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智慧城市

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近期研究發現了北京空氣中針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基因,這意味著人類對付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防線失守,一場大規模治理汙染的運動即將打響。而從國際經驗來看,智慧城市建設或許是一個最為有效的途徑。

學習歐洲經驗

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的研究報告,預計至2020年,全球有半數的智慧城市將把氣候變化、快速修複能力以及可持續性等關鍵績效指標納入城市的發展目標之中。城市正在定義新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有形的項目中。這一舉措將達到巴黎COP 21大會上所定的衡量結果,降低溫室氣體(GHG)排放。

Gartner研究副總裁Bettina Tratz-Ry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考慮到2020年能效、碳減排與可再生能源等目標,歐洲的許多城市已經啟動了能源可持續性、資源管理、社會包容以及社區繁榮計劃。”Tratz-Ryan指出,全球各大城市已經設立交通與移動性相結合,通過物聯網支持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來解決或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以佛羅倫薩為例,當地政府推出了一種智能交通卡,使用佛羅倫薩卡,可以免費乘坐電動公共汽車到達許多旅遊景點,在使用環境友好型電動公共汽車的同時,還有助於改善遊客的文化與旅遊體驗,並與氣候變化、快速修複能力及可持續性結果直接關聯起來。

在巴黎街頭,馬路兩邊隨處可見的城市自行車方便人們出行。自行車租賃每年只需30歐元,每次騎行時間長達1小時。更新式的玩意兒是路邊停著的銀色電動車,這些電動車閑置時就擱在路邊充電,如果有人要用只要下載相應App就能解鎖租用,非常方便。政府希望借此改善巴黎不良的空氣質量。

Gartner觀點認為,傳感器已經成為改善氣候變化目標的一個關鍵因素,並且處於智慧城市的核心位置。據Gartner預測,到2017年,各城市將使用大約3.8億件聯網物件完成可持續性與氣候變化目標,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增至13.9億,占到所有投入使用的智慧城市聯網物件的20%。2017年,智能商業大樓與交通運輸領域內的使用案例將成為主要貢獻者,占到智慧城市所有物聯網安裝基數的58%。

在歐洲,智能路燈將成為城市不動產中最有價值的組成部分之一。歐盟已經規定成員國需要在2016年年底之前淘汰其白熾路燈的生態設計。Tratz-Ryan表示:“這些可持續性目標還將產生積極的投資與創新影響,尤其是對於處在城市走廊內的工業部門而言更是如此。”

本月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巴塞羅那召開。這已經是巴塞羅那第六次舉辦這項關於可持續發展和智慧節能的國際性大會。在巴塞羅那的160多條道路上,有3000余盞LED節能感應燈用來照明;新建樓宇全面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此外,巴塞羅那還利用廢物燃料加熱取暖,並推行海水冷卻原理制冷的空調設備。整個城市用無人機監控下水道的排水系統。

據Gartner統計,實施面向照明、供暖制冷的綜合商業管理系統可以將能耗降低50%,這明顯有助於城市履行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與此同時,歐盟的能效指令意味著公共建築與私人不動產將需要每年減少3%的能耗。當下供暖、制冷與照明約占樓宇能耗的60%。

Tratz-Ryan表示:“城市將成為新技術開發的良好環境的展示中心,為行業提供壓力測試環境。對於城市而言,這些優勢意義深遠。”比如阿姆斯特丹正在實施大量工作,將能源彈性與綠色科技及可替代性資源創新聯系起來。此外,該城市還在構建多種用戶界面友好的移動性出行選擇模式的鏈接,例如拼車、自行車站或者步行街道。

但城市移動性的無縫鏈接並未只停留於從A點移動到B點的選擇。拼車的普及、公共交通電氣化、面向電動車的配套基礎設施以及針對動力機車收取擁堵費,所有這一切都在推動著環境向良好方向發展包括更清潔的空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節約能源,同時改善道路噪音水平與周邊環境。

清潔能源的最大投資國

致力於智慧城市倡導的巴塞羅那展覽中心代表處諾艾中國(Noe Concept Design)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理念深入人心,需要更高程度的國際化合作,中國城市和企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根據中國環保部的統計數據,2015年在該部監測的全國338個城市中,有大約80%的城市環保不達標。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董連賽表示:“政府已將各種治理汙染的政策舉措放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事實上,自2012年起,中國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根據彭博社匯總的數據,從2012年到目前,中國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投資總計達到3847億美元,保持全球領先優勢。僅在2016年迄今,中國新增清潔能源投資已經達481億美元,遠遠超過日本的96億美元和美國的326億美元。

彭博數據還顯示,全球2016年迄今總計發行了611億美元綠色債券,其中中國占了219億美元,而在2015年,中國發行的旨在為環境項目融資的此類債券不到10億美元。穆迪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眼下正在加大力度引導資金投向減少汙染的項目。

