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北京,TFBOYS現身機場,被粉絲圍堵寸步難行。(視覺中國/圖)
“應援”起初來源應是日本校園體育比賽中的“應援團”,他們是為運動員加油的團體。後來這種應援文化就進入到娛樂圈,演變為為偶像加油助威。
當應援文化越來越成熟,它也愈發被經紀公司所重視,雖然經紀公司表面上都會公開表示,不要應援,不公開集資,但他們比誰都在意旗下藝人的應援情況。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麽粉絲愛“應援”?
近日,韓國明星權誌龍眾籌100萬賣耳機走紅網絡。
這並不是權誌龍第一次眾籌,相較於之前200人民幣的夾子(跟某寶爆款一模一樣),1347人民幣的帆布帽,售價998人民幣的耳機顯得十分良心了。
但有網友吐槽:“集資?還100萬?下次他直接公布卡號算了!”“這是要從粉絲身上吸血再榨幹嗎?”而很多粉絲們並不同意吃瓜群眾的看法,認為集資而已,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去支持就可以了。盡管爭論不斷,目前該項目已經成功籌集到122萬多了,GD粉絲真是給力啊。
除了權誌龍的粉絲外,TFboys的粉絲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11月8日是TFboys成員王源的生日。即便你是一名徹底的路人,也不想知道他的生日都不行,因為在這一天,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無論是陸地、空中還是海洋,無論是報紙、網絡還是LED,你都可以看到關於王源生日的宣傳。
這宣傳的陣勢究竟有多大呢?粉絲包了10架空客大型飛機,全方位覆蓋宣傳,為其40天。包1輛高鐵,為期30天。包10輛英國倫敦雙層巴士,為期14天。在杭州投放500輛王源公益主題自行車,為期半年。在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日本澀谷、韓國首爾、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沙、深圳、臺灣、香港等地做LED大屏應援,最短投放2天最長投放118天,最大LED面積為15000平方米。19本雜誌應援、多家APP開啟屏應援、16項公益應援...規模之大,讓人震驚。
令人訝異的是,這樣的宣傳,經紀公司一分錢不花,是粉絲自願組織發動的“生日應援”。如今應援也越來越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那究竟什麽是應援?應援文化為何崛起?
應援的漢語釋義為“接應援助”,起初來源應是日本校園體育比賽中的“應援團”,他們是為運動員加油的團體。後來這種應援文化就進入到娛樂圈,演變為為偶像加油助威,因此,應援團其實也就是粉絲的加油團。
韓國的應援文化比較久遠和成熟,每個知名的偶像團隊都有自己的應援團,而應援團又會有自己的應援色、應援物、應援口號等,比如BigBang的應援色是黃色皇冠燈,少女時代是粉玫瑰色,Super Junior是寶藍色。在演唱會時,所有粉絲統一著裝統一顏色統一口號,聲勢浩大,場面頗為壯觀。如果吳亦凡的演唱會,你穿個海浪藍的衣服進去,沒準會別被打著爬出來,因為海浪藍是黃子韜的應援色。總之,因應援色“撞色”導致的粉絲撕逼戰,屢有發生。
(韓國偶像團隊的應援色、應援物一覽)
而應援方式也多種多樣,像王源生日時宣傳規模如此之大手筆,是因為他的粉絲群中有專門的生日應援團隊。生日應援團,不僅僅是自費為偶像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也出錢為偶像買禮物。送零食送鮮花送信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了,現在流行的是為偶像送豪車、送別墅、送環球旅行機票。
除此之外,還有演唱會應援:組織買票、統一著裝、統一應援物。投票應援:比如某小鮮肉粉絲微博轉發量破吉尼斯紀錄,你可別以為真有1億人轉發了這條微博,事實是背後有專門的粉絲團隊每日負責轉發、評論。活動應援:電影首映式、廣告站臺、綜藝活動到現場送花籃搞氣氛的。食物應援:拍攝影視劇時給劇組送餐送飲料的。公益應援:為自己的偶像成立助學扶貧等慈善基金會,為偶像的社會效應加分,比如此次王源生日,粉絲們大型的公益應援項目就達十余個。甚至還有學習應援:專門輔導偶像功課的,劃考試重點,解難題……
總之,應援團隊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他們通過互聯網終端聯系,根據精心設計的團隊規則,為了偶像這一共同目標,組成一個體系龐大、分工細致、行動力極強的粉絲帝國。粉絲們不再是分散的個體,他們更像是某個企業的職員,有宣傳組的、打投組的、新聞組的、活動組的,各司其職、勤勉努力。這一粉絲帝國一旦運轉起來,有條不紊,效率驚人,完全不遜色於業內最一流的宣傳公司,其蘊藏的龐大能量令人咋舌。
應援首先的靠是什麽?一個字:錢。
在消費時代,偶像其實就是消費品,偶像的人氣和價值最終要體現在他的商業價值上,而商業價值由消費者決定。他的演唱會你買票沒有?他拍的電影你包場看了嗎?他代言的產品你購買了?他拍攝的時尚雜誌你囤積了嗎?這每一項,都需要真金白銀。應援文化日益興盛,得益於有消費能力的粉絲越來越多了。
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粉絲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書》顯示,娛樂明星粉絲85後占比17.3%,90後39.4%,95後28.8%,00後7.9%,也就是說,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了近95%的比例。他們的主要追星方式就是應援,88.8%的粉絲每年至少都會有幾次(有的還是每月幾次、每周幾次的)在偶像身上消費,甚至有6.6%的粉絲每天都會在追星方面消費。簡言之,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當下的90後、00後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他們能夠源源不斷地用金錢對偶像進行“愛的供養”。
互聯網的興起則為應援文化的成熟化和規模化奠定了最重要的技術基礎。在前互聯網時代,偶像與粉絲之間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偶像是可望不可及的,粉絲與粉絲之間也是分散的,但互聯網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邊界。一方面是出現了養成式偶像,即粉絲通過互聯網平臺全方位參與偶像的成長,最典型的是Tfboys和SNH48。“一起守護偶像成長,成為偶像的支柱”,偶像仿佛就是粉絲認養的,粉絲可以準確地掌握偶像的任何行蹤,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情感黏性增強。
另一方面,粉絲與粉絲之間通過互聯網聯系團結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關系緊密的小團體,並從中尋找到了身份認同。比如很多粉絲後援會會定期舉辦聚會,大家天南地北聚在一起,聊偶像的作品,聊偶像對自己人生的影響,因為有共同的喜好、共同的話題,他們的關系也可能從線上走到線下,並成為朋友。許多90後、00後的獨生子女,可以在這樣的團隊中感受到集體主義的某種激情和歸屬感。
當應援文化越來越成熟,它也越來越被經紀公司所重視,雖然經紀公司表面上都會公開表示,不要應援,不公開集資(因為之前發生過應援“高層”欺騙事件,經紀公司此舉是避免蹚渾水),但經紀公司比誰都在意旗下藝人的應援情況。這是人氣的象征,應援不僅是做給路人粉看的,更是做給業內人士和投資商看的,它從側面證明了偶像的商業價值,為偶像贏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可以說,應援已經成為偶像宣發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之一。
但應援是否會給偶像帶來什麽困擾?也是有的。比如,偶像之間的應援團隊常會為番位、發布會片方花籃擺設等發生撕逼,這常會給偶像造成困擾,本來當事人沒啥問題,但粉絲一撕逼關系反倒尷尬了。再如,應援團隊一壯大,就可能發生支配經紀公司決定的事件,鹿晗、李易峰、華晨宇的粉絲曾寫信發難要求更換經紀人、宣傳團隊、公司規劃等事件,這反倒可能給偶像發展幫倒忙。
最深重的困擾,還是由偶像來承擔。粉絲的應援既是偶像的甜蜜,但也是偶像的包袱。粉絲為何應援?因為愛。親媽粉,就是把偶像當自己的兒子來愛的,親姐粉,就是把偶像當弟弟愛的,還有女友粉、老婆粉的,把偶像當成自己的男友或老公……總之,把偶像當做一種幻想來愛。這時,偶像往往不是他自己,他必須扮演著自己以符合粉絲心中的預期,他只是一個幻象。因此,偶像看起來光鮮,其實是疲憊的,應援看似狂熱,實際上又是脆弱的。之前某小鮮肉因戀愛緋聞就發生了粉絲大規模脫粉現象,難不成就一輩子不談戀愛?包括此次生日風光無限的王源,小小年紀但網上關於他的“黑料”也是一大堆,年僅16歲的他真的有能力面對這些嗎,經紀公司的人設是否符合他的本意?
