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新諮詢撤MPF對沖
1 :
GS(14)@2017-07-06 23:40:23【本報訊】林鄭月娥早前稱要就前特首梁振英通過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再聽意見,她昨進一步澄清,新政府非要就方案重新諮詢,指現階段嘗試優化方案爭取商界及勞工界支持,指政府有魄力亦有「家底」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
指政府有「家底」解決
行政會議成員、工聯會的黃國健昨於答問大會上稱,擔心新政府重新諮詢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會做成拖延,林鄭回應時澄清,政府不是要重新諮詢,現階段工作是嘗試提出優化建議,看看能否爭取商界及勞工界支持,又希望雙方可以互諒互讓。對於黃追問政府是否有決心及魄力落實,林鄭稱參選特首時已向商界表明一定要取消強積金對沖,又稱最重要是政府有足夠「家底」解決問題,「畀多啲錢去搵好嘅方案,我相信財政司司長都會支持」。另外,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要求林鄭延續上屆政府對旅遊業的支援,包括減免牌費、增加額外資源予業界及旅發局等。林鄭稱新政府會延續過去做法,又稱雖暫時無法增設旅遊局,但會提出由一名司長作跨部門研究,為旅遊界提供協作,做更好安排。■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648
MPF今年來回報14% 人均賺3.5萬
1 :
GS(14)@2017-08-04 05:40:20【明報專訊】港股連升7個月,強積金亦有好表現,根據理柏數據,7月強積金基金平均上升2.68%,今年以來累升13.84%,港股及中國股票基金表現最出色。然而有專家建議,美股及港股累積升幅已過大,強積金成員宜換馬至亞股或歐股基金。
7月人均賺6774元 中港股跑贏
以積金局最新數據計算,本港強積金總淨資產值為7011.66億元,僱員及自僱人士數目共277.4萬人,即7月份每人平均已賺6774元,今年至今更累計賺3.5萬元。
分析:小心港美股累升幅度大
數據顯示,7月份所有主要基金類別均上升,中國及香港股票基金升幅最大,分別達6.82%及6.21%,港股基金年初至今更累升26.41%,是各類別之冠。以單隻基金計算,7月表現最好的是匯豐及恒生旗下的中國股票基金,單月升幅達8.82%。港股基金則以海通的最佳,單月升7.56%。美股雖屢創新高,美股基金7月及年初以來的升幅,分別為2.31%及11.49%,均跑輸其他主要類別。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美股下半年相對不樂觀,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廢除醫改一事受挫,市場憂慮其稅改、基建等刺激經濟方案難以達成,加上美國聯儲局即將縮減資產負債表,亦可能會抽走資金,對股市不利。港股方面,由於已連升7個月,近日走勢反映將有調整。因此,若打工仔持有美股基金或港股基金,可先行止賺,換入仍有增長前景的亞股或歐股基金。
駿隆強積金行政總裁蕭美鳳亦指出,美國政治的不穩定性,建議成員要「避一避」,而且要留意「環球股票」類別中,美股的比重亦普遍較高。不過她認為港股基調仍然良好,可繼續持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81&issue=20170804
上月MPF報喜每人料賺$6,770
1 :
GS(14)@2017-08-04 06:36:08【本報訊】港股連升七個月,本港打工仔所供的強積金(MPF)亦有進賬,據理柏數據,7月強積金基金平均上升2.68%。積金局最新數據顯示,至3月底本港強積金總淨資產值為7,012億元,僱員及自僱人士數目共277.4萬人。假設該數據至6月底沒有大變動,即7月份平均每名打工仔賺約6,770元。理柏數據顯示,本港強積金基金今年以來平均累升13.84%。據積金局數據,去底本港強積金總淨資產值為6,463億元,僱員及自僱人士數目共276.6萬人。以此推算,今年至今平均每人累計賺3.2萬元。
中港股票基金升幅最大
7月份所有主要基金類別均上升,中國及香港股票基金升幅最大,分別達6.82%及6.21%,港股基金年初至今更累升26.41%,是各類別之冠。美股雖屢創新高,美股基金7月及年初以來的升幅,分別為2.31%及11.49%,均跑輸其他主要類別。以單隻基金計算,7月表現最好的是匯豐及恒生旗下的中國股票基金,單月升幅達8.82%,今年累升27.3%。港股基金則以海通最佳,單月升7.56%,今年累升32.1%,亦為今年升幅最大基金。7月表現最差為宏利康健護理基金,跌0.2%,是唯一錄得跌幅基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4/20111200
港人愛買股 MPF多投港股
1 :
GS(14)@2017-08-18 07:38:37【明報專訊】香港打工仔似乎都好鍾意港股,噚日積金局機構事務總監兼執董鄭恩賜上電台時候就話,原來強積金資金池裏面,有成60%都投資咗落股市,其中有三分之二仲係投喺港股,鄭恩賜就話可能係因為香港人都比較熟悉港股啦。
