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盤官:頻與債仔鬥智富事高指財困公司董事屢隱瞞
1 :
GS(14)@2015-05-05 01:17:59【本報訊】清盤個案近年劇減,卻不表示公司財政比十年前穩健。富事高諮詢(FTI)資深常務董事周偉成指,近年銀行不願將財困公司申請重組清盤,反而由債券持有人出手的個案增加,隨着「董事聰明咗」,清盤官工作亦變成與之「鬥智鬥力」。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周偉成入行18年,「有幸」經歷多次金融危機過後的清盤潮,他97年出道時,公司較尊重入場接管資產的清盤官,乖乖拉閘、保留文件,「等清盤官處理,怕有法律後果」,故當年工作較簡單,只專注變賣資產,依次將資產派回債權人手上。惟近年爆出宜進利、泰興光學等矚目案件,「董事聰明咗,唔想清盤人知道太多以前嘅事,怕有手尾跟」,刻意隱藏文件,甚至訛稱已散佚,清盤官需與董事鬥智鬥力,向銀行、供應商等第三方取交易證據,才能由零開始重組財務狀況。
泰興光學密室藏假數資料
可能不少人認為清盤人的工作只是到被清盤的公司查數、看文件,但周偉成卻表示,一定要去到前線搵真相,「不能夠坐喺辦公室,一定要出去搵真相,永遠坐喺辦公室,一定會走漏眼」。2005年泰興光學案,周偉成最初以財務顧問身份介入調查,發現公司現金有問題,繼而觸發債權人申請臨時清盤。周偉成與同事以臨時清盤人進入公司查數時,一名外籍同事覺得寫字樓一座神枱有古怪,百無禁忌下移開神枱,竟發現一間細小的「秘密室」,內裏擺放假客戶資料、假公司印章製造等文件。最後警方花5年時間偵查及審訊,發現馬寶基父子等6名被告的詐騙令投資者及銀行共造成超過44.5億元損失,結果全部被判監收場。原來經濟好並非公司清盤案減少的主因。周指倘公司無力還款,以往銀行「最主動申請公司清盤」,以求盡快收回貸款。現在銀行「跑緊數」,客戶買少見少,「㩒爆」公司可免則免,加上樓市暢旺,單以董事物業抵押已「夠還(錢)有凸」,直接使清盤案件近年劇減至只有最高峯時期的五分一。
由債券持有人申請清盤增
以往幾乎沒有債券持有人申請公司清盤的案件,近一兩年漸見每年十多宗,但業界預期趨勢將持續。周偉成指出,此類清盤未必因為公司完全欠缺現金,而是資產流動性低,無法及時變現滿足財務要求,除投資者戒心甚重的礦業、林業公司外,重資產的內房股危機「幾嚴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504/19134619
金牌清盤官憂爆債務重組潮德勤黎嘉恩指大型個案增
1 :
GS(14)@2015-09-23 01:45:57【訪問】股災至今兩個半月,影響料年內蔓延至實體經濟。「金牌清盤官」德勤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指,近期每一兩個月就有一宗較大型重組個案,料農曆年前將現重組潮。他認為股市未見底,中資新股雖失大水喉,但受惠東南亞新股漸抬頭,德勤不擬調整年初所訂的全年集資額預測。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企業陷入財困,在未證實「死亡」(清盤)之前,會先求助專業財務顧問,進入債務重組程序。黎嘉恩指通常一年半載才會出現大型重組個案,近期一兩個月已見一宗。過去清盤個案多數出於公司短期周轉困難,近年股東爭拗成近年熱門重組原因,不少個案中,二股東明明資金充裕,卻等到「(大股東)你搞唔掂我咪出嚟做救世主」,甚至一拍兩散。
零售業陷財困頗常見
