的價目表,通常科級幹部5000 元(人民幣,下同)至1 萬元,處級幹部2 萬元至3 萬元,局級幹部則需要5萬元或以上。
調查並未發現法律因素對開發商行賄有顯著影響,這說明法律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開發商的規避策略容易成功。
調查顯示,有74.97%受訪者稱自己經常在重要節日送禮超過2000 元,經常在遇到麻煩時送禮超過2000 元,經常在遇到麻煩時娛樂招待費超過2000元。
但是對於邀請官員參加研討會時支付費用,以及邀請官員參觀時支付費用、邀請官員演講時支付費用等這4 個選項上,大部分受訪開發商則表示不經常。
3 :
GS(14)@2013-01-05 13:33:46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2-12/17/content_1775154.htm' 南都訊 記者薛冰妮 實習生胡蕾 有學者深入武漢、廣州、南京三地,通過對134名房地產開發商調查發現,行賄檔次分明。開發商在心裡形成好處費的價目表,通常科級幹部5000元-1萬元,處級幹部2萬元至3萬元,局級幹部則需要5萬元或以上。調查結果並未發現法律因素對開發商行賄有顯著影響,這說明法律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開發商的規避策略容易成功。
「要拿出兩成利潤擺平權力部門」
昨日,中山大學廉政與治理中心、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等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廉政制度創新學術研討會在中大舉行。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副教授張紅霞作了《土地市場中開發商行賄與政府干預的量化關係》的報告。這是她首度發佈該研究成果。
張紅霞稱,研究的初衷是發現近年來,地產腐敗案頻繁曝光,更有開發商直言:「至少要拿出兩成左右的利潤,通過請客吃飯、假期組團旅遊等方式來擺平權力部門。」張紅霞表示,國土資源等部門的官員擁有資源配置和機會授予權,不法者有出於私人目的而索賄的企圖。
為此,2011年12月-2012年3月,課題組成員深入武漢、廣州、南京三地,在當地國土資源及房地產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對開發商行賄問題展開了問卷調查。不過調查並不容易。匿名填寫且保密的情況下,共發放了600份問卷,有460份返回,其中有72份缺失數據。更重要的是,經過核實,有251份回收的問卷是受訪者的下屬或者親戚朋友而非開發商本人填寫,因此,最後保留的有效問卷是137份。
逾七成受訪者稱經常送禮超過兩千元
研究者對同行行賄、法律制度等進行了調查。張紅霞表示,為了避免牴觸心理,問卷沒有問是否行賄,而是選擇問他遇到麻煩有沒有花錢招待官員,並且按照美國一個學者的研究以2000元作為標準進行界定。在同行行賄調查中,八成開發商稱「其他開發商會經常在重要節日送禮超過2000元,經常在遇到麻煩時送禮超過2000元,經常會在遇到麻煩時娛樂招待費超過2000元。」
調查顯示,有74.97%受訪者稱自己經常在重要節日送禮超過2000元,經常在遇到麻煩時送禮超過2000元,經常在遇到麻煩時娛樂招待費超過2000元。但是對於邀請官員參加研討會時支付費用,以及邀請官員參觀時支付費用、邀請官員演講時支付費用等這4個選項上,大部分受訪開發商則表示不經常。
賄賂局級幹部5萬元才拿得出手
收益的感知也是研究的重點。張紅霞稱:「也就是商人趨利心理,或者說他們認為行賄能在哪些方面獲益。」調查結果發現,有70%的受訪開發商選擇了行賄可以獲得廉價土地或有利政策。有72%的受訪開發商認為行賄可以獲得政府保護並促使對其競爭對手施加限制。133名受訪開發商(有4名因外出未訪問)中有七成人表示,春節、中秋、國慶等節日是與政府官員聯絡感情的最佳時機。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和官員所處的位置以及幫助自己的程度,在心裡形成好處費的價目表,通常是:科級幹部5000元-1萬元,處級幹部2萬元至3萬元,局級幹部則需要5萬元或者更多才拿得出手。
政府干預越多,開發商行賄越多
研究最後得出結論是,開發商行賄與政府干預正向相關,即政府的干預越多,開發商行賄越多。開發商對收入的預期在二者之間起到充分調節作用。而政府干預對收益感知有明顯的正向作用,即政府設置的壟斷越多,開發商越感到這裡面有空子可鑽,送了錢能帶來好處。
調查結果還顯示沒有發現法律因素對開發商行賄有顯著影響。說明法律存在漏洞的情況下(主要是打擊面重在受賄者),開發商的規避策略容易成功,能通過行賄扭曲歪解政策,從而使市場交易游離於非正常渠道。
受訪者數據
●受訪的137名開發商中107名男性,3 0名為女性。
●43名來自廣州,56名來自武漢,8名來自南京。
●身份為董事長或者總經理的有40人,職務為副總經理的為97人。
●31歲到40歲之間有32人,75人是41歲到50歲,還有30人是大於50歲。他們的房地產公司的規模一般不大,核心員工為30-90人左右。且大部分是民營企業。
●受訪的國有房地產公司有44個,非國有企業有93個。其中民營企業就有53個。
4 :
順叔(29600)@2013-01-05 16:00:21在社會主義的強國,叫做行賄貪污;在資本主義的美國,叫做選舉經費。
冇錯,檔次分明...
