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64點 漲破6.88關口

周五,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64點,報6.8794,上日為6.8958;上日16:30收盤報6.8949,夜盤收報6.8865。

宏觀消息:

1、中國經濟企穩勢頭延續,11月官方制造業PMI 51.7追平4年來高點,非制造業PMI 54.7創逾兩年新高。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共同回暖,生產和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企業采購意願增強。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創年內高點。

2、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1月ISM制造業指數53.2,好於預期。其中,物價支付指數持平於10月的54.5,新訂單指數由10月的52.1上升至53。

機構觀點:

花旗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人民幣兌美元近期的快速貶值已經造成了在岸市場的擔憂,並導致更快的資本外流。“鑒於全球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中國加強了對資本外流的控制,雖然近期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本外逃,但由此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的步伐也可能放緩。”

摩根士丹利新任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從中國的貿易順差和貿易競爭力的角度來看,人民幣並沒有被高估。換言之,從貿易的角度來講,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基礎。

邢自強認為匯率貶值的根本原因有二:第一,因為國內投資回報率在下降的情況下,國內資本有對外投資的需求。第二從貨幣政策周期的角度來講,中國與美國的周期相悖。中國貨幣政策從2014年降息,去年到今年一直比較寬松,但美國在加息——美國在12月份加息之後明年可能會再加兩次息,後年再加三次息,加息周期下,中美的逆差收窄,這樣就造成中國資金往外走的壓力。“資本賬戶的資金壓力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從貿易上要故意貶值。”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今年中國央行對匯率政策的管理比較成功,最近一段時間相對穩定。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不會明顯偏離7.0。而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將會平穩運行,預計今年GDP增速在6.7%左右,明年可能會減速到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48

布油突破55美元關口 為2015年7月以來首次

國際油價漲幅持續擴大,WTI原油漲逾1%,報52.2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幅一度擴大至1.4%,突破55美元關口,截至發稿,報55.07美元/桶,為2015年7月以來首次。

消息面上,上周三OPEC達成了8年來的首個減產協議,其中沙特承擔了較大部分的減產指標。此外,俄羅斯也表示願意配合減產,這是OPEC與俄羅斯在15年達成的首個合作共識,而另一個非OPEC產油國阿塞拜疆也表態願意進行減產會談。OPEC表示將減產約120萬桶/日,新的產量目標為3250萬桶/日,同時俄羅斯承諾減產30萬桶/日。

高盛表示,如果OPEC和俄羅斯完全履行減產承諾,油價有望上行突破每桶60美元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18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76點 失守6.8關口

周一,人民幣中間價下調76點,報6.8870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8794元,16:30收盤價報6.8818元,23:30夜盤收報6.8900元。

12月2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91,按周漲0.24。

宏觀消息:

1、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8萬,基本與市場預期的18萬增幅相符;11月失業率意外降至逾九年低點4.6%,預期及前值均為4.9%;但值得註意的是,勞動參與率下降至62.7%,且每小時薪資年率增幅僅2.5%,差於預期,預期及前值均增長2.8%,月率更是下降0.1%;市場普遍預期,此次非農報告不會阻礙美聯儲12月的加息步伐。

2、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表示,無論從經濟基本面還是貨幣金融角度看,人民幣都不存在貶值基礎。目前正是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最佳時機。明年1月起,居民將可以動用新一年的5萬美元購匯額度,應避免公眾出於恐慌而在年初集中購匯,使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強。

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表示,人民幣加入SDR是第一次將新興國家貨幣納入貨幣籃子,這會帶來更大的多元性,本身就是提升國際金融治理的重要舉措。從中國國內角度看,人民幣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將會逐漸向自由兌換貨幣轉變,將會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儲備貨幣角色。

