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PO推遲許家印暫別「首富夢」恆大地產(3333)宣佈將IPO計劃推遲,待股市恢復穩定後再考慮新的上市計劃

1 : GS(14)@2011-04-16 14:02:22

2008-3-21 每經
恆大地產(3333.HK)推遲首次公開募股計劃(IPO)。記者昨日獲悉,由於國際資本市場現時的不穩定及嚴重動盪低迷,加上恆生指數反覆下跌、香港近
期部分首次公開發售的交易表現欠佳,恆大地產集團及其全球協調機構(承銷商等)決定將IPO計劃推遲,待股市恢復穩定後再考慮新的上市計劃。
BY劉小慶每日經濟新聞
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通過郵件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自恆大上市路演以來,儘管受到全球性股市下跌的影響,仍有許多投資者對公司表現出極大興趣和認同,在此一併致以衷心感謝。」延長髮售期IPO之路崎嶇恆
大地產原本計劃以每股3.5~5.6港元發售29.6億股,募集資金103.6億~165.76億港元。儘管上市前恆大地產在香港做了大量推廣活動,鋪天
蓋地的廣告令恆大地產的IPO顯得十分高調。不過,自公開發售開始,恆大地產的IPO之路就顯得格外崎嶇。
按原定發行計劃,恆大地產從3月
13~18日中午期間接受散戶公開認購,3月28日於主板掛牌。但是在公開招股尚未結束之時,市場便傳出消息稱,恆大地產可能會以發行區間下限每股3.5
港元定價。恆大地產原定昨日公佈發行價,而一般新股發行定價消息也至少在公開發售結束之後才有風聲,恆大在招股期間便傳出下限定價消息較為罕見。
更罕見的是,恆大地產18日宣佈,將公開發售期延長一天至19日中午。一般新股發行日期只有3天半,而恆大地產此次有4天半。當然,此前錦江酒店
(2006.HK)在2006年發行時也曾延長招股期,但當時是事先安排,與恆大突然延長招股期區別較大。當時市場對於恆大延長招股期的解讀是:可能與
IPO招股反應欠佳有關,招股日期多一天可以獲得更多認購。
許家印首富猜想「暫告段落」恆大地產的上市之所以廣受關注,除了它是今年首家赴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商之外,公司主席許家印身家極有可能成為內地新首富的概念更為誘人。
截至昨日收盤,去年內地首富碧桂園(2007.HK)大股東楊惠妍的身家約
587億港元。如果恆大正常發行,其IPO最多可募集資金165.76億港元。按照IPO發行股份一般佔總股本20%估算,許家印的身家最高將超過800
億港元,達到829億港元。即使以發行區間下限3.5港元定價,許家印的身家也能達到518億港元,在內地新首富的爭奪戰中也頗具競爭力。
許家印的首富夢想是要「暫告段落」了,其他市值富豪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碧桂園昨日收報6.17港元,公司市值1009億港元,持有95.2億股碧桂園的楊
惠妍身家已經跌破600億港元。這一數值僅為碧桂園股價高峰時期的一半。2007年4月20日於港交所掛牌的碧桂園在上市後股價表現一直不錯,並於去年
10月攀升至每股14.18港元,楊惠妍身家最高時曾達到1349.9億港元,是目前的2.3倍。
2006
年因玖龍紙業(2689.HK)上市而爆冷成為內地首位女首富的張茵同樣面臨身家大幅縮水。玖龍紙業在公佈2007年年報後,因公司毛利率下滑,股價在業
績發佈當日暴跌40%,昨日收報6.56港元,張茵目前持有31.19億股玖龍紙業股份,市值約205億港元。去年9月底,玖龍紙業股價一度漲至
26.75港元,當時張茵的紙上財富超過800億港元。
開源不成恆大強調節流
市場一直認為,恆大地產對資金需求迫切,加上要償還債務,所以此次上市不容有失。但恆大最終還是選擇「急流勇退」。目前市場關注的是:恆大此次延遲上市後,如何解決對資金的需求?
恆大地產內部人士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時表示,「恆大地產絕大多數項目分佈在省會城市及其他城市,業務前景和盈利增長潛力十分明顯,我們將繼續發揮在規
