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開通的消息宣布後,為原本冷清的港股市場註入了活力,恰逢光大證券(06178.HK)在香港上市。盡管港股市場表現不錯,但光大證券在上市首日的表現平平,最終只是守住招股價。
光大證券自從上周開始在香港招股,當時市場反應並不算好,不過恰逢8月16日深港通的宣布,為光大證券的上市成功造勢。根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光大證券在可供散戶認購的公開發售部分,共收到了1.14億股的申請,超額認購約68%,而可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國際配售也獲得了適度超額認購。
8月18日,光大證券最終以每股12.68港元的價格定價在香港上市,光大證券總裁薛峰在香港的上市儀式上稱,去年公司收購了新鴻基金融70%的股權,如今又在香港上市,都是邁向國際化的舉動。
盡管有深港通來助陣,光大證券18日的股價表現並不算理想,股價最高上到12.72港元,較招股價高0.32%,而最終光大證券以12.68港元的股價收盤,與招股價一樣。而在7月8日上市的東方證券(03958.HK)在上市首日,則錄得了0.61%的跌幅。
除了光大證券以外,其他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股都在深港通開通前後表現踴躍,中信證券(06030.HK)在8月16日創下了今年以來的盤中新高21.15港元,廣發證券(01776.HK)及華泰證券(06886.HK)都在最近一周中表現不俗。
高盛董事總經理劉勁津認為,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股在滬港通公布後確實很踴躍,因為當時市場對滬港通充滿期待,但經歷兩年滬港通以後,市場對於深港通卻沒有那麽樂觀,對深港通的期望也變低了,在市場上也充分反映出來。
從8月18日眾多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的股價表現來看,深港通的宣布更多地意味著靴子落地,多家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股的股價開始回調,中信證券下跌0.44%,收報18.04港元,廣發證券收報17.48港元,全日跌1.13%,華泰證券全日跌2%,收報17.54港元。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深港通的開通對於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是有利的,光大上市時間點選擇得還不錯,不過短期來看,如果成交量跟滬港通一樣,那麽也很難真正對券商股盈利產生很強的正面作用。但將滬港通及深港通的總額度移除,長遠來說對中資券商股還是很有利的。
高盛在一份報告中稱,滬港通確實對市場上的券商股等相關股份有促進作用,但滬港通只能給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每日成交量帶來1%的增加,即便假設深港通跟滬港通的成交量一樣,那麽對券商的稅後凈利潤也只有1%的提升,所以該行對光大證券A股的評級還是“賣出”。
除此之外,2013年至2015年期間,券商的傭金不斷下滑。薛峰稱,因跨界的競爭者不斷增加,不過光大證券一直主打中高端市場,並不會采取低價經銷的策略。
9月28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反腐法《禁止不正當請托與收受財物法》(以下簡稱《金英蘭法》)從28日零點起正式施行,政府部門、民眾生活都發生巨大變化。
《金英蘭法》大致分為禁止不正當請托、禁止收受財物、設定外部講課酬勞上限等三大部分,限定公職人員出於社交和禮儀考慮收受的食品(請吃、吃請)、禮品和紅白禮金數額分別不得超過3萬韓元、5萬韓元和1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元、300元和600元)。很多人期待這一法案可改善韓國社會交際應酬文化、鏟除根深蒂固的公職腐敗,但因《金英蘭法》範圍廣泛,對每個案例很難作出明確判斷,公職社會、教育界、媒體界陷入混亂。
28日,全國政府機構相關部門接二連三地接到公務員們為詢問該法案具體內容打來的電話。慶尚南道政府相關部門就“訪問中央部門或上級部門時可否共餐或送禮物”等問題接受來電咨詢。慶尚南道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僅參考國民權益委員會和教育部發放的指南給予解答,但這是否有實際性的幫助,令人懷疑。
公職社會“可避免就避免”的氛圍快速擴散。慶尚南道監查官室用道政府公款購買600張“清廉飯票”發給各個部門,以避免公務員們和外部人士一起吃午餐。光州廣域市政府一個部門還取消了原定於29日的和媒體記者共進午餐的計劃。公務員們也自然而然地聚集到單位食堂內,京畿道道政府、光州廣域市市政府等的單位食堂都排起了長隊。
9月28日,韓國中央政府教育部單位食堂內情景。(圖:韓聯社)
報道稱,韓國高級餐廳的經營也受到了沖擊。位於釜山市政府大樓附近的一家高級餐廳在《金英蘭法》正式實施前一天的27日生意火爆,相反,28日沒有接到一個預訂晚餐的電話。首爾汝矣島附近的眾多高級日本料理店和鐘路區餐廳門庭冷落。鐘路區一家著名餐廳相關人士表示,餐廳也考慮過推出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2元)以下的菜單,但估計效果不會很大,現在甚至想到了裁減部分員工。
10月2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電信業界稱,三星電子1日在韓國重啟Galaxy Note7銷售,當天SK電訊、KT、LG U+等三家移動運營商的Note7總銷量為2.1萬部。Note7在電池起火事件發生後時隔一個月重啟銷售,銷售表現仍然搶眼,今後業績更受市場關註。
