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十世代 侯建章放棄高薪到澎湖當老師 科技新貴換跑道衝浪人生不必等

2010-6-21  今周刊





有人思考要累積多少存款才能退 休,任教於澎湖科技大學的侯建章,卻是思考﹁要扔掉哪些包袱就能退休﹂?外人看來,他割捨了和財富握手的機會,但他卻認為自己獲得了真正的生活。

撰文‧羅弘旭

「噗!噗!噗!」赤裸著上半身的侯建章,用腳踩踏了幾下打氣筒,眼前那一團黑不溜丟的塑膠布,迅速延展成為一個五公尺寬的大型降落傘。

只見他熟練地把傘上的四條尼龍拉線綁在腰間寬厚的束腹上,一剎那,降落傘吃風鼓脹,帶著整個人往前衝,他雙腳一勾衝浪板,不到二十秒,已經隨著澎湖的海 風,衝上了菓葉海灣最大的浪頭上。

面臨抉擇

想要很多錢,還是自由自在地衝浪?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衝浪高手居然是澎湖科技大學的創業育成中心主任,而這就是他過去八年的生活寫照,三十分鐘前還在教職員辦公室談策略規畫與標竿學習,三 十分鐘後,已化身為民宿主人,在沙灘上享受澎湖的風、浪和陽光。如果有人問四十八歲的侯建章:「你會衝浪到幾歲呢?」他總是哈哈大笑地回答:「當然是要玩 到衝不動為止!」頂著德州大學博士光環的侯建章,不論是在竹科應用材料公司繼續工作,或者在醫療器材廠Honeywell打拚,他大可依循著科技新貴的人 生規則:沒日沒夜打拚二十年,累積數千萬元後再退休。

然而,七年前,當同事、同學們還在孜孜計算:「股票選擇權都沒轉換,再忍耐幾年」時,侯建章比較擔心的則是:「會不會等到我能退休的時候,已經衝不動浪了 呢?」於是,侯建章毅然選擇移居澎湖,開始他的半退休生活。

「華人就是這樣子,好像鮭魚一樣,別人怎麼游你就怎麼游,永遠不敢走自己的路。」侯建章不以為然地說。這種反叛性格,讓他取得工程研究所博士之後,硬是不 走研發路線。

一九九二年回台灣,他不論是進入高科技或醫療公司,都選擇走業務領域,但即使他避開與鮭魚群一起洄游,在台北工作的他,也只是像被放養在大魚池裡的鮭魚一 樣,在被局限的空間裡浮游。

「周末假日早上,我會抱起睡夢中的女兒,帶上我全套衝浪器材,全家到白沙灣吃早餐,再開始我的衝浪。」每周二天的野放,是侯建章唯一能讓自己覺得在過生活 的時刻。

但衝浪要看老天臉色,沒風、沒辦法衝,侯建章說:「這就是上班族的悲哀,上班時候就有風,周末就沒風,工作和休閒難兼顧」。

從一九九二年到二○○二年,侯建章掙扎了十年,最後他問自己:「我是想要很多錢,還是能自由自在地衝浪?」答案毋庸置疑,絕對是後者;於是他繼續問自己: 「要享受這樣的生活,需要很多錢嗎?」需要多少錢?這是每個人心中永遠的疑問!也是侯建章當時的疑問!但侯建章很肯定一件事:「等十年後退休再來享受海上 生活,就算那時候身體還能動,也玩不出什麼樂趣了。」

移居澎湖

夫妻差一點鬧到離婚

不忍心看到先生天天叨念著想要搬去澎湖,當侯建章的太太呂秀玫看到澎湖科技大學招聘教職時,立刻把這消息告訴他。但對侯建章而言,離開科技業到澎湖當老 師,這樣的改變並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有退休金夠不夠的問題!

夠不夠?侯建章是這樣的計算:「以那時候的積蓄,要在台北退休,是遠遠不夠的,但如果到澎湖,不同的物價水準,有學校的教職薪水加上退休金,應該就不會太 困難!」「在澎湖,公務員、警察、老師是最受人尊敬的行業,比起觀光業只能做半年生意,這三種職業全年都有收入,比起旅遊業收入更穩定,加上澎湖物價低, 年收入只要超過一百萬元,就可以過很好的生活。」計算過生活上的變化,侯建章立刻決定移居澎湖,但原本靜觀其變的呂秀玫,還是因為先生這任性的決定掀起爭 吵,二人還差一點鬧到離婚;後來侯建章自己一人先來澎湖落腳,妻子和當時念高中、國中的女兒仍留在台灣。

家庭分居,最後侯建章以「我很愛你,我這一輩子只會愛你一個人」的甜蜜攻勢,成功說服太太帶著二個女兒一起遷到澎湖定居,一家四口,終於相聚在澎湖的菓葉 海灘上。

降低物欲

澎湖的淳樸環境改變了全家人說服太太的不只有侯建章的款款情話,其實還有對於女兒教養的憂心,侯建章回憶當時十三歲上國中的女兒,竟曾對家裡提出這樣的要 求:「轉三十萬元到我的帳戶,我要買我喜歡的東西。」未成年子女向父母要個幾十萬元,對一般小康家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但在竹科成長的科技新貴第二 代,在同儕的耳濡目染下,卻習以為常。結果,改變女兒這種偏差的物質觀,才是呂秀玫決定遠離都會,出走到澎湖的「重要誘因」。

澎湖的確改變了一家人。「我以前也喜歡買名牌,但是來到這裡之後,我什麼牌子的衣服都可以穿,鞋子穿路邊鞋店的就可以了,因為你穿什麼,別人也認不出來 啊。」「買東西也是一樣,沒百貨公司可以讓你去亂買,你的欲望也就自然降低了。」經過六年澎湖海風的吹拂,侯建章說二個女兒已經不復往日嬌氣,取而代之的 是爽朗的笑聲與自信。

退休,是每個人總會面對的課題。一般人總是思考著如何賺更多的錢才能退休;但侯建章卻是思考著能拋掉哪些東西,以減法來規畫退休。當他扔掉工作、物欲、高 物價、奢侈品,順著海風來到澎湖定居時,也換來了生命的自由和不為物質所拘束的生活。這樣的退休規畫,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只看你願不願意扔掉身上的 包袱,讓它隨風而去。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王儷玲:

退休規畫的投資組合

應按年齡調整

好的退休規畫因人而異,而且因為年齡、職業、社會保險模式(新舊勞退制度、國民年金)的不同,每個人的規畫可以是南轅北轍。

如果以「不出錯」的規畫而言,建議準備20到25年的退休生活所需,而生活與醫療費用加起來,粗估需要準備1000萬元左右。

勞退、勞保年金或國民年金加起來,大約為所得替代率的50%到60%,最低也有45%。我建議,自行規畫的退休準備,至少要有30%到50%的所得替代 率。

退休規畫商品的配置不應時常變更,但投資組合必須按年齡調整。例如30歲的民眾規畫退休時,可以將60%到70%的資金放在股票部位;40歲的民眾可以將 退休規畫資產對半,40%到50%放在股票,其餘放在固定報酬商品;50歲的民眾投資風險承擔能力下降,離退休越來越近,股票部位應該降到20%到 30%。

