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戰時狀態」防示威失控
1 :
GS(14)@2016-07-13 05:15:12南海仲裁在中國激起民憤,有擔心中國民間會否像幾年前反日時一樣,在中國抗議、示威引起混亂,有傳北京當局就在仲裁前先發出緊急通知,稱這一星期各單位將要進入「戰時狀態」,應付突發事件,分析指這是為防止民間情緒被燃起,令情況失控。
菲駐華使館加強保安
昨日下午才發佈海牙法庭的仲裁結果,但早上就先在網上傳出一份由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通知,稱按照市領導的指示,從昨日至周日(17日)深夜各單位要進入「戰時狀態」,值班人員必須在單位值守,要預備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且要加強應急技術系統保障,準備好大功率電台和應急移動指揮車的使用。有分析就指,這是當局擔心中國民間會出現類似2012年在華舉行的大規模反日示威浪潮,當時示威人士在中國各地均造成不少破壞及「打砸搶」。而菲律賓駐華大使館一帶昨日亦加強保安,法新社報道,昨早約有20名公安在大使館門外戒備,附近亦有多架警車停泊。大使館又發個人電郵提醒居住在中國的民眾,提醒他們要小心,並要盡量避免參與政治議題及公眾討論,在社交媒體亦應避免發表這一類意見,假如受到威嚇,應立即向大使館及中國政府求助。
「#CHexit」網上反華
另外,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昨早亦出現反華示威,示威者手持寫上「中國離開西菲律賓海」等字眼的標語,在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外抗議,要求中國離開南海,示威者亦模仿英國脫歐創造的單字「Brexit」,寫上「CHexit」這字眼在橫額上,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創造「#CHexit」的標籤,擴大反華力量。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887
菲恐襲14死 進入「無法紀狀態」
1 :
GS(14)@2016-09-04 18:03:35菲律賓南部達沃市中心一夜市前晚發生爆炸,死傷人數至少14死67傷,其中16人危殆。國內伊斯蘭武裝組織阿布沙耶夫一發言人稱是他們施襲。總統杜特爾特指事件是「恐怖主義活動」,並宣佈全國進入「無法紀狀態」(state of lawlessness)。當局傾向認為事件是阿布沙耶夫的報復行動,但也不排除是毒梟搞恐怖主義報復杜特爾特鐵腕掃毒。杜特爾特數周前向該組織提出和談遭拒,軍方於是在上周一派兵突襲其重鎮霍洛島,造成數十名武裝分子身亡,炸彈襲擊相信是阿布沙耶夫對政府的報復。宣稱與「伊斯蘭國」(IS)有連繫的阿布沙耶夫,在菲律賓惡名昭彰,常借綁架外國人勒索贖金。杜特爾特稱宣佈「無法紀狀態」不等同軍法管治,而是授權軍方在各市中心協助警方設檢查點和巡邏。他亦取消原定昨訪問汶萊的首次外訪。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4/19759539
反警釀騷亂 示威者中槍北卡州頒緊急狀態
1 :
GS(14)@2016-09-23 08:09:52■有示威者吸入催淚氣體不適要同伴扶離場。 路透社
美國反警察濫暴的怒潮再起,北卡羅來納州最大城市夏洛特(Charlotte)連續兩天有示威演變成騷亂,抗議警方濫殺一名「持書」男子,前晚更有人中槍危殆。州長昨早宣佈該市進入緊急狀態,國民警衞軍和公路巡警入市支援警方。
■警員帶走滋事分子。 美聯社
民眾前天本來和平集會悼念死者,但有數百怒民脫隊,一邊高喊「黑人生命同樣要緊」、「舉手了、別開槍」等口號,先遊行到警察總部、教堂,再到市中心,但恭候的防暴警察勢弱,一度撤退入一間酒店。部份示威者試圖衝擊酒店,又踢警車,向警員擲鞭炮和雜物。警員還以橡膠子彈、胡椒噴霧、催淚氣及閃光彈。其間突然傳出槍聲,一名男子受傷危殆,要靠機器維生。警方強調傷者並非被警員槍傷。
搗亂酒店砸門窗毆員工
