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光宇曾認偷步買股

1 : GS(14)@2012-01-27 23:40:37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 ... 104&art_id=16018720

認識被告逾 10年的港機行政總裁鄧健榮供稱, 10年 6月 3日,鄧致電林光宇表示所有獨立非執行董事需於翌日傍晚開會,商討緊急事情。 6月 4日約下午 3時 15分,鄧致電林,提醒他下午 6時列會,會議涉及太古可能購入國泰持有的港機股票及觸發全面收購。
銀行紀錄顯示,被告於同日下午 3時 56分透過網上銀行,從往來戶口轉賬 34萬元至儲蓄戶口,然後於 3時 57分落盤購入 4,000股港機,交易最終以每股 84元完成。晚上 6時,被告依時出席會議。
控方指出,港機規定被告除非獲公司主席預先以書面批准,否則不得買賣港機股票。港機的公司秘書傅溢鴻確認,不止一次將證券交易守則電郵給被告。鄧健榮作供時稱, 6月 5日上午 10時許,被告致電他自爆前一天早上購入 4,000股港機,事後發覺未獲主席預先批准,自知犯錯,願意受罰。

聲稱捐出得益


鄧遂將事件知會公司法律顧問,公司決定要就事件發出通告。但在草擬通告內容時,被告改口稱,實情是前一天下午接獲開會通知來電後購入港機,並補充將在兩天後開市時出售港機的股票,得益全數捐作慈善用途


2 : mr_dlm(19486)@2012-01-28 01:18:07

實在諗唔明佢買果刻個心係諗乜....
3 : 亞力士(1473)@2012-01-28 13:39:54

睇番樓上 d內鬼都係貪個十萬八萬 佢地個腦裝乜

反而大摩真係食大茶飯 先夠值博
4 : GS(14)@2012-01-29 12:52: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8/News/ec_gba1.htm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高級總監鄭啟森昨供稱,即使在董事會前眾非常務董事並未知道太古收購港機股份的價格,但由於收購者是太古,不難估計消息公布後,價格會高於原來市場股價。(林綺琪攝)



好多中老年男人日日都飲酒啦,他講晒啦

林光宇昨出庭自辯稱,2010年6月4日事發當日下午1時許,在中環香港會出席了一個邀請了公務員、工程師及商家等200餘人的午餐會,保安局長李少光亦是座上客,他正是在午餐會上「飲酒累事」。

林表示,在午餐會上喝下1杯雞尾酒Gin Tonic、2杯紅酒和2杯白酒,午宴後他留在香港會看報紙及雜誌,未幾睡意來襲,遂小睡近1小時。醒來後他與港機行政總裁鄧健榮通電話,鄧提醒他要在當日下午6時出席董事會,鄧當時向他透露,會議上將提及太古欲收購國泰持有的港機股份。

未忘出席會議查港機股價

林其後離開香港會,步行至金鐘統一中心、友人借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查看信件及電郵。林供稱,「在我的潛意識中,記得自己稍後要出席港機的會議,所以我瀏覽一下港機的股價」。其後他看到港機每股84元的價格「抵買」,遂在昏昏欲睡下兩度落盤購入4000股港機,其間更從往來戶口轉帳34萬元到股票戶口。「我只可以解釋,在那一刻我完全忘了自己是港機的獨立非常務董事。」但林其後又記得須出席港基董事會,遂步行回公司開會。

會上未報告 稱無法集中精神

會議上提及,太古將以每股105元的價格全面收購港機股份,林表示當時才猛然醒覺自己「賺了不應賺的錢」。他曾考慮將此事在會上報告,但指自己當時仍受酒精影響未能集中精神開會,又記掛覑會後的一個慶祝晚宴,故最終在翌晨方向鄧健榮「自首」。鄧聽罷事件後亦稱「好大件事」,與港機主席商討後,終在鄧、林同意下,林辭任非常務董事一職,並將8.2萬元捐給兩個慈善機構。

