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闞治東加碼新三板 目光瞄準醫療健康產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0930.html

闞治東加碼新三板 目光瞄準醫療健康產業

一財網 婁敏 2015-06-11 10:23:00

曾有“中國證券教父”之稱的闞治東再度加碼新三板投資力度,由其領銜的東方匯富與景榮控股合作發起“匯富景榮新三板醫療掘金1號基金”,主要投資於高科技和醫療健康產業的新三板擬掛牌企業。

昨日,全國股轉系統(俗稱新三板)董事長楊曉嘉撰文表示,新三板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創新,有望改變資本市場典型的倒金字塔格局:成千上萬個中小微企業將形成一個寬廣堅實的金字塔底座。

而就在同一日,曾有“中國證券教父”之稱的闞治東再度加碼新三板投資力度,由其領銜的東方匯富與景榮控股合作發起“匯富景榮新三板醫療掘金1號基金”,主要投資於高科技和醫療健康產業的新三板擬掛牌企業。

一方發聲,一方行動。其共同的目的則是挑選中小微企業,使之成為資本市場金字塔底的合格基石。

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在其自傳中,闞治東提及在證券業最初的年代,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公司的未來和證券業的前程,“會有的,面包會有的,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也正是在這種夢想的支撐下,中國證券業才會發展到今天的境地。

但對於遍布神州大地的中小微企業而言,一段時期以來夢想的前方則是資金的鴻溝,無論是銀行貸款抑或IPO融資往往顯得遙不可及。

楊曉嘉撰文表示,2013年初,也就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之初,當時主板上市公司1439家,中小板701家,創業板701家,新三板191家,資本市場呈現一種典型的倒金字塔格局。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似乎除了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就沒有其他辦法和渠道,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是個瓶頸。

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三板,其初衷在於“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但其發展勢頭則遠遠超過了頂層設計者最初的“夢想”。闞治東表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並非監管層的構想,而是市場的加冕: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達到約2500家,今後預計將達到每年約2000家的擴容速度;加之有了新的退出渠道後,不僅僅是東方匯富,其余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同行均非常活躍,新三板鏈條上資金聚集後輸送實體企業的資金量有可能比新股發行的量還要大。

此次闞治東加碼新三板投資力度,將目光瞄準醫療健康產業前,上海國際醫藥園區的一家掛牌公司在尚未取得新藥許可證,未上市銷售也沒有銷售收入的情況下四次定向發行,融資3.99億,正是新三板推動實體企業跨越“資本鴻溝”夢想的真實寫照。

楊曉嘉表示,上述掛牌公司開創了一家“種子企業”產品還沒投放市場、沒有銷售收入但在全國性證券交易成所成功融資的先河。這家公司在掛牌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外部投資者,公司股東僅有28人,掛牌後通過4次融資以及做市交易股東人數超過了300人。據了解,2015年1月納斯達克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中處在臨床二期的有65家,市值最高的達到17億美元;處在臨床三期的有54家,市值最高的達到71億美元。很多有代表性的生物醫藥公司暫時都沒有營業收入。“納斯達克的包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讓更多的企業來發行,讓更多的資源支持實體、支持創新創業“,楊曉嘉表示。

夯實正金字塔結構塔基需要成千上萬中小微企業,而目前僅鋪就約2500家。在東方匯富高級合夥人彭震看來,此時成立新三板基金看中的正是時機。他表示,合作方景榮控股專註的房地產業有句名言叫“地段、地段、地段”,類比到金融投資機構則是“時機、時機、時機“,當前新三板可以很好地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且相比IPO排隊審核有“短平快”的優勢,之前儲備的優質項目掛牌也能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編輯:彭潔雲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41

地產大亨走過換腎人生 加碼投資中軟案 張異昌戰勝病魔 拚生命代表作

2015-06-22  TWM

以開發台中精明一街打響地產事業的張異昌,在標下中軟開發案、打算再創事業顛峰時,卻因腎臟功能急轉直下,痛苦歷經洗腎、換腎、復健過程,連在病榻上也拚老命招商,要把中軟案當作生命代表作。

撰文•林麗娟

當一個人歷經了肌肉萎縮,連走路也不會、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一切無法自理,必須倚靠外力的七百多個日子之後,人生重新出發,是會選擇更積極前進,還是退 居幕後,休養為上?中陽集團董事長張異昌選擇了前者。三年前,因腎臟功能急性惡化,他住進醫院,開始洗腎、換腎、復健的漫漫長路;康復之後的他,抱著「老 天爺讓我活著,是要我多做事」的心情,加碼投入「台中軟體園區」開發,誓言要再做一件代表作。

身為縱橫大台中的地產大亨,張異昌擁有中陽建設、坤福營造、大買家量販賣場等事業,向來既精明又強勢的他,對中軟的投資,從原定二十七億元一路加碼衝到四 十億元。不禁令人質疑:「賠錢生意有人做?開發商還賺什麼?」張異昌笑得拍起手來,聲音洪亮地回答:「這件案子是我人生的代表作。」笑容背後,其實來自特 別的人生體悟。

