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準90後靠比特幣賺幾千萬 現在幫女性找明星同款衣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120/152865.shtml

導讀 : 萬旭成的兩次創業,都是在看到一個新鮮事物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而決定進入。

i黑馬訊 田牧11月20日報道

26歲的萬旭成在2013年從騰訊離職後兩次創業。第一次和幾個合夥人研發了挖掘比特幣的礦機,一年利潤幾千萬。2015年2月創辦了時尚社區電商平臺SEE之後,萬旭成和他的投資人討論過一個問題——現在的創業,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代成就人?

靠比特幣一年狂賺幾千萬

萬旭成的答案是時代造就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一個螞蟻,你改變不了太多,只是幸運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所以萬旭成的兩次創業,都是在看到一個新鮮事物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而決定進入。

萬旭成的第一桶金來自於比特幣。這是一種數字貨幣,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它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無法通過大量制造來人為操控幣值。由於數量有限,比特幣在2013年前後遭到人們熱炒。

萬旭成進入的緣由,是在中關村的咖啡館看到一款比特幣的概念版產品。萬旭成回去研究了一番,發現還是一片藍海,便找來3個合夥人,研發出一款挖掘比特幣的礦機。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這個造夢神話的產品讓他們的團隊掙了很多錢。但經過一兩年的瘋狂之後,比特幣行情急劇下滑。萬旭成感到“很難抵抗這種下降力”,決定退出。

搶食跨境電商蛋糕

給他第二次創業提供靈感的是一個旅行箱。2014年萬旭成在美國機場,看到一個老外的旅行箱很好看,便順手拍下照片,回國到網上尋找同款。讓他納悶的是,在信息如此透明快速的時代,他竟然沒有找到。

這讓他對如今的電商運營模式產生了疑問,為什麽電商發展了這麽多年卻解決不了需求?當然,旅行箱只是促成萬誌成決定再次創業的導火索,而海購、跨境電商的風潮和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才是其相中的大背景。

萬旭成想要解決他所遇到的那種場景痛點,讓所見即所得成為新的購物模式。經過分析之後,萬旭成把電商的品類定位為搜索頻次高、消費市場大的女裝。更為具體點,萬旭成瞄準的是一二線城市、85後-95後的年輕消費群體。他認為,以前淘寶女裝幾乎覆蓋了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群體,而美麗說、蘑菇街等導購、推薦電商產品也在二三線消費群體中占據了位置。反倒是一線城市那些追求時尚的消費群體,還沒有專門的平臺來服務他們。

而2015年恰好是跨境電商迎來爆發的元年。天貓把今年的雙十一主題聚焦在全球購,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也將海購推上主要位置,甚至網易的考拉海購也在其剛公布的財報中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

萬旭成覺得時機到了。他瞄準的這部分人群正是跨境電商的第一消費群體,具有全球化的視野。2015年2月,從上一個創業公司離開後,萬旭成叫來幾位騰訊的同事,創辦了圖片社區電商平臺SEE。

 圖片找同款能否避開巨頭?

 但跨境電商的大潮里已經湧入太多競爭者,包括強大的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一個剛剛創業的小公司,拿什麽去和市值20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比拼?

萬旭成從沒想過要螳臂當車直沖阿里而去,他選擇一條自認為能夠繞過巨頭的路。

SEE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所見即所得”的購買方式,這是萬旭成在旅行箱身上遇到的痛點。SEE的做法是用戶在街上或網上、電視劇里看到喜歡的衣服之後,拍一張照片傳到SEE的應用上,在簡單添加幾個諸如“外套、鉚釘、歐美”的標簽之後,發布到社區即可。

之後就會有SEE背後上千個服務商,根據圖片識別和標簽分類找出全球同款,或者相似款服裝的商品鏈接,反饋給提交圖片的用戶。SEE對外宣稱,10分鐘即可得到反饋。用戶在查看商品細節和價格之後如果滿意,就可以直接在SEE里完成購買。

萬旭成把這比作和UBER類似的共享經濟模式,是服裝電商領域的C2C。SEE在此提供的中間平臺、更好地圖片識別處理技術和背後專業的服務商。

除此以外,SEE想要打造的是基於找同款的社區電商平臺。除了用戶主動發布圖片尋找衣服同款,在SEE的應用里,也會向用戶推薦明星同款、影視劇中服飾、熱門大牌同款等幾類主題。與之合作的品牌現在已經包括ASOS、Topshop、Shopstyle、EMODA、GRL、Keds 等數十家。

SEE的盈利方式是在用戶和服務商的商品交易中賺取傭金。2015年6月上線的SEE,目前擁有30萬用戶和上千名服務商。創始人萬旭成告訴i黑馬,他目前所瞄準的一二線城市年輕群體數量在5000萬的規模,有能力提供服務的專業買手大概在10萬人左右。

SEE想要做的就是通過用戶產生需求最後完成購買的方式繞過傳統的電商模式,盡可能多得在5000萬消費者和10萬服務商之間建立消費聯系。

今年8月份,SEE完成了數百萬美金的 A 輪融資,資方包括IDG、晨興資本 和 BAI。目前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騰訊,加上後面挖來的京東、阿里的運營人員,規模30人。

黑馬檔案

創始人:萬旭成

公司:深圳碳原子科技有限公司

行業:女性服裝跨境電商

融資:A輪數百萬美元

地區:深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76

蜜芽寶貝劉楠:女性消費主義正在崛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9/153170.shtml

導讀 : 蜜芽寶貝創始人劉楠獲獎“年度十大創業家”,並發表主題演講。

i黑馬訊(田牧)12月9日消息,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創業社群大會今日繼續在京舉辦。蜜芽寶貝創始人劉楠獲獎“年度十大創業家”,並發表了主題演講。 

劉楠的獲獎理由:她創造了母嬰電商的奇跡。她是徐小平老師最喜歡的女性創業者之一。短短兩年時間,她創辦的公司從一家淘寶小店,變成月銷售額數億元的中國第一進口母嬰用品特賣平臺。目前,她的公司已完成D輪融資1.5億美金,估值將近10億美金。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的演講節選:

今天很榮幸得獎,但我昨天很傷心,因為我被我的女兒評價為全家第五喜歡的親人。排在前面分別是爸爸、姑姑、爺爺和她的寵物。我試圖跟她討價還價,怎樣才能從第五名升到第四名,她說你每天7點回來就可以。我說我能不能每天8點回來,但是每周送你一個新玩具。她說那你就是第六名。

