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慶女兒出生,紮克伯格的做法是捐款450億|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2/153040.shtml

導讀 : 當然,今早對於北京的童鞋來說,最開心的事兒莫過於一場大風把煩人的霧霾給吹走了。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Facebook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為慶祝女兒出生,宣布捐出他和他妻子所持價值450億美元的股份;激烈的快遞市場,申通欲作價169億人民幣借殼A股上市,不知剛買了15架飛機的圓通怎麽想;出行方面,北京、成都等14個城市的乘客已可使用滴滴出行的快車拼車功能,大約可以節省32%的費用。

行業新聞:

1、慶祝女兒出生,紮克伯格捐款450億美元

Facebook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他的女兒出生當天宣布,他和他的妻子PriscillaChan將捐出他們持有Facebook股份中的99%,估值約為450億美元。

紮克伯格在周二公布的致女兒Max的長信中表示,他們夫婦將通過一個新的實體,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LLC.,實現這項慈善捐助。捐助款項將用於“個性化學習,疾病治療,連接人們和建立強大的社區。”

紮克伯格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他計劃保留他在Facebook的多數投票權。

2. 申通快遞擬作價169億借殼A股上市

12月1日報道,A股公司艾迪西發布公告,宣布上市公司擬向德殷控股、陳德軍、陳小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申通快遞100%股權。

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向陳德軍、陳小英及其控制的德殷控股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申通快遞100%股權,同時陳德軍、陳小英將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德殷控股、陳德軍、陳小英將一共持有艾迪西59.23%股份。申通快遞將完成借殼上市。艾迪西此次擬向磐石熠隆、艾繽投資、太和投資、旗銘投資、青馬1號資管計劃、上銀資管計劃、平安置業、天闊投資9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募集48億元資金。

3.為挽頹勢,三星更換手機部門主管

三星集團昨發布公告,曾經成功推出Galaxy系列智能手機、為三星帝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申宗均將退出日常運營,不過,他仍將作為三星電子聯席CEO,主管整個移動業務部門。接替申宗均的將是Dongjin Koh,之前他作為移動通信研發部門主管,主導了三星最近的一系列移動產品,如Galaxy S6和Note 5。

4.滴滴上線快車拼車 可節省32%費用

12月1日,在試運行近一個月後,滴滴出行今日宣布上線“快車拼車”。目前,北京、成都等14個城市的乘客已可使用“快車拼車”。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海首次對外披露了滴滴專車(含快車)的最新階段性進展:截至目前,滴滴專車已擁有超過500萬的註冊司機,日均訂單400萬單。目前滴滴專車已覆蓋259個城市,預計明年春節前將突破400個城市。

不同於普通出租車的拼車方式,快車拼車有自己的流程。在拼車前,乘客需要準確輸入出發和目的地,隨後選擇拼車發單。系統將根據乘客輸入的出發和目的地計算行程價格,發單後不能更改。從拼車的計費方式看,快車拼車按“一口價”計費。“一口價”為普通快車價格的最低5折起。使用“快車拼車”可節省32%的費用。

5.360或數周內達成最終私有化協議

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以奇虎360(NYSE:QIHU)董事長周鴻祎為代表的投資集團已接近與奇虎360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

這些知情人士稱,投資方仍計劃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約77美元的價格收購奇虎360,總價約90億美元,與之前給出的初步報價基本一致。

6.微軟簽最大規模風力發電合約  

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消息,微軟和通用電氣等公司達成一些協議,通用電氣旗下能源融資部門將投資伊利諾斯州一家風力發電廠,運行微軟的芝加哥數據中心。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微軟將從該風力發電廠購買電能,合約期限為20年,這也是微軟在風力發電領域的最大規模交易。微軟和通用電氣此舉正值多國政府首腦齊聚巴黎氣候高峰會議,討論氣候和清潔能源等重大問題。

融資消息:

咖啡零點吧獲優勢資本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2. 飛馳鎂物FutureMove獲萬安科技4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3. 四葉草安全(西安)獲得3000萬元+ Pre-A輪融資

4. Burpple獲天寶富投資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新加坡報業控股SPH 600萬美元A輪融資

5. 悅跑圈獲1800萬美元B輪融資

6. AppDynamics獲高盛 Institutional VenturePartners 格雷洛克合夥企業 美國光速F輪-PreIPO融資

大佬聲音:

vivo馮磊:手機行業已是紅海的說法不成立

"沒有紅海的行業,只有陷入紅海的企業,在任何一個市場中都會有一批優秀的企業存在,決定一個品牌生死的是看是否給消費者提供了好用的產品,只有企業自己犯錯才會被消費者拋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895

紮克伯格捐出450億美元背後:他有權不告訴你錢是怎麽用的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06/967980.html

紮克伯格通過一家名為“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有限責任公司運作這筆巨款。但有限責任公司保持私人公司屬性,盡管外界預期紮克伯格會自願公開一些慈善項目細節,事實上,紮克伯格完全有權選擇不這麽做。

每經記者 孫宇婷  

當馬克·紮克伯格宣布將捐出他持有的Facebook 99%的股份時,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筆價值450億美元巨款的去向必然是慈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公司遞交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看到,紮克伯格其實是通過一家名為“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有限責任公司運作這筆巨款。根據官方文件所述,慈善的確是數百億美元的去向之一,但並非唯一。

正如Facebook自身所強調的創造性,作為創始人,紮克伯格也將這種精神帶到他的有限責任公司,他的捐贈新玩法被美國法律人士視為靈活性十足。那麽,這種靈活性究竟體現在哪里?

保持對Facebook控制權   

將時間回溯至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紮克伯格在自己31歲時,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孩子,為了表達他對愛女Max初臨人世的喜悅和感恩,以及由來已久的對下一代生活得更好的責任感,紮克伯格寫了一封很長的信,涉及捐贈的表述是:

“當你成為我們家族新的一員時,我們也啟動了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為發揮人類潛能和創造平等而攜手全世界,以期幫助下一代。我們最初將關註個性化學習、疾病治療、連接人們並打造強大的社區。為了這一使命,我們將在有生之年捐出所持Facebook股份的99%——現在價值大約是450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Facebook公司於同日提交至SEC的文件註意到,公司稱:“紮克伯格出售股份所得的這筆稅後收益,將在他余生用於‘通過慈善、公共宣傳手段以及其他對公眾有益的活動來進一步推動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為此,紮克伯格夫婦通過其成立的實體公司——“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有限責任公司來負責運作。文件稱,紮克伯格全權控制對這家公司的投票權及其任何股份的處置權。在接下來的三年里,紮克伯格計劃每年出售或捐贈不超過10億股Facebook股票,並打算在可預見的未來,保留他在Facebook公司大多數投票權。