健康突亮紅燈

整整一年沒喝過水

二○一二年五月,張異昌剛成為中軟最主要的開發商,就在他投資房地產起家的大里,摩拳擦掌,準備再次大顯身手。豈料七月竟因腎臟功能急性惡化,緊急被送進 醫院。之後有整整一年的時間,他不是坐輪椅,就是躺在病床上,戴口罩兼戴帽子,避免感染,連與經濟部或公司高層開會,都只能透過視訊會議。

在住院洗腎的一年期間,張異昌每周必須洗腎三次,禁止攝取水分,也不能小解,都靠洗腎機器和管子來「清洗」;別人洗腎大約都是三小時,體重九十公斤的他, 每次得花四小時又十五分鐘,過程痛苦難當,他每每叫妻子或看護拿細棍子刺腳底,藉以轉移洗腎的痛感,腳底因此結繭。飲食禁令多,他說,自己從小最愛吃香 蕉,在住院期間更想吃,有一次嘴饞,忍不住偷吃妻子提袋裡半根吃剩的香蕉,身體的鉀指數馬上飆升,護士發現有異狀,立即把他推進洗腎室,到現在想起來依然 心有餘悸。

等到終於能換腎,被推進手術室前那一刻,他徬徨地向所有神祇祈求保佑,「沒有了健康,人真是變得無比脆弱。」他仰望上天發願:「如果老天留我活著,我一定 要把中軟案做到百分之兩百以上的好。」手術很成功,醫師笑吟吟地宣布:「你可以大口喝水了。」張異昌形容,那一口白開水的甘甜勝過極品人參茶。然而,返家 初期的三個月,還有考驗等著他,兩隻腳因臥床太久而萎縮無力,他連走路都不會走,此外,還必須重新學習小解的動作,當一次次地毫無進展,內心吶喊:「救人 啊!」心裡的痛苦、心酸百味雜陳,甚至一度服用抗憂鬱藥物,他回憶,「我的要求多卑微呀!以前我天不怕、地不怕,生龍活虎,如今卻連走路都不會。」

不再抽菸拚酒

重生後想把每件事做好

憶起過去療養期間所經歷的痛楚,張異昌語帶哽咽:「足足有一年,我連怎麼小便都忘記了,不能洗澡,只能擦澡,我無法彎身穿鞋,肌肉也萎縮,坐骨神經痛。」 夜半時分,躺在病榻,想起以前為了做生意,使出渾身解數,「大口乾杯拚酒就為了討好別人,這讓我懊悔不已。」想起當時景況,讓他不禁淚流滿面。

病後的張異昌,拚著對老天履行承諾般,他追加投資額,定調中軟為「文創數位3D示範基地」,再把周邊商家也納入規畫,結合為大里文創聚落。他親自出馬招 商,集團副總經理黃錦賢說:「他老問廠商『我和中軟可以怎麼幫你?』真是為中軟好,有原則,有診所院長捧著大把現鈔要在基地占有一席之地,他卻把錢往外推 『這不符合園區的主軸』。」如今的張異昌不菸、不酒,晚上不應酬,就在家裡聽古典音樂和藏傳唱咒。他跳脫了悲情,更加珍惜當下,對照生病之前,「我如今歡 喜工作、歡喜生活,想把每件事做好,覺得有能力付出就是福報。」過去兩年連喝水、洗澡、上廁所都無法自理,如今終於能把輪椅、帽子、口罩全丟開,天天開心 地穿西裝、打領帶,張異昌吁一口氣說,「活著真好!」對他來說,重生之後的每一件事都要當作再也沒有下一次地去做,心念中軟,正是如此。

張異昌

出生:1957年

現職:中陽集團董事長

學歷:修平科技大學(前身為樹德工專)工業管理學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二女

1分鐘看 台中軟體園區

投資額:65.85億元,其中大買家占40億元以上總開發面積:4.96公頃主大樓結構:地下4層、地上13層建物,包含劇場、展覽館、國際會議中心、停 車場與前店後廠的辦公室及商鋪共261家興建時間:2014年9月預定營運時間:2016年底前願景:可提供逾5000人就業機會,創造年產值15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91

加碼買彰銀 龍巖董座想當銀行家?

2015-06-29  TCW


一家被各界視為燙手山芋的銀行,為何有人當它是寶?

這個人就是國內殯葬業龍頭、龍巖董事長李世聰,他從二○一三年開始大舉買進合併爭議不斷的彰化銀行(以下簡稱彰銀),今年還持續加碼,加計龍巖、李世聰本人和轉投資公司的持股已達八%,逼近大股東的一○%上限。李世聰是否志在成為下一個「銀行家」?

