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滴滴副總裁:共享服務讓出租車空駛率下降30% 購車意願減少10%

提到數據時代,朱平豆腦海里跳出的第一個詞就是智能;關於生態文明,身為滴滴出行副總裁的他想到的是提高車輛使用效率並減少能耗。

7月10日,在由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和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舉辦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之“生態文明與新媒體責任”分論壇上,同時作為滴滴媒體研究院院長的朱平豆參加了現場的圓桌討論。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滴滴媒體研究院做的就是數據新聞,是基於平臺上的數據做分析,從而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共享信息。

那麽,以滴滴為代表的出行共享服務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具體發揮了哪些作用?

出租車空駛率下降到10%

朱平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滴滴的服務可以幫助社會節約交通能源,並提高整個城市的通行效率。具體從數據來看,出租車原先的空駛率高達40%,但使用了滴滴等共享軟件後,出租車的空駛率大幅下降,一般空駛率不會超過10%。

“隨著未來專車、快車和順風車的普及,我們能夠做到真正的‘就近叫到車’,極大地節約交通能源。”朱平豆認為,共享經濟就是提倡大家坐順風車和拼車,人們再也不是一個人一臺車,這會對節約能源起到明顯作用。另外,城市交通的一大問題就是高峰期的需求過大導致道路擁堵,行駛速度驟降。如果能真的做到拼車和順風車,就可以減少高峰期的車輛。“如果能減少30%的車輛,道路擁堵和行駛速度就會明顯改善,這也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方面。”他稱。

除了節約能源外,出行共享服務還能有效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根據朱平豆的說法,中國的城市正在邁入城市化進程的快車道,由於人口巨大、城市集約化速度越來越快,城市道路的狀況可以說永遠無法滿足城市人口密度和需求的增長。

“從目前中國城市的擁堵現狀來看,已經是人滿為患、車滿為患了。如何解決中國交通的困境?最佳的方式就是通過大數據建立智能交通,對人和車的供求關系進行最佳的匹配。”在他看來,共享經濟的關鍵就是能否最有效地調配資源,這也是緩解城市交通矛盾的唯一辦法。

私家車購買意願減少10%

朱平豆表示,現在滴滴每天完成的訂單數約1500萬單,預計2~3年內可以實現每天3000萬單。但是這個數量在中國整體交通的占比仍然不高。其中,公交車和私家車還是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因此,滴滴希望做到的是讓私家車出行的數量大幅度下降。

最近,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了一份《尋找快車道: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新趨勢》的報告。該報告發現,移動出行將改變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生態,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共享出行的方式讓他們購車的意願降低了。與此同時,私家車的出行數量也減少了20%。

2010年~2015年,中國新車銷量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但到了2020年,麥肯錫預計新車銷量增長將放緩至每年5%。預計到2030年,出行共享的服務將讓新車的銷量減少10%,達到預計4000萬輛。這些下滑的私家車銷量,將被200萬新增的從事共享出行服務的汽車所抵消。

“除了老婆和孩子,其他都要共享,尤其是車子一定要共享。”朱平豆這樣總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84

東方財富: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減少63.53%-73.13%

東方財富14日發布上半年業績預測稱,由於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營業收入大幅下降,而營業成本大幅增長,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約2.8億元–3.8億元,同比減少63.53%-73.13%。


公告稱,報告期內,由於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及市場景氣度下降,公司基金第三方銷售規模同比大幅下降;同時,公司從長遠戰略出發,主動降低了基金第三方銷售申購費率。綜合上述因素影響,公司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幅較大,管理費用等同比大幅增長,其中同比新增東方財富證券業務及管理費用,導致營業總成本同比大幅增長。

此外,報告期內,受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影響,東方財富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持倉出現較大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綜合上述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36

國美電器發布盈利警告 利潤同比減少約75%至85%

國美電器7月31日港交所發布盈利警告公告稱,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報告期”)內,歸屬予母公司擁有者應占利潤預期將比去年同期減少約90%至100%之間,如扣除非經營因素,調整後的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75%至85%之間。

國美公告稱,本集團根據2015年提出的“全渠道、新場景、強鏈接”戰略規劃與2016年開始進入到轉型階段的實施期。其中具體來看:

集團線上線下交易總額(GMV)與去年同期相比預期增長超過15%,其中線上電子商務的GMV增長預期將超過100%。

集團於報告期內的銷售收入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9%至10%,其中線上電子商務自營部分銷售收入預期增長超過60%;此外,線下門店的銷售收入預期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至5%,因集團部分主力門店正在改造過程中,可比門店銷售收入預計將減少約9%至10%。

因電子商務持續高增長以及一線市場的門店轉型,對綜合毛利率有所拉低,預計綜合毛利率將在約16%至16.5%的水平;同時因期內部分主力門店的改造,集團費用率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

同時預計戰略轉型最終完成時,將為本集團帶來業績的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22

滬深股市流通市值一周減少近2%

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9日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流通市值報366687億元,較上周末減少1.9%。同期,滬深股市總市值報466464億元,一周減少2.14%。

截至上周末,滬市流通市值報223022億元,總市值報256920億元。深市流通市值報143665億元,總市值報209544億元。目前,滬市擁有上市公司1110家,平均市盈率為14.80倍。深市擁有上市公司1790家,平均市盈率為39.72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42

天貓停止網售藥品;Uber5億美元做地圖;國美上半年利潤同比減少超9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1/157782.shtml

天貓停止網售藥品;Uber5億美元做地圖;國美上半年利潤同比減少超90%
石慧 石慧

天貓停止網售藥品;Uber5億美元做地圖;國美上半年利潤同比減少超90%

史玉柱等欲44億美元收購棋牌遊戲公司Playtika。

給創業者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創業者

八月的第一天,早上好~

昨天,靜靜讀到一句話:“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與創業者共勉。都說現在處在資本寒冬,那麽更需要你磨礪自己,記住,剩者為王。