由於Facebook采用獨特的雙層股權結構,在雙層股權結構的設計中還加入了一個表決權代理協議,創始人紮克伯克擁有特殊的超表決權股份,這讓他可以在放棄普通股的同時仍舊保持對Facebook的多數控制權。

為了進一步了解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性質及其經營方向,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聯系Facebook媒體部,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複。但記者從美知名新媒體Buzzfeed處獲得了一些線索:相關報道稱,Facebook女發言人在郵件回複中進一步確認,這個Initiative的結構會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而非慈善信托基金。

就在紮克伯格致女兒公開信發布次日,Facebook發布聲明稱,“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將會通過贊助非營利性組織,進行私人投資和參與政策辯論實現自身訴求,不論通過哪種方式,都會以‘對亟需關註的領域帶來積極影響’作為使命。”其表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產生的一切收益都會被用於繼續強化這項使命所需的額外工作中。”

試圖參與政策制定   

為什麽紮克伯格沒有成立一個基金會或直接將錢捐贈給非營利性機構,卻承諾將股份移交給一家由他和妻子普莉西拉·陳共同控制的有限責任公司?

美國專攻慈善捐贈的信托和財產律師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有限責任公司給了紮克伯格更大的靈活性,讓他在處理捐款上更為遊刃有余。這讓紮克伯格可以決定一生中想要資助的對象以及資助多少錢。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非營利性機構和基金會而言,為了保持其特殊的稅收地位,會被限制資助某些種類和級別的遊說活動,更無法資助政治競選活動。但紮克伯格的有限責任公司卻都可以做——不論種類、不論級別,且不需要對非盈利行為進行任何常規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提交給SEC文件的最後,Facebook表示,這家有限責任公司會參與政治辯論。在致女兒信中,紮克伯格稱:“我們必須參與到政策制定中。很多機構不願意這麽幹,但要想取得進步必須有持續的支持。”

非營利性機構對於投資類別也有限制,通常其投資項目都與慈善任務相關。但紮克伯格夫婦的公司可將回報作為目的,投資任何公司而不受限制。在提交給SEC文件中,紮克伯格說,“投資任何公司換來的收益都會被用於進一步提高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的使命。”

公開透明也是慈善逃不開的環節。根據規定,慈善基金會必須出具年報和定期財務報告,向社會公開款項使用細節。但有限責任公司則保持私人公司屬性,盡管外界預期紮克伯格會自願公開一些慈善項目細節,事實上,紮克伯格完全有權選擇不這麽做——一句話,紮克伯格是自由的。

既然這種模式好處顯而易見,為什麽其他大佬不這麽幹呢?

主要的原因是稅負。有限責任公司一般都不會給予免稅待遇,而大多數富有的捐贈者都希望稅負減免。

對於紮克伯格夫婦而言,最大的稅務問題在於他們是否能夠免除450億美元帶來的遺產稅和贈與稅,目前仍然沒有答案。通常而言,如果一個富有的捐贈者完全控制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那麽後者也會被算作其遺產的一部分。

據媒體報道,馬克·紮克伯格表示,他和妻子並沒有獲得稅收優惠待遇。

在回應Facebook主頁上一個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將享受“零稅負”的評論時,紮克伯克對此表示否認,並表示“請不要傳播不準確的信息。”

記者從紮克伯格Facebook主頁推薦信息看到,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於2009年推出,由紮克伯格和普莉西拉·陳博士發起,其使命是在健康、教育、科學研究和能源領域提升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在教育、醫療領域的捐助不斷,包括捐助Education Super Highway,這將有助於將課堂連接至互聯網,以及贊助舊金山綜合醫院的一間新的緊急護理和創傷中心,紮克伯格妻子普莉西亞·陳是這家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

事實上,紮克伯格夫婦沒有將99%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他們只是成立了一間以自己姓氏命名的私人企業,做了一份計劃和承諾,這讓他們幾乎可以不受太多限制並免除大多數披露責任就去做他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 每日經濟新聞
  • 宋思艱
  •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25

佐伯格指定今年必讀的一本書


2015-10-19 TCW

掌握全球十四億臉書用戶,佐伯格或許想從此書找出權力運用方式,而身為一般小民的我們,也能從中,了解自己為什麼能更有權力。

整理 編輯部

我們知道權力正由勞動力轉移王腦力;由北轉向南,由西轉向東;從舊型企業巨獸轉向靈活變通的新創公司; 從穩固的獨裁者轉向廣場上的人民、網路世界。單單只道出權力正由一個大陸或國家流向另一個,或者正傾瀉到新的參與者身上,都不足夠。權力正在經歷更為根本 性的突變。對立的國家、企業、政黨、社會運動、機構或獨立領袖縱然仍跟過去一樣,你搶我鬥的爭奪和維持權力,但權力本身正在消散。

權力正在衰退。

簡單來說,權力可以換得的成果已日漸式微。在二十一世紀,權力更容易獲得,卻更難行使,並且更容易失去。無論在會議室、戰地抑或是網路空間,權力鬥爭一如往常激烈,可獲得的回報卻在遞減。

國際棋壇,權力遞嬗縮影

權力衰退的驅動力來自四方八面,要探究箇中緣由,我們不是要去想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財富》環球五百強企業,我們要參考的是 小詹姆士·布萊克的經歷:一位來自鄰近紐約布魯克林的貝德福德——斯泰弗林特(Bedford-Stuyvesant),一個工人階層家庭的國際象棋棋 手。

布萊克以十二歲之齡躋身大師級別,在美國國際象棋聯合會的七萬七千名會員中,只有不足百分之二的菁英擁有這稱號,且當中年齡低於十四歲的僅有十三人。二0一一年,布萊克更有機會挑戰成為「國際特級大師」,「國際特級大師」是國際象棋棋手的最高殊榮。

布萊克的年少得志在國際象棋界已不再罕見,他代表著全球新趨勢。棋手開始學習棋藝、獲得大師級成就的年齡越來越低;擁有「國際特級大師」頭銜的棋手已由一九七二年的八十八人,增加至現時的歷史新高;逾一千二百人。

好景不再。現時來自不同國家的挑戰者都有能力問鼎世界冠軍寶座,當他們攀上最高位後,卻要面對艱鉅的衛冕之路。國際象棋部落客米格。格林加德(Mig Greengard)觀察到:「全球現時有多達兩百名棋手,在有利形勢下發揮良好,就足以擊敗世界冠軍。」換言之,現今國際特級大師擁有的權力已不如往 昔。何以解釋國際象棋界的等級制度變化?其中一個原因是數位革命。