今天創業家讓我講一講創業辛酸的時刻,這就是我最辛酸的時刻,創業中不管商業的世界有多麽艱難險阻,真正打動創業家內心的永遠是來自於身邊最親近的人,你的家人、朋友給你的震撼,這是我非常真實的感受。

但是有時候我很慶幸,這個時代是個女性的時代,是一個女性消費主義崛起的時代,今天在座的很多創業者,包括今天得獎的創業者做得大多是女人的生意,河貍家讓女人美,唱吧讓女人表現,更別說那麽多電商上女人買。

可能未來世界發展的目標,就是男性工作賺錢、女人消費來支撐這個社會的內部循環。其實從享受主義來講這是非常輕松、非常幸福、非常快樂的。我在創業之前當了兩年的全職主婦,現在想起來,雖然是閑的發慌,但是確實是非常自得的狀態。但是偏偏有這麽一部女性她們是奇葩,用毛主席的話是不愛紅妝愛武裝,自討苦吃,主動走出安全區域,去尋找一個個未知的可能性,這就是女創業家。

其實女性做創業者有很多挑戰,我覺得在很多決策的過程中需要冷靜、需要註重數據、需要分析,這些特質跟女生與生俱來的特質是相反的。也就是說創業的過程中女性要打破自己的性別桎梏。徐老師投我的時候是因為我是一個非常愛孩子、對母嬰產品如數家珍的媽媽,可是去年6月份拿到紅杉資本投資那一刻,我就知道蜜芽的生意已經遠遠超出了媽媽的能力範圍。我必須從一個懂商品、懂用戶的媽媽,變成一個真正的創業家,甚至有一天變成一個真正的企業家,這是個巨大的區別。

所有的女性創業者,當你做了創業決定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用回頭。雖然沒有很長的時間陪孩子在一起,但我堅持周末有一天帶她出去玩。因為她是個女孩,我也希望她在媽媽身上看到追尋自我、追尋自由的精神,這個讓我感到很欣慰。

最後我想說,今天得獎的女性創業者的比例,還遠低於野外大熊貓的生存率,所以整個社會應該為女性創業者鼓掌,我們的家庭也應為我們的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055

女力崛起》女性勞動力 將成世界經濟新救星 超競爭矽谷職場 她們這樣闖出事業

2015-12-07 TWM

如何發揮女性特有的職場、創業競爭力,這個問題,成了救世界、救台灣的關鍵;但撇開世界經濟與國家未來不談,姊姊妹妹們即使只為自己掙得職場一片天地,又該如何找出女性特有的競爭優勢?

每一張臉,都是二○一六年左右世界政經局勢的關鍵面孔,但排在前三位的,有著一項共同特點:都是女性。

這是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年刊「 The World in 2016」 的封面,內容是拆解一六年的世界變化;封面圖像中,最醒目的分別是德國總理梅克爾、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以及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等三位女士,而台灣的民 進黨主席及一六年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亦被列入。文中,《經濟學人》強調,明年這個世界的關鍵字之一,就是「女性」。

女力崛起,這不僅是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動趨勢,也是推動世界經濟繼續向上的必要元素。在美國,十五歲至六十四歲的女性勞動力人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目前處在 「沒工作也不想工作」的狀態中,這個現象,日前被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馬丁沃夫評為「大問題」。在日本,強化女性投入職場,也早已被列為「安倍經濟 學」的振興日本國力重要一環。

根據一份麥肯錫在今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如果女性在勞動市場中的參與程度(包括職場地位)和男性一樣,那麼,在二○二五年,全球經濟規模將會比目前增加二十 八兆美元,相當於地球表面又多了一個美國再加上一個中國。據此,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約瑟夫.昆蘭(Joseph Quinlan)日前形容:「女性,是當今世上最未被充分運用,但又能扮演重要角色的關鍵資源。」在台灣,提升女性投入職場的議題,則是藍綠兩大陣營的罕 見共識之一。十月底,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要求勞動部研議調整工時和勞動相關法令,目的就是要讓女性有更適當的職場空間;而蔡英文也在十月下旬,參加﹁台南市 小英姊妹會﹂成立大會時表示,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是當選後的施政重點之一。

如何發揮女性特有的職場、創業競爭力,這個問題,簡直成了救世界、救台灣的關鍵;但撇開世界經濟與國家未來不談,姊姊妹妹們即使只為自己掙得職場一片天地,又該如何找出女性特有的競爭優勢呢?

為了找答案,我們走進美國最具創業精神的矽谷;十月下旬,這裡舉辦一場頗為特別的論壇,名稱是「 Women in Tech」 ,主講者清一色是女性。這是一場關於女性科技創業的論壇,講者的分享內容,也凸顯了女性特有的職場競爭力。

她,矽谷著名投資家執行力強,當媽效率更高「相較於男性的直白,女性較為沉默,」說話的是楊佩珊(Edith Yeung),來自香港,國際知名創投基金「 500 Mobile Collective Fund」 的合夥人之一;她表示,女性的低調身段,往往使得職場中的能見度降低許多,但若論工作成效,結果反而經常與能見度相反,「女性的作法,往往是看見問題後直 接試著解決。」重視執行,是她認為女性別於男性的普遍特質。這個說法,獲得論壇中另一位矽谷著名投資者蒂娜(Tina Sharkey)的呼應。

「尤其是在成為母親之後,我變成更棒的管理者與執行者!」她說,男性主管對女性總有「會被家庭影響工作效率」的刻板印象,但她以自身經驗反駁,「有了家庭 之後,我更是毫無時間可以浪費,因此工作時完全地、熱情地投入,我每天一進辦公室,只想著工作、工作、再工作。」「只做不說」,是女性的特有競爭力,但不 可否認,也是女性受到忽視的原因。因此楊佩珊建議,在保有高度執行力優勢的前提下,「我鼓勵女性朋友應該有話直說,對任何問題都要勇敢說出自己的見解。」 她,線上課程創辦人善於溝通,讓團隊氣氛快樂除了執行力之外,在矽谷創辦靈修課程線上市集Aware的葛琳(Anastasia Green),則點出了她眼中的女性另一職場優勢:組織力。