證監指林買股前可估到「必升」

另外,控方昨傳召專家證人、證監會法規執行部高級總監鄭啟森作供,他指太古集團為藍籌公司,且多次欲收購港機,故鄧健榮當日向被告提及收購消息,足以讓被告估計到消息一旦公布,很大機會令股價上升,所以相信被告在買入港機股份前,已知悉股價敏感的資料。案件將於周一續審,屆時辯方將傳召劉飛龍醫生談論酒對人的影響,以及事發當日有出席午餐會、被告的一名外籍友人。
5 : GS(14)@2012-01-29 12:53: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8/News/ec_gba3.htm
【明報專訊】林光宇被控《證券及期貨條例》的內幕交易罪,以往內幕交易屬非刑事罪行,多以巨額罰款了事。但自2003年起該罪列為刑事,罰則視乎在哪級法院審理,以本案在裁判法院審理為例,林若被定罪,最高可被判囚3年及罰款100萬元。
...

倘罪行無關公職 未必停長俸

根據《退休金條例》,獲發長俸的退休公務員若觸犯任何與任職於政府的公職服務有關的罪行,包括《防止賄賂條例》中與過往公職有關的罪行、以及《刑事罪行條例》中的叛逆罪,則可能被終止長俸等津貼。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林涉及的罪行並不在上述之列,即使他被定罪,亦未必會被終止長俸。

6 : GS(14)@2012-01-29 13:03: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1107

林憶述,侍應每見食客的酒杯快將見底,便會主動添酒,份量更非常慷慨。林又透露,每星期飲酒三至四次,每次飲一杯紅酒,又笑言不會多飲,否則遭妻子責難。午宴後他留在會所看報刊,繼而小睡至下午 3時。
...

約 3時 13分,他跟鄧通電話,鄧提醒他下午 6時開會,會議將談及太古股份可能購入國泰持有的港機股票。被告說,當時仍感眼瞓,離開會所返抵寫字樓後用電腦上網,因稍後要開會,潛意識地查看港機股價。
當時他見股價為 84元,認為港機由紅底股跌至現水平屬好價錢,故經網上銀行落盤買入 4,000股。林補充,當時完全忘記自己是港機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身份。

下午 6時會議展開後,會上談論太古可能收購港機,他聽到有人提及「 105」這個數字時,即想到剛才買股票,會令他賺取不應得的利益,可能違反證監會的規則,兼違反港機董事不得擅自買賣公司股票的規定。林當時想過要公開買股事件,但認為應先諮詢律師意見。林又強調,開會時一直昏昏欲睡及不能集中精神。
港機行政總裁:大件事

翌日,他將買股票一事告訴鄧,鄧回應「好大件事」。他決定去信證監會,寫明會將出售股票所得利潤捐作慈善用途,最終向兩間機構捐款共 8.2萬元。證監會法規執行部高級總監鄭啟森認為, 6月 4日下午林與鄧的電話對話談及太古可能收購港機股票的內容,涉及港機股價敏感資料,投資者將之綜合其他資料後,可預期港機的股價將大升。
案件編號: ESS16944/11
7 : GS(14)@2012-01-29 13:03: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1108
林光宇在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引導作供下,飛快憶述過去 67年的人生歷程,精采之處莫過於他在 1962年自九龍華仁書院畢業後,即加入民航處,展開長達 41年的公僕生涯。其間林持續獲得政府安排前往多間海外著名學府進修,令他由最初的一名航空交通控制助理員,飛躍龍門成為民航處處長。
林掌管民航處五年半,至 04年退休及獲頒授銀紫荊星章, 08年起擔任多間私人機構董事。林透露早於 70年代開始投資股票,退休後更為貼市,截至 2010年時擁有四個股票戶口,個人較留意內銀股、建材股及資源股。

