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942


巴黎:

Ben Graham 晚年說,真正有效和回報高的好的投資,可能並不需要如他以往的建議的方法,可能只需以幾個重要的指標作買賣的方向,就已經很成功了。

如 果Blog友現在尚未看完Security Analysis這本書,又或已經看了一次,但很多地方不是很明白,又得知很有多大師,包括巴老也看了3次,而想開始看多一篇的話,聽到Graham的這 個說法,或者你會馬上想放棄,甚至想,不如以後都只找幾個指標,開自動波買賣,反正都是Graham說,也可沾上「價值投資法」一詞呢。

但 是Blog友必須要知道,Graham是經過數十年不懈的分析,令到他最後只需要數個指數的交替比對,就看出那支股票是否恰如其份,又或只是假野,這需要 多年的功力才能產生到的直覺。即是好似細路仔看馬戲電視,總有個旁白話你知,呢班人是受個特殊訓練,千萬不要Step one, Step two ....只看表面而跟住空中飛人做,跌死你也未天光。


巴黎看過夫子的傳記,其中一個較深刻的關於夫子初收大弟子"子路"的故事,子路起初不是求學問,而是武功,夫子不說二話,只叫他站著張弓,引而不發,對住百步外之箭靶。子路如是者站了二三十多天,手軟又腳軟,一天終於頂唔順掉下把弓,大鬧夫子是否在玩野。

夫子說,他是教子路真正的百步穿楊的箭術,如要放棄,請便。
子路看到夫子的木口臉,覺得他可能不是因為自己的粗鄙而看不起他,隨意打發。終於辛苦就辛苦,仍繼續日日做呢個似是傻瓜的姿勢,如是者又過了N日。

一天,子路大叫,然後走到夫子跟前下跪兼十個響頭。

「夫子,我今天看到百步之外的紅心,忽然大得像個大陽,近得像在我鼻頭上!」

引而不發,以心體會,"其近在鼻,其大如日"。

如果投資人唔先引而不發,而是日日望住個價和一些鬼劃圖,在市場上亂射,炒出炒入,又唔做基本功,那麼拾箭都拾到手軟,個心就七零八落,陪錢都陪到窮,又點能以心體會企業真正的標靶------------內在價值,並在茫茫股海中,就像"其近在鼻,其大如日",一矣中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68

中國綠色食物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030


巴黎:

如果Blog友研究完一隻企業,覺得它很不錯而想買入,我建議先等一等,不妨選擇多一、二隻同類行業作比較,三數年後,你可能發現,那相差的回報可能是最初的資金的50%以上。

既然單從超大的數字看出它經營優良,那其它的又如何?今天再分析它的對手0904中國綠色食物,Blog友如對賺更多的錢有興趣,也可以自已選多一二隻同類分析,有問題可以來文討論。

人民弊M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A)  
銷貨               1548   1267    954    687      470     375     258    124
股東盈利        455      471    346    271      184     151     116      57
總固資產        2032    831    691    570      310     217     171    103 
總資產           3581    3167  1840  1518     983     642     248    117
股東權益       2573    2240   1686  1133    883     575     216      85
(B)
生物資產          50        43       39      36     31        29       20      13
折舊對銷貨     12%      10%   10%     9%   7%      7%     --        ---
銷貨對固資產 1.08     1.66     1.51    1.78  1.88    1.93   1.88
純利對:
  平均固定資產 0.32   0.61     0.55     0.61   0.7    0.76   0.97
  平均總資產    0.14    0.19     0.2       0.22   0.23  0.33   0.63
Sales Profit %     29%    37%    36%     39%   39%  40%   45%
平均ROE         0. 19    0.24     0.25     0.27   0.25  0.39   0.77
(C)
攤薄盈利         0.51    0.51     0.42     0.36    0.27  0.30  
期末股數         882      847      847     731     727    662  
每股帳值         2.90     2.60     1.99    1.55   1.21    0.92

******
比較兩間企業,我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是早年0904的折舊較0682低1-3%,而它的銷貨對固資產卻高2倍以上。如果Blog友對數字敏銳,從後者的相差可能會馬上預計到,實際上904的固定資產折舊準備實際是高於0682

大約    固資     銷貨   折舊
0904   $100    $180      12.6  = 7% of 銷貨             實際= 12.6% of 固資
0682   $100      $50        5     = 10%of 銷貨            實際=   5 % of  固資


這方面可以從0904 生物資產相對亦很細得以交替証明。

因此我們可能會問一個問題,從最終的盈利對銷貨(profit Margin)比較,超大有約12%以上的優勢,這優勢是否由於資產折舊準備不足夠引致?