之後警方態度趨強硬,持盾牌及施放催淚氣向示威者推進,但有幾十人頑抗,轉到附近凱悅酒店搗亂,砸毀玻璃門和窗等;酒店經理指有兩員工被毆。亦有暴民縱火和搶掠,有商業大廈、餐廳、便利店,以及出售NBA球隊夏洛特黃蜂服飾的店舖被毀。騷亂持續近四小時後,暴民始散去。當局指這晚有至少三名市民及四名警員受傷,比首晚衝突16名警員受傷少。據指有記者遇襲。民怨爆發,源於周二一宗羅生門式警察殺人事件。據警方版本,當天下午警員追捕疑犯期間遇上持槍的43歲黑人斯科特,認為他是「威脅」故開槍殺之,又指斯科特倒下後身邊確有槍。但家人和鄰居指斯科特只是拿着書、等接坐校巴回家的兒子。有居民聲稱自露台目擊事發經過,指斯科特合作舉手「沒持槍,但站起身時大腿上的書掉下」。她聽到斯科特問警員何事,但聽不到回答,之後就是四下槍聲。民眾亦不滿警方拒絕公開當日在場警員隨身鏡頭、以及巡邏車鏡頭拍到的片段。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3/19778899
王寶強離婚:狀態不好
1 :
GS(14)@2016-10-11 08:12:00王寶強爆出妻子馬蓉搭上前經紀人,宣佈離婚後一直躲起來,昨日他現身新片《大鬧天竺》在北京舉行的發佈會,尾聲時他主動說:「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的狀態不是很好,痛苦擱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在自己身上感受不到。我覺得確實很難挺過,但我也在說服自己,想到父母和兩個孩子,我還是相信世上好人多,相信美好。」王寶強續說:「我的回應還是交給法律,我相信法律會公平公正,我覺得不管發生甚麼,我自己會堅強挺過,我後面會投入工作。人生會遇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遇到就自己承受,想辦法挺過去,一切都會好的。」撰文:非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1/19796776
電郵門報告揭促解除機密狀態國務院救希拉莉 屢向FBI施壓
1 :
GS(14)@2016-10-19 05:28:44■西雅圖日前有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扮成「魔鬼希拉莉」。美聯社
【美國大選】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再因「電郵門」陷誠信危機。聯邦調查局(FBI)前日公開報告,揭發她任國務卿時曾用私人伺服器收發當時被列為高度機密的文件,與她的講法有矛盾;國務院高層疑為減輕醜聞殺傷力,多次向FBI施壓,要求解除電郵的機密狀態,其間談論授權FBI增派駐伊拉克特工作回報,但交易最終沒有落實。
希拉莉及其幕僚一直堅稱,她用私人伺服器處理的電郵在當時都不屬機密,但FBI的100頁報告指,在她交出的約3萬封電郵中,其中一封收發時被標籤為「TOP SECRET/SCI」,意味裏面有極度敏感的國安資訊,須由機密情報隔離設施(SCIFs)處理。涉事電郵與2012年利比亞班加西美國大使館遇襲案有關,而由於敏感資訊來自FBI,因此FBI有權決定電郵是否屬於機密。
談及增派特工「等價交換」
去年夏季,一名FBI官員接到國務院的法律顧問辦公室來電,質疑FBI把電郵資料列作機密的決定,但FBI堅持裁決正確。不久,他的同事收到國務次卿肯尼迪(Patrick Kennedy)的電話,要求他「協助修改電郵的機密級別,以換取等價回報」。另一位FBI官員證實,肯尼迪曾表示電郵的機密評級為他「帶來問題」。肯尼迪還提出「兩全其美」的建議──把該電郵解密後,列為用作保護地理資訊的「B9」級別,令電郵可豁免在《資訊自由法》規定下被公開。
FBI官員當時回應指出,自己還未看過肯尼迪所提及的電郵,但是如果國務院考慮批准FBI派遣更多特工到伊拉克,就可為他查看,但雙方的要求最終都沒有落實。而FBI經過一年調查後,局長科米今年7月宣佈不起訴希拉莉,但批評她和幕僚在處理國安機密時「極度大意」。
特朗普:比水門事件更壞