不多說啦,來看今天的早報。

1、第三方平臺網售藥品今日起停止

7月29日下午,陸續有B2C藥店發文稱天貓醫藥館向平臺上的商家發布了《2016年8月1日停止95095藥品在線交易功能》的通知,表示將於8月1日起停止藥品在線交易功能。阿里稱,天貓醫藥館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和河北藥監局的政策要求,即將停止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業務。

7月28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轉載《中國醫藥報》的一篇報道。該報道稱“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分別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結束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

結束的原因是,“ 試點過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臺與實體藥店主體責任不清晰、對銷售處方藥和藥品質量安全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不利於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用藥安全,因此決定結束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

據悉,8月1日之後,天貓平臺藥品銷售將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不過,除藥品外的醫療器械、保健品仍舊以原有的方式進行銷售。

@二了一回:前幾天在網上買了雲南白藥噴劑25元,還包郵!店里38!

@笨笨熊的日常:真不敢在網上買藥,這就等於送命。

@像頭驢:第三方的對策是什麽?這影響好大。

2、Uber投5億美元打造全球地球項目 擺脫對谷歌地圖依賴

據路透社報道,內幕消息人士透露,打車應用Uber已經決定投資5億美元打造全球地球項目,以擺脫對谷歌地圖的依賴,同時為其無人駕駛汽車項目鋪平道路。

目前,Uber已經融資135億美元。該人士沒有說明Uber將如何使用這些錢,但其研發成本顯然在增加。同時,Uber與DigitalGlobe簽署協議以利用其高分辨率地圖可能十分昂貴。

@網易網友:自己做的路況能有Google好?

3、國美上半年利潤或比去年同期減少超90%

7月31日晚間,國美電器發布公告稱,2016年上半年歸歸屬予母公司擁有者應占利潤預期將同比減少約90%至100%之間。但國美電器的線上線下交易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預期增長超15%,其中線上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同比預期增長將超過100%。

@天海翼的貓:還是很期待國美的。

@脫韁的野馬-Andy:生意做的多了,利潤哪去了?

@0浪子花錯0:賣給阿里,或者百度,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4、史玉柱等組成的中國財團欲44億美元收購棋牌遊戲公司Playtika

7月31日,美國賭場巨頭凱撒娛樂宣布,向中國財團44億美金出售非賭博資產——專註休閑社交手機遊戲業務的Playtika公司。這是一支陣容豪華的中國頂級財團,背後支持者包括巨人史玉柱、雲峰基金馬雲、泛海集團盧誌強、民生信托、鼎暉、弘毅等投資人。

@王安爍:中國財團霸氣側漏讓美國企業都害怕。

@2014丶胡小媛彡:Playtika是蠻有名的了。

@勤快bananan:是不是會在中國發展。

5、百度叫停貼吧運營權變現 代理商損失慘重

近日,百度向媒體證實,7月7日起,百度貼吧停止代運營合作。部分百度貼吧代運營商也表示,目前貼吧的商業活動除了硬廣基本都已暫停。

今年1月,百度“血友病吧”因公開競價出售被曝光,醫療貼吧商業化運作浮出水面。專家認為,百度此舉或會導致百度貼吧損失上百億元的廣告費及運營轉讓費。

@Otlov:本就是不義之財,何談損失?

@不守夫道的男子:百度的廣告一條都不信。

@XingRao:能不能保持住?

6、今日起付費搜索信息須顯著標識

8月1日起,《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開始實施,對民眾反映強烈的搜索信息中廣告難以辨認的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斷開相關鏈接或提供含有虛假信息的搜索結果等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

@Nightrampage:@百度。

@小海賊666:要明顯標出廣告,還要用顏色標註。不像某些人,忽悠人。

7、模仿《口袋妖怪GO》? 國產AR遊戲《捉妖記GO》正式立項

遊戲

近日,藍港互動對外宣布正式立項AR手遊《捉妖記GO(暫定名)》。該遊戲與近期較為火爆的《精靈寶可夢GO》非常相似,都是基於LBS和AR技術的寵物養成和對戰遊戲,當然,此前電影《捉妖記》的賣座也為該遊戲創造了一定的IP效應。至於存不存在模仿抄襲嫌疑,就得遊戲上線後再看了。

@詠盈醬:我不想捉它。

@老虎小強一齊打:第一時間模仿、第一時間抄襲,果然強!

@1998年9月4日:捉妖記go里面有幾個能抓的?

8、羅永浩自曝錘子T3細節:屏幕變大 默認16宮格

屏幕快照 2016-08-01 上午6.04.51

錘子科技CEO羅永浩7月30日在微博上自曝,錘子T3屏幕將變大,並默認16宮格。此前曾有爆料顯示,錘子T3很可能會采用類似iPhone的圓形Home鍵,存在雙版本。據悉,錘子T3將於9月初在北京發布。

@Qzzzzzzza:做手機講究說學逗唱。

@包藍天:講真還是九宮格蠻好看的……

@過失的風:收官之作嗎?

