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基層華裔淪無家者三藩市議員擬修法捍衞散房
1 :
GS(14)@2017-01-26 18:08:22三藩市狹小的「散房」居住環境欠佳,反映貧困一面,卻是不少華裔無可奈何下的唯一住屋選擇。市議會正考慮一項捍衞市內最後1.9萬個散房單位的修正案,力阻旅館業界大規模收回單位,為較高利潤改出租給遊客,以免一班華裔淪為無家者。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俗稱「散房」的單人住房旅館(Single Room Occupancy hotels,簡稱SRO)1980年代起受法例保障,實際近年供應量已由3.3萬大幅下跌至1.9萬個單位,一大原因是自短租企業如Airbnb等出現後,旅館業主陸續收回單位出租給旅客,賺更多利潤。故市議員佩斯金(Aaron Peskin)提交修正市行政法第41章(Administrative Code Chapter41)的動議,防止散房業主鑽《旅館改變用途條例》(Hotel Conversion Ordinance)中的漏洞,輕易就將這些「住宅房」的房間改變用途為「旅客房」,將改變用途的申請門檻提高。措施包括政府可禁止以往曾「偷雞」將散房出租給旅客的申請人入紙或票控,要求業主提供的「一房換一房」(one-for-one replacement)補償具與現有房型相等的質素等。外界形容,沒有其他的建屋計劃,比這次動議能更快在短期內拯救到1.9萬個基層住屋。社區住客聯會的街坊、教會區(Mission)和唐人街等社區的散房協作社(SRO Collaborative)的半百華裔及拉丁裔人士,周一到土地運用及交通委員會(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Committee)請願。有市民表示散房結束他的無家者生活,得到「上樓」機會,但之後卻兩次遭到業主驅趕。他們均希望政府能堵塞法例漏洞,以免將低收入階層的利益,轉落入旅遊業。他們控訴市長李孟賢(Ed Lee)雖經常將發展環境更優質的可負擔房屋(Affordable Housing)掛在嘴邊,但散房戶說多年來次次申請都失敗,若連散房也被業主收回實會無家可歸。從未中籤的新移民余慰玲表示,散房有如「火柴盒」大,但無奈成為她唯一選擇:「我現在每月僅付700美元(約5,460港元)租金,但可負擔房屋閒閒地也要1,000(約7,800港元)以上,要抽也有如中六合彩。我兩年前來美時找散房已很難,帶着子女被拒,業主表示怕我們會耗費他更多水電煤氣。現在兩人以上家庭已很難找散房。」委員會下午已初步同意修正案,交市議會大會下周二進行一讀表決。據本報了解,除佩斯金外,議案最少已得到郭嫻(Malia Cohen)、金貞妍(Jane Kim),新加入議會的安世輝(Ahsha Safai)和希伊(Jeff Sheehy)等人力撐,有望通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8302
【新年減廢】利是封回收重用 禮品食品轉贈基層
1 :
GS(14)@2017-02-05 10:56:17食德好及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都會把食品分配好,如果是老人家就避免過甜食品,一家大細小朋友,就會有糖果朱古力等等適合他們的食物。
回收減廢,看你那堆如山般多的賀年朱古力與餅乾,還有拆出來的利是封,新簇簇,整理好,就捐了它。訩去邊?看以下的幾個不同的回收中心吧。
利市封回收有幾個要點:1.盡量不要摺皺;2.不要在封上寫字或祝福語;3.選插口式的利是封而非黏貼式,免黏力失效;4.避免捐姓氏,及當年生肖的利是封。
加了珠片、金屬片作裝飾的,不能作廢紙回收,只能用多幾次延長壽命。
去年880萬個利是封,就靠庇護工場的朋友們,花大半年時間給我們細心挑選、分類,再紮成五十個一包的,讓我們到不同站點免費領取,功夫可不少啊!