模、產品結構、成本控制、團隊執行力、品牌等多方面優勢,加快各地項目的開發及銷售進度。一旦時機合適並成熟,我們會重新公佈新的上市計劃。」在簡短的回
應中,恆大一直強調其成本控制優勢,但對於負債率普遍偏高的房地產開發商來說,「開源」的功效要遠遠高於「節流」。
該公司招股文件顯示,恆大的土地儲備高達4578萬平方米,僅次於碧桂園。在公司目前全部的78個發展項目中,46%的項目計劃在今年完成。不過,龐大的
土地儲備對於恆大地產來說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恆大去年前9個月的融資是41.859億元,同比增長1550.8%,主要是為了撥付房地產項目收購資金
和投入建築資金而導致的銀行借款增加,恆大去年前9個月的負債率已達46%。
恆大在招股書的風險披露文件中坦言,銀行借款是公司進行業務開發的重要資金來源。但由於CPI高位運行,從緊貨幣政策不僅將延續還有可能加強,從銀行獲取資金的難度會增大。所以跟其他地產商一樣,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是破除資金瓶頸的最佳途徑。
根據恆大原來的計劃,將IPO募集資金中的53.6%用於支付土地出讓金及現行項目所需資金;約23.1%用於收購額外土地儲備;約
7.5%用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土地使用權的額外現金代價;約1.7%支付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項目的餘下代價;約9.1%償還部分從瑞信借取的結構擔
保貸款。
許家印
1958年生,河南人,漢族,中共黨員,武漢科技大學冶金系畢業,本科學歷,管理學教授,全國勞動模範,現任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曾獲「中
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
「中國民營經濟十大風雲人物」「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傑出貢獻人物」「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國十大慈善家」等稱號。
許家印1997年創立的恆大地產集團,已躋身於中國房地產企業10強、中國民營企業20強、中國企業500強。
原因分析
地產股在港普遍遇冷
據報導,因擔心內地房地產市場陷入蕭條,香港投資者對恆大地產的申購極為冷淡,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申購量還不到最低發行量的一半。
凱基證券分析師蔡鐵康指出,對於香港投資人來說,並沒有太多興趣認購恆大地產。首先,內地房地產行業一直處於宏觀調控的風口浪尖,自去年11月以來,內地
房地產股股價整體走下坡路,不少股份距當時高位已經回落超過四成。其次,恆大地產的IPO作價並非十分吸引。根據恆大的招股書,公司預計2007年每股盈
利0.073元,發行區間對應的市盈率達 43~70倍。當初內地土地儲備最多的碧桂園IPO發行市盈率僅20倍。
在香港IPO市場被冷遇的也不只是恆大地產一家,今年1月,同為內地房地產公司的昌盛中國,就因市況動盪取消了1.45億美元的IPO計劃。新鴻基金融日
前發佈報告稱,今年前兩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加 24.3%,高於市場預期,令投資人對內地推出更多緊縮政策的憂慮增加。
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更加打擊市場信心。標普表示,政府收緊信貸之舉和普遍預期中的下滑等因素,將惡化內地房地產商的運營環境,導致一部分地產商不再有能力維持其增長動能,另一部分地產商更將面臨滅頂之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983