六月十八日的龍巖股東會,李世聰一如往昔「神隱」,總經理劉偉龍則再三強調:「加碼彰銀,只是portfolio(投資組合)的調整。」他解釋,以往龍巖 投資不動產為主,但房市趨勢向下,台北市商用不動產的租金報酬率難保二%;反觀彰銀,以目前股價計算,股利殖利率超過五%,比不動產優渥太多。

但此說法,對外界來說仍無法釋疑。一來是因彰銀獲利不算特別出色,在三十多檔上市金融股中,亦非殖利率最佳者;再者,彰銀的經營權鬧劇上演十年,李世聰與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又私交甚篤,他的加碼動作幾度讓財政部緊張不已,也讓李成為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

業務密切,找彰銀做信託

儘管劉偉龍強調,李世聰無意入主彰銀,但被問及是否再加碼時,答案就引人遐想:「我們一直在觀察適當的價格、加碼時機,沒有設限資金額度、要買到多少持股。」

對金融業者來說,龍巖的答案並不意外。一位與李世聰相識十餘年的金控高層說:「我若是李世聰,也會想辦法當上一家銀行的大股東!」與過往相比,現在經營殯葬業受到不少管制,像是業者須將生前契約的七五%預收費用交付信託,而龍巖的信託銀行正是彰銀。

除了雙方業務往來密切外,一位金融圈人士更直言:「彰銀是公股行庫中,賣相相對好的!」目前彰銀股價並不貴,而且彰銀未來的解套方案無論是台新金加碼收購,或財政部買回持股,被購併者的價格可望水漲船高,對李世聰來說,獲利了結後的利潤也一定極豐厚。

這些說法,都呼應劉偉龍所言,龍巖的投資決策,公股行庫的順位優先於民營金控,而且彰銀的經營權之爭,導致其股價遭低估,讓公司願逢低買進。相較於吳東亮花大錢吃不下,一路默默加碼彰銀的李世聰,不管算盤怎麼撥,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6

索尼2015財年首季凈利增207.5% 將加碼商用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3691.html

索尼2015財年首季凈利增207.5% 將加碼商用業務

一財網 王珍 2015-08-01 11:35:00

日立、東芝、松下等多家日本電子巨頭,早已從B2C領域向B2B領域積極拓展,成功實現轉型。作為堅守B2C領域的日本電子企業代表,索尼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它將在彩電、手機等B2C領域收縮戰線、退守高端,其今後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也將更多地依靠B2B業務。

步入2015財年,受益於遊戲和部件業務的增長,以及彩電業務扭虧、手機業務虧損額收窄,索尼的業績得到改善,首季凈利增長超過200%。

據索尼7月30日發布的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2015年4月至6月,索尼的銷售收入18081億日元(148.2億美元),同比下降0.1%;營業利潤969億日元(7.94億美元),同比增長38.8%;凈利潤824億日元(6.76億美元),同比增長207.5%。

為使手機業務脫困,索尼移動業務將向商用領域拓展,今年8月將成立提供無人機捕捉畫面解決方案的合資公司。不僅終端產品,在部件業務領域,繼影像傳感器後,索尼的電池業務也將擴張。這些意味著,索尼整體將加碼商用業務,以保持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部件業務收入增長35.1%

索尼解釋說,2015財年首季收入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機和液晶電視(主要是中端機型)銷售量的下降。同時,匯率利好和影像傳感器銷售增加抵消了部分上述影響。

營業利潤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1億日元,達到969億日元。索尼表示,2015財年首季營業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音樂業務旗下控股企業價值的重估以及部件業務的營業利潤增長。

從細分業務看,2015財年首季,索尼遊戲和網絡服務業務銷售收入2886億日元,同比增長12.1%;該部門營業利潤為195億日元。遊戲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PlayStation4(PS4)軟件及周邊設備銷售的增長,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部件業務銷售收入為2379億日元,同比增長35.1%。該部門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88億日元,達到303億日元。索尼部件業務增長的主要得益於影像傳感器及鏡頭模組的銷售增長,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銷售收入1704億日元;營業利潤213億日元,同比增長22.2%。該項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轉向高附加值型號帶來的數碼影像產品結構優化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家庭娛樂及音頻業務銷售收入為2531億日元,同比下降13.8%;營業利潤109億日元,同比增加21億日元。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成本降低、高附加值型號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同時,液晶電視和家庭音視頻產品的銷售下降以及美元增值帶來了部分負面影響。具體到索尼的電視業務領域,2015財年首季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7.6%,為1689億日元,主要緣於中端機型銷售臺數的下降,實現營業利潤70億日元(5700萬美元)。

移動通訊業務銷售收入為2805億日元,同比下降16.3%,錄得營業虧損229億日元(1.88億美元)。索尼移動業務2015財年首季營業利潤下降主要由於美元變化匯率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此前對該業務的整體戰略從追求市場份額調整至提升盈利能力。市場營銷及其他費用的支出減少,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都為該項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手機業務向商用領域拓展

為了盡快讓手機業務脫困,索尼移動通信公司(下稱“索尼移動”)將從商用領域積極拓展。今年7月,索尼移動和ZMP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利用無人飛機技術捕捉畫面,同時結合雲端數據處理,為企業客戶開發並提供解決方案。索尼移動和ZMP將於今年8月初成立合資公司Aerosense。

Aerosense公司,由索尼移動通訊公司控股50.005%、ZMP公司參股49.995%。

索尼的照相機、傳感器、通訊網絡以及機器人技術將與 ZMP 的自動駕駛及機器人技術相結合,以及兩家公司在行業內的商業經驗都將被利用。Aerosense公司將會整合這些資源,開發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客戶測量、調查、勘察、檢查等方面的需求。上述服務預計將在2016年開始向企業客戶推出。