現在國際象棋棋手可透過電腦程式模擬世界頂級棋手數以百萬計的棋局;甚至可利用軟體推敲出每一步棋會引發的棋局變化,並熟習個別棋手的套路及癖好。網際網 路因而拓展了全球國際象棋棋手的視野,任何人只須上網,便能從數不清的國際象棋網站獲取數據以及和其他棋手切磋的機會。

權力世界正在經歷的變化大體上和國際象棋界一樣。壁壘倒塌令地方及地緣政治改觀,影響企業爭取消費者、主要宗教爭取信徒,或是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以至各學派的意識形態、哲學及科學的紛爭。在所有和權力有關的領域中,權力正在衰退。

強權沒落,微權力新崛起西班牙前外交部長索拉納(Javier Solana)曾告訴我:「在過去四分一世紀,從巴爾幹半島與伊拉克局勢、與伊朗進行談判、以巴衝突,到多宗其他危機,我看到各種新勢力及因素出現,就連 最富裕以王科技最先進的強權都受到掣肘。他們(其實就是我們),已很難像以往般遂其所願。」

索拉納所言甚是。叛亂分子、邊緣政黨、新創公司、駭客團體、組織鬆散的社會運動者、正在冒起的公民媒體、城市廣場上沒有首領的年輕群眾、過去寂寂無名突然冒起的克里斯瑪型領袖,在在攪動既有秩序。這些人未必討喜,但都削弱了軍警、傳統電視台、傳統政黨及大型銀行的權力。

這些就是微權力:規模不大、沒有名氣、遭到忽視;但是,現在它們已找到方法擊敗過去指點江山的巨頭與大型科層組織。按過去的規則,這些微權力應該一無是 處,但現在事態逆轉了。確實,微權力力有未逮,許多建制裡的成員認為實屬理所當然的諸多選項,都是它們無法應用的;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微權力卻甚至已經 勝過了傳統巨頭。

這些新出現的微權力是怎 辦到這一點的?是在競爭中使盡全力,將傳統巨頭趕出場外嗎?通常不是。它們並不善於大型接管。它們的優勢反而正在於沒有規模、資產、資源、中央集權、階層 制度的負累,但傳統巨頭卻得投放大量時間精力苦心栽培及經營。一旦微權力開始模仿傳統巨頭,就會變成其他新的微權力可以同樣有效攻擊的組織類型。所以,成 功的微權力會把資源投放在另一套優勢及技術。它們拖垮、阻礙、破壞、包抄傳統巨頭,儘管後者擁有各式各樣的龐大資源,但面對微權力時卻只感到技窮、毫無反 擊之力。

政黨衰微,公民領袖正夯

一般而言,儘管執政黨及執政聯盟擁有諸多優勢,但他們仍會失去選票,只要認同他們的選民失去熱情,同時他們的對手又掌握了可大肆抨擊的執政疏失。

這種現象在近年逐漸增加:分析歐洲十七個民主國家,自一九四0年代開始,每隔十年,執政者競選連任時平均流失的選票不斷增加。一九五0年代時,執政者平均 失去百分之一.0八選票;到了一九八0年代,平均損失率為百分之三.四四;王於一九九0年代,數字已倍增王百分之六.二八。一九五0年代這些國家共有三十 五個內閣成功連任,三十七個失敗;到了一九九0年代,成功連任的只有十一個,失敗的達四十六個。

負責進行分析的政治學者納魯德(Hanne Marthe Narud)及瓦倫(Henry Valen)指出,不論在成熟民主國家如英國、荷蘭,或年輕民主國家如希臘或葡萄牙,這股趨勢同樣銳不可當;換言之,這股趨勢並不受民主經驗長短和傳統的 影響。數百年來,政治運作前提都是將大眾利益彙整成完整的政策。政黨或政黨內部的派系,連同工會和公民團體,承諾會代表人民,傳達他們意見。

現在政黨已不再扮演這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什麼?因為較諸過往,今天的溝通管道已大為縮短且更為直接。

瑞典前副首相和外交部部長耶爾姆·瓦倫曾帶著憤怒和無奈語氣跟我說:「比較可能動員人們的是會影響他們的單一議題,而不是政黨所主張的抽象而面面俱到的意識形態。」

新的論壇和平台,使公眾可直接支持政治領袖,而政治領袖則可直接回饋公眾並對之負責,無須透過政黨為媒介。在票源分散和議會多黨盤據的形勢下,主流政黨已 大幅失去原有的號召力。與以往相比,加入、投票支持或甚至成立一個新的小黨的成本已大為降低。至關重要的是,支持某個新興黨派的機會成本也降低了。

換言之,支持一個小黨而不是大黨,或透過其他途徑參與政治,我們得放棄的東西會比過去少。在民主社會中,政黨仍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方式,但新型的政治組織及參與方式正在削弱其重要性並繞過它們。

高高在上的政府職位所擁有的權力確實正在衰退,但權力並不是落入他們可以還擊、收買或擊垮的某個特定政治對手、組織。原因並不在於他們的個性、政綱。事實 是,權力正從他們的職位流失,而這職位的權力與威望向來是職業政客的最終回報。再次強調的是,權力不只正在轉移,它還正在衰退,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它正在 消失。 (本文摘自第一章、第五章)

複雜昂貴的情報機關,為少數國家帶來資訊優勢;今時今日,小國只須憑現成數據及網上資料,便能與大國一爭長短。小國越來越有能力招架大國的算計,這是權力轉移的其中一面。

權力的衰退,在以下角度看是個令人鼓舞的趨勢,因為它為全球的新投機事業、新企業及新聲音,創造更多空間與機會,但會為穩定性帶來危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54

伯格的投資智慧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10-14

近年ETF(Exchange-traded fund)大行其道,原因是愈來愈多數據顯示主動型基金的投資回報(扣除費用后)長期跑輸大市,投資者開始醒覺,與其付出高昂的費用購買主動型基金,不如選擇收費便宜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之父伯格(John Bogle)在他的著作《文化的衝突:投資與投機》(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 Investment vs. Speculation)列出了十條投資格言,充滿智慧,值得投資者細味。我看過這些內容后,嘗試在括弧內加入個人的經驗和觀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條:緊記「均值回歸」(Remember reversion to the mean)。今天熱炒的明星股明天不一定是熱門股,不要盲目跟風。(當股票的價格大幅上揚而估值遠超過其過去的平均值時,我會分段沽出;相反,當股票的價格大幅下跌而估值遠低於其過去的平均值時,我會分段買入。)

