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將在九月十九日在美國掛牌上市。 努力了八百天,馬雲這位「小巨人」宣布重返全球資本市場,他率領這家改變全世界零售市場的公司,接受全世界投資者的檢驗! 撰文‧劉俞青 「十五年前,我來紐約想借兩百萬美元,被三十家創投拒絕了,失敗而歸;這次再來,想多要點回去。」九月八日,阿里巴巴邁向上市之路的全球首場路演(Roadshow,巡迴法說會)在紐約登場,創辦人馬雲一開口,就引起全場大笑。 但笑聲漸歇,迴盪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路演會場裡久久不散的,是馬雲語氣中的狂與傲。 馬雲說的絕非玩笑話,這一句「多要點」,至少就是一千六百億美元,將近新台幣五兆元。 全球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將在九月十九日(台灣時間九月十九日晚上九點三十分),在紐約交易所正式敲鐘掛牌,募資金額上看二四三億美元,以每股六十至六十六美元之間定價,估計吸引全球超過一千六百億美元資金的追逐。但據業內基金經理人估計,上市後阿里巴巴的市值,勢將突破兩千億美元。 這是美股有史以來最大的IPO案(首次公開發行),也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上市案。根據投資銀行圈分析,由於認購太過熱烈,紐約路演的三分鐘內,就收到超過兩百億美元的認購申請;而當天路演結束後,幾乎就已經募爆,但全世界認購的資金還是不斷湧進。因為資金排擠效應,市場上所有的錢都往阿里巴巴聚集,甚至可能因此擠壓近期的美股表現。 他,創造致富傳奇台灣囝仔蔡崇信 因持股躋身台灣第六大富豪美國《華爾街日報》甚至以「火爆」形容阿里巴巴募資的熱度。 這次阿里巴巴掛牌上市,馬雲扮演「千億富豪製造機」的角色,不僅他個人的財富高達二一八億美元(約新台幣六五四○億元),登上中國首富寶座,他身邊的高階主管、員工,身價都跟著暴漲。 《今周刊》第八八九期封面故事〈有他,才有阿里巴巴〉,文中的台灣囝仔──現任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的蔡崇信,也因為持股阿里巴巴三.二%,換算身價高達五十五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六六一億元,在台灣富豪排行榜上首次進榜就登上第六名,擠下林百里、蔡宏圖等知名企業家。 但馬雲沒有被錢沖昏頭,他的腦袋,冷靜異常。 九月十五日,馬雲、蔡崇信率領一線高階主管,踏上這次阿里巴巴全球巡迴路演唯一的中國場次──香港。《今周刊》獨家現場直擊香港路演,位於九龍中港碼頭的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酒店會場裡,馬雲穿著休閒式的西服,沒有打領帶,輕鬆現身。 但他一開口,就令全場震撼。他說:「當別人認為你很棒,你必須知道你沒有那麼好;當人家認為你不好,事實上你沒那麼爛。我仍是我,只有你把自己放心上,你知道是誰、想要什麼、什麼是你需要放棄的。」這位身高僅有一六○公分的「巨人」,站在巨大的財富面前,躍上全球的資本市場舞台之際,對著台下手捧超過數百億美元的法人,緩緩說出這段話。全場屏息傾聽,鴉雀無聲。 「外界總以為馬雲是個瘋狂的人,但我認為,我,並不瘋狂。」馬雲一字一句地說。馬雲這番話,絕非隨口而出。而阿里巴巴有今天的規模與高度,也絕非外界看到的一帆風順。 二○○七年,當時的阿里巴巴已經如日中天,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第一次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今年九月十五日的香港路演現場上,馬雲毫不避諱地當眾回憶起當時的景象,一樣的火熱情況,一樣的募爆。同樣的景象只是在七年後捲土重來,定價一樣也傳出可能上調(但當年馬雲只把價格訂在原先預設的港幣十三.五元)。 馬雲以此向外界證實,他沒有被市場沖昏頭,七年前沒有,七年後的今天,也不會有。但七年前的上市最後卻徒留遺憾,更傷了許多投資人的心。 七年前,阿里巴巴上市掛牌,盤中一度衝到最高價港幣四十元,讓香港投資人驚呼連連。但好景不常,接下來的阿里巴巴不敵大環境,在交易量沒有明顯活絡、與大股東雅虎的交易談判困難重重,及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轉型,許多新創的業務更受資本市場青睞等種種原因下,最後在一二年六月,黯然宣布下市。當時馬雲拍板以○七年時的掛牌價港幣十三.五元收購所有流通在外股票,也讓許多買在高點的投資人就此飲恨。 如果說,阿里巴巴自一九九九年成立以來,幾乎是一路順遂,無論是客戶、業務都以倍數成長,並創建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帝國」;那麼,兩年前宣告香港掛牌失利,無疑是馬雲最大的挫敗。 馬雲熱愛太極,出席公開場合常以一套太極拳亮相。當時他以太極裡講求的「虛實、進退」比喻,他說,「太極拳譜所說,『往複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阿里巴巴這個關鍵點上的『折疊』與『轉換』,將決定未來的『往複』與『進退』」。話語之間,馬雲隱約透露,「阿里巴巴將重新上市」,同一時間,馬雲的熱情與雄心,在「進退」之間,似乎不見折損。 