索尼移動正在積極地開發新業務,特別是在物聯網相關領域。本次成立合資企業也顯示出其進入物聯網領域的努力。

不僅手機業務向商用拓展,由於部件業務的良好表現,預計索尼的B2B(商用)業務整體會進一步加碼。索尼7月29日宣布,索尼能源部件公司過去25年已累計出貨50億部鋰電池,索尼能源部件公司將進一步進行業務發展及擴張。而此前索尼已多次增資擴大影像傳感器的產能。

日立、東芝、松下等多家日本電子巨頭,早已從B2C領域向B2B領域積極拓展,成功實現轉型。作為堅守B2C領域的日本電子企業代表,索尼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它將在彩電、手機等B2C領域收縮戰線、退守高端,其今後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也將更多地依靠B2B業務。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396

亞馬遜加碼“全球開店” 巨頭爭搶萬億跨境出口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783.html

亞馬遜加碼“全球開店” 巨頭爭搶萬億跨境出口市場

一財網 陳姿羊 2015-07-30 18:22:00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麗芬預測,跨境電商將成為外貿的重要增長點。未來幾年跨境電商貿易額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將增至1萬億美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將大幅度提升。

相對於“海淘族”熟悉的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跨境出口市場正“異軍突起”並開始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

根據《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718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網絡零售額約為512億美元,同比增長40%。

亞馬遜的優勢

這一快速成長的市場也吸引相關企業加速布局。7月29日,亞馬遜中國發布了其跨境出口戰略“全球開店”的多項舉措。

亞馬遜(AMZN.NASDAQ)商務服務部門全球高級副總裁康寧漢表示,自2012年亞馬遜開通‘全球開店’以來,中國賣家已經成為主要生力軍,僅2015年上半年中國賣家銷售額就實現了同比增長翻番。

“國內出口企業主要選擇的跨境電商平臺是亞馬遜、ebay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對於外國市場來說,亞馬遜和ebay在消費者知曉度、信任度這塊較占優勢。亞馬遜和ebay有一些不同,亞馬遜類似於國內的天貓,而ebay更類似淘寶。”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崔敏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對於亞馬遜在跨境出口方面的優勢,康寧漢認為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是在發達國家擁有大量用戶,根據亞馬遜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其在全球擁有2.85億活躍用戶;第二是亞馬遜物流服務(FBA)。

康寧漢解釋,亞馬遜物流服務是指賣家可以把商品提前放在亞馬遜的運營中心,由亞馬遜統一進行庫存管理、商品包裝、商品配送,並可代為賣家提供售前客服和和售後退換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其告訴記者:“目前亞馬遜在中國首推‘全球貨運計劃’,未來中國賣家將可以把貨物送至亞馬遜在中國的運營中心,並與亞馬遜海外倉實現聯動。”

“除了消費者的信任度外,物流也是跨境電商核心。目前大多數跨境物流都是第三方公司完成,規模化的物流中心會在效率、成本等方面占優勢。”艾媒咨詢CEO張毅對記者分析。

快速增長的市場

實際上,除了亞馬遜、ebey、阿里等電商巨頭,傳統上市公司亦紛入“戰局”。

6月26日,湯臣倍健(300146.SZ)發布公告稱,擬決定使用自有資金1.6億元投資入股B2C外貿電子商務企業深圳市有棵樹科技有限公司;同月,奧康國際(603001.SH)宣布,計劃通過擬設立的香港子公司受讓蘭亭集勢(LITB.NYSE)25.66%股份,受讓股權完成後,奧康國際將成為蘭亭集勢第一大股東;2014年11月,曾用名為“百圓褲業”的跨境通(002640.SZ)斥資10億元完成對跨境出口零售電商環球易購100%股權的收購。

為了更好地搶占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蛋糕”,康寧漢介紹,2015年以來,針對中國賣家,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了一系列賣家支持服務和工具,包括在亞馬遜美國網站和英國網站推出全中文化的操作平臺、提供全方位出口物流解決方案、為中國賣家獲得從跨境物流、多語種翻譯、返程物流、稅收及貨幣轉換等多方面的服務支持等。

這背後是跨境電商出口市場的廣闊前景。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麗芬預測,跨境電商將成為外貿的重要增長點。未來幾年跨境電商貿易額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將增至1萬億美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將大幅度提升。

在亞馬遜方面看來,中國賣家出口產品品類也正快速擴容。“剛開始中國賣家主要銷售手機周邊設備,幾乎可以說,全世界的手機配件是中國賣家做出來的;其次是服裝。但是經過這兩年的演變,在所有品類我們都能看見中國賣家。比如小提琴、無人飛機,甚至是探戈舞的服裝。”

易觀智庫2014年跨境電商產業研究報告中曾指出,除了傳統優勢品類3C產品和服裝外,戶外、健康美容、家居園藝和汽配等新品類的交易量就已經開始快速增長。通過跨境電商,中國正在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商店”轉變。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24

通用為加碼新興市場豪擲50億美元 上汽首擔研發重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187.html