指挪用公款行賄 涉2.82億檢方申請拘捕三星揸弗人
1 :
GS(14)@2017-01-18 08:04:14■李在鎔(中)上周到獨立檢察組辦公室接受問話,檢方昨正式對他申請拘捕令。美聯社
【閨蜜干政】南韓總統閨蜜干政風波,未有隨朴槿惠被國會彈劾而了結,獨立檢察組昨日向法院申請三星電子副會長兼集團實際掌舵人李在鎔的拘捕令,指他涉行賄、挪用公款及作虛假陳述,向「親信門」主角、朴槿惠密友崔順實等提供逾400億韓圜(2.82億港元)利益,以換取青瓦台介入前年三星兩間子公司的合併,助他鞏固權力。
三星涉與崔順實和其女鄭尤拉名下的德國公司「Core體育」(Widec體育前身),簽訂一份價值220億韓圜(1.44億港元)的合約,資助培訓南韓馬術人才,但實際得益者只鄭尤拉一人。此外,三星亦資助崔順實及其甥女張時浩成立的冬季體育英才中心16億韓圜(1,000萬港元),並向受崔順實操控的「Mir基金」及「K體育基金」捐款204億韓圜(1.35億港元),金額為一眾企業之首,朴槿惠則被指以總統身份迫使財閥捐款。
■NPS總監文亨杓昨被起訴。
作為交換,青瓦台前年疑施壓時任保健福祉部部長文亨杓,要求他轄下持有三星集團11%股權的國家退休基金(NPS),在三星物產與三星第一毛織合併案中投下決定性贊成票,不惜損害自身及小股東利益,也要令李在鎔增加集團持股,讓他順利由病篤的父親、集團會長李健熙手中接班。李在鎔去年10月正式成為三星電子董事,文亨杓現為NPS總監。檢方指,李在鎔涉挪用公款行賄,讓自己扶搖直上,並於上月初的國會聽證會中作偽證。檢方決定不拘捕三星其他涉案高層,但昨就以濫用職權及作虛假陳述罪名落案起訴文亨杓。檢察組上周四審問李在鎔達22小時,至今他只承認三星資助崔順實公司和基金會,稱只因朴槿惠與他單獨會面時要求他捐款資助文化及體育發展,並否認曾要求崔順實提供好處。但檢方目前掌握的證據顯示,三星在合併案前曾多次接觸崔順實的基金會人員商討資助事宜。法院料於明天審批拘捕令。
韓最大財閥 料打擊經濟
三星集團是南韓最大財閥,分析認為李在鎔若被捕會令集團權力真空,打擊國內經濟,消息傳出後三星電子的股價更在短時間內下跌3%。檢察組申請拘捕令前亦考慮到這點,但認為事件牽涉社會公義,因此不得不作如此決定。另外,檢察組仍在調查朴槿惠是否涉及行賄過程,發言人李圭喆指目前結果足以證明朴槿惠與崔順實有共享利益的關係,指朴或涉普通受賄或第三方受賄。韓聯社/《韓國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7/19899489
三星屢涉行賄會長兩獲特赦
1 :
GS(14)@2017-01-18 08:04:15三星其實多次因涉行賄接受調查,但南韓政府對財閥的經濟犯罪普遍持寬容態度,會長李健熙和少東李在鎔從未入獄,李健熙更曾兩度獲特赦免刑。
向兩前總統行賄
1996年,李健熙被裁定向前總統全斗煥和盧泰愚行賄罪成,被判緩刑監禁兩年,但翌年獲特赦;2008年,李健熙被裁定逃稅、違反信託和瀆職等罪成,緩刑監禁三年和罰款,但翌年再獲特赦,兩次特赦後刑事紀錄都洗底,讓他可回三星當會長。南韓財閥傳統着手更替話事人時,常採用行賄等非法方法,加快向繼承人交接業務進程。李健熙2008年的判罪就是因隱瞞其父、三星創辦人李秉喆留下的4.5萬億韓圜(295億港元)資金避稅,以及非法以低價為李在鎔收購三星旗下公司股份。李在鎔這次惹官非涉兩間子公司合併,也是為他接班部署一部份。美國《紐約時報》
三星近年醜聞
【1996年】 三星會長李健熙被揭於1989年和1992年賄賂南韓前總統全斗煥和盧泰愚,被判緩刑監禁兩年,但翌年獲時任總統金泳三頒令特赦
【2008年】 李健熙被起訴逃稅、違反信託和瀆職等罪名,但洗脫引起譁然、觸發調查的行賄罪,最終被判緩刑三年,以及罰款1,110億韓圜(7.2億港元),翌年獲時任總統李明博特赦
【2017年】 檢方申請向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發拘捕令,指他涉行賄、挪用公款和作虛假陳述,向崔順實旗下基金捐款,換取當局支持兩間三星子公司合併
資料來源:Verge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7/1989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