今年連鎖化妝品店Missha、連鎖家電店DSC德爾斯相繼結業,可見新一輪清盤潮將臨?黎嘉恩指零售業陷財困頗常見,而且近年大型公司多選擇盡早進入重組程序,未必需走到清盤一步。不過他亦承認,除非未來數月經濟突然好轉,否則農曆年發放雙糧、花紅前,將見更多財困公司浮面。這些公司多與內地有聯繫,其中不依靠內需、產能過剩的行業風險較大,因為缺乏政策支持,例如內房、鋼鐵、製造、紡織業,投資者應慎防涉及高風險投資、董事及核數師相繼離任、行業前景不佳的公司(見表)。市況不濟拖累新股市場氣氛。黎嘉恩指隊伍中固然有人退出,亦有拖慢步伐觀望市況,管理層亦明白上半年天價發售已不可能重演,定價需貼近二手市場,尤其急需「救命錢」的公司,均願意降價求售。面對新股生意驟跌,德勤卻無意下調年初訂下的集資額預測,維持估計下半年7至8隻大型新股集資共800至1,000億元,全年集資2,400億元。黎嘉恩暫未聽聞巨型新股延遲上市,直言對「股災」二字有保留。他感覺是次與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來勢洶洶、no hope(無希望)」不一樣,現時本港經濟處於「尷尬期」,「肯定唔好,但唔係好差」。在內地新股腳步漸緩時,他指近來東南亞新股抬頭,不少冀透過香港進入內地發展,例如他正處理一宗東南亞建築新股。不過他亦承認始終東南亞難以取代中國,成主要新股來源地。他希望香港今年能再奪全球集資一哥寶座,但實際需視乎內地何時重啟IPO,以及紐約交易所受惠美國經濟改善的集資能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22/19304591
二少最後一刻申請暫緩失敗鏞記清盤「點解打爛阿爺招牌」
1 :
GS(14)@2015-12-17 08:27:13【二少一方】■甘家二少昨向終審法院申請暫緩清盤令被拒,二少女兒甘蕎因及兒子甘連宏亦有到庭。羅君豪攝
【本報訊】中環鏞記酒家清盤案始終未現曙光,二少甘琨禮一方昨傍晚試圖向終審法院單方面申請永久暫緩清盤令,但被拒絕,清盤令今日凌晨生效,鏞記母公司正式清盤。二少女兒甘蕎因指一直「好努力保住阿爺招牌」,她哭訴:「只係想分家啫,點解要將阿爺嘅嘢打爛,好過份」。大少甘健成長子甘崇軒強調以公平先行,不排除清盤後購回鏞記商標,再打響鏞記招牌。記者:黃幗慧 陸羽平 羅日昇
二少一方盡最後努力,試圖令鏞記不致清盤,昨在法庭關門前2分鐘,即4時58分向終院申請永久暫緩清盤令。終院在傍晚開庭,首席法官馬道立質疑為何這麼遲才申請,批評是有策劃性地延誤申請,亦質疑單一法官能否批准。馬官最後拒絕永久暫緩清盤令,押後頒佈原因。
【大少一家】■甘家大少遺孀梁瑞群及兩子立場強硬,就二少買下大少所持的45%母公司股權開價13億。資料圖片
二少子:開1,000億也沒用
甘蕎因指,今日會到破產管理署處理清盤程序。雖然對清盤已有心理準備,但她仍是「以沉重心情接受」。她向本報哭訴,為着案件哭過多次,「好唔捨得,公司上下都好努力,無端白事走去清盤,好唔合理。清盤係要嚟分家啫,咪分囉,要將阿爺嘅嘢打爛,真係實在好過份」。她又表示,她們也受委屈6、7年,「我哋根本從來冇欺壓伯父一家人,咁多年嚟(伯父一方)講好多古仔,點解我哋一直冇回應、冇出聲,我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唔出聲唔代表我哋有(欺壓)」,又指她們面對的輿論壓力也很大。據悉,大少遺孀梁瑞群開價13億,二少還價11.14億。當被問及大少遺孀是否獅子開大口,甘蕎因說:「大家有眼睇。」其弟甘連宏又指,對方強調問題不在於錢,是在於立場,故就算開1,000億也沒用。根據二少一方估價,鏞記酒家現址大廈市值16億元,若清盤後大廈被拍賣,二少一方視乎情況決定會否買回。雖然甘蕎因再三強調今次母公司清盤不會影響鏞記營運,但其實清盤後鏞記大廈或出售,鏞記酒家便不能原址經營,炭爐不能移到別處使用,因食環署已停發裝設大型炭爐牌照,意味炭燒燒鵝將成絕響。至於大少甘健成遺孀一方認為應以公平行先。據了解,遺孀認為價錢須合情合理,指是亡夫遺願,她們相信即使清盤令生效,二少仍有空間買下大少的45%股權。遺孀一方了解鏞記財政狀況,認為二少一方有能力支付13億元的公平開價。
■雙方因不足2億的差價而談判破裂,鏞記將正式清盤,鏞記酒家或須遷走。
大少子或買回鏞記酒家商標