退休規畫商品也可以組合,例如變額年金、人生週期基金、有最低報酬的年金保險保單,都是不錯的退休產品選擇。另外大盤指數型基金、ETF也可以考慮,不僅 手續費比較低,跟著市場趨勢走,比將錢壓注在單一投資標的上風險低。

侯建章

出生:1962年

現職:澎湖科技大學創業育成中心主任學歷:德州大學材料工程碩士、博士

期望退休金額:夠用就好

計畫退休夢想:天天衝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13

金风科技择机再上H股?海外业务占据三分之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6/yOMDAwMDE4NTMyOQ.html


尽管金风科技折戟H股,但其国际化战略似乎还未动摇。

“我们会择机再于H股招股。”日前,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接 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原准备于6月22日登陆H股、拟发行3.95亿股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在6月14日公开宣布撤 销该计划,理由是市场大势不好。这次H股发行计划原定资金用途为60%用于增加产能,25%用于国际业务开拓,15%用于研发。

武钢对本报 记者表示,金风科技的国际化战略并不会因为H股发股暂缓而停止实施,一切都将照原订的计划实施。

业界认为,在国内风电设备市场放缓的大背景 下,金风科技以往平均100%的业绩增长难以再持续,而其海外战略实施的情况与何时H股成功发行无疑是其未来增长的关键两个因素。

金风科技 此次H股缓行与当年登陆A股备受追捧的场面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资本市场的境遇折射了国内风电行业已发生了质变,龙头企业增长或放缓,而行业洗牌在即。

国 际化战略依旧?

金风科技的H股上市被认为是其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上市计划却受到了阻碍。

不过,虽然融资计 划暂时搁置,但“我们的资金还很充裕,国家开发银行给了我们60亿美元的资金额度。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在2009年年底为63%,也不是很高,在美国的分公 司已经正式运营,其它也都在按原计划进行”,武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帐面现金方面,截至2010年1季度,公司账面拥有24亿现金。

通过上市 打通实现资本国际化的目标显然没能走通,但金风科技仍表示,其国际化战略依旧。

因为,在武钢看来,金风科技国际化战略包含了四项内容,即产 品技术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

“考虑H股上市是为了实现资本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也是为保证其它几项,以吸引更多 投资者的关注。”武钢表示,除了资本国际化,其他三项已有所推进。

如产品技术国际化方面,金风科技和荷兰、丹麦进行了合作,并收购了德国 Vensys70%股权,帮助其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以解决客户在产品上遇到的困扰。

在国际化过程中,金风科技仍没忘对核心技术资源的掌 控。

“收购后研发的直驱永磁技术是我们集团独有的,其效率比某家海外风电设备制造全球领先企业转换效率要高2%,成本要低约20%,而这家 企业的产品售价比同行要贵10%,还需要提前一年订货。”武钢表示。

收购Vensys,除了技术因素,还包含了“借力”市场国际化目的,即 将Vensys由一个研发机构扩展成生产与销售兼备,就由它来负责在德国的市场与销售。

“我们的海外战略目标是,未来三到五年,海外业务要 占整体业务的三分之一。”武钢称。

高增长历史难再复制

金风科技在过去连续9年的时间里经营业 绩,保持年均100%的高速增长。不过,从自然规律来看,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在巨大的基数上再获得同样的业绩,而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又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据 行业数据显示,目前1.5MW 风机的单价已经从2008年的6500 元/千瓦下降到了现在4600-4800 元的水平,降幅之快为历年少见,行业内已经有企业出现了亏损。

对此,武钢似乎很乐观,“我相信未来风机价格的下降空间已经很有限”。

他 给出的解释是“任何市场都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规律,一个风场的投资建设整个周期可能长达20年,如果选择价格较低的风机设备,有可能未来需要进行维护的成本 就占到总投资的70%甚至100%,目前一些投资商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采购时遇到价格很低的设备也会很谨慎”。

此外,武钢表示金风科技 有能力进行成本控制和缩减,“有较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都可以实现自己生产,只有标准定制化的产品交给别人,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产品的成本。”

而 国都证券的报告也认为,虽然市场上竞争激烈,风机设备价格持续下降,但优质企业的盈利能力仍有保障。风电整机市场的前三甲华锐、金风和东汽所占市场份额持 续提升,与第二、第三梯队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规模效应释放、产业链整合,行业内优质企业的盈利能力仍有保障。

BTM Consult Aps数据也显示,继 2007年和2008年经历了市场份额下滑之后,2009年金风科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至 20%。同时,2009年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兆瓦)排名全球第五位,超越了歌美飒,仅次于维斯塔斯、通用、华锐风电和 Enercon。

不 过,受风机设备价格下跌影响,金风科技2010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率已经从2009年同期的约17%下跌至13%左右,而未来一段时间,其利润率或仍将受 到市场行情影响难有提升。

国都证券同时也认为,风电接入困难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风电接入困难得到较好的解决,按 2020年国内风电装机达到1.5-2亿千瓦测算,未来十年,风电新增装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大约在10%-16%,仍远低于前些年的水平,其预计2010 年和2011年,风电新增装机的增速在20%-30%之间。

因此,金风科技一直保持业绩100%增长的历史难再重现。

而也许 正是基于此背景,金风科技才考虑对海外的拓展,武钢表示金风科技会择机再于H股发行新股。

但业内认为,H股上市的初次尝试失利,“会一定程 度阻碍利润丰厚的风电场开发进度,因为风电场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至少20%本金才可以撬动信贷”,国都证券分析师李元认为。

不过,金风科 技认为,其原本的募资使用计划中,风场开发就没有列入其中,因此并不会受到影响。






同仁堂科技(1666)轉主板有何啓示? 紅猴股評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10/07/11-jul-2010-1666.html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產生的矛盾

過往一年因被看好而大幅炒上的中國醫藥股,自上月中起大幅下挫,主因國家 發改委發文要求,對於突擊漲價的新進醫保目錄藥品漲價,將啓動「反暴利」,並重整藥品定價體系。一個月過去,中國政府仍未為相關政策定性,中國醫藥股仍在 近期低位徘徊,失去方向。

事實上,部分新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獲批後漲價,當利潤達13倍的「天價蘆筍片」及20倍的「恩丹西酮」曝光後, 引發公衆廣泛關注。去週,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將清理整頓此種漲價行為,對於企業漲價理由不充分且拒絕調低價格的,將取消其中標資格。「反暴利」行動似俏俏 地慢慢進行。

另一方面,就算能加入新醫改頒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亦未必有利可圖。據《第一財經日報》從多方證實,以同仁堂為代表的多家 企業,目前已先後退出多個省份的國家基本藥物供應,而低價甚至超低價招標是迫使這些企業退出的重要原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共收錄品種307個,其中中藥品 種有102個,同仁堂就坐擁42個品種,佔據中藥目錄四成之多。但不少地方的招標根本不問價格,先統一砍掉15%至20%的價格,不少招標價格連藥材都買 不進來,同仁堂為保品牌,不能將貨就價,只好退出。