接下來的八百天,馬雲為阿里巴巴如何重新掛牌?選擇在哪裡掛牌?用什麼方式掛牌?傷透了腦筋,卻也做實了準備。 他,想掌控阿里巴巴提出「合夥人制」二度叩關 遭港拒絕轉戰美國其中,馬雲的心頭大患就是,持股不夠多;因為如果按照一般公司的股權分配,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體銀行,持股超過三成;第二大股東是雅虎,第三大股東才是馬雲自己。而且前兩大股東聯手,持股超過五成,足以主導整個公司。為此,馬雲與身邊最重要的幕僚蔡崇信苦思許久,終於「發明」讓全球資本市場開了眼界的「合夥人制度」。 簡單地說,合夥人制度最主要的精神是,「董事會一半以上的成員,由合夥人決定。」而合夥人則是由公司的高階主管透過層層考驗而來,因此更直白地說,董事會是由合夥人、也就是一群經過認證的公司高管所主導,全體股東權益都因此受到折損。 這個「新發明」的好處是,可以確保馬雲得以繼續掌握阿里巴巴;但缺點則是,一旦馬雲個人意志有所偏差,公司很難有一個強大的監督機制加以平衡。 去年九月,馬雲決定出手了!他重新啟動上市的第一步,便是派蔡崇信向香港交易所遞出一封信,信中首度闡明「合夥人制度」的理念與精神,靜待港交所回應。但才短短不到一個月,港交所明確拒絕了這個提案,也等於宣告:香港拒絕阿里巴巴掛牌上市。 當時,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還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投資者保障雜談〉的文章,文中大談投資人權益的保護,被解讀為對港交所拒絕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原因的闡述。 香港一直是馬雲心目中上市的「第一志願」,從○七年首度上市、下市,到一三年重新掛牌的「首選」,最後港交所不願意為阿里巴巴開先例,馬雲只好黯然離去,最後選擇赴美掛牌。兩者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糾結,比八點檔連續劇還要百轉千迴。 他,從未忘情香港可望挾在美上市優勢 再戰香港但這齣大戲還未畫下句點。九月十五日的香港路演市場,馬雲在媒體面前說出:「我發自內心地說,我愛香港。」他還說「很多人認為香港失去了阿里巴巴,但我認為,是阿里巴巴錯失了香港;很遺憾,也許我們在錯誤的時間交會,也許我們的準備還不夠充分,也許我的溝通能力不足,但我依然熱愛香港。」馬雲這段「真情告白」,被網友批評為「露骨肉麻」。 但香港投資銀行圈的資深人士卻嗅到了不同的氣味,有人直指,挾著在美國風光上市的威力,如果這股「阿里旋風」能夠持續,「也許不用太久的時間,阿里巴巴可能同時在香港掛牌。」這位資深人士解讀。 但無論資本市場的風風雨雨,在馬雲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未竟的夢想,那就是,從馬雲創立阿里巴巴的第一天起,在當時杭州西湖畔邊,破舊的老公寓裡,包含馬雲在內的「十八羅漢」(馬雲的創業夥伴)在此立誓,「要讓阿里巴巴成為全世界的公司」。 馬雲從小在杭州長大,父母都是評彈演員,評彈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但馬雲偏偏就是「很不傳統」,他調皮搗蛋,很不聽話。這種個性,或許正是多年之後發誓要創立「全世界」公司的基礎。 在阿里巴巴之前,馬雲曾開設「中國黃頁」公司,這是全中國最早的網路公司之一,幫助國內企業尋找海外客戶。「中國黃頁」業務做得零零落落,但馬雲始終樂觀,有一次跑到英國去看客戶,他看到半山腰的城堡豪宅,指著說「我以後要買這棟,要買那棟!」而當時的中國黃頁,連下一筆訂單在哪裡都不知道,中國黃頁後來被杭州電信買下。 一九九九年,「十八羅漢」開創了阿里巴巴之後,情況也好不到哪去,而馬雲的老婆張瑛也是「十八羅漢」一員。一開始,阿里巴巴連「公司」都談不上,沒有制度、沒有標準,馬雲甚至連什麼叫「股權」都不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開設一家「互聯網」的公司。一直到隔年,投行出身的蔡崇信宣布加入,才一點一滴把阿里巴巴的制度建立起來。 阿里巴巴很快做出成績,但一路壯大的過程中,「找錢」是馬雲最痛苦的事,還好有了蔡崇信加入之後,馬雲通常只要扮演「樂觀者」的角色,在投資者面前,大談特談阿里巴巴美好的願景,其餘的事則交給蔡崇信去打理。兩個人一動一靜,一搭一唱,陸續引進日本軟銀、雅虎,甚至是台灣中信辜家、富邦蔡家等許多重要資金,一路過關斬將,阿里巴巴逐步向馬雲的初衷──成為「全世界」的公司挺進。 他,要打造全世界的公司紐約上市掀起旋風 是向全世界行銷的絕佳機會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馬雲的「全球夢」:阿里巴巴之所以會取名為「阿里巴巴」,據說是因為有一次馬雲和老外交談,發現無論是用中文或英文念出,「阿里巴巴」的發音都一樣,「這個名字,將有助於公司打開全球市場」,於是,「阿里巴巴」就此誕生。 十五年後,馬雲當然不會錯失讓阿里巴巴打開全球市場的好機會。這次在紐約掛牌,無疑是對全世界進行廣告行銷的絕佳時機,日前,他宣布今年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光棍節,無論在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天貓還是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購物,一律「全球免運費」的震撼彈,在全世界的電子商務引起一陣驚呼。