特殊物料利是封要用多幾次
據綠嶺行動統計,2009年香港新年消耗約1億多個利是封,但到2013年,竟多達3億2千多萬個利是封!等如砍伐了16,300棵樹!綠嶺行動助理項目經理葉翠雯說,以前只有銀行、金行才派利是封,現在商場、商店、屋苑街坊會、政府部門甚至區議員都會派利是封,你唔訩都有三兩紮塞在你家郵箱,「好多人未過年已問我們開始回收利是封未。」利是封用料越來越誇,全絨面的、繡金線的、雷射刻花的、釀上金屬裝飾或者釘珠片,甚至有錄音功能同你拜年。過癮,但這些濕星附件都令利是封不能與廢紙同回收啊!還好,近年市民環保意識加深,也不太執着用全新利是封與新鈔,去年他們回收了880萬個利是封,請庇護工場的朋友,由2月到11月埋首進行挑選、分類,才挑起了合格的430萬個,至今派掉200多萬個利是封,「盡量延長每個利是封的使用次數,是我們的目標。」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動日期:2月5日至22日查詢:mailto:greenersaction@ facebook
精緻稀有的刺繡利是封
除了市民捐出賀年禮盒,許多公司未到新年就大批食品捐出,提早包好送給基層市民。
賀年食品轉贈有需要市民
食德好三年前由初時向街坊回收數十盒賀年食品,發展到現在全港有超過70個回收中心。除了街坊,食品商都有改變,過去他們怕影嚮生意,特別是果汁,以前囤積的貨品他們會選擇銷毀的,或等到過節後,或臨近嘗味期限才捐出。近年他們覺得「反正都擺喺度」,就選擇早些聯絡他們清貨,早點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士更好。「我覺得都是一個進步。環保意識高了知道東西只去堆填區,大家都需負責。」而聖雅各福群會的賀年禮品轉贈計劃2017,則教育市民「唔好買咁多」,或者會問過親友意願,才投其所好送禮物,所以近年除朱古力同餅乾外,大米糧油與麵,實用,解決生活所需,都係拜年佳品。除了老人家,好些劏房戶、新來港家庭,根本就不會有親人來拜年也不派利是,因為基本上他們每月的開支都不夠了,根本不會辦年貨,未必會買糖果給小朋友食,所以有義工登門拜訪送食物,這些食品帶來的關心與節日氣氛,可有不同意義。
簡單一盒糖果,對許多不拜年的基層家庭而言,真的都是奢侈品。
送的不只是一盒糖果餅乾或麵,還是一份關心與節日氣氛。
食德好新春賀年食物回收日期:2月6日至28日查詢:mailto:foodrecycling@ facebook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農曆新年食物募捐行動2017日期:即日起至2月28日查詢:mailto:mailto:
[email protected]記者:陳慧敏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5/19918180
邀基層訪官邸 陳茂波被轟扮親民
1 :
GS(14)@2017-04-04 08:57:26■陳茂波夫婦上周在官邸招待基層小朋友。陳茂波網誌圖片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任不久便花83萬公帑翻新官邸,惹來批評,昨日他在網誌透露,上周邀請了來自天水圍的十多個基層家庭到訪官邸,與他們一同用膳和玩遊戲,曾捲入劏房和囤地醜聞的他又以自己出身大坑西木屋區的經歷來勉勵小朋友,指只要自強不息、堅毅不屈總能幹出成績,卻惹來網民批評,指他做騷及扮親民。
引經歷勉勵小孩自強不息
陳茂波網誌題為〈耆樂.童樂.眾樂樂〉,指上周曾落區與長者及基層家庭見面,亦特意邀請了十多個天水圍基層家庭、共約40人到司長官邸,並將短片上載到網誌,片段中陳茂波與太太許步明親自招呼小童和家長,與他們在花園吃午餐、看魔術和玩遊戲,花園設了多個攤位。陳茂波指自己對基層市民面對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困境感同身受,鼓勵市民遇困擾時要守望相助,不要自困愁城,又指自己小時候住在大坑西木屋區,家境清貧,遇上不少次火災風災,甚至試過失去家園,欲以自己經歷勉勵小朋友,「只要努力學習、充實和裝備自己,懷着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毅力,對未來抱有希望,總可以一步一步達到目標」。陳茂波過去接受訪問時均曾提及小時候居於石硤尾木屋區,2006年他接受《壹週刊》訪問時更曾指,年少時因為貧窮,願為金錢不惜一切,「我眼裏只有錢,住木屋,沒廁所,去公廁途中別人用一毫子引誘我帶白粉,我答允」。當上發展局局長後又被揭發其太太持有的公司經營劏房,其家人亦曾在古洞擁有最少3幅農地,被冠劏房波、囤地波之名。■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3/19978689
張超雄:年金3厘回報未必實現 「自製長俸」只適合中產 基層難受惠
1 :