「我必須坦言,平均來說,男性對於產業知識的掌握的確比較豐富,他們提供的產業建議,相對之下仍然較為準確、實用。」但她也補充,企業經營不能只有「方向」,還要有完美的組織運作,在這方面,女性似乎拿手得多。

「尤其針對人事問題,像是如何聘雇人才、開除員工、管理團隊氣氛,這些人與人相處的細節,有賴溝通者對於情緒的掌握,這方面,女性顯然更能得心應手。」葛琳表示,女性天生就有關心他人的特質,這種特質,不僅能讓女性成為溝通高手,更有助於組織分工。

她表示,「創業的重點,其實在於組建快樂的團隊,快樂的前提是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那麼,你就必須知道讓她快樂的工作內容會是什麼。」而這正是女性特有的、一種延伸於細膩關懷之下的能力。

她,手機資訊平台創辦人懂調度,讓同事們熱愛工作在論壇來賓中,時尚折價資訊手機平台「 SPYCOB」 的創辦人娜塔雅(Natalya Matyushenko)也表示,自己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能「主動依照夥伴的專長分配工作內容」。她強調,雖然有很多同事是帶著工程技術的背景 前來,原本打算從事軟體工程工作,但事後發現,他們其中某些人的熱情,其實是在設計或行銷。從結果看,這種特殊的「組織力」的確發揮了功能,「當人們變得 熱愛自己的工作,自然將提高產能。」她說。

一場矽谷舉辦的女性論壇,足以代表女性在職場上的真實特質嗎?或許你會對於這些討論打上問號,但事實上,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在一一年就曾做過研究調 查,結論之一是,「在任何階層中,女性的領導能力都高出男性一二%至一六%」,而另一個結論,則是「女性對於解決問題較為主動,且較成果導向」。

兩個發現,完全契合矽谷女性論壇的討論軸心,無論是從事第一線的執行面工作,或者維繫組織運作的管理職,女性的能耐,似乎都比男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姊姊妹妹們,為個人或為世界,是該捲起袖子、走出家門,在職場上奮力一拚了。

矽谷知名投資者楊佩珊鼓勵女性朋友,在職場上要更勇於表達意見。

兩大女力 正被世界高度重視麥肯錫報告指出,當女性對職場的投入程度與男性相當,那麼這個世界的經濟規模在10年後,將比現在增加28兆美元。女力能夠救世界,原因在於女性與生俱來的兩大特質。

組織運作比男性更順暢

善於溝通、發覺他人熱情所在,讓女性主管更能組織「快樂團隊」;根據調查,女性的領導能力比男性高出12%至16%。

執行工作比男性更可靠

遇到問題不囉嗦,直接動手解決;《哈佛商業評論》調查,女性對於解決問題較為主動,且較成果導向。

女性天生就有關心他人的特質,不僅能成為溝通高手,更有助組織分工。

談及創業成功,葛琳認為關鍵在於「組織快樂團隊」。

折價資訊手機平台SPYCOB創辦人娜塔雅(中)表示,女性主管往往更能發現同事的熱情所在。

撰文 / 撰文•吳強頭、黃洪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75

能不能富過三代 關鍵看女性家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407.html

能不能富過三代 關鍵看女性家長?

一財網 秦偉 2015-12-24 17:49:00

盡管在富豪家族中,女性並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但她們對於家族價值觀的形成和傳遞對維系家族企業的存續和發展非常重要。

這對於想要嫁入豪門的女明星和網紅們可能不是好消息,如今,那些在家族傳承方面逐漸成熟起來的中國富豪們看重的不再只是顏值,更多是作為“一家之主”,是否能幫助富豪們從感情上維系一個家庭。

“在一個家族中,女性對於家族傳統和價值觀的傳遞和延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男性更多是家族企業控股權的持有者,女性則是維系住一家人的感情,把家族成員聚合起來的關鍵。”新加坡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財富計劃主管李文修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赫赫有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持續200多年的財富增長也不開女性家長、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Rothschild)的妻子今特爾•舒納珀(Gutle Schnaper)。她自身工作努力,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子女。她和丈夫一起為子女灌輸了一種對家族和兄弟姐妹負責的意識,讓整個家族的團結精神代代相傳。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一般家庭里是媽媽招呼子女回家吃飯還是爸爸?對一個富豪家族而言,晚餐桌是很重要的場合,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很多客戶保持著每周末全家一起晚飯的慣例。所以,女性維系家族成員粘性的能力也就尤其重要。”新加坡銀行大中華區環球市場總裁、香港分行行政總裁關國然直言。

《家族財富》一書的作者比爾·邦納(Bill Banner)把這些維系家族感情的女性家長稱作“首席情感官”,而女性家長不能建立起強有力的家族往往是大多數財富轉移失敗的根本原因。他表示,有數據顯示,70%的家族財富轉移都以失敗告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族問題,而家族問題的根源又是情感問題。“首席情感官”能夠幫助解決家族成員之間的爭議,加強家族聯系,維持家族和諧。

現在,隨著家族傳承問題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富豪家庭急需解決的挑戰,富豪們對於家庭中“女性主導”地位對家族傳承的重要性也逐漸重視。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及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說,盡管在家族企業中,少有女性占據主導地位,但一些對女性家庭角色的研究顯示,她們往往是家庭凝聚力的核心,而且這不僅限於傳統中國社會。

盡管在富豪家族中,女性並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但她們對於家族價值觀的形成和傳遞對維系家族企業的存續和發展非常重要。

“(在家族傳承問題上)把家族企業與家族財富分離對待是很重要的,家族財富可以按一定計劃分配給各個家族成員,但通常麻煩是在家族企業的部分出現,比如涉及到誰來繼承企業、誰可以參與經營、每個子女是否得到公平對待等問題時。”關國然表示,如果只是簡單地把股權平均分給幾個子女,結果誰都無法主導企業經營方向,還是會成為家族紛爭的源頭。

一種解決方法是考慮所有權均分(ownership equalization)的安排。李文修介紹說,所謂均分,就是對那部分沒有獲得股權的家族成員,以與股權等值的資產作為補償,這樣上一輩人就可以放心把大部分股權交給選定的家族企業繼承人,其他子女則可以通過信托或者保險計劃的安排,獲得其他形式的財富。