對於鏞記或不能保留原址,甘健成長子甘崇軒也感傷心,「由細個10歲就入去,走來走去,30、40年嘅感情。但我哋係騎虎難下,無奈事件解決唔到」。有鏞記前員工批評二少令鏞記酒家經營不善,甘崇軒表示不排除將來買回鏞記酒家的商標「做番起個名」。終院上月11日判大少甘健成遺孀梁瑞群上訴得直。5名法官一致裁定,大少在鏞記經營上被排擠,未能與二少共同經營,認為將母公司Yung Kee Holdings Ltd清盤是公平公正的做法。
食客嘆息
劉先生(港人):「阿女未食過,今晚帶佢同朋友嚟食叉燒,仲叫咗燒鵝、乳豬同皮蛋;清盤好可惜,鏞記係香港地標。」
梁先生(馬來西亞華僑):「鏞記喺馬拉好出名,幾年前嚟食過,今次同朋友再嚟食脆皮燒鵝;爭產可能冇得食,好可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17/19415305
亞視又拖糧否認清盤
1 :
GS(14)@2016-01-18 00:58:08有拖糧前科的亞洲電視,上周五(8日)聲稱已經向員工發放12月份薪金,不過日前有亞視員工稱發現銀行彈票,同時亦有員工收到通知叫他們不要入票,甚至有傳新聞部倡議罷工,事後亞視發言人黃守東已經否認此事。昨日又盛傳亞視因拖欠12月份薪金並將於下周一(18日)清盤,同日下午將召開員工大會。事後再向黃守東求證,他說:「謠言止於智者」,對失實謠言予以否認,並譴責造謠者用心不良,他強調公司目前運作一切正常,現正積極安排尚未獲發12月份薪金員工的發薪事宜。」亞視副總裁趙汝强亦表示未有聽過有員工大會,即使亞視目前處於不穩定狀態,他仍會留守到最後。採訪:非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16/19454087
總裁辭職 人事部全跳船ATV無錢出糧 王征申清盤
1 :
GS(14)@2016-02-08 03:20:14■農曆新年前夕,亞視遭主要債權人王征申請清盤,前景未明。何柏佳攝
【亞視玩完】【本報訊】農曆新年前夕,亞視終走上末路。亞視營運總裁馬熙昨晚宣告員工出糧無期,隨即辭職;主要債權人王征昨午向高等法院申請亞視清盤。約300名亞視員工被拖欠兩個月薪金,情已盡心更死,人事部集體辭職,新聞部也相繼走人,昨晚十點半晚間新聞可能是亞視最後的新聞報道,女主播臨別一句「有緣再會」告別觀眾。猴年將至,但亞視員工很難過。記者:王家文 黃曉妍 仇志德 陳俊強
王征
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昨以主要債權人身份,向高院申請亞視清盤,亞視昨晚十點半新聞也報道相關消息。消息人士透露,王征申請清盤只是姿態,旨在與股東角力,卻犧牲了員工,不排除他欲討回債項。昨是農曆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天,晚上7時許,馬熙在保安及公關陪同下,於公司門外見傳媒交代最新情況。他指盡了一輩子最大努力,跟管理層籌謀員工發薪安排,並要求各董事、投資者,包括股東司榮彬注資,但都不成功。他承認公司無足夠資金支付員工去年12月及今年1月薪金,向全體員工致歉,發言1分20秒,最後草草交代公司去向,「我而家要求馬上召開董事會,請董事們決定以後公司嘅前路,就係咁多」,說罷掉頭走,對於亞視記者追問促交代欠薪、質疑違反承諾,他都沒回應。馬發言後約1小時向員工發電郵,宣佈即日辭去營運總裁。
■無綫昨出動TVBuddy車進入亞視廠房送文件。
部份員工申自動遣散
「佢(馬熙)道歉係道歉乜嘢?道歉佢講大話呀?」《天南地北》節目主持馮家俊仍被欠兩個月薪金,「佢而家係被迫出嚟向傳媒交代,唔係同員工交代」。前六合彩之子蔡國威也質疑,「而家先召開董事會,會唔會有啲遲?一早已經知道問題喺邊度,點解要去到過年最後一日,先去做呢啲事?」部份亞視員工知悉出糧無期,即時引用《僱傭條例》10A向勞工處申請自動遣散。消息指,人事部全體員工已集體「跳船」,部份會計部員工也遞辭職信;新聞部相繼有多名員工辭職,包括任職16年的資深體育主播張志豪,部份人自行即時「補假」,料今日極少人返工,陷入真空狀態。勞工處表示,知悉亞視未能在承諾期限前發放欠薪,正就部份檢控個案徵詢法律意見。通訊事務管理局表示關注亞視欠薪及營運狀況,若發現違規會按條例及程序處理。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勞工處「懶懶閒」,無積極向亞視股東或話事人問罪。
