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上午11時,陸續公布投票結果的英國地區意外出現“退歐派”屢占上風的局面,退歐陣營已領先50萬票,這與公投開始前市場普遍預期英國留歐幾無懸念形成巨大反差。
北京時間24日14時左右,最終公投結果將會公之於眾,在這最後三小時了,全球市場已經進入沸騰階段,英鎊兌美元暴跌近10%,距離盤中最高點跌幅近1500點,創英鎊歷史上自197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人民幣匯率受英鎊暴跌影響,也出現一定程度走低。
離岸(CNH)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63關口,跌幅超500個基點,幅度為0.78%。
在岸人民幣也已經跌破6.60關口,今日中間價報6.5776,較昨日下調118個基點,目前跌幅為0.27%,接近300個基點。
美元指數獲助推大漲,接近96美元,漲幅約3%,國際現貨黃金也已經漲至1280美元/盎司附近。
今日,兩市小幅低開後震蕩整理,滬指盤中一度翻紅。臨近午盤,兩市跳水,滬指失守3000點。午後,兩市震蕩整理。13:47過後,兩市強勢拉升雙雙翻紅。截至收盤,滬指跌0.01%,報3016.85點,成交2702億元;深成指跌0.20%,報10620.6點,成交4633億元。
板塊方面,航空板塊跌幅居前,中航機電跌逾4%,威海廣泰、中航電子跌逾3%。量子通信走勢疲軟,四創電子、科華恒盛跌逾3%。國產軟件走弱,同遊科技跌逾3%,湘郵科技、東華軟件跌逾2%。稀土永磁走勢強勁,英洛華、中色股份、北礦科技漲停。黃金概念股走強,中金黃金漲停,榮華實業漲逾6%。
外圍市場方面,亞太股市周四收盤漲跌互現,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0.67%,報15276.24點;東證股價指數收盤下跌0.66%,報1226.09點。韓國首爾綜指收盤上漲1.07%,報1974.08點。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收盤上漲0.63%,報5230.10點。臺灣加權指數收盤上漲0.76%,報8640.91點。
上證指數連續兩日站上3000點,市場樂觀情緒再度升溫。與此同時,公私募基金經理們圍繞3000點的分歧也在加大,分歧點集中在存量增量資金、“黑天鵝事件”事件與估值是否便宜等層面。
“可以肯定,這個位置就是底部區域,目前正是布局定增基金的黃金時期!”6日,九泰基金總裁助理吳祖堯表示,近半年市場圍繞2600點至3000點窄幅震蕩,做空力量已基本消耗殆盡,增量資金也開始伺機而動。
在吳祖堯看來,上證指數從去年5000點跌至目前的3000點位置,整體市場估值已經相對合理,之所以在這個位置上下震蕩,主要是存量資金博弈,而隨著養老金、海外資金以及場外觀望資金逐步入場,未來市場有望進一步走好。
上市公司定增價的“折價比”是洞察市場估值的重要指標。據吳祖堯觀察,去年上半年很多上市公司折價率在三四成,而目前折價率只有10%左右,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家股價也很“惜售”,而此時參與定增,意味著在2700點買股,有很大的安全邊際。
與吳祖堯的“底部區域”觀點相似,長盛基金權益投資部成長價值基金經理馮雨生也認可目前市場的估值。在他看來,下半年有些板塊還是有機會的,現在有一些成長股的價值已經凸顯。
近期,英國“脫歐”事件攪動全球資本市場。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不少投資人產生了恐慌與焦慮。但馮雨生認為,此事件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而下跌正提供了“買入機會”。
“從A股角度來看,A股絕大部分公司的業務與英國‘脫歐’事件沒有直接關系,影響更多的是投資者情緒。”馮雨生表示,3000點下方,機會大於風險,總體對市場不悲觀。
作為陽光私募的代表,啟明樂投資董事長李堅也相對樂觀。在他看來,最近幾個月市場圍繞2850點震蕩,說明A股市場已經見底了,有點類似於2013年至2014年圍繞2000點的震蕩。
李堅註意到,上半年幾次大跌後,新能源汽車及消費板塊都是上漲的,尤其是茅臺股價連創新高,這顯然不是熊市特征。他判斷,當前市場已進入“結構化行情”,已經到了今年比較好的投資階段。
談及最近幾個交易日的上漲,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將之定義為“吃飯行情”——一方面,國際上的風險事件也都逐漸落地;另一方面,國內經濟運行總體趨於平穩,此外在一些改革層面出現了好消息和成果。
不過,相比公募機構的樂觀派,私募基金經理卻對這輪“吃飯行情”持謹慎態度。去年剛成立的某券商系私募管理人老王認為,從估值、換手率、情緒面、領漲板塊等幾個指標來看,尚難判斷當前市場屬於底部。
在老王看來,從估值角度看,新能源、白酒等熱門板塊處於歷史高點,很多公司的估值並沒有真正跌下來;而從情緒面看,好多人都在“猜底部”,而歷史上真正在底部區域時,大家已不願意猜底了,目前只能尋找有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
“如果非要說是底部,那麽目前是‘沼澤底’,有的地方可以下腳,可以蹚出路來,但更多地方是陷阱。”老王稱,作為追求絕對收益的陽光私募,此時他們的內心非常焦灼,操作也如履薄冰。