機構觀點: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本輪人民幣大幅貶值與近期經濟基本面關系不大,也非競爭性貶值,主要是對前期高估部分的修正。這可追溯到2014年5月~2015年7月美元強勢周期,在此期間世界主要貨幣相對美元平均貶值20%左右,而人民幣匯率被人民幣國際化、SDR技術評估等綁架,錨定美元被動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勢貨幣,進而積累了高估壓力。因此,2016年初美元指數回調,人民幣盯美元貶值,2016年底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盯一攬子貨幣對美元貶值。人民幣在雙錨之間始終選擇弱錨,以釋放修正高估壓力。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人民幣未來不會持續貶值。他認為,從政策層面上來講,貨幣當局不會允許市場形成每年人民幣貶值5%以上的預期,“否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換美元”。從國際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政府也不會同意人民幣貶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26

EIA原油庫存連降三周 美油跌破50美元關口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2月2日當周原油庫存減少238.9萬桶,前周減少88.4萬桶,EIA原油庫存連降三周;汽油庫存增加342.5萬桶,創3月2日當周以來最大增幅、並錄得連增四周,前周增加209.7萬桶。

數據公布後,油價擴大跌幅,WTI原油短線跌0.7美元,跌幅一度擴大至2%,現報49.98美元/桶,跌破50美元關口。布倫特原油跌幅擴大至1.45%,報53.15美元/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07

外儲距3萬億關口一步之遙 監管“嚴打”資本外逃

央行12月7日公布11月外匯儲備數據,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這是外匯儲備連續第五個月規模減少,並創今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1月降幅為995億美元。

對於11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原因,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後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也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第一財經日報》采訪了解到,不能將外匯儲備的減少簡單視為資本外逃,在當前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下,2016年下半年結售匯市場逆差壓力整體下降的趨勢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專家也稱,目前仍要警惕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相互強化的風險。

強美元是外儲減少主因

通常情況下,影響外匯儲備變動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二是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三是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四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11月以來,受美國經濟繼續向好、美國大選特朗普勝選引發的樂觀情緒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進一步升溫,對未來美聯儲加息幅度和頻率的預期也出現了一些變化,美元大幅走強,美元指數在月中一度升至102.05的14年新高,11月單月美元指數上漲3%。

而全球主要非美貨幣幾乎全線下跌,11月份日元、歐元、瑞士法郎對美元分別貶值8.42%、3.57%、2.78%;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對美元分別貶值9.99%、8.31%、6.10%、5.67%、4.40%。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11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貶值了1.69%。

根據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的測算,11月外儲減少的691億美元中,非美貨幣貶值大概貢獻了至少300億美元。此外,由於歐美日債券市場利率大幅上行,儲備投資標的資產的價值重估可能至少貢獻了200億美元。由此算出,由於境內結售匯逆差施加的外匯儲備下滑壓力應該頂多在150億-200億美元。

特朗普當選後,除了美元指數上漲,美國國債價格也大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11月上升56個基點,為2009年以來最大。而美國財政部1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持有1.1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是美國國債最大的外國持有者。

“所以,較10月同比2.2%的跌幅是正常情況,並不代表資本外流對外匯儲備的沖擊加大。從數據上看,在當前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下,2016年下半年結售匯市場逆差壓力整體下降的趨勢沒有明顯變化。”韓會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測算的結果是,11月匯率這項因素的影響為-317億美元,如果扣除該因素,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下降374億美元,10月下降168億美元,而2015年同期下降515億美元。

中國金融期貨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外匯儲備的減少不能簡單看成資本外逃。目前外匯供需不平衡,購匯增加,這其中包括了一部分直接投資項目,分別用於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和流出的對外直接投資(ODI)。從2014年起,ODI高速增長,如果將金融與非金融企業合並計算,ODI已經大於FDI,今年的情況更加顯著,這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是造成凈購匯,這是合理的。此外,在人民幣匯率有貶值預期的情況下,居民也會增加外匯存款資金。

監管發力嚴控資本外逃

盡管從數據上來看,結售匯市場逆差壓力有所下降,但在專家看來,目前仍要警惕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相互強化的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資本流動會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影響匯率變化。貨幣升值會吸引資本流入,資本流入則進一步強化升值預期,從而形成循環。2005-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由8.27一路升至6.1左右,其間,外匯占款從4.7萬億元增至26.4萬億元,外匯儲備由6236億美元增至3.8萬億美元。與之相反的則是2015年以來的由人民幣持續貶值導致的“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貶值預期增強—資本外流壓力加大—貶值預期再增強”的循環。