清盤過程料拖拉數年
大律師陸偉雄指亞視尚欠政府牌費及罰款,一旦被清盤,按法例須先償還政府,再向有抵押的債權人繳清債務,之後才輪到員工欠薪。王征貸款如有抵押,可排在政府後收回債務。他認為亞視員工相繼辭職,勢難再營運,「就算王征唔清,其他人都會清盤」。他指亞視業務複雜,加上資產涉版權問題,料清盤過程須拖拉2至3年才完成。亞視去年9月申請將41.66%股權轉讓,但通訊局一直未批申請。股權目前仍主要由王征遠房親戚黃炳均及台灣商人蔡衍明持有,各持52.41%及47.59%股權,《信報》日前引述司榮彬自稱只是「亞視債權人,還不是真正的股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06/19482349
管理層入稟 亞視暫避過停播阻清盤人遣散員工 法庭今處理
1 :
GS(14)@2016-03-01 18:17:56■亞視再一次避過停播,員工將公司旗幟降下並摺起。黎樹雄攝
【亞視永恒】【本報訊】永恒的亞視再一次避過停播。因前投資者王征申請清盤而獲法庭委任為臨時清盤人的德勤昨召開員工大會,透露已欠薪兩個月的亞視只剩20萬現金,資不抵債令他們必須即場解僱全體員工,並擬於今日停播。數以百計員工原本連解僱信都簽妥,但以新股東司榮彬為首的亞視管理層隨即向法庭提出反對,迫使德勤暫緩行動,法庭今午將再開庭處理,決定一眾員工命運。記者:林偉聰 黃曉妍亞視峰迴路轉的一日由臨時清盤人德勤昨午召開員工大會開始,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向出席員工表示,上周五入場接管發現亞視只剩20萬元現金,勞工保險亦於昨日到期,因此決定即時解僱所有員工,「我哋都冇辦法。如果再欠多一個月,到時你哋就鬧我喇喎,有冇搞錯你晨早入到嚟,你仲要係會計師,你明知間公司得番20萬,你仲留住我哋?」
逾二百員工已簽解僱信
黎嘉恩在會上又透露亞視的半癱瘓狀態,包括人事部已無人上班,會計部的賬目亦只是做到去年7月,公司已拖欠員工薪金兩個月,而且無任何新資金進場,連他都對仍有員工上班感不解,「所以我都唔係好明,如果連糧都冇得出,要破欠,啲人仲喺度。」黎當時更指,將於日內通知通訊局亞視停播,原定亞視會在今日「熄總掣」。德勤並即場向逾二百名員工逐一派發以德勤名義發的解僱信,信上指由於亞視資不抵債,員工與亞視的僱傭關係會即時終止。不少員工都簽署,並透過現場的勞工處人員登記破欠基金,部份人又執拾個人物品離開。
發言人:今晚亞視永恒
不過至下午約4時,包括亞視股東司榮彬代表何子慧及發言人黃守東等亞視管理層突然到高等法院,申請反對德勤遣散及停播決定,黃守東在庭外等候期間一度笑言「今晚亞視永恒」,果然至晚上7時,法庭就發書面指示,今日3時處理有關申請,並指示德勤在聆訊前不可遣散員工和停播,令亞視暫時又過一關;原定昨晚開記者會解釋清盤程序的德勤亦臨時取消記者會。司榮彬與發言人毛義德昨晚就現身亞視廠房與其他管理層開會,有傳媒大聲發問今天會否有員工返工,毛義德回應:「返。」並做出OK手勢。會議前司榮彬曾向《明報》表示已經準備一筆現金,他未有透露金額,但就發出一幅有一箱1,000元「金牛」的圖片,又指明現金只會用作支薪,「不能給他們(德勤),肉包子打狗(有去冇回)」,又稱德勤瘋了。《蘋果》再聯絡司時,他確認上述內容,但就以開會為由拒再受訪。有份協助亞視員工的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形容事件是股東鬥法,員工犧牲,認為現時的情況對員工最為不利。他指德勤如直接了當解僱員工,員工尚且清晰可獲得甚麼賠償,但若員工須以《僱傭條例》第10A條自行離職,舊制的員工能否取回公積金仍屬未知數,他希望法庭可於今日審結,令情況盡快明朗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1/19511415