說到底,生日應援就是一年一次的燒錢大戰和宣傳大戰。雖一時風光無二,但沒人能保證今年的煙花明年還會有。煙花易冷,偶像們還是不要沈溺在應援制造的人氣爆棚的幻覺里,如果沒有實力了,有朝一日偶像光環沒了、人設崩了,那靠什麽留住粉絲?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2016年11月21日,上海海外置業移民秋季展上的美國房產投資展臺。(東方IC/圖)
家庭年收入50萬元的中產,去海外投資偏好固定收益類產品。企業家則熱衷於購買商業物業及母基金等股權投資。
“對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大可不必在意美元的升跌。如果換匯持有美元現金的話,每年損失的投資機會成本也是很大的。”
美信金融創始人刁盛鑫和他的團隊,過去是在國外幫中國政府和大企業做海外投資。從2014年開始,他們發現海外投資的需求在下沈,他們自己的父母,都開始有海外理財的需求。於是他們決定回國創業。
一開始他們瞄準的是成功企業家,後來發現這些人資金量大,一般都直接在國外找高盛等投資銀行開戶做投資。相反,很多國內私人銀行的客戶們,對現有服務不太滿意。於是他們調整思路,開始做一個平臺,面向家庭年收入50萬元的中產提供海外資產配置服務。
“中國加入WTO後,大量資金開始向外投資,每年增長在40%左右,中國投給國外的錢,超過了國外投到中國的錢。”刁盛鑫說。
創辦美信之前,刁盛鑫做過研究,發現用戶把錢放到海外,主要訴求是避險,然後是子女上學、生活需求、購房和投資移民。
在避險需求上,用戶能接受固定類收益的理財產品。但用戶往往不知道如何購買,不知道什麽樣的產品才是安全可靠的。中國的一些海外投資機構,會給用戶推出一些理財產品,但豐富度不行,而且基本是中介自己能拿到什麽產品,就賣什麽產品,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所以美信就主推很多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一般來說收益率在6%左右。這些產品對一些個人用戶開放購買,但主要是跟海外投資企業合作。美信給這些企業客戶提供三類服務,一是金融產品,二是整體的交易支持、結算和合規,三是提供交易系統。
這樣一來,很多手頭有高凈值客戶但完全沒有海外投資服務的企業,就可以給客戶提供海外資產配置產品了。這些企業有豐富的用戶資源,美信則提供理財產品資源,這些理財產品主要是美國中小企業的貸款資產。
美信還推出過獨角獸股權投資等產品,但發現市場不太受歡迎,願意購買這類產品的,主要是高知識和超高凈值人群。
上線半年以來,美信有10萬個左右用戶,這些用戶一般來說都有過境外生活經歷。其中很多用戶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員工。這些人在公司上市後套現了大量現金,一直沒有好的投資機會。目前美信平臺產生了3億元左右的交易額。
對美信來說,避險資產帶來的商業價值遠不如風險資產。刁盛鑫說,當用戶慢慢了解和接受避險資產的投資後,美信會慢慢推出風險資產投資產品。
當然,也有少部分中產選擇直接投資移民。
律師李俊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以前投資移民主要是學生在國外讀書,父母通過投資移民的方式去陪讀。但這幾年投資移民的低齡化現象明顯。很多年輕的夫妻,在孩子還在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就賣掉自己在北京等大城市的房子,全家投資移民到國外,目的是讓孩子在國外上學。
李俊毅是一個專註於境外投資和投資移民業務的律師,過去十年他一直在法國幫中國人到歐洲去做境外投資,順帶做一些投資移民的業務。
“在希臘,25萬歐元就可以買房移民,拿到當地綠卡,再慢慢申請當地國籍。在法國,直接投資1000萬歐元,可以辦理全家入籍。”李俊毅說。
李俊毅帶著很多中小企業主在國外投資一些高端商業地產,比如收購紅酒酒莊、高端酒店、高級餐廳、米其林餐廳、別墅和遊艇碼頭。
大部分客戶對於投資紅酒酒莊和米其林餐廳最感興趣,尤其是酒莊。酒莊總量有限,買一個少一個,保值功能明顯。另外就是酒莊本身的葡萄種植和紅酒生產,盈利可預期。這些酒莊便宜的要一兩百萬歐元,貴的幾千萬歐元甚至10億歐元的都有。
還有一些明星群體,在歐洲的巴黎、戛納和尼斯等地購買高級別墅或者高端物業。一些大型企業也在國外進行資產配置,比如錦江集團,在國外收購了很多酒店。
跟中小業主不同,一些頂級富豪家族一般是通過母基金做海外投資。母基金是企業家群體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謂母基金,是指基金中的基金。母基金選擇一些好的基金來投資,同時也會對優質項目進行跟隨投資。
道合金澤總裁、主管合夥人葛琦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母基金對投資人的投資門檻要求比較高,一般來說至少100萬美元,多則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
葛琦的主要工作就是篩選全球優秀的基金,通過美元母基金進行投資,幫中國人管理他們的海外資產。他的母基金里有不少個人出資人,主要是中國的企業家群體。葛琦說,這些企業家群體主要有兩個訴求,一是理財投資,二是產業投資。其中產業投資是核心訴求。對國內企業家來說,母基金具有產業雷達的作用,他們跟著葛琦的母基金,在海外做一些產業投資布局,緊跟全球產業和技術創新發展趨勢,或者尋找一些對自己國內生意有補充價值的投資項目。
葛琦介紹,優秀的基金囊括了市場里面絕大部分的優秀項目,也獲取了絕大部分的收益,而優秀的母基金通過投資於優秀的基金及其帶來的優質跟投機會,能獲得可觀收益。同時,股權投資也是個門檻很高的小圈子,一般人很難進入,海外投資則更難。通過母基金,這些中國的企業家能有機會投資到一些全球創新的未來之星,在獲得超高額收益的同時,也獲得了新興產業的抓手。
“從大的趨勢來看,股票和債券等傳統資產類別的投資熱度在下降,產業投資、創業投資等另類資產投資在升溫。”葛琦說。
房美匯首席運營官馬躍最近發現,一些在北京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開始選擇通過房美匯在海外置業。比如在美國得州,一些別墅120萬人民幣就能買下來,只需要首付四成,也就是50萬人民幣左右。
房美匯是一個幫用戶在海外置業的互聯網平臺。目前房美匯采取的是自營模式,自己收集和提供房源。用戶主要是35歲以上,年收入40萬元左右的中國中產群體。