顯然,阿里巴巴設立的宗旨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天下」也包含阿里巴巴自己。 馬雲不僅站上全世界最大資本市場的舞台,阿里巴巴還要做盡天下生意。過去,他打得對手騰迅、京東喘不過氣來;這一次,他大軍壓境,連美國電商大廠亞馬遜都嚴陣以待,全世界都颳起「阿里旋風」。馬雲這位「小巨人」,無疑是未來最矚目的人物。 蔡崇信 出生:1964年 現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經歷:阿里巴巴財務長、Invester AB副總裁等 學歷: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阿里巴巴上市 所有股東身價水漲船高其中,今年才50歲的蔡崇信,用14年時間,創造超過1600億元的身價,以最年輕富豪之姿,登上台灣富豪榜排行第六名,勝過尹衍樑等富豪。 阿里巴巴主要股東IPO後獲利狀況 股東 股權 (%) IPO 賣出股權 (%) 套現 (億美元) 軟銀 32.4 ─ ─雅虎 16.3 4.9 80.35 馬雲 7.8 0.5 8.42 蔡崇信 3.2 0.2 2.81 豐茂投資公司 (中投公司子公司) 2.1 0.6 9.43 銀湖資本私募基金 2.2 0.2 2.71 雲峰私募基金 (馬雲為創辦人之一) 1.1 0.3 4.31 中信資本 0.8 0.2 3.24 國家開發銀行 0.2 0.2 3.62 博裕資本 0.5 <0.1 0.84 李嘉誠基金會 <0.1 <0.1 0.21 台灣富豪排行榜 新台幣 億元 億美元 蔡衍明 2900 96 頂新魏家 2598 86 蔡萬才家族 2386 79 郭台銘 1843 61 林堉璘 1812 60 蔡崇信 1661 55 羅結家族 1390 46 林百里 1359 45 尹衍樑 1359 45 林榮三 1329 44 蔡宏圖兄弟1238 41 註: 1.以每股66美元估價。 2.中信資本、國家開發銀行、博裕資本等公司旗下皆有中國官方高層家族涉入其中。 3.國家開發銀行與博裕資本的持股為旗下子公司持有。 資料來源:《富比世》、阿里巴巴招股書 整理:黃家慧 蔡崇信 出生:1964年 現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經歷:阿里巴巴財務長、Invester AB副總裁等 學歷: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新阿里巴巴」成形 進攻美國資本市場── 阿里巴巴在紐約掛牌的上市主體 阿里巴巴 中國最大的全球小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網路使用者來自超過240個國家及地區Ali express全球大型消費者電子商務平台之一,服務百萬名來自220個國家及地區的註冊買家天貓中國最大的品牌及零售平台,與「淘寶網」交易額合計超過人民幣1兆元阿里雲 提供完整的雲端服務淘寶網亞太最大網路零售平台,中國個人零售網路市占率約80% 聚划算 中國最受歡迎的團購平台1688.com中國小型企業電子商務平台,超過72.9萬名付費會員阿里巴巴上市未包含以下事業體 阿里小微金融公司 負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所有小企業及消費者個人服務的金融創新業務 支付寶 中國最多人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公司,2013年支付總額破人民幣9000億元 招財寶 網路融資平台 天弘基金管理公司 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6月底,基金規模達人民幣5862億元 眾安在線 財產保險公司 菜鳥網路 阿里巴巴聯合銀泰集團、富春集團、順豐等集團共同成立的公司,註冊資金高達50億美元 奮戰800天 狂人的豪賭與榮耀 ──阿里巴巴重返上市之路大事紀 香港下市 首遭挫敗 1999 馬雲等「18羅漢」以人民幣50萬元創辦阿里巴巴。 2005 雅虎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同時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此時雅虎持股35%、軟銀29.3%、馬雲團隊31.7%。 2007 阿里巴巴在香港以港幣13.5元掛牌,當天最高價港幣40元。 2012/5 馬雲將價值高達新台幣一千多億元的支付寶股權,以低價轉移到自己私人投資公司。 2012/6 阿里巴巴在香港下市,以當初掛牌價港幣13.5元收購上市流通股。 勵精圖治 捲土重來 2012下半年 阿里巴巴以76億美元回購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一半股權(約20%),並轉售給中國官二代參與其中的博裕資本等公司,外界解讀為重新上市準備。 2012/11/11 阿里巴巴在光棍節創下新台幣889億元的交易金額,超過美國電商網站的總和。 2013/5 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18%股權。 