臨時清盤人德勤:遣散員工 今日亞視停播
1 :
GS(14)@2016-03-05 01:15:30■何子慧不滿德勤極速申請亞視清盤,質疑背後另有動機。王子俊攝
【本報訊】永恒也有終結時,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昨為亞視畫上句號,指新投資者司榮彬死線前仍未能以現金或銀行本票等方式,提供德勤要求的800萬元營運、員工薪金及500萬保證金,宣佈今早遣散亞視全體員工,最快今早停播,較牌照屆滿提早近一個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對此表示遺憾,司榮彬的代表何子慧則批評德勤表現不專業,「點解要咁粗暴關閉亞視?佢哋嘅社會責任喺邊度?」記者:馬志剛 張嘉雯
德勤中國華南區企業重組服務合夥人葉華明表示,上月底得悉亞視只剩20萬現金,無法支付員工欠薪和保險費用,為保障債權人利益,日前宣佈解僱所有員工,但遭亞視管理層入稟法院阻止。雙方昨早再在庭上交鋒,法官未有再下令禁止德勤的行動。德勤指,司榮彬希望只保留150名員工,並提出向員工支付3月薪金,但至昨午5時死線前仍未能以現金或銀行本票等方式,提供德勤要求的800萬元營運、員工薪金及500萬保證金,又指對方本身持的只是一間離岸公司,資金狀況不明,故決定提早遣散所有員工。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說,擔心繼續營運只會增加債權人的損失,決定今早9時到亞視廠房,正式遣散全體不足500名員工。至於何時正式「熄機」停播,另一合夥人何國梁說,要先與工程部人員了解熄機流程,暫未能提供確實時間。
股東今拿出大額現金或有轉機
由最初被法庭委任做亞視經理人尋找白武士,到如今成為清盤人,黎嘉恩形容自己和亞視有不解緣,最初沒想過「會得20萬cash(現金),仲要只係得bank statement(銀行結單),而家係咪仲少咗啲都唔知」,更沒想過會出現如今的局面,「坦白講,我唔想見到呢個情況」。黎嘉恩說一直不能確定亞視能否繼續出糧,「作為有責任嘅僱主,要做比較tough(難)嘅決定」,今日正式遣散員工後,公司變賣資產,員工有機會優先索償,加上員工可以申請破欠基金,相信可比其他債權人更早取回部份欠薪。於記者會尾聲,黎被問到若今早中國文化傳媒手持大額現金現身亞視,是否百分百「冇彎轉」,黎苦笑稱「睇吓有幾多啦」。至今尚未啟動《僱傭條例》10A條自動遣散的藝員僅剩彭敬博(前名彭遠揚)、伍偉樂和黃文韜3人。彭敬博獲悉遣散決定時大感可惜,同樣未啟動10A的財經節目主播章佳強感欷歔,力斥王征要負最大責任:「佢為咗盤生意同蔡衍明嗌交。」早前被裁定100項欠薪罪成的亞視前執行董事葉家寶則以「痛心疾首」回應事件。蘇錦樑對德勤的決定表示遺憾,表示當局將與德勤理順善後工作,包括頻譜、山上發射站及物業交接等。他又指,原定4月2日提供服務的香港電台,最快下周四可接收亞視的模擬頻譜,提供廣播服務。通訊局表示已與亞視臨時清盤人聯絡,期望盡快收到正式書面通知,確認亞視停播時間,以及在其免費電視牌照屆滿前亦不會復播,讓該局安排提早收回頻譜。勞福局局長張建宗表示,目前已有120多位員工申請破欠基金,現時仍密切留意進展。
亞視玩完事件簿
1/4/2015:亞視遭否決免費電視續牌申請,一年後須停播,成為史上首間不獲續牌廣播機構;主要投資者王征指不獲續牌是「陰謀與騙局」10/9/2015:司榮彬收購原大股東黃炳均股權及王征約20億元債務,聲稱投資100億元打造新亞視,但原來交易拖延至上月底仍未完成27/11/2015:執行董事葉家寶被控縱容及疏忽導致亞視拖欠員工薪金,法庭裁定葉罪成;葉其後辭職5/2/2016:前主要投資者王征以主要債權人身份入稟高等法院申請亞視清盤6/2/2016:新聞部人手嚴重流失,《六點鐘新聞》及《夜間新聞》首次停播;但停播兩周後突然復播昨日:臨時清盤人德勤宣佈,因未能和司榮彬達成協議,決定今早遣散所有員工,亞視提早今早停播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亞視前藝員心聲