另一方面,家族企業接棒的壓力,也讓更多中國富豪加入到海外取經的隊伍中。李文修表示,富豪們組織訪問/學習團去日本等地拜訪長壽企業,正越來越流行。

日本有大量長壽企業,一些公開資料顯示,創業超過1000年歷史的日本企業有7家,超過500年的有39家,其中,位於大阪的寺廟建築公司“金剛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的企業,創辦於公元578年,衣缽相傳至今已近四十代。“中國的企業家們也會參考日本家族企業的一些做法,例如讓女婿參與經營。”李文修表示。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56

自稱“外貌協會會長”,他想靠美甲生意撬動女性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105/153613.shtml

導讀 : 對於所有女生來說,美是一個能夠輕易撬開她們錢袋子,卻永遠不會過時的市場。過去一年,深諳此道的創業者們更是把“她經濟”延伸到美甲、美容、美發等跟美相關的各個領域。

i黑馬訊 王亞奇 1月5日報道

對於所有女生來說,美是一個能夠輕易撬開她們錢袋子,卻永遠不會過時的市場。過去一年,深諳此道的創業者們更是把“她經濟”延伸到美甲、美容、美發等跟美相關的各個領域。MISS CANDY創始人趙明就是這批創業大軍中的一員。

售價高過國際品牌

“這個事為什麽你做可以,是骨子里的基因決定的,我喜歡時尚的東西。”戲稱自己是“外貌協會會長”的趙明對i黑馬表示。

趙明最初是在杭州經營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主要做國際美甲品牌的線上代理。但在那幾年里,趙明隱隱覺得中國本土品牌的時代要到來了。在他看來,韓國這個5000多萬人口的國家,就有九家化妝品上市公司,而中國卻寥寥無幾,這個市場存在很大的機會。

但是做線上代理永遠是為別的品牌打工,趙明覺得應該在積累四五年用戶群體後做自己的品牌。

確定了創業的想法後,趙明開始思考創業方向。在他的概念里,男生是極致的性價比動物,在中國做品牌非常難。做女性的生意,吃和旅遊不是他的性格,服裝鞋帽箱包等已經是一片紅海,而化妝品方面,大部分女生更信任美國、法國、歐洲、日韓的品牌,對國內護膚品存在天生的偏見。

思來想去,只有彩妝在中國還存在機會。做了大量市場調研之後,趙明發現彩妝品類中傳統美甲行業存在很多痛點。比如傳統美甲產品良莠不齊,但花費卻並不便宜。做一次美甲往往需要一兩個小時,想要換顏色還要再去美甲店卸除、上色,洗甲水中又含有丙酮成分,對指甲也有很大傷害。

基於綜合分析,2014年6月,趙明和之前做品牌代理的團隊上線了專註健康美甲產品研發和銷售的MISS CANDY。

“MISS CANDY的產品線都是圍繞健康美甲的主旋律來研發生產的,我們要從這個品類切入,來做健康的美妝產業,這是未來可以用8年到10年去做的事。”趙明指出。

MISS CANDY從最初的產品研發到上市歷時3年多,用戶群體定位在25~34歲之間的女性。趙明透露,MISS CANDY的單瓶價格頗高,每瓶在58到98人民幣之間,而有40多年歷史的知名美甲品牌OPI在美國售價大概7美元。之所以價格高昂,趙明認為各家在材料的選擇上不同,相比於水性健康美甲產品,MISS CANDY采用的是樹脂美甲。

誕生之初到現在,MISS CANDY在產品形態上,先後經歷了從日拋型,到持久度在3至5天,再到現在3.0產品可以保持14天的三次產品叠代。

用戶參與感方面,MISS CANDY將購買過MISS CANDY產品的用戶都聚攏到微信朋友圈中,截至目前,已獲得了15萬粉絲。並設有單獨的團隊,一對一的與這些用戶溝通,收集用戶反饋,讓用戶參與產品研發,新色票選等。

在趙明看來,過去中國的化妝品牌做不好是因為這些品牌都以渠道為中心,不知道自己的用戶是誰,在哪里,因此把他們變成移動端的永久用戶也就無從談起。MISS CANDY則是以用戶為中心,基於用戶需求研發產品。

“市場之爭一定不是價格之爭,而是產品之爭和用戶的心智之爭。中國是一個山寨社會,很多國外的知名產品,去化妝品研究中心兩天就可以做出一樣的,只有當你成為某種品類的代表,在用戶的心智中占領了一個席位,品牌才會誕生。”趙明表示。

線下線上二八開

過去,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線下商業的遊戲規則,但是在線上商業發展的過程中,線下體驗同樣成為彌補其短板的重要形式。

MISS CANDY於去年8月開始在一流的shopping mall發力線下體驗店。目前已經在上海、杭州等地開設了10家線下體驗店。趙明透露,MISS CANDY計劃2016年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60家體驗店。未來,線上銷售將占MISS CANDY總銷售量的80%,線下銷售占20%。

對於開店和銷售額看似失衡的做法,趙明解釋,彩妝最大的需求是功效,功效的背後就意味著用戶體驗,如果沒有線下體驗,很多東西都是空談;其次,中國現有的消費環境下,如果沒有線下體驗店或專櫃,也很難稱之為品牌。據趙明表述,目前線下店的轉化率已達到60%~80%。

MISS CANDY已於今年8月獲得亞商資本等投資的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趙明強調,未來在線下體驗店方面,2.0版本的店鋪將會增加咖啡、讀書等簡單的增值服務;APP目前還處在工具性產品,2.0版本將增加美甲商城;產品拓展方面,MISS CANDY將從健康的美甲產品切入,未來做健康的全品類美妝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44

75歲老嬉皮 擊敗希拉蕊的兩大關鍵 左派桑德斯,變青年、女性吸票機

2016-02-22  TWM

美國總統初選第二戰,桑德斯讓最被看好的希拉蕊吞敗,他不抹黑對手,但批華爾街貪婪、自貿協定剝削,換來選票相挺。

西諺曾云:「三十歲前不信社會主義是無情,三十歲後還信社會主義是無知。」但七十歲後還信社會主義呢?日前美國總統新罕布夏州初選,原先最被看好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敗在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手下。這位以社會主義者自居的七旬老翁,能在全世界最資本主義的國家獲擁戴,要歸功他「局外人」及「均貧富」的主張。