同仁堂科技(1666)與同仁堂股份(600085)的關係

先 釐清一點,上述提及的同仁堂為同仁堂股份於上海上市,股號600085,為香港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1666)的母公司。同仁堂科技(1666)已上市達 10年,業績一直不賴,但怎樣區分其和母公司之業務,相信很少投資者會知曉。

兩公司的業務主要按所生產中藥劑型劃分,同仁堂科技 (1666)專注生產顆粒劑、水蜜丸劑、片劑及軟膠囊劑的西藥劑型;同仁堂股份(600085)則生產散劑、膏劑及藥酒等傳統劑型的中成藥,在藥效方面也 沒有形成競爭。同仁堂科技(1666)目前的招牌藥品包括六味地黃丸、牛黃解毒片、感冒清熱顆粒、金匱腎氣丸和生脈飲等;同仁堂股份(600085)的當 家藥有同仁烏雞白鳳丸、同仁大活絡丸與國公酒等,雙方約定除了安宮牛黃丸外,兩公司不可以生產任何名稱相同、可能產生競爭關係的產品。

為 使同仁堂科技(1666)專注研製四類主要類型之產品(分別為顆粒劑、水蜜丸劑、片劑及軟膠囊劑),同仁堂股份(600085)已向同仁堂科技 (1666)授出優先選擇製造及銷售彼等或彼等任何附屬公司所研製且屬本公司四類主要類型之現有產品其中一類之任何新產品。優先選擇權行使後,同仁堂股份 (600085)或彼等各自之附屬公司均不許生產任何該等新產品。

同仁堂科技(1666)轉主板後或轉趨積極

同 仁堂科技(1666)的股價於2004年前曾有一段風光時,其後轉為平淡兼成交疏落。其實以其業績要轉主板多年前已沒問題,今年忽然落實,或有原因。

同 仁堂科技(1666)主席梅群於上週主板上市記者會上表示,轉為主板上市令集團於市場更有發展空間,亦為集團提供新舞台。對於中成藥發展,他認為,隨著內 地擴大醫療保障計劃,對集團來說是一個新機遇,看好前景。另外,集團將以近期投資成立的北京同仁堂(唐山)營養保健品公司為主體,重點考慮發展膠劑有關產 品,投資額為7,000萬元人民幣,並在籌備階段。集團副總經理丁永鈴表示,已透過CEPA把靈芝破壁及阿膠兩種產品打入內地市場,未來將有5至6個新產 品同樣以CEPA進入內地市場。

同仁堂科技(1666)財政健康,現金流理想,但近年業績過份平穩,業務亦未有進展,使投資者失卻興趣, 炒中國醫藥股時亦被忘卻。開拓保健品對公司增長有正面作用,亦為投資者建立憧憬,持現金4億,7,000萬元人民幣相關投資應付有餘。

業 績及估值

同仁堂科技(1666)剛發布今年第一季業績,銷售收入為4.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8.6%;其中 淨利潤6,459萬元人民幣,增長11.9%;每股盈利為0.33元人民幣。明顯地,淨利潤率下降不少,由17%跌至15%。

同仁堂科技 (1666)的毛利率近期一直持平,但經營利潤及淨利潤率卻於去年一直下跌,雖然以第一季計今年此兩數據比去年差,但已比去年下半年改善不少。

同 仁堂科技(1666)上週五收$15.48,2010年預期每股盈利$1.17,預期PE為13.3,偏低反映其以往的不積極。保守估值預期PE可達 15,估值為$17.5。若公司未來轉趨積極,拓展業務方向正確,估值可超過$20。暫時來說,除非公司持續展現其積極性,否則筆者會較保守地待其股價回 落至$14.5下才吸納。

投資風險當然是中國政府對醫藥的未來政策,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積極性。於第一季業績公告,同仁堂科技 (1666)作了以下的展望,可供參考。

「二零一零年是中國全面推進醫藥衛生体制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國家繼續加大對基本藥物制度和 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体系等的投入力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也開始啟動,行業結構性的調整將給公司帶來機遇,但同時醫藥行業未來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為此, 公司將密切關注新醫改、基本藥物制度等政策的推行進度,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視質量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嚴格執行績效考核、薪酬分配 等管理制度,進一步開拓思路,不斷增強符合現時市場要求的核心競爭力,並且要迅速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全面加強企業運行管理,實現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努 力打造支撐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


管理特稿:科技小创新=商业大机遇?


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1007/t3081166.htm


 对于新奇物件爱好者来说,新科技产品的魅力在于技术本身;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则是围绕新奇物件发展业务的可能。   尽管科技进步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新技术总是要与真正的社会驱动力结合才能发生效用。例如,苹果iPad的成败虽然尚未有定论,但勇于尝鲜者早已 迅速抢购了这一掌上设备,而众多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也卖力地为其大唱赞歌。理由?“必须亲自尝试下才能发掘其本质”。
当然也有专家对此不屑 一顾,认为iPad只是大一号的iPhone,或是精简了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所以,iPad的下场注定要像苹果公司众多其他失败的作品一样,比如 Newton和Lisa。
科技类创业家的阵营同样泾渭分明。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之前,许多电脑技术专家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并获得了 巨额财富,但另有一些人却未能如此幸运。
套用好莱坞编剧威廉·高曼(William Goldman)在《银幕春秋》(Adventures in the Screen Trade)中关于好莱坞的著名结论,创业是一件“没有人知道结果”的事。如同好莱坞电影一样,在上市之前,没有人真正知道一项新的科技产品是否会成功。 但在今天的科技创业环境下,马克·尼德曼(Mark Needham)有一个比大多数人都更好的主意。尼德曼早期在Psion公司从事用户定制应用程序和硬件开发工作,在Psion用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基 础,直到该公司在2002年突然退出市场。
形势要求尼德曼立即以另一种突破性产品整肃市场。他研究了许多设备,比如Palm Pilot掌上电脑、Card Scan的商务卡读卡器等。最后,尼德曼意识到,尽管网络泡沫破裂使技术市场急剧降温,但科技消费品将蓬勃发展。
但是,如果说尼德曼为了找到下一个畅销产品都需大费周折的话,那么对零售商来说,如何选择新产品的问题显然更大。尼德曼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 辨识出那些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产品,比如TomTom卫星导航系统。于是他创立了Widget UK,与零售商独家合作,帮助后者挑选出可能的畅销产品,确保交易能让供应商和零售商双赢,并且为自己的公司带来合理的利润。
眼 下,Widget提供的各种新奇小玩意,包括思科的Flip Video,已经变得像其他家电一样容易使用,因此尼德曼正在考虑将经销网络伸向传统超市。
从事实体业务的零售商如今面临着互联网销售的激烈竞争,但正如亚马逊实际上扩大了传统图书市场的规模一样,网上供应商并未压制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增长。
明确知道想要购买款型和价位的买家通常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但是实体店铺拥有更多的物理空间,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特定的产品价格更高、高价产品 能带来哪些具体好处。此外,实体店铺更能满足许多人的基本需要:在购买前亲自操作一下。