9、“嫦娥三號”最新科研成果公布 多項屬世界首次

據國防科工局介紹,“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自2013年12月成功著陸月球之後,已經在月球停留超過兩年半時間,創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截至目前,“嫦娥三號”獲得的大量數據已經形成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包括完成首幅月球地質剖面圖、完成首次天體普查、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首次獲得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等。其中多項都屬於世界首次,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edc楊陽:有沒有拍到廣寒宮的嫦娥阿姨。

@Ke東浩:月兔啊月兔,期待第二只月兔。

10、諾基亞完成首次5G測試:速率是4G網絡的6倍

近日,諾基亞與加拿大運營商Bell Canada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5G網絡技術的測試。測試中使用了73GHz範圍內頻譜,數據傳輸速率為加拿大現有4G網絡的6倍。從目前情況來看5G網絡離商用預計還需4到5年時間。

@鬼仔Live:6倍不是一個更新換代的數值。

@花落雨隨:我只關心流量價格。

@LaZY遠:諾基亞還在。

11、“印度版支付寶”創始人Vijay:用戶數已達1.35億

印度支付寶

近日,Paytm創始人Vijay Sharma來華,據他透露,截至目前Paytm已有1.35億活躍用戶。目前,Paytm是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在今年一季度成為世界第四大電子錢包。

對於為何會創立Paytm,Vijay說,最早是阿里巴巴的馬雲和軟銀的孫正義帶給了他啟發。據悉,2015年初,螞蟻金服對Paytm進行了投資,並在9月追加投資。

@修煉愛情的孤獨小孩:然而,支付寶已經早早的把這個公司拿下。

@熟悉城市陌生角落:我覺得要趕緊去非洲成立個非版支付寶。

@褚半仙i:印度28元的手機能用這軟件嗎。

12、今日起APP用戶註冊需實名認證

今日起,APP註冊用戶需進行身份認證。今年6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要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按照“後臺實名、前臺自願”原則,對註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並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的,視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用戶同意;不得制作、發布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應用程序。

13、Facebook一年利潤245億 卻因涉嫌逃稅被罰300億

7月28日,Facebook 公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59%,凈利潤則達到20.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186%。

而據28日Facebook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美國國稅局27日向Facebook發出了補稅公告,要求其補繳30億-50億美元稅收,外加利息和罰金。這將超過2014年和2015年整個稅務成本的總和。

目前,美國司法部已經要求聯邦法院強制Facebook遵守國稅局的命令,Facebook方面則表示,準備向聯邦稅務法庭提起上訴,“公司不能讓此次事情對經營業績、現金流量等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Facebook 實名制 國美 Ube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49

滴滴公開譴責國泰君安 否認"將減少乘客端補貼"

8月2日下午,滴滴出行發布公告,稱網傳《滴滴副總裁:將減少乘客端補貼》的報道不實,指出文中當事人滴滴出行副總裁張貝並未參與任何券商電話會議。

公告顯示,目前滴滴出行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對國泰君安提出嚴正譴責,並要求其公開道歉。

滴滴出行副總裁陶然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稱媒體所報道的“張姓VP在國泰君安電話會議上透露將減少乘客補貼”一事不實,有人“冒名頂替,糊弄投資人”。陶然稱,“結果一問本人(張貝),人家說8點半在上班的路上呢。”

以下為滴滴發布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43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9/158026.shtml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峰瑞資本 峰瑞資本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技術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正是我們最脆弱的一面。

文章授權轉載自峰瑞資本公眾號(ID:freesvc)

技術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正是我們最脆弱的一面。

“社交媒體似乎帶來了更好的人際溝通,實際上卻讓人們更加孤立。” 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 · 特克爾如是解讀互聯網時代下的孤獨。

去年 11 月,18 歲的 Instagram 網紅 Essena O’Neill 宣布退出社交網絡,因為她所營造的網絡形象已經讓她失去了自己。在此之前,她憑借費盡周折拍攝,經由美顏 App 和濾鏡修飾的美圖,享受著 57 萬 Instagram 粉絲的贊美和追捧。

最近,Google 設計倫理學家 Tristan Harris 用一篇長文解釋了人心理上的弱點如何被產品設計師利用,以達到掌控人的註意力的目的。Harris 總結了科技 “劫持” 人類心智 10 宗罪。換個角度,這篇能給每天為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留存而心力交瘁的產品經理帶來啟發,用作者的話 “一旦你掌握這個要點,‘操縱’ 用戶就像彈琴一樣優雅簡單。”

(文末的福利,一定是讀完了全文的人才能享受 = =)

科技如何劫持你的心智——聽一位魔術師和谷歌產品倫理學家怎麽說

作者 / Tristan Harris      

來源 / Medium

我對科技如何操縱人的心理弱點十分了解,這也是為什麽我花了 3 年時間研究如何利用產品設計使 Google 的 10 億用戶不被技術綁架。

使用科技產品時,我們總是看到它為我們帶來的好處。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些產品也給我們帶來了負面影響。

科學技術如何利用人們的思維缺陷?

魔術師的職業習慣讓我形成了這種思維方式。魔術師觀察人們的感觀盲點和局限性,並加以利用,這讓他們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時候完成一個令人驚嘆的魔術。一旦你掌握了這個要點,操縱人們就像是彈琴一樣簡單。

1

▲ 這是我在母親生日派對上的表演。

產品設計師對用戶行為的影響亦是如此。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利用你的心理弱點來操縱你的註意力。

讓我來告訴你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綁架方式 1 /控制了選項菜單,就控制了選擇

2

西方文化是基於個體選擇與自由的理想主義的。成百上千的人拼命捍衛自由選擇的權利,卻忽略了其實所有的選項都出自於選項欄,這份選項欄是由上層壟斷制定的,因此我們無法參與,也不能改變選項。

這恰恰是魔術師的魔力。他們先建造一個特定的選項欄,然後給人們創造出能夠自由選擇的假象,所以無論你選擇什麽,他們都會贏。這個道理的重要性再怎麽強調都不為過。

當被給到一份選項菜單的時候,人們很少會問:

什麽不在這份菜單上?

我能選擇的是這些,而不是另一些?

給出這份選項菜單的人,有些什麽目的?

這些選項滿足我的原始需求嗎?還是分散了我的註意力?(例如:一排令人眼花繚亂的牙膏供你選擇)

3

▲ 你的牙膏用完了,這一份選項菜單是否有益於你的需求?

