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獨立王國 劉江華稱有監察
1 :
GS(14)@2017-01-21 03:32:54【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西九文化區內原屬政府的酒店、辦公室、住宅發展權授予西九管理局發展,坊間質疑管理局或變「獨立王國」發展地產項目,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死撐有多方監察,管理局不會變地產商。
「管理局唔會變地產商」
劉江華指管理局董事局成員包括多名高官,立法會又有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加上現行法例,認為目前監察機制有效。惟當初落實建香港故宮博物館在同樣機制下被指黑箱作業,劉重申該局受多方監察,他認為管理局不會變成地產商。民政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解釋,西九財困的主因是建築成本上升,過去10年間升了136%,比當初預算每年升2%大增。再者2008年估計的投資回報可有6.1%,實際上只有3%,而文化區部份土地被港鐵用作高鐵施工,因此無法在該地皮上發展零售餐飲設施增加收入。她續指新安排為了強化管理局財政能力,若使用「建造、營運及移交」(BOT)方式與私營機構聯合發展酒店、辦公室等出租,便有盈利作為長遠的營運經費。她指政府無評估過西九地價,但期望發展商會配合西九文化區最初成立的願景去發展,因此招標條件會「較辣」,若地產商投標價偏低或被管理局拒絕。她又指西九傾向商業定位,出租辦公室利潤比服務式住宅高,故希望少於一成用地是住宅用途。西九管理局下月21日會向立法會匯報。■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2971
倫敦名校反恐 監察師生電郵
1 :
GS(14)@2017-01-24 03:00:12恐襲陰霾籠罩歐洲各國,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圖)承認有監察師生電郵,以配合政府防範校園內宣揚極端主義,引起學生抨擊。校方在電郵系統登入介面通知師生,指為配合政府反恐工作,「電郵或會被監察和紀錄」。學生會批評此舉令清白學生亦受到疑犯一樣的對待,更可能會針對黑人和穆斯林學生,令校園產生一種互不信任和抑壓氣氛,使學術自由受限制,合理化穆斯林恐懼症。校方發聲明解釋,師生使用電郵系統前已同意接受監察,校方有權和有責任匯報有關恐嚇、宣揚暴力、歧視或極端主義等資訊,並強調監察並不頻繁。負責監察學府落實反恐措施的英格蘭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指,國王學院的做法很平常,意味其他院校亦有類似措施。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3/19905891
日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監察北韓
1 :
GS(14)@2017-01-26 18:08:19日本昨日成功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圖),預料3月投入運作,讓自衞隊海陸空部隊直接互通訊息,加強應對北韓導彈威脅。搭載「煌2號」衞星、三菱重工業製造的H-IIA火箭,於當地下午4時44分在鹿兒島縣種子島發射站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衞星將會在印度洋上空運作,支援自衞隊在南蘇丹的維和部隊任務,以及打擊索馬里海盜任務,另一方面可密切監察北韓動態,快速傳輸其彈道導彈情報。「煌2號」衞星採用不易切斷的X波段通訊,可統一海陸空部隊目前不同的通訊方式,直接快速傳遞訊息。日本計劃發射3個軍用通訊衞星取代目前的民用衞星,「煌2號」是首枚成功發射的衞星。但其實當局原定去年7月發射首枚,但因為運輸途中發生部件損壞而推遲了。至於其餘兩枚衞星,預計會在明年及2021年依次發射升空。整個計劃成本達到2,300億日圓(157億港元)。新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17