他是政界一匹孤狼

游離兩大黨外,誓顛覆體制

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民調,希拉蕊這次在新州初選,只獲四四%女性選民支持,比對手桑德斯少十一個百分點。據美國廣播公司(ABC)調查,四十歲以下新州民主黨女性選民,近七成支持桑德斯,三十歲以下更逾八成。想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總統的希拉蕊,如今卻面臨女性同胞棄她而去的困境。

桑德斯能成功挑戰希拉蕊,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的「局外人」身分。雖然去年四月宣布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桑德斯並非正式註冊的民主黨成員。踏入政壇超過四十五年,桑德斯絕大多數時間都游離於兩大黨外,他也是美國議會史上任職最久的獨立議員。

同樣是特立獨行,桑德斯和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 不同:川普口無遮攔、四處傷人,桑德斯卻不出惡言,面對攻擊時他也不抹黑對手,而是正面解釋自己的政策。加上他過去言行一致,矢言顛覆現有體制,格外有說服力,吸引不少對現況不滿的選民。

他不屑宣蒙捐款

斥貧富不均,激起選民憤慨

另一原因是他的左傾路線,桑德斯認為當前窮人困境是富人造成的。他曾表示:「我不屑富豪的捐款,我只向平民大眾募款。」至今他收到三百七十萬筆個人捐款,創下美國史上最多個人捐款的紀錄,平均每筆捐款為二十七美元,捐款者多到甚至塞爆他的募款網站。

德國媒體《德國之聲》日前走訪新罕布夏州一位女選民格林諾(Peggie Greenough),她沒有餘錢可捐款,但她和丈夫及三個兒子卻挨家挨戶幫桑德斯拉票。格林諾因久病須長期服藥,但保險公司只支付一部分費用,她每月須付三百美元,這對她是巨大負擔,她認為這是政府和大藥廠狼狽為奸。上次選舉格林諾支持希拉蕊,「但她沒有為我們做任何事,現在我們唯一希望就是桑德斯的理想,我們的革命叫希望。」在選民眼中,桑德斯的「理想」,正是他和傳統政客如希拉蕊最大不同。從指責華爾街「貪婪無情」、批評自由貿易協定是「富人剝削窮人」,桑德斯對富人們貼上為富不仁標籤,痛斥社會貧富不均,激起多數民眾的憤慨。《政治家》(Politico.com)引述共和黨選舉策略師邦臣(Ron Bonjean) 的說法,桑德斯的選戰本質是「左翼民粹運動」(left-wing populist movement)。

但實踐理想的代價,不會因為道德口號就一筆勾結。

最大難題是財源

政見落地,首當其衝就是錢桑德斯的政策如果落實,結果就是要大幅加稅。例如,對醫療保險,桑德斯主張「單一支付制」,即主要由政府負擔醫療保險。《經濟學人》預估十年就要花十四兆美元,要將美國工人八.四%的所得拿來繳稅才足以支付。艾莫力大學(Emory University)教授索普(Kenneth Thorpe)曾計算,桑德斯的計畫每年會短缺超過一兆美元資金,相當於美國一年GDP的六%。事實上桑德斯所屬的佛蒙特州,在二〇一四年就放棄「單一支付制」,原因正是須大幅加稅。

桑德斯還鼓吹擴大社會安全計畫,若依照他對富人課稅的計畫,這將使年收入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家庭,其聯邦邊際稅率達六七%,也就是每多賺一美元,有近七成要繳稅,若計算各州地方稅,稅率將更高。

雖然桑德斯主張對投機活動課稅,不過人們可以賣掉資產,使資本利得稅很容易被規避。教育民眾財政知識的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ommittee for Reaponsible Federal Budget)計算,桑德斯對未來十年的預算收入,至少高估三兆美元。

桑德斯還反對自由貿易協

定,從過去美、加、墨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到近來美、日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在他看來都是圖利大財團。然而如英國《電訊報》專欄作家路易士(Matt Lewis)指出,關稅降低讓美國民眾能買到更便宜的外國商品,這些受惠者也有窮人。桑德斯反對自貿協定,但若維持關稅壁壘,民眾只能買更貴的本國貨,窮人並不會因此變更好。

桑德斯的理想與真誠無庸置疑,但任何政策不是看主張者是不是好人、出發點是否良善,而是要看其成本效益。這是桑德斯旋風給人們帶來的啟示。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03

2016年20位最值得“娶”的女性創業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8/154588.shtml

導讀 : 有思想、有顏值、有價值的20位2016年女性創業者榜單出爐,投資人們,把她們“娶”回家吧!

這個時代,早已不是舊日的世界了。

創辦和領導一個公司,也不僅是男人的遊戲。還是有很多人對這個話題表示敏感,比如還是有人認為,女性應該站在男人的身後,或者給女性創業貼上“噱頭”的標簽。

除開直男癌們的爭議,現在的女性創業者正日益顯示出,自己對商機的敏感、管理的能力。

獨立堅強、散發著領袖風範和氣場的女性,在二次元世界,被稱之為“女王”。

在創業路上,向女王進化路上的創業女性,組成了我們文章後的榜單。

而我們也期望,通過女性創業者的采訪,重現這一代創業的女神們,她們身上那些迥異前人的特質。

WHY:她們為何在此?

花木蘭曾唱過“誰說女子不如男”。那固然是女性以自己的能力向世界宣戰的誓詞,同時也是逼於情勢的選擇。

但現在,創業對很多女性而言,並不是生存之戰。她們挑戰的對象和初心,是她們自己。

2

Uber中國戰略負責人 柳甄

柳甄與i黑馬記者面談的幾天前,Uber中國剛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簽署戰略推進女性就業的合作協議,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培訓和社會資源。這也是柳甄一手推動的婦女就業扶助項目。

從律所到出行領域,從職業律師到創業者,改變是巨大的。但是柳甄對此很是適應。i黑馬問:是家學淵源?她笑:是啊。

柳甄接過Uber中國的任命時,正是多事之秋。她在律所時,服務的多是創業公司,她認為,自己離創業公司最近,也了解他們。她也興奮於互聯網產品給消費格局帶來的改變。所以,她回國以創業者的熱情開始工作。“當時只是在想,要讓公司生存下來。”她說。

同樣在出行領域,陳韋予的凹凸租車在去年年底剛剛拿到了B輪3億元的融資。這已經是她的第三次創業。“我的家庭環境不錯,但是我還是想,趁年輕去做些瘋狂的事兒。”