許家印掘金秘史

1 : GS(14)@2011-04-16 14:02:37

2008-3-24 人民日報
許家印掘金秘史
許家印,一個靠8年積累迅速擁有120億元資產的民營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十大慈善家,2005胡潤百富榜第十一位,2005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
三位。他率領的恆大集團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十強之一,在廣州開發了金碧花園、金碧華府、金碧御水山莊等近20個樓盤。他是怎樣掘到他的第一桶金的呢?
3月14日,廣州恆大地產集團正式啟動全球路演並公開招股,其估值高達1208
億港元至1321億港元。一旦恆大地產在香港聯交所成功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其董事局主席兼大股東許家印的身價可能在775億港元以上,成為「市
值富豪」,取代目前身家不到700億港元的楊惠妍,成為中國內地新一任首富。
這個生於河南周口太康縣的許家印也將成為第一個登上中國內地首富寶座的河南人。
知識改變命運
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太康。這是一個全國有名的貧困縣,十年倒有九年澇,當地人常常以外出討飯為生。幼年的許家印,母親早逝,家境十分貧寒,依靠父親節衣縮食供他唸書,常常面臨輟學的窘境。印象中最刻骨銘心的是自己經常帶饅頭到學校上課,可不到三天饅頭便長了毛。
生活的艱辛沒有使許家印放棄求學的信念,反而堅定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決心。在親友的扶助下,許家印發憤讀書,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年,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終於學有所成。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在工廠的10年,從小技術員做起,歷任車間主任、廠長等職,並獲得冶金部頒發的高級經濟師職稱。
偷師學藝1 4 年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談話讓許家印察覺到新的機遇,毅然放棄了鐵飯碗,到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去創業。
已經做到廠長的職位,對於想創業的許家印來說似乎資歷是夠了。但他還是決定先給人打工,再尋求機會。
1992年他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深圳,自己做了將近20份簡歷,每份簡歷有30多頁,東奔西跑3個月,卻石沉大海。後來許家印重新做了10餘份只有兩頁的簡
歷,這招果然奏效,很快就有好幾家公司的老總約他面試。當談到此,許家印深有感觸地說:想想自己,老總們怎麼可能看你30餘頁的簡歷呢!
許家印在幾家大公司的盛情邀請下,最終和一家連鎖商店的老總簽了約,「看中了它的發展前景和可提供鍛鍊自己的舞台以及老闆的才智和膽略」,當談到此時,許
家印對這位老闆的深情難以言表。許家印又一次顯示他的決斷能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就這樣,他從一家商店的業務員做起,靠著踏實、肯學又勇於開拓創新和堅韌
不拔的精神,他很快成為這家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其果斷、大氣的作風也為老闆所賞識,並和老闆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到了
1995年底,已是這家公司總經理的許家印,面臨人生最大的一次機遇。老闆派他進軍廣東的房地產業。洞察力極強的他意識到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帶動當
地房地產行業的紅火,胸懷大志的他決意在地產界打拚一番。許家印立即收拾好行李,帶著公司的委託和老闆的信任去了廣州。
許家印開始了他為老闆的第二次創業,創業的艱辛難以想像,一個司機,一個出納,一個業務員,一個只有
3個員工的公司成立了。沒有辦公費用,他就找朋友借了10萬元。為了節省開支,他們就在郊區租了一間民房辦公。公司沒有資金、項目,他們就四處打廣告,找
客戶,經過不到3個月的努力,他們終於找銀行貸到了2000萬元的啟動資金。經過不到一年半的努力,這家房地產公司已成為廣州地產界小有名氣、初具規模的
地產公司。他個人也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有過這兩次為老闆創業的經歷,自己的創業起家自然就輕車熟路了。當人們看著許家印10年創造的驚人財富時,其實並不知道他用了14年的時間歷練自己獲得財富的本領。
1 0 年創出
中國房地產百強
1996年許家印開始真正屬於自己的創業時,他的確是白手起家,帶著原來公司的七八個人創立了恆大實業集團公司。資金不多,但許加印卻可以憑著在這之前十
多年間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打造譽稱中國第一個樓盤的廣州金碧花園,並借此一舉成名,成為「中國著名城鎮化社區50佳」名盤。
1998年6月23日,廣州市政府舉行中心城區的首次土地拍賣會。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恆大集團以1.34億元的價格拿到了海珠區南州路的農藥廠地塊,樓面地價僅686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可在1年內分期繳付。正是這塊當時無人願要的農藥廠地塊成就了許家印的今天。
許家印在這塊地上開發的金碧花園以2500元/平方米的價格開賣。由於價格低,金碧花園成為當年海珠區銷售最好的樓盤之一。有業界人士保守估計,一個金碧
花園讓許家印有了五六億的進賬。這也是他的第一桶金。他還創下了包括金碧花園、金碧華府、金碧御水山莊、金碧灣等13個樓盤同期開發的驚人紀錄,創下了房
地產開發的奇蹟。1999年許家印的恆大集團位居廣州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30強第七名,完成這一切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許家印後來創業經歷讓人瞠目,僅僅利用10年時間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包括上市公司 「恆大地產」在內的十多家下屬企業的集團公司,並一舉成為廣州市十大投資集團前茅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並一舉榮登中國企業500強的金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984