第二條:時間是朋友,衝動是敵人 (Time is your friend, impulse is your enemy)。投資者應該耐心持有,充分利用長期複利的力量,不要被市場短期的消息迷惑,高買低賣。(買入和沽出股票都應該經過深思熟慮,不可一時衝動,既不要因為動聽的故事而買入劣質股,也不要因為短期的股價波動而沽出優質股。)

第三條:買對了就要堅持到底(Buy right and hold tight)。當決定了合適的資產配置后,必須堅定不移,不要受到貪婪和恐懼所支配。(資產分配對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影響最大,其次才是選股,所以必須小心處理。我的原則是趁大市估值便宜的時候,增加股票的投資比重。)

第四條:要有合理的投資回報期望(Have realistic expectations)。不要期望短期可以致富,股票長期的投資回報每年大約只有7.5%。(香港恒生指數過去20年平均每年的回報都是差不多8%,已經包括股息在內,未來的回報很有可能更低。)

第五條:切勿大海撈針(Forget the needle, buy the haystack)。買大市的優點是排除買錯個別股票的風險,畢竟選對下一間蘋果公司的機會接近零。(這一點我不能完全同意,作為專業的投資者,我仍然會繼續嘗試尋找跑贏大市的股票。)

第六條:減少荷官的收入(Minimize the croupier’s take)。股票市場和賭場都是一種零和遊戲,應盡可能減低投資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減少不必要的短線投機買賣。)

第七條:風險不可逃避(There is no escaping risk)。從來都沒有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工具,存款的風險其實最大,原因是很可能跑輸通脹。(雖然股票短期的波動較大,但是長期來說卻可以提高投資組合的回報。)

第八條:歷史不一定會重演(Beware of fighting the last war)。過去良好的投資策略,未來不一定會好。

第九條:刺猬勝過狐狸(Hedgehog beats the fox)。刺猬代表指數基金,狐狸代表主動型基金,前者勝過后者的主要原因是主動型基金的收費太貴,物非所值。(所以我很少買基金)

第十條:持續投資(Stay the course)。投資的秘密其實并沒有秘密,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適當地配置股票指數基金和債券指數基金,有紀律地長時間持續投資。(我建立的投資組合已經超過20年,長期的回報不俗,未來將會持續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32

《星戰7》老梗淘金學 衝五千億商機 隔32年再拍,從歐巴馬到佐伯格都在瘋

2015-12-21  TCW

授權商品、改編卡通,開闢專屬遊樂園區,就是不讓影迷忘了它,每年舉辦星戰迷Cosplay見面會,話題熱度延燒三十多年不滅。

一部隔了三十二年後,才開拍完成的《星際大戰》第七集,電影還沒上映,竟然未演先轟動,已被視為將成為史上吸金力最強的影片。

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星際大戰7》(以下簡稱《星戰7》)將創電影史上另一個爆炸性的奇蹟。」堪稱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甚至激勵出「星戰概念股」,與相關商機包括玩具、遊戲機等面向,預估金額高達一百五十億美元!

這個秘密,藏在電影票房排行裡。據Box Office Mojo電影票房網站統計,若以通貨膨脹回推計算美加地區史上最賣座電影票房排行,一九七七年的《星際大戰》第一集票房位居史上第二,僅次於比其早三十八年上映的《亂世佳人》;更驚人的是,據估計,該片觀影人次超過一億七千八百萬,是目前史上票房冠軍《阿凡達》的一倍。

《星際大戰》創造的熱潮,影響所及至今,你可以看見美國總統歐巴馬拿劇中武器光劍比畫的報導、臉書創辦人佐伯格、有「鋼鐵人」之稱的馬斯克、《阿凡達》導演卡麥隆,甚至演活福爾摩斯的英國影星康柏拜區都是星戰迷。

39年前就玩授權行銷製作人變粉絲經濟學始祖

《星際大戰》等於是全球科幻電影的祖師爺,只是祖師爺要「長青」,三十二年不推出新作品,還能不被時代淘汰,仍得有「方法」。

今日,大家認為迪士尼從電影火車頭帶出衍生商機的成功,勝過其他五大片商;但其實早在三十九年前,《星際大戰》製作人盧卡斯就已是授權商品行銷的濫觴。他拿著劇本跟其他片商合作,但授權則掌握在他自己手上,讓他成了好萊塢粉絲經濟的始祖。

在盧卡斯的操盤下,沒電影時,可以在電視看見《星戰》改編的卡通,可以在遊樂園中看見專屬的遊戲區,甚至每年星戰迷還會固定舉辦Cosplay(角色扮演)的粉絲見面會。儘管暌違三十二年,但溫度卻仍持續延燒。

進一步加溫《星戰》吸金力,在於角色多元且精細。在《星戰玩具的故事》紀錄片中:《星戰》系列開發出的周邊商品,有一大優勢:「『角色』太多了,(從主角、飛船到武器)可以生產出一個『玩具宇宙』。」簡單說,對比《蝙蝠俠》集中在主角一人開發出授權商品,但《星戰》卻能開出多個產品線的授權。

政大創新中心主任溫肇東分析,若以國內一個原創角色為例,熱賣與不賣之間,授權商品乘數約八倍,(好萊塢片商)角色多,乘數效應更大。

對比一三年大賣的《冰雪奇緣》,你可能只會記住艾莎公主和雪寶,但在《星戰》中,光是有記憶點的「角色」,從主角船長、絕地武士到武器光劍,都是含金量高的強勢角色。每個角色的轉化,就是吸金綿延動能。

這也是三十二年沒推出新電影,但溫度卻沒有消逝的競爭力;光憑前六集累積下的粉絲購買力,就替迪士尼還未開拍第七集前,先進帳十億美元。

只是,續集電影被批評不夠創新,原因出在不夠與時俱進。「老是玩老梗,總會踢到鐵板,」與奸萊塢片商合作的台灣製片蔡元隆表示,大家看到《玩命關頭7》賣座,但兩年平均近三十部續集電影,拉出一:四的授權商品長尾效應,成功比率也就那麼一成。

更何況要喚醒觀眾記憶點,僅站在商品授權模式上打滾,若不能與時俱進跟著觀眾一起成長,勢必也將遭淘汰。

迪士尼執行長艾格(Bob Iger)找來曾執導《不可能任務3》導演亞伯拉罕(Abrams)執導《星戰7》。「他具備電視劇、電影和小說跨界經驗,期待帶來不同視角體驗,」在迪士尼粉絲大會D23上,艾格表示。

