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直擊】擁萬張珍藏黑膠唱片收藏家開舖堅守舊物
1 :
GS(14)@2016-12-18 11:04:18你還記得上一次走進唱片舖買CD是甚麼時候嗎?在甚麼都電子化的時代,下載電影、音樂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走進實體唱片舖慢慢行一圈,再決定「買音樂」,似乎已經離我們十分遙遠。雖然很多的唱片舖不敵科技浪潮,在這幾年紛紛倒閉,但有些人對音樂以及藝術該如何呈現仍有極度堅持。在美國洛杉磯荷里活開設唱片舖「The Record Parlour」的休默斯(Mr. Chadwick B Heumus)與霍尼茲利加(Chris Honestschlaeger),就是最好的例子。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店名「The Record Parlour」大大印在卡片上方,底則下寫着「20世紀娛樂大百貨」(An Emporium of20th-Century Entertainment)。乍看之下似乎讓人有點一頭霧水,但是一走進店裏你立刻就會明白這樣的稱號從何而來。超過1.5萬張的黑膠唱片作為主力商品,還有卡式帶、點唱機、音響器材、甚至是復古電視遊戲機,無一不讓來到這裏的顧客眼花繚亂。
Chadwick和Chris在三年前開設了「The Record Parlour」,帶點藝術家氣息的他們,隨性的要記者稱呼他們名字就好。看到記者因為店裏大量的唱片感到興奮,Chadwick神秘的說,千萬可別以為店裏就只有這樣了,「其實我們另一頭還有個『密室』呢!跟我來,讓我帶你去看」。打開門,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另一頭的「密室」。大大的空間裏,放眼所及皆是夢幻逸品,不愧敢自稱為「20世紀娛樂百貨」!他表示,「許多名人都在我們這裏辦過活動,像是『Focus...』(製作人)獲格林美獎的慶功宴,就是在這裏舉辦。另外,Dr. Dre也在這裏辦過私人活動」。他強調,這些珍貴的收藏品,都讓整個空間的氣氛很不一樣,充滿一種時代的文化氣息。
Chadwick說,店內最特別的蒐藏品就是一台1971年生產的商用電子遊戲機。他非常自豪地表示,這台機器不但保養得很好,功能也都維持正常,「曾有人出價1萬元美元(約7.8萬港元)要向我購買這部遊戲機,但我還是不願意割愛,因為我認為這部機的價值絕對不止如此」。接着他也帶記者看了幾部復古的點唱機,每部外型都別致而有所差異。Chadwick認為這些點唱機除了播放音樂,背後也有其代表的時代意義以及藝術價值。雖然「The Record Parlour」內的珍藏種類繁多,但一說到最愛,Chadwick強調「當然是黑膠碟」。他表示自己蒐藏黑膠唱片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幾乎是用一生的時間在搜集。講到最得意的收藏品,他很得意地指着牆上一張名為《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的唱片說,「這真的是稀世珍品,非常少見……封面是由安迪華荷(Andy Warhol)所設計,而封面的香蕉皮就是一張貼紙,可以撕下來的,然後會看到香蕉。可惜的是,我們購入時蕉皮已經不見了,但是這張唱片仍然很有價值,非常少見」。即使店裏賣的是「上世紀的娛樂」,但是顧客其實不止「阿叔阿嬸」。Chadwick說,「我們店裏有各式各樣的顧客,各種族群、年齡、性別的客人都有」。30歲的Marshall就是「The Record Parlour」的忠實顧客,他表示:「這裏的唱片都很有品質,沒有刮痕。我這次來為太太挑唱片作禮物,品質都很好。說真的,音樂還是類比式的最好,比電子化音樂好多了……除非你有荷里活等級的錄音和播放設備,不然類比式的音質真的是無與倫比」。