金管局:今年首重監察流動性風險
1 :
GS(14)@2017-01-27 07:26:12【明報專訊】金管局表示,美國加息步伐未明朗,息口走勢將對全球資金動向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監察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將取代監察信貸風險,成為今年的工作重點首位。
銀行壓力測試加碼
為監察流動性風險,今年金管局將加強對業界的壓力測試,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表示,模擬資金流出的金額會大幅增加,同時會設計更多情景,分別針對本地及環球的資金流動狀况進行測試。他強調,壓力測試主要針對銀行的資金安排,例如是否能在資金極為緊張時,也可從銀行間市場借到足夠的短期資金,或銀行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以準備在有需要時短期內變現。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強調,把監察流動性風險置於監察信貸風險之上,主要因為資金流向難以看清,由於金融海嘯後本港累計有約1300億美元熱錢流入,一旦流走會對銀行體系的穩定性造成很大的衝擊。
但阮國恒強調,監察信貸風險同樣重要,當局仍然密切注視樓市的發展及銀行對發展商的貸款。不過,儘管近期銀行爭相減低按揭息率,但他認為按揭業務累積的風險仍不高,當局未需要對此作重大的監管關注。
金管局昨日公布,2016年香港銀行業整體稅前利潤重拾增長,按年上升8.7%,而2015年為下跌3.6%。整體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均有所增加,去年銀行業整體貸款增長為6.5%,較2015年的3.5%多,淨息差按年持平,整體平均為1.32%。住宅按揭貸款增長則由2015年的9%降至去年的4.2%。阮國恒表示,銀行業利潤回升還因為貸款減值撥備減少及經營成本下降。
去年港銀整體稅前利潤升8.7%
但另一方面,信貸質素惡化,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2015年的0.69%增至去年的0.81%,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至0.89%。但阮國恒認為,對比長期平均仍屬較低水平,上升速度不算急,風險亦可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92&issue=20170127
獨董「跳船」 監察角色受質疑 27家長期停牌公司 38人辭任
1 :
GS(14)@2017-04-16 10:07:58【明報專訊】根據上市條例,董事會中最少要有三分之一人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本意在於監察董事會的決策,惟過去幾年有近40名獨董在公司出事時「跳船」辭職,運用公司資金開立的職位形同虛設。有評論人士認為,獨董應由小股東投票選出,以保護投資者利益,否則存在的意義不大。
明報記者 余慕恩
統計過去3年間,合共有27家上市公司遭列入長期停牌,其中有獨董在公司停牌前後一段時間內,通常是停牌或申請清盤前後提出以不同理由辭任的上市公司共有21家,佔比接近八成;在該21家上市公司中,則合共有38名獨董「跳船」。
辭任理由 八成與公司無關
分析該批獨董的辭任理由,可發現與公司「出事」無關的理由佔比高達81%(見圖),其中最主流是以「私人事務」為理由請辭,使用這類理由不乏身兼多項公職人士,所涉的長期停牌公司多達19家,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當中也有以個人理由請辭的獨董,旋即擔任另一家上市公司的相同職位。
「專注本業」辭職 數月後再任獨董