國務院與FBI均承認雙方曾作上述對話,但否認有任何「等價交換」。國務院發言人稱肯尼迪並非向FBI施壓,只是希望更了解FBI處理機密的程序,又強調是一名現已退休的FBI官員首先提出向伊拉克增派特工,但純屬與調查無關的討論。FBI辯稱「無從判斷當事人的意圖,以及他是否誤解對話氣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批評肯尼迪「非法地向FBI施壓」,形容希拉莉與國務院及FBI作出猶如「犯罪集團」的勾當,「比水門事件更壞」。希拉莉發言人澄清她的競選團從來沒有參與有關電郵機密級別的討論。美聯社/路透社/《華盛頓自由燈塔報》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620
鎖定主謀 緊急狀態未除
1 :
GS(14)@2016-11-13 11:32:31恐襲發生一年,調查工作仍未終止。法國警方早前再公佈一名在逃主謀的身份。警方指,化名「艾哈邁德」(Abu Ahmad)的就是32歲比利時籍摩洛哥裔男子阿塔爾(Oussama Atar)。相信是「伊斯蘭國」(IS)成員的他長駐敍利亞,對歐洲安全部隊的情況瞭如指掌,負責為恐襲出謀獻策,他同時是3月布魯塞爾恐襲的通緝犯之一。此外,法國警方目前已鎖定巴黎恐襲主腦身份,但未有公開。巴黎恐襲中,9名施襲者及4名共犯死亡,另有14人落網,包括唯一生還施襲者薩拉赫(Salah Abdeslam),他在布魯塞爾落網後被引渡至法國,但一直保持沉默,而且更激進,影響警方調查進度,僅了解襲擊者、支援網絡及行動模式等資料。總統奧朗德在恐襲後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至今仍未解除。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3/19832003
網誌展現參選作戰狀態 財爺講團結 瞄準689死穴
1 :
GS(14)@2016-12-06 03:49:53曾俊華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積極考慮參選特首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再出擊,於網誌引述早前訪京時有財金官員指,香港社會一定要保持穩定,否則經濟發展難以說起,而自己作為官員,會問應為香港選擇怎樣的前路,指港人若不團結,理想願景只會是徒勞無功。有學者稱,曾俊華明顯衝着特首梁振英未能團結社會的死穴出招,認為曾已進入選舉狀態,所以放下官腔,批評對手。記者:姚國雄
曾俊華最新網誌以<更美風景>為題,指上周由北京回港時在飛機上俯瞰香港,回想上幾代香港人的努力,把香港建成國際都會,「然後我也總會問自己,身為主責推動經濟發展的官員,應該為香港選擇怎樣的前路,應該為香港帶來怎樣的發展,才能讓這一代人安居樂業,也能給下一代留下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不點名回應林鄭經濟論
曾俊華引述一名北京財金官員在他此行訪京時的說話,他非常認同:「香港社會一定要保持穩定。社會不穩,經濟發展就難以說起。」他又指自由、開放、多元、法治的核心價值是香港成功根基,是必須堅持的香港精神:「近年社會爭議不斷、矛盾越見尖銳,甚至出現水火不容的撕裂情況……大部份的港人總是抱着同一個目標,就是希望將香港建成更宜居、更富活力的社會。」曾俊華表示,若港人不能團結一致,即使願景理想,計劃周詳,最終恐怕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現時優勢也可能逐漸失去。「我們沒有靈丹妙藥瞬間解決眼前複雜的社會問題。但如果我們有一個平和的氛圍、一個和諧的環境,大家能夠在互信坦誠的基礎上求同存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前指對香港經濟增長遜於新加坡,覺得不甘心,曾俊華則在網誌不點名回應這名特首戰潛在對手,指土地和人力制約香港發展的兩大因素:「和許多其他經濟體相比,我們沒有大量的土地,人力資源也隨着人口急速老化而減少。」
林健鋒:離任無礙預算案