加入「女力」精神吸引女性觀眾走入影院

儘管盧卡斯對最新電影有所批評,但亞伯拉罕還是勇於顛覆。他坦言,受到女兒詢問:「《星戰》僅是男孩的電影嗎?」靈感一動,深諳如果僅是照舊模式走,那麼永遠僅停留在星戰迷的小圈圈中打轉。

點閱最新預告片,他仍維持原來大場面轟炸刺激感和反抗鬥爭的一貫情節;但他加入時代感。你可以看見女主角外表柔弱、內心強悍,其在沙漠險境與動盪政局中,發揮「女力」精神。這跟當代女性意識抬頭不謀而合。自然也擴大了新觀眾市場可能性,將原本埋單一張票,轉化成兩張票的動能。

「一種是死忠星戰迷,另一種是將加入的新一代星戰迷。」 《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一書點出:《星戰7》背後成功,其實是新舊揉雜下,吸金又吸睛大爆發關鍵。

一波波加溫潮,喚醒星戰迷記憶,也召喚出非星戰迷好奇心,這也難怪外資報告在電影未上映,就看好全球票房將創三十億美元,這是今年大賣續集電影《玩命關頭7》的兩倍。

不被三十二年的時間洪流沖刷掉影響力,重點就在於不忘記滿足原有群眾原始初衷,「經典」電影才能具備創造票房歷史新紀錄的能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35

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欲砸10億參選總統 認真還是玩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226.html

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欲砸10億參選總統 認真還是玩票?

一財網 方向明 2016-01-24 15:52:00

紐約前市長、傳媒業巨頭彭博公司總裁、73歲的億萬富豪邁克爾·布隆伯格近日被爆出在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選戰即將正式拉開大幕時,或以獨立競選人參與總統競選。

紐約前市長、傳媒業巨頭彭博公司總裁、73歲的億萬富豪邁克爾·布隆伯格近日被爆出在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選戰即將正式拉開大幕時,或以獨立競選人參與總統競選。在黨團會議和初選臨近之時,布隆伯格的出現又將給總統大選帶來哪些變數呢?

媒體稱,布隆伯格可能斥資10億美元投入競選活動之中。目前他已經安排團隊草擬參選計劃。此外,他也聘請了一名顧問來幫他展開競選前的準備,將在2月9日的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之後針對布隆伯格進行一輪民意調查。

目前,布隆伯格本人及其公司並沒有發布聲明,但其身邊的人已經開始通過媒體向外界吹風,稱布隆伯格的確在考慮參與競選,並將在3月初做出最後決定。

邁克爾·布隆伯格

為什麽是3月初後決定參選?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候選人特朗普和克魯茲是共和黨的兩大熱門。截至1月24日的15天平均民調支持率顯示,特朗普以36%的支持遙遙領先,克魯茲以18%的支持率緊隨其後。而在民主黨方面,希拉里收獲了53%的支持率,另一熱門競選人桑德斯也得到了35%的較高支持率。

2月1日,競選人將率先迎來艾奧瓦州的黨團會議,再過一周後將迎來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這兩大美國大選風向標之後,將很可能篩選出誰是競選的失敗者,從政治分析人士的經驗來看,掉出前三名者將難以挽回頹勢。

選擇在3月初做出是否參選的決定,意味著布隆伯格在等待局勢明朗、明確了誰是主要對手之後,才肯落下手中的棋子。換句話說,如果不提前宣布參與競選,布隆伯格在3月初還不至於對競選局勢產生太大影響。

作為獨立參選人士,布隆伯格在一些社會事務上持有鮮明立場,能夠很明顯地從他作為紐約市長的施政綱領和以往的一些舉動中窺見。比如,布隆伯格支持槍支管控,2014年,他曾投入5000萬美元支持控槍團體,向美國國家步槍協會挑戰。此外,他也是氣候變化和公共醫療改革的支持者。

那麽,布隆伯格屆時是否會成為一匹大黑馬呢?美國歷史上,盡管還沒有來自除民主黨和共和黨以外的第三個政黨的候選人成功入主白宮的例子,但也曾出現過由獨立競選人帶來的變數。例如,1992年得克薩斯州商人佩羅(Ross Perot)作為獨立競選人的出現,被認為是扭轉局勢的關鍵,對克林頓最終擊敗老布什起到幫助。因此,如果一切順利,那麽稀釋驢象兩黨候選人的得票,可能是包括布隆伯格在內的獨立競選人的最大作用。

來真的還是玩票?

2015年,布隆伯格以超過350億美元的凈資產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單第14位。顯然,拿出10億美元組織競選對這位億萬富豪來說沒有任何壓力,但布隆伯格也絕非頭腦發熱。

此前,他的團隊曾對自己的競選勝算做出評估,結果顯示,如果布隆伯格以共和黨和民主黨之外,即獨立競選人的身份參與,勝算較大。

曾經是民主黨的布隆伯格在2001年易幟,以共和黨身份參選紐約市長並成功當選,但在2007年他又放棄共和黨身份成為獨立人士,並於2009年第三次連任紐約市長。

布隆伯格的一名顧問透露,他認為選民在2016年里期待的是一個未曾由任何政黨提出的“不帶意識形態、中立、以結果為導向的觀點”。

雖然未正式表示參與競選,但相關的民調已經展開,1月14~17日之間對4000個註冊選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就顯示,如果最終布隆伯格成為希拉里和特朗普以外的第三位競爭者,那麽他將收獲13%的支持率,而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分別是37%和36%。

不過,在2014年4月NBC和《華爾街日報》所做的一份民調中,有18%的受訪者對布隆伯格存在好感,但也有28%的人表示中立,26%的人持相反態度,甚至有28%的人根本不熟悉這個富豪的名字。

世上最好的四份工作

同時具備經商頭腦和從政經驗的布隆伯格並非從沒想過當總統。

布隆伯格曾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他認為世上有“四份最好的工作”,前三份——美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和世界銀行行長——已經被人搶掉,自己只能選擇第四個,當紐約市長。

不過玩笑歸玩笑,布隆伯格在當選紐約市長之初就曾許下誓言,將維持紐約安全、穩健和宜商的城市氛圍。事實證明,到2014年之前的十余年任期內,布隆伯格的確令一個後“9·11”時期的紐約得到複蘇,犯罪率也出現下降,城市交通提高了效率。在他的帶領下,市政府從3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轉變為24億美元的盈余。