Sales Profit %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超大                 46%     53%   52%    49%   58%   49%    49%    54%
綠色                  29%    37%   36%    39%   39%   40%    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40

由Blog友的提問引發的一些見解。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992


巴黎:

單單以一間企業的財報,投資人是很難決定,數字是好是壞,是真是假,有時差不多的表面數字的兩間企業,其中一間隨時是粉飾而來,引 致最後股價下跌。正因如此,有部份本來不太專業的分析員便蟬過別枝,不再重視財務分析,而轉而注重圖表大勢,又或前景未來。其實,他們的所謂基本分析仍然 只停留在P/E,或今年比上年的"總"盈利增長多少而已,完全談不上是什麼分析。所以他們隨後以這些原因作的投資結果的失望,是非常自然的事。

Graham的書叫證券分析,而非證券財務分析,後者很易墮入買證券就非要接受已經煮好的財務報告、又被標准化是了不起的企業的想法。

事實是,證券分析,是要在財報標准下的數字中,將一些對投資回報的決定原全沒有作用、但因會計界的一些原因而要如此這般入賬的數字調整。

舉 一個例子,兩個物業投資人,分別買入兩間不同租金率的物業,甲的A物業為10%,乙的B物業為7%,A和B的Return on Assets就是10%和7%,單以物業回報率自然是A取勝。現在乙借50%資金,付餘下的按偈息2%,那現在乙君便以50元收到7元-1元 (0.5x2x100)的回報,亦即12%了,較甲君10%高。

因 此,單獨以ROE分析地產股,明顯不能看到兩間企業手上的物業,何者較優,如果是制造行業的ROA較高,就是運作優良,如果是銀行,就是好的資產和客戶, 如果是零售企業,就是好的管理、地舖位置、或貨品。這些都是企業的競爭優勢的反映,亦即很多人說的護城河,這些本來就可以從基本分析中發現,不需要像教科 書說一大論,買股票是要知是否存在,有沒有減退,不是要追尋無淩的原因。

用同一個地產企業作比喻,如果這一次是開發,甲以現金買入A的地盆,乙以50%借貸買入B的地盆。地盆建築需時三年,乙每年付息2元,但是他可以資本化這些利息到B的地盆,因此在財報中的存倉地盆較A的大,而最後利潤,並因乙利息的支出的入賬法不顯示而兩者相同。

將兩點總和,我們的會計界的報告顯示,乙的盈利較高,而這時市場的分析員就會創造一些奇妙,例如乙企業的老板的神話作支持乙企業應該上升的原因了。

早 排瑞安地產為什麼大跌,我沒有分析過它,所以我無發言權。而我不分折它是因為我沒有留意到有人買入它的理由會令人產生興趣、衝動去分析它。例如,他們沒有 把資產中已資本化了的利息減除,作為交代它的真正的折讓,又或它相對同業的ROA和它的借貸比是否佔優和安全。 這些就是基本分析。老實說,連新天地的帳面值、租金回報率是多少也沒有談,那街口轉角的陳師奶買唐樓收租也要弄清楚的態度,不是更值得信賴嗎?當然,他們 又會說,買股是未來,要有資本潛力上升,我會問,你估陳師奶對那唐樓週邊可能發展引致升值清楚些,還是他們對瑞安在大陸的地盆的週邊發展的機會了解呢?