對於今次被指涉及內幕交易,辯方認為林實受酒精所累,下周將傳召醫生作供,說明林買股票乃受酒精影響下進行。
《蘋果》記者
8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23:34:09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 ... 104&art_id=16028020
【本報訊】民航處前處長林光宇涉嫌內幕交易案,辯方昨傳召當日於香港會與林光宇同桌的前港交所理事會成員 Richard Witts及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圖)作辯方證人。劉醫生根據林當日飲用五杯酒的分量推斷其血液中的酒精比例,認為高峯時期 100毫升的血液中應達 73毫克,在這程度下,被告的決策及判斷力均受影響,以致忘記自己身為港機的非執行董事,仍作出購買港機股票的決定。
被告林光宇( 67歲)昨接受控方盤問時,遭主控官多次追問案發當日,於網上購買股票的情況。他強調自己當時受酒精影響感到頭暈,完全忘記自己為港機非執行董事的身份。至於 Richard Witts則供稱,侍應於飯前已開始為大家提供酒類飲品,席間倒酒時亦十分慷慨。案件今日作結案陳詞。
9 : mr_dlm(19486)@2012-02-01 13:45:03

呢篇分析抵死d....

好不主席:杯酒裝瘋

呢幾年去開飯局或飲宴都會留意到喝酒的人明顯多了,不過唔係飲啤酒與烈酒,而係轉咗去品紅,當然這與現在講求健康的風氣有關,同時亦都係潮流所趨,至於同唐少嘅仁政有幾大關係就點話點好。雖然酒客多咗,但相對個別的酒量應沒有同步增長,其中原因就是醉駕的考慮。大時大節嘅深夜清晨,警方設置路障截車吹波,隨處可見。所以揸車人士都會有所避忌適可而止,不過日後可能盡情暢飲明知故犯。


飲醉先入市後開會

其實要多得嘅係嗰位前飛機處處長,佢因涉嫌在擔任港機工程( 044)獨立非執董期間,違反內幕交易條例,偷步買入公司股票而遭受檢控。而在時任該公司行政總裁的指證下,當日他仍辯稱自己是「不小心」才會啱啱碰着剛剛,就在知悉董事會議將要討論有關全購議程到正式開會的短短時間內,極速購入公司股份,之後又極速獲利。不過佢又跟住改口承認是因為「當時的價位好」才有此決定。觀乎這位退休高官「前言不對後語」和擘大眼講話的非人本事,果然是貴為保皇大黨中常委高層的不二人選!

既慣有蛇齋餅粽,少不免有埋酒水附送,所以前處長繼續作供話咩事發那天出席午宴,雖然係咁意喝咗幾杯酒就即感頭暈,仲瞓着咗,佢都算大話夾好彩,咁都冇俾人乘醉迷姦!總之醒番,又在不清不楚的狀態仍能以 9.9秒嘅速度趕返辦公室;然後不知不覺地進行了網上證券戶口操作和買賣;再嚟以不多不少嘅價錢促成成交!而喺成個緊湊實在的流程中,美中不足的只係忘記了自己董事的身份和轉頭就已經要開董事會的安排。咁短時間又同自己咁切身嘅事都唔記得,廿幾年前遠在廣場那次小風波,佢哋話完全冇印象又有幾出奇?不過點解又會記得買股票呢?面對控方嘅質詢,佢嘅答覆就係潛意識裡還是念着公司,咁咪又說明咗保皇派骨子裡其實同樣心繫公義民主平等,不過一見利就忘義啫嗎!


司機大把理由醉駕

不過今日拍手稱慶的始終都係無端受惠嘅司機,下次就算飲大咗揸車,都可以振振有詞咁同阿 Sir講:「我都係飲到神志不清先至會唔知唔覺去開車門、踩油門,然後揸到呢度。唔信可以問我啲 Fan去證明我有飲過酒,仲有是但搵個醫生亦都可以話你知,咪就係酒精影響咗我嘅判斷囉!」真係杯酒裝瘋,奈我如何?