通用為加碼新興市場豪擲50億美元 上汽首擔研發重任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07-29 20:57:00

據外媒消息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將與上汽集團合作,投資50億美元開發面向發展中市場的新車型。通用汽車總裁丹·阿曼表示,通用與上汽正在合作開發車身架構和發動機,旨在2019年前生產出第一輛車,並期望最終能達到年銷售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

據外媒消息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將與上汽集團(600104.SH)合作,投資50億美元開發面向發展中市場的新車型。通用汽車總裁丹·阿曼表示,通用與上汽正在合作開發車身架構和發動機,旨在2019年前生產出第一輛車,並期望最終能達到年銷售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這些合作開發車型將在包括印度、中國、巴西和墨西哥在內的新興市場銷售,但不會進入美國和歐洲。

這應該是通用和上汽在中國市場展開合作以來,第一次在平臺開發上展開合作。據了解,通用之外,上汽也將為此投入一定數目的資金,但暫時沒有具體的數據公布。

“這一做法表達了通用對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以及合作夥伴的重視。”通用汽車中國公關部人士認為。這很容易理解,2014年,通用實現全球銷量992.4萬輛,在華銷量接近354萬輛。2015年上半年其全球零售銷量達到486.1萬輛,中國則占據了35%的份額,銷量達到171.9萬輛。

從利潤上看,上半年中國業務總凈利潤為21.32億美元(人民幣132.38億元),歸於通用的權益收入為10.22億美元(人民幣63.46億元),2014年同期為10.71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上半年通用幾乎每隔三天就可以在中國市場上獲取兩億多元凈利潤。

在宣布與上汽聯手的同時,丹·阿曼還表示,通用將追加對巴西市場的投資,決定將其2014年至2019年投資計劃金額從原來的65億雷亞爾(約合19億美元)增至130億雷亞爾(約合38億美元),追加的投資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發。

眼下,新興市場在通用汽車中的銷量占比達到55%左右,而曾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每年輕型車的銷量將達到1.30億輛,遠超過現在的8800萬輛水平,新興市場將貢獻絕大部分增量,而中國市場年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

在此之前,由於新興市場在消費力和消費成熟度上都相對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車企在車型引入時,更傾向於將成熟市場相對低端的產品導入這些市場。而眼下,隨著消費者年輕化趨勢的增強,新興市場消費成熟度的提升,這一辦法顯然行不通了。“我們認為這些(新興)市場消費者需求變化很快。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和立法者希望車輛擁有網絡連接、較好的燃油經濟性、適宜的安全技術。為了提供這些功能,達到這個層次,我們需要從不同的的角度和維度來實現。”丹·阿曼表示。

也正因如此,新的投資計劃表現了通用著眼未來的長遠規劃,其實除了通用,包括大眾、豐田、本田等跨國車企,都在快速轉變對新興市場的重視度和產品投放計劃。

從戰略層面看,通用應該是上述車企中,相對較為開放的一家。其實,早在之前,通用就曾聯手上汽集團研發了一系列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此次,在發動機和車身架構上的合作,一方面基於通用對於合作夥伴在本土化市場洞悉上的優勢,而另一方面,通用無論是在技術研發層面,還是在成本管控層面,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多年來,通用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一直以低價高質領跑市場,而在新興市場的拓展上,通用和上汽也有良好的合作,因此,在未來車型對巴西、印度等市場的適應性開發中,上汽說不定也能助通用一臂之力。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36

通州住房限購加碼 開發商連夜搶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0333.html

通州住房限購加碼 開發商連夜搶客

一財網 蔡胤 2015-08-15 10:22:00

剛過去的6月、7月,通州商品住宅成交量已觸及2013年的峰值,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在近三個月內暴增200%,比北京市平均水平快一倍。

近期樓市升溫的北京通州區迎來了“定制版”限購令。8月14日晚間,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公布了《關於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的通知》(京建法〔2015〕12號,下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已擁有1套住房、無法提供在通州區落戶滿3年及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證明的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將無法購買通州區商品房。

如此少見的針對性強的限購“重拳”,被認為與近幾個月來“副都”傳聞下通州樓市火爆有關。《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4日晚間從房產代理機構獲得的統計數據是,剛過去的6月、7月,通州商品住宅成交量已觸及2013年的峰值,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在近三個月內暴增200%,比北京市平均水平快一倍。

本報記者14日晚間和15日淩晨采訪得知,《通知》公布當晚已有不止一個上市房企的通州項目“連夜推盤”。受訪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基於各房企在通州拿地成本、資金成本不同,剩余貨值不一,未來將呈現銷售策略的分化,與此同時,一個現實是,通州房價快速上漲的預期之火,將在一夜之間被撲滅,開發商將面臨不同程度的去化壓力。

急漲將變急跌?