一位匿名地產界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些專業炒房團的人開始從北京樓市撤出,轉戰海外投資買房。在國外買房的貸款利息跟國內公積金差不多。如果有美國綠卡,貸款利率更低。
馬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中國人到海外置業,但發現海外的房產信息透明度和交易效率低下。很多中國人在美國買到的房子,是只面向中國人出售的。在歐洲,很多中國人買的房子,比當地實際房價高一倍。
“但中國人可能覺得很便宜,因為他們覺得比北京房價便宜太多。”馬躍說。
房美匯還開發了一個大數據工具,把海外的房產信息收集起來,利用互聯網手段,來提高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房美匯推薦的房產信息,能同時顯示當地人購買當地房產的交易和出租信息、當地人均收入水平、當地人口信息等。買房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去現場。
目前房美匯已經拿到了博洛尼的投資。馬躍說,博洛尼是做家居家裝的,他們也在做海外市場,希望房產和家裝能更好結合。
刁盛鑫當時選擇進入這個市場,則是因為看到了另外一個市場痛點。他發現很多中國人到國外去,除了房子不知道買什麽。尤其是對國外的理財產品很不了解。很多人在國內也根本觸及不到海外理財產品。為此,美信金融推出了一個海外資產配置的平臺。只要你在海外有賬戶,就能在美信上投資各種海外理財產品。
過去很多人開通了海外賬戶,賬戶里也有一些美元,但不知道怎麽去投資,很多錢就是活期存著。美信會篩選出一些海外投資產品,把它們打包成一個理財產品,放到平臺上讓用戶購買。
曾在華爾街一線投行任職多年的尋寶圖資產管理CEO蘭順祥,則以提供更具投資性的產品來作為突破口。
蘭順祥介紹,目前在海外做資產配置的人群,多集中於投資類房產產品。但海外投資有很大的風險,一是客戶對資產類別信息掌握不多,專業知識缺乏;二是很多投資產品的門檻比較高,一般海外家族辦公室和私人銀行主要服務超高凈值人群;三是信任缺失,很多國外機構要求客戶把錢直接打到他們賬戶里,但客戶接受度很低。
為此,尋寶圖開發了一個智能資產配置引擎。該引擎把全球資產分成了十三個大類,並用大數據和技術手段對這些資產類別進行自動化追蹤,對他們的漲跌幅作出預測。
“我們是給投資機構賦能,幫他們找到更好的投資標的。”蘭順祥說,尋寶圖的智能資產配置引擎能實時監控全球數千只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指數,提供多種類型的智能資產配置方案,並在開戶、交易、調倉等環節全部實現智能化、自動化。
蘭順祥透露,尋寶圖將通過第三方獲客平臺,推出一些面向個人用戶的海外產品,如發布全球ETF產品,預計年化收益從8%到40%不等。這些投資產品的資產類別包括做空工具、大宗商品、貴金屬、美國股票、貨幣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和能源等。
在資產配置熱潮之下,很多玩家各顯身手。
比如,一些中介會組織客戶到香港去,通過刷銀聯卡購買香港理財保險產品,通過這種消費方式讓資金合法進入香港。最短一個月,最長三年就可以提現套現。然後開通香港銀行賬戶,把這些資金匯出國外做投資。但開戶也是有門檻的,差不多100萬港幣,相當於80多萬人民幣才可以開戶。
也可以在國內找個律師事務所幫忙開戶,提供內地身份證和港澳通行證,交500元律師認證費就行。
刁盛鑫提醒,目前有很多海外資產配置平臺,號稱能幫用戶把資金轉到國外,但很多渠道是灰色甚至非法的。他建議用戶要搞清楚這些錢到底是怎麽轉移出去的,一旦是不合規渠道,錢出去了,不一定還能回得來。
實際上,目前很多海外資產配置渠道的收益已經在下降,比如海外買房。一位在美國得州工作和生活的華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近兩年得州的房子漲得很快,兩年前20萬美元的房子,今天賣到了30萬美元,投資升值空間已經不那麽明顯。
而且投資房產需要交納很多稅。比如得州的房產稅,每年都要交,政府會根據周邊成交價格,給你的房子做一個價格評估,按照評估價的2%-3%去收房產稅。
一家香港海外投資公司的網站介紹信息也顯示,在美國買賣土地的時候,還需要向美國國稅局繳納土地成交價的十分之一作為稅收,如果是喬治亞、馬里蘭和北卡羅來納和南卡羅來納,還需要向州政府交稅,稅率在1%到7%不等。
過去很多人都在歐洲買房移民。但李俊毅透露,隨著歐洲各國經濟逐步複蘇,當地的投資移民政策正在收緊。
在蘭順祥看來,目前做海外資產配置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政策風險,監管層方面已經收緊了很多不規範的資金出海渠道。
對於目前非理性搶購美元和把資金轉移出國的現象,蘭順祥建議,對於有海外經商和求學的人來說,可以適當做一些海外資產配置。比如他自己平時主要就是投資一些海外房產和美國ETF,因為美國的ETF產品基本涵蓋了大部分資產類別。但對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如果沒有海外負債,也不在海外常住,平時又沒有什麽美元消費,大可不必在意美元的升跌。如果換匯持有美元現金的話,每年損失的投資機會成本也是很大的。
大佬跨界的農業並不是一片好打的江山,而是一場攻堅戰。
本文由鄰章(微信ID:kejilinzhang)授權i黑馬發布。
繼去年十一月網易味央豬肉上市刷屏之後,近日,網易味央豬肉又搞了一個大新聞——上線網易味央豬肉眾籌活動,欲約“有態度、有遠見的人一起加入,把中國的農業向一個新的方向推進”,並且表示項目認籌總額達到888萬,網易丁磊將直播——首次公開傳說中的網易養豬場,據說還有神秘養殖“黑科技”全球首秀。而消費者對此也是參與熱情高漲,網易昨日宣布:21日眾籌活動正式開啟之後,味央豬肉眾籌金額實現“3分鐘破10萬,17分鐘破100萬,45分鐘破200萬”。截至筆者發稿,眾籌金額已經超過450萬元。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對於市值近400億美元,年凈利潤超百億人民幣的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網易而言,推進已然在品質豬肉上打響名頭的味央豬肉,似乎也並不缺眾籌所得的這點兒錢,那麽為何還要大張旗鼓的來一次眾籌活動?