韓國電信行業普遍認為,“熱門手機”的判斷標準為單日銷量是否超過1萬部,而Note7發售首日的業績令人驚訝。業內有關人士說,在電池起火事件發生前購機的大部分用戶在召回期間選擇換機,而少數用戶選擇退貨,從此可看出,目前市場上並沒有Note7的敵手。預計在iPhone7登陸韓國之前,Note7會繼續保持良好的銷售勢頭。業界人士說,用戶對Note7本身予以較高評價,鑒於銷售首日的業績看好,今日銷量有望輕松突破1萬部。
三星電子把Galaxy Note7新品的電池圖標放大30%,顏色從白色改為綠色,並在新品外盒側面印上黑色方塊標識,讓用戶識別其是安全的新品。新品出廠價同樣為98.8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有珊瑚藍、鉑光金、鈦澤銀3色可選,瑪瑙黑版本最快於7日面世。
據稱,韓國三大手機運營商SK Teleco、KT和LG Uplus都已在最近重新開始激活上個月通過預訂購服務賣出的Galaxy Note 7,目前已有約1.6萬部被激活,這對在韓國市場上出售的新款手機來說是個很大的數字。從8月19日開始,共有40余萬部Galaxy Note 7通過預訂購服務在韓國售出,但其中有20%到30%尚未激活。
在韓國,9月15日以前售出的Galaxy Note 7已有73%被調換,其中單是在9月28日就有大約2.3萬部被調換。對已購買Galaxy Note 7的用戶來說,現在仍有時間退還其存在缺陷的手機。
此前三星電子稱,已於28日恢複了Note7在國內的電視廣告。該公司還承諾,在10月期間購買Note7新機的用戶,與屏幕有關的任何維修費用都將只要半價。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原計劃於9月26日恢複Note7在國內的重新上市,後推遲至9月28日,再延遲至10月1日。另外,三星電子已經宣布,計劃於10月份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重啟銷售。
10月2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電信業界稱,三星電子1日在韓國重啟Galaxy Note7銷售,當天SK電訊、KT、LG U+等三家移動運營商的Note7總銷量為2.1萬部。Note7在電池起火事件發生後時隔一個月重啟銷售,銷售表現仍然搶眼,今後業績更受市場關註。
韓國電信行業普遍認為,“熱門手機”的判斷標準為單日銷量是否超過1萬部,而Note7發售首日的業績令人驚訝。業內有關人士說,在電池起火事件發生前購機的大部分用戶在召回期間選擇換機,而少數用戶選擇退貨,從此可看出,目前市場上並沒有Note7的敵手。預計在iPhone7登陸韓國之前,Note7會繼續保持良好的銷售勢頭。業界人士說,用戶對Note7本身予以較高評價,鑒於銷售首日的業績看好,今日銷量有望輕松突破1萬部。
三星電子把Galaxy Note7新品的電池圖標放大30%,顏色從白色改為綠色,並在新品外盒側面印上黑色方塊標識,讓用戶識別其是安全的新品。新品出廠價同樣為98.8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有珊瑚藍、鉑光金、鈦澤銀3色可選,瑪瑙黑版本最快於7日面世。
據稱,韓國三大手機運營商SK Teleco、KT和LG Uplus都已在最近重新開始激活上個月通過預訂購服務賣出的Galaxy Note 7,目前已有約1.6萬部被激活,這對在韓國市場上出售的新款手機來說是個很大的數字。從8月19日開始,共有40余萬部Galaxy Note 7通過預訂購服務在韓國售出,但其中有20%到30%尚未激活。
在韓國,9月15日以前售出的Galaxy Note 7已有73%被調換,其中單是在9月28日就有大約2.3萬部被調換。對已購買Galaxy Note 7的用戶來說,現在仍有時間退還其存在缺陷的手機。
此前三星電子稱,已於28日恢複了Note7在國內的電視廣告。該公司還承諾,在10月期間購買Note7新機的用戶,與屏幕有關的任何維修費用都將只要半價。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原計劃於9月26日恢複Note7在國內的重新上市,後推遲至9月28日,再延遲至10月1日。另外,三星電子已經宣布,計劃於10月份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重啟銷售。
11月1日,工博會開幕首日,在橙白相見的庫卡機器人的展臺上,第一財經記者意外遇到了履新第一天的庫卡機器人中國CEO文啟明。
工博會上的庫卡展臺
”今天是Andy(文啟明)第一天上班,我們之前也都不知道。“一名庫卡的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文啟明顯然還處於緘默期,明確表示不接受采訪。
不過,記者註意到,文啟明低調前往相距不遠的上海本土的汽車裝備制造公司德梅柯的展臺,與庫卡中國原CEO孔兵見面。孔兵在離開庫卡後,在今年8月正式加盟德梅柯。他表示,此前並不認識文啟明。
庫卡和德梅柯之間未來究竟會有什麽樣的合作或是競爭,記者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文啟明的履歷倒是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在出任庫卡機器人中國CEO前,文啟明從2014年開始擔任三星商業設備SMT事業部總經理一職。而2008年起,文啟明曾出任西門子電子裝備系統有限公司中國CEO。從他的經歷來看,文啟明在半導體和電子設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但是完全沒有“機器制造”的背景,因此可以說是機器人行業的“局外人”。