這非宏觀經濟、中西文化差異、基本分析或前景透視的爭辯,而是態度認真的問題,並不複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41

超大農業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959


巴黎:

巴黎以前完全不以基本財務分析股票,最多只是以看看P/E,實際也不是太重視,因為前景、未來的因素在當時已人了我的腦,而能夠反映這些錢途的,只有圖表。
其實當日我己經是專業會計師,原來貪婪可以令人變白癡,真奇妙!唔怪之得,街上時常有人受騙,買D「高科技」的產品。

我有一個會計行業的世叔,當天也不知他為何能夠長期持有一些非大號碼的股票,其中一隻是0682超大,今天,我終於似番一個正常人,以自己學過的基本財務知識去分析0682,去嘗試了解世叔如何在0682身上賺到幾個9位數。

如 果你也是讀過書的人,為何仍然像生番文盲,不問蒼生如何(企業的操作),反而去問鬼神(圖表、平均線、走勢......)?  正所謂人行人路,鬼行鬼路,投資人是沒有理由怠鬼上身,抱著敬鬼神而遠之,真正明白企業的當下實力,自然心中無鬼,個市大上大落,你也不會失魂落魄!



人民弊M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A)  
銷貨               6126    5033  3850   2798   2238   1862   1485   1152
股東盈利        3984    1952  1734   1358   1297    905     723     622
  (調整後)        2804    2679   1981  1363   1297    905     723     622
總固資產        13584  12037  9480   6906   5111   3376  2324   1445
總資產            18547  14947  12651 10428 7753   4714  3520   2676
股東權益        16753 11112   9271   7069   5779    4641  2897   2360
(B)
生物資產         1769   1564    1099    431    282    ----    ----     ----
折舊對銷貨     10%    10%      10%    11%    13%  12%   10%  10%
銷貨對固資產  0.48    0.47     0.47    0.42    0.52   0.65   0.78
純利對:
  平均固定資產 0.22     0.25    0.24    0.23     0.31   0.35   0.38      -
  平均總資產     0.17     0.19    0.17    0.15     0.21   0.24   0.23     -
Sales Profit %     46%     53%   52%    49%   58%   49%    49%    54%
平均ROE           0.20     0.26    0.24    0.21    0.25     0.24   0.28     -
(C)
攤薄盈利          1.05     0.74    0.71   0.56      0.54    0.45   0.36  -
期末股數          2575    2520    2386   2367   2363    2342    1915   1920
每股帳值            5.9        4.2      3.9        3         2.45       2      1.53      1.23

*為什麼要調整盈利,因為超大曾經發行可換股債券,而2007,2008年股價上升,因為按市價入帳,無形中,這些債好像是大了,所以盈利就小了,而2009年因股價下跌,那之前記數記大了,當年就自然要回撥。
超 大非常有運,在大跌市時踫著個等錢洗的債主,所以他就能以低價贖回可換債,但是分析員是要看超大的經常利潤,所以就要調整這些非經常的項目,否則就很易單 以09年的利潤3984M購入,我們從過去的8年,尤其是近變年,要有3984M的利潤最少是要3,5,7年,還有的是要沒有意外。

*其實企業借錢,利息會視乎他的評級,例如超大的借貸息就要7%多,但可換股債因債主有資本增值的機會,所以利息便低些。
如 果要具體些,我們是應該按可換股債額乘7%加番利息上去,不過Graham話過,即使你如何精確,都是昨日的成績,我們要的是一個有根據的將來可能的大圖 畫便足夠,又因其利息費用不大,同時我也可以透過  ROA和ROE比較知道借貸所產生的效應,所以我就沒有理會它,有一些Blog友曾問過關於類似數字應否調整的問題,這個例子說出,如果數字不會改變整體 的印象,不應辛苦自己,不要理會它。

*而B項分析中的固定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都是以年初和年未的數字相和後除2而來,即例如2009年的 ROE是 2804 / (16753+11112)/2。

*ROA 是總資產回報,如果在同一條總資產數字,如100可賺到17元(17%),企業只要做一些借貸,例如自己只出70元,問銀行借30元,假如利息是1.6 元,借貸後的利潤便會是15.4元,ROE就是22%了,因此單以ROE高低比較兩間企業買股是不行,因為這數字並沒有反映企業對經濟週期的承受能力。當 然踫著經濟好的時候,借貸高的自然賺多D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42

菜心一斤幾多錢?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063

巴黎:

16,7年前,巴黎首次從泠氣房走到非洲的一間工廠,從數字跳到機器,從此我便愛上聽機器隆隆的聲音,每次如果我覺得自已的數字有 什麼啟示、或沒什麼啟示,我總愛親身走一次工廠,而因為我們公司有數十間外發廠,在走訪過程中,我從它們身上發現很多意料之外的管理學問。其中一個是,例 如某一類產品,雖然我們全資的工廠也很有效率,我們的"成本"總不能與個別的工廠競爭。

其實那個答案很有意思,或者我先給Blog友一個貼士:

"某一類制品,甲工廠的報價便宜於我們的工廠,全是因為甲工廠沒有效率引致",

咁都得?為什麼?!