不過,今年將MPF投落港股嘅打工仔都有收穫㗎,今年恒生指數就升咗25%,MPF嘅平均升幅都有成14%,平均每人賺成35,000蚊,當中又以港股同中國基金表現得最好,港股基金跑贏其他類別,今年已經升咗26.41%啦。
積金局:A股投資少達法定上限
除咗港股,之前基金界都有聲音話想將MPF投資落A股嘅上限提高,不過鄭恩賜就話暫時無意咁做,可能遲少少再按情况調整,佢又提到,?家A股嘅法定比例係最高一成,不過呢佢就話使用率其實唔係咁高。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35&issue=20170818
MPF上月人均賺$2,761
1 :
GS(14)@2017-09-17 16:35:09【本報訊】強積金連賺8個月!據理柏統計,8月份整體強積金平均回報達1.03%,平均每名打工仔賺2,761元。今年以來強積金累積回報更達15.11%,尤以港股基金表現最好,大賺30%。
中國股票基金最佳
以6月底強積金總淨資產值7,457.3億元,僱員及自僱人士達278.2萬名計,8月份平均每名打工仔賺2,761元。8月份升勢主要由內地股市帶動,其中中國股票基金平均升4%,是表現最好基金類別;大中華股票及香港股票基金緊隨其後,分別升2.95%及2.85%。若以今年首八個月計,以港股基金表現最好,升30.02%;大中華股票基金則升29.53%。不過,8月份日本股票、歐洲股票及南韓股票基金錄虧損,尤其受累朝鮮半島地緣局勢緊張,南韓股票基金虧損2.94%,是表現最差的類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50095
港股做好帶動 首9月打工仔MPF賺27290元
1 :
GS(14)@2017-10-08 21:58:22【明報專訊】雖然港股9月累計錄得跌幅,但之前連升8個月的餘威猶在,據康宏公布, 截至9月27日,康宏MPF綜合指數報224.83點,連升3個月並刷新紀錄;今年首9個月累積升幅超過17%,是繼2009年及2007年後,第三高的首9個月升幅。以此計算,今年首9個月本港打工仔每人平均賺取約27,290元。
MPF表現良好主要受惠於股票類基金,康宏MPF股票指數首9個月累積升幅超過25%,當中以香港股票基金表現最好,今年以來升30.18%,但上月按月微跌0.03%;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基金、香港股票(指數追蹤)基金和大中華股票基金年初至今也有近30%升幅,但按月亦全數下跌,其中香港股票(指數追蹤)基金按月下跌0.58%,為表現最差基金。債券方面,康宏MPF債券指數按月跌0.84%,惟首9個月累升4.55%。
康宏:美國縮表利淡債券基金
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温,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MPF成員可以考慮保證基金以管理風險;風險承受能力較高者,則可考慮繼續投資亞洲股票(日本除外)基金及歐洲股票基金。而受美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正常化運作影響,要小心處理對利息敏感的債券基金。 康宏基金研究部亦建議,縮表後美國國債息率回升,短期內或難再下試之前低位,利淡債券投資,同時提升股票波幅;另一方面,美元將從弱勢反彈,意味股票會加劇波動, 因此投資者可以考慮鎖定年初至今利潤,轉換至防守性的基金如貨幣基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92&issue=20171003
今年最佳MPF港股基金勁賺37%
1 :
GS(14)@2017-10-09 03:09:27■強積金今年表現佳,打工仔受惠。
【本報訊】港股今年發力帶挈打工仔強積金(MPF)有所進賬,根據晨星亞洲統計,全港53隻MPF港股及恒指基金首三季平均錄28.78%升幅,當中以海通香港特區基金表現最好,首三季大賺36.53%,同時跑贏其他類別的所有基金表現,暫列全港強積金榜首。
海通跑贏同業
今年首三季恒指累積升24.4%,頭十隻表現最好的港股及恒指基金,依次排序包括海通、宏利、信安的800系列、交銀香港、景順,以及永明,首三季回報均達30%以上。若比較上述基金的長線回報,海通近5年回報仍然跑贏其餘9隻基金,累計升幅高達66.65%,而且收費亦是10隻基金中最平。由於海通於2014年起豁免3年管理費,其港股基金的最新平均基金開支比率(FER)僅為0.67%,相當於每1,000元供款只收7元管理費,遠低於其他有基金經理操盤的港股基金。至於安聯香港基金,表現則包尾,首三季回報僅錄得23.76%,跑輸恒生指數,並且與美國萬通、信安明智及易富之選、友邦、中銀保誠,以及東亞,一同跌入十隻表現最差的港股及恒指基金。上述基金又以友邦的收費最高,其港股基金的最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高達1.99%,相當於每1,000元供款收21元管理費。雖然收費是海通的三倍,但友邦首三季回報只有25.39%,跑輸海通近10個百分點,且回報亦低於市場平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356
MPF指數新高 今年人均賺2.7萬
1 :
GS(14)@2017-10-09 03:11:48【本報訊】港股造好,帶挈打工仔強積金(MPF)有進賬,康宏MPF綜合指數連升三個月創新高,今年首九個月MPF人均賺約27,290元。
康宏籲換防守性基金