[貼圖]許家印

1 : GS(14)@2011-05-15 11:51:12

許家印
2 : GS(14)@2011-05-15 11:51:27

http://www.iceo.com.cn/renwu/35/2011/0419/215487.shtml
【主角】“足球黑客”許家印
3 : GS(14)@2011-06-27 23:12: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77983'
中環在線:怨大鱷質低恒大 許總誓要報仇
2011年06月2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9

周顯﹕許家印找D數乃胡說 周顯

1 : GS(14)@2016-01-15 18:15:2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話說恒大地產(3333)在去年下半年,連續買下了包括「新世界」系,以及其他許家印友好的資產,市場上居然有傳言,說許家印是用來「找鋤D數」,我可以告訴大家,絕對沒有這回事。

在我說我的見解之前,大家且先看看鄭家純本人的回應:純粹是「得啖笑」、「做生意點會拉去玩」,只不過是三、四線城市項目比較適合恒大去發展而已。鄭經常和許踫面,但「鋤大D好少喇」。

富豪賭一年贏幾億濕濕碎

我告訴大家,絕對不會是鋤D數,原因很簡單:他們現在都沒有鋤D了,那又怎可能是鋤D數呢?事實上,香港人的被邊緣化,其中的一個現象,就是香港人發明,而且引以為傲的鋤大D,已經沒有人玩了,而我,作為鋤D的一代高手,對此,又怎會不感到唏噓呢?《竊聽風雲》有「地主會」的說法,今天鬥地主當然比鋤大D流行得多,但鬥地主有一個天生的缺憾,就是只能3個人玩,可以用來賭博,並不適用於富豪之間的聯誼。所以,今日這一班超級富豪最常玩的賭博,是德州撲克才對。

但他們玩德州撲克玩幾大呢?如果我沒有記錯,應該是玩30萬buy in,幾百萬元上落,濕濕碎,就是為了避免「有錢人」欺壓「窮人」的情况出現。其實,就算是十幾億至幾十億身家的「窮人」,也有時會落場同他們一起玩。如果賭錢,不如過大海,去玩百家樂,兼且玩埋「底面」,一拖十,枱面500萬,枱底5000萬啦,使乜同朋友塘水滾塘魚。這其中贏錢最多的、長期贏錢的某位仁兄,一年都係喺呢枱牌局度贏幾億元啫,對許家印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所以說,許家印用來找「鋤D數」,是完全不可能的亂吹。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80

挺趙紫陽  六四後出走美國 前新華社港社長 百歲許家屯病危

1 : GS(14)@2016-05-19 02:16:40

■已年過百歲的許家屯上月在家中與朋友慶祝生日時留影。明鏡網圖片


【本報訊】前新華社香港分社(中聯辦前身)社長許家屯,因心臟及腎臟衰竭,昨被送往美國洛杉磯醫院搶救。許的私人助理向《蘋果》證實,許因腎臟衰竭引起心臟衰竭、胸腔積水正在搶救,情況危殆。今年3月剛過百歲壽辰的許,八九學運時因支持趙紫陽,反對軍隊戒嚴,六四屠城後為避李鵬集團迫害出逃美國,20多年不能歸國。與許相熟的民主黨成員楊森、何俊仁對許的病情表示關注。記者:陳永階 陳雪玲