想象一下,你在一個星期二的晚上和朋友出去聚會,想和朋友們繼續聊天。於是你打開 Yelp(大眾點評的美國版)找到一排附近推薦的酒吧。你和朋友們擠在手機屏幕前比較哪個酒吧更好一點。你們仔細查看每家酒吧的照片,在眾多雞尾酒中比較。那麽,這份選項菜單是否滿足你們聚在一起的原始訴求呢?

Yelp 通過這份菜單選項,用 “哪個酒吧的雞尾酒照片更漂亮” 這個問題替代了你和朋友們最初的問題——“去哪里繼續聊天?”

而且,你們陷入了 “Yelp 提供了所有選擇” 的假象。低頭看手機時,你們沒有註意到街對過的公園有個正在演奏的樂隊,也錯過了街道另一邊提供可麗餅和咖啡的線下活動。

4

▲ Yelp 很巧妙的將你們的需求 “去哪里繼續聊天” 轉變成酒吧雞尾酒的照片對比。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活動、旅遊、朋友、約會、找工作),技術能夠給我們提供的信息越多,我們越會產生這種假象:手機給我們的選擇提供了最強大最有效的支持。真的是這樣嗎?

“最強大” 的菜單不同於選擇最多的菜單。當我們盲目地關註被給予的菜單,會很容易忽視它們的差異。

“誰今晚有空出來” 變成了最近曾跟我聯系的名單列表。

“最近世界上發生了什麽” 變成了一系列的消息更新。

“誰目前單身,希望約會” 變成了一堆在 Tinder(美國陌生人交友軟件、探探原型) 上可以劃來劃去的照片(而不是與朋友參加當地活動,或是前去城市冒險)。

“我要回這封郵件” 變成了要用鍵盤敲打出來的回複(而不是與人真正有效的溝通)。

5

▲ 所有的用戶界面都是選項菜單。如果你的郵件客戶端提供回複建議,而不只是問你“你想怎樣回複”,會怎麽樣呢?(設計源自 Tristan Harris)

當我們在清晨醒來,翻出手機看到一系列的消息通知——這便是 “早起醒來” 看到的 “從昨晚開始我所錯過的所有事情”。

6

▲ 清晨起床看到的一串消息列表,這份列表究竟有多強大?它真的反應了我們所關心的內容嗎?

通過陳列選項菜單,科技操縱了我們對待選擇的方式,而且不斷用新的選擇去更新這份列表。我們越仔細地查看那些提供給我們的選項,我們越會發現其實這些選項與我們的真實需求並不相關。

/ 綁架方式 2 /將老虎機放進 10 億個口袋

如果你是一個應用程序,怎樣讓用戶對你上癮?答案是,變成一個老虎機。

每個用戶每天平均查看手機 150 次。我們為什麽會這樣做?這是 150 個有意識的選擇嗎?

7

▲ 你每天查看你的郵箱幾次?

隨機獎勵機制——老虎機的利用人類的一個心理效應。

如果你想將吸引力最大化,所有產品設計者需要做的是將用戶動作(如轉動轉盤)與不確定獎勵相關聯。轉動轉盤,然後你馬上會獲得一個誘人的獎勵(手表、獎金)又或者期待下一次轉動轉盤。當獎勵的幾率最不確定時,人們的上癮程度便會得到最大化。

這個效應在人們身上真的有用嗎?是的,老虎機在美國創造的財富高於棒球、電影和主題公園等其他娛樂產業的總和。據紐約大學教授 Natasha Dow Schull (Addiction by Design 的作者)的研究,人們對老虎機上癮的速度是其他賭博形式的 3 到 4 倍。

但不幸的事實是——很多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個老虎機:

當我們把手機從口袋中拿出來時,是在用老虎機查看收到了哪些信息。

當我們刷新電子郵件時,是在用老虎機看收到了哪些郵件。

當我們滑動 Instagram 的頁面時,是在用老虎機看哪些照片即將出現。

當我們在約會軟件 Tinder 上,將人們的照片左劃右劃時,是在用老虎機期待我們是否有配對成功。

當我們點擊紅色通知的數字時,是在用老虎機查看這些數字背後的消息。

8

▲ 應用程序和網頁們將隨機獎勵機制散布到產品的每個角落,因為這樣有利於營利。

但在其他情況下,老虎機效果只是碰巧出現了。例如,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惡意把電子郵件變成老虎機。人們在檢查郵件一無所獲時,沒人獲利。蘋果和谷歌的設計者們都不希望手機像老虎機一樣(引人上癮)。這種效果是意外出現的。

但是現在,蘋果和谷歌有責任通過更好的設計,將隨機獎勵效應轉化成不那麽讓人上癮同時可預見的效果,用以削減老虎機的影響。例如,他們可以幫助人們設定一天或者一周中某些固定的時間來查看那些 “老虎機” 應用程序,並相應地將新消息在固定時刻推送。

/ 綁架方式 3 /對於錯過重要事情的恐懼(FOMSI)

應用程序和網頁綁架人們思維的另一種方式是幫助用戶減少他們 “錯過重要事情 1% 的可能性”。

如果我想讓你確信,這是一個重要信息、短信;增進友誼或者發現潛在約會機會的渠道,那麽關閉、退訂、或者註銷登錄,對你來說將會很難,因為你有可能錯過很重要的事情:

這讓我們一直保持訂閱時事通訊,即便它最近沒有提供有益的內容(“如果我錯過了未來的通知怎麽辦?“)

這讓我們與那些很久沒說過話的朋友也維持著(社交網絡)好友關系(“如果我從他們身上錯過了重要的信息怎麽辦?”)

這讓我們一直使用約會軟件,即使我們已經很久都沒與其中的任何人見面了(“如果我錯過了一個也喜歡我的性感女生怎麽辦?”)

這讓我們一直沈迷於社交新聞(“如果我錯過了哪個重要的新聞故事而無法參與朋友們的討論怎麽辦?”)