而未來,中國可能將更多精力和物力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從中國政府2013年初開始啟動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起,智慧城市的建設走向規模化,並列入國家發展戰略。智慧城市在中國正在面臨空前的發展機遇。

住建部建築能源節能和科技司副司長倪江波在巴塞羅那智慧城市博覽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口膨脹以及土地供應緊張、交通擁堵、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環境堪憂都成為抑制城市發展的瓶頸。城市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應用信息、通信技術和感知等手段來對人們的需求做出智能反應。”

中國發展智慧城市建設,一方面可以樹立大國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支持中國主導的綠色產業。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分享者Mohan Munasinghe近期在溫州肯恩大學的一場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對中國在治理汙染方面的措施大加贊賞。他說:“氣候變化問題一貫不受美國政府重視,美國的碳排放量超乎人們想象,遠遠超過中國。但中國政府近年來做的都是事實,政府下了決心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39

阿里巴巴CTO王堅:中國對互聯網的信心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

第一財經年度峰會於12月1日到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今日下午,阿里巴巴CTO王堅在峰會上演講時表示,中國今天非常了不起的事,就是中國的老百姓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信心,是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不用說超過歐洲,它也遠遠超過了美國。

王堅還指出,大家今天對互聯網錯誤的或者說不全面的認知,是覺得互聯網是一個像過去技術發展當中某一項技術發明而已,但事實上不是,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不是一個技術,而是一片新的大陸。

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感謝,有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我先把我的觀點分享一下,再說一下我聽剛才李總和方總發言的感想。第一個,主持人講到互聯網、網購。我覺得既欣慰又惆悵。確實,過去幾年阿里巴巴改變了很多的東西,甚至改變了電子商務的說法,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但是惆悵的是什麽?因為阿里巴巴的成功,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網絡這件事情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其實互聯網可以做的事情,遠遠超過這件事情,也是現在很多大家對互聯網的認知的誤區的來源。所以我想分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剛才主持人講的,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功在電子商務上,大家再把它說得簡單一點,它背後意味著什麽?所以我想這是中國的、世界的巨大的發展機會,我覺得非常符合今天的主題,就是關於未知的探索。

大家可能也知道雙十一。曾經在公司內部的一個會議上講,我說雙十一的成功,或者說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的成功,如果總結起來,它到底反映了一次什麽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講的是,我說這個東西的成功,反映了一件世界上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中國的老百姓,對互聯網的信心和自信,是超過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

我再講一下,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阿里巴巴的成功,其實背後反映出中國的老百姓,如果說一句媒體說的話,就是中國對互聯網的信心是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什麽?它的意義相當於在中國還沒有覺得這片蔚藍的大海是我的世界的時候,西班牙、美國人已經把船開出海了。當中國還天天用著現金的時候,信用卡在全世界已經變成一個習慣了,以至於我們這個國家到今天為止,其實還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所以我想這個信心,實際上是我們發展的巨大的機會。

所以我回過頭來講一下,中國今天非常了不起的事,就是中國的老百姓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信心,是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不用說它超過歐洲,它也遠遠超過美國的。

就拿付錢的這一件事情來講,中國的老百姓到今天為止都是非常習慣刷卡做支付的時候,其實美國人是非常的有安全感地來刷信用卡就完成付錢了。可是今天的世界倒過來了,當中國的老百姓掏出一個美國人覺得不夠安全的手機,大把付錢的,其實美國人是沒有勇氣把錢付出去的。這是世界的一個巨大的進步,進步到什麽程度?當初歐洲的西班牙人可以開著船出海的,國人是沒有勇氣出海的,而今天它的意義就在這。

所以它的本質是我們第一次有勇氣去做一件事情,這是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做的。今年的雙十一我聽說了一個事,讓我覺得已經不是在網上買東西的一個事。一個村里的太婆,在網上刷錢買了一輛汽車。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買東西了,是大家對這個基礎設施的信任問題,它的重要性就相當於大家看到的矛盾之爭,第一天見到汽車的時候是多麽害怕,所以我們走出了這件事情,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勇氣是多麽的重要,我們有了這個機會。

而互聯網這個東西,就給我們帶來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國人的勇氣,這個其實我並不想特別強調是不是中國的,但是就像西班牙第一次開出了那艘船,去發現了新大陸一模一樣。所以我想講的第一個觀點,因為這個勇氣,使得我們有機會去探索這個東西。

剛才李董事長講到的一個觀點,提到無人區的事情,正好任總在雙創會時,我也在那個會上,但是我覺得無人區這個描述還是不能遇到我們今天遇到的現狀。為什麽讓大家有無人區的感覺?實際上面臨的是什麽問題?當互聯網到今天的時候,變成這麽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時候,其實我們迎來了一片新大陸。不是我們到了一個無人區,其實我們到了新大陸,剩下的是你是不是有勇氣出去去擁抱這片新大陸。