如果你已知道,證明你聰明,如果不知,我下一次開估,這裡的重點是想Blog友知道,有很多情況,我們是不能由數字單方面明白事情的全面,還要從其它方面證明,數字才能發揮它的真正意義。

如果Blog友希望以後日子好過一點,行價值投資的正道吧!因為在大量的基礎分析的過程中,閣下將會累積寶貴的管理知識,迎戰未來,說不定是另一個蔡東豪,分析優而則管,至於圖表派,做管理層或下文的賓佬是較難有說服力,做另一個看面圖辦色的陳振聰是他們唯一致富之道。







以下是超大的效能數據: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總固定資產值     13580m   12037m     9480m   6906m    5111m   905m
總面積畝 (千)       578          495          364        278        189         156
使用率                76%           70%         75%     87%        80%       72%
每毛畝產出(ton)   4.3            3.9         4.4          4.9         4.9           5.9
每毛畝營業額     10,590      10170      10580    10060    11870      11900

中國綠色:

總固定資產值         2030m    831m        691m      570m     310m
總面積畝 (千)            83            79            64         45          34
使用率                       ?              ?               ?            ?           ?
每毛畝產出(ton)         4.0           4.1           4.3          4.2        5
每毛畝營業額          4960        4550         5120      6620     8530

單從上述的數字顯示,由每毛畝產出看,兩者在閒置農地使用率差不多,雖然中綠並沒有發佈,但是以每嚬的營收,超大是中綠的兩倍,我們不禁問,兩者到底種植物是什麼? 甚至會問類似電影"絕世好賓"劉青雲的一句對白:

              "菜心一斤幾多錢?"

Blog 友來文,問了一個幾年前我曾問的一個問題,超大將幾乎多年全部的盈利投進固定資產的擴張,是真是假?如果單從上述的每毛畝產出量的比較,我們可以肯定地 說,農作物產業,是講求面積,高科技尚沒有在這個事業產生突破。一畝地不可能出現大躍進的年代的神話,要擴大產量就要擴大耕地。

不過從中綠的固定資產值看,比例上,是否中綠可以用較低的開墾士地成本,從而令每畝的固定資產值低於超大喔?

番 看年報,中國綠色2009年大增固定資產,其原因是希望可以穩定租金成本,固此把預付士地租約由原來20年增至30年,單單這延長,總固定資產便由08年 的831m上升至09年2030m,而這並沒有增大相同比例可耕種農地面積。如果看超大的年報,我們發現,超大預繳農地租約,最長的去到50年,而每年從 預繳租約費用,撥出當年部分列作費用只約2%,而中綠是12%或以上。因此這部份剔合超大的固定資產的總值,我們亦可以較肯定,超大在地租方面的成本,較 中綠為低,亦即為何超大的折舊攤分較少的因故。當然有著有不著,因為中綠簽的約不長,付出預付租金較少,以投入(Capital)和產生(ton)計有較 大的優勢。
不過此處的重點是,超大的固定資產的真實性,而答案是顯然的!!