GS(14)@2017-04-29 22:55:48【明報專訊】年屆60歲的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早前從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崗位退下來,距離本港普遍的退休年齡也只餘5年。對於近在咫尺的退休生活,他主要以量入為出的原則應付生活開支,但未有打算如普遍香港人的想法一樣置業和投資,目前他只持有小量基金,反而更着重控制開支。
張超雄覺得自己欠足夠儲蓄去預算退休生活,更需要考慮未來能否應付基本開支。他解釋,即使自己入息較高,惟支出不少,包括需應付兩名子女於外地升學,一名需長期照顧的女兒;因此退休後會考慮控制開支多於投資,租金和醫療這兩大開支是不能避免。他指本港公共醫療不及時,例如輪候專科費時,被迫轉看私家醫生,醫療保險可能是未來主要開支。
醫療保險成未來主要開支
世界銀行倡議長者入息保障需要有五大支柱,張超雄亦指退休生活需由不同收入來源支持。他的支柱包括儲蓄、強積金和子女的津貼,以及美國退休金,因為他曾於當地工作超過10年。他又指未來會考慮不同補貼,但以目前資產和入息計算,相信只符合資格申請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政府新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引起社會迴響,部分人認為回報太低,不能追趕通脹。張超雄認為計劃中不少仔細條件尚未確認,例如政府提及內部回報率達3厘至4厘只是假設。他又指經計算後發現,男士需要活至88歲才可實現3厘回報率,女士更要至92歲,坦言自己「無信心可以長命到88歲」;形容回報率表面吸引,但不能肯定能否實踐。
張超雄現時與妻子和其中一名女兒同住,但與很多香港人相同,未持有物業;由於女兒需要輪椅出入,不能選擇租金較低的唐樓,因此符合需求的單位租金也需1萬元以上。他以單位月租1.5萬元估算,一年租金高達18萬元,即使擁有年金計劃的保費上限100萬元,只能應付5年租金。他指年金對一般市民沒有作用,因為資金較少;相反擁有200萬至300萬元資產的人士,則可借年金自製長俸,形容年金讓高中產人士受惠,但不能幫助基層市民。
年金回報率掛鈎通脹較合理
雖然年金計劃提出105%保障 ,但張超雄指如果長者參與計劃後一年早逝,將有約16%損失;日後有需要提前取回本金亦損失巨大,形容投資年金會是錯誤決定。
他又相信回報率掛鈎通脹會較合理,並以內部回報率3厘為例,男士每月投資10萬元可獲500元,但「500蚊到20年後(價值)只得番300蚊」,認為此舉不合理,未能帶來安全感。
本港樓價居高不下,尚未有見頂迹象,張超雄也慨嘆「上車」遙不可及,因為樓價太驚人,除非樓價大跌,否則對他這類較高收入人士而言仍是不可負擔。
樓價難負擔 有錢都唔買樓
他亦認為解決住屋問題,不一定需要擁有物業,更指即使擁有一筆資金也不會置業,用作投資時也會採取較保守策略。他又稱如果市民退休後不需再為居住問題張羅,撇除醫療開支後,每月開支4000元便足夠。
加拿大是港人投資海外物業的熱點之一,張超雄亦有於當地置業,但以自用為主 ,主要為於當地讀書的兒子購買。他認為以上物業投資價值不大,因為非當地居民置業需繳交海外買家稅項,回報不理想。
王俊騏 明報記者
[年金專題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2&issue=20170428
【媽的辛酸】仔自責讀書不好 基層媽媽捱過中風情緒崩潰
1 :
GS(14)@2017-05-14 10:51:53基層媽媽Suki和兒子浩培關係由打罵變成相親相愛。
今年四十多歲的鍾詠賢(Suki),是位有個九歲兒子的基層媽媽,家中經濟由從事點心業的爸爸獨力支撐。她直言平日沒時間心機裝扮,我們邀請Suki大變身,享受母親節。化妝師化上全妝,再換過造型如像脫胎換骨,過程中Suki健談樂天,不過談到兒子浩培便忍不住哭起來。
不停做鬼臉的浩培逗得媽媽哈哈大笑。
1997年因中風而行動不便,在2007年生下兒子,Suki由被人照顧變成照顧人。Suki收起笑容,認真地說:「我覺得他好像跟其他小朋友不同,還是男孩子頑皮點?我真的不懂,後來發現他真的有點困難。」學校功課多,浩培經常做到半夜一時,還記得曾有份功課他寫了自己的缺點,看到後令Suki很傷心。「他寫了『讀書不好』,他還問:『媽媽我是否很笨?』」說畢,她淚如雨下。作為父母的可憐,作為小朋友的也很可憐。當時兒子情緒不穩定,好像沒人明白他的世界。負責維持生計的丈夫工作辛勞,回家看到兒子不聽話便怒火中燒,不諒解,打兒子。「有一次我說:『不要再打,你再打我報警。』其實我見到爸爸很不開心,他不懂處理。」經濟環境和自己身體不好,加上兒子情緒不穩定,Suki終於情緒爆煲。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令Suki不停質疑是否做媽媽的不好幫不了他。「家中關係這樣,當時想放棄,即使中風時也沒有這麼淒慘。」幸好當時聽到街坊介紹,一個專幫助低收入人士的團體,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同心牽,社工的熱心幫助把她在懸崖邊拉回來。社工除了幫她了解兒子情況,還提供家庭和學業支援,修補了他們一家的關係。雖然兒子成績不太好,但發現他對彈琴十分有興趣,今年便開始讓他上興趣班。「可以的都盡量滿足他,例如他需要補習或上興趣班,都會在別處省錢盡量滿足他。」雖然家中不富裕,Suki自言自己十分幸福,淚眼通紅地說:「很多謝我丈夫,認識他時我還坐輪椅。如果要我選擇,我情願這樣中風,但有這樣疼愛我的丈夫和乖巧的兒子,值得。」媽媽這樣愛錫你,兒子你又知道嗎?四處跑不停做鬼臉的浩培笑說:「我覺得媽媽照顧我很辛苦,我想媽媽身體健康,可以陪我到台灣。」去哪兒都好,總之要記住不要再激媽媽。記者:羅祖兒攝影: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4/20020449