而26歲的Perkins住在附近,也很常來店裏尋寶,他說,「這裏的員工非常喜歡幫助顧客,他們對音樂非常了解,也有很淵博的知識。而且這裏的氣氛和裝修,彷彿都在歡迎顧客來,我真的很喜歡」。其實Perkins所說的,正符合了這家店開設的動機與初衷。Chadwick說,「我們不希望大家單純的認為『The Record Parlour』只是一間商店;我們希望的是能夠提供一個自在的環境,讓喜愛老唱片的人都可以很投入、很享受來討論與學習。這裏不但讓你可以找到喜歡的唱片,也是一個社交的場所,一個讓你尋找文化的地方」。Chadwick也向大家強調,「這裏是個沒有壓力的空間,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350
【小時候】收藏家工廈砌懷舊士多 經典枱面遊戲機放角落偷偷玩
1 :
GS(14)@2017-01-12 08:04:04原本經營鈕扣生意的李志偉(Patrick)是士多狂迷,於是四處搜羅各式陳設,落手落腳「砌」出一間「美樂士多」來滿足自己,也把收藏公諸同好。
小時候,家樓下總有一、兩間士多或雜貨店,有些更有遊戲機,是細路哥的聚腳地。近年士多買少見少,取而代之的是「梗有一間喺左近」的便利店。租貴又經濟不景的時代,偏偏有人因為「尋開心」落手落腳「砌」出一間七、八十年代的懷舊士多,重現最好的時光。
原本經營鈕扣生意的李志偉(Patrick)是士多狂迷,於是四處搜羅各式陳設,落手落腳「砌」出一間「美樂士多」來滿足自己,也把收藏公諸同好。「士多對我而言係幾開心的回憶,加上有好多收藏唔可以放屋企,所以可以砌出嚟好似士多一樣,我好開心。」
拜訪日本收藏家 重組細路聚腳地
看到這間士多,真的像回到過去,就連擺位跟足當時的士多——汽水冰櫃要近門口,方便客人路過就買;貴價的煙酒就要近收銀位;還有一道神秘的門,門後藏着老闆賺錢重地「麻將房」。
Patrick認為士多的回憶,最重要是打遊戲機,因此他添置了幾台枱面遊戲機。然而,這種枱面遊戲機幾乎已絕跡香港,要特地到日本找回來。「有日本收藏家,收藏呢啲遊戲機。經朋友介紹,我哋就真係去拜訪佢。」最後,因為Patrick和拍檔的誠意,日本收藏家終肯割愛幾部。而遊戲機之所以要放在小角落,是因為當時士多要先拿牌照,才可擺放遊戲機。不少士多會把遊戲機推到最角落且放下簾幕,偷偷做生意,把小孩的玩樂天地藏起來。
為了重現回憶,士多內擺放了舊廣告版、洋酒和塑膠玩具等舊物,讓客人驚喜。
這種枱面遊戲機幾乎已絕跡香港,要特地到日本找回來,而且仍運作正常。
投幣磅重機,以前多在戲院找到,大人小孩一樣玩得開心。
汽水鐵冰櫃 回到青澀歲月
為了重現回憶,士多內擺放了舊廣告版、洋酒和塑膠玩具等舊物,讓客人驚喜。黃先生看到可樂搖搖,直言感到非常興奮,「可樂搖搖都已經搵唔到,但而家又見得返!」
Patrick從灣仔一間士多入手了傳統汽水冰櫃,上面的迷你電視機,播放着由11歲兒子剪輯的舊電視廣告。邊聽當年的廣告主題曲,邊喝着支裝飲品,Patrick笑說就像回到從前年輕的時候。「客人買支汽水企喺士多飲,聽埋啲歌,感覺都唔同啲。」訪問當日,的確位位客人都特意買一支汽水,而且都非常純熟——從冰櫃取出汽水,用櫃上乾布抹乾樽身,再用扣在櫃邊的開瓶器「咔吱」開蓋。
Patrick從灣仔一間士多入手了傳統汽水冰櫃。
綠寶、可樂和麥精等支裝飲品都有供應,喝完可以放到旁邊的汽水架。
「尋找士多的故事」 延續士多回憶
這還有吃的,有玩的,但說與博物館的最大分別,或許是冰櫃旁邊的一面牆。這面牆會收集大家的故事,Patrick表示好多客人都會有事跟他分享,會大談以前家人開士多的故事,他呼籲大家一起分享士多的人情味和童年回憶。「佢哋最初擔心唔知寫乜,打牌、遊戲機、賒數、送貨,佢哋覺得都是平常事。但我覺得年紀輕人,其實唔知道呢啲事發生過。」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收集很多香港真實的士多故事,最終甚至結集成書,把最好的時光分享開去。