盧先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62&coln_id=155234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34

成立投資公司買股樓 賭王三太母女闖事業

1 : GS(14)@2012-03-29 00:05: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97332

三太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去年 9月成立 UNIR,辦事處設於上環招商局大廈,聘請約 10位投資老手,希望有個團隊有系統地替她管理財產,投資範圍包括地產及休閒事業。她不肯透露 UNIR的資產規模,忸怩道「錢就唔好講」。
她指自己一向低調,只是今次投資在上市公司才要披露身份。對於個別上市公司可能借用名人效應來催谷公司股價或交投,她回應說:「不諗公司股價升定跌,覺得值得投資就投資」。
以投資俊文( 8351)為例,她坦言,從未幫襯俊文,未買過俊文的珠寶首飾,亦不熟悉俊文老闆,只知道這間公司是老牌子,首飾好靚, UNIR的同事分析過發現公司有發展潛力,值得投資,她就決定入股。
她入股俊文成為第三大股東的消息本周一曝光後,俊文股價雖然未有大升,但交投明顯增加,由過去一個月每日平均成交約 200萬股,大幅增至平均 1600萬股,昨收報 0.74元。但三太身家如此豐厚,無理由只買賣物業或投資一間市值只有 6.4億元的創業板公司,為何不仿效二房長女何超瓊及四太梁安琪爭做賭后?
希望女兒學習投資之道



三太形容自己只是「女人仔」,「澳門賭業唔識好多,只有直昇機公司(來往港澳的空中快線)」, UNIR的投資將會多樣化。成立這間公司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希望「畀個女(何超雲)試吓幫吓手」。畢竟何超雲已經 23歲大個女,母親希望女兒見見世面,跟世叔伯學習投資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三太總給人與世無爭的形象,去年初四房爭產,她只陪同賭王出鏡及讀稿,對於爭產或賭業問題,她都三緘其口,平日面對傳媒講得最多就是何超雲及何超蓮兩位漂亮女兒,近月就不停替何超雲與藝人陳山聰的戀情解畫。
護士出身的三太亦充滿愛心。據知,她除了投資豪宅,去年初低調以 830萬元購入荔枝角美孚新邨百老匯街 14號 A室一單位,原擬租予一社福機構,供曾犯事的女子入住,有傳因遭居民反對而擱置,現時單位空置。
2 : GS(14)@2012-03-29 00:06: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97333
23歲的超雲自小熱衷做生意,於英國留學時主修商業, 09年未畢業獲賭王打本 100萬創業,開設名牌二手店,賭王更親自為店舖改名為「銷雲閣」。
去年 9月她在微博上留言:「今天第一次跟媽媽學做生意,有一點點緊張卻又興奮!」似乎要為戀愛大過天的形象洗底。陳婉珍今次高調行動,是否希望超雲早日成材,早日追上二房長女兼香港女首富何超瓊?

賭王讚最抵錫

超雲早前曾透露,往後會減少出席公開宣傳活動,專心工作,目標是做個成功生意人。雖則商場成績有待磨練,不過先天條件非常不錯,單是最得寵千金已較同輩跑前一大步。前年賭王入院後,超雲幾乎每日悉心打扮,到醫院探望老父。難怪賭王曾坦承「超雲最抵錫。」
3 : GS(14)@2012-03-29 00:07: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97334

陳婉珍名下先後開設 30多間公司,過往多透過公司名義入市,山頂及南區貴價豪宅成投資目標。如現居的布力徑獨立屋,便於 96年以 1.26億元買入,有市場估該大屋現市值達 6至 8億元。此外, 97年樓市高峯期,三太時有出擊掃貨。