韓會師表示,“未來人民幣的走勢主要還是看美元,如果美元指數繼續上漲,人民幣沒必要對美元強,美元指數2017年如果向105繼續邁進,那麽人民幣破7是大概率事件,但如果美元上攻乏力,人民幣對美元也會出現回調。”

近期,相關監管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加強對人民幣對外凈支付的管理。

11月6日,發改委、外匯局等四部門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中表示,監管部門密切關註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將把完善中長期制度建設和短期相關調控結合起來,在推進對外投資便利化的同時防範對外投資風險。

此前,11月29日晚間外匯局曾發布消息稱,外匯局將配合境外投資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打擊虛假對外投資行為。

謝亞軒稱, “人民幣對外凈支付的快速上升是央行外匯占款和銀行結售匯差異的重要原因。”在他看來,一方面外匯政策有針對性地完善,另一方面預計12月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之後,美元可能階段性見頂,預計12月央行用在離岸的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占款的規模將有望下降,資本外流壓力將有望緩解。

“在現有的跨境資本管理框架下,盡管市場對人民幣貶值存在預期,但實際情況是2016年二季度以來,央行由於調控市場所導致的外儲減值月均約為200億美元,並未出現繼續擴大的趨勢,這說明現有的管理措施是有較大效果的。”韓會師對本報記者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08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跌破6.89、6.90關口

周三早盤離岸人民幣一路下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跌破6.89、6.90關口,目前跌0.2%報6.9004。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89關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21

美元大幅攀升 離岸人民幣逼近6.94關口

12月9日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擴大跌幅,報6.9381元,逼近6.94關口,日內跌逾250點。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擴大跌幅,報6.9080元,較上日夜盤收盤跌逾250點。

美元大幅攀升,漲幅擴大至0.45%,報101.56。

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72,較前日調貶241點,為7周來最大調降幅度,上日中間價報6.8731。上個交易日中間價調強0.11%或77個點,報6.8731元,16:30人民幣即期收盤價為6.8799元,23:30最後成交於6.882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50

道指再創新高 劍指20000點整數關口

標普500指數高開7.72點,漲幅0.34%,報2264.68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74.67點,漲幅0.38%,報19871.1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18.84點,漲幅0.35%,報5431.38點。

北京時間12月13日,美聯儲將舉行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並將於北京時間12月15日3:00宣布利率決定。目前市場調查顯示,美聯儲本周加息概率達到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17

在岸人民幣跌破6.95關口 與離岸人民幣價差持續倒掛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官方收盤價報6.9547,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39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69點。

近日,離岸人民幣與在岸人民幣持續出現價差倒掛。在岸人民幣現報6.9574元,離岸人民幣報6.9430元,價差已超過100點。

韓會師近日分析中指出,2017年要歐洲仍將處於多事之秋,歐洲動蕩歐元必然承壓,美元指數就會被動走強,而人民幣也自然會遭受打壓。。面對強勢的美元,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數非美貨幣都將繼續承受壓力。 根據人民幣的定價機制,一旦國際市場美元對主要貨幣升值,“參考一籃子貨幣”定價規則一定會對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施加貶值壓力。

12月15日,新華社連發六文評述美聯儲加息 。其中,新華社英文評論文章稱,美聯儲加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明顯調整,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及儲備貨幣的主要發行國,美國應充分重視其貨幣政策決定可能的溢出效應,並就宏觀政策與其他主要經濟體進行協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91

再創歷史新低!離岸人民幣跌破6.97關口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7關口,最低至6.9741元,創歷史新低。現報6.9704,日內累計跌約115點。

消息面上,近期有觀點提出,由於2017年1月居民將可以動用新一年的購匯額度,由此建議降低目前中國內地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這一提議至今並未被采納。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在表示,貨幣貶值壓力將是1月份影響資本市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政府繼續出售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上升,美元將會進一步走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