庫卡聘請這樣一個“局外人”作為新CEO,意味深長。也預示著在被美的收購後,庫卡的戰略可能發生全面的轉型。當然,庫卡不可能轉型去做芯片或者SMT,而是將更加註重與裝備系統制造商進行合作,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庫卡可能希望文啟明運用他在電子設備行業的寬廣人脈,帶領公司實現轉型。
但多名接近庫卡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文啟明的任命有點意外,他面臨的挑戰不小。”
另一方面來看,電氣化和自動化也是大型工業制造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所謂的“智能制造”。此前,沃爾沃建築設備高級副總裁比爾-羅(Bill Law)也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發一系列的包括自主駕駛等自動化技術的產品,並於近期投放市場。
美的斥資40億歐元收購庫卡,也是希望把傳統的制造業與先進技術結合起來。對於美的來說,庫卡的核心優勢在於機器人綜合制造實力強、下遊應用經驗豐富,美的通過此次收購,可以布局機器人領域的中遊總裝環節,並積累下遊應用經驗,提升生產效率,推動制造升級。
美的今天公布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39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0%;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33.1億,同比大增23.2%;每股收益0.51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收1171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16.3%;每股收益1.99元。
對於庫卡來說,中國市場一直是庫卡的短板,同時也是美的的長處。除了中國機器人市場整體的市場空間,僅僅是美的自身對機器人需求,對庫卡都是一塊巨大的收入。美的收購庫卡後,庫卡在中國地區的收入有望呈現高速發展。
據CNBC報道,百勝中國(Yum China)已經正式從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等知名餐飲品牌的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其股票於周二開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代碼為“YUMC”。
作為這項分拆交易的一部分內容,百勝中國將成為百勝餐飲集團旗下品牌在中國內地的持牌人。
“我們認為,中國市場擁有無限的增長潛力。”百勝餐飲集團首席執行官格雷格·克里德(Greg Creed)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道。他指出,中國正在日益走向城市化,並正在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和商城,這將刺激其業務在中國市場上進一步實現增長。“我們距離(在中國內地市場上)達到飽和狀態還很遙遠。”
百勝餐飲集團旗下品牌總共在全球135個國家中擁有近4.3萬家連鎖餐廳,而百勝中國則在國內1100多個城市中擁有7300多家連鎖餐廳。
百勝中國的首席執行官潘偉奇(Micky Pant)表示,他認為百勝最終將在中國市場上擁有2萬家連鎖餐廳。“目前來看,每100萬(中國)人口可以平攤到大約五家連鎖餐廳,這種滲透率是不夠的。”他說道。“在我們看來,我們有能力將這個數字提高兩倍。”
當日,百勝中國股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常規交易中上漲1.95美元,報收於26.19美元,漲幅為8.04%,盤中一度觸及27.14美元的高點。與此同時,百勝餐飲集團股價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常規交易中下跌1.35美元,報收於60.69美元,跌幅為2.18%。
深港通5日如期而至,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又邁出重要一步。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與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當天共同敲響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開市寶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與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崗一起敲響了香港交易所的“鑼”,深港通正式“通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5日在深港通啟動儀式現場共同為深交所開市敲鐘
劉士余在深圳儀式現場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二十多年來的經驗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才能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他認為,國際金融市場如今正處於不確定與不穩定之際,深港通的開通必將成為一股“正能量”。
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也對資本市場開放表達了更高的期待。他說,現在有了滬港通、深港通,將來有一天我們最終會走向“全球通”。