我們聯系的很多女性,都是從職業經理人的崗位,轉型創業。她們一般高學歷、高起點,能力已經在職場上得到認證,朝九晚五,生活無憂,但是,這都阻擋不住她們奔向創業的決心。

但她們顯然並不認為這有什麽稀奇。因為女人,並不是天生就應該安心於安逸、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廳客聯合創始人馬靜自稱“90前奏”,但她已經是經歷過Face++和廳客兩個創業團隊的連續創業者了。對於放棄國企工作跑去創業公司,她說:“我要去更自由的地方。”以及,“創始人,只是我的一份職業。”

“去給女性創始人貼標簽,或者強調90後美女CEO這些概念,本身就沒有把她們放到平等的平臺去看待。”木薯科技的李汪說。她也是位90後創始人。

而她們選擇在這個平臺上發聲,正是為了讓所有人能夠正視女性創業。

World:她們在改變世界

3 

蜜芽創始人 劉楠

女性創業已經不是新的話題,但最近一次新的互聯網創業浪潮來臨,體驗經濟大行其道,成就了一批女性創始人的公司,其中部分公司已經估值攀上了10億美元的門檻,躋身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之列。

柳甄加入後,Uber去年成立上海霧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也是在美國之外Uber第一家獨立公司。

目前,Uber中國已經獨立完成B輪融資,估值超過80億美元。

當前其他估值超過10億女性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創辦公司:

鄧薇,愛屋吉屋,E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

劉楠,蜜芽寶貝,D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

楊雪劍,車易拍,D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

瞿芳,小紅書,B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

而對越來越多的女性創始人來說,新的時代大門已然打開。

從Uber、凹凸租車到河貍家,再到回家吃飯,我們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很多這樣的公司里,都有女性的聯合創始人或女性高管,她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公司里也舉足輕重。

這大概是因為,在體驗經濟、共享經濟的時代,對於分享、體驗、服務,沒有誰會比妹子們對此更為敏感。她們感性、善於體會情感、樂於分享,而也只有具備更多的專業性、場景感、引導用戶需求的能力,才能準確想象到一款產品的功能與前景。

“直到現在,我也一直在用戶的立場上去看問題。”柳甄說。她也總在考慮,如何維護司機的利益,同時,也傳遞一種價值觀,讓司機和用戶產生認同,從而將他們留在公司的產品體系中。

調調是一款品質生活消費指南APP,百度出身的尹玉婧創辦它時,是為了改善她周圍那些程序員的生活,“程序員並不是天生都是網上傳的那麽土,他們是不知道怎麽去消費”,雖然現在產品服務的用戶面已經擴展,但對技術男的關懷與認知分享,卻是她的初衷。

在消費升級時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更多的創業機會。更多的女王,正在進化的路上。

Who:她們是誰

即使是創業,女性的地盤,大概也總是在人們的思維中,被限制在廚房、服飾、化妝品……但是當下,女性的影響力,已經殺上了更廣闊的領域。而在生活相關的行業里,她們也在創造出各種更新穎的商業模式。

馬靜的廳客是個自由職業者進行個性化交易服務的平臺。她本身也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在Face++的創業團隊里,她從事的也是技術工作。表單CRM麥客,就是出自女性創始人李卉之手。在國內,我們能數出更多女性創辦的項目,已經延伸到了數碼電子、智能硬件、企業級SaaS服務等傳統男性創業者呈壓倒性趨勢的科技領域。其中更不乏技術出身、專業知識過硬的女性。

85後和90後的年輕姑娘,也正在成為這支女性創業隊伍的主力。她們的項目,都充滿了想象力,還有年輕人的跳脫和特立獨行。例如壞男孩,一家教男生如何追女生的公司,在2015年,收入了5000萬元人民幣。它的聯合創始人安小妖,帶著俄羅斯血統,被人追的經驗豐富,所以,也忍不住想幫助更多男孩子提升覺悟。

Water:女性是水,男女搭配剛柔並濟的管理之道

女性適合創業麽?好吧,我們不能忽視或抹殺男女之間性別差異帶來的區別。但是,管理,卻並不是女性天生的弱項。在創業中,它也具有意料不到的奇效。

女性在內部溝通方面,有一種天生的優勢。她們善於傾聽和表達,她們易於和員工抱團,親和力也更強。尹玉婧和公司的男性創始人分工協作,一個唱白臉時,一個就唱紅臉,“大家也願意和我交流。尤其是面對投資人時,我去表達一些訴求,會更為奏效。”

韌性也是女性得到公認的一種優秀品質。“如果這是一場持久戰的話,女性的忍耐力也會更好一些。我是跑馬拉松的。”陳韋予說。

Would:她們能做到平衡家庭嗎?

一提到女性創業話題,每個人都會去思考她們是否能做到事業家庭兼顧。但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女性才應該關註,i黑馬也在今年元旦推出了創業者的“妻子說”專題,提醒男性創業者們關註家庭。

而在訪談中,結果也令我們欣喜。創業女性的老公們,也越來越理性、包容。

“我老公說,就當他在做投資。”尹玉婧說。

“兩年前有一天,我和男友聊天時,突然說,我想要做一個會發光的人。”創業兩年的李汪正打算今年走入婚姻殿堂。“男友在生活中做得更多。他也擔心我,覺得太辛苦。但是他發現你真的在發光了,他會尊重你,會認可你,容忍你在生活上的一些缺失。”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或許壓力會更大。i黑馬也請柳甄給家庭生活打分。她笑。我們問:是100分嗎?她更笑:“我覺得我做得真的挺好的。”她每周會給自己兩天早些下班的機會,把時間留給孩子。在公司里,她跟女性員工談話時也總是會碎碎念:不要加班太猛,要註意生活。

在支持女性就業的計劃中,柳甄也說,她很欣喜地看到,報名參與的女性非常踴躍,甚至也有男性司機跑來報名,他們也支持自己的妻子家人在工作中得到發展。

國內的女性,更加獨立了。這是每個參與訪談的女性創始人都同意的一點。

“當每個人都發光,世界就像銀河一樣。”李汪說。

2016年20位最具投資價值的女性創業者榜單:

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來了!

眾多候選人中,我們選擇這樣的女性與她們所在的公司,進入我們的榜單:

她們是公司的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公司未上市,估值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公司創辦不超過5年,處於新興領域,項目具備高創新性、成長性,在近一年內獲得融資或有出色發展動態,具有未來發展潛力。

於是,我們找到了這20位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女性創始人。她們有思想,有顏值。投資人們,可以快快來把她們“娶”回去了!