所以我想,大家今天對互聯網錯誤的或者說不全面的認知,也是覺得互聯網是一個像過去技術發展當中某一項技術發明而已,但事實上不是,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不是一個技術,而是一片新的大陸。

這個大陸帶來兩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大家都在講,但是我覺得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和媒體都沒有理清楚,互聯網這個基礎設施帶來兩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一個就是大家經常講的數據。第二個,大家講的計算。

剛才方董事長講的一個東西我非常贊成,說了一個紅花的想法。今天互聯網是因為被大家說了“互聯網+”或者是“+互聯網”,把互聯網真正意義上的東西抹殺掉了,“制作業+互聯網”或者是“互聯網+什麽東西”不改變世界,只有互聯網改變世界,我要表達一下,為什麽?它本身是一個新的世界,任何人想把這個新的世界加上一個東西,減掉一個東西,這個新的世界的價值是發揮不出來的。

數據是什麽?是互聯網這片新大陸的新的自然資源,也就是說制造業在過去的幾百年,它的內涵在發生變化,它所用的資源就不一樣了。比如你可以從拿石頭來做東西到拿鋼材來做東西,到現在碳氫物做東西,這個都是在變的。你會發現,其實數據是制造業的原材料之一的。第二個,像什麽?就像一百年前帶來電。

大家能不能想出一個東西不插電是有價值的。但是一百年前也有制造業,那個時候的東西不插電也是有價值的。所以現在的制造業,如果不消耗數據,就像不消耗電一樣,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互聯網給制造業註入了兩個新的元素,一個是數據變成了制造業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個,計算也變成制作任何一個產品出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像我們今天不可想象,你生產出來的東西是不通電的。但是如果大家認真想,每個東西都通電,也就是這一百多年的事情,而制造業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這是互聯網真正地給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用我自己的話講,互聯網帶來什麽?互聯網這片新大陸,改變了我們所有的世界。如果拿一條分界線來講,在有互聯網以前,所有的世界是生活在一個離線的世界上,大家可以搬動的東西就是物理的東西,我們所有的東西,從交通、鐵路、飛機都是這樣。

當互聯網出來以後,讓我們有可能把數據從世界的任何一角搬到任何一個地方,這個新的世界是一個在線的世界,是由兩面組成,而不是我們以前看到的只有一面,這是我講的第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個非常大的變化,我剛剛講了,帶來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大家認真想一下,在有互聯網以前,或者是互聯網早期的時候,其實互聯網不是我們的基礎設施,到今天為止,很多人還是把互聯網當做一個工具來做。但是你們想,人類歷史上有沒有一個基礎設施可以讓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滲透得這麽快?冰箱為什麽出來?不是因為有了冰箱,而是因為先有了電。電出來之後,只有一個電器,就是燈泡。沒有人想過會出來冰箱、電視。但是電這個基礎設施出來了以後,我們看到了所有的跟電有關的技術創新。

所以阿里巴巴只是完成一個事情,就是完成了電發展歷史上的那展燈泡,互聯網今天也只是點亮了那盞燈泡而已。所以今天所有的技術的發展,只是開始的開始,我們可以想象,電出來以後,所有帶電的東西,相對於互聯網,所有的能連上互聯網的99.9%的東西還沒有被發明,沒有被發現,所以我說這是一個美好的地方,是一個新大陸的地方,而不是一個無人區,這是非常熱鬧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發現他所能創造的東西。

第二個原因,大家講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關於轉型的事情,其實我的感觸還是蠻深的。我自己覺得,今天因為有了新的基礎設施,使得我們有一次空前的創造的機會,而不是一次簡單的轉型的機會,什麽叫一次空前的創造的機會?剛才講到,江浙這個地方。我有時候看歷史,還是覺得挺傷感的。

我們今天還沒有在講所有的跟互聯網相關的東西,我還沒有看到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出現的、而是因為互聯網的出現獨有的。我相信,一定會出現很多東西,是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但是因為互聯網出來了,才制造出來了。

這話怎麽講?就拿過去一個大家知道的比較失敗的項目,像谷歌眼鏡。大家都覺得谷歌眼鏡很失敗,但是我覺得谷歌眼鏡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眼鏡的偉大。今天所有人的所謂技術的創造和發明,其實是拿技術來改進人類以前的發明,谷歌眼鏡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汽車也是,從馬車到汽車,是人類非常大的一次進步,但是到今天為止,放在一個非常大的時間維度來看,我們今天所有的工作都是改進汽車,而不是在做從人類沒有汽車到汽車這一樣東西出現的發明創造。

如果從另外一個數據來看,全世界到處看得到的連在電腦後面的鼠標,我想99%都是中國制造,特別是江浙制造的。但是第一個鼠標的發明,不是在中國的。所以我們面臨一個挑戰,是說我們什麽時候真正的能創造一個東西出來,這個東西是變成了人類社會發展一部分,它至少是有四百年、五百年留在我們身邊。