以身兼多項公職的數碼港主席林家禮為例,他本擔任銘源醫療(0233)獨董,公司在2015年5月初起與其中一名執行董事失聯,林家禮在同月月尾因「個人業務需要」辭職。8天後銘源發通告指該名失聯的執董因涉貪而被大陸當局行政拘留,公司董事後來更被證監會譴責操守涉嚴重缺失。惟時隔不夠半年,林家禮卻出任易生活(0223)獨董,每年收取24萬元董事袍金。
跳船後另有「門路」再任獨董的還有浩倫農科(1073)的李奕生,2014年6月因要「專注於本身之專業」辭職,4個月後現身任華耐(1020)任獨董一職。
監警會主席郭琳廣接連跳船
至於現任監警會主席郭琳廣做獨董跳船亦一不離二,先在2015年於太平洋恩利(1174)停牌後稱另有事務在身而請辭,去年則在恒發洋參(0911,已改名前海健康)暴瀉後再度跳船,他現為另外3家上市公司獨董。
至於公開因與公司不咬弦而辭任的獨董只有僅僅一成,當中有個別人士表明與董事會有分歧,對處理法證調查有分歧,亦有獨董似乎事務很繁忙,公司出事後聲稱無暇處理清盤而需要辭職;其餘則以欠薪及健康為由辭任,甚至有三名獨董完全沒有提供辭任原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29&issue=20170416
機場 超巿切爾諾貝爾監察系統中招新勒索軟件肆虐烏克蘭
1 :
GS(14)@2017-07-01 09:53:32■烏克蘭有超市電腦系統被勒索軟件攻擊,顧客大排長龍。路透社
全球各國及多家企業前天開始受新勒索軟件攻擊,其中烏克蘭是重災區,而全球最大貨船公司馬士基(Maersk)及最大廣告公司WPP都是受害者。雖然軟件勒索金額不算高,但恐怕比「WannaCry」更具破壞力。
新勒索軟件科技界稱之為「Petrwrap」或「GoldenEye」,跟上月底影響全球超過30萬部電腦的勒索軟件「WannaCry」一樣,都是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從微軟視窗系統漏洞設計出的黑客工具「Eternal Blue」。
法巴銀行亦受攻擊
電腦保安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暫時在歐美地區偵測到至少2,000宗攻擊,逾60%發生在烏克蘭,其次是俄羅斯佔逾30%,之後依次是波蘭、意大利及德國。軟件肆虐一日後,有科技保安人員建議在電腦硬盤C「Windows」資料夾內(即C:Windows)新增一個名為「perfc」唯讀檔案,可以預防攻擊。最先遭殃的烏克蘭,國營電力公司、首都鮑爾斯波爾國際機場、郵局、銀行、超市、鐵路、乃至獨立電訊商,電腦系統前天開始出現勒索畫面,指電腦檔案已被「鎖上」,須繳付相等於300美元(2,340港元)比特幣贖回。連監察切爾諾貝爾核電廠輻射水平的電腦系統亦中招,改由人手操作。其他受害者還有馬士基,昨天證實處理不了新定單、法巴銀行、美國食品巨擘億滋;美國賓夕凡尼亞州有兩家醫院亦中招,有病人在社交網站控訴手術要改期。昨日日本、澳洲、印度、中國都有機構中招。
攻擊或帶政治目的
雖然跟「WannaCry」如出一轍,但今次軟件威脅在於改寫電腦主開機紀錄(Master Boot Record,MBR),令做了備份的電腦亦很難復原,破壞力恐怕更大;而上次,英國一名青年意外啟動「WannaCry」煞停網址才令攻擊受控,有專家擔心今次軟件未必有類似煞停機制。而攻擊耐人尋味之處在於黑客下手的時機與地點。昨天是烏克蘭脫離蘇聯以來首個「憲法日」公眾假期,而軟件以攻擊企業網絡為主、且要網絡之間直接互動才「傳染」,為攻擊最多目標照道理不會在假期前夕落手;加上勒索金額偏低,令人聯想到攻擊帶政治目的。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9/20072580
中國東北民眾嚇壞:樓都晃了 當局啟動二級應急預案 監察核污染
1 :
GS(14)@2017-09-17 12:12:47■平壤民眾在得知北韓試爆氫彈成功的消息後歡呼慶祝。美聯社
【本報訊】北韓聲稱進行氫彈試驗,中國東北吉林、長春、瀋陽、延邊等城市有明顯震感,當局啟動核輻射相關應急預案,中國東北民衆驚覺導彈和核輻射威脅就在身邊,比南韓日本更危險。而官方則嚴控信息輿論,大量刪除有關北韓地震、氫彈的新聞,被質疑「造成北韓核試驗並沒有威脅東北人民安全的假象,這樣是對人民負責嗎?」