牽手闖通路 文曄科技董事長 鄭文宗

2010-7-15 TNM





農家出身的鄭文宗,像牛般低頭苦 幹,在股市房市齊漲的年代,別人無心工作,他卻因勤奮撿到不少業績,與妻子許文紅攜手開了IC通路公司。

在他的人生,不信運氣2字。只求腳 步扎實,別人應酬,他跑倉庫,觀察敵情。從德州儀器開始,陸續獲得ST、Marvell、Fairchild等大廠代理權,在老廠牌的競爭對手中,殺進第 2名。

秉持農家出身的拚勁一路走來,寶貝女兒的早產卻讓夫妻倆慌了手腳,陪著女兒走出死亡幽谷,他們才明白:「拚業績可以靠努力,但人生也 得好運來祝福。」

六月,在文曄五十四億元聯貸案記者會上,兆豐銀董事長王榮周說:「文曄只要募五十四億元,但各銀行認購金額卻有六十億元! 可見多看好他們的營運。」雖然銀行團讚不絕口,但鄭文宗卻接過麥克風說:「文曄預期今年第三季營收將不如以往,旺季會不旺。」

文曄是台灣第 二大IC通路商,僅次於大聯大。二○○九年合併營收四七四.八億元,毛利率約五.一八%、EPS二.四一元。相較於對手大聯大的老招牌與強大資源,文曄卻 是由鄭文宗與妻子許文紅白手起家,一步一腳印慢慢建構起來。

鄭文宗出身桃園農家,上有四個姊姊,是家中最小的兒子。「只有我一個兒子,剛懂 事就要下田耕作。」

大學畢業後,他先進入仁寶電腦,之後轉到英群企業當生產幹部,幾乎每週都工作七天:「有一天我看著生產線,好像已經看到 二十年後的我,最了不起也就只是當上廠長。」他毅然轉行,到光寶的子公司旭寶,從基層業務員幹起。

憨牛性格 不瘋股市

一 九八八年正是台灣股市和房地產飆漲的年代,很多人掉入投機漩渦無心上班,憨牛性格的鄭文宗卻認為股票和房地產狂飆浮而不實:「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買過愛國 獎券或樂透,我不相信運氣。」他把沒人做的業務通通撿來做,成了旭寶的首席業務員,貢獻公司一半以上的業績。

當時剛從證券業轉到電子業的許 文紅,也跟鄭文宗一樣不相信運氣:「那時股票正旺,我工作第一個月薪水加佣金就有二十萬元。」但這種狂飆感讓許文紅覺得怕怕的:「我覺得easy come,一定也easy go 。」便轉行進了旭寶。主管告訴許文紅:「有問題就問老同事鄭文宗。」鄭文宗不僅成為她的指導老師,也成了終身伴侶。

價貴一成 客戶甘願

在旭寶工作二年後,有天主管把鄭文宗找進辦公室,告訴他公司將轉手,他心想:「公司不作就算了,我自己作。」便 跟好友合資成立鈶威,當起中盤商。

一九九三年鄭文宗離開鈶威,與妻子許文紅成立文曄。一開始文曄沒有代理產品線,只能以經銷商的身分向同業 拿貨,十分辛苦。鄭文宗鎖定當時台灣沒人做的高階德州儀器行動電話晶片業務積極搶攻,拿下代理權。

從生產線起家的鄭文宗,跑業務的方式也與 眾不同。別人只跑廠商跟客戶辦公室,他卻跑倉庫:「倉庫是寶庫啊!我跟總機到倉管都混得很熟,在總機那邊看訪客名單,就知道對手來了幾次、有多強;跟倉管 熟,就知道誰買了多少,貨還有多少。」

「有個華碩的採購跟我說,你知道你賣給我的都比別人貴一○%吧?」鄭文宗老神在在說:「我知道,可是 別人只對你報價,我卻為你分析市場、判斷景氣,告訴你接下來會漲、該搶貨,何時別買、價格還會降。你要跟我計較那一毛兩毛嗎?他後來繼續當了我好幾年的客 戶。」

被稱老闆 反而動怒

文曄進而取得德州儀器全產品的代理權,業績一飛沖天,從創業初期年營收不到一億元,每年以 二成以上幅度成長。二○○八年文曄打入蘋果(Apple)、日本任天堂Wii供應鏈。相較於大聯大、增你強這些二、三十年的IC通路商,文曄雖是後起之 秀,卻攀上通路商第二名。

鄭文宗討厭人家叫他老闆,在公司裡也以名字相稱。二○○○年公司股票上櫃時,攝影師要拍攝經營團隊,叫他走開: 「因為你是老闆。」他老大不高興:「我不是什麼老闆!」他也跟妻子許文紅說過:「如果妳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闆娘,那就不用來上班了。」

許文 紅倒是早已習慣丈夫這種一切以公事為重的個性,拍婚紗照時,鄭文宗居然穿汗衫、拖鞋出現;許文紅試穿婚紗時,他的手機還響個不停,反而是姊姊看不下去飆 他:「鄭文宗拜託你關機好不好!」

「結婚第二天就出門談代理,沒有婚假、更別說蜜月了。」許文紅說:「平常沒事,但吵架我就會搬出來唸,現 在他都跟別人說一定要度蜜月,不然會被老婆唸一輩子。」

「我負責出門衝業績,客戶穩定了就交給我老婆,其他公司的事、家裡的事,我一概不 管,全交給她。」從五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今日一千四百人的大公司,都是如此分工走來。

許文紅回憶創立第一年,被倒了一筆三百萬元的帳,這 對剛創業的二人不啻是極大打擊。但當天是她生日,鄭文宗不想掃興,陪她吃完飯、逛完街,隔天才講。許文紅說:「他不會甜言蜜語,但這是他溫柔的方式。」

二 人雖然在同一家公司,卻各開一部車上班,忙起來連一起吃頓飯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我們下班時間不同。我兒子小學一年級時畫的『我的家庭』是爺爺坐在沙發看 報、奶奶坐在化妝台化妝、媽媽剛下班進門累得半死,爸爸正要開車去加班…」

二○○七年許文紅因工作太過操勞,過了三個多月才知道懷孕了,文 曄發言人曾妏如回憶:「那時她還搬東西爬上爬下,說什麼自己變壯、搬得動。」但每天工作到深夜的生活,讓女兒才六個多月就早產,出生時僅八百公克,醫院還 曾發出病危通知。

女兒早產 硬漢軟化

「生出來時不會哭、好小、全身都是瘀青…」許文紅心疼地回憶:「我自責太不注意 身體,讓孩子吃苦。」女兒住了三個月加護病房,鄭文宗暫停一切出差行程,每天探望女兒二次,幸好三個多月後養到三千多克,與一般足月孩子無異,夫妻倆才鬆 了口氣,許文紅也因此擔任早產兒基金會的董事。