電是這樣的,互聯網我們擺脫不了電,但是能不能出現一個東西,插在互聯網上的東西,我們叫它“冰箱”、“電視”,這是對我們創造力的考驗。回到前面講的,這個創造力是源於我們對電的信心,如果沒有對電的信心,是不會有這個創造力的。所以我想中國的百姓,對互聯網的信心,是有助於創造出我們今天看不到、想不到的東西。

回到最後,大家今天講的很多的東西是什麽?大家講很多新的名詞,從互聯網角度講的話,大家會談移動互聯網,會談物聯網,剛剛方老師講的,大家會談互聯網+什麽,又會談+互聯網。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東西都用電,就意味著世界上以後所有的一切,都會用上互聯網,我覺得這是它帶來的變化,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附屬品,而是離不開它。

這個東西能不能簡單地改變原來一個所謂的產業?我覺得是完全不能對它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不是一張椅子插上電,就會改變世界,不是這樣的,但是電會改變世界,這是互聯網帶來的東西。

所以第二個,也是經常讓大家困惑的,講過去相信互聯網相信太多了,我想起幾年前跟大家講,大家都在談大數據,我說你可以有一個想法,讓下面的人幫你找到數據,其實不是這樣。他們的想法恰恰是把電插到椅子上,椅子就會發生變化,不是這樣的。第二件事情,媒體會告訴大家的,大家吵吵嚷嚷的大數據,其實大數據大不大沒關系,而是數據真正地變成了人類的自然資源,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背後最重要發生的變化是什麽?在過去的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候,因為互聯網出來以後,讓人類自身的活動產生新的自然資源,是什麽?就是數據。大家認真地想一下,為什麽早期的互聯網公司會成功?就是因為互聯網的使用過程,它會產生價值,所以大家今天可能都知道,某些人在YY一件事情,想跟谷歌爭一下,谷歌掙到的錢,能不能分一部分給用戶?邏輯是什麽?你到谷歌去搜索,不僅是它幫你免費進行搜索服務,這個過程,是因為你的數據,極大地改善了谷歌的搜索引擎,也就是說用戶使用的過程是產生巨大的價值的,這個價值靠什麽帶來?靠數據。

也就是從傳統的制造業來講,今天你坐在這個會場上,凳子上,今天的凳子,今天坐這個凳子的過程,你對這個凳子的改進是不會有任何幫助的,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一個萬物互聯網的時代,大家坐在這個會場上,你坐過這個凳子,你留下的數據是可以完善這個凳子的設計,我覺得這個世界一定會到來。

也就是說慢慢的,冰箱的使用者、手機的使用者,包括穿衣服,你穿的過程,是對產業的改進。這就是是不是數據變成了我們真正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自身產生的,我覺得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從此有了界線。

最後一個變化,前天,有人到我這來看了一個圖。大家都知道,為什麽電這個東西那麽重要,是因為很長時間,過去一百年以來,一個經濟的發展是電來衡量的。但是到今天突然發現,其實到今天,什麽叫轉型?什麽叫發生變化?經濟的轉型發展和電力的消耗越來越不發生關系了,是跟計算的消耗有關系。不是跟計算機的量有關系,慢慢的,所有的東西都要產生,雲計算是不會產生價值的,這是我自己看到的很多的產業里面,我自己看到的這個事情,所以大家沒有想到的一些事情。

前天我和GE的董事長聊天,他跟我講一件事情,對我來講也是新的。飛機的飛行員,應該是最嚴格的訓練,所以飛機的起飛和降落的過程,應該是非常標準的。但是到了互聯網的時候,GE才有可能把飛機起飛降落的時候,可以實時地送過來,這個時候看了一下,才知道,原來50%以上的飛行員,在飛機起飛的時候的操作,會讓油耗大大增加,如果在油耗這個方面來看,50%的飛行員的操作是不標準的。所以我想這個過程,是會發生一次巨大的變化。

所以我最後總結一下,在這個時候,互聯網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的時候,其實不是讓我們到一個新的大陸,中國的百姓對這片大陸的信心,是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這片大陸給我們帶來非常重要的財富,就是人類歷史上的新的資源,就是數據、以及人類歷史上新的動力、計算。

我覺得這些加起來,大家一定會知道,不管怎麽樣,一個新的時代將到來,過去的競爭力,不見得是現在的競爭力。我們有一次巨大的機會,能夠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一樣,盡管電和發電機的發明都是歐洲人,但是電真正推動了一次產業變革是在美國發生。

我相信互聯網+數據+計算,最後產生的在線的新大陸,可能起因不是在這,但是真正地把它推動到全世界的產業、社會進步的發展,會發生在這邊,原因是這里的人對這個東西的信心很足,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42