這面牆會收集大家的故事,Patrick呼籲大家一起分享士多的人情味和童年回憶。
Patrick:「佢哋最初擔心唔知寫乜,打牌、遊戲機、賒數、送貨,佢哋覺得都是平常事。但我覺得年紀輕人,其實唔知道呢啲事發生過。」
一道神秘的門,門後藏着老闆賺錢重地「麻將房」。
美樂士多長沙灣百美工廠大廈12C室星期一至日12:00-19:30記者:黃凱婷攝影:黃子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1/19892898
【今晚食隻雞】斬雞剪雞 終極收藏秘笈
1 :
GS(14)@2017-01-27 07:41:14在家要整白切雞不難,但要斬出一盤漂亮整齊的雞卻不容易。問到媽媽輩都只會說:就斬下去呀,哪有難度?可是新一輩連原隻雞也不常煮,要斬出一隻靚雞也太難了。這次請來雲來軒黃亞保師傅的外母大人石太來分享斬雞心得,好歹是入廚多年的掌廚娘,石太也表示她習慣都是用刀來斬雞,因為比較順手,靈活好運刀;但她也知道年輕一輩的太太們不習慣用刀,所以也同時分享用剪和刀切雞的心得。
用刀和鉸剪處理的雞,最大分別是在雞腿部份,由於雞腿骨太硬,所以用鉸剪來剪會較困難,不會剪太細件,邊口位也會稍為不平滑。而用刀的話則可以更有力和靈活,肉和皮的邊位會更整齊。不論用刀還是鉸剪,要把雞分件的次序大致相近,先把雞對開切。酒樓的師傅會把雞正中開始破開,家庭主婦力氣較細,可以避開中間最硬的背骨,把雞分大細邊再把背骨切走。將雞分邊後,便要先起雞翼,再起雞腿,然後把半邊雞再對開分件,依這次序去切雞,便可以井井有條,擺放碟上也更整齊。記者:謝翠玲攝影:潘志恆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剪刀要選長身、鋼水硬淨的,以對付硬雞骨。但第一下落剪要大細邊,避開中間最硬的背骨。
用鉸剪來剪雞腿骨時要落剪深一點,比較好就力。
剪刀剪出來的雞。
如果斬雞最好用厚身和木柄的刀,重身些可省力更好斬,木製刀柄可以避免滑手,握刀也更順手。
用刀斬雞時,要先落刀到雞肉上,確保刀不會走位,再用另一隻手壓刀背借力,斬出來便雞皮和肉不會散開,也避免滑刀。
刀斬的切雞較整齊,還可以用雞柳扮作翅膀裝飾,增添貴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7/19910054
小方收藏球星產品保值
1 :
GS(14)@2017-04-10 23:36:05方力申與衛詩雅昨日在銅鑼灣出席活動,NBA球星荷利(Robert Horry)亦有到場助陣。三人打籃球時,小方被荷利讚技術不錯,最後小方和衛詩雅趁難得的機會,埋身向荷利索取簽名。小方平時有儲球星產品,收藏過百種,他還教衛詩雅要將簽名物品驗證才值錢,他說:「有幅球星簽名畫都值十幾萬元,但試過拎唔到驗證被騙幾千元。」他的珍藏放於迷你倉,見到衛詩雅有簽名籃球想打主意,笑稱可以幫手驗證。另外,衛詩雅考慮儲球星產品,她本身有鑽石鑑證師牌,她指沒男友以假鑽石當真作為禮物,她說:「冇,因為買親都經我買嘅。」採訪:王連連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0/19985096
紅的見證收藏報刊
1 :
GS(14)@2017-06-16 01:58:44■詹秉熙在家中儲了兩箱當紅時做過的訪問及封面雜誌。
歌都有得唱「懷緬過去想常陶醉……」,一剎那光輝未必是永恒,但肯定開心。24歲出道就擔正做男一的詹秉熙,第一部電視劇《畫出彩虹》,合作演情侶的女主角拍檔,就是當年港姐出身、今日已蜚聲國際的影后級人物張曼玉,當時兩人都是青春少艾。兩位風頭人物在當時替不少周刊雜誌拍了不少封面照片。雖然已是32年前的事,但在詹秉熙上水村屋的四口之家內,依然收藏了整整兩箱他做封面、接受訪問的雜誌、報刊。對着面前超過四分一世紀的歷史見證,見證着詹秉熙都曾經當紮過。過百本的書刊中有不少是他跟張曼玉做封面,當中有一本無綫的官方刊物《香港電視》。撰文: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5/20055994