對於未來發展,林鄭說要發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產業,曾俊華則提出要為香港傳統產業增值,「高增值、知識型的經濟肯定是香港發展應走之路」。有傳曾俊華即將辭職參選,或影響明年初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昨日指出,據知預算案已經訂出大方向,指政府運作非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的事,相信任何官員離任也不會對政府有很大影響。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相信曾俊華已進入選舉的作戰狀態,「要由本來嘅官腔慢慢改變,佢嘅說話明顯係針對梁振英嘅死穴,因為講團結,梁振英連建制派嘅團結都做唔到」。有建制派意見指曾俊華與民主派關係太密切,馬嶽則不認同曾俊華與非建制派「行得太埋」,認為曾只是較梁振英及葉劉淑儀比較獲非建制派接受,「最多只能話佢(與泛民關係)似曾蔭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5/19855202
狀態回勇 連番發炮 胡官諷林鄭 「小心聆聽不如小心講嘢」
1 :
GS(14)@2017-03-22 00:19:50■狀態回勇的胡國興昨連環向林鄭開火,獲不少選委讚好。黎樹雄攝
【3.26特首決戰】【本報訊】上周出席選舉論壇時抱恙的胡國興,昨晚狀態回勇,連番向勝算最高的勁敵林鄭月娥開火,由民生問題到重啟政改,一一瞄準林鄭發炮,例如寸爆林鄭指她與其「小心聆聽」民意,倒不如「小心講嘢」,又質疑林鄭無力營造有利重啟政改的社會氣氛,令林鄭應接不暇。論壇後有提名胡的民主派選委以至提名林鄭的建制派選委,異口同聲讚胡表現佳。記者:呂浩然 陳雪玲
雖然昨晚由選委舉辦的論壇只有選委和公眾提問環節,未有候選人互相質詢,仍無阻胡國興發揮。在首輪選委提問環節上,胡國興留前鬥後,任由林鄭和曾俊華互相借回應提問暗批對手,自己則保留發言時間向林鄭穩守突擊,例如炮轟林鄭的辭職論,並揶揄林鄭未有應邀到天水圍,「佢(林鄭)去可能有第二個佔中出現都唔定」。
指「理財新哲學」僅口號
到第二輪選委提問環節,胡國興發力,先在回應特首梁振英捲UGL案的問題時,質疑林鄭首度披露廉署正在調查,然後在回應增加資源予負責開拓土地的部門時,連環向林鄭開火。當時林鄭表示要為開拓土地的部門增加資源,乘機暗寸曾俊華指,增加資源都要視乎財政司司長的理財哲學,強調自己提倡理財新哲學。胡國興聞言即大力反駁,「呢啲舊哲學、新哲學係喊口號嘅啫,最緊要有用!」即時獲得台下選委掌聲,連曾俊華亦借用胡的說話譏林鄭的理財新哲學「確實係一個口號嚟啫」。之後胡國興未有留手,趁林鄭用盡發言時間繼續狙擊。胡回應社會撕裂問題時指,林鄭在政綱提到會盡最大努力,在人大8.31框架下營造有利推動政改的社會氛圍,他反問「點營造呢?佢一落區已經多人到唔得了圍住佢,我唔知佢點營造到咁嘅氛圍」,質疑按林鄭說法,市民可能要5年以至10年才有機會重啟政改。
選委讚胡官答得最放
針對林鄭不聽民意的弱項,胡官更出重炮狙擊林鄭稱一旦當選會聽民意之說:「林鄭話會小心聆聽,不如話會小心講嘢好啲,如果講完又收番,又話頭先講嗰啲唔對路,如果我喺法庭審訊,證人前言不對後語,你話我點樣對佢吖?」論壇後提名胡國興的衞生服務界選委蘇衍霈形容,胡昨晚表現「好似返番嚟」,能以市民角度質問兩名前高官,而曾俊華及林鄭都回應不到提問,蘇更指林鄭似乎被全場圍攻,發言時予人感覺不虛心,曾俊華則表現平穩,但部份回應完全不到題。法律界選委張達明則指3候選人都有回答其提問,至少可知道他們認同本港內部事務不應被內地駐港機構干預,他指胡國興答得最放,表現較理想。提名了林鄭的飲食界選委黃傑龍則指,胡官昨晚表現好精神;同樣提名了林鄭的進出口界選委許華傑更笑言「好在有胡官」,炒熱氣氛,未提名任何人的民建聯劉國勳則指以娛樂性而言,胡表現最好。
胡國興狙擊林鄭語錄
反駁林鄭否認透露UGL案正在調查「你做咗特首會唔會調查?咁你又唔答問題喎,咁呢啲係唔係語言偽術呢?」嘲笑林鄭強調的理財新哲學「呢啲舊哲學、新哲學係喊口號嘅啫,最緊要有用!」質疑林鄭無力營造推動重啟政改的社會氛圍「點營造呢?佢一落區已經多人到圍住佢,我唔知佢點營造到咁嘅氛圍……佢去可能有第二個佔中出現都唔定。」資料來源:選舉論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0/19964107