在談其可能原因之前,我們倒可以先看看,過往幾年跨界農業的大佬們如今的成效各異。
一、大佬密集進軍農業本應已到收獲期,但成效各有不同
若以柳傳誌這句“不急著掙錢,前3-5年是投入期,以後才慢慢有回報”來應對2009—2012這三年產業大佬們密集跨界農業來算,如今似乎也應當到了初步收獲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佬進軍農業所取得的成效卻是各有不同。
有身先士卒不溫不火的:諸如2011年,李治國和幾位互聯網圈里的好友成立的農業公司“田園居”,要用“蘋果”公司的思路來養土雞、做農產品,借助微博等平臺來做互聯網推廣,但如今其“園田居原生態食品”官方微博更新時間已經停滯在了2013年,其官網已然物是人非。
當然也有越戰越勇的:諸如聯想控股集團旗下的佳沃品牌,雖然以往表現不佳,但據聯想集團公布的2016年期中業績顯示:農業和食品板塊實現收入人民幣12.25億元,同比增長33.2%,整體實現盈利。再如丁磊的網易味央黑豬,在七年之後,終於被端上了部分中國人的餐桌,而首頭黑豬27.7萬的拍賣價以及雙十二1分鐘售罄的“奇觀”更是在朋友圈持續刷屏。
而從大佬們所占有的資源、起點來看,其實他們並無多大差距,但為何在當下卻是成效各異?複盤產業大佬過往跨界農業的路徑,我們發現當下的成效各異,其根源或在於初衷不同所導致的投入不同和護城河不同。
二、產業大佬進軍農業,起點資源差距不大,但成效各異,根源在於初衷不同
初衷不同,結果不同,這句話用來總結互聯網大佬進軍農業領域的表現各異,似乎是頗為貼切。
如此前文章所言,產業大佬進軍農業各有初衷,有的是情懷使然、公益性質;而有則是欲以抓住農業升級機遇,促進農業產業的升級轉型,實現科技化目標。諸如李治國此前就談到,其養土雞是出於懷舊,是對小時候的田園生活、農業生活的向往。而丁磊、柳傳誌跨界農業,則是期望推動“中國農業升級轉型,用科技與創新締造高效農業”。丁磊跨界養豬是為了在賺錢的同時,探索“第四代養豬模式”,為中國的養豬業尋找一條全新的路子,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技術、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柳傳誌對於聯想農業的定位是要將其打造為聯想控股集團的“二級火箭”。
在不同初衷之下,自然有著不同的投入與執念,打造出的也是不同的產業護城河。單從資金投入這一個簡單的數據來看,我們也能看出差異。據浙江安吉縣政府網站在2011年信息披露顯示,網易公司生態養殖項目總投資達到了3億元。而聯想佳沃,其進軍水果產業,為了打造水果產業鏈,在2014年以前,聯想控股已經花費10余億元。當然,這里並不是說其他大佬就投入得入少,而是相對於丁磊養豬,柳傳誌打造佳沃品牌,他們在投入上,還是有著巨大差異。
而農業領域也與科技領域其實有著諸多的一致性,要做到成功,甩開對手,也需要建立自身獨特的護城河。而產業大佬們進軍農業,相對於傳統農業模式來說,其護城河應是以科技助推效率、品質提升。
但我們回頭來看,發現這麽做的,卻只有網易、聯想。他們在農業實踐中是切實踐行以科技創新來剔除重複勞作,提升效率與掌握產業核心,增進品質。諸如網易跨界養豬,一開始就與傳統養殖模式劃清了界限,而將智能化、高效率作為了主打。其在選址、建屋、餵養、屠宰、上市全流程都將科技註入其中,通過科學智能化的管理、訓練、養殖,讓網易味央黑豬實現了“蹲馬桶、睡公寓、不吃藥”,大幅提升了勞動效率,讓網易豬場能夠實現6人管理2萬頭豬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不差錢的網易,為何還要玩一次養豬眾籌活動?
如上所言,大佬們跨界農業成效各異,根源在於初衷不同。而並不缺錢的網易,此番大張旗鼓的做網易味央豬肉的眾籌活動,個人以為,也與其初衷有著莫大關系。私下揣測,網易大張旗鼓的搞網易味央豬肉的活動,可能有以下幾點用意。
1.培育消費者參與感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而當下現實,特別是對於從小自城市長大的消費群體來說,則可能是“只吃過豬肉,卻並未見過豬跑”,並不知道飯桌上美味豬肉背後,一只豬的心路歷程。而用戶通過參與網易通過此番眾籌活動,諸如投1元得1.1元的全民養豬活動,則是能讓消費者看到一只豬的成長歷程,全面了解產品網易味央豬的飼養過程,切實體驗其來之不易。可以說這種體驗,一方面是彌補了城市消費者的某些遺憾,而另一方面則是有利於消費者對網易味央豬肉形成更高的品牌忠誠度。
2.降低準入門檻,促進豬肉消費品質升級
去年,網易味央豬肉上市,引起了巨大的網絡轟動,首頭豬甚至是拍賣出了27.7萬的高價,而後的雙十二,網易味央黑豬肉也是網絡熱銷,在一分鐘之內就被搶購一空。這是市場對網易味央豬肉的追捧,但由此也能看出,消費者對於品質豬肉的需求還遠未滿足,一分鐘被搶購一空,更是說明了網易味央黑豬肉所能覆蓋的人群(受眾)在當下還只是屬於小範圍群體,其想要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消費者也能在豬肉消費上實現品質升級,依舊任重道遠。畢竟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日常主要肉食產品,沒有誰會樂意去網上搶購,消費者需要的是能夠隨時擁有。而此番網易用眾籌的形式,讓消費者對網易味央黑豬肉及衍生美食任性吃,從某種層面來說,則是降低了普通消費者實現豬肉品質升級的準入門檻,能夠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有機會獲得更有質量安全保證的豬肉,促進普通消費者實現豬肉消費的品質升級。
3.釋放網易堅定進軍農業信號
緣起此前多年不將網易味央豬肉推向市場,過往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業界對丁磊的養豬的懷疑——是不是搞砸了、跳票了、在玩兒營銷炒作······但隨著去年網易味央豬肉的上市和丁磊在電子科大校慶活動時透漏“2萬頭丁家豬將在不久之後帶著綠色生態美味標簽登上中國人餐桌”,倒是給業界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業界對丁磊養豬的懷疑告一段落。而此番網易在味央豬肉上玩眾籌模式,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其中,則可以讓網易味央豬肉與更多的消費者聯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而這種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網易對市場的承諾,傳遞的信號是:網易跨界農業去養豬,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真真切切將其當作一項事業在做。
4.推進技術普惠化,促進中國養殖業轉型升級
丁磊言其跨界養豬,初衷是在賺錢的同時,也為中國的養豬業尋找一條全新的路子,用科技改變中國養豬業效率低下的現狀。在2013年時,網易農業事業部就曾表示:“花了時間,積累了經驗和技術,階段性地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時至今日,從時間來計算,網易在養豬這件事情上,已經摸索了七八年時間,我們也可以相信,網易應當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技術。而若要將其積累的技術普及給養豬行業,以此促進中國養殖業的轉型升級,從技術上來說,網易或已準備好了。如其在眾籌頁面所言:要邀“有態度、有遠見的人一起加入,把中國的農業向一個新的方向推進”。所以此番眾籌,所釋放的另一個可能信號則是:網易或將其養豬技術推廣至行業,以普惠中國養殖業,促進中國養殖業的科技化升級。