解除制裁仍貧困 基層絕望
1 :
GS(14)@2017-05-19 05:27:44大選未能為伊朗工人階級帶來希望,反令他們感到被遺忘,不相信貧困、不自由的社會現狀會因大選而改變。「無人提起過我們。」在昔日商業中心、德黑蘭南部莫拉維(Molavi)從事批發的穆赫辛(Mohsen)如此形容早前的電視辯論,「沒人談及年屆30的男人會因貧窮而無法成家立室」。
魯哈尼限制娛樂
儘管魯哈尼政府紓緩了通脹壓力,促成伊朗核協議解除西方經濟制裁,但穆赫辛認為未來4年將繼續難捱,「我們買賣不了任何貨物……支票繼續無法兌現」。他又認為魯哈尼並無按競選承諾開放社會,社會對娛樂的限制依然,重裝警員亦隨處可見,聖城馬什哈德(Mashhad)近期立法禁止舉行音樂會和經營咖啡店,穆赫辛的車子亦曾因播音樂聲浪過大而被扣押一個月。加上伊朗多年來換過不同類型的總統,包括改革派、建制派、民粹主義或過去4年主政的溫和派,社會卻未見進步,致使民眾更加絕望。有主婦認為大選不可能改善生活,正如過去4年也盡是負面結果,「貧窮和失業問題加劇,年輕人沉迷毒海」。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4975
50億教育開支 團體倡助基層
1 :
GS(14)@2017-06-10 12:37:13【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每年新增50億教育經常性開支,希望趕及7月中立法會休會前通過。多個團體昨提出撥款用途建議,包括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及基層學童等。
建議發4,000元津貼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期望新政府擴大對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支援的年齡限期,由現時0至6歲延長至18歲,以減輕有需要家庭的負擔,並在中小學增設特殊教育統籌主任。關注學童發展權益聯席則建議政府在現有中小學生全津及半津資助計劃之間,再加設四分三津貼,並向基層學童發放最多4,000元的一次性津貼,協助購買或更換電腦等設施。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則建議政府增加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的資助學額,並向大專生提供免息貸款等。有指林鄭擬以學券形式資助修讀自資學位課程的學生,資助額為3萬元。■記者許偉賢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6/20045937
【檢閱林鄭班子】基層出身住板間房 林鄭夠硬淨乜都未驚過
1 :
GS(14)@2017-06-23 02:46:36出身基層的林鄭月娥有五兄弟姊妹,排行第四的她曾在訪問中說年幼時居於灣仔的板間房,自小性格已「唔輸得」,幾乎每次考試均考第一,唯獨一次「失手」後為此大哭。林鄭考入港大時原本想讀社工,但最後選了社會學,但她大學時也投身社會運動及認識祖國活動,曾與當時同為港大學生的民主黨李永達、單仲偕等人組織同學回大陸交流。林鄭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成為政務主任,36年官場生涯於20個不同部門崗位工作,期間以作風強硬見稱,令她有「好打得」稱號,如2000年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曾因削減綜援及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與不少社工「開火」;2007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時,曾親自到皇后碼頭,與反對拆皇后碼頭人士對話,又因強硬處理新界村屋僭建遭鄉事派圍攻。林鄭於2012年出任政務司司長初期,曾表明專注民生、扶貧工作,由特首梁振英處理政治議題,但隨住佔中、政改等事件,林鄭亦越趨緊跟梁路線,到後期與民主派關係勢成水火,更一度在立會揚言官到無求膽自大,不怕批評議員。參選特首時被封為「CY2.0」的她,當選後即與民主派打好關係,刻意展示與梁的不同作風。