如果單從農作物的收成、盈利率,超大明顯優於中綠,而中綠有另一個加工食品的行業,一直佔重要的比例,近年比重已超過5成,但是我不認為這在分散中綠的風險增強了某種優勢。

結 論,在可見的未來,中綠因為要面對擴充、和地租的上升,它會遇到需要資本的問題,而這方面,會引致中綠的Sales To Fixed Assets下跌,最後是 Profit To Total Assets。我的建議是手持中綠的投資人,除非他不看好農產業,否則他應按兩者現在的帳面值與現水平市值比較,轉到佔優的超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98

資本主義的可愛(一)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109

巴黎:

很多人都以貪婪引致災難去片面化資本主義,然後引導你應該要痛恨資本主義,請不要相信他們,貪婪不獨存在於資本主義,不獨資本主義能夠蹤容貪婪,任何主義都能蹤容它,最後引致災難。問題是你有沒有從根本上了解它們。

上文提到為何總有一些工廠報價較我們的工廠更低,今天開估。

因為消費者的要求,任何企業總不能只得一種的生產機器,它可能需要A,B,C,D的機器做不同部份,然後組合成最終完成品。

但是市場千變萬化,今天需要A,B,C,D制造的成品,明天可以是E,F,G,H,或是只雖要A,C,F,G。又或在另一市場---海外,卻需要B,C,G機器制造的成品。

這 裡出現一個問題,企業只有一筆資金,只能買一組機器,雖然這一組應該是當下需求最大的,但無可避免下一期日子,他需要添置一些新的機器達成新的組合,而又 會把另一些機器閒置。閒置需要成本嗎?不說笑,閒置成本非常大,超大(0682)和中綠(0904)的耕地閒置差不多有3成,中綠沒有說成本多少,超大說 每年一億元人民弊以上。

老兄,是一億元人民弊,只是成本,不是產出,如果耕地連農工的總成本是45元,而耕地佔50%,銷貨是100元,那就是閒致了4億元以上的收成。

大 約是十年前,有幾個青年,在外國留學、工作幾年回港,向當時的地跌推銷一種叫"Constraints Managment"的東西,因為地跌閒置了列車的使用,他們認為,透過某一種管理,每天可以增加行使架次,我不知他們的收費是多少,如果是我,我不收 錢,只收多出的班次的一成,不知我的貪婪有沒有道理?是否破壞社會?當然如果我以RSI,250天平均線去手指指就另外了!

下回繼續這些隨時隨地都在共產主義出現的閒置的嬌娃,怎樣在資本主義下,無數貪婪的英雄競折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99

資本主義與最弱的一環(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111

巴黎:

一間工廠的總產量不是決定在它的最強勁的部門,
而是決定在它最弱的一環


假如某工廠每月的固定支出是100萬元,現有3種機器,每種月生產量為25萬個,它的總生產量就是75萬件,但如果有25萬件甲產品的單子的直接物料成本是2.5元,並只需要2種機器A及B的工序,一個月貨期,那麼它的每件成本便是:
          
        2.5 元+100萬固定支出 /  25萬件
       =  2.5 元 +4元= 6.5元,

如銷售價是10元,毛利率就是75%,純利率是35%了。

不過那閒置的C機器便一直閒置,即使它可以制造某些產品。

如 果這時有額外多一張25萬件單子的產品是要C機器制造,一個月交貨,直接物料的成本仍然是2.5元,甲工廠的報價明顯會較另一間乙工廠的報價低,因為乙工 廠必須要先保回它自已的固定成本,例如是100萬元,否則,假如正閒置C機器的工廠報3元,而另一間乙工廠最後以3元搶到單子。乙工廠只能保回的固定成本 便是:
                   
       $0.5(3元-2.5元) x 25萬 = 12.5萬

如是者乙工廠再用相同方法和另外兩間競逐機器B和機器C的產品的價,它總共只能保回37. 5萬元(12.5萬 x 3) 的固守成本,產能A,B,C的機器已100%用盡,但卻最後虧蝕62.5萬(100萬元-37.5萬元) 。


真正有競爭力的工廠,會詳細分析企業內最弱的一環,疏導瓶頸,解決閒置
它 們會在設計產品上盡量用盡現有產能,例如上述的例子,現在因為市場並不接受單一C機器制的產品,他們或制造一些需要同時C及D機器的產品,去用盡自已的閒 置C機器,又外發D工序到一間正閒置D機器的外廠,因為那外廠D的報價必然是最低。而需要愈多工序的單一產品,其它工廠同一時間有相同閒置機器的機會較 少,很難和你競爭,你便可以用正價競逐單子。