海外明鏡網昨透露,許家屯因心臟及腎臟衰竭,在當地時間15日入住洛杉磯醫院,情況危殆。消息指其胸腔積水已壓迫心臟,醫生說許的心臟隨時可能停止跳動。許的私人助理李小姐昨回應《蘋果》記者電話查詢稱,許的情況危險,腎衰竭引起心衰竭、胸腔積水,正在搶救,並透露許的女兒也在身邊,「他年紀大,病了很長時間,這幾天惡化很快,神志不是很清醒。情況很不樂觀」。




對港民主派軟硬兼施


民主黨成員楊森早在80年代因香港前途談判及《基本法》諮詢認識許家屯,他說:「佢見我哋都係統戰,交功課,有任務,所以都好客氣和善。」楊憶述與許多年前對話,當時許提醒楊,在香港搞政治「一定要知道中央意思」,搞政治如海邊逐浪,「浪退時行前,浪撲過來就要退」,望民主派做「逐潮兒」。楊當時應稱,港人爭民主有宗旨、有立場,不會隨中央笛子起舞,但楊認為許當時是善意提醒。不料六四後許竟成中共異見分子,楊直言是中國人的悲哀。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指,許家屯出走美國後,他曾在1997年到美國出席一個有關中國政治論壇時,與許見面一起吃飯,何稱許當年肯定民主派立場,但認為他們太過橫衝直撞,不懂國情。何稱許當年來港統戰,對民主派軟硬兼施。他記得80年代許約見民主派,一方面肯定他們民主回歸想法,同時又批民主派民主抗共,警告民主派不要將香港變成政治實體,但民主派不大理會其警告。何稱,許在中共級別較高,當時算肯聽民主派意見的中共高官,民主派也有較大空間透過他向中央反映意見,可惜六四事件後,北京全面收緊對港政策,許亦出走美國,北京與民主派溝通不如以往。



■1983年2月,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及妻子卓琳到江蘇考察,與省委書記許家屯合影。

■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期間,許家屯在1989年出席私人會所皇朝會開幕儀式。



曾採訪過許家屯的記者陳慧兒表示,當年許回應記者提問誰人選特首較好時拋下一句:「百駿競走,能者居之。」她形容許作風開放,令港人感到他是可以溝通,與現時中聯辦的官員作風相去甚遠。今年3月剛過100歲生日的許家屯,年輕時參加中共打天下,中共建政後曾主政福州市、南京市,官至江蘇省委書記;因思想較開明,1983年已近70歲的他被鄧小平看中,欽點派來香港出掌新華社香港分社。許主掌新華社後,作風較開放,令香港社會對中共駐港官員有新觀感。但六四屠城槍聲一響,許因同情支持趙紫陽而面臨迫害,遂於1990年5月1日赴美,成為六四事件背棄北京出走的中共最高級別官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8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77

許家屯親屬申赴美探病

1 : GS(14)@2016-05-21 13:01:14

【駐洛杉磯記者曾偉旻報道】中共前港澳工委書記、新華社香港分社前社長許家屯(圖)因心腎衰竭,緊急送往洛杉磯一間位於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的醫院急救。院方一度向貼身照顧許的助理發出病危通知。經過一日藥物治療後,許家屯的身體狀況稍微受控,但仍未脫離危險期。許的私人助理Helen Li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許在中國的家人正辦理簽證,緊急赴美要探望病榻中的許家屯。
Helen Li表示,醫生周日(15日)並未有採用進取的治療方法,僅透過藥物,稍為穩住許家屯的病情。她提及許因為腎臟及心臟均衰竭,身體相當虛弱,「如果藥物治療失敗的話,就很糟糕了,病情也還不能說是好轉」。今年3月剛過100歲生日的許,曾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因默許支持六四學運,獲得開明領導的聲譽,後來因擔心六四事件遭整肅,於1990年遠走美國。許家屯雖然旅居美國,卻一心希望回國落葉歸根。去年99歲大壽時,還對回國抱持一線希望,惟一直未獲北京當局批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8/19616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93