2013/5/10 馬雲卸任執行長。 2013/5/28 成立菜鳥網路科技公司,由馬雲擔任董事長,擴大阿里巴巴集團的完整勢力。 再戰香港 鎩羽而歸 2013上半年 港交所、紐交所、那斯達克、倫敦交易所等全球各大資本市場,爭取阿里巴巴IPO。 2013/7 阿里巴巴初步確定選擇在港交所掛牌。 2013/9/25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因「合夥人制度」而談判破裂。 轉戰美國 風光圓夢 2014/5/6 向紐交所正式提出上市申請。 2014/9/8 IPO路演啟動,第一場路演在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舉辦。 2014/9/10 籌資兩天已獲超額認購。 2014/9/18 路演結束,阿里巴巴將決定上市掛牌價。 2014/9/19 紐交所掛牌上市。 合夥人制度 「合夥人制度」是一種獨外於現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新體制,它讓「合夥人們」擁有過半的董事人選提名權;如果股東會不滿意,合夥人可以不斷地提出新人選,直到股東會滿意為止。 至於要如何成為合夥人?據阿里巴巴表示,必須符合在公司或其附屬企業服務超過5年等條件,由其中的合夥人提名、並經過合夥人委員審核決定是否可以成為候選人,獲票數超過75%方可成為合夥人,目前已有30位合夥人。 但合夥人的遴選機制與章程,過去在馬雲及多位高管的發言中,經常在改變,並且未明文在這次招股說明書中,這也是合夥人制度為外界所疑慮之處。 阿里巴巴挑戰最大電子商務公司! ──全球前四大電子商務公司比較阿里巴巴 亞馬遜 騰訊 eBay 上市時間(年) 2014 1997 2004 1998 上市證交所紐約證交所 那斯達克 香港交易所 那斯達克市值 (億美元) 1600 1530 1491 648 股價(美元) 60~66 331.1915.89 (港幣122.7元) 52.19 2013年營收 (億美元) 85 745 100 160 2013獲利 (億美元) 38 2.74 26 29 單月用戶數 (億) 1.88 2.44 4.38 (We Chat) 1.45 註:阿里巴巴市值以60~66美元中間值估算。騰訊、eBay、亞馬遜數據以9/12收盤價計算。 資料來源:Google Finace 、阿里巴巴招股書及其他外媒 整理:黃家慧 |
俄羅斯政府周二就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供應提出了新的條件,要求烏克蘭在五天之內提交證明,確保烏克蘭在國際借款方和其他機構擔保下會支付貨款。這或導致歐洲今年冬季無法獲得足夠的天然氣供應。
俄羅斯在6月的時候因支付爭議切斷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出口。盡管俄烏沖突導致天然氣供應重啟的前景有所黯淡,不過很多官員認為,新協議可能達成。雙方將會在布魯塞爾會議期間就相關問題的解決確定一個時間表。
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認為烏克蘭無法確認他們的資金保障。他在會議結束之後表示,“具體有關資金的討論應該更為全面細致,烏克蘭目前存在現金缺。俄方希望IMF、歐元區投行或者其他一流銀行提供擔保,以確認烏克蘭有錢按照協議付費。歐盟委員會也可以使用其預算來做擔保,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見到有效的保證。”
烏克蘭和俄羅斯將在10月29日在舉行一次會議,屆時俄羅斯將會明確是否對烏克蘭的付款計劃感到滿意。如果無法在10月末候達成協議,歐洲在這個冬天面臨天然氣供應中斷的恐慌情緒或將明顯升溫。
歐盟國家近30%的天然氣需求需要俄羅斯供氣滿足,其中的一半則通過貫穿烏克蘭的管線輸送。如果烏克蘭無法確保有冬季的天然氣供應,歐盟擔心烏克蘭會截留由該國轉運的天然氣。
稍早之前,烏克蘭和俄羅斯度一度十分接近達成正式協議。先前的消息顯示,雙方曾一致同意烏克蘭以每千立方米385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這個價格在2015年3月之前將有效,烏克蘭政府還會為的這部分天然氣提前支付貨款。
烏克蘭還同意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償還31億美元的拖欠貨款:第一批14.5億美元債務會在10月底之前支付,剩余部分會在年底之前完成。
在俄羅斯新建議提出之後,,烏克蘭能源部長Yuri Prodan表示將會與歐盟委員會合作尋找一個折中方案。歐盟能源事務官員Guenther Oettinge則認為歐盟無法確保一定會提供擔保。
如果烏克蘭到冬天的時候還沒有獲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歐盟已經承諾會將從俄羅斯購買的天然氣提供給烏克蘭使用。。