5.或將利用眾籌吸引風險資本進入,共同分享萬億大市場
而網易味央黑豬這次玩兒眾籌,個人對其更為大膽的一種揣測是:網易味央黑豬可能要吸引風險投資了。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豬肉市場規模龐大,前景可期。此前,峰瑞資本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養豬業到了爆發的前夜,豬是真的站在了風口上,在2015 年,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1.4 萬億左右,並且保持著穩定增速。對於前景市場,資本是極為有興趣的。
二是從眾籌本身來說,其也是發現優秀項目的理想選擇地,諸多優秀項目首先在眾籌平臺展露頭角。諸如此前的經典案例——Oculus Rift,它就是首先在Kickstarter眾籌平臺上籌集了240萬美元,之後才獲得了其他風投公司的支持,最終被Facebook以2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
正如StartEngine公司CEO Ron Miller所言:“眾籌對風投很有吸引力,因為它要求企業家展現自己公司的實力,以及它們對市場的價值。這意味著,只有強大的團隊和創新的理念才能接受市場檢驗,獲得風投公司及其它投資者的青睞。”
寫在最後:
從大佬們的火熱進場,創造出“褚橙柳桃潘蘋果,強東大米丁家豬”的爭相鬥艷,到如今三五年過去,成效各異,能夠看出:大佬跨界的農業並不是一片好打的江山,而是一場攻堅戰。要打贏這場攻堅戰,需要的是入場者能夠堅持初衷,耐住寂寞,忍受壓力與質疑。而我們也看到,在過去七年,網易跨界養豬其實是一直被外界所懷疑,但網易卻是一直在堅持。此番網易通過味央豬肉的眾籌活動,個人認為其也是在進一步的向業界傳達:網易跨界農業,並非是一時興起,而是堅定不移。
要想證明一個品牌是否有生命力,第一步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停止投放廣告。
本文系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授權i黑馬發布 作者內幕君。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東西南北每個區域的美食風格都不一樣。酸、甜、苦、辣、鹹五大味道區域覆蓋全國。每個區域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美食風格。
但是近年來,有一些曾經是某個地區區域特色的美食品牌開始逐漸的興起,並且蔓延到許多地帶,成為一個普適性品牌,比如江西特色的江西瓦罐湯、源自於山東的黃燜雞米飯,源自福建沙縣的沙縣小吃。
更重要的是,黃燜雞米飯不依靠“互聯網思維”,也不靠所謂社交媒體炒作,更不單純依賴資本的輸血,迅速崛起。而與之對應,擁有大資本介入,融資數億,在社交媒體上被炒作的成為互聯網參觀學習聖地的黃太吉在被擁有如此優厚條件下卻迅速衰落。不能不說,屌絲有時候真的可以逆襲吊打高富帥。
這背後的這場戰爭伴隨著其實是整個中國新消費環境的變遷,內幕君今天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麽說這些平民品牌的崛起是一種奇跡?
這些品牌都有一個非常顯著地特點,就像內幕君的好兄弟龍貓君一樣,就是土氣而屌絲。既沒有做過什麽大的高端品牌廣告,也沒有像黃太吉、西少爺這樣的品牌把社交媒體玩的嫻熟,甚至在百度上可以檢索到的官網都很難找到一個。
所以就這樣悄然的以遊擊隊的形態迅速崛起成為知名大眾品牌,可以說完全是靠著一種自主的口碑傳播,這恰好證明了這樣的品牌的生命力之旺盛,幾乎就是從野生狀態發跡而來的品牌。
所以曾經有一位做品牌的老前輩告訴我,要想證明一個品牌是否有生命力,第一步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停止投放廣告。看用戶是否在你沒有外周線索喚醒之下還能夠依然記得你的品牌,這才能算證明了你的品牌的成功。
網上那些經常寫如何0成本做品牌推廣的首先應該學學小龍蝦、黃燜雞米飯們的品牌策略和推廣費方式,然後再去閱讀這些推廣的心靈雞湯。
所以,不得不說,這些品牌能夠崛起,確實是一種品牌歷史上罕見的奇跡。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又開始反駁了,比如他們認為這些品牌沒有統一的VI、沒有統一的識別,還有好多地方是參差不齊的,而且還有可能像當年的土家族掉渣餅一樣迅速的沒落。
但是,事實證明,黃燜雞米飯、小龍蝦非但沒有沒落,反而正在繼續的燎原擴大他們的地盤,並且逐漸由“地方割據勢力”開始登上大堂,也進一步打消了這些人質疑的嘴臉,而且反過來,沙縣小吃進一步的發展之下,已經成為了潛在可能上市的對象。
我這里就不繼續用百度指數和大眾點評的指數數據來證明這幾個品類有多紅了,雖然說喜茶、鮑師傅很紅,長期有人排隊,但是要說到品牌的忠誠度和在大眾人群的信任與認可度,二者的影響力幾乎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不能不說,在沒有任何大推廣,也不依靠社交傳播的基礎上,居然可以做到這樣的品牌價值, 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幾個品牌之間的共性:低端性價比之王
熟悉新消費內參歷史的同學一定看過最近新消費內參的一篇紅文,就是關於中國烘焙產業30年的文章,我們在文章中用對比表格的方式來分析了一下這個品類中不同模式業態的差異,今天我們依然用一張表格來對比下這幾個品牌之間的共性。
1 目前都處於有品類,無品牌的現狀。這是一個基本的認知與總結,這些品類非常紅,但是卻沒有一個是有非常清晰地品牌的,比如叫王氏黃燜雞這個名字的,大家在認知里,只是認知的品類,卻不是品牌。通過上面一張表格分析,大家基本會對這幾個品類有了比較清晰地認知與定位,至此,內幕君可以對這幾個品類進行一下小小的總結了:
所以會導致這個行業依然處於粗放式無標準狀態下競爭,如果沒有清晰地品牌識別,這個行業依然會是長期低水平競爭狀態。
2 目前用戶群基本都是低端消費群,並且呈現出紮推趨勢。由於這些用戶客群非常的相似,所以這些品牌都是紮堆在某個小區或者城中村或者廠區附近,這些同品類是競爭對手,不同品類之間也是競爭對手。
3 小龍蝦跟其他幾類有比較大差別,客單價和面向人群以及消費場景都有很大的差異。小龍蝦是最合適的社交場景之一(據說是吃小龍蝦的手都是油,所以沒辦法去在這個空閑時間段玩王者榮耀),這與其他幾類以解決溫飽為核心的速求有著本質的需求。
4 味道口感都是以重口味為主。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個中國吃辣地圖,說的就是中國吃辣的用戶人群在逐年增加,這也帶動了以辣為主的成都小吃迅速地火遍了中國。
這些品牌核心特點都是在走多油、重辣為主的特點。而由於我國原來的食用辣椒產區也是我國凈勞動力留出最核心的區域,流動區域也把這些重辣,重油,多鹽的特征帶到了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區域,所以簡接也促進了這些品牌的流動與崛起。
5 目前這些品牌本身都還活的不差。但是也面臨著非常好的消費升級的機會,是什麽機會,我會在後面更進一步的說明。
為什麽這些品牌可以迅速席卷全中國?