作為資本市場又一個聯通機制,兩地交易所都對市場穩定走強抱有期待。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儀式現場看到,深交所在互贈禮物環節向港交所送出“拓荒牛”,港交所回贈的亦是一頭銅牛。兩牛對角而立,氣勢逼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更是表示,希望“雙牛齊奔、牛氣沖天”。
兩地交易所互贈的銅牛
塵埃落定
滬港通啟動後,深港通的研究工作就在密集進行。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適時啟動深港通”,但是基於多方面因素,啟動日期一推再推。
今年8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隨後,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共同簽署聯合公告,批準建立深港通,經過近4個月緊鑼密鼓、複雜細致的安排後,深港通終於成行。
5日8時58分,劉士余一如往常,身著黑色西服、佩戴正紅色領帶,與其他見證嘉賓一同入場。
劉士余在深港通開通儀式上致辭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劉士余在基金業會員大會上對部分資產管理機構利用“來路不當”的資金進行杠桿收購的行為表達了強烈不滿,言辭激烈的表態也引發市場熱烈討論,這成為深港通開通前夜的一個“小插曲”。
他在5日的致辭中表示,在滬港通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開通深港通,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又一項重大決策,是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今天我們金融部門終於兌現了這一承諾。”劉士余說,中國資本市場發展26年來的經驗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才能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在他看來,深港通可以為當前不穩定的國際金融市場註入“正能量”。
啟動儀式現場,劉士余神情嚴肅,夾雜著謹慎與疲憊。9時30分,胡春華與劉士余一起上臺,揮錘敲響深交所的“開市寶鐘”。鐘聲響起的瞬間,劉士余終於露出了笑容。
周松崗在香港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深港通是兩地互聯互通的新篇章,在“一國兩制”制度下,可以為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作出貢獻。李小加則表示,滬港通是嬰兒學行的第一步,深港通是第二步,之後可以開始“跑步”。
首日遇冷
雖然深港通的關註度極高,但首日的成交量有些冷清。
深股通方面,買入26.69億元,使用額度27.11億元,當日剩余額度102.89億元;港股通方面,買入9.02億港元(人民幣8.23億元),賣出0.21億港元(人民幣0.18億元),使用額度8.50億元,當日剩余額度96.50億元。
港交所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多青睞藍籌股。格力電器獲買入金額最大,為3.72億元;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獲買入金額也分別達2.32億元、2.08億元。另外,濰柴動力、京東方A、平安銀行、五糧液等獲買入金額也較大。
南下資金買入金額最大的股票為比亞迪股份,之後還有中國軟件國際、金風科技等。
李小加在啟動儀式後稱,深港通是兩地交易所長期的合作關系,相信短期股市的波動不會造成影響。
這種冷遇,與當前全球市場整體走低的背景有較大關系。截至5日收盤,深證成指收盤10784.33點,下跌1.18%。創業板指收盤2143.88點,漲幅0.02%,漲幅較上午有所回落。
瑞信大中華區副主席兼證券部主管袁淑琴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深港通實施初期,市場反應較為冷淡是在預期之中,因為臨近長假,市況一般都比較淡,加上部分券商及買方基金的交易系統還來不及更新,市場的反應有所延後。她預計,最快到明年年中才能看到投資者采取“進取的投資態度”。
中銀香港(02388.HK)股票及均衡投資副股票投資主管林家駿稱,深港通北上南下資金比例差距大並不難理解,因為內地投資者早就可以透過“滬港通”的“港股通”來購買港股,相反香港投資者則更加缺乏渠道來投資深圳股票,因此造成“北熱南冷”的現象。
林家駿稱,“深港通”通車後,額度使用比較少,主要是因為新增加的102只可經深港通買賣的港股屬於較小型的股票,因此影響額度的使用量。短期而言,很難斷定深市、滬市和港股哪個市場的投資額度會比較大,他認為三個市場都有值得投資的股票。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深港通屬於互聯互通中的一環,是未來兩地市場的長期基礎建設,不會一時半刻讓市場很亢奮,可能需要等1至2個月才能真正評估市場反應。而究竟是內地人對香港的中小型股,還是外國投資者對內地的中小型股興趣大,都需要到時候再進行評價。
馮宏遠表示,香港投資者評估股票主要看基本面,但如果用這種分析方法看此次深港通的標的,會發現很多“看不懂”的現象。在他眼里,很多公司基本面一般般,估值卻異常高,存在投機成分。他預計,隨著A股逐步開放,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會逐漸消失,“如果大家都知道估值可能會調低,為什麽會在第一天去湊熱鬧?”