不過俄方認為這樣的供應方式是非法的。Novak拒絕透露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會采取什麽樣的報複行動。但是歐盟內東部的多個國家都被俄羅斯特別警告,如果它們對烏克蘭出口天然氣,俄羅斯將減少對它們的天然氣供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全球央行競相QE幫助股市和債市在過去幾年風生水起,但是有關QE導致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早在2012年的時候,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就曾經表示,QE只是讓股市上漲,其負面後果導致了美國不平等性愈加明顯。
在英國,批評者認為英國央行的寬松措施導致了資產價格和房地產市場的暴漲。那些僅占總人口5%的富有者卻掌握了40%的資產。英國左翼政黨更在其網站上直言不諱:QE只是讓有錢人更有錢。
即便是QE的始作俑者,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此也毫不隱瞞。2010年華盛頓郵報曾報道伯南克認為投資者將會預期到QE的結果:長期的低利率和股市的上揚。
對於市場的不滿,央行執行者們則以“QE是避免經濟更加糟糕的唯一方式”來應對。
前英國央行副行長Paul Tucker2012年在接受下院質詢時一度失態。Tucker 表示,“我不認為QE讓儲蓄用戶受到了傷害。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整個經濟就會崩盤。”美聯儲主席耶倫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也強調,“我相信我們采取的措施目的是推動經濟的增長。”
一些經濟學家也支持央行的選擇。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經濟學家Richard Barwell表示,“任何幫助經濟脫離陰霾的措施都會拉大貧富之間的差距。財富和收入分配不均意味著央行的經濟刺激政策將使得富裕人群更為受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i黑馬:第三方手機桌面近期話題不斷,久邦數碼的張向東離職,360的李濤下海創業,引發第三方手機桌面的再次關註。在這個市場,國內占有率比較大的是91桌面和360桌面。有人說,這個行業特點比較明顯:收支不平衡、缺少盈利手段、國內市場競爭大。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還有機會,是值得深思的。
隨著技術的成熟,安卓系統工具被更多的附加在第三方手機桌面上,Launcher整合了更多手機系統管理的常用功能,或是大而全,或者小而美。而作為用戶來說,不用打開各種“管家”APP也能方便的管理手機,還有漂亮個性的主題可以使用,這真正是一件難得的好事。那麽第三方手機桌面,究竟是面臨機遇還是面臨困境,i黑馬嘗試進行一個剖析。
手機桌面的那點事兒
手機桌面現在已經不是一款簡簡單單的手機主題軟件了。它能承載的內容也不止是系統管理和主題、鈴聲,視頻、導航、插件都可以成為第三方桌面傳遞的載體,將服務傳遞給用戶,將流量反饋給App。
手機桌面和系統一樣,好像排兵布陣的大將,安排用戶有條不紊的使用手機。
用戶一旦習慣了某一款桌面,由於使用習慣的影響,其粘著性極強, 如果不是產品質量有比較明顯的降低,正常用戶離開的幾率極小。從目前投入的第三方手機桌面運維數據來看,正常手機桌面的日活躍(DAU)可以達到12-16%以上,請註意,這個數值是日活。
輕便、簡潔、加上萌萌討人愛的個性化,手機桌面在應用分發市場一直處於分發前列。高活躍,高留存、強粘著,這幾個特性決定手機桌面產品極具入口潛質。
但是在前期,手機桌面也屬於App的一種,需要受到第三方市場的制約。在前期應用分發上,第三方桌面也因為其潛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相比來說,背後依靠百度91系三大市場的91桌面,和背靠360手助的360手機桌面,占有比較大的優勢。
也正是由於此,國內有些桌面軟件在國內市場四處征戰,但毫無建樹。而大公司的集團戰略對於缺乏渠道的產品來說,具有優勢。
前期手機桌面借用應用市場得以分發,之後借助用戶習慣和社交口碑進行擴散傳播,最終占據用戶終端。
“組合拳”VS“一招鮮”
目前應用市場已經逐漸進入寡頭時代,除了百度系、360系、騰訊系的市場外,其他市場幾乎很難吸引到用戶。這也是正常,畢竟用戶能夠接觸到的入口都被三家瓜分了。
據百度2014移動互聯網Q3季度報告顯示,安卓日活躍用戶大盤2.7億,增速進一步放緩。這表明目前大多數用戶純新增基本暫停。在目前看來,提升產品DAU已經比擴大新增重要的多。
第三方市場也遇到了分發瓶頸,對於用戶來說,早已不是當年的菜鳥,不是你給我就下了,用戶主動搜索和下載的量,在市場分發占比中增高,這意味著用戶下載App變的更加理性。為了將應用和服務分發出來,於是湧現了兩大幫派:“組合拳”VS“一招鮮”。
“一招鮮”幫派的代表其實有很多,比如絕大部分的中小應用。“一招鮮”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通常流量全部來自某一個特定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初期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更聚焦、著重發力,但隨著時過境遷,這種模式的疲態就顯現出來了。