「衝業績,努力就看得到成果,但養孩子真的只能聽天命。」許文紅說經過這段煎熬,夫妻感情更 堅定,同事也說鄭文宗的脾氣變好了。

許文紅秀出女兒拍的沙龍照,鄭文宗就像被啟動開關一樣,立刻笑了。

原本只相信努力的二 人,才明白人生除了埋頭耕耘之外,運氣卻像一場及時雨,天降甘霖之後,才能開出最美的花朵。

後記

.鄭文宗身在日新 月異的科技業,觀念卻很傳統。大學時他擔任山地服務隊長,隊上要上台表演,全員粉墨登場,只有他死都不上粉。「男生怎麼可以化妝?男人不化妝,就跟不能讓 女人作粗活一樣。」鄭文宗說:「我大學時最討厭放暑假,因為我爸答應幫忙左鄰右舍,家裡5個女人不能讓她們下田。我一個人要耕2甲地!」

. 但一回家鄭文宗就變成生活白痴,不下廚、不作家事,連喊管家都要老婆幫忙,每天穿老婆配好的衣服出門,他理直氣壯說:「男人不管家事的!」

. 工作上,鄭文宗倒是事必躬親,雖已是年營收近500億元的大企業主,他受訪時自己倒茶、上班自己開車。前陣子被太座問:「我從窗戶看到你的車經過,怎麼那 麼久還沒到家?」才發現鄭文宗開車時想事情或接電話,結果開過頭、過家門不入,才被老婆逼著請了司機。

小辭典

IC通路 商

連接上游零組件製造商(如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等)與下游設備製造商(如鴻海、奇美電等)的媒介,稱職的IC通路商能成為兩者 間的溝通橋梁,一方面讓上游的IC零組件製造商省下管銷費用,專注設計與研發,另一方面可讓下游的製造商,快速取得零組件與技術,降低庫存壓力與獲得價格 優惠。

鄭文宗小檔案

生日:1964年

學歷: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

經歷:仁寶公司生產線、 旭寶公司業務經理、文曄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

婚姻:妻子許文紅,為文曄副總,育有1子1女

最 喜 歡:工作、讀名人傳記

最 討 厭:靠運氣辦事

經營哲學:比別人多想一步,就成功了一半




資訊科技業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8388


自從美國人貝爾在1875發明了電話機,再經歷了一百年,電話服務才能覆蓋8成美國人口,之後再有收音機、電視機等等的資訊工具發明,這些資 訊科技的滲透速度也愈來愈快,到了八十年代的美國,又有了個人電腦與互聯網,不出廿年,美國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超過八成,香港的互聯網發展在上世紀90年 代頭,現在互聯網已經覆蓋香港九成住戶,現時國內網民人數才三億多,我相信不出十年,8成國內人民都能夠接上互聯網,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並帶來了許多 之前從未有過的商機,互聯網搜尋器曲歌(GOOG)與百度(BIDU)成為了網路入門窗口,並開闢了網上廣告商機,同時搶走了部份傳統媒體如電台、電視、 報刊等的廣告生意,網上書商AMAZON也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並蠶食了大部份傳統書商的市場份額,以前產品到外國市場銷售需要通過中介代理,現在已經被 網上B2B商務公司如阿里巴巴(1688)所取代,網上商業的威力與破壞力由此可見。

廿年前,大哥大電話被認為是身份象徵,但到了今天,超過九成的香港人已經在使用無線電話,並慢慢取代舊有的固網通訊方法,現在的3G到未來的4G移 動電話服務,在將來也可能取代固網,並成為主流的上網模式,近年來,無線電話的制式也出現強烈變化,自從蘋果(APPL)推出iPhone,已經成功搶佔 了可觀的市場份額,蘋果再更上一層樓,發展無線網上商業軟件下載的iPhone APP商業模式,在推出後的短短一年內,吸引了三萬五千個不同種類的網上軟件加盟,現在iPhone App每日新增軟件數量過百,每日有超過三萬個軟件下載,並速成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商業機會,林奇兄的《征服股海》軟件就是一例,投資人宜多留意身邊的新事 物,無論是做人處世或是投資理財,都應該以溶入社會為原則,那才能夠追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並不至於像恐龍般被世界淘汰。





同仁堂科技是否有重大经营变化?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kv3m.html


同仁堂科技最近转主板,看到如下公告:

《经济通通讯社2010年7月9日专讯》北京同仁堂科技(01666)主席梅群于主板上市记者会上表
示,转为主板上市令集团于市场更有发展空间,亦为集团提供新舞台。
对于中成药发展,他认为,随着内地扩大医疗保障计划,对集团来说是一个新机遇,看好前
景。
他又指,集团将以近期投资成立的北京同仁堂(唐山)营养保健品公司为主体,重点考虑发
展胶剂有关产品,投资额为7000万元人民币,并在筹备阶段。
集团副总经理丁永铃表示,已透过CEPA把灵芝破壁及阿胶两种产品打入内地市场,未来
将有5至6个新产品同样以CEPA进入内地市场。



感想:

1 同仁堂科技是否现在开始决定大举进入保健品行业?若是,我认为是重大利好。

2 CEPA的事情以前还真不知道,难道公司保健品是在香港生产,再返销内地?那么它与唐山保健品新公司是何关系?有朋友知道吗?

3 公司13亿的市值和当前估值pe并不高,若有催化剂应该是好机会。





出門搭公車 科技富豪施振榮低調搬新家

2010-8-5  TNM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最近低調搬到金 華街附近的「國美隱哲」,本刊調查,施振榮民生社區的舊宅已過戶給兒女,施振榮與妻子葉紫華雖搬進價值上億元的豪宅,卻過著平凡的生活,有時出門還搭公 車、捷運。施振榮歷經3次心臟病發,對於人生的態度大轉變,他表示:「錢夠用就好。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替台灣的未來找方向。」

施振榮 小檔案

現職:智融集團董事長

年齡:66歲(彰化鹿港人)

家庭:妻葉紫華、育有2子1女

財富:夫妻倆名下股票和不動產總值至少88億元

學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交大榮譽工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美國桑德博國際管理學院榮譽博士

經歷和榮譽:

.1976年創立宏碁、當選台灣10大傑出青年

.1983年獲選世界10大傑出青年

.1989年被美國《財星》列入「做亞洲生意不可不認識的25位人物」

.1996年被美國《商業周刊》列入「全球25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人」

.2004年獲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亞洲之星」。年底退休,成立智融集團。

.2006年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英雄榜」

國美隱哲 小檔案

施振榮在金華街的新居「國美隱哲」於去年完工,1層1戶,共15戶,每戶有106坪。建商在2007年推案時開出1坪92萬元,足足比當地行情高出 25%,當時仁愛路上的預售屋,成交價也只有70萬到80萬元,因此被批為「亂開價」。然而北市房價經過3年的瘋狂飆漲,如今國美隱哲1戶開價1億 4,300萬元,1坪高達130萬元。目前國美隱哲的住戶,還包括昱泉國際總經理曹約文。