教堂遭恐襲埃及進入緊急狀態
1 :
GS(14)@2017-04-12 22:42:27■埃及內政部發佈恐怖分子在教堂前引爆炸彈的片段。美聯社
埃及兩座基督教教堂前日先後遭炸彈襲擊、造成46死119傷後,埃及政府內閣昨日通過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三個月。內閣發表聲明,指緊急狀態由當地昨日下午1時(香港昨晚7時)開始,但必須先獲國會批准才可落實。國會昨日舉行聽證會,傳召了內政部長及司法部長就保安措施作供,並會討論改修法例,容許加入檢控涉及恐怖主義活動的疑犯。坦塔市和亞歷山大港的基督教教堂前日先後受到炸彈襲擊,「伊斯蘭國」(IS)承認責任。坦塔襲擊的死者前晚舉殯,亞歷山大港死者的葬禮則在昨日舉行,靈柩上寫了「烈士」一字。分析認為IS近年在原本的地頭伊拉克和敍利亞節節敗退,在壓力下要在其他國家發動襲擊,以提升士氣、招攬支持者。惟在埃及,IS的影響力僅集中在西奈半島,未能奪取任何人口集中的地方。
西奈半島有受襲危險
以色列昨日就因收到情報部門警告,指西奈半島有受IS襲擊的即時危險,關閉了與埃及塔巴鎮的邊境關口。以色列昨日傍晚開始逾越節假期,以往不少以色列人都會到西奈半島度假。IS昨日就向以南發射一枚火箭。美聯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1/19986709
升穿大時代 恒指創九年半高下周港股通重開 料延續慢牛狀態
1 :
GS(14)@2017-10-08 23:40:45【本報訊】恒指重上大時代高位,見九年半新高。中秋假期間,外圍股市造好,帶動港股昨早高開247點,報28626點,突破2015年港股大時代高位28588點,但已是全日高位,尾市升幅收窄,收報28458點,升78點;H指升61點,報11459點;成交1,029億元。下周港股通重開,北水重臨,專家相信大市會延續慢牛狀態,買貨會更具選擇性。記者:黃尹華
本周港股只有3個交易日,恒指累升903點,國指亦升549點。股王騰訊(700)昨曾升逾1%見353.6元上市高位,全日漲0.75%,報352元;匯控(005)逆市跌0.6%,報77.35元。部份汽車股續強勢,吉利汽車(175)升5.6%,廣汽(2238)升3.9%,比亞迪(1211)升2%。特首林鄭月娥下周三公佈首份施政報告,將聚焦減稅及樓市供應措施。地產股個別發展,長實(1113)升0.3%,新地(016)跌0.4%,農地土儲較高的恒地(012)則無升跌。
日均成交僅當年一半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港股經過升穿2015年大時代高位後,下周表現將較關鍵。下周一A股及港股通均回復買盤,目前難以估計經歷連日挾升後,北水會否追貨,但部份之前重倉股票或會有回吐風險,大市下周初或會受壓,但最差情況不會跌穿28000點,之後將回復慢牛狀態。黃國英認為,北水之後買貨會更具選擇性,未必會追入已炒起的內房、內銀股,可能在十九大前追入受惠國策的環保股。與2015年4月大時代相比,目前港股成交未算熾熱,當年日均成交約2,000億元,較現時日均成交約1,000億元多一倍。新鴻基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現時仲未見到全民皆股」,指今次港股應不會重蹈大時代過後暴跌的覆轍。他認為,下周北水追貨的機會較高,「啲大媽見到價越升就越會買」,但部份香港投資者可能選擇沽貨獲利,恒指可能在28500點附近爭持。宏匯資產管理董事林嘉麒表示,今次恒指的氣氛沒有2005年大時代時誇張,當時中小型股份都會向上升,但指數比大時代時候走得好,而基本因素也強。林嘉麒看好後市,但建議投資者要小心波幅,因為到了大時代的高位,雖然不是很多股份都彈升,但月內有美國縮表因素,美債孳息率也正在抽升,留意債市會否因為沽壓較大,連帶影響股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7/2017528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