但如果我們放大去看這份恐懼,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是無窮大的:當我們不再使用某樣東西時,我們一定會錯過重要的東西。

6 個小時不看,我們會錯過 Facebook 上精彩的時刻(例如:一個老朋友來到了我的城市)

少劃 700 次,我們會在約會軟件 Tinder 上錯過理想中的愛情伴侶。

如果手機斷開連接一個星期,我們會錯過緊急的電話。

但是,一直活在會錯過重要時刻的恐懼中,並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而且,一旦驅趕了這份恐懼,我們會非常迅速地從假象中蘇醒過來。當我們斷開電源超過一天,退訂那些信息,或者去野外紮營,我們以為會擔心的事,其實並沒有發生。

我們不會錯過那些我們看不到的事。

對於 “錯過重要事情” 的擔憂,只會產生在斷開電源、退訂或關機之前,而不是之後。想象一下,如果科技公司意識到這一點,然後以 “有效利用時間” 為由,而不是 “會錯過什麽” 的方式幫助我們主動調和與朋友或生意之間的關系,這會有多美好呢?

/ 綁架方式 4 /社會認同

9

▲ 社會認同是說服一個人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在社會認同面前,我們都是脆弱的。找到歸屬感的需求、被同輩認可贊賞是人類的最高驅動力。但目前,我們的社會認同卻掌控在科技公司手中。

當我被我的朋友 Marc 在照片中圈出來時,我以為他是有意識地圈出我來,一開始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 Facebook 等社交網絡公司的精心安排。

Facebook,Instagram 或者 SnapChat,自動建議功能讓用戶圈出照片中出現的人臉,控制了人們在照片中被圈出來的頻次(如:彈出 “圈出這張照片里的 Tristan” 的一鍵確認窗口)。

所以當 Marc 圈出我時,他其實是在回應 Facebook 的建議,並不是出於自主選擇。但是通過設計如上的選擇,Facebook 操控了百萬用戶在網上體驗中得到社會認同的頻率。

10

▲ Facebook 用這樣的自動建議,使得人們圈出更多的人,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外部效應和幹擾。

這個道理也體現在我們換頭像的時候—— Facebook 知道這是一個用戶對社會認同十分脆弱的時刻:“我的朋友們會怎樣看待我的新頭像?” Facebook 可以讓換頭像狀態在其他人的動態消息中排列更靠前,也會停留更長時間,讓更多的朋友點贊並評價你的新頭像。每一次他們的點贊或評論,我們便會馬上被拽回 Facebook 查看。

每個人都會對社會認同做出反應,但是根據人口統計學,青少年相比其他年齡段對此更加敏感。

12

/ 綁架方式 5 /社交的相互性(禮尚往來)

你幫了我一個忙——我欠你一個人情。

你說“謝謝你”——我要說 “不客氣”。

你給我發了封郵件——不回複則非常不禮貌。

你關註了我,不關註你則顯得不夠意思(尤其在青少年之間)。

回應對方的舉動,是我們的弱點。但是,通過社交認同,科技公司如今控制了我們回應朋友的頻率。

某些情況是偶然的。電子郵件、信息和社交軟件本就是社交互動的制造者。但在其他情況中,有些公司卻是有目的地利用了人類的這一弱點。

LinkedIn 是個很明顯的例子。LinkedIn 想讓人們盡可能地給對方制造社交壓力,因為每次的互動(接受好友請求,回複消息,或者為他人的技能背書)他們不得不回到 LinkedIn,也因此讓用戶在網站上花了更多的時間。

像 Facebook 一樣,LinkedIn 利用了信息不對稱。當你接受好友邀請時,你以為那個人是有意識地邀請你,但事實上,他們很有可能只是無意識地回應 LinkedIn 給出的建議聯系人列表。換句話說,LinkedIn 把你無意識的舉動(添加聯系人)變成了百萬用戶覺得有義務作出回應的社交壓力。而商家就從人們在網站上花費的時間獲利。

13

想象一下,成百萬人每天被這樣的事打擾,像無頭蒼蠅一樣奔走回應——而這全是那些從中獲利的公司所策劃的。

歡迎來到社交媒體的世界。

14

▲ 接受一份好友背書後,作為回報,LinkedIn 利用你對社交互動的感激,反過來讓你對 4 個好友進行背書。

如何讓科技公司將社交打擾降至最低?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獨立的組織(一個行業聯盟或科技領域的食品藥物管理局)來代表公眾意識。當科技公司濫用偏見時,對其進行監控。

15

/ 綁架方式 6 /無底的碗,無限的信息,自動播放

16

▲ Youtube 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個視頻。

綁架人們思考的另一個方式是讓他們持續消費,即使在他們並不饑餓的時候。

怎麽做?很容易。將有界、有限的用戶體驗永不停息。

康奈爾大學教授 Brian Wansink 在他的研究中解釋到:人們在喝湯時,你可以用一個自動續湯的碗誘導他一直喝下去。相比於正常的碗,人們可以在使用自動續湯碗時,多攝入 73% 的卡路里。

科技公司利用了同樣的道理。為了讓你持續翻看,動態會被有意識地設計為自動更新,也會有目的地消除所有會讓你暫停、重新考慮或者離開的元素。

這也是為什麽諸如 Netflix, YouTube 或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會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段視頻,而不是等著你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以防你不再看下去)。這些網站很大一部分的流量都來自於自動播放功能。

17

18

▲ Facebook 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段視頻。

科技公司,經常標榜自己 “我們只是讓用戶更容易地看到他們想看的視頻”,然而他們卻是服務於商業利益。 也不能怪罪他們,因為增加 “用戶所花費的時間” 是他們用以競爭的籌碼。

相反,想象一下如果科技公司有意識地限制你的用戶體驗並為你提供符合 “有效利用時間” 標準的內容,不僅僅限制你花費的時間,同時提高所花時間的質量,這會有多好呢?