開台元老 夏春秋:一個人、一個機構、一件事物,到咗極限,冇得可以挽救,引用術語「氣數已盡」,惟有一句可惜。
首屆亞姐冠軍 黎燕珊:都要有個了斷。其實心情都好複雜,雖然呢個電視畀我好多美麗回憶,但搞成咁真係好淒涼,留守到最後嘅員工,最緊要畀番啲人工佢哋。
金牌女司儀 朱慧珊:亞視咁樣嘅結束方法係好令人欷歔,但遣散係唯一嘅做法。對大部份員工嚟講,都係一個解脫吧!亞視走到而家,早啲(還是)遲啲停播,已經冇太大分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4/19516030
三浩講場:清盤人的一肚苦水
1 :
GS(14)@2016-03-11 12:57:42最近兩個星期,亞視幾乎天天上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尤其是臨時清盤人與投資者之間的周旋,峯迴路轉。債務重組、員工欠薪、遣散及熄機停播等問題,天天都有新發展。身為同業,不禁有感而發,也想發牢騷!作為高等法院的代表,清盤人不時需要在短時間內及法律框架下,用其個人判斷作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商業決定,為求達至盡量保護和平衡各方持份者的利益。但在現今複雜的商業社會裏充斥着各種利益及角色衝突,複雜的股東及債權債務關係,夾雜着公眾與傳媒的輿論、目光,構成四方八面的壓力點。夾在中間的清盤人所作出的商業決定,最終結局美滿,當然皆大歡喜(雖大多不曾聽見掌聲)。但當效果未及預期理想,清盤人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揚言投訴及訴諸法律之聲則此起彼落)。清盤人都是個人委任制的,所以在個別情況下如有閃失,更需以個人名義負責。其風險之高及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再者,在資可抵債的情況下進行債務重組或清盤,過程本身就是充滿了衝突,何況企業是資不抵債,更容易引發爭議。當枱上的餅未能滿足在坐所有人時,每個人都希望能比其他人分到大塊一點。有見及此,文明社會的清盤及破產法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確保債權人能公平地分配到債務人的財產(pari passu principle),不能因某人的拳頭較大或呼叫聲較響亮就能分到大塊點!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但大家可能忽略一點,當一家企業經歷多年負現金流及最終出現負資產的情況,其股東權益亦隨之而蒸發掉。而其管理層對企業股東的誠信義務,其實應該轉移至整體債權人利益。如果該企業決策者繼續經營負資產企業,令其債務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對債權人損害就更加深!所以業界早已倡議應為「在無力償債情況下營商」(Insolvent Trading)立法規管予以問責。當企業無力償債時,有關董事如無合理解釋為何未能防止企業繼續招致債項或尋求專家協助壠動企業拯救程序,法院可以命令相關董事負上個人法律責任,賠償企業及其債權人。業界希望企業拯救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後得以盡早審議及順利通過!
Peterson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隔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1/19524598
三浩講場:借清盤之名搞政治?