雖然沒當過總統,但是布隆伯格在2008年和2012年均曾被認為可能參選,同時也是兩黨競選者競相拉攏的目標。

除了擁有巨額財富和豐富的政治經驗,布隆伯格還致力於慈善。他曾宣布加入由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發起的“捐贈誓言”倡議。加入此倡議的富翁必須至少擁有10億美元的凈資產,並且承諾至少願意將其中的一半以上捐出。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87

卡森伯格:《功夫熊貓》絕不只是“對了這邊胃口”那麽簡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991

夢工場動畫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和中國的合作,CEO卡森伯格說,那是因為他“看到了北京想為新興中產階級提供一流娛樂產品的抱負”。 (劇組供圖/圖)

“熊貓阿寶就跟每個人一樣,都是普通人,也都夢想著在自己身上發現某種非凡本領。”夢工場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用一句話總結了《功夫熊貓》系列電影吸引大眾的秘訣。

2008年6月,《功夫熊貓》公映,1.5億,成為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動畫片。2011年5月,《功夫熊貓2》公映,6.17億,至今仍是內地票房最高的動畫片。2016年1月29日,《功夫熊貓3》公映,它是這個系列里第一部中美合拍片,上海“東方夢工廠”的二百多名動畫電影人參與了影片創作。

在這次公映前四個月,2015年9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辦晚宴迎接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傑弗瑞·卡森伯格在主桌有一個位置,與奧巴馬夫婦、習近平夫婦同臺。和卡森伯格一起落座主桌的還有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迪士尼主席兼CEO羅伯特·艾格、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等美國企業家。

《華盛頓郵報》報道說,得到這個席位,是因為從2007年以來,夢工場動畫CEO卡森伯格共給民主黨捐了540萬美元。

2012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國務院舉辦歡迎午宴,卡森伯格也在。那次,習近平與隨行經貿代表團簽署、宣布了一批中美合作協議,其中一項便是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牽頭中方公司,與夢工場動畫合資,在上海成立東方夢工廠。 東方夢工廠如今有大約250名中國員工。《功夫熊貓3》是他們在動畫片制作上邁出的第一步。《捉妖記》導演許誠毅曾協助培訓東方夢工廠的創作人才。許誠毅與夢工場動畫長期合作,曾是《怪物史萊克3》的聯合導演。

“剛培訓時,把他們逼得很厲害。以前他們做東西,可能做到這個程度就夠了,我們覺得這才只是開始——不夠啊,你看看夢工場的動畫,迪士尼的,皮克斯的……”許誠毅說。

2015年12月9日,許誠毅正式加入東方夢工廠,擔任電影監制和高級創意顧問,東方夢工廠將要制作的三部電影,都由他負責創意指導。

十年前拍《功夫熊貓》,創作團隊通過互聯網和書籍資料做了海量功課,來讓影片里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顯得“正宗”。“很艱難,但我們也很努力,後來中國觀眾反應很好,他們覺得還挺正的,我說為了找到準確的信息,我們可是吐了血哦。”韓裔美籍導演呂寅榮在那部電影里擔任故事總監,並成為後兩部《功夫熊貓》的導演。

《功夫熊貓2》之前,創作主力去了北京、河南、四川等地采風,拍回去1TB的照片。“不過美國團隊能做的也就到這兒了,所以第三集一開始就設定為合拍項目。想要做到更正宗,只有求諸中國同行了。”

與前兩部相比,《功夫熊貓3》中文版更“深度本土化”:不可譯的搞笑段子,由本土編劇專門寫了中國版;不只由中國演員配音,人物口型也重做動畫,完全用普通話口型。連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更向中國人貼近。“中國版動畫,要讓角色看上去就是中國人在說話。而且不是由一個西方動畫師來畫他們眼里中國人說話的樣子,是由中國動畫師來畫。從嘴唇的細節動作,到行為、姿態都是中國人的。他們時不時會對著鏡子揣摩,我是不懂的,非常微妙,沒有中國團隊可做不到。”呂寅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中美合作將不止於電影本身。2015年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隨行的CMC董事長黎瑞剛在倫敦宣布,與英國默林娛樂合資成立公司,著手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開發家庭娛樂主題樂園“樂高樂園”,未來還將在全國範圍內開發一系列中小型室內外現場娛樂及主題公園項目。

在中美合拍的《功夫熊貓3》中文版里,位於上海的東方夢工廠工作人員,要為熊貓配上標準的普通話口型。 (劇組供圖/圖)

中國市場一直待我們非常好

南方周末:你在奧巴馬總統的白宮晚宴上與習近平主席同坐主桌,這是你第二次見到他麽?有沒有什麽印象深刻的事情?

卡森伯格:奧巴馬入主白宮近7年來一共只舉辦過7次國宴,這體現了對習近平主席極大的重視和尊敬。這大概是我第三次或第四次見到習主席,以前我還和他看過NBA球賽。那是2012年,習近平先生訪問美國,帶去了龐大的經貿代表團,並且宣布了一批商業投資項目,其中五個商業項目的宣布及簽署儀式,他親自到場。東方夢工廠就是這五個項目之一。

他還在上海的時候,對上海夢中心項目就非常支持,現在這個項目正在建設。這是CMC、蘭桂坊集團和夢工場的合資企業。到現在差不多五年了吧,我們在幾個不同的場合聯系過。他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

南方周末:習近平主席此次訪美之後,美國電影業界都在猜測2017年中國的進口電影配額會有什麽變化,你對此有什麽期待麽?

卡森伯格:我不是美國電影協會(MPAA)成員。是他們代表美國的電影公司去跟中國談判這些事務。夢工場動畫也不是MPAA的成員,所以我沒有參與進口電影配額的討論。

我只能站在夢工場的角度說,中國市場待我們非常好。我們每年生產兩部電影,至今許多年來,我們的影片都在中國上映了,你也知道我們連續數年在中國都是最成功的動畫片公司。

南方周末:夢工場動畫很早就開始了與中國的合作,你是怎麽看到中國電影市場潛力的呢?

卡森伯格:我看到奇跡般的經濟增長,看到北京想要為新興中產階級提供一流品質的娛樂產品的抱負。但就是七八年前,我也沒想到這個產業的發展這麽壯觀,發展得這麽快。2008年我看到了《功夫熊貓》在中國的成功,它讓我扭過頭來,告訴自己那不只是“對了這邊觀眾的胃口”那麽簡單,肯定還有別的因素。現在往回看,你會記得那時候《功夫熊貓》是有爭議的——好的那種爭議,人們驚到了:一個外國公司怎麽會這麽懂中國?我想這件事幫我們打開了大門,沒人教我們要幹什麽,而是我們自己的創作本能完美地命中了目標。這也鼓勵了我們,更加躍躍欲試地想要投身到中國這一波發展浪潮。

如果是進口片,我們可進不了這個檔期

南方周末:什麽時候你們決定《功夫熊貓3》要做成中美合拍項目?為什麽要合拍?