4

6

8

7

9

10

12

11

16

15

18

17

20

21

19

14

22

23

13

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19

中國兩會上的“女性力量”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774

上海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將免費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後暫時無法回家居住的受害人提供臨時庇護救助場所。(新華社/圖)

今年3月初,中國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讓多年來致力於推動這一法律制定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曉梅深感欣慰。

“婦女是家庭暴力的高危受害人群,這部法律的頒布意味著她們的權利將得到更好的保護。”這名長期關註女性權利的中華女子學院教授說,“親眼見證並參與了這一法律從萌芽到落實的全過程,很有成就感。”

從事女性學專業研究的孫曉梅自上世紀90年代就致力於推動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制定。200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她感到“作為一名立法者,身上的責任變得更重”。

在那之後,孫曉梅和相關學者一同研究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並和其他全國人大代表一起,數次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相關議案和建議。她說,法律的誕生過程雖有坎坷,但充分反映了國家對於民生和女性權利的重視。

2013年,孫曉梅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與她同時當選的共有近700名女性,占代表總數的23.4%,比十一屆全國人大時期提高了2.07個百分點,是中國人大制度設立以來最高比例。

在這些女性代表中,有外交官、航天員和奧運會冠軍,也有小學校長、農民工和作家。

“女性參政議政情況是衡量一個國家人文水平的重要指標。”孫曉梅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正在走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4日上午11時,傅瑩再次亮相人代會新聞發布會的講臺。她是全國人大第一位女發言人,今年也是她第四次擔任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1小時40分鐘的發布會上,傅瑩充分展現了女性處理棘手問題的風格:從普通人的角度去講述中國的所思所想。

同樣身為女性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作協副主席冉冉也註意到了中國女性權利的提升:“就拿重慶代表團來說,我們一共有17名女性代表,其中包括一位‘70後’女科技工作者和好幾位基層一線女性。”

全國人大代表陳臘英是來自杭州市環境集團的一線員工。她說:“在我所在的企業里,越來越多的女同事正在成長為管理骨幹,這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時代的進步。”

孫曉梅說,她在兩會上提出的建議得到了政府的積極反饋和落實。

男女同齡退休是她過去多次在兩會上提出的建議。“人社部的官員專門來見我,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了深入探討”。

女性代表們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對於女性權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相關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同時,中國領導人對於家風和家教的強調也為女性角色註入了更深的內涵。

“在一個家庭中,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往往是最大的。她們在孩子生命最初階段的人格塑造中扮演重要角色。”孫曉梅說,女性的良好風尚和教養會自然地傳遞給孩子,所以女性對整個社會精神風貌的塑造起重要作用。

冉冉說,權利的提升也意味著更重的使命,女性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提高自身修養,註重家風建設,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從而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提升。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面二孩”時代女性權利的保護也是女代表們關註的話題。

“中國將怎樣更好地保護女性就業的權利、怎樣給生二孩的媽媽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職業保障,是當下我們亟待探討的問題。”孫曉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79

美妝變經濟新引擎 「愛茉莉太平洋」全解密 產業拚轉型》一盒氣墊粉餅 推翻全球女性化妝習慣

2016-04-04  TCW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愛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集團,但卻可能買過它發明的氣墊粉餅,或者,看到當紅韓劇《太陽的後裔》女主角宋慧喬代言的美妝品牌蘭芝(LANEIGE),以及在台灣都會區迅速展店的彩妝連鎖店「ETUDE HOUSE」(伊蒂之屋)。

這個韓國最大美妝品牌集團,擁有雪花秀(Sulwhasoo)、蘭芝、艾諾碧(IOPE)、悅詩風吟(Innisfree)等二十多個品牌,隨著韓流席捲亞洲而暴紅,堪稱韓國經濟打世界盃的「國家隊」。

其中,愛茉莉太平洋異軍突起的祕密武器之一,來自於一塊小小的氣墊粉餅。這塊氣墊粉餅自二○○八年推出以來,不僅攻占韓國女性的化妝市場,也擴散到全世界。

關鍵武器》創新

每年持續將2.5%營收投入研發截至去年年底,氣墊粉餅累計銷量已超過六千五百萬盒,幾乎每秒就賣出一盒,寫下驚人的銷售紀錄。就連知名國際品牌迪奧(Christian Dior)也和愛茉莉太平洋專利合作,推出氣墊粉餅盒。

其實,這塊氣墊粉餅是經過三千六百多次測試,才推出的專利產品,背後代表的是愛茉莉太平洋持續投入研發的創新力。

這次,我們專訪了僅次於董事長徐慶培的第二把手、愛茉莉太平洋首席戰略官金昇煥,解密這家風靡亞洲的美妝品牌集團成功之道:「維持創新能力,是愛茉莉太平洋想保持市場優勢的重要武器。」當許多美妝品牌委由代工廠進行設計研發,愛茉莉太平洋卻是培養一批內部研究員和化學家,持續自行研發。

金昇煥指出,早在一九五四年,愛茉莉太平洋就成為韓國第一個建立研究實驗室的美容品牌,迄今每年將二.五%的營收再投資於研發,在全球設有六大研發中心,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名研究員和化學家嘗試及測試新想法。

氣墊技術,就是愛茉莉太平洋長期投入研發的一大成果。○七年,愛茉莉太平洋開始研發氣墊技術,將護膚霜、防曬霜和粉底液融入同一個配方,並用氣墊粉餅輕鬆上妝。

由於攜帶方便、塗搽簡單、化妝時間大為縮短,氣墊粉餅盒一炮而紅。

愛茉莉太平洋的研發成績有目共睹,去年更登上《富比世》「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第二十八名,和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等齊名,也是全球美妝界的第一名,超越法國雅詩蘭黛。

憑著創新力,愛茉莉太平洋近年表現強勁,當全球出口總額萎縮,韓國重工業如鋼鐵、造船等陷入苦戰的同時,它帶動韓國美妝出口逆勢成長三八%,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引擎。

這股雙位數的成長動能,也直接反映在股價上。愛茉莉太平洋的股價一四年大漲一二二%,去年又大漲近一倍,目前市值逾新台幣六千三百億元,讓董事長徐慶培的身價跟著水漲船高,躍升為韓國第二大富豪,僅次於三星會長李健熙。