中國地震台網昨午公佈:11時30分在北韓發生6.3級地震;以及11時38分再發生4.6級塌陷地震。中國東北各地有震感,延邊的網友表示:「快被嚇死了,震感明顯,樓都晃了!」瀋陽、長春及哈爾濱的網民分別表示感到明顯晃動,持續大約8秒。北韓歷次核試都在中朝邊境,中國長白山地區離核爆點僅60多公里,而昨日的氫彈試驗,中國震感區域明顯比之前5次北韓核試大得多。東北網友紛紛表示恐慌:「這玩意可是伴隨着核污染的,東北人民瑟瑟發抖」;「是塌陷式地震,會對地下水造成威脅吧?」「身在東北,真肝顫啊,真得抓緊移民了」。
■北韓領袖金正恩簽署試爆氫彈的命令。有線電視畫面
港天文台24小時監測輻射水平
官方下午宣佈東北三省和山東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運行正常,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11時46分啟動朝核輻射環境相關應急預案,進入二級應急響應狀態監察核污染。本港天文台指本港輻射水平正常,全港12個自動輻射監測站24小時監測本港伽馬輻射水平。中國作東道主的金磚五國峯會昨開幕,北韓選在此時試驗氫彈,明顯打中國臉,令國家主席習近平難堪。當局用封鎖信息減低事件影響。上午10時北京中央電視台還在報道北韓領袖金正恩視察可搭載在洲際彈道導彈上的氫彈,到下午北韓宣佈氫彈試驗成功,內地大量關於氫彈和北韓地震的報道突然被刪,微博也不許轉載,大量刪帖,只剩下中國外交部對北韓核子試驗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反對無效!」「譴責有個屁用!」中國民眾對於中方一貫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半島局勢進一步升級等「口炮」表示不滿:「朝鮮氫彈都研究出來了,我們依然是強烈譴責?」「你的外交徹底失敗!」去年薩德風波,中國官民上下抵制南韓,昨日北韓核爆成功,民意大轉軚,「看來部署薩德的決策完全是正確的」;「幹掉北韓這個獨裁政權,否則我們隨時都會陷入核戰爭的恐怖陰影」。官媒《環球時報》則出動引導輿論,稱中國應對北韓新核試要保持高度冷靜,「需要通過各種管道明確告訴平壤,它的核子試驗不能污染中國東北」,如果朝方守不住這條底線,那麼中朝關係目前的框架將不復存在;又為不制裁辯解,「一旦中國完全切斷對北韓的石油供應,甚至關閉中朝邊界,能否做到阻止北韓核導活動尚不確定,但中朝全面、公開的對立將很可能發生,完全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04/20142125
周顯﹕審批監察權不宜獨攬
1 :
GS(14)@2017-10-01 19:19:42【明報專訊】從架構看來,當日我最反對上市改革諮詢文件的,是證監會吞併了交易所審批的權力,原因很簡單,把審批權和監察權(否決權)分開,是所有公共行政架構,從私人公司到公營機構,所共同遵守的法則。反之,如果把審批權,也即是行政權和監察權放在同一機構,非但會造成無王管,也會造成貪腐。這應該是公共行政學的ABC,只有完全不懂得這些基本管理知識的人,才會看不出問題所在。
記得當年聯交所就是因為審批權和監察權合在一起,才會造成李福兆時代的派餅仔事件,因此才會後來有證監會的出現。現在如果把審批權和監察權又放在一起,只是把交易所變成了證監會,以往的問題很難不再出現。
兩權合併易滋生貪腐問題
當日張華峰議員把解決問題方法,依賴證監會人員的專業和道德操守,這在任何讀過幾年書,稍為知道什麼是check and balance的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問我,是不是完全反對證監會獲得絕對的審批權呢?這又不是。其實我完全同意證監會擁有審批權,只是先決條件是,香港是行披露為本制度。
什麼是披露為本制度?簡單說,就是只要我符合資格,便必定要讓我上市,不能在審批上有太多的discretionary power。其實,discretionary power只是為了權貴的方便上市,不如大家一視同仁,只要沒有大細超,我很樂意支持證監會……所以,其實諮詢文件被否決,我也不感到高興,因為我並非反對證監會獨攬大權,只是認為前提需是真正的披露為本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51&issue=2017092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