談及當前市場,前博時基金明星基金經理、360股票負責人叢林判斷,“吃飯行情”其實早就開始了,因為從這一輪的市場表現來看,有很多股票漲幅很大,“翻倍”的股票也已經很多了。
叢林認為,從方向選擇上看,短期還是比較傾向於向上的,但熱點切換會更頻繁一些。他比較關註改革範疇的投資機會,並不介意是否一定是成長股,因為在經濟轉型期,很多新興產業固然有增長點,但傳統產業中也有很大的投資機會。
“過去幾年的市場規律是,市場暴跌後高彈性的成長股會率先反彈,但今年市場似乎走出了另外一種風格,以前不受資金青睞的價值股開始強於市場。”星石投資總裁楊玲發現,投資者的配置結構開始由“超配成長”轉向“均衡配置”,選股邏輯由“聽故事”向基本面回歸。
商品期貨夜盤開盤,金銀跌幅居前,分別跌約1.4%、1.1%。螺紋鋼、熱軋卷板、鐵礦石分別漲約0.2%、0.4%、0.4%。
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國際金價大幅暴漲,倫敦現貨金最高漲至1375.1美元,近日開始回調,今日最低報1320.5美元。
國際黃金價格快速走低,美黃金期貨主力合約現報1333.5美元/盎司,跌0.74%。
周一紐約時段國際油價跌幅擴大,美原油8月期貨一度跌逾2%、創三日低點至44.8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9月期貨最低觸及46.53美元/桶,基本面各種利空消息再次籠罩市場,黑色系大宗商品的大跌也對油價形成拖累,且市場擔憂美國頁巖油卷土重來會加劇供應過剩。
摩根士丹利表示,受石油化工產品而非柴油、汽油等燃油的需求前景黯淡影響,原油需求前景疲軟,盡管非石油化工品需求迅速增加提振了整體需求,但無助於油價,預計直到2017年年中油市才會實現平衡。
此外,近期美國原油鉆井數據持續增加,令市場擔憂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回歸可能再次加劇供應過剩。
上周五(7月15日)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15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增加6座至357座,為連續第三周增加。為過去7周以來第6周增加(共增加41座),為2014年5月以來最大絕對增加值。目前自低位已經上漲逾10%,為2011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
技術面來看,美油布林線中軌拐頭向下良好運行,對油價形成較強的壓制,後市油價仍有下行風險,關註43美元(5月10日低點)附近支撐。
7月20日消息,周三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後充電樁概念王者歸來,帶動滬指拉升翻紅。但是多方動能不足,兩市很快沖高回落。截至發稿,滬指報3031.94點,跌幅0.15%,創業板報2280.68點,漲幅0.29%。
盤面上,充電樁概念領漲兩市,黃金概念、互聯網彩票跌幅居前。
午後開盤,大盤跌幅逐漸收窄,隨後維持震蕩整理狀態。截至目前,滬指報2950.06點,跌幅收窄至0.98%,創業板報2100.77點,跌幅收窄至1.02%,10187.08點,跌幅收窄至1.38%。
板塊方面,黃金概念股領漲,銀行、煤炭與破凈資產上漲,其余板塊全線下跌。地熱能與次新股領跌。
周一三大股指小幅低開,09:34左右滬深300期貨合約跌幅有所擴大,隨後兩市出現跳水,滬指跌幅逾1%,深成指大跌超2%,臨近午盤,跌幅有所擴大,創業板半日跌幅逾2%,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
截至午盤,滬指下跌1.25%,報2942.24點;深成指下跌1.94%,報10129.38點;創業板下跌2.00%,報2079.88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2500.88億元。
盤面上看,釀酒、電子信息、汽車、醫藥行業等二線藍籌股今日表現低迷,領跌兩市;黃金概念板塊表現強勢,半日漲幅超1%。量子通信、石墨烯、3D玻璃等前期遭熱炒的概念股今日全部熄火,跌幅均在3%左右。板塊全線重挫,僅黃金、銀行兩板塊飄紅。次新股集體大跌,微光股份等多只個股跌停。個股普挫,無一只自然漲停。
今日早間,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略低於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50.0,創5個月新低。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本月PMI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強降雨席卷我國大部分省市,對相關地區的生產、運輸等造成較大影響。本月生產指數為52.1%,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二是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擴張動力仍顯不足。