【林鄭小檔案】‧姓名:林鄭月娥‧年齡:60歲‧婚姻狀況:丈夫為林兆波,育有兩名兒子林節思及林約希‧學歷:於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完成中學課程1997年入讀香港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修讀一年制發展研究文憑‧月薪:卸任前任政務司司長,月薪約33萬‧資產:曾申報於英國有兩個物業、於蘇州有一空置住宅,但有關物業已於2014年利益申報中刪除,她亦無申報在港有物業‧仕途/政途:1980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政務主任1997年出任庫務局副局長2000年任社會福利署署長,任內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2003年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任內處理中環填海訴訟2004年主動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2006年回港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2007年出任發展局局長,任內曾處理重置皇后碼頭及處理新界村屋僭建事件2012年出任政務司司長2017年當選行政長官‧任內爭議/政壇代表作:2000年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與不少社工「開火」,至今仍不時因此捱轟2007年以發展局局長身份,單獨到皇后碼頭與反對拆碼頭人士對話,贏得掌聲2012年以強硬態度處理新界村屋僭建,被鄉事派火燒其肖像,但鄉事派事隔幾年支持她選特首去年底於梁振英宣佈棄選、表明重新考慮參選後,曾然在未經諮詢下宣佈西九會建故宮博物館,惹來社會反彈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2/20065001
【科健籽】收舊跑鞋贈基層學生 跑步教練拒做大嘥鬼
1 :
GS(14)@2017-06-25 09:32:33捐贈者Zaf(左)家中有接近20對跑鞋,這天選了一對較新的跑鞋捐出,Louie當然樂意收集。
【科健籽:運動人生】潮流興跑步,跑手家中積存多對跑鞋,因為跑過才知合腳與否,「冷宮」中新淨的不妨捐給有需要的人!跑步教練雷德怡(Louie)最近發起收集舊跑鞋活動,捐贈基層年輕人,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強身健體。再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銹嘅一日,何況係跑鞋呢?一對再好嘅跑鞋着太耐,都會壞腳,「鞋底膠粒磨蝕,失去抓地力,易跣親。鞋底泡棉磨蝕失去避震能力,減低保護。」
教了跑步六年的Louie,接觸過一些對跑步很有熱誠的年輕人,無奈負擔不起定期換新跑鞋,未能以最佳狀態練習。近年有熱心人士發起捐贈跑鞋活動,對象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年輕人,Louie收鞋則主要捐贈給本地中學生及高年級小學生。她聯絡中小學田徑校隊及志願機構,接觸有需要人士。
Louie認識一些跑步愛好者,他們家中積存多對跑鞋,是他們買太多,變大嘥鬼嗎?捐贈者Zaf解釋,他在店舖試鞋時覺得合穿,但跑步後腳痛,跑鞋被迫打入冷宮,Louie指是雙腳冷縮熱脹所致,十分常見。她補充,有時跑步愛好者想捐鞋,卻不知可捐到哪裏,「他們未必想放進屋企樓下的舊衣回收箱,因受惠者未必是跑手。」採訪當天是首次徵鞋活動,約十名跑手專程前往彩虹斧山道運動場捐鞋,他們亦寫了一些祝福語,為年輕人打氣。Louie本月舉辦過兩次收鞋活動,暫時共收了約50對新淨跑鞋,月底多辦一次跑步加收集跑鞋活動,有興趣的人不妨清出鞋櫃的「滄海遺珠」,但要符合幾項條件:鞋底紋路明顯、鞋面沒有破損、鞋底泡棉未磨蝕,還要清洗乾淨,後生仔收到都開心啲啦!
捐贈者寫上祝福語,勉勵受惠者。
收集跑鞋之餘,Louie亦跟捐贈者一起跑步。
捐贈者Yuki心儀某個鞋款,買了超過一對,但後來發現自己扁平足,鞋不合穿,因此捐出。
跑鞋捐贈及跑步活動日期:6月26日時間: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地點:來回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至金鐘添馬公園
facebook:Unleash Your Stride
跑步物資捐去邊?
如果大家都有新淨跑鞋或跑衣想捐,唔使頭痕,不少熱心人士收集這些物資,捐給本地或第三世界國家人士。
facebook:跑Tee共享收集全新、未拆膠袋的跑衣,轉贈本地無家者及柬埔寨、肯雅跑手等。
facebook:Bring in Change收集舊跑鞋及舊跑衣,送往肯雅。
記者:梁慧琳攝影:劉永發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4/2006639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