斥逾五億掃九龍站

至於,最大規模一次掃貨乃 04至 05年間,動用逾五億元購入九龍站豪宅,高峯期持有凱旋門約 33伙及君臨天下約 6伙,雖然大部份單位沽出,普遍獲利離場,惟目前仍持有君臨天下 3座 B室複式及數伙凱旋門,市值達 5至 6億元。同於 04年,她更趁淺水灣道 56號拆售,以 1.5億元吸納 2伙複式,別具投資目光。近年較大手出擊,則是 09年斥資逾 1億元向新地( 016)購入北角形品約 20伙。除豪宅外,更有購入唐樓改裝成服務式住宅。
有市場人士指,三太鮮有親自出動,現身欲購置物業,多由其助手處理。據知,投資商業物業時,除助手外,會計師必跟隨左右「計數」,雖然身家闊綽,有指三太入市並非「唔知價」,通常了解物業價格是否「物有所值」才下決定,乃精名投資客。

4 : 亞力士(1473)@2012-03-30 00:04:35

條事業線拍得住高h寧
5 : GS(14)@2012-03-31 12:36:30

4樓提及
條事業線拍得住高h寧


好營養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89

利字當頭:買股!?

1 : GS(14)@2012-06-06 23:25: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6/164014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23

【一個散戶的投資語錄:買股如娶妻】

1 : GS(14)@2012-07-04 23:30:00

http://xueqiu.com/1163266633
【一個散戶的投資語錄:買股如娶妻】股市如海,但海裡不是水,而是酒。不進股市,一百個人中的一百個都是清醒的;一入股市,一百個人中有九十個醉了。買股如娶妻,只顧女貌而不知其性格與品德才能,大多不會幸福;只看技術圖表而不注重公司的基本面與發展前景,投資者很少能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68

非常時期 央行不如入市買股 施慧雅

1 : GS(14)@2012-09-06 12:40: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慧雅昨提到目前市場上有資金正在靜候機會,但可能要宏觀經濟環境出現較明確的利好信號才會放心入市。從這角度看,歐美央行會否推行QE3,會是後市的一大關鍵。基本上,現時央行們手上的「子彈」不多,若今回未能推動市場情緒和經濟,下一回會更加困難,因此慧雅曾打趣地跟友人說,要確保今回必定見效,央行們不如拋開包袱,索性入市買入ETF或指數基金。
買股賺錢 符合全球經濟利益
無疑,央行買股票是有點「茅」,也有點離經叛道,後遺症可以不少,未到最後關頭,不宜使用,慧雅也只是說說罷了。不過想深一層,若真的到了最後關頭,可能任何方法也得考慮。始終在非常時期,要考慮非常方法。某程度上,目前央行人為地推低息率,亦是一種大干預。理論上,債券息率下跌,資金自不然會從債巿流入股巿,但究竟要等多久才出現,環境又容許我們等多久,是很現實的問題。其實伯南克多年前曾提出的在直升機上大派銀紙理論,就是做得最「白」的干預措施,顯示他也深明,貨幣化了的經濟體系,說穿了就是這樣的一回事,雖然從現實角度出發,政府真的在直升機上大派銀紙,是匪夷所思的。
從理論角度看,央行買股票或指數基金意味覑政府帶頭將資金由債市推入股市。現時,全球股市的規模應是有數十萬億美元以上,百分之十的漲幅已是相等於數萬億美元的收益。在理論上,推動從中「賺到」的資金來還債,是合乎長遠全球經濟利益的。
施慧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20