所以事物的背後都是因果。如果我說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江西瓦罐湯背後是有精心設計的盛業模式的,你會信嗎?
你肯定會呵呵,覺得我在吹牛。
畢竟,黃燜雞米飯沒有拿融資,也不見有什麽神奇操盤手,哪里談得上選址、定位、某某思維呢?
但是大眾商業,大眾倫理必有其背後最底層顯性的邏輯與倫理,有時候你不得不服,也許這些設計甚至是無意之中的,甚至是種種機緣巧合的疊加。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模型,甚至完全符合套用最近超級火的充電寶邏輯。
首先餐飲業商業態商業模式好不好要看幾個重要的標準(尤其是立誌要成為連鎖餐飲模式的):
1 產品品類的選擇上要有足夠的廣譜性。
廣譜性的核心是,你的產品無論是以甜為特色的江浙,還是以辣為特色的川湘,亦或者是以食物精致而聞名的兩廣,大家統統都能接受這個產品品類,不會有人會覺得這就是我不吃的食物,所以往往有爆發性的好品類首選是具有廣譜性的。
那麽,下面我們依然用一張表格來分析一下,這幾個品類是否具有廣譜性:
2 必須是高頻率消費,具有能夠覆蓋全時段消費場景的餐飲品類容易產生大機會。通過上面的表格分析,我們發現這些產品所需要的核心食材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米飯+面食。即使配的雞也是一個所有中國都吃的家禽。這些食材中沒有一個是很難找到或者不太容易買的,基本都是大眾市場里的產品。
一家餐廳最核心的指標除了利潤是什麽?是坪效!如何做到高坪效,有些餐廳是各顯神通,比如下午做下午茶,內幕君還見到過上午做早餐,中午做正餐,,下午做下午茶,晚上做酒吧的餐廳。用我的前老板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年輕人,你的工作不飽和啊。
對,我的意思就是餐廳這麽做只有一個原因,你的主品類選擇不飽和啊,有些菜系客單價高,比較貴,它就是會只有晚上時間段營業最理想。但是我們的主角,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湯、沙縣小吃沒有這個問題。
由於它一開始設定的低客單價,所以讓用戶幾乎就沒有消費門檻。所以早晨吃黃燜雞,中午也可以吃黃燜雞,晚上還可以吃黃燜雞,老板壓根不用擔心只有中午生意好,晚上生意不好啊,這個客群的用戶核心是飽肚子,其次的需求才是改善生活。
所以,這幾個品牌的消費頻次都是明顯具備高頻次消費場景的.這樣也就決定了這樣的商業模式之下,不用太擔心坪效這個現實問題。
3 食材的搭配與選擇可以滿足15元的極致性價比。
如果你說要把日本料理做到極致性價比肯定沒有人相信你可以做到,畢竟誰都懂這個食材以及精致的刀工天然帶有溢價。
你把法國菜做到極致性價比難度也太大,畢竟鵝肝這樣的東西也不是一下子每天都有脂肪肝可以用的。
你甚至想做個豬肉飯做到極致性價比都太難了,畢竟豬肉這些年價格遠遠比雞的價格高。
而黃燜雞的雞,逛過菜市場的都懂,是你吃得起肉的價格里最便宜的之一了。畢竟雞的養殖生命周期與養殖難度遠遠要低於豬肉的養殖,這就保證既是肉菜,又成本低,且供應鏈穩定。
同樣沙縣小吃和瓦罐湯的供應鏈也非常的簡單,都沒有什麽複雜的材料,都是價格比較低的大眾食材。
所以,光是這個切入點的選擇就已經是非常之巧妙了,可以叫剛剛好,不多也不少,再用貴的食材,用戶就吃不起,就沒辦法定價了。
4 極致的定價策略,15元你買不了吃虧,你買不了上當。
內幕君看過很多菜單,15元能在中國大城市里吃飽的選擇不多,而黃燜雞,沙縣是選擇之一,正是由於我上面說的發達的供應鏈的緣故,以及食材的可得性,幾乎能把價格壓榨到極致。
所以在定價學上有個著名的滲透定價法則(與之對應的有一個撇脂定價法),就是定價一步到位。低到你的競爭對手沒法再定價,你就勝利了。所以據我估計,黃燜雞米飯的定價策略定到10塊肯定虧損了,在這個區間內,黃燜雞、沙縣、江西瓦罐湯已經無敵。
5 高度標準化,可複制性極強。這個簡直是投餐飲連鎖里面要求最高的,如果想要能夠實現規模化成長,你必須要滿足這一點。
這一條包含幾個有意思的思考,到底什麽是可複制性的生意或者餐飲呢?內幕君簡單列出幾條,然後跟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一一對應。
首先,SKU必須要少。SKU太多了,做過電商的都懂。光是庫存管理就要讓你傷透腦筋,所以只有SKU少才是複制的王道。你會發現最終實現了中央工廠生產的,SKU不可能多。
我們的黃燜雞米飯滿足這一條嗎?絕對滿足。我們的江西瓦罐湯滿足嗎?滿足。我們的極致單品小龍蝦,滿足嗎?滿足。
其次,操作生產模式要極致簡單,對人員要求要低。如果需要複雜的大廚來處理的餐飲,他一定很難被規模化,人是世界最不可控制的一環。今天他情緒很好,也許菜品就好,情緒不好,菜品就不好。
而黃燜雞米飯滿足這個條件嗎?絕對滿足!內幕君親眼觀摩過黃燜雞米飯制作的過程,基本把配料配齊之後,煮燉一下就好,幾乎可以這麽說,就算是沒有任何烹飪經驗的人,也很容易上手,雖然根據火候的好壞。而江西瓦罐湯也是如此。
只有這個條件滿足,開一個黃燜雞米飯店才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0經驗可以開,而這是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湯能夠被帶到全國各地的根本原因。
試著想想,你現在加盟一家麥當勞成本多貴?沒有幾百萬根本搞不定,而且還對選址有要求。而我們的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湯真的只需要10平米小店就可以開起來。
第三:選址與裝修要求極低。對了,到了這里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和很有疑問,為啥這些品牌都要統統裝修的這麽low了,難道不能裝修好看點?