“不能將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這個定律似乎也在移動互聯網適用。以百度為首的“組合拳”陣營的思路是,多點布局,矩陣戰略,以降低“非系統風險”。
單說桌面,百度擁有91桌面、安卓桌面、百度桌面、點心桌面等產品,同時在地圖、瀏覽器、手機助手,移動搜索等應用層面上也有布局。這麽做的好處是,這些產品可以發揮“協同”效應——萬一APP應用“不受寵”了,還有分發平臺和桌面撐腰。這就是“組合拳”思維,打群架。
從移動互聯網的思路來看,立體布局可以確保用戶在完整移動互聯體驗過程,有多個接觸點可以體驗到自己體系內的服務和應用,打通用戶體驗。
雲計算潛力大,巨頭們紛紛布局
在移動互聯網里,其實用戶很難繞開桌面,正如同PC上很難繞開瀏覽器一樣。把手機使用習慣搬到雲上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用戶的操作被“記憶”在雲上,用戶物理的位移不會影響實際上的無線體驗。雲和流量入口多層次布局的結合在i黑馬看來有以下幾個好處:
1.占據分發又占據內容生產,用戶對於生態的粘性和依賴度會提高。
2.做雲可以更快的覆蓋用戶,也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OS和硬件上不方便的形式。
3.占據桌面更輕更快的接觸用戶,和用戶距離更近,而用戶完成體驗也是由巨頭布局的應用完成,這樣使所有用戶操作的想象空間全閉環在自己的生態里了。
百度(91桌面+百度雲ROM)、阿里的YunOS、騰訊(Q立方)、360(360手機桌面),各大巨頭一邊察言觀色,一邊暗自布局。早早就在手機桌面市場布下棋子,就等機會成熟。
可以預想,今後用戶一打開手機(或者手機本身就是某品牌自己的)就是一個巨頭的服務,小到查天氣大到購物看視頻,從巨頭的入口進,從同一個巨頭的出口出,一個商業閉環閃亮的形成了。 ——而這也是巨頭們頭腦中的“一站式”服務。
可以預見,在未來,手機桌面無疑是移動互聯網流量的排頭兵,這個排頭兵會因為後端應用和服務的布局展現出他不同的能量,i黑馬認為,在後端“一站式”服務布局相對充分的巨頭角度,手機桌面將是“一員猛將”,必將攻城略地,摧城拔寨。獨立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要瞧準機會,完成巨頭不能完成的內容。當年iPod之於索尼,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中國黃金和珠寶的出口激增可能顯示出是投機貨幣卷土重來,通過膨脹的貿易收入可以看出熱錢的流入,這可能會促使中國央行再次采取行動削弱人民幣並懲罰投機者。
本周末將發布的中國出口數據將受到密切關註,因為它可能作為非法跨境套利的進一步證據。此前9月份官方顯示的內地出口到香港和香港方面從內地進口的數據出現很大差異。
出口收入是規避嚴格控制資金進入的一個方法。投機者可能希望從人民幣升值或者即將開通的滬港通中獲利。
野村證券(Nomura)駐香港的中國經濟學家常春華表示,“貴金屬對出口收入數字的月度跳升貢獻最大,這非常容易讓人懷疑是在高報貨價(高開出口發票)。但是,就像今年早些時候的大宗商品融資受到當局的打壓,這種差異在未來幾個月應該縮小。”
熱錢流入尋求從人民幣穩步升值中獲利,而這促使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2月份進行突擊幹預,推動人民幣到5月底貶值了近4%,這嚇跑了投機者,但同時也懲罰了不良的對沖投資者和公司。
如果有證據表明卷土重來的熱錢流入將繼續加劇,中國央行可能被迫再發出一個提醒,人民幣並不是單向走勢。
內地出口到香港,高報貨價通常最為明顯,超過香港從內地進口的數據,根據野村證券周二發布的一份報告,該差額9月份為135億美元,約為今年前八個月平均月度差額的兩倍。
澳新銀行(ANZ)駐香港的經濟學家周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珠寶和黃金出口同比上漲678%,達94億美元,可能為虛假貿易提供證據。
上周媒體報道稱,當局正在調查在貴金屬出口激增下的疑似違規行為。
據10月13日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包括珠寶在內的貴金屬出貨量在9月份大幅增長至108億美元左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3.9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曾表示,9月對香港出口中有個別商品和個別地區出現迅猛增長。對此,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監測,深入分析,作出判斷。
今年初,與銅融資、鐵礦石融資類似的“黃金融資”進入人們的視野,4月,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中國進口的黃金中,很大一部分用來作為企業用以獲得融資的貸款抵押品。
關於中國金融資的規模,國際金融機構的估計值大致在400-600億美元範圍內。中國審計署今年6月對國有金融機構的審計報告揭露了25家黃金加工企業的虛假貿易,騙貸規模接近千億元。
貴金屬咨詢公司Precious Metals Insight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黃金融資規模已經達到1000噸,名義價值相當於400億美元。這份報告稱:
“黃金融資主要是從2011年開始出現並逐漸累積起來的,當時黃金在中國越來越多地被用於金融相關操作中,是各種融資方式的一個基礎。而與此同時,中國也進口了大量的實物黃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新聞社,烏克蘭軍方稱,包括32輛坦克在內的俄羅斯武裝人員次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此前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和高級軍官會見,討論不斷“惡化”的烏克蘭東部形勢。
烏克蘭軍方發言人 Andriy Lysenko 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32輛俄羅斯坦克、16門榴彈炮,以及30卡車士兵今日越過俄、烏邊境進入烏克蘭分裂分子控制的盧甘斯克地區。“軍事設備和俄羅斯雇傭軍正不斷湧入前線,”Lysenko 在電視上說。
俄羅斯新聞社此前報道,自稱為“頓涅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副總理Andrei Purgin說,烏克蘭政府軍已經和分裂分子全面開戰。
烏克蘭政府本周四表示,政府軍與反對派之間爆發了26場戰鬥。烏國防部長還在Facebook發表消息說,烏政府軍在頓涅茨克機場擊斃200個親俄派武裝分子,摧毀4輛坦克。
本月2日,烏克蘭分裂分子舉行了領導人選舉,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指責稱這一行為破壞“整體和平進程”,並提議取消此前明斯克會議(9月5日)為了達成停火協議而為反對派設立的“特殊地位”法案。該法案是停火協議的核心。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稱,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卷入炮火和越來越多的平民在炮火中喪生,烏克蘭的“內戰”並未平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外長Sergei Lavrov周三指責西方國家的介入使得烏克蘭局勢惡化,並強調歐盟和美國破壞了俄羅斯尋求和平的努力。
Lavrov稱,“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一直在試圖幫助烏克蘭克服這一歷史性的困難時刻。作為“兄弟般”的睦鄰國家,俄羅斯不可能對烏克蘭的情況坐視不管。”他同時表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克在對東部地區實行經濟封鎖之後,很有可能會采取更多的軍事行動。
德國外交部長Frank-Walter Steinmeier周二在和烏克蘭高層會面之後又馬不停蹄的與普京進行了會面,不過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Steinmei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能理解你們的懷疑,不過我相信我們應該一同努力維護並遵守明斯克協議。”
11月2日以來,俄烏沖突出現了惡化的跡象。北約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指責俄羅斯窮兵黷武並向烏克蘭反對派輸送武器。而俄羅斯對此予以否認。
烏克蘭總理Yatsenyuk周二曾稱,應該采取新“日內瓦協議”來控制地區沖突擴大化。該協議由美國參與一同制定。但是俄羅斯方面則認為,該協議將東部分裂分子排除在外,因此違背了9月初達成的明斯克協議的初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大甲三寶之一的裕珍馨奶油酥餅,從廟口前的小攤起家,走過半世紀,成為年營業額超過五億元的老品牌。沒想到一場食安風暴,讓品牌經歷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咬牙「加倍賠償」的震撼教育後,第二代傳人陳裕賢如何再站起來? 撰文‧許瓊文 台中大甲鎮瀾宮附近的裕珍馨餅店,是伴手禮的首選之地,平時店裡人潮絡繹不絕。今年九月中旬卻因強冠混油事件波及,一夕之間成為媒體蜂擁追逐的對象。裕珍馨的第二代傳人陳裕賢回想當時,深吸了一口氣,「我一天都沒睡,心,從來都沒有這麼痛過。」合作了二十年供應油蔥的鄭記,疑是用了強冠下游廠商芳福因管線交叉汙染的豬油。陳裕賢在第一時間,九月十四日染餿新聞一出,即主動通報。九月十五日,陳裕賢公布,除了有疑慮的六項商品下架,並接受退貨、退費,甚至會「雙倍」賠償消費者。這個將近五十年的老品牌,因為產品裡不到一克的油蔥疑似受到汙染,使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初也曾想到,萬一挺不住,兩百多名員工要怎麼辦?」陳裕賢皺著眉頭說著,「所幸消費者對我們很好,不是每個人都堅持來退費,否則按照我們的出貨量,真的有可能會倒。」員工送花籃 老東家淚流不止他回憶,那段期間他難以入睡、精神恍惚。有一天到店裡,門口放著兩個大大的花籃,上面寫著,「過去我們一起成長,現在我們一起面對……」原來是裕珍馨的員工集資,一人一百元,要給大家加油打氣。