1 :
GS(14)@2016-06-06 02:53:02最近留意到報章上很多有關政治(Politics)議題的文章。根據網上「維x百科」所述,國父孫中山先生就「Politics」一詞繙譯成「政治」,因為他認為「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看完該資料後,本人即驚覺原來作為清盤人的筆者靠「政治」養活了一家大小已十多二十年!何解有此想法呢?因為清盤人的工作就正正是「管理眾人之事」!雖然深、廣程度不及管理一個國家,甚至乎一個社區的事情,但亦有不少共通點。例如兩者都是由少數人為大多數人的權益作出決定。讀者須知,就一般清盤案為例,清盤人的數目大多不超過兩位,然而不同階別的債權人、公司股東及其他持份者加起來的人數,少則數十名,多則上千。再者,清盤人所處理的公司資產均不屬於清盤人所擁有,極其量只不過是個「受託人」、「暫管人」的身份。嚴格而言,清盤公司的「剩餘」資產在資不抵債情況下應屬於整體債權人;如在資可抵債下,「淨」資產便應歸於公司股東。就正如一個地方的資源,從本質而言並不屬於政府本身而只不過是由政府團隊代為管理、分配及運用於該地方。由於不同持份者在重組及清盤過程中角色及利益上會有些差異,導致對事情處理、資源運用等會持不同意見或看法,有時甚至構成不同利益群的對立及角力,這與近年「香港地」的情況尤其相似。既然筆者在「管理眾人之事」的領域打滾了好些年,就讓筆者分享一下作為一個從業員的小小生存之道!正如先前所說,由於清盤案件是由小數人幫大多數人代為處理眾人的資產,所以管理及決策上的「透明度」必須要很高!例如徵詢了解各持份者意見、盡量統一或收窄分歧,適時滙報進度、闡釋決策及未來方向等,都絕不能偷懶(放飛機)。最重要的就是清盤人的「獨立性」。筆者在此專欄已不下數次強調作為清盤人代表高等法院執行法令,他/她在處理清盤案件過程中必須以整體債權人、股東及各持份者的利益為依歸。只要清盤人能堅守其「獨立性」,並在充份明白各方持份者的意見後,再以其專業知識及經驗作出決定,雖未至於有百分百的認受性,但筆者相信離一眾持份者的期望,不中亦不遠矣!反之,傾斜於任何一方的利益,甚至清盤人自身利益(別忘記清盤人費用一般是由公司資產支付),最終只會失去說服力及削弱自身本錢。無論是清盤也好,政治也好,希望有權「管理眾人之事」的當權者謹記,整體的長遠利益必須凌駕於一己的喜惡!正如Uncle Ben話齋:「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我們溫爺爺也有句名言:「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Peterson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3/19638579
健身中心屢被追數胡定欣教練被揭拖糧「CEO搞緊清盤」
1 :
GS(14)@2016-12-21 23:41:58■近年開始積極健身的胡定欣,不時在Ig晒弗爆馬甲線相。
胡定欣及袁偉豪大前日在無綫台慶頒獎禮上,分別憑《城寨英雄》中的角色贏得最佳女主角及最受歡迎電視男角色獎,他們都在台上多謝健身教練梁嘉倫(Alan),Alan躍身成為健身界紅星。
■健身教練Alan(左)昨日被員工爆料指他拖欠多月薪金。互聯網圖片
■Alan承認健身中心會清盤,不少藝人都是中心的顧客。互聯網圖片
■胡定欣大前日再封視后時,曾在台上向Alan致謝。資料圖片
自10月冇出糧
不過有自稱是Alan工作的Spark Fight& Fitness健身中心員工前日報料,指健身中心已有兩個半月沒有出糧,該位員工說:「大家都收到WhatsApp話唔使返,不過就話如果有客上堂可以自己帶客上去上堂,不過已經幾乎冇客。」他透露自從10月開始已沒出糧,但Alan仍然很風光,所以員工都不知道發生甚麼事,但Alan就表示出糧與自己無關,是另一位股東負責。近月公司亦收到包括飲品公司及毛巾清潔公司追數,連租都試過被人追,而健身中心的經理會到勞工處求助。
「我都係打工」
Alan前日接受電話訪問時,承認公司欠薪,他說:「係呀,冇糧出我知,係因為個CEO搞緊清盤,我哋都請咗律師。個CEO不嬲負責出糧同行政,我只喺前面做教堂。而家清盤可能成班人要上勞工處,呢個已成定局。」據知他昨日已到勞工處。
Alan透露健身中心有機會執笠,要看跟新買家是否談得成,他解釋說:「不嬲都唔係我出糧,都係打工,雖然我都係投資者之一,但我唔係老細,商業登記我都係佔好細股份,而家都係等。」他強調已找了律師處理,自己都受到影響,但不方便多講。對於胡定欣及袁偉豪日前在頒獎禮台上鳴謝他時,Alan說:「呢啲都係表面嘢箒,正常幫人training都多謝你。」胡定欣跟袁偉豪在截稿前未有回應。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1/1987169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