/ 綁架方式 7 /隨時打擾 vs. 有尊重地推送

科技公司深知,能夠即刻打斷人們的信息,比那些滯後傳達的信息(如電子郵件或者其他延期收件箱)更能說服人們即刻回複信息。

考慮到這些,Facebook Messenger(或 WhatsApp、微信和 SnapChat)更願意將他們的消息系統設計成“新消息隨時提醒“(彈出提示窗口),而不是幫助用戶保持專註。

換句話說,打斷用戶有利於商業利益。

提高人們對新消息提示的緊迫感和社交互動也是那些公司的興趣所在。比如說,當信息被收件人看到時,Facebook 會自動告知發信人,而不是讓你掩飾是否已讀。(“既然你知道我看過了,我更覺得不得不回複了。”)

相反,蘋果尊重用戶,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開啟“已讀回執”功能。

問題在於,以商業利益之名,最大化對用戶的打擾,制造了全球範圍內普遍的垃圾信息的悲劇,也造成了每天上億次不必要的打擾。這正是一個我們需要通過制定 “通用設計標準” 來解決的一個巨大問題。

/ 綁架方式 8 /將用戶的需求和商業的需求綁在一起

應用程序操縱你的另一種方式是將你訪問軟件的原因(完成某種任務)與他們的商業原因變得無法分離(一旦使用,便最大化用戶對軟件的消費)。

舉個例子,線下雜貨店吸引人們前去消費的頭兩名產品分別是藥品和牛奶。但是雜貨店為了使人們的消費達到最大化,會把藥品和牛奶放在商店靠里的位置。

換句話說,他們讓消費者需要的東西(牛奶、藥品)與商業利益無可分割。如果商店真的為了方便人們而布置,他們應該將最受歡迎的商品放在前列。

科技公司以同樣的方式設計他們的網站。例如,當你想去 Facebook 看看今晚都發生了什麽時(這是你登錄 Facebook 的原因),Facebook 在你看完動態消息前(Facebook的原因)是不會讓你接觸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而且那是有意而為之的。Facebook 想將你使用 Facebook 的每一個原因,轉化成他們的原因——最大化你在 Facebook 上消費的時間。

然而,設想一下,如果…

Twitter 為你提供單獨發布推文的入口,而不是必須看他們的動態消息。

Facebook 給你提供一個專有的渠道查看今晚的 Facebook 事件,而不是強制用戶先看完動態消息。

Facebook 給你一個獨立賬戶,用於創建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和網站,而無需被迫安裝整個 Facebook 程序、動態消息和消息提醒。

在時間得到有效利用的世界中,總有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幫助你將商業目的與自己的需求獨立開來。

設想一下,如果有一份數字版的 “權利法案” 制定出一種設計標準,使用戶眾多的產品能夠更有效地幫助用戶實現他們的目標,這會有多美好?

/ 綁架方式 9 /不便捷的選擇

我們一直被告知,商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 “自由選擇” 。

“如果你不喜歡,你隨時可以換一個不同的產品。”

“如果你不喜歡,你隨時可以取消訂閱。”

“如果你沈迷於我們的應用程序,你隨時可以卸載。”

商業總是將利於它們的用戶選擇設計得更為便捷,相反,把不利於它們的選擇變得更為困難。

舉個例子,紐約時報讓你 “自由選擇” 是否取消訂閱。然而卻不會在你按取消鍵後直接取消,在選擇 “取消訂閱” 後他們會發來郵件,告訴你如何在一定的時間內撥打電話來取消賬戶。

19

▲ 紐約時報聲稱取消訂閱是你的自由選擇。

相較於使用選項的實用性,我們應該依據制定選擇時的阻力來觀察世界。想象一下,如果這個世界的選項都以滿足難度(類似於摩擦因數)來標記,並且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獨立機構(一個聯盟或非營利組織)來衡量這種難度並設定通用難度標準。

/ 綁架方式 10 /預測無力,得寸進尺

20

▲ Facebook 做出了點擊便可 “看照片” 的承諾。但在得知點擊後的代價,我們還會點擊嗎?

最近,應用程序在利用人們無法預測點擊結果的弱點。

當點擊按鈕出現時,人們無法通過直覺來預測這次點擊的實際代價。銷售員們從一個毫無惡意的微小請求(如:點一下看哪條推文被轉發了)開始,之後得寸進尺(你為什麽不多呆一會兒?),這就是他們 “先進門” 的技巧。幾乎所有社交網站都使用這種技巧。

想象一下,如果這些選擇的按鈕、瀏覽器和智能手機,能夠真正為用戶著想,並且幫助人們預測點擊結果(基於點擊收益和代價的真實數據)?

把選擇的實際代價呈現給用戶,這才是對他們真正的尊重。在一個善用時間的網絡中,選擇會被預計的代價和收益約束,因此人們可以在默認情況下做出有意識的選擇,同時不用付出額外的精力。

21

▲ TripAdvisor 利用 “先進門” 技巧,征求用戶評價(“你給打幾星”),然而卻在按鈕背後隱藏了 3 頁的調查問卷。

/ To Sum Up /我們如何面對

你是否在為科技綁架了你接觸世界的媒介而沮喪?我也一樣。我列舉了一些手段,但事實上這樣的手段有不下千種。想象一下,還有更多把這些技巧教給科技創造者的書籍、討論研習會和訓練;想象一下,如果成百上千工程師每天的工作就是發明讓你沈迷的方法,是多麽可怕。

終極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我們需要科技幫助我們自由地生活、感受、思考以及行動。

首先,我們需要智能手機、通知和瀏覽器成為能夠展現完美價值而不是沖動的思想和人際關系的外骨骼。並且,人們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該像保護隱私和其他數字版權一樣保護它。