陳裕賢說到這裡忍不住哽咽,「我一看到,眼淚就不停的掉。」事後陳裕賢估計,黑心油風暴讓裕珍馨大約損失二千萬元左右,雖然占營業額比率不高,但是公司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新建廠房上,如果退貨金額再衝高,公司就可能撐不住而倒閉。 因此,陳裕賢對顧客特別感恩,「比起預期,只有四分之一退貨量,有的郵購顧客我親自打電話去,他們還拒絕退貨,因為他們可以理解。」每年裕珍馨使用天然奶油的量要二○○公噸,幾乎是全台之冠;但是,用豬油的油蔥卻只有二噸,為了這百分之一,裕珍馨如何做出「兩倍賠償」的決議? 「這是我們全家不到一個小時的決定!」陳裕賢表示,「大概與父親留給我們的價值觀有關,他常念茲在茲的是,做生意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對媽祖、顧客、員工,都是父親最感恩、掛念的對象。」六次聖筊 開啟奶油酥餅事業裕珍馨成立於一九六六年,創辦人陳基振夫婦是陳裕賢的父母親,原本陳基振在大甲鎮瀾宮媽祖廟旁開小雜貨店。 陳裕賢的爺爺陳來成(大家叫他牧村伯)在廟旁專門為人解籤詩,為了讓陳基振找創業的機會,要他去向媽祖求籤。沒想到,陳牧村解籤時看見酥餅的樣子,就要陳基振轉行。沒有製餅經驗的陳基振不肯,再向媽祖請示,沒想到擲了六次聖筊,全都同意開餅店,才決心成立「裕珍馨」,開啟了大甲三寶之一「奶油酥餅」的緣起。 陳裕賢是長子,退伍後就投入製餅工作,同時也受到父親影響最深。在投入家中的糕餅事業,陳裕賢也曾經反叛過,對於顧客不合理的要求,年輕的他會忍不住與客人爭吵。「父親會因此斥責我,不能趕走客人,不可以讓爺爺失了面子。」陳裕賢對於父親的教誨,銘記在心。 而陳裕賢不只傳承爺爺、父親的使命,更將奶油酥餅創新,把過去的豬油大膽改用吃素信眾可以食用的天然奶油。甚至在八八年大甲媽祖建醮的盛大慶典時,同業都趁機提高一倍價格,只有裕珍馨堅持原價,贏得顧客的信任與口碑,從此聲名大噪,奠定大甲第一奶油酥餅的地位。 許多同仁會質疑陳裕賢,「我們使用豬油的量這麼少,何必主動通報?」但是陳裕賢認為,既然要貫徹ISO的制度,原料有問題就應該主動通報。此舉反讓員工更認同老闆對品質管控的堅持與決心,也因為這次的風暴,讓員工都挺身而出,同心捍衛品牌。 陳裕賢的次子陳穎政負責台北門市,他說在台北一○一專櫃,有一位女員工原本要在九月十三日離職,結果新聞隔天出來,九月十六日她就主動到專櫃來幫忙處理退貨事宜,陳穎政問她:﹁不是已經找到新工作了嗎?﹂她說:「我推掉了,這時候離職很不夠義氣。」記取教訓 溯源管理增自製負責裕珍馨包裝已合作了二代之久,觀良包裝的總經理賴建邦說,因為多年好友,送禮也會選裕珍馨的產品,沒想到他們還主動表示要退錢。「我很生氣地說,如果這樣,兄弟就不要當了,如果你的東西不能吃,台灣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會讓賴建邦這麼說,是因為裕珍馨從父執輩開始做生意,就不會為了節省成本,任意更換供應商,甚至對供應商的權益,陳裕賢該給的從來不會少,也不會討價還價。 奶油供應商之一的敬崎公司總經理紀璿回憶多年前,曾經到裕珍馨收帳。「當時陳伯伯(陳裕賢父親)問我,你要按照我算的?還是你算的收錢?我當然跟他說按照我算的價格,才不會吃虧啊!」沒想到,紀璿的帳單上,少算了一個零,與實際金額差了十倍之多。 賴建邦觀察,陳裕賢經歷過各種大環境的波動,不論是口蹄疫、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景氣差,都沒有影響到裕珍馨;但是這次真的是讓他痛定思痛,要記取教訓。因此,陳裕賢第一時間,即向上游奶油廠商台紐乳品公司要求,掌握無水奶油的產地、製造過程,並親自到澳洲訪廠,確保上游的生產流程沒有問題。 台紐乳品公司總經理李國禎說,陳裕賢是這波食安風暴中,極少數會主動要求前往源頭參訪的企業。對於一年二○○公噸的用量來說,裕珍馨對原料的源頭掌控一定要非常謹慎。 確保品質 新廠預留檢驗室但是,再多的檢驗或證書,都可能造假或是因為人為的問題,造成下一次的風暴。陳裕賢無奈地說:「即使一年只用兩噸豬油的油蔥酥,我們也去訪廠,要求廠商也提供證明是純正豬油。」陳裕賢說,「壞就壞在以前看一層不夠,還要往上看兩層;但是現階段,我乾脆嘗試自己炸。」採訪當天,陳裕賢正在測試自製油蔥酥的味道。他指出,裕珍馨每年的營業額大概五億多元,卻敗在年採購額只有新台幣二十萬元的油蔥酥上,讓陳裕賢不得不從上游一路追溯,不能容許一絲大意。 陳裕賢還親自走訪南投的香里食品,購買符合標準的健康豬肉,目標就是提高自製率,豬肉要精挑細選過,用來炸豬油再製作油蔥。預計在明年落成的新廠,陳裕賢還留了一個檢驗室。 新廠是陳裕賢花了九年時間規畫而成的,一路協助裕珍馨完成ISO、GMP認證的前穀類研究所顧問吳文欽說,陳裕賢在新廠特地留了一個檢驗室,「就是為了有更好的品質。」陳家三代傳下來的不只是做餅的技術、口味,真正的價值是道德,對高品質的堅持,善待顧客的理念,都是爺爺建立、流傳下來的,也正是老品牌能夠歷久彌新的成功關鍵。 陳裕賢 出生:1956年 現職:裕珍馨董事長 學歷:大甲高中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裕珍馨 成立時間:1966年 負責人:陳裕賢 資本額:2000萬元 主要業務:奶油酥餅、糕餅、食品加工製造 年營業額:5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