卡森伯格:兩年半之前吧。我們用了大約9個月的時間來滿足各種條件、完成各種審批,成為合拍片不是一夜之間的事。

我希望加快東方夢工廠的建設。與其要求他們一下子就完全獨立制作一部影片——那也是幾乎不可能的——還是實實在在地協助完成一個已有的項目。阿寶的動畫設定是現成的、聲音是現成的,這些都是已知的。如果東方夢工廠邁出的第一步只是“半步”,我想會好辦一點。

這對東方夢工廠也是個絕好的優勢,事實上加快了公司的發展,加快了人才的培養,他們現在已經準備好獨立制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影片了。對夢工場動畫當然也有好處,我們可以在假期發行這部電影——你知道如果是一部進口片,我們進不了這個檔期。所以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

南方周末:合拍片的規則包括要具備一定比例的中國資金、中國制作人員,以及影片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中國外景等等。這些規則對一部動畫片同樣適用嗎?

卡森伯格:同樣適用。為了達到合拍片標準,我們得有相當比例的制作在中國完成,所以我們要在上海成立制作公司,這只是合拍片諸多高要求之一。還好我們在三年多前就開始建立這個公司,要是現在才開始,這電影還成不了合拍片。我們有200人在中國為這個電影工作,從繪制、背景、人物、音樂……有好幾位很有名的中國音樂家、演奏家為影片配樂。這個電影里的每一粒沙,每一葉草都是中國的。那絕不是非洲的草!北美洲、非洲的草和中國的草很不一樣。

當你去看《馴龍高手》,我可以肯定地跟你說,北歐的觀眾,那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文化,他們會感到格外的親近;非洲國家的觀眾看《獅子王》,也會有比其他地方觀眾更多的體會。並不是說這個電影在別的地方就沒共鳴,有的,只不過它有某種特別的默契。我們在中國做的電影,也要跟中國人產生特別的默契,這是一定的。

南方周末:東方夢工廠成為成熟的制作公司之後,與夢工場動畫會是什麽樣的關系?

卡森伯格:東方夢工廠會自立,我想它與夢工場會一直保持姐妹關系。夢工場動畫在新技術上一直投入很大,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動畫工具,我相信技術對東方夢工廠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也會是東方夢工廠的一個故事源頭。我希望兩個公司之間的人才頻繁往複,我們鼓勵員工到中國來工作幾年,同樣我們也曾把中國的人才帶去美國。

如果有恰當機會,還會拍合拍片的,當然眼下還沒有這樣的項目。而且東方夢工廠現在非常忙碌,他們的時間表滿滿的,有很多事要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79

紮克伯格現身三星發布會,大談VR的未來場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2/154362.shtml

導讀 : 紮克伯格神秘現身三星發布會,蓋過新品風頭,大談 VR未來場景。

i黑馬訊 2月22日消息,在今早舉辦的三星“UNPACKED 2016”發布會上,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神秘現身,大談虛擬現實的未來,風頭大大蓋過三星發布的新款手機S7。

之所以紮克伯格肯為三星站臺,是因為這兩大巨頭早已在VR親密結盟。三星在2014年就推出的Gear VR,其深度合作方便是被Facebook砸重金收購的Oculus。

紮克伯格在現場說到,“虛擬現實是下一個重量級的計算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創造和體驗任何想要的東西。雖然目前,虛擬現實技術更多被用於遊戲,但很快就可以被應用到各種各種的領域了。”

在現場,紮克伯格讓大家頭戴Gear VR,想象未來場景,比如,隨時隨地與朋友們坐在虛擬篝火前野營,或在虛擬環境中各地人員隨時齊聚舉行會議等。

“正是基於虛擬現實在未來的巨大想象力,我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以便向用戶提供新的社交體驗。”紮克伯格說到。

Facebook選擇跟三星合作,也是看中了三星的OLED屏幕。三星是當前世界上唯一能制造高品質OLED屏幕的公司,這對於虛擬現實的鏡頭非常重要。

日前,Facebook剛剛組建了新的“Social VR”團隊,旨在開拓社交與虛擬現實結合的新途徑。Facebook在全球用戶數已超15億,利用新技術將用戶牢牢掌控可謂板上釘釘。

據悉,目前Facebook社區已有2萬多條360度全景視頻。社區每天有100多萬人登陸觀看。

此外,Facebook旗下Oculus 已開發出200多款遊戲應用。紮克伯格此前還表示,希望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分享女兒邁出第一步的場景。

VR圈:關於VR行業的那些人和事兒

1455507295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219

臉書佐伯格和比爾蓋茲搶先做:把社會問題變商機! 助人是最好的生意

2016-02-29  TCW

這是全球九大商學院最熱門的一堂課:開一間公司做好事。 本刊走訪香港、新加坡、台灣東部,看購併高手、工廠老闆、前直銷總座,如何重新定義好企業。

猜一猜,世界頂尖的MBA,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商學院,二○一五年同步擴大什麼課程?

不是購併學,也不是跨國企業經營,而是社會創新。

哥倫比亞大學去年擴張知識中心,企圖做為社會創新研究重鎮;麻省理工學院(MIT)將社會創新課程上網免費開放,第一學期就超過十萬個學生註冊。

不僅如此,哈佛商學院過去十年的相關研究著作成長三倍,修讀學生數成長一倍 ;柏克萊大學則跟麥肯錫合作,帶著學生直接投入社會創新的實務運作。

有多熱?全球頂尖商學院開課三成人才追求工作意義,更勝高薪

跨越歐美亞三大洲,牛津、馬德里IE商學院、新加坡大學、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義大利博科尼商學院等,全球九大商學院都開設社會創新相關課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cl E.Porter)提出主張,企業目標必須包括「共享價值」,尤其是「社會需求」。

企業能不能創造社會價值?這是全球最高商學殿堂都在問的問題。

這股商業新趨勢,以「社會創新」做為核心概念,創業後成為「社會企業」,做為投資標的則成為「影響力投資」,就連大企業,也開始摸索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更多可能性。

這股趨勢也吹向台灣。台大EMBA今年五月的二十週年慶,就以企業如何實現社會價值為主軸,從企業該創造的社會價值、實現的策略、到輔導學生創立社會企業等,希望在台灣社會樹立企業新定義。