蘋果開始回收Apple Watch 但不提供任何補償

12月2日消息,從蘋果“以舊換新”官網獲悉,現在消費者可以將其淘汰不用的舊Apple Watch免費寄送給蘋果,後者通過蘋果 “Apple Renew”項目對其進行回收。跟蘋果iPhone,iPad和Mac不同的是,蘋果只是回收,但不會向消費者提供任何補償,即購物卡或者優惠劵。

在蘋果“回收”網站可以看到,蘋果公司借助第三方合作商鏈接來回收舊設備,並提供可以購買蘋果新產品的禮品卡或優惠價。

比如使用Brightstar來回收iPad,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機,並向消費者提供折算禮品卡。蘋果使用PowerOn來回收和補償舊Mac和PC。此外,蘋果公司還使用Sims Recycling Solutions來免費回收iPod,但不提供禮品卡。現在,該項目又多了Apple Watch。

通常,蘋果合作商會將回收回來的舊設備拿到國內加工廠,對其進行“環保式”的處理。用戶可以通過蘋果官網打印出出貨標簽,然後將自己舊設備寄到指定地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12

新東方回應:公司嚴禁任何作假行為 報道是離職員工的片面講述

12月3日消息,針對近日路透社曝光新東方留學中介業務存在學術欺詐後一事,今天上午新東方前途出國留學在其官微上進行了回應,稱報道中引用了新東方離職員工的片面講述,對新東方留學咨詢行業有明顯的誤解誤讀。

此前,路透一篇特別報道稱,八名前任和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員工和17名狄邦教育的前員工透露,這兩家教育機構在幫助客戶/學生申請大學過程中造假,包括幫助客戶撰寫申請學校的文章、教師推薦信,捏造中學文憑。報道稱,新東方代客戶/學生“撰寫或潤色”部分申請內容,代表客戶開立與高校聯系的電郵賬戶,卻獨占郵箱密碼。一些客戶本人甚至從未見過自己的申請文書。在媒體曝光新東方留學中介業務存在學術欺詐後,美國留學中介認證機構表示將展開調查,可能撤銷對新東方的認證。新東方美股本周五盤中創逾四年最大跌幅。

隨後,美國國際招生協會(AIRC)對路透社的報道做出回應。AIRC尚未履新的總裁Jeet Joshee稱,報道讓人“非常擔憂”,如若欺詐指控屬實,AIRC可能會撤銷早在三、四年前頒發給北京新東方的認證。

新東方前途出國今日回應,新東方前途公司一貫嚴禁任何作假行為。我們發現路透社的報道關於所謂文書造假的陳述基本都引自離職員工,我們對這些員工表述的真實性不做評論。前途公司在操作流程、員工培訓和職業操守上都有嚴格而明確的規定,如果發現文書欺詐或成績作假等現象,公司都會嚴肅處理,決不姑息。今年前途公司曾經處理過有違規操作的兩名員工並將其移交給司法機關處理。這顯然是個體行為,不能等同於公司行為。

以下為回應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18

外交部: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

14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

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稱,臺灣應增加軍費以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威脅。中方對上述言論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中方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我們敦促美方恪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承諾,謹慎、穩妥處理臺灣問題,避免中美關系大局受到不必要的幹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36

奧巴馬強調:美中關系的重要性高於其他任何雙邊關系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16日說,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美中關系的重要性高於其他任何雙邊關系。

當地時間16日,奧巴馬在白宮舉行年終記者會

奧巴馬當天在年終新聞發布會上說,美中關系對世界經濟和美國國家安全等有著重要影響。如果美中關系破裂或兩國陷入全面沖突,所有人的境況都會變差。

奧巴馬建議新當選總統在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深入互動前,應該首先確保自己的執政班底人員全部就位,並且就往屆政府對外政策接受充分的吹風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29

外交部: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 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交易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一個中國政策在內的所有事項都在談判之列。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天(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的嚴正立場。

華春瑩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華春瑩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不可談判的。我們敦促美國有關方面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美國兩黨歷屆政府作出的承諾,即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以免影響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和兩國重要領域的合作。

以下為例行記者會實錄:

2017年1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據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5日出席菲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啟動儀式並發表講話稱,菲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將繼續堅定支持東盟珍視的理念和價值觀,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註意到有關報道。中國政府始終將東盟作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盟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是東盟成立50周年和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中方願與東盟方進一步加強對話溝通,辦好旅遊合作年,打造人文合作新支柱,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為中國—東盟合作註入新動力。

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局勢趨於穩定。中方願與東盟國家一道,繼續聚焦發展與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共同致力於維護中國—東盟關系大局,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方願支持菲方當好東盟輪值主席國,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和中國—東盟關系再上新臺階。

問:昨天蔡英文結束了對中美洲的“訪問”,期間兩次“過境”美國。但她沒有見特朗普過渡團隊的任何成員,也未與美政府成員有正式接觸,盡管她確實見了個別政客並參訪了推特總部。中方對奧巴馬政府以及特朗普過渡團隊成員沒有會見蔡英文是否感到滿意?