位於金華街政大公企中心對面的國美隱哲,最近搬進一位科技業大老,他就是宏碁創辦人,目前擔任智融集團董事長的施振榮。

名宅新居 價值近億

上週六(七月三十一日)上午十點,本刊直擊一輛賓士轎車停在國美隱哲門口,原來是宏碁集團負責全球採購的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翁建仁夫妻,特別去恭賀老長官搬新家,他們待了約莫一個小時後離開。

下午五點多,施振榮夫人葉紫華走出大門,她輕裝簡樸,在管家陪同下,一塊走到金山南路公車站,等了約二十分鐘,搭上606路公車前往萬芳社區。

國美隱哲被列為台北新十大名宅之一,位於金華街、青田街與永康街區,附近濃厚的人文儒風,區內大多是黑瓦綠苔的日式老房舍,鄰近大安森林公園、師大以及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環境雅緻的地段。

本刊調查,施振榮夫妻在二年前買下這戶價值近億元的新房,屬於一層一戶的設計,整個建案限量僅十五戶,進出都有嚴格的人車管制,又鄰近台大醫院,對於患心臟宿疾的施振榮而言,確實是上上之選。

三十多年來,施振榮都住民生社區的老公寓,最近才低調搬到金華街新居,當天,原要趕赴晚宴的他,抽空到隱哲會客室,與記者聊了一會兒。記者問六十六歲的施 振榮,為什麼搬離三十年舊宅?他精神奕奕地笑說:「我的小孩、孫女們都長大,家裡空間不夠,我跟太太就把房子讓給他們。我偶爾回民生社區,回去吃個午飯、 睡個午覺,陪陪孫女們。」

平凡過活 公車代步

施振榮夫妻雖入住上億豪宅,但簡樸的二人,並未大肆裝潢,僅從民生社區舊宅中,搬一些舊家具到新家。「Stan(施振榮)跟夫人都不愛鋪張,家具能用都繼續用。搬家也很低調,沒幾個朋友知道,也不打算辦喬遷酒會。」施振榮身邊的人士說。

施振榮、葉紫華夫妻身價百億,但卻過著平凡的生活,「出入隨時有高級轎車可代步,但二人常一起搭公車去新家,偶而也會搭捷運去找些好吃的小吃攤,享受台北市街頭巷弄裡的美食。」知情人士透露,記者問他搭捷運、坐公車的事,施振榮微笑說:「我本來就很平凡啊。」

就在二週前,本刊也直擊施振榮夫妻一早在舊家附近公園散步,二人神情輕鬆,不時相互交談,他們沿著公園周邊的樹蔭下步行約半個鐘頭,旁人未注意到和他們擦肩而過的,竟是二千三百多億元市值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調養身體 工作減量

施振榮與他帶領的子弟兵,先後建立宏碁、緯創、明基、友達等公司,總營收破兆的泛宏碁集團,在台灣科技業占有一席之地。六年多前,他毅然辭掉宏碁董事長, 交棒給王振堂,而且把原先兼任的大小公司董事長與董事職位都辭掉,目前僅擔任宏碁、緯創、佳世達(原明基)及台積電四家公司的董事,過起退休的日子。

原來就有心臟宿疾的施振榮,退休後,一度因心律不整毛病引發輕微中風,連續三次心臟病發住院,讓極度關心施振榮的葉紫華,強迫他大幅減少工作量,施振榮為 了身體,只有逼迫自己好好休息。「除好友的活動邀約,現在施先生一週大概只進辦公室二、三次,大多時間都在家裡休養。」智融基金會執行長林信昌說。

榮退交棒 思考未來

施振榮成功打造acer品牌,相對於台灣科技業的大老們,各個都在奮力打拚事業規模之際,他卻在事業高峰,選擇急流勇退,交棒給王振堂、李焜耀與林憲銘等 專業經理人,單純當一個大股東。施振榮走的路,跟大部分企業家都不同。「Me too is not my style.(我就是與眾不同。)」施振榮說得很直接。

「我現在的好處,就是不愁吃穿,可以看些長期的事情。六年前我決心退下來,把所有的職位全部辭掉,就是要專心想未來的東西。」他毫不考慮地說。表面上,施振榮雖然退休,對卻台灣社會還是有使命感,「賺錢不是我人生唯一目標,對社會有多少貢獻才是我想的。」

施振榮成立智融基金會,鼓勵年輕人創業,對任何一個投資案,施振榮都堅持,要親自面試所投資的團隊。「Stan希望傳承他的智慧,真正的做到利他,因為Stan認為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老宏碁人說。

位於敦化北路的智融辦公室,每天至少收到上百封、來自各地的電子郵件,希望獲得施振榮的支持、投資。只要進辦公室,施振榮都會詳細地看過一遍,「對別的大 老闆來說,這些東西可能都不重要,不值得花時間,但Stan看重身邊的每一件事,都會花時間去思考可行性。」一位老臣說。

卸下大權 尊重決策

歷經多次心臟病發,在鬼門關前走過幾回,施振榮對人生、金錢看得豁達,「不管是名、還是利,太多都是不對的。你一生該有多少錢,都是老天爺來做決定的。」他坦率說出內心感受。

台灣近二年,不少企業都接班不順,包括張忠謀、林百里、郭台銘、施崇棠等都復出重掌兵符,施振榮成了唯一例外,子弟兵照樣表現優異。像去年宏碁擊敗戴爾,成為全球個人電腦二哥,股價也續創新高,身為創辦人的他開心得不得了,「我是坐享其成。」施振榮開心地說。

交棒之後的宏碁、緯創等公司營運,施振榮幾乎不過問,每次董事會,只要他沒住院一定參加。「Stan選擇退,就全部退,決不插手干預日常的營運決策,尊重接班人。」老臣說。

談到接班問題,施振榮語重心長,呼籲台灣科技業大老們,應該享受大權旁落,給年輕人機會。「如何讓企業生生不息,是企業領導人必要的思維,傳承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自創品牌 宣揚理論

來自鹿港鄉下的施振榮,沒有顯赫的家庭,三歲喪父,母親靠一間雜貨店辛苦地把他拉拔長大,白手起家的他,靠著台灣投入個人電腦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運,加上他的勤奮努力,宏碁成了台灣第一大電腦品牌。

過去二十多年,宏碁一路也走得相當顛簸,但施振榮始終堅持宏碁品牌,三次的大起大落,不但沒擊倒他,在交棒給現任董事長王振堂之後,宏碁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商。

在大半輩子的創業歷程,施振榮像科技業的傳教士,熱誠、堅持的走在品牌道路上,他不斷宣揚自創的微笑曲線理論,大聲疾呼「台灣應該從科技島走向加值島」, 並把目光從科技業,轉向傳統產業,包括美食、休閒生活及文化關懷等,建立屬於台灣的品牌。「像是台灣的花卉、美食、水果、單車,還有慈濟、雲門等,都值得 推銷到全世界。」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我選擇適合我的路。」聽施振榮侃侃而談理想抱負,在他的字典裡,恐怕沒有「退休」二個字。