經過一下午的傳言“預熱”後,《通知》14日晚間“落靴”。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上的官方解讀是:為促進通州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經北京市政府批準,8月1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通州區人民政府聯合發文,決定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

《通知》規定,符合現行政策有關規定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家庭,限購1套通州區商品住房,即沒擁有住房的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已擁有1套住房、戶籍屬於通州區且落戶3年(含)以上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已擁有1套住房、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沒擁有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通知》中最受公眾關註的部分,在於對非通州籍北京市民的限購升級。《通知》規定,已擁有1套住房、無法提供在通州區落戶滿3年及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證明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向其出售通州區商品住房”;同樣無法在通州購買商品住房的,還包括無法提供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

根據《通知》要求,上述規定自《通知》發布次日起執行,即8月15日開始執行,《通知》中的通州區商品住房即包括新建商品住房,也包括二手住房。

重拳背後,是通州樓市的急速升溫。近兩個月,由於副中心傳言帶來的利好,通州新盤惜售和漲價現象明顯,不乏漲到近4萬元/平方米的高價盤,普遍價格也在3萬元/平方米左右。來自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數據顯示,伴隨著一系列利好消息,今年6月、7月,通州70年產權的新建商品房(不包含商住)成交量分別突破了1600套、1700套,交易量重回2013年樓市最火熱時的高峰,目前市場的庫存只有7591套,這一庫存量也是最近6年來的低點。

北京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昨晚給出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5年4月,北京樓市迅速回暖,通州交易上漲更為明顯,從原來的月度600套~700套,已經飛升至2000套以上,在北京市的成交比重也從原來不足5%上漲到7月的9.2%,近3個月通州二手房交易量更是暴增200%,比北京市平均水平快一倍。

“原本還打算等著價格漲上來賣掉這套兩居室,再加點錢去五環內買個小房子,這下好了,(通州房價)要跌了。”家住通州某新樓盤的“80後”單身女孩聶枚(化名)14日晚間對本報記者感慨,自己的房子這回真成了“不動產”,以面積換地段的換房計劃被迫擱淺。

針對聶枚的這種擔心,北京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通知》對於通州的房地產交易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通州二手房價格剛出現掛牌價上漲苗頭,還未來得及實現,就被限購升級撲滅;而此次限購升級政策後,急漲的新盤很有可能會急落,通州近期走高的成交量必將迅速回落,甚至低於本輪升溫前的成交套數。

開發商連夜搶客

14日下午18時,通州臺湖某項目營銷總監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了通州限購新政傳聞,並強調50年產權商住公寓不受影響,隨後的20時左右,他發下了一張自己公司商住項目的園林照片:“通州區做項目的小夥伴們,大家今晚都辛苦了。”

事實上,該營銷總監和他在通州的同行們,的確度過了一個忙碌的夜晚。最忙碌的也許是合生創展在通州的某項目銷售員們。該項目14日晚間急急推盤,價格定在3.5萬元/平方米左右,最高價格接近4萬元/平方米。雖然是精裝交房,但價格還是令看房者驚訝。一位已經入住、在售樓處圍觀的業主告訴記者,售樓處十分熱鬧,看起來購房者眾多,甚至還有附近樓盤銷售員來現場截客。她感慨說:“真的會有人買嗎?”

不管是否真有現場成交,一些開發商選擇了在限購新政落地後放手一搏。14日晚間,除了合生旗下項目,旭輝集團旗下通州項目也在21點過後宣布,“今夜起不打烊”,並以“通州核心區”的口號吸引客戶。本報記者15日淩晨1時左右撥打該售樓處熱線,一位男銷售員接聽了電話,他告訴記者,他是項目自有銷售團隊一員,他和同事都還在工作,過了零點後,主要是處理手頭的客戶資料。當記者問及14日晚間售樓處現場簽約情況時,他並沒有直接作答,只是稱:“現場客戶挺多的。”

據該售樓員透露,該項目有別墅產品,但連夜銷售的主要是商住公寓(不限購),價格在2.45萬元/平方米左右。記者再三追問為何高於網上2.38萬元/平方米的報價,是否計劃調價,他回答說:“不會漲價。”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58

Priceline擬加碼中國市場 力拓網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03.html

Priceline擬加碼中國市場 力拓網點

一財網 樂琰 2015-10-18 13:03:00

Priceline集團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Adrian Currie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已兩次投資攜程的Priceline未來還將在IT技術等方面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並繼續尋求中方戰略合作夥伴,同時還將擴大其在華辦事處網點。

在10月18日舉行的“世界旅遊互聯網大會”上,全球在線旅遊巨頭——Priceline集團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Adrian Currie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已兩次投資攜程的Priceline未來還將在IT技術等方面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並繼續尋求中方戰略合作夥伴,同時還將擴大其在華辦事處網點。

“在2015年,美國基本上45%的旅遊預定是通過在線預定的,亞太區該數字是29%,中國的攜程,其移動交易占了在線交易70%。由此可見,旅遊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移動端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在十年前,大部分的品牌都沒有出現,但是他們現在大部分已經上市了。這些新興的移動端的品牌已經占據了市場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傳統的品牌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因為他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務。”Adrian Currie告訴記者,正是由於這種勢頭,其看到了中國在未來將是在線旅遊的最大市場之一。