陳家強爆肚 鼓勵買股

1 : GS(14)@2012-11-07 01:02: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06/18059011
陳家強的致辭,主要是指近期資金流入,住宅樓宇市場帶來泡沫風險,相反投資股市,「相信在面對更加多的數據,我覺得市場有能力做好的分析,股市係一個好地方引導投資,引導資金作分析,所以我喺呢度仍然好鼓勵各位投資股市嘅。」
惹「政府支持股市」推測
昨出席同一場合、親耳聽到陳家強「教路」的城市大學商學院工管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即時對局長的說話充滿「無限遐想」,直指陳家強的說法令他覺得政府是鼓勵市民投資股市,更對他個人投資取態有一定影響。
同場的信永中和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則認為,陳家強為投資股票下「註腳」有失持平態度。他指陳家強的講話容易令投資者產生「誤會」,「佢之前(講稿前半段)有提及到樓市,會唔會係政府嘅暗示,支持股市而唔支持樓市呢?」他並認為,「不應進一步講鼓勵大家去做呢啲嘢(投資股市),唔係就變咗欠缺作為特區任命官員嘅一個持平態度。」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委員涂謹申認為,陳家強的講話「唔小心」,兼且算是「講錯嘢」。他指出,「不同嘅人聽呢句說話會收到不同訊息。有啲人可能只係覺得股市都係一個值得考慮嘅投資途徑,有啲人就會覺得政府係咪想叫人入市。」他認為,作為財金官員作出具鼓勵性的評論有危險性,「佢嘅身份會好容易令人產生錯覺。」
2 : GS(14)@2012-11-07 01:02: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06/18059013


身為父母官,其一言一語都可能對小市民有很大影響,因此外界一直期望高官理應注意其言論,尤其涉及投資性建議,不應「信口開河」。但其實除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過去亦有不少高官出口術托樓市,或建議市民買債券。99年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更大唱「現在是購買物業的好時機」。
97年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曾預言,金融風暴會在97年聖誕節結束,結果被謔稱為「聖誕權」。
梁振英曾籲買樓

而回歸後香港樓市急跌,周街負資產,除推出多項救市措施,多名高官輪流開口托市。2001年初曾蔭權表示,長遠來說樓價一定回升,「中長期來講,業主唔使擔心樓價會跌。」2000年,時任房屋局局長的黃星華也直言:「有心置業或買樓自住的人士,經濟能力若許可,應該可以安心選擇適當的樓宇單位。」在黃星華之前,任行會召集人的梁振英於99年更大叫,「本港物業市場已經穩定,現在是購買物業的好時機。」
除了樓市,早年政府力推「五隧一橋」及政府債券,當時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就經常公開做「推銷員」,提議市民考慮購買優質債券以增加收益,「如果你有10萬,年息連半個菠蘿包都買唔到……希望有固定收入市民可以考慮買債券。」
3 : 收息人(26699)@2012-11-07 07:41:42

480000, gogogog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83

買樓買股 千萬別買新的 周顯

1 : GS(14)@2013-08-12 23:24: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有報道說,有一位「黃先生」,以1300萬元買進了大埔一個新盤單位,誰知單位內櫳「甩皮甩骨」,走廊牆身滲水,「細房天花有條裂紋,敲一敲,點知成塊批盪甩落鈬!」

在這裏,我並不打算批評發展商如何如何,而只是教導大家一個投資的基本事實﹕千萬別買新東西。

一間樓的質素好不好,有什麼缺陷,是要住在那裏一至兩年,才慢慢浮現出來的,像是牆身滲水這種情,很多時,是要經過一場暴雨之後才會清楚的。所以,一個老練的買家,是永遠不會買新樓,因為買新樓的不可預知風險,比買二手樓大得多。

九成新股跌破招股價

同樣道理,很多傳統的基金,是不准購買上市不到3年的股票,這也是因為公司上市不久,沒有往績可追,是十分危險的事。我也說過一句話﹕當公司上市之後,有超過九成的機會,將跌破招股價。

不過,當然了,如果是新樓,又或者是新股,買來短炒一番,那也不妨,不過只限於短炒而已,因為你只要找到下一個傻瓜,那就可以賺錢了,而在這個世界上,傻瓜是很多的。

也是同樣道理,買新的投資產品,如ELN、accumulator等,當它新出時,都是充滿了危機。如果要安全購買,還是買樓、買股票這些傳統的投資工具,更為划算。

亦是同樣道理,新樓和新股雖然沒有投資價值,但當炒,而新的投資產品如ELN、accumulator、次按債券等,初出時,投資者也是大賺特賺,只是後來一定爆煲收場而已。所以,秘訣就是﹕要做先行者,然後去扑後來的傻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63