除了市場還沒來得及反應外,還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是阻礙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因素之一。李小加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清算結算都在本地進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可能作為資本外逃的工具,也不會作為投資者的避險工具。
牛市期許
作為一項跨市場的資金流通機制,兩地都希望深港通能為當前的市場註入信心、信任,就如劉士余所說,希望註入一股“正能量”。這一點從兩地交易所互贈的禮物就可窺見一二。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啟動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滬港兩地交易所在鳴鑼之前也有互贈禮物環節。當時港交所特別準備了9家H股上市的原始股票,上證所回贈的則是老八股的實物股票,其寓意是新機制下的“新起點”。
此次深港兩地互贈的禮物寓意則更直接。深交所送出“拓荒牛”,港交所回贈的也是一頭“牛”。在兩地連線環節,李小加直言,“兩頭牛都很有肌肉”,希望“雙牛齊奔”、“牛氣沖天”。
究竟哪個市場會先“牛”?星展銀行的一份報告稱,深港通啟動將為A股提供催化劑,很多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標的一直局限在房地產及境外資產上,但內地房地產的政策正在收緊,而A股的估值正在回歸理性,已經到達令人吸引的情況,另一方面,A股有望納入MSCI(明晟指數)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袁淑琴也表示,深港通啟動後,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進入A股的通道,反映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同時,A股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至於香港市場,星展銀行稱,香港的小盤股可能會從深港通中受益。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來自內地,投資者也相對熟悉,這類股票都有望從深港通中受益。
但提及小盤股,不得不提到香港的“老千股”的問題,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在深港通啟動儀式後,還特地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強調,香港證監會特別關註“老千股”問題,未來會加強執法,守住市場,還會與港交所在買殼及創業板方面加強溝通及合作。
港交所12月5日數據顯示,深港通開通首日,深股通額度使用了30%,深股通首日十大成交活躍股,北上資金青睞對象多為藍籌股。格力電器獲買入金額最大,為3.72億元;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獲買入金額也分別達2.32億元、2.08億元。另外,濰柴動力、京東方A、平安銀行、五糧液等獲買入金額也較大。
另一方面,深圳方面的南下資金買入金額最大的股票為比亞迪股份。
深交所12月5日公布深港通啟動首日交易信息顯示,北上資金熱情高於南下資金,深股通方面,買入26.69億元,使用額度27.11億元,當日剩余額度102.89億元,標的股票中有464只發生交易。港股通方面,買入9.02億港元(人民幣8.23億元),賣出0.21億港元(人民幣0.18億元),標的股票中有348只發生交易。
具體來看,深股通方面,買入26.69億元,使用額度27.11億元,當日剩余額度102.89億元,標的股票中有464只發生交易,其中主板169只、中小板247只、創業板48只,交易金額分別為14.78億元、9.76億元、2.15億元。
港股通方面,買入9.02億港元(人民幣8.23億元),賣出0.21億港元(人民幣0.18億元),使用額度8.50億元,當日剩余額度96.50億元,標的股票中有348只發生交易,其中恒生綜合大型股78只、恒生綜合中型股151只、恒生綜合小型股99只、不在指數內的A+H股20只,交易金額分別為0.43億港元(人民幣0.38億元)、3.15億港元(人民幣2.79億元)、5.12億港元(人民幣4.54億元)、0.52億港元(人民幣0.46億元)。
當日,深證成指收盤10784.33點,下跌128.3點,跌幅1.18%,恒生指數報收於22505.55點,下跌59.27點,跌幅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