截至9月27日,康宏強積金綜合指數報224.83點,連升三個月並刷新紀錄,今年首九個月累積升幅超過17%。康宏指出,MPF指數創新高主要受惠於股票類基金表現,當中尤以香港股票基金表現最好,年初至今升30.18%。整體而言,首九個月MPF人均賺約27,290元。康宏表示,聯儲局宣佈縮表細節後,美國國債息率回升,相信債息於短期內難再下試之前低位,故將利淡債券投資,同時或提升股票波幅,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鎖定年初至今利潤,轉換至防守性的基金,如貨幣基金等。至於臨近退休或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打工仔,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就指,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可以考慮選擇保證基金以管理風險。預設投資基金(又稱懶人基金)方面,核心累積基金於9月份升0.5%,自4月份成立以來的首六個月累積升幅為5.31%;65歲後基金於9月份則下跌0.37%,首六個月累積升幅為1.7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3/20171342
提取收益產品或成MPF新趨勢
1 :
GS(14)@2017-10-09 03:53:31【本報訊】公共年金被視為強積金後的後續投資,有業界亦曾向積金局建議參考外國做法,將靈活度較高的「提取收益產品」(Drawdown Fund)引入強積金市場,惟暫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
防止一次過花掉養老金
以英國為例,以往為防市民一次過花掉養老金,退休人士領取養老金後,均強制規定要購買年金。不過,2015年英國引入提取收益產品作為另一選擇,退休人士將資金放入提取收益產品後,可按計劃分期提取,其餘資金就會繼續投資。美世投資諮詢業務部總經理(香港、中國及韓國)王玉麟指,提取收益產品與年金類似,最大分別在於不保長壽風險,資產分批全數提取後便結束,不如年金般派發至百年歸老,故產品收費理論上較年金便宜。不過,由於提取收益產品不設保證回報,故退休人士需承擔市場風險,但產品可投資於防通脹資產,補足年金的不足。王玉麟續指,目前本港部份強積金受託人均有推出類似產品,相信引入提取收益產品是將來發展趨勢,但始終要政府牽頭才能普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5/20163411
積金局研MPF 可作首置買樓報告交政府考慮
1 :
GS(14)@2017-11-05 17:05:46■積金局發言人表示,置業跟強積金一樣屬長遠投資,可滿足目前和退休後的住屋需要。資料圖片
【本報訊】積金局研究提取強積金作首置買樓有進展!主席黃友嘉接受查詢時,承認上述方案研究報告基本上已完成,並正在提交予政府階段,最終要由政府決定是否展開諮詢,未有透露該局是否贊成上述做法。不過有知情人士指出,積金局董事局認為方案可行,才交予政府考慮。記者:周家誠
近年社會有聲音要求容許提取強積金買樓,積金局於2015年時明言可以討論相關方案。財庫局局長劉怡翔昨於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透露,積金局正研究容許計劃成員年屆退休年齡前,提取部份強積金累算權益,作首次置業之用。黃友嘉昨解釋,該局近日完成撰寫研究報告,詳述該局對方案想法及理據,但未有透露方向或詳情,指最終要社會深入討論,並由政府表態決定是否進行諮詢,「我自己就唔會話冇傾向性嘅,但先入為主就唔係幾好,真係要聽大家意見。」
港人戶口平均結餘18萬
據悉,積金局董事會對於實行上述方案反應正面,有知情人士指,「交得畀政府,方向都正面喇,如果覺得不可行就唔交喇,你都可以咁理解件事。」叙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積金局非執董黃傑龍指,積金局未有定案,不過個人認為強積金主要作退休之用,而房地產本身是良好的退休保障工具,「好多人年老後最擔心冇地方住,交租都貴,有層樓保障,(強積金買樓方案)係值得研究嘅。」黃傑龍亦指須思考會否有濫用問題,例如會否有人以強積金首置買樓然後套現,須清楚細節才可落實。不過,強積金制度旨在要求打工仔為退休做好準備,劉怡翔指上述方案將會減少退休儲備,政府在決定強積金助首次置業方案前,會慎重研究該方案與強積金制度初衷是否一致。而且本港強積金戶口平均結餘只得18萬元,未必對支付首期有很大幫助。積金局發言人補充,置業跟強積金一樣屬長遠投資,可滿足目前和退休後的住屋需要,退休後也可將物業作逆按揭,以取得穩定收入,事實上自置物業也是在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下的一環。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鄭宏泰則批評,強積金買樓並非解決本港樓市問題正本清源做法,現時樓市主要有兩大錯誤政策,一是稅項辣招令二手成交冷淡,減少供應;二是金管局按揭辣招令人難上車,首期數額極大,強積金實際難以幫助。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2/2020208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