谷歌 產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57

權威數據:全國耕地20.25億畝 去年凈減少90萬畝

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耕地凈減少89.2萬畝,總量依然維持在20.25億畝的水平上。

國土資源部10日上午舉行發布會,對外介紹2015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結果。

國土部地籍管理司副司長馮文利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主要地類面積數據如下:耕地20.25億畝,園地2.15億畝、林地37.95億畝、牧草地32.91億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71億畝、交通運輸用地0.54億畝、水域及水域設施用地4.90億畝,另外為其他的土地。

與2014年底相比,全國農用地面積凈減少426.3萬畝,其中耕地凈減少89.2萬畝,建設用地凈增加713.5萬畝,未利用地凈減少287.2萬畝。

馮文利表示,這次發布的數據為土地變更調查的最終結果,與今年4月份《中國國土資源公報》中發布的預報結果數據稍有差異。2015年度全國土地利用現狀數據以這次發布的數據為準。

馮文利表示,基於變更數據調查的分析,可以反映出2015年土地利用與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全國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補改結合,使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得到有效落實。2015年,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明顯放緩,較2014年凈減少的161萬畝下降了44.6%,全國耕地面積持續維持在20.25億畝。全年水田、水澆地共增加235萬畝,占新增耕地面積的64.7%,比2014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

全國經依法批準建設的城鎮和工礦用地占用水田、水澆地面積110萬畝,同時通過土地開發以及補改結合等補充的水田、水澆地面積159.7萬畝,超出了建設占用50萬畝,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有效落實。

第二,新增建設用地下降明顯,落實中央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總量較2014年下降了292.8萬畝,降幅達到27.4%。新增建設用地中,城市、建制鎮面積占比較2014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交通、水電、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上升了1個百分點,其中機場和港口碼頭重點項目用地面積明顯增加,分別增長了15.5%和63.8%。

第三,內涵挖潛,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持續提升。2015年各地使用往年批準的土地148.4萬畝,較2014年提高了11.8%,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相當於當年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近20%,與2014年相比提高了6.8個百分點。

馮文利認為,各地大力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新疆、山東、河南等19個省份使用存量用地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提出了“總量控制、增量遞減”的節地目標。從調查結果顯示出,各地以開展閑置用地的專項督查,節約集約模範縣創建等活動為抓手,嚴格控制增量用地,積極盤活存量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效果明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04

TCL通訊上半年利潤同比減少98% 中國區營收同比降69%

TCL通訊發布2016年上半年財報,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度營業額達109億港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由2015年上半年的19.3%輕微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度的20.4%。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1100萬港元,同比下降98%。

在具體業務上,2016年上半年度,本集團的手機及其他產品總銷售量3310萬臺,同比下降2%。智能終端總銷售量1740萬臺,同比下降12%。 整體平均銷售價格由2015年上半年度的50.7美元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度的42.6美元。TCL通訊表示,因國內手機廠商積極向海外擴張,加上各地 本土品牌在消費市場的掘起,均令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形勢進一步加劇所致。另一方面,TCL通訊稱將繼續加強虛擬現實的投入進行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

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 TCL通訊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累計激活用戶3450萬,同比增長近兩倍,應用下載量累計近4億次。而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第三方移動支付)結算金額達73億港元,同比增長超過三倍,接入互聯網商戶近460家。

在區域業務上,從營業額和手機銷量占比來說,TCL通訊業務以北美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為主。不過在拉丁美洲和中國區業績下滑嚴重。

財報顯示,TCL通訊在北美洲區內錄得營業額34億港元,同比增加6%;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達710萬臺,同比增長4%,其中智能終端銷量 430 萬臺,同比增長 37%。

而在歐洲區內錄得營業額28億港元,同比減少13%;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870萬臺,同比上升14%,其中智能終端銷量420萬臺,同比減少7%。

在亞太區內錄得營業額5億港元,同比增加48%;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170萬臺,同比增長83%,其中智能終端銷量 90萬臺,同比增長46%。

受到拉丁美洲貨幣匯率持續波動和本土品牌崛起的影響,區域業務受到打擊,錄得營業額為29億港元,同比減少27%;手機以及其他產品銷量為990萬臺同比下降7%。其中智能終端銷量550萬臺,同比下降16%。

在中國區,TCL通訊在中國區內錄得營業額4億港元,同比減少69%;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180萬臺,同比下降52%,其中智能終端銷量60萬臺, 同比下降71%。TCL通訊表示要實施新的品牌理念,專註精品戰略,提升產品價格;同時在渠道上,將在運營商與公開市場並行發展,積極尋求與零售商店和在 線渠道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28

評級耗時致第三方支付續牌延遲 未來牌照減少已箭在弦上

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續牌千呼萬喚始出來。2016年8月12日,央行正式公布市場期待已久的首批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續展結果,結果顯示首批27家無一例外,均獲得了續牌資格,但是部分支付牌照業務被收縮。

對於此次業務收縮,在業內人士看來,存在著多種信號,一是監管趨嚴的表現;二是支付行業發展趨勢、業務格局轉變的結果;三是未來市場存量牌照將逐步順應市場需求,有可能數量減少的前期鋪墊。

在首批支付牌照續牌落地後,本月31日第二批13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的存續期到期日也接踵而至,第二批能否按時順利續牌也成為市場關註的重點。

緣何延遲78天?