許家屯骨灰准回國 葬江蘇故鄉

1 : GS(14)@2016-07-14 08:09:40

在上月離世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中聯辦前身)社長許家屯,本可能成為六四後流亡海外中共前高官中,得以葉落歸根的先例,但最終北京只准其骨灰回國安葬。許的骨灰現安放在南加州的家中,稍後會送回江蘇故鄉。許家屯6月29日去世,終年100歲。許的追悼會星期一在洛杉磯舉行。來自中國、香港和美國各地的將近100人出席追悼會,當中有他的三位子女、10多位孫輩重孫輩,還有數十位生前同事及家屬、鄉親、好友等。與許有着20多年忘年交的明鏡集團總裁何頻在致悼辭時透露,許晚年最大的願望是落葉歸根。今年5月,許病危時,北京委派一個五人小組專門看望許。與此同時,有關安排許回國計劃亦已到接近成功地步,「相當高級別的官員,透過朋友表示,願意安排老爺子回國,甚至了解很多細節,包括是否能上飛機,是否安排專機等」。然而到最後,得到北京的最高指示卻是:「向許家屯表達善意,可以回國安葬。」何表示,當時未能成功是時近六四,當局不希望此事成為政治訊號。美國之音/明鏡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4/19694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61

許家印被冠「中國畢菲特」

1 : GS(14)@2016-08-17 07:55:03

股神畢菲特備受推崇,其成功秘訣來自借用旗下保險公司的低成本資金。內地地產大佬利用保險資金在股市豪賭,賬面獲利豐厚。恒大(3333)董事長許家印最近被內地傳媒冠予「中國畢菲特」名號,但實質兩者皆然不同,卻令內地股民誤以為中國股神出現,可以放心跟住搵食。畢菲特旗下巴郡公司擁有多家財險、車險和再保險公司,先收保費,將來出事時再作賠付,等於是向投保人低息借錢投資。而內地保險公司資金主要來自人壽險,以及其中的萬能險,需要定期分紅,等於是代人投資,還要承諾保本和最低回報,資金壓力遠大於巴郡。在投資範圍方面,畢菲特有出色的選股準則和投資理念,涉及能源、消費、金融等多元化投資。而內地保險公司至今主要集中在地產股投資,風險集中,一旦市道逆轉或由重大不利政策,則有可能攬炒。如果投資失利影響保險支付,更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加大金融風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7/197394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87

許家印高比拜仁上身

1 : GS(14)@2016-10-27 05:36:34

【明報專訊】恒大(3333)呢幾年喺內地好積極咁「不務正業」大搞體育,原來可能同老闆許家印嘅個人愛好有關。恒大琴日搞咗個員工籃球賽,熱中「鋤大D」嘅許老闆原來都幾「矯健」,全場好似前NBA巨星高比拜仁上身咁狂轟30分,仲攞埋MVP(最有價值球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582

股東盼交代沽萬科 許家印冇蒲頭

1 : GS(14)@2017-06-17 12:35:55

【明報專訊】恒大集團(3333)噚日開股東會,佢哋早前宣布輸70億人仔大手沽售萬科(2202)套現,成為焦點,全世界嘅小記都落去諗住等主席許家印問番幾句。不過,許生最後no show,大家同佢緣慳一面,在場人士仲話管理層唔講嘢。大家唯有死等,博吓會唔會有啲奇蹟,當見到執行董事黃賢貴出現時,佢一邊急步離開,在場有小記問到佢,好似賣萬科對減債作用唔大,佢先至話,若對公司有好處,公司會考慮,之後就溜之大吉也!

借殼A股上市 下月再提交

在場有股東代表同小琴講番,會內管理層同佢哋講,借殼深深房A股上市一事,可能會喺今個月底、下個月初再交多啲文件畀監管當局審理。

另外,喺股東大會舉行前發生一段小插曲,據稱有一個特登南下嘅恒大股東不得其門而入,一度同過戶處職員理論,最後經在場職員同公關調解,最終先可以入場了事,唔係嘅話,隨時妹仔大過主人婆,花邊新聞大過主菜!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30&issue=20170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