答:關於臺灣地區領導人在美國所謂“過境”問題,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場。我們一貫反對美方或其他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安排這種“過境”。這個立場是明確的,也是堅定的。

問:第一個問題,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土耳其當局逮捕了兩名維吾爾族中國公民,因為他們涉嫌參與元旦前夜在伊斯坦布爾發生的夜總會爆炸事件,你能否證實或提供細節?他們是不是“東突”組織成員?對他們被捕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中方會派什麽級別的代表團參加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代表團的規格會不會由於他近期一系列關於中國的言論,包括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言論而作出調整或改變?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註意到有關報道。據我們了解,相關案件目前還在調查當中。中方將繼續密切關註有關調查進展。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以“東伊運”為代表的“東突”恐怖勢力對各國的安全穩定造成了嚴重威脅,不僅威脅中國,而且也威脅到地區其他國家。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國際社會加強協調合作,共同防範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維護各國以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關於第二個問題,據我所知,美方一般不邀請其他國家派官方代表團赴美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

問:特朗普上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稱,一個中國政策可以談判。中方是否就此事向特朗普過渡團隊提出了交涉?

答:我的同事陸慷已在周六就此作出了回應,闡明了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明確和堅定立場。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不可談判的。我們敦促美國有關方面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美國兩黨歷屆政府作出的承諾,即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以免影響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和兩國重要領域的合作。

追問:我們看到了上周末外交部的聲明。但中方是否直接向特朗普團隊提出了交涉?去年11月特當選以來,包括崔天凱大使在內的中國政府官員是否與他的團隊人員見過面?

答:首先,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其他國家發展關系的前提和政治基礎。中方的這一立場,全世界都很清楚。我們也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向美方準確無誤、堅定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至於中方同特朗普當選總統團隊的接觸情況,之前我們也說過,中方與美國現政府以及特朗普當選總統團隊保持著溝通。

問:特朗普的幕僚普里巴斯昨天說,美方目前沒有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的計劃,但如果中國在貿易和南海問題上不合作,可能會重新討論一個中國政策。這與一個多月的前的情況是如出一轍的。特朗普受訪時先說不排除會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接著是幕僚作出澄清。中方是否認為美方這種政策上的不確定性會影響中美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

答:關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中方的立場已經非常清楚。任何人都應該明白,世界上有些東西是不能作交易或者買賣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世界任何國家發展關系的前提和政治基礎。無論是誰或出於什麽目的,如果試圖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或者幻想將此作為交易籌碼,必將遭到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最後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問: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菲律賓、澳大利亞和印尼,所到之處都主動提到南海問題,甚至有報道說,安倍首相主動提出向菲律賓提供導彈,但被菲總統杜特爾特拒絕。中方對此作何回應?

答:我註意到有關報道和你提到的情況。我們也註意到杜特爾特總統就任以來,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方對此表示贊賞。

的確,正如大家看到的,在中國和有關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正趨穩向好,已經重回談判協商解決的正軌。而日方領導人仍在不遺余力、處心積慮地挑撥離間,渲染所謂地區緊張,日方這種做法居心叵測,心態極不健康。

問:德國駐華使館今天表示,希望中方以習主席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為契機,表明對自由開放市場的支持和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習主席此次是否將談及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是否將向國際社會保證中國不會搞貿易保護主義?

答:李保東副部長上周已經詳細介紹了習近平主席將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瑞士國際組織的相關情況。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國際貿易投資低迷,保護主義擡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經濟全球化進程面臨一些疑問。習主席與會就是要針對當前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關切,闡述中方有關的主張和看法,推動各方客觀認識和看待經濟全球化,積極地引導經濟全球化進程向著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習主席還會結合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熱點的關註,闡述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和發展經驗,增進各方對中國經濟客觀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讓我們一起期待習主席在達沃斯即將發出的積極信號。

問:第一個問題,即將結束任期的奧巴馬政府稱中國獨家阻擋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稱中國為唯一的變數,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第二個問題,法國外長日前呼籲國際社會對“穆罕默德軍”等極端組織采取果斷行動。去年中國阻擋了印方在1267委員會的列名申請。中方對法外長表態有何回應?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在“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締約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問題上,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我不再重複。需要指出的是,核供應國集團的成員資格不是什麽臨別私相授受的禮物。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不喜歡“阻擋”這個說法。之前我們已經表明了中方的立場。這個問題需要安理會1267委員會以確鑿的證據為依據,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和1267委員會的議事規則,在安理會成員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來作出決策。中方曾提出技術性擱置,目的是給委員會審議以及有關方面進一步協商留出更多時間。

追問:如果印度再次向1267委員會提出申請,中方將持何立場?中方是否會采取新的舉措來解決這個問題?