四叔再籲買股好過買樓 兩年前推介 至今累賺三至五成

1 : GS(14)@2014-06-05 18:12: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5/news/ec_eca1.htm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中)兩年前開始向市場推銷地產股,他昨出席中華煤氣股東會後重申,如果現時投資地產股,兩三年後可能有數十個百分點、甚至「一個開」(即一倍)的回報。左為中華煤氣常務董事陳永堅。(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兩年前開始向市場推銷地產股,他昨日出席中華煤氣(0003)股東會後重申,如果現時投資地產股,兩三年後可能有數十個百分點、甚至「一個開」(即一倍)的回報。翻查資料,自他上次發表「買股好過買樓」言論起兩年以來,本地地產股確實累積了三至五成的升幅,兌現了他的看法。

  「如果你男朋友送你1000萬,我建議你買地產股,好過買樓……」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四叔這個「故事」,他由2012年5月底開始發表此言論,當時地產股尚未發力。直至現時,地產股已經歷過低潮並持續反彈,他昨日再發表買地產股好過買樓的言論。



「現買地產股 三年賺一個開」

李兆基認為,現在買地產股的時機剛剛好,因為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的折讓仍然很大,「例如一隻地產股現價100元,如果把它的資產拆出來,每股可能值200元。」他相信,如果投資在地產股,兩至三年後將有數十個百分點、甚至一倍的回報。曾經被冠以「亞洲股神」稱號的李兆基,多次呼籲大家買地產股不要買樓,確有其道理。自他發表此言論起,中原地產指數過去兩年只累升14.5%,但他旗下的恒地,雖然昨日跌了2.8%,但兩年來累升40.9%,其餘地產股升幅亦高於中原指數(見表),其中長實(0001)升幅更達到50.8%。

買碧桂園票據 收7.5厘息

雖然地產股在去年紛紛見頂回落,但近日開始有追落後之勢;而中原指數今年至今沒有變動,但長實及恒地卻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藍籌股。花旗的報告指出,由於剛性需求強勁、建築成本高企及政府有意「減辣」等因素,該行預計今年整體住宅價格沒有變幅,但現時地產股的股價已反映了樓價跌兩成的因素。另一方面,地產股股價較資產淨值,平均有高達37%的折讓。因此該行相信,地產股尤其是發展商,將會繼續跑贏大市。

  李兆基雖然極力推介本地地產股,但他的個人投資則包括內地房地產公司。他早前以私人名義斥資2.5億美元認購碧桂園(2007)的5年期票據,他昨日回應指,主要因為碧桂園的表現不錯,而且票據每年的回報率高達7.5厘,相信是合理的投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15

研究顯示:智商愈高愈願買股 陳茂峰

1 : GS(14)@2014-06-16 17:46: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6/news/ec_ecq1.htm



研究顯示:智商愈高愈願買股


2014年6月16日





【明報專訊】金融學者有個迷思:按照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就算是非常保守的投資者,投資在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之上的最低方差組合(minimum-variance portfolio),它的風險會較純債券低、而預期回報會較高。最低方差組合是個多債少股組合,為什麼投資者連一丁點兒股票也不願意沾手?