這亦是巴黎當年給老板的報告的重點,最後老板決定只循序微擴自已工廠,而大量擴大外發加工的能力。自此開始,我們的工廠產能便沒有再出現大量閒置的時候。

上述解釋有一些版塊行業,因為投資者的過渡樂觀,大量資金湧入,令到工廠信心大增,大購機器霸佔地盆,最後使整個行業的機器閒置產能上升,工廠間互相競價,行業的總整盈利率下降,落得股票回報率下降的收場。

然而最受注意的行業,就是最應避免投資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競爭的最後結果,往往只有一間能獨佔霸業而其它的相繼下馬,你一是賺幾倍,一是全泡湯。而即使你有非常詳盡的財務分析,這類行業變化迅速,買中前者機會往往決定在於運氣。

Blog友回頭望望歷史,可能或會有些領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00

反向操作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146

巴黎:

今期黃師傅有一篇反向操作的文,值得價值投資人參看,至少我就獲得一點啟發:

黃師傅文的重點是:

1.反向操作必須要真正了解企業的運作和它的內在價值;
2.小心股價下跌是否反映價值永久受損還是只是市場的問題(資金);
3.如果不是永久受損,股價愈跌,股票愈吸引;
4.價值股不應受是否藍籌(大小)的影響。

黃師傅的說法如果沒有茅盾的話,基本上和我的看法一樣,已經全部否定圖表,因為兩幅同樣股價收低於250天或另外的指標的圖表,無法反映何者的股票處於永久性價值受損,即只要細心以營運推算企業核心運作有沒有不尋常折損足夠矣!

而黃師傅的第二和第四點其實是有關聯,Graham說,買內在價值高於股價的股票的風險是,那支股票回歸股價=股票是需要時間,如果在此間出現新條件,內在價值就可能永久受損了。所以他建議應選大價股,因為這些股較受大眾注意,回歸較快速,這看來和黃師傅的看法有相反。

可是Graham說的時候是只以美國一個市場作背景,同時那時即使是大簫條,美國仍是最受全球注意的市場,但明顯地,現在的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受到全球人的注意了。

在今次買賣股票中,我發現,一些大價在美國被低估內在價值的股票,所受的注意的快速的情度,反不如中國的細價又同樣被低估內在價值的股票,因此那支股票先被市場注意,它就會像Graham說的那樣,價格會先回歸而上升,只是這一次不是時常出現的美國大價股了。

而 近期黃師傅的中資細價股的經驗仍是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長期而言,Graham的作法的說服力是較強。因為Graham的邏輯正是人的自然邏輯,舉一個例 子,一間有信譽的大公司的奶粉,會較另一間也是很優良的小企的奶粉,在市場回複信心前,更易受到注意,因為這裡說的優良少企的說法只能在往後,人們才能證 明它真的是優良。

我以短、中、長價作總結,當然我的總結不能與Graham的價值投資法有茅盾,也不能妄顧現實的環境:

1. 短期而言,一些即使沒有很多年上市歷史的企業,只要內在價值被低估,因中國市場較受注意,等待回歸價值的時間可能較短,仍可作投資選擇,但因沒有一個較長的業績作為競爭力的參照,必須要有較大的風險分散,也不能寄于長期持有的厚望;
2.中期而言,一些已上市十數年、行業波動性較低,內在價值又被低估的中國企業可佔較大的組合比重;
3.長期而言,一些有很多年歷史、賺錢的美國較大的企業,現在不受注意,但因為出現對它不利、或他們沒有能力處理的新條件的機會較低,等待股價回歸的過程風險相對較低,也可以佔組合的重要一部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8

慘不忍睹?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158

巴黎:

這幾天下定決心轉換組合內的股票,金融類股票佔整體的比重實在太大。不得不放棄部份,我會減持部份己賺了一倍的中銀HK,因為它仍可能會被溢價收購,所以我會留一些,另外我亦會再減持匯豐,雖然我仍然覺得它便宜。

黃 師傅認為他年初以最低價減持匯豐不很對,老實說,低沽後股價繼續升是投資人常遇之事,問題是你沽出後的資金是否買了一隻你認為是更好的股票,而你是否以實 事求事之下做這決定。世事變化無常,只要在買賣那刻,當時的客觀環境有道理便足夠,因為以這種態度、做法,投資智慧才有所增進,行為才能一致。