先不說最關鍵的因素成本,我敢打賭,如果你把你的沙縣裝修成了海底撈的豪華風格,你即使你的產品賣15塊錢,生意也會大不如前。是不是感覺超級不合理啊?
因為你忽視了用戶的心理,對於低消費用戶而言,他是需要有消費的安全感的,他同時也是有消費進入門檻的。
高端的地方對應著高價格。
低端的地方對應著低價格。
這個人群最敏感的事情就是價格。
所以在心理上,你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你會天然把裝修好的排除掉(雖然這個餐廳可能低價格)
所以,總結下,沙縣與黃燜雞米飯不需要複雜的裝修與門頭。
另外由於人群的特性,所以根本也不需要選址在購物中心這些豪華的地段。基本上這些地段的租金不會太貴。
所以,這些就是可以規模化、可複制的前提條件。
通過上面的五條總結,我們發現這個商業模式真是太厲害了,一個可以高度標準化,投入成本低,用戶基數大,還消費頻次高的項目就誕生了。這樣的項目完全可以滿足,低成本創業,低風險經營,所以,加盟模式一開,瞬間就能被開遍大江南北。
這樣的生意模式,太適合做加盟體系了,甚至比一般的加盟容易很多倍。加盟商們趨之若鶩也就不難理解了,而這些快速生長的小創業者與小加盟商就像毛細血管一樣開遍中國,反過來又會繼續帶火這個品牌。
在此部分末尾,內幕君再來用表格小小總結一個方法論,什麽樣是值得投資的品類機會:
通過上面四個元素是判斷此類品類投資機會的重要原則,滿足D、E已經是非常好的模式了,而一旦出現了F模式,那就是爆炸性商業模式了,就更加值得投資了。
潛在此品類投資機會與升級機會
事實上,在中國還有一些與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湯類似的一些產品品類,內幕君略做整理。
最後在文章末尾總結一下這些品類模式最大的潛在風險:
1 食品安全問題。對於所有食品而言最大的潛在風險就是食品安全,對於大多還處於作坊生產階段的這些品牌而言,需要尤其註意的是食品安全,畢竟事涉食物,不敢輕易偏廢。
2 目前這些品類都還停留在紅海價格戰的階段。所以很容易陷入到無休止的價格戰之中,而市場現在也開始呈現出飽和狀態,這個時候也需要拿出創新的精神,能夠真正走出一批品牌,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最後想說說這些品類都普遍存在消費升級的機會,比如在江西瓦罐湯這個湯的大品類中,肯定可以出現很多新的可以規模化連鎖化的新品牌,而冒菜這樣的品類也開始能逐漸嘗試開進購物中心,這些都是這些品類存在的大機會。
豐富多元的投融資機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前提。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表的署名文章《共商共建“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體系》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合作,單靠政府難以提供足夠的資金。要豐富並用好各種投融資方式,動員市場和沿線國家的力量,推動構建市場化、可持續性、互利共贏的投融資體系,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根據現有實踐,周小川提出了八方面的內容,包括運用開發性金融、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金融機構互設、金融服務對接、資本市場聯通、金融基礎設施聯通、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積極發揮本幣的作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也為國內外金融機構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工農中建四大行對於“一帶一路”項目各類授信支持超過2000億美元。
某央企海外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主要還是國內銀行融資,但如果項目多,需要的錢多,現金不夠,有時候也需要在海外發債。而對於有企業抱怨的對外投資審批收緊的問題,他表示:“以前很多央企出去投房地產、文化什麽的,但只要是主業,正常審批沒什麽問題。”
開發性金融可發揮重要作用
周小川指出,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對發展中國家使用較多的是優惠貸款等優惠資金支持措施。但是優惠貸款以財政補貼為代價,受到財力、法律等方面的約束,因此,多數國家都沒有足夠的財政資源提供長期的、大規模的對外資金援助。
此外,優惠貸款還可能引發受援國的道德風險,受援國缺乏發掘自身經濟增長資源的動力,對資金支持產生依賴和攀比心態,甚至可能造成市場扭曲,限制資源的有效配置,最終可能約束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周小川認為,多數“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如果投融資不可持續、出現中斷,不僅會影響項目進展和經濟效益,甚至可能帶來政治上的不利影響。這要求沿線各國齊心協力,促進政府和市場力量有效對接,提供長期的可持續資金。
近年來,以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為代表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蓬勃發展,成為很多發展中國家進行融資的重要夥伴。開發性金融既不同於減讓式貸款,又不同於商業性金融,是一種獨特的金融形態。
周小川認為,以國開行為代表的中國式開發性金融業務具有多重優勢,可以在“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是不靠政府補貼,自主經營,並且可連接政府與市場、整合各方資源;二是註重長期,可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長期信用支持;三是可對商業性資金起引領示範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予以支持。
改革開放之初,由於財政資源有限,中國較少向開發性金融機構提供補貼和援助。20世紀90年代後期,國開行支持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以及後來支持的企業“走出去”、普惠金融、助學貸款、扶貧等項目都屬於開發性金融的範疇,不依靠財政補貼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了很多項目合作,其貸款條件既不同於優惠貸款,也不完全等同於商業性融資。
周小川指出,中國已初步探索出一條開發性金融的道路,同時滿足服務國家戰略、依托信用支持、不靠政府補貼、市場化運作、自主經營、註重長期投資、保本微利、財務上有可持續性等目標,介於減讓式和商業性資金支持之間,更偏向商業性。
他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項目回收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巨大等特點,具有市場化運作、財務可持續和註重長期投資等優勢的開發性金融可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金融服務互聯互通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出於自保和缺乏動力等原因,難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而且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運作模式、經營理念、融資條件等也不能完全契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
對此,周小川認為,有必要發揮沿線國家合力,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主要包括機構互設、金融服務對接、資本市場聯通、金融基礎設施聯通、金融監管當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企業走出去面臨著外資銀行、中資銀行多項選擇。有的銀行網點遍布“一帶一路”沿線,同時對當地法律環境、風土人情更了解,獲得了大量國內企業的青睞。而收購“一帶一路”沿線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許是切入當地市場的一條短平快渠道。
在尚未實現互設機構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銀行間建立和擴大代理行關系也是幫助所在國獲取金融服務的重要渠道。其他“一帶一路”建設的配套金融服務還包括銀團貸款、資金結算和清算、項目貸款、賬戶管理、風險管理等。
周小川還建議,發揮本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他認為,使用本幣有利於動員當地儲蓄和全球資金,有利於降低換匯成本。資金接受國可直接使用他國本幣購買本幣發行國的產品,節省換匯成本,未來還可以用本幣償還融資債務。