【iPhone十年】收藏家評iPhone7似Android蘋果員工相片被惡搞一夜成名
1 :
GS(14)@2017-07-01 10:50:56iPhone10年,除了改變了人對電話的認知,讓你一手就能掌握世界資訊,其實亦影響了不少個別人仕,帶給他們有趣的、好的、壞的回憶。
iPhone10年,除了改變了人對電話的認知,讓你一手就能掌握世界資訊,其實亦影響了不少個別人仕,帶給他們有趣的、好的、壞的回憶,今日就讓一班不同的iPhone人,分享他們的iPhone事。
電話收藏家Gary,從初代iPhone儲到iPhone7,難得每部機都保讓得宜,就連十年前的初代都操作正常,他回想:「第一部iPhone是6千多元買的水貨,要解鎖才用到,但卻值得,因它的設計夠破格簡約。」不過他就對近代大mon機不太欣賞:「大mon只為打機睇片,不單沒有改善令人與人溝通,更是讓人們更少溝通。」
如果你有做過「果農」,或者都會記得「白果仔」。J Fung是前Apple員工,機緣巧合下竟成了香港代表之一,可以飛到美國拍攝一系列公司用硬照:「當然開心,不是人人可以有這經歷。」不過卻同時因機緣巧合,他的相片竟然出現在Apple未能成功訂iPhone的一頁,成了果農和網民的嬲嬲和發洩對像,慘成「白果仔」,他回憶:「當時自己有在youtube發佈短片,所以好處是好像『出了名』,有更多人看我的片,但因件事太爆,如果我是Apple老闆,見到有個員工弄得如此,我或許也會不高興。」
記者:韓繼聰攝影:梁志永、王國輝、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1/20074548
【專題籽】收藏和服港女 粗魯變優雅 和服下遇見另一個我
1 :
GS(14)@2017-10-09 04:03:08Moona在日本舞教室練習《藤娘》,穿上代表年輕少女的振袖來迎合歌曲意境和舞步。礙於練習關係,腰帶只用了較為簡單的半幅帶,一般來說,平常是不會這樣穿的。
【專題籽:港情港趣】一年容易又中秋!天氣尚未轉涼,各大品牌早已急不及待、紛紛推出秋冬系列,正當不少女生都在盤算怎樣投放「資源」購置新裝之際,剛剛遷入新居的張月華(Moona)卻在苦惱如何安置自己的寶物。「衣服季季不同,甚麼時候都可以買,但這些和服卻要特別去選購,有緣才買得到。」因為日本舞而醉心和服,幾年下來,Moona漸漸成了小小收藏家,不但在搖曳的裙襬間體驗與和服共生的舞蹈世界,在層層叠叠的衣料之間,她更遇見了藏在和服下面的另一個自己。
近年的旅遊潮流強調個人體驗,吸睛又呃like的和服體驗更加是不少港女到日本旅行的重點行程之一,Moona也不例外,幾年前到日本旅行時首次接觸和服,本身是平面設計師的她,一下子就被和服的顏色和圖案吸引住了,而保暖的和服更讓她撐過了那次寒冷的假期,令她對這傳統服飾留下了深刻印象。向來鍾情日本文化的她,回港後在機緣巧合之下到了「若柳流香之會」學習日本舞,舞者需以和服的顏色和圖案來配合歌曲意境及舞蹈動作,於是Moona在不經意間,開展了蒐集和服的旅程。「我本身比較爽朗,但穿着和服後,所有動作都要放輕、放慢,讓我變得更加斯文。以前我的衣服主要是黑白灰三色,而和服像浴衣和小紋都色彩繽紛,和服給我更多選擇,甚至令我跳出自己的框框,讓我知道『咦?原來我都可以這樣着!』」眼前的Moona樣子甜美斯文,很難想像得到從前的她會是如何粗魯,那是舞蹈改變了她,也是和服改變了她。「穿上和服時端莊優雅,配合日本舞的動作更是錦上添花,在擺動中能顯示和服的美態。」在日本,傳統的日本舞分為花柳流、藤間流、若柳流、西川流及坂東流五大流派,而Moona所屬之若柳流,可說是五大流派之中、唯一可以在香港找到的日本舞流派,Moona視老師若柳智香為學習榜樣之餘,對於老師為她挑選的第一套和服,更是珍而重之。「那是老師從日本給我買回來的,她特別為我挑選適合我的顏色,很感動。」那是一件紫色底印有粉紅色及白色蝴蝶圖案的浴衣,穿在頎長的Moona身上,秀氣又好看。
浴衣、和服 儍儍分不清?