答:我剛剛說了,中方曾提出技術性擱置,目的是給委員會審議和有關方面進一步協商留出更多時間,遺憾的是目前各方沒有就此達成共識。我們願意繼續根據安理會決議要求和委員會議事規則同有關各方繼續保持溝通。

問:據巴基斯坦媒體昨天報道,中國向巴基斯坦捐贈了兩艘軍艦,引發了印方關切。請問中方有何考慮?

答:據了解,你提到的報道中的說法並不準確,中方沒有“捐贈”。你提到的兩艘巡邏艦是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正常的軍工軍貿合作,有關合作符合各自的國際承諾,也不會對地區形勢產生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615

今年房地產職場淘汰比任何一年殘酷 活下來的才能拿"大紅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24/1072627.html

10427838.thumb_head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邦地產)

每經地產評論員 黃博文

又是發年終獎的日子,今天碧桂園因為發了6個金額1億的“大紅包”,被朋友圈的地產人刷屏了。

嫉妒、艷羨、勵誌……所有從業者被矛盾而複雜的心情,攪得一再失眠。沒有人會諱言,今年地產人的荷包都很鼓。可是,明年呢?

種種跡象顯示,2017年會是一個讓地產人拼得格外慘烈的年份,會有很多人因為業績不達標而出局。年初,包括萬科、恒大、碧桂園、融創、中海、龍湖在內的多家公司,在內部年會上,都把銷售目標向上擡高了一大截。

不只龍頭房企加碼業績指標,排名二十以後的房企,也都提出了高額的增長指標。因為他們都被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所說的一句話嚇到了——“只有銷售額到千億,才能算是主流房企,否則就不算是主流。”

而在去年達到千億的只有十一二家。對很多公司來說,今年如果不能快速擴張,快速沖500億,沖千億,幾年後就會被吞並,成為中國地產業湮滅的一個歷史名詞。

但是,大幅提升的業績指標,卻必定成為所有地產人今年最沈甸甸的工作壓力。任誌強早就分析過,2016年的行業銷售面積總規模是一個行業天花板,今後可能難再實現2016年那麽高的銷售面積。至於銷售總金額,也是在最近幾年內不可能突破。

大形勢決定著今年是地產人“拼刺刀”的一年,只有消滅了對手活下來,才能在2018、2019年那到像今年這樣豐厚的紅包。

大地產商的“彈藥庫”足夠幹掉任何對手

2016年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大房企們也紛紛刷新了各自的銷售記錄。尤其是恒大、萬科、碧桂園三家,成為中國首批年銷售額突破3000億元的房企,三家公司的總銷售更是超過萬億元,占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10%左右的份額。

雖然還沒有公布未來的目標,但各大房企已經放出風聲。

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曾對外宣稱,預計萬科第四個十年營業額是1萬億元,甚至可能到2020年就會實現;

恒大在登頂冠軍後,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公開表示,在2020年總資產超3萬億元,房地產年銷售額超過6000億元;

2017年碧桂園設定了“尖叫目標”,雖然具體數額還未對外公布,但是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很喜歡一個英文單詞是“double”。

其實2017年的規模之爭已經打響,從去年龍頭房企拿地競爭中可見一斑,對一二線熱點城市土地資源的搶奪,將直接影響2017年銷售規模。

為實現規模訴求,恒大在土地市場創新拿地方式。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恒大2016年新增土地總建築面積達到4991.99萬平方米,總價為1150.47億元。根據恒大披露的信息,其在深圳已經擁有32個舊改項目,全部項目開發後總貨值約6000億元。

在2016年中業績會上,恒大總裁夏海鈞透露,恒大土儲集團繼續加大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地的儲備力度,2016年上半年一二線城市新增土地投資額占比為74%,新增土地平均成本為1994元/平方米。

截止去年6月30日,可查詢的數據是恒大總土地儲備達到1.86億平方米,上市房企土儲第一。累計的平均成本是1302元每平方米,一二線的城市的土地的投資額累計占比是73%。

在被恒大超越的2016年,萬科在土地市場上突破以往穩健的作風,不惜在一二線城市拿高價擴充競賽資本。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萬科拿地投入金額高達1299.14億,共獲得2285.60萬平方米土儲。拿地面積較上年同期上升24%,但拿地總金額大幅上升了85%,拿地平均樓面價也由上年同期的3807元/平米升至5684元/平米。

這1299億的土地投資中,萬科在一二線重點城市拿地面積和金額占比均超8成,部分三四線城市也是市場較好的佛山、東莞、無錫、泉州等城市。萬科重金奪地只為延續聚焦一二線重點城市的布局戰略,繼續穩固重點城市的布局。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萬科去年拿地仍然采取以合作拿地為主要開發模式,權益不足100%的地塊占比達74%,繼續發揮“小股操盤”模式,減少單項目資金投入,這將繼續影響萬科在2017年權益銷售金額榜上的排名。