8月12日,距離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應有的續牌日已經整整遲到了78天。在這78天中,市場上包含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巨頭均處於裸奔狀態。

緣何遲到了78天,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

一位順利續牌的首批第三方支付機構高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是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元年,從政策出臺來看,2016年4月,密集發布了一系列監管及自律政策。在這些政策之中,央行於2016年4月19日向支付機構下發《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下稱《評級辦法》)成為此次未能按時續牌的最大“阻礙”。

“央行在續牌時碰到很尷尬的問題,即續牌要等到根據《評級辦法》打分、評級落實才能夠發牌,如果評級尚未落實,就實施續牌動作,一旦某機構打分結果並不理想,央行就處於很被動的狀態。”上述第三方機構高管人士對記者表示,打分評級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涉及到監管層面的多個部門,包括支付結算司、央行條法司、央行科技司,最後歸口至央行支付司,8月份能夠順利續牌,已經是打分速度比較快的體現了。

此前,央行下發的《評級辦法》指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分類評級指標包含監管指標和自律管理指標兩項。監管指標共包含6項,具體為客戶備付金管理、合規與風險防控、客戶權益保護、系統安全性、反洗錢措施、持續發展能力。自律管理指標則由支付清算協會制定。

綜合各項指標評分後,支付機構被分為5類11級,包括A(AAA、AA、A)、B(BBB、BB、B)、C(CCC、CC、C)、D和E類。其中,D類代表支付機構潛在風險較大,E類則代表著機構風險隱患嚴重。如果機構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或連續多次評級為D類或E類,則監管部門將采取相應的措施,直至撤銷牌照。

從時間來看,該《評級辦法》的下發時間為4月19日,而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到期時間為2016年5月26日,僅僅相距37天,想要在37天內完成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打分評級流程似乎並不可行,而評級結束並非是續牌的開始,從8月12日央行續牌落定後針對支付機構的業務調整可以看出,部分支付機構發生了業務“合並同類項”,此外部分機構還主動退出了某些業務市場,對於這些業務的調整也需要時日。

由此,延遲續牌成為了當時的“必然”,

針對續展延期,央行相關負責人也指出,一是調減存在嚴重違規行為、核準支付業務事實上處於停滯或出現嚴重萎縮的機構支付業務範圍,凈化市場環境;二是規範整合部分隸屬同一集團或股權重合的支付機構業務範圍,優化牌照資源,減量增質,促進市場進一步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央行將以續展工作為契機,對機構是否繼續具備支付業務經營資質、所從事支付業務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等進行審查,審慎作出續展決定。”該負責人說。

牌照減少在路上

續展延期,業務整合,固定電話支付業務退出歷史舞臺,種種跡象都表明央行的監管“緊箍咒”正在不斷收緊。

記者梳理了《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下稱“《續展決定》”)發現,共有2家機構被暫停了異地銀行卡收單業務,分別為易寶支付有限公司(下稱“易寶支付”)和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匯付天下”),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則主動暫停了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天津五省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此前,易寶支付和匯付天下均在2014年初因為預授權違規事件,在當年4月受到央行處罰叫停發展新商戶,並分別退出7個省份和15個省份的收單業務。

此外,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和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則主動終止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相關業務。

業務整合和業務收縮顯而易見,隨後而來的究竟是不是牌照回收?

“撤牌容易後續處置難。”一位第三方支付行業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央行還沒有想好針對第三方支付牌照最好的退出機制,處置也並非簡單撤銷牌照。

“以收單牌照為例,每一個擁有收單牌照的支付機構背後都綁定著幾十萬商戶,一旦突然註銷,這幾十萬商戶的業務如何接續也是一個問題。”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市場上共有267家牌照,立馬撤銷也擔心市場會出現反彈。

市場的樂觀預期似乎並沒有得到央行的印證,在同日的答記者問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續牌並沒有出現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情況,不過在後續的第二批,第三批將會出現合並業務的情況,合並後預計會減少8、9家支付機構。

目前距離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續展的日期僅僅剩下17天。央行相關負責人也指出,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

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指出,再次確定不再設立新牌照,未來可預期支付牌照價格又將出現上漲行情。“目前市場上多數公司牌照沒有意義,基本上都在做杠桿倒買倒賣。”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未來監管層將對牌照買賣市場進行規範,未來買賣牌照將不再是有錢可以解決的問題。

支付牌照業務整合尚存難度

本報梳理《續展決定》發現,除業務收縮外,還存在大量的業務整合,其中共有6家支付機構發生了合並業務,分別是資和信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合並資和信網絡支付有限公司支付業務;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合並通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支付業務;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合並上海華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付業務;海南新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並浙江盛炬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支付業務;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合並上海付費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支付業務;上海杉德支付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合並杉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支付業務。

通過合並行為,前者支付機構分別增加了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中的一項或多項業務。

“原本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七張。”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李超對記者表示,7種支付業務分別為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預付卡發行、預付卡受理、固定電話支付和數字電視支付,所謂支付資質即擁有上述7張牌照中的任何一張即具有支付資質。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數字電子支付機構僅有2-3家,尚屬於新興市場,而對應的固定電話支付由於硬件設備以及用戶消費習慣變遷等多種原因,未來或將退出歷史舞臺。此前,在上述7項支付業務之外,還曾經短暫存在過貨幣匯兌支付業務,但是由於涉及外匯等原因,如今已經逐步淡化取消了。

從目前合並機構來看,均是業務重合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對此,下發兩張牌照實屬畫蛇添足。此外,從合並業務來看,以銀行卡收單為例,假設合並前A公司覆蓋北京、天津、河北,而B公司覆蓋上海、廣州,合並之後並沒有影響,但是合並之後覆蓋範圍有所減少將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隨著新型支付方式不斷湧現,掃碼支付的市場範圍迅速擴容,而這也代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了原本僅僅被金融機構分食的收單市場。支付牌照分類的邊界正在被突破。

但是,李超表示,支付細分業務合並也存在一定難度,監管層還無法整合。“支付有很多業務,互聯網金融只是提取一部分屬性,拼成新業務,新業務遊走在很多業務的灰色地帶。”李超表示,如果未來銀行卡和微信結合,那麽牌照應該如何規定?原來銀行卡收單牌照是不是可以直接做所有移動支付業務,原來僅僅做移動支付的牌照是不是可以直接做pos機業務,都有待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