「和服」是日本傳統服飾的統稱,很多人都以為「浴衣」(yukata)是和服的一種,其實嚴格來說,「浴衣」算不上是和服,要數正式和服,最常見的就有「小紋」(komon)。顧名思義,同樣的花紋會重複地出現在「小紋」的布料之上,那是正式和服種類中最簡便的一種,不像浴衣般受季節限制之餘,一般逛街、吃飯、看戲都可以穿着。除了小紋,較高級的還有「訪問着」(houmongi),浴衣和小紋或訪問着的分別,在於浴衣一般是棉質或合成纖維、而小紋或訪問着則多以真絲製成,兩者最明顯的分別除了是布料材質和厚薄外,小紋和訪問着後領附有啪鈕、領口位置露出裏面的內襯衣長襦袢(nagajuban)衣領,以至腰帶使用更闊更厚的名古屋帶(nagoya-obi)或袋帶(fukuro-obi),都是能夠清晰區分正式和服與浴衣的方法之一。「夏祭時出席煙火大會一般會着浴衣,但出席隆重場合就要穿訪問着,年輕女生則會穿振袖(furisode),畢業禮或成人禮時最常見。日本人的美學頗特別,越年輕的顏色越見豐富,成熟女性則穿得較為清雅。」訪問着的特色在於其「繪羽」,布料上的圖案可以跨越縫線、攤開時成為一幅大圖畫,日本人的美學,就是令人賞心悅目。
着衫都要考試?
傳統和服分類仔細,對於如何穿着和服,不是路人甲乙丙丁說會就是,日本人就設有和服着付(Kitsuke)的資格認證考試,首先要懂得自己穿,然後要懂得為別人穿,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考取着付師(Kitsukeshi)的專業資格,成為和服穿着方面的老師。Moona呢?原來早已考獲「基礎科前期」證書,雖然只能為自己穿,但可見Moona是認真對待和服穿着這回事。她說︰「懂得正確穿着和服是很重要的,那是對別人文化與傳統的尊重。我參加考試是希望能夠虛心學習別人的文化,和服這麼漂亮,都要着得好看、合格才行。」正正因為認真,有時反而Moona亦會看不過眼或失笑,「有時大機構都會穿錯,簡單如穿着浴衣,也不是只穿單衣和半幅帶(hanhaba-obi)就可以,入面還需要穿着腰紐和伊達帶。先不說穿着手法是否正確,首先物品要預備充足,我們借用別人的文化,就要尊重他們的做法。」Moona不但在和服下遇見另一個自己,和服還教會了她對抗亂世的道理——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Moona心繫若柳流,藏品當然少不了印有若柳流家徽的浴衣。
無論是較常見的小紋、還是較高級的訪問着,入面都要穿着內襯衣長襦袢,並在領口位置露出裏面的襦袢。
穿着小紋和訪問着時需要使用的腰帶和補正。
小紋和訪問着是用更闊更厚的名古屋帶。
配襯浴衣的半幅帶。
「繪羽」是訪問着的特徵,圖案不像小紋般重複,展開時像一大幅圖畫,有故事結構。這件真絲訪問着是Moona二手購置回來的。
若柳智香來港二十多年,Moona視她為自己的學習榜樣。
若柳智香老師為