2008年以來,中國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其中包括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還在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當地的人民幣清算安排,指定了當地的人民幣清算行,其中7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走得好,還要走得省。”2016年8月,中資企業廣墾橡膠集團與泰國泰華樹膠公司戰略合作簽約,以出資收購股權的方式實現對泰華樹膠公司的控股經營,股權投資總額達18億元人民幣。作為泰國目前機構數量最多、業務規模最大的中資銀行,工商銀行海外子行工銀泰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直接用人民幣換泰銖,換一次就可以了,(對)母公司來說就不用購匯了,這樣一來不但方便多了,而且還沒有換匯風險,而如果先用人民幣換美元,再用泰銖換美元,兩次兌換就有7到8個點的匯率差。”泰華樹膠(大眾)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林勝榮表示。
工銀泰國利用央行指定的曼谷人民幣清算行地位,為廣墾橡膠集團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跨境人民幣匯款通道,其中7億元人民幣資金通過工銀泰國以人民幣的形式直接進行清算,給廣墾橡膠集團海外收購和國際戰略帶來很大的便利。
“一帶一路”的沿線投資
與“一帶一路”項目有關的投資也在增長。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最新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43個國家有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合計29.5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14.4%;與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952份,新簽合同額222.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8%,完成營業額143.9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9.2%,同比增長4.7%。一季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781家,同比增長40%,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4.5億元。
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近期也表示,絲路基金成立後的第一單投資即涉及“一帶一路”,投向中巴經濟走廊的清潔能源項目——支持三峽集團投資建設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此後,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絲路基金先後購買了亞馬爾液化天然氣一體化項目9.9%股權並提供專項貸款,入股了垂直一體化天然氣處理和石化企業西布爾公司;在西亞、北非,絲路基金攜手哈電集團投資迪拜哈翔清潔燃煤電站項目,開拓“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中東市場;在亞洲,絲路基金與世界銀行集團所屬IFC開展基金合作,開展在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產業投資;在歐洲,絲路基金支持中國化工投資意大利倍耐力公司進軍高端制造業,並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了專註於新興行業投資的中法FC Value Trail基金。
截至目前,絲路基金已實現了15個項目簽約,承諾的投資金額累計達60億美元,投資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北非及歐洲等地區,在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金融合作四大領域均有涉足。此外,絲路基金還單獨出資20億美元設立了中哈產能合作基金。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司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中企並購管控會比較嚴格,因為並購對象主要在歐美,對歐美投資規模會減小。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綠地投資(又稱創建投資,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按東道國的法律建立企業,該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歸外國投資者所有)會正面增長。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投資可能會提高。這其中,“一帶一路”是重要的原因。
作為一名中年婦女,本來想安慰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品位在穩步提高。
直到看到標價的那一刻,才心痛的發現:收入的增長遠遠沒有跟上品位!必須要對高跟鞋這個搶錢好手狠狠曝光!簡直就是中年婦女的錢包收割機啊!
有圖有價有真相。
比如,穿著都能跑贏大恐龍的Sam Edelman.
一雙上班必備的黑色高跟鞋1090港幣就能搞定了。
全球斷貨數月的全智賢星星特別版Jimmy Choo,約3556軟妹子。
再成熟穩重一點的牌子,凱特王妃最愛Rupert Sanderson,約4518港幣了(官網價格)。
欲望都市捧紅的Manolo Blahnik就要再上一個臺階,要5214港幣(Harrods價格)。
這還只是基本款,如果想買經典款式,請往下看:
比如靠5050還有一帶式涼鞋走紅的Stuart Weitzman,基本款高跟鞋4050港幣(夏天什麽經常打折更便宜)。
但一帶式就要賣到4550港幣。明明這用料,就比基本款少很多很多很多好吧,毛利一定又高了幾個點子。
不過,別人穿著看起來確實很好,自己穿著能站超過40分鐘的,我敬你牛逼!
跟其他家品牌的經典款比起來,SW還算是affordable。不然你看,Roger Vivier的方扣,入場價就蹭蹭漲了40%,到6400港幣。
搶錢還遠遠沒有結束哦,花樣只有你想不到。
比如,方扣扣上隨便找一個角鑲朵花,差不多就能提價兩千,盛惠8200港幣。
不僅前扣可以換成珍珠的。
鞋跟也能給你鑲上,價格嘛,前後雙擊666,到了11900。看的我和我的女閨蜜放下了手機:這輩子還沒買過上一萬的鞋,我們還是去努力工作吧。
如果喜歡更blingbling款,不差錢的主兒可以考慮下鑲滿水晶的經典方扣,15000港幣而已。
這里插播一下業績,前後都有大珍珠的RV,是2016年上半年豆豆鞋花了4.15億歐元買回來的品牌。母公司這幾年業績下滑,主品牌Tod’s,Hogan的top line都掉了六個點。
但是RV是一枝獨秀,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近20%,除了美國,全球其他市場都有不錯表現,你們貢獻了多少,拿出來說說呀!
雖然RV三雙鞋看下來,突然覺得MB經典的求婚鞋Hangisi簡直是性價比奇高啊,Carrie同款只要7921.66港幣(還是嫁得起的)!
但也別以為MB便宜,人家換個皮質,你就照樣買不起了。同樣是BB款高跟鞋,換成蛇皮就翻倍到12760港幣。
如果你夠膽穿鱷魚皮,那就42107港幣了。畢竟你的愛馬仕,還是腳踩著愛馬仕的價格搭配比較有氣質,我們為你鼓掌!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鞋子太過街鞋,還能轉回頭看一眼RS哦!凱特王妃加持的品牌,根本不屑於用顯而易見的假鉆或者珍稀皮質來搶錢,人家只要在基本款上加一個扣扣好了。
別看這扣子皺巴巴的,這是用金箔做出來的!然後價錢嘛,就蹭蹭蹭到了9980,比基本款的高跟鞋貴了120%。(下面這雙湊是我那位死活不肯花五位數買鞋的閨蜜敗的,讓我覺得RS定價hin成功,讓客戶乖乖掏錢包而又沒有太多肉很疼的趕腳)
另外還有不加金箔但是其他不知道什麽材質的小扣扣平底鞋,定價是6980,比不加金箔的2860港幣版本,也就貴了144%而已。
反正高檔的金箔扣扣系列呢,有大概二十種左右的款式能選(無金箔、有金箔、鉆石粉什麽都有),瞬間有種把鞋賣成了pandora的趕腳。但是,這個高檔系列,並沒有電商,只能去線下的店去看。
我呢,還是去好好工作吧。畢竟貴不是高跟鞋的錯,是我自己的問題,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