投資不能意氣用事,不能把別人當明燈是我時常警惕自已要做的東西,無論那人以什麼方法投資。

巴黎最近研究一隻叫思捷環球的股票,因為這隻東西數月前有一個圖表派的Blog友曾高價買進,於是我想番看當日他所持的理由。奇怪的是所有有關文章都已Delete了。

老實說,巴黎最近在Blog文說買入的WFC也跌了不小,據我所知,我當天買的時候所基於的數據並沒有變差。所以我認為,沒有任何支持我現在沽出它的理由,我的臉不會因為這股票近期的下跌而紅,或我認為需要Delete我的舊文去遮掩短暫的損失。

有 很多圖表派的人常常以一些看似客觀的理由批評價值投資,不過很奇怪的是,他們在那一刻看來令人喝采的道理,只是幾個月,有時什至是一個星期,就變成是笑話 一個,慘不忍睹,唯有Delete舊文,然後又再來另一個新的笑話。價值投資法呢?它一早說明,是有可能會買入一隻股價續跌的股票,所以它一早已教定你解 決之道------分散,不是Delete舊文,知無?!!

而黃師傅不只不應可惜那匯豐的一注,反而應該為自已整個組合跑勝大市而自豪!

---------------------------------

我 會在現價買入思捷環球、超大,後者我日前已講解,前者我認為它的財務數據較我之前的TJX更平均、更好,我不習慣高價於傳統價值投資法買股,思捷環球現價 P/E約10倍,P/B是3倍,相乘就是30,高於Graham的建議。不過它的ROE太利害了、它又不似TJX把現金浪費在回購股票上,而是實牙實齒派 息給股東,股東的攤薄多年來少到無可再小,所以股東的權益的變化的數字,非常容易核對,不複雜!

正如黃師傅說,如果沒有永久性的損失,股價愈跌愈吸引,在此"高價"買入後,我會留多兩注,等待思捷再跌再買,如果這是反向操作的話,那其實很Easy,一點也不難,因為它愈跌愈吸引,講完!

至於思捷環球的財務如何?下回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9

道聽途說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187

巴黎:

這是論語中轉述夫子教訓學生時用的說話。
道聽,在回家的路上聽到一些事,
途說,尚未及家的途中就當是事實說給別人聽。

夫子的意思是,對任何事情,都應實事求是,而不應在不求甚解下做事情。

投資人要謹記,不要犯"道聽途說",因為這會很影響閣下的投資結果。
巴黎的處理方法是"不置可否",即對任何聽到的所謂原因、意見,除非自已親手去證明它,否則一般我都不說它"是"或"非"。

例子如,我不大同意CKM001君的買入呀厘爸爸的理由,但是我只是基於自已的知識程度,自已無做調查,所以我是不能說那支股票應買,或不應買。我只能說自已不知道,我是很認真和沒有含糊的只一個意思!

又例如我一直批評的圖表Blog、或那個時常抽價值投資派水的熱門Blog站,很多時其站內提供的股票買或賣的理由是很膚淺,或邏輯錯亂,但並不代表那支股票的結果會相反。

我想說的是,投資某一支股票是一件獨立於任何人評論的理由的事情,不要相信任何人的建議、意見,只有你自已求證過的是例外。

最近有湯才君對超大提出了疑問及他最後的建議,老實說,湯才君的疑問,都是任何投資人,投資股票時應該問的問題,遇到這些問題,應要做的是求證,如果沒有求證,或沒有時間、或沒有興趣,最好的處理方法是閣置建議,而非下一個結論,否則你就時常要打倒昨日的自已了。

毛 澤東說過,沒有實地調查過的人沒有發言權,巴黎以這話作總結,我不是想譏諷湯才君,事實湯君是少數實事求是的Blog主,很多篇文都做過功課才post, 湯君也很老實說出他沒有做過研究,我也不是因為他建議不要買自已的超大而反擊,只是,沒有做過調查,真的不能發買或賣的言!這是學習價值投資法的規矩!




p/s:  不要誤會巴黎,我是歡迎Blog友任何對682的疑問,解決不了閣下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自已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