在2016年跨越2000億直接進入3000億的碧桂園是最大的黑馬,在擴充土地儲備上不遺余力。碧桂園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11月,碧桂園新增土地建築面積高達7686.9萬平方米,購地金額高達1497.57億元。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6年12月,碧桂園新增土地建築面積達160.34萬平方米。

從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碧桂園拿地金額不僅居40家典型房企之首,同時也創下了碧桂園歷年拿地面積之最,較15年同期大幅增長143%。

以這個速度計算,碧桂園去年幾乎天天在拿地,月均入賬645萬平方米土儲,平均到每天拿地面積為21.5萬平方米。與此對應,碧桂園在土地儲備上總投入高達1357億元較同期增長206%,平均拿地成本僅1911元/平米,仍然處於同行較低水平。

如果戰敗,就只能去對手那里找工作

能夠直接推算銷售規模的是新開工面積和銷售均價,以及去化率。恒大2015年的新開工面積達到89%,直接導致2016年銷售業績的爆發。

查詢恒大2016年中數據,在建項目379個,在建的工程面積為6855.4萬平方米。粗略統計(銷售金額/銷售面積)發現,恒大2016年銷售均價為8355元/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5.9%,如果能夠實現80%以上的去化率,2017年銷售金額有望突破5000億。

相比於恒大,萬科在2016年新開工面積大幅落後。根據其三季報的披露,1-9月,萬科累計實現新開工面積2441.4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74.6%,達全年計劃開工面積的111%。不過萬科的銷售均價較高,2016年接近1.32萬元/平方米,同比增長4.3%,2017年有望沖擊5000億門檻。

市場人士認為,2017年這兩家房企對於銷售榜首位的爭奪會更加激烈,很可能雙雙突破5000億元。從兩家公司的土地規模、現金狀況和項目開發能力來看,只要他們自己願意,且市場環境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完成5000億元的年銷售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

不過整合並購的愈加頻繁,房企龍頭之爭的變數不可預料。根據中指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內銷售規模在300億元以上的房企,完成及正在進行中的並購案例接近100起,占行業並購數量的七成以上。頻繁的兼並重組,則直接導致了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

去年保利在與中航的整合中便以23.23億元一次性收獲了150.05萬平方米土儲。在過去一年所有的國企整合案例中,中海是目前收獲最大的。通過與中信的整合,中海以價值310億元股份和價值61.5億元的持有物業作獲得了中信總樓面面積3155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折合樓面價約1177元/平方米,遠低於公開土地市場的價格,這一舉為中海全年貢獻近8成的新增土儲。截至到去年11月底,中海獲得新增土地建面為3866.65萬平米。

去年融創大手筆收購獲得了大量土地儲備,擠進千億俱樂部。融創的大筆收購為全年總拿地建面貢獻了近5成。通過收並購,融創一方面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了大量土儲,收購土地單價近2384元/平方米,較公開市場拿地價格低很多;另一方面,在鞏固已有布局的同時,借勢快速全國化布局,如收購萊蒙項目鞏固上海、南京等市場、收購融科等於實現了新一輪全國性的布局。

另外閩系房企陽光城也在低調地買買買,2016年拿地有望突破1000萬平方米,近乎為2015年總拿地面積的3倍。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就指出,“排名前10位的品牌房企,10年後會占據銷售市場份額的40%,較目前提升一倍,按1年10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計算,10大龍頭房企的平均銷售規模在4000億元。大房企收購、兼並小開發商的局面也會不斷出現。”

看來,地產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從“春秋”向“戰國”。

各家地產公司,上至老板,下至基層,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這場戰役。如果,不幸在競爭中被對手消滅,那麽即使高管,也只能靠對方照顧性地提供“殘羹剩飯”,度過職業生涯的余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044

史立榮辭去非執行董事等職 已無中興通訊任何職務

2月21日下午消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收到非執行董事史立榮辭職報告。其因個人事務,提請辭去第七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及所擔任的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

史立榮的辭職即日起生效。辭職後,史立榮將不在中興通訊擔任任何職務。

據公開資料,史立榮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與信息技術專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通信與電子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89年史立榮進入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工作,並於2010年3月,被任命為中興通訊CEO;2016年4月史立榮又卸任CE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73

美財長努欽:評估完成前不會對中國匯率做任何判斷

23日,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在評估結果出來之前,他不會對中國的匯率做任何判斷。

“財政部內部有一套流程,我們會走這個流程進行評估,過去都是這樣做的,我們現在也會這樣做,在評估還在走流程的時候,我們不會做任何判斷。”

努欽對彭博社表示,在有關匯率的半年度報告於4月出爐前,他不會做出任何決定。

特朗普曾表示,將在自己就任總統的第一天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但在就職典禮前數天,他的態度卻有所轉變,他表示會首先和中國政府“談一談”。

努欽表示,他和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討論過匯率問題。“財長職責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要確保和他國財長溝通,確保我們都專註於有助於全球經濟維持可持續增長的目標,”努欽說,“匯率是各國財長都關註的一個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