目前,Priceline已經通過Booking.com繽客在中國市場開展在線旅遊預訂業務。

“在過去的六個月中,有221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通過Booking.com繽客來到中國。同時,中國遊客通過Booking.com繽客去到了全球19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熱門的目的地國家是日本,其次是美國、泰國、意大利和法國。因此未來我們會繼續開拓中國市場。” Booking.com繽客大中華區總經理賴軍指出。

記者在采訪中註意到,除了獨立開展在華業務,鑒於對中國未來在線旅遊市場的看好,Priceline已經在中國市場開始了資本層面的合作,此前其以可換股債券的形式對攜程進行投資,總額在5億美元,之後其又對攜程進行了2.5億美元的追加投資,計入兩次可轉債可轉換的股份,Priceline持有約10.5%的攜程總流通股。雙方資本合作後,擬在資源共享和酒店產品營銷等方面進行合作。

“我們很看重中方合作夥伴,攜程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今後我們也會繼續合作。同時,為了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我們也會尋找其他中方戰略合作夥伴,建立更多合作夥伴機制。Booking.com繽客目前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海口設立了五個辦公室,未來我們計劃進一步拓展中國區網點,擬在青島和西安等地區也開設辦事處。”Adrian Currie告訴記者。

除了布局,在Adrian Currie看來,未來還有一個趨勢值得關註——可穿戴設備會進一步地普及,比如谷歌眼鏡和蘋果手機未來應用非常廣泛,這方面的普及可能使得旅遊和可穿戴設備緊密地聯合在一起,在未來5年內有7個這樣的設備進行推廣和普及。

“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可能會有一些非常智能的技術可以實現更為智能的入主體驗,比如智能的客房,不用鑰匙,通過手機就可以進入房間的技術。到時候機器人也會進一步地發展,比如在旅遊酒店的吧臺或者是其他的服務可以提供一些機器翻譯等等機器人相關的技術。同時,以後還會有進行酒店的入主以及機場登記自動實現。因此對於中國市場,我們未來會有更多資金投入到IT技術的開發,以支持中國區業務的增長。”Adrian Currie表示。

執惠旅遊聯合創始人劉照慧認為,從世界在線旅遊公司排名情況看,目前依次是Priceline、Tripadvisor、Expedia、攜程。攜程選擇了讓Priceline入股約10%的股權,這樣對Expedia來說就失去了一個可以超越Priceline的機會。攜程不管與誰合作,其仍然是中國市場老大。全球在線旅遊格局中,老大和老四的合作毫無疑問將沖擊老二和老三的市場份額和發展空間。Priceline也因此獲得了更多拓展中國市場的商機。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74

【最新】上汽擬定增150億 加碼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846.html

【最新】上汽擬定增150億 加碼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1-05 19:49:00

11月5日晚間,停牌多日的上汽集團也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宣布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擬募集資金150億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汽車電商和金融等領域

在包括比亞迪、長城、力帆等車企都紛紛發布定增計劃,加碼新能源汽車的大背景下,11月5日晚間,停牌多日的上汽集團(600104)也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宣布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擬募集資金150億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汽車電商和金融等領域。隨著上述公告的出爐,上汽集團在“十三五”期間的產品規劃和服務領域的業務模式創新也進一步清晰。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上汽集團一直專註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以及產業鏈的搭建和完善,投入資金超過60億元,完成了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市場化進程,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燃料電池汽車量產能力的車企。與此同時,在產業鏈上,通過收購和兼並,上汽在新能源電池、電機以及電控上都具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而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依然是上汽集團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告顯示,在此次擬募集的150億元資金中,72億元將用於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不僅包括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純電、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非插電深度混合動力新車型的研發,在商用車領域,上汽大通旗下的G10和V80以及SV63平臺等都將推出新能源和節能車型。按照上汽的規劃,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乘用車的年銷量將達到3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商用車的年銷售量達到2.2萬輛,年銷售收入達到68億元。此外,上汽集團還將進一步致力於混合動力EDU變速器的產能擴張和產品升級,以提升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產業化優勢。

此外,上汽集團還將投入20億元將用於商用車的智能化大規模定制項目,基於數字化工廠建設高自動化和柔性化的生產線,並對營銷體系、生產工藝和供應鏈進行全面升級。

眼下,隨著互聯網的滲透,基於車聯網的前瞻技術和智能駕駛項目正在成為車企試圖進一步突破的方向。早在此前,上汽集團已經建立了前瞻技術中心,並在矽谷設立了風投公司,希望進一步捕捉世界先進科技技術的風向。而按照此輪定增計劃,上汽會將此次募集資金中的19億元用於未來的前瞻技術與車聯網項目研發。一方面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和市場化準備;並進一步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核心零部件技術和關鍵集成技術的研發;此外,上汽還將利用資金完成現有互聯網技術與汽車技術的結合,打通互聯網汽車技術與公司現有車型之間的具體應用。

按照上汽的規劃,未來上汽將從一個傳統的整車制造商轉型為服務制造商,因此,在這150億元中,39億元將用於汽車服務與汽車金融項目。車享平臺的功能完善和上汽財務公司汽車金融服務談業務的拓展將成為主要方向,上汽希望到2018年,上汽財務的金融業務每年能為集團帶來18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增加5.4億元。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01

