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貝(五)
1.堅持創新
1983年,胡季強接受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研製利用花粉治療前列腺疾病的藥物。當時中國還沒有醫藥行業的只是產權保護條例,大量的藥物專利權都掌握在國外藥商的手中,國內藥物基本上依賴於進口或者仿製。
經過三年的努力,「前列康」研製成功,並迅速佔領了市場。此後,云山製藥廠走上一條開拓創新、推崇品牌的道路。
1994年,胡季強離開蘭溪,在杭州註冊成立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後有文章評論:胡季強看重的是杭州在交通、人才上的優勢。
2.以中藥為捷徑進行研發
胡季強認為,知識產權式醫藥行業的生命線。中國在化學醫藥產業是後行者,在化學藥物的發明創新上始終很難有所作為。因此,對於中國醫藥企業來說,研究中藥是突破國外藥物專利壟斷的最佳途徑。如果應用現代醫藥理念和技術去發現一些有用的東西,尋找重要的物質基礎,從中藥的土方、複方、汲取物的複方中找到新的有效成分,這些都是可能取得突破性貢獻的方面。
3.品牌戰略
中國原來沒有藥品知識產權保護,在前期,康恩貝曾經因此獲益,但是發展到後來,康恩貝就淪為受害者。在沒有專利保護的情況下,康恩貝採用其他手段進行保護。例如,行政保護。然而,藥品的專利保護都是有期限的,過了保護器,藥品專利勢必要公開,公開專利後,藥品廠家就只能通過品牌保護來保護自己的產品。因此,胡季強認為「康恩貝」商標以及旗下所擁有的藥品商標比藥品專利更加值錢。
軍事 | 產業 | 消費者 |
119.2 | 92.3 | 40.8 |
康恩貝(六)
公司的產品種類比較多,2009年至今收購與設立的子公司也比較多,因此進度慢了點。今天基本把康恩貝的相關內容整理完成。明天開始下一個公司—寶姿。
今天把康恩貝的子公司以及產品結構理順了,整理了公司財務數據變動的原因,並蒐集了一些關於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胡季強的新聞報導以及期刊文章。
這邊簡要說一下子公司的情況。
截止2013年,納入合併報表的子公司共有16家,孫公司也是16家。
公司的品牌一部分來自自主研發,一部分來自外部收購。2014年的一大熱點就是公司投資9.945億元收購貴州拜特製藥有限公司的51%股權。
在16家子公司中,5家為公司出資設立,6家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5家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形成的子公司有;上海安康醫藥有限公司、東陽市康恩貝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江西天施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康恩貝公司、云南康恩貝公司。
從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杭州康恩貝製藥有限公司、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江西天施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業績表現比較好。
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格局,有研報提出是:以母公司為主體的現代植物藥產業板塊以及金華康恩貝為核心的化學合成藥物板塊(包括原料藥),浙江英諾琺醫藥有限公司、上海康恩貝醫藥有限公司和浙江康恩貝醫藥銷售公司三家公司為主構成的醫藥專業營銷板塊。
寶姿(一)
今天上午把康恩貝的產品以及行業狀況整理了一下,然後開始做寶姿。由於寶姿在香港上市,財務報表披露與A股有所差別,因此進度不是很快。
一、品牌歷史
根據官網的公司歷程,整理了品牌發展的過程。
1.品牌創立與海外發展
1961年,創始人LukeTanabe在加拿大多倫多創立PORTS品牌,10號白襯衫成為PORTS時尚王國的創始之作。
此時,加拿大女性剛進入職場,寶姿No.10 Blouse成為當時成功職業女性身份的標誌,先開了時尚界簡約優雅的新篇章。
1970年-1978年,PORTS相繼在波士頓、加州、曼哈頓、倫敦邦德街開設旗艦店。
1979年,PORTS在英國相繼開設兩家精品店:劍橋的Rose Crescent店和巴斯店。
2.進入中國市場
1993年
1995年
3.品牌與電影
2006年,PORTS1961系列服飾在賣座電影《穿普拉達的惡魔》中亮相。
2008年,賣座電影《慾望都市》選用PORTS1961系列服飾為主角打造形象。
4.設計師
寶姿的設計師一直由兄弟或姐妹擔任,頗具傳奇色彩。
第一任設計師(1980年):Christine Tanabi和Miki Tanabi姐妹
第二任設計師(1988年): Dean Caten和DanCaten兄弟。
第二任設計師(1992年):Tia Cibani和Fiona Cibani姐妹
二、財務數據
寶姿的財務報表披露風格與A股不大一樣,wind數據不能直接使用,所以要摘錄下來再整理。這個過程雖然麻煩,但是可以熟悉公司的財務結構。
從整體財務狀況來看,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近幾年來放緩,毛利率水平較高,但是淨利率下降較快。在期間費用中,銷售費用率增長較快,管理費用率2013年在5%。
三、Felix夜校
今天晚上的夜校輔導講了國內一家主打廉價機票航空公司。因為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些。從招股書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強。雖然定價較低,但是客座率高,使用效率高,並且成本控制比較好。寶姿(二)
今天上午向Rick匯報了寶姿的相關信息,講了公司的歷史,看了一下杜邦分析和三張財務報表的整體情況。因為整理的資料還比較少,還需要很多後續整理工作才能有一個稍微完整的報告。此外,Rick針對之前做的千金藥業,提出要整理公司原材料價格的變化,與毛利率的變化進行比較,之前做幾家醫藥企業的時候,都忽略了這個問題。
一、千金藥業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
前面的整理有講到千金的毛利率從2010年開始下降,這與原材料價格的變動趨勢比較一致。
根據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公司生產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有當歸、黨參、穿心蓮、雞血藤、千斤拔、金櫻根、單面針、功勞木等中藥材。這幾味中藥材年度用量在300噸上下。
2003年,公司主要產品有婦科千金片(膠囊)、舒筋風濕酒、補血益母顆粒、養陰清肺糖漿。2013年,公司主要產品由婦科千金片(膠囊)、補血益母顆粒、椿乳凝膠、婦科斷紅飲膠囊。雖然產品類別有了一些變化,但是婦科千金系列仍然佔主導地位。關注的主要原材料為:黨參、當歸、穿心蓮、雞血藤。
從wind數據庫下載的價格走勢從2009年開始。當歸、黨參的單價較高,而且波動比較大(尤其是黨參)。
2009年開始,黨參價格幾乎是持續走高,最高點達到120元/千克,2013年開始有所下降,至2014年回落到20元/千克。黨參價格影響因素主要有氣候情況和市場預期。
當歸的價格2009年至2010年上升,2011年至2012年有所下降,2012年至2013年有所上升,2014年初下降,幅度與黨參相比比較小。
穿心蓮的價格在2009年2月為3.9元/千克,其後慢慢上升,在2013年3月迅速提升到9.5元/千克。雞血藤的價格變動相對較小,2009年2月為3.8元/千克,2014年6月為6.0元/千克。
二、寶姿部分
因為對港股報告結構不是很熟悉,所以調整了方法。下午主要看2013年年報,從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開始,遇到相關信息就整理進入excel。在讀完2013年年報之後,可以繼續專項整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