相較於競爭對手日本資生堂有五成營收來自海外,一四年愛茉莉太平洋海外營收貢獻只有一七.六%,但,這也正是它的成長潛能。

去年慶祝七十周年的愛茉莉太平洋,許下五年後的目標是:海外營收要提升到五○%,並成為十二兆韓元(約台幣三千三百億元)營業額的亞洲第一美妝公司,也是目前營業額的二.五倍。

關鍵動力》中國

年成長率50%,發展空間大換言之,愛茉莉太平洋下一個成長關鍵,就是更積極進軍全球市場。根據韓國輸出入銀行統計,未來五到十年,韓國化妝品海外銷售總金額將成長到一百億美元以上;其中,在一四年占了海外營收五六%的中國市場,更是愛茉莉太平洋的關鍵動力。

挾著韓流風靡亞洲的優勢,愛茉莉太平洋在中國市場快速崛起,正在追趕領先的法國萊雅(L'Oreal)、美國寶鹼(P&G)和日本資生堂。

現在,中國觀光客到韓國旅遊,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美妝已是必敗伴手禮。

自許為「亞洲之美創造者」、一九九○年代就進軍國際市場的愛茉莉太平洋,正準備從資生堂手中奪走「亞洲第一」的寶座。金昇煥對中國市場樂觀預估:中國業務今後仍將保持四○至五○%的年成長率,可望推升二○二○年銷售額達三兆韓元以上。

除了在韓國生產,愛茉莉太平洋也在中國上海市嘉定設廠,去年剛開始投產,年產能預計達一.三萬噸,相當於一億個市售商品。為了開拓中國市場,該集團還招聘了不少能講中文的員工,在首爾總部培訓兩年後,再分派到中國各地打前鋒。

「未來我們要更深入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融入產品和服務。」金昇煥表示,愛茉莉太平洋的重要戰略是加大對中國客戶進行「客製化產品」。像Innisfree品牌的石榴系列,就是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

金昇煥指出,「雖然我們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十年前,金昇煥加入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就是負責開拓全球業務的策略。

近年來,愛茉莉太平洋也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在星、馬、泰國、越南和印尼等設有分公司;其中,越南和印尼是成長潛力備受看好的地區。未來,也打算進軍中東和拉丁美洲。

目前,愛茉莉太平洋是全球第十四大化妝品公司,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MBA的金昇煥指出,「西方也正在提高對韓國美妝產品的關注。」為成為「全球化品牌」,該集團除了強攻亞洲市場,也積極進軍歐美,和萊雅、雅詩蘭黛等巨頭一較高下。

下一步》保健市場

因應高齡化社會,推健康食品除了主打美妝之外,愛茉莉太平洋也進一步瞄準健康產業,如健康纖體茶、亞麻酸維粒等。「韓國步入高齡化社會,開始更重視健康。」在韓國的「創造經濟」浪潮中,愛茉莉太平洋也沒有缺席。

「美妝,可說是『創造經濟』的典範。」金昇煥指出,在濟州島擁有大片綠茶園的愛茉莉太平洋,去年與「濟州島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簽訂合作意向書,結合有形的美妝產品與無形的觀光商機,未來將致力於提升產值及附加價值,為韓國經濟創造加乘效果。

撰文 / 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19

機構調查:六成女性不願意生二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674.html

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世界發生的最大變化之一,是女性大規模登上職業舞臺,並在職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限於生理因素、社會習俗等,女性的就業狀況總是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始終無法回避的話題就是“生育”。在普遍的社會文化中,照顧孩子更多地被認為是女性應盡的職責,當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似乎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陷入了是“生”還是“升”的兩難抉擇中。

那麽生育究竟會給女性的職場發展帶來多少影響?“職場媽媽”們內心的真實訴求是什麽?為了讓更多的人正確了解“生育”與“女性職場發展”之間的關系,智聯招聘於近期開展了“職場媽媽生存現狀調查”,從生育意願、職業發展影響、全職媽媽態度等多個角度入口,全面剖析了“職場媽媽”這一特殊群體的真實現狀懷。

近六成女性不想要二胎

在此次的調查中,有6.65%的女性已生育了二胎,有29.39%的女性暫時未生育。從生育意願調查結果來看,未生育二胎的女性當中,不想生育二胎的比例為58.71%,而在未生育的女性中,不想要小孩的比例為20.48%。

根據數據顯示,不想要小孩和不想生育二胎的女性群體主要是80後、90後群體。當被問及為什麽不想要小孩時,“撫養孩子費用太高”以56.8%的得票率位居榜首,“時間、精力不夠”以53.6%的得票率緊隨其後。除此之外,影響生育的因素還包括“擔心影響工作、職業發展”(41.86%)、“擔心懷孕生產的痛苦”(30.23%)和“對婚姻感情沒有信心”(23.26%)。

從不同年齡層次來看,80後主要擔心“撫養孩子費用太高”(62.5%),而90後則更加擔心“時間和精力不夠”(54.9%)。

擔心生育期間職位被頂替

在女性看來,最擔心的生育期間會發生的職場變化是“職位被別人頂替”,這一選項得到了68.23%的女性受訪者的認同。除此之外,女性會擔心的職場變化還包括:“升職加薪難”(56.89%)、“再生育後難複出職場”(53.18%)、“個人價值被拉低”(50.73%)和“工作效率變低”(43.67%)。

超過95%的女性受訪者認為生育會對女性的職場發展產生影響。從具體數據來看,有57.1%的女性認為“影響很大”,有37.79%的女性認為“影響一般”,僅有5.11%的女性認為“沒有影響”。

哺乳室的覆蓋率不足

根據我國相關的政策法規,女性在生育期間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

目前執行最普遍的福利待遇是“每天一小時哺乳假”。數據顯示,有51.71%的女性表示所在單位會提供該項福利。與此同時,有34.43%的女性表示單位會“不加班”,有33.73%的女性表示單位會“不以任何形式解除勞動合同”。對於哺乳期女性迫切需要的哺乳室,僅有13.3%的女性所在單位可以提供。

在被問及“生育後最有可能做出的職場決定時”,有75.76%的女性表示會“因為工作地點離家太遠而選擇換工作”。除此之外,有34.09%的女性表示會“因為家庭原因拒絕有挑戰性的工作”,有22.52%的女性表示會“從事與孩子有關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