「三低」選市策略,加碼墨西哥、印度 新興市場急彈 華爾街大咖教你賺

2015-10-19  TCW

從匯率到原物料,一波波資金回籠現象湧現,是長線買點或短線多頭?專家為你解析攻防關鍵。

隨著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延後升息,今年沉悶已久的新興市場,十月五日至九日終於等到大反攻。

從匯率到原物料,一波波資金回籠現象湧現。像是這波影響全球經濟走弱最大風向球中國,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連續走高,與中間價雙雙續創近兩個月高位。此外,上海股市上證單週漲幅創近兩個月來最大,成市場定心丸。

鄰近國家匯率漲勢不遑多讓,如一美元兌印尼盾創六年最大單週漲幅、一美元兌馬來西亞林吉特單週漲幅一度創一九九八年來最大。原物料市場多頭洶湧,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單週漲四.四%,原油報價單週一度出現一○%漲幅。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短線多頭行情,究竟是長線買點已經浮現,還是空頭市場的反彈?投資人恐怕也難十分篤定。此時,汰弱留強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做法,但究竟要怎麼做?

積極型:短進短出為佳跌深原物料市場易逆轉

據專家建議,投資人可有兩套策略:一是選原物料被過度錯殺的市場,另一種是從總體經濟角度挑「三低」巾場:低通膨、低原物料出口、低外債。首先,第一種是 適合大膽、積極型投資人。法國興業銀行外匯策略主管查格里(VincentChaigneau)認為,美國暫緩升息將使新興股市、貨幣和大宗商品反彈,第 四季相較於前幾季,將有戲劇性逆轉發生。從市場心理來看,這波猛爆型多頭說穿了就是因為超跌。國際金融研究機構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資深經濟學家百恩(CrolineBain)指出,市場反映中國經濟放緩,也有不少原物料公司宣布減產,有利於價格反彈。他認為,如果市場下跌過快,那麼反彈也會更強勁,最明顯的就是先前傳出倒閉疑慮的全球大宗物資貿易商龍頭嘉能可(Glencore),股價暴漲,

短短十多個交易日內股價就出現翻倍走勢。

但投資人也要注意,看空派還是很多,包括高盛、花旗和摩根士丹利都警告:跌勢還沒結束。如高盛九月底曾表示,銅市場每年供應過剩五十萬噸的局面,將持續到 二〇一九年;花旗看空未來三到六個月的原油、鋁、鉑金、鐵礦石和小麥價格;德意志銀行前執行長傑恩(Anshu Jain)認為接下來恐怕還有壞消息,南非、巴西等國家都應該避開。

因此,想要搶進這類原物料相關基金的投資人,手腳要快,短進短出可能是必須採取的手段,同時要注意三個訊號:一、中國市場製造業指數是否落底彈升,二、油價走勢能否不再創新低,三、美國聯準會十月份會不會釋出繼續廷後升息的說法。

保守型:跟三低指標走

布局首選墨西哥、印度

第二種投資策略,就是完全避開猜測原物料是否落底的難題,因為新興市場中也有許多並非是靠出口原物料為主的市場,這類型國家不會因為原物料出 口下滑、導致出口衰退,造成財政收入轉差,進一步驅動貨幣眨值、造成高通膨和外債飄高的惡性循環。

像是操作部位超過一千多億美元的冠軍操盤人、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宏觀團隊投資長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就建議產業發展較多元且經常帳盈餘國家,如南韓、馬來西亞以及墨西哥,是可以考慮的基金市場標的。

以墨西哥來說,哈森泰博認為就是標準的錯殺。因為該國的石油出口占比僅有一成,另有八成的產品都出口至美國,而美國是全球目前經濟最好的發達經濟體,隨著 美國消費增溫、墨西哥也會跟著大受益,所以當市場恐慌時,墨西哥不免受到無差異性拋售的波及。但隨著市場恢復理性時,反彈的速度也會較為迅速。

從數據上也得到驗證,墨西哥股市今年表現幾乎是新興市場中的績優生,今年以來指數漲幅維持二.八五%正報酬。印度也是符合上述標準的市場。截至十月五日為止,外資持續買超印股,今年印度吸金三十七億美元,在彭博(Bloomberg)追蹤的八個亞洲市場中居冠。

摩根大通(J.P.Morgan)全球市場策略師雷馬克瑞斯南(Nandini Ramakrishnan)則認為,因為印度主要是原物料進口國,原物料價格下滑,有助於改善印度經常帳,因此在國際大幅調降經濟成長率中,印度是獲得國 際貨幣基金(IMF)點名的亮點,今年成長率預估達七%,比中國還高。

實體經濟面上,印度也獲認同,外國資金投資印度熱度大幅度攀升,今年上半年外國對印度市場的直接投資,金額高達三百一十億美元,讓印度從去年排行榜中的第五名直接躍升至榜首,擠下中國及美國。

從上面數據來看,印度市場基金應該是投資人在這波新興市場大洗牌中,不可或缺的布局標的,加上印度央行在九月底決議調降指標利率二碼(〇.五個百分點),降息幅度超乎市場預期,在寬鬆資金量能帶動下,印度經濟將可望加速成長。

文.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