「過去會覺得這離台灣很遠,但代工廠也陸續受到要求!」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謝明慧表示,學生學習社會創新的需求越來越強,因為企業做好事,實現獲利之外的社會責任,已是國際標準。

她說,過去代工廠只要準時交貨、品質領先,就有機會拿到國際訂單,現在可能還需要證明自己對當地環境有益、促進改善勞動條件等。

而大公司,加入社會創新思考後,更可能擺脫獲利機器的單一定位,創造股東利潤之外的價值。《哈佛商業評論》指出,未來CSR將進入二個口袋時代」,從研發、行銷、人才訓練角度投入企業資源,與社會需求結合,將比純粹捐款多出更多好處:一、CSR資源發揮的更有效率。二、將過去忽略的外部成本納入企業思考,減少產品製造、企業運作時對社會造成的負擔。三、提高產品的創新性、抓住基本需求,協助解決貧窮、教育、健康的問題。

社會創新不只是學界新熱點、業界的新競爭指標,也是爭取新世代人才的關鍵。

被譽為網路女王的美國最大創投KPCB合夥人瑪麗·米克(MaryMeeker),在她連續第二十年發布的網路趨勢年度報告中指出,三成千禧世代將「有意義的工作」做為事業成功指標,而「高薪」只占二七%。「為什麼頂尖商界人才都想學社會創業?」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指出,社會創業在過去追求獲利、報酬的商管人才圈中,逐漸走向主流。

有多吸金?相關基金逾300支

每投資100美元,創223美元社會收益

資金也跟著人才走。過去十年間,全球十四家跨國金融機構都開啟「影響力投資」(編按:意指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在追求一定的財務回報外,也重視社會和環境影響力的量化回報指標),光是影響力投資基金,就超過了二百支。樂於投資社會企業的,還有政府。美國政府研究報告指出,每投杳二百美元在社會企業創業家,整體社會的收益是二百二十三美元,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利益,屬於與此企業不相關的納稅人,包括減少付出的社會補助成本、環境改善、社會風險的降低等。相較只進入股東荷包的傳統企業,投資社企對整體社會來說,是筆最賺的生意。

要實現社會創新有各種方式,但最為直接、快速,也最挑戰的就是成立「社會企業」了。

「一句話解釋,(社會企業)是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活水社企開發創辦人陳一強說,以創造社會價值為前提,同時用商業模式創造獲利以確保永續發展。

但要打造創造社會企業並不簡單,必須有公益組織的外放利益,又必須有企業的獲利能力。就像多了一把尺,內部、外部利益都要兼顧。

社企與公益、慈善組織不同。後者仰賴募款能力、經營社群;但社會企業強調自給自足,用產品跟服務,創造穩定獲利。

社企與傳統企業不同。傳統企業追求股東利潤極大化;社企則是將社會價值極大化,並賺取可永續經營的合理利潤。

每個社會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長期的市場趨勢,要將它轉為商機,創業家必須先徹底了解社會議題中的各方需求及資源,找出商業模式媒合各方,創造營運的效率跟獲利。

影響多廣?牽動大企業走向

星巴克、沃爾瑪、Adidas都跟進

「商業模式對了,不只是獲利,還有機會繼續規模化、擴大影響力,」陳一強補充,如果社會創業的創新夠強,甚至能影響產業的走向,對大公司造成影響,不論是星巴克採用公平貿易咖啡、沃爾瑪(Wal-Mart)使用有機棉、Adidas用環保製材等,都是大企業受規模較小的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影響的案例。

他強調,社會創業者除了營運以創造社會價值為前提,其餘與經營企業無異,「要做好事,要先做好公司。」

社企的另個特色,是如變形蟲般的角色。因處理的議題與眾人相關,所以企業的核心服務與產品,可能隨著客觀條件而變化,不限於固定的商業模式。

也因為很難,「如果擁有商業背景,有經營的經驗,會比較容易成功。」曾在台大創意創業學程開設相關課程的華陽創投董事長王韋中說。

本刊走訪香港、新加坡、台灣,尋找社企指標案例時,發現能兼顧社會價值與合理利潤的案例,創辦者多半是具商場經驗的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年齡約四、五十歲,既有專業與資源,又有體力與熱情,相對容易達陣。

成功的社會創新四大指標

雖然難度高,但成功後影響力更廣泛。那麼,該如何經營兼顧社會價值與商業利潤的好企業呢?麻省理工學院知名的企業永續發展策略課程,歸納出四大指標:

一、創造公共利益實現永續發展能力。

企業的經營與商業模式必須證明創造足夠的公共利益,若要吸引消費者、投資人支持,這是最基本的一步。

二、有足夠的消費者,支持該企業所創造的永續性。

三、禁得起考驗的產品,以及有效的大眾溝通策略。

四、無法模仿的競爭門檻。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必須夠創新,確保其他大型企業無法靠著資本優勢輕易取代。

輔導超過二十六位社會創業家的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魏華星認為,關鍵是,人們如何用新的角度,理解、創造、經營企業,不論是比爾.蓋茲說的創新資本主義,還是麥可·波特口中的共享價值,企業能創造的不是只有股東獲利,還能有更多的可能!

撰文者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06

【視頻】紮克伯格和馬雲談人機大戰:這是今年最意外的事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925.html

【視頻】紮克伯格和馬雲談人機大戰:這是今年最意外的事情

一財網 劉佳 2016-03-19 11:22:00

AlphaGo在技術進步上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夠打敗人類是人工智能重要的里程碑。“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意外的事情,因為當時專家們都覺得還要過幾年才能打敗。”

3月19日,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多次提到不久前和李世石對弈的谷歌AlphaGo。

他表示,AlphaGo在技術進步上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夠打敗人類是人工智能重要的里程碑。“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意外的事情,因為當時專家們都覺得還要過幾年才能打敗。”

他同時表示,希望人工智能未來不只是下棋,而是在自動駕駛、預測氣候變化等領域展開廣泛的應用。

而馬雲則認為,上周很多人擔憂機器已經打敗了人類,人類未來要怎麽辦?其實就像電腦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類和電腦競爭看誰更聰明,“我認為未來機器會比人更聰明,但未必會比人更明智。”

馬雲拿下棋舉例,下棋的樂趣在於看對方犯了錯誤。但是機器從來不會犯錯,這個遊戲的樂趣沒有了。

馬雲認為,人類的智慧是人類的核心,機器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對友情、對愛沒有感覺,“我們應該使用機器解決問題,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如應對疾病變化、貧窮,我們希望人類在技術上被機器戰勝。”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