36%成年港人有投資股票

資本市場最發達的美國,直接或間接(通過基金)投資股票的美國家庭只有49.9%。(資料來源:聯儲局2010年消費者金融調查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報告;聯儲局每3年做一次調查,2013年的報告還沒發表。)號稱經濟動物的香港人,只有35.8%成年人投資股票(資料來源:港交所2011年個人投資者調查Retail Investor Survey)。歐洲和日本的個人或家庭投資股票的比率就更低。

股市是經濟寒暑表,投資股市是分享經濟增長的有效方法。股市短期雖然波動大,但長期回報勝通脹、債券投資和銀行存款。這些都經過理論和實踐驗證。理智的個人,會透過投資股市(和其他風險投資)來累積財富。政府要發展資本市場,需要擴大投資者基數,鼓勵大家投資。政府要減低老人的社會保障壓力,更需要鼓勵打工仔的退休金投資股市。先進國家投放不少資源教育大眾正確投資之道、鼓勵參與(股票投資),但成效不彰。問題在哪?如何對症下藥,考起專家們。

學者和政府官員通常的理解,是投資意願和個人的財富、收入、教育水準、朋友這些外在因素有關,但是否會和個人內在因素如膽子、智慧、年齡有關,則莫衷一是。如果是外因主導,一旦這些條件獲改善,個人的投資意欲會增加。但如果是內因主導,則可以做的便不多。

美國學者Mark Grinblatt和芬蘭學者Matti Keloharju,以及他們的徒弟Juhani Linnainmaa,以他們龐大的芬蘭資料,分析智商和投資意願、投資行為的關係。他們的研究發現,在控制了財富、收入、教育水準等等因素後,智商和投資意願、投資行為有明顯的關係。他們總結,智商較高的個人比較願意投資股票,這個意願較財富、收入和性別更明顯。而孿生兄弟或姊妹中,智商較高的也比較願意投資股票,說明智商對投資意願的影響更甚於家庭背景。

智商較高 投資較分散

研究亦發現,智商較高的投資者,他們的投資組合比較分散、系統風險(beta值)較低、股票多屬增長股(市帳率較高)、公司多為市值較低的中小型公司、組合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比較大。換句話說,智商較高的投資者投資組合比較有效率。這些研究發現,呼應3位學者另一個研究(上期峰哥EQ文章介紹過),再次印證高智商者投資能力和表現較佳的現象。

註:本文參考的學術論文是:“IQ an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Vol LXVL(6), 2011

御峰理財 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77

滬港通蓋過佔中 近日大手買股 周顯

1 : GS(14)@2014-08-05 14:26: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由於「滬港通」效應,我連「佔領中環」的壞影響也不顧了,近日大手買股票,除了昨天提到的國藝娛樂(8228)之外,還買了實力建業(0519),博它賣殼成功嘛。不過,要等這股票上升,可能要等上很久,相信很多讀者都沒有這個耐性,而我也沒有這個耐性,所以也買得不多,只是買了幾百萬股,希望在幾個月之後,已經忘記了它,忽然在新聞見到它賣殼成功,那就不知不覺地發達了。

實力建業小注炒賣殼

不過,這公司已經放過一次流料,炒賣殼又賣不成,結果股價回落下來,不排除下一次又玩「狼來了」這花款。不過,強如陳智思家族,算是老牌世家、社會賢達了,當年「亞洲金融」賣殼,都在否認了幾次之後,才突然承認啦。

另一宗例子是IQ博士黃宜弘的「勤+緣」(2366),都向下炒啦。(按﹕現在已賣了殼,這股票還是我寫股生涯中的滑鐵盧,刊出當日即跌一半,瘀到爆燈。)在這個現代社會,連當公職的人,都用這種手段對付股民,賺盡一分一毫,市民又能說什麼呢?

昨天說了一句「獨腳烏鴉搵食難」,其實此句來自粵語殘片《呆佬拜壽》,意喻只得一根筷子,挾不到食物。上一句是「可惜青龍無滴水」,意即杯中已經沒有茶了。在整齣電影之中,最精彩的,就是這句對白了。但不知怎的,當這電影重拍時,由劉青雲當主角,谷德昭當導演,居然刪去了這一句,不知是我的品味有問題,還是他的品味有問題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