施 振榮 的微笑曲線

微笑曲線是施振榮在1992年提出的理論,用以解釋產業的附加價值。縱軸代表附加價值的高低,而橫軸的左端代表研發,右端代表品牌和服務,右端向上拉得最高,代表這是產業附加價值最高的部分;而中間則是製造,附加價值最低。二邊高而中間低的曲線,就像一個微笑。

施振榮認為,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關鍵在於服務業能否國際化,企業能否走向品牌。他堅信,無論是IT、機械、電鍋、牛肉麵、醬油…都可以走向微笑曲線的右端,成為附加價值更高的世界品牌。
 




金风科技升级 把握创新火候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1/144843.html

不久前,金风科技刚刚获得了一笔60亿美元的融资合作额度。而这只不过是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战略合作项目的其中之一。资本市场上的宠儿金风科技,似乎丝毫未受到弥漫在市场上的风机设备制造过剩“危言”的影响。

  “过去、现在、将来,产能过剩对金风科技来说都不会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质,而不在量。”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姚雨信心满满。

  绕开专利雷区

  如果风电设备的重复建设、制造现在是“红海乱战”,那金风科技要开辟的,是前景广阔的蓝海版图。

   实际上,往前十几年,金风科技也不过是一家注册资本300万元,其最初的资本积累,同样是从“技术引进”开始,与其他的企业并无二致。不同的是,金风科 技从引进发展到联合开发,最终达至自主研发。获益显而易见。金风科技与德国风机设计公司Vensys联合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风机,就一举让 前者拥有了领先的风机制造的领先技术。

  “这不是对传统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新的技术路线,由于它弃用了齿轮箱,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维修几率,减小维修成本。”姚雨说,“同时,由于采取的技术路线不同,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绕开了国际大企业既有技术的专利布局。”

   金风科技开始关注该技术是在2002年,那个时候国内的风电设备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大家通过技术引进进行生产制造就可以轻松盈利,没有人愿意去投入大 量的资金进行联合技术研发。”但是5年之后的2007年,金风科技的首批1.5兆瓦直驱永磁技术成功下线,并迅速占领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售出2000多 台。

  “蓝海”无处不在。据了解,目前金风科技已开发出1.5兆机型的系列产品,有适合高海拔、滩涂的,也有适合低温、低风速的。这些产 品对应于各种条件下的风能资源,“目前的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以后优质的风场越来越少,肯定要去开发相对条件较差的地方。”中国可再生能源协 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就表示,增强产品性能,使其在风能资源不好的情况下提高发电效率,对未来的产品来说非常重要。

  把握创新火候

  但是,研发的高风险也让更多的企业望而却步。姚雨就表示,短期来讲,自主研发有时费力不讨好,要耐得住好几年的寂寞,也不一定修成正果;还有可能产品太过超前,市场不能接受。而且由于转型期,需要调整新的供应链配套等,短期内还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金风科技在过去连续9年的时间里,经营业绩保持年均100%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的是每年支出的巨大研发投入。

   “研发的风险规避并非毫无路径可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发和生产不能顾此失彼。”姚雨介绍,金风科技的研发理念有三步,一步是不断改善已经投入市场的 产品;一步是对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发,这两步都是和商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另外一步就是前沿技术。“比如我们也在研究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这就是更远的,现在 不能带给公司任何直接收益,但是未来是有前景的。”姚雨说。

  如何发现“蓝海”,使企业既能享受到前瞻研发的成果,又可以避免盲目研发的风险呢?金风科技“横向一体化”的业务设计就起到了市场发现和研发指导的效果。

  目前,金风科技的业务已经延伸到风电场投资咨询和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其下属公司天源科创,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包括风场选址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而另外一个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则是投资自建风电场,进行运营、发电。

   “不能为了延伸产业链而延伸,而是这些业务要形成协同效应。”姚雨表示。为投资者提供建场咨询服务和自建风场,都需要大量的走访和调研,这些经验和数据 可以反馈到研发和制造,用一手资料来指导生产制造;“实地考察比你直接去问客户的需求更能发现问题,也更能发掘改善的空间。”

 同时,自建风场也可以把自己的新产品带进去,从而达到产品推广的效果。“运行显示数据合格了,客户才有可能接受,自建的风电场就起到示范的作 用。”姚雨说,这种方式也同样适用于海外推广,金风科技刚刚进入美国,就在明尼苏达州投入1000多万美元,立了三台机型,目前已经实现并网发电,使客户 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效果。

  “作为绿色金融中的重要部分,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在招商银行被给予高度重视。在用以指导招商银行信贷投放 的2010年《信贷政策手册》中,风电行业和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被列为单独的两章,分别予以分析和规定。”招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之一,技术革新速度快,政策环境变化快,金融服务需求强。招商银行将对该领域保持密切关注,并对信贷政策作出及时调整。”


拗勁衝鋒 安勤科技董事長 劉琍綺

2010-9-2 TNM





劉琍綺是貧困家庭的長女,幼年常一邊背著弟妹,一邊做雜工賺學費;家中希望她早些出門工作賺錢,她卻執意念大學;讀的是法文,她卻偏賣工業電腦。

不服輸的拗性子,讓劉琍綺在男性當道的工業電腦界闖出一片天。不懂產品,硬背規格;沒有知名度,就跑遍全球拚展覽,最後她終於拚出自己的公司。

與對手不同,安勤鎖定醫療系統發展,第一季出貨超過3萬台。少女時期是排球主將的劉琍綺,對生意的要求一樣要求狠、穩、準:「看好局勢,只要跳起來殺球,非得分不可!」

劉琍綺 小檔案

生日:1960年9月10日

學歷:淡江大學法文系、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

經歷 :研華科技業務專員、業務經理、研揚科技執行副總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最喜歡:樂在工作,享受生活。

最討厭:好高騖遠

經營哲學:安定創新,勤業樂群。

在影集裡看過吧?這套看護系統可讓病人看電視、上網外,還可線上點餐、調病歷跟X光片。」高挑的劉琍綺轉身走進測試室,密密麻麻的主機板跟電路線讓人眼花撩亂,她看著我困擾的表情笑了:「正常的。我二十幾年前比妳更慘,完全搞不清楚這些板子是幹嘛的。」

賣髮飾 轉跑道

念法文的劉琍綺,現在卻是工業電腦商安勤科技董事長。從一介門外漢,到二○○○年自行創業,全憑一股不服輸的拗勁。她出身台灣工業電腦龍頭研華,是董事長劉克振的子弟兵。安勤二○○九年營收為二十.四億元、EPS二.五三元。二○一○年上櫃,目前價格約四十五元上下。