關於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方面, 財新今日報道稱入股市政策未調整。按照理財新規,只要滿足合格投資者門檻,銀行理財投資權益類資產就沒有限制,包括可投資於一二級股權市場的資產。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利空消息的排除,未來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或進一步消散。
關於後市走勢,中證投資表示,從周末和本周消息面預期來看,市場多空力量喜憂參半,股指震蕩行情或將繼續上演,且不排除進入“持久戰”的可能,市場機會將依然主要體現在結構性方面。其中,國企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多家機構看好的熱門板塊。投資者可以關註其中低估值個股的操作機會。
西部證券則認為,短線調整無礙長期趨勢,後市預期維持樂觀。上周三的大幅下跌使短線市場風險得到較大程度釋放,當前並不存在明顯的恐慌情緒,雖然市場情緒的整體回暖仍需要一定時間,但指數繼續下探的空間相對較為有限。雖然受短期悲觀情緒的影響,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探風險,但調整空間相對有限,市場長期維持震蕩上行趨勢的概率較大,長線投資者可繼續保持積極姿態。
今日發改委宣布,8月4日24時成品油價格迎來兩連跌,全國平均折合90號汽油每升下調0.16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18元,92號汽油每升下調0.17元,95號下調0.18元。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的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0號汽油將節省約8塊錢。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共經歷15次調價窗口,其中4次上漲,3次下調,8次不調整(其中兩次因幅度不足50元/噸而擱淺,6次因原油均價處於地板價之下停調)。今年的三次下調中,本輪的下調幅度最大。
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7月21日-8月3日),國際原油市場價格震蕩下行,調價周期內布倫特、WTI原油期貨價格平均跌幅約7.16%。
本輪調價周期內,原油供應繼續過剩,庫存不斷攀升,成品油消費低迷均導致油價下行。從供應情況看,美國活躍鉆機數連續第5周增加,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數據顯示,截止至7月29日該周活躍鉆機數達374座,其中7月新增44座,為兩年來最大增量;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增加和出口量增大均對油價下行帶來壓力。從庫存數據來看,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7月20日公布,原油庫存達5.2億桶,為十年來同期最高水平;27日公布,庫存再增加167萬桶,為近三月來最大周度增幅,原油庫存再創新高;同時,海上浮倉量也升至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受此影響, 該兩公布日布倫特、WTI原油期貨價格跌幅均超過2%。同期,盡管已是美國傳統的夏季出行高峰,但汽油庫存不降反升,加重了市場擔憂。
進入7月後,國際油價不斷回落,布倫特、WTI原油期貨價格分別下降14.5%、13.9%,均創年內最大單月跌幅。8月2日,WTI油價跌破40美元,單日跌幅達5%;8月3日,兩市油價分別收於43.10美元、40.83美元,比7月20日分別下降8.63%、9.15%。
目前來看,原油過剩局面仍將持續。隨著8月、9月度假期結束,汽油消費量將出現下滑;此外,煉油廠將關閉進行季度檢修,油價有進一步下行的壓力。但同時也應註意到,7月油價下降快,跌幅大,短期有技術性反彈的可能。
(綜合自發改委網站、央視)
黃金期貨價格周五大幅收跌,創逾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非農就業數據好於預期,可能使美聯儲的加息時間早於預期。
周五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23美元,或1.7%,收於每盎司1344.40美元,創5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止周五收盤,本周金價累計下跌約1%。
國際現貨白銀周五開於20.32美元/盎司,最高觸及20.4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9.67美元/盎司,收於19.68美元/盎司,下跌0.64美元,跌幅3.15%。
此外,原油期貨價格周五小幅收跌,此前數據表明美國上周活躍原油鉆井數量連續第六周增加。
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下跌13美分,或0.3%,收於每桶41.80美元。本周WTI原油累計上漲0.5%。布倫特9月原油期貨收跌0.02美元,跌幅0.05%,報44.27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