劉琍綺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後,在飾品貿易公司工作四年,原本打算自行創業,卻遇上一九八七年新台幣升值,從一美元兌換四十元大升到二十五元,只好放棄創業念頭,進了研華。當時研華正打算進國際市場,但研發人員大多對貿易不熟,她便從賣髮飾大轉彎賣工業電腦。

劉琍綺從小就是排球健將,處女座的她對自己要求嚴格,從國小到北一女、淡江,她總是抱回全台冠軍。這次她把殺球的狠勁用在工作上,「我連電腦都不懂,更別說是工業電腦。但我最恨人家看不起,說我不能賣,就偏要賣給你看!」劉琍綺說。

講求客製化的工業電腦,從售票機到自動化廠房設備,可組合出的產品何只百種,她整天抓著產品目錄跟規格死背,連說夢話都是背規格。

勤參展 汲知識

做 貿易,就得出國參展。台灣的貿易商常一卡皮箱走天下,但劉琍綺賣笨重的工業電腦,貨一裝就是二、三箱。「到德國漢諾威CeBIT(通信和資訊技術博覽會) 參展,一下機把貨扛到會場,發現攤位很差,我馬上去跟主辦單位要求換地點。」劉琍綺說。幸好恰巧有空攤位,她一個女生開始搬展場裝潢,從鋼管到地毯全部搬 過去,接鋼管接到指甲斷裂,整夜沒睡才完工。

第二天開展,她也沒閒著,客戶走來問產品,她戰戰兢兢:「光會背規格不夠,還要會回答問題。我 不會的就請研發人員回答,再一個字一個字翻成英文。」來來回回鍛鍊出她對工業電腦的深厚知識:「展場是最好的學習地點,你會在交流中知道客戶在乎什麼,該 用什麼技巧讓客戶對你印象深刻。」

CeBIT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電腦展盛會,每年吸引七千家公司參展,劉琍綺每年必到,下苦功整個展場全都走遍,累到坐在女廁差點睡著。連她的長官劉克振都說:「Alice(劉琍綺的英文名)對CeBIT的了解,簡直可以出書了。」

女兒身 受歧視

學法文、又是女性的劉琍綺,在男性為主的工業電腦界,總不免要面對歧視。

為了「讓人瞧得起」,她得花更多精力證明自己,「面對研發人員、客戶,我早就習慣那種不信任的眼光,習慣整個會議室只有我一個女生。我不是學工程的,但我有辦法替客戶談規格、設計配套,盯到那些男生全都舉白旗。」

「Alice在工業電腦界是很有名的女性,認識她之前,我以為她是那種說話很大聲的女強人。沒想到,她講話細細緩緩的,但會一直追根究底,直指核心。」安勤科技行企經理陳宛寧說。

為了兼顧家庭與工作,劉琍雖然想替兒子添個妹妹,卻一直克制,原因是:「挺著大肚子沒辦法跑業務,而且每年都要辦國際經銷商會議。等到一九九二年,研華決定當年不辦經銷商會議,我一聽好開心,趕緊準備生女兒。」

自創業 東家挺

但 生完孩子,更大的挑戰等著她。研華決定成立研揚開發OEM市場,要她負責統籌市場行銷業務開發,卻被客戶質疑:「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女人?」 「她能把新品牌做起來嗎?」這又激起劉琍綺的拗性子,她從開拓市場、設置海外據點,到貨款催收全都做,研揚業績每年成長三成,並於一九九九年上櫃。

劉琍綺這時決定實現她延遲了十多年的創業夢,二○○○年成立安勤科技,老東家研華也義氣相挺,持股超過三成。跟對手強打博奕機不同,安勤二○一○年強打醫療市場,光是醫療照護系統,第一季就出貨超過三萬台,目前成大醫院的安寧病房照護系統,亦出自安勤。

劉琍綺的拗性子,從成長過程就看得出來。

父親是木工,原做機械出口貨櫃木箱的生意,但木箱逐漸被紙箱取代後,父親失業了,只靠母親做辦桌生意養家。劉琍綺是四個孩子中的長女,從小就得用縛巾背著弟弟,一邊洗衣做飯、一邊幫弟妹換尿布,或跟著出門辦桌端盤。

家境不好,父母自然希望她可以早早出去工作,但她卻不願念高職,堅持考高中;雖然大學聯考失利,卻獨排眾議拒考夜間部,「以後工作的機會多的是,至少讓我快快樂樂念個大學。」她寧可半工半讀、寒暑假當女工拿銲槍、當打掃工人籌措學費。

排眾議 拗出路

劉琍綺說:「我一直都是排球主將。比賽讓我學到,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反對妳,只要下定決心做,沒有不能成功的事。」

但她就偏遇上了一個比她還拗的人。丈夫徐紳紘是同班同學,從大一開始追求她,她卻毫不買帳。

「他年輕時挺像周潤發,但我嫌他矮。我一七五公分,他比我矮二公分,我說你哪天長得比我高再來追我。」劉琍綺回憶:「那時妮可基嫚還沒嫁給湯姆克魯斯,他帶我去看《克拉瑪對克拉瑪》,看完後語重心長地跟我說,達斯汀霍夫曼比梅莉史翠普矮,卻是個好男人啊!」

女強人 夫疼惜

劉琍綺為了賺學費,晚上在圓環附近餐廳做出納,從傍晚五點做到深夜二點。徐紳紘擔心她深夜下班安危,就到附近俱樂部找了服務生工作,上班到半夜十二點,然後到她工作的餐廳等著接她下班。坐在機車後座,劉琍綺總是冷冷的、手緊抓著後座把手,一到家就下車。

「我 不接受他,他就用圍堵術,先在學校把所有想追我的人全擋掉,又到我家跟阿嬤撒嬌、跟阿爸喝酒,最後連媽媽都勸我:『嫁給愛妳的人,這輩子才會幸福!』」劉 琍綺雙手一攤:「都沒人敢追我,親人又全站在他那邊。」丈夫還擔心「男當兵女變心」,趕在畢業典禮當天就訂婚,最後終於抱得美人歸。

「說出來不怕妳笑,但結婚二十五年了,他現在不叫我名字,還是叫我心肝寶貝。」一旁的女員工們發出羨慕的嘆息,劉琍綺柔媚地笑了:「再怎麼拗的女強人,還是要人疼的。」

後記

忠誠的侍衛追上公主之後,有沒有升格成為王子?

劉琍綺的大兒子在911前夕到加拿大念書,「我跟老公說,兒子去陌生的地方讀書,你要陪他。」我問她那時在哪?「在峇里島。」

「911一爆發,我跟在美國的老公通上電話,叫他趕快去跟兒子會合。但是飛機都不飛,他坐長途巴士坐好久才到加拿大。」我問她那時在哪?「還是在峇里島啊。」

「他比較愛我,這是我一生的籌碼。我回家,他會跑來迎接,一面呼喚:『心肝寶貝,妳回來啦!』」劉琍綺說:「但我不管多忙,排除公事,每個星期六一定留給他。」

看來,劉琍綺不但數學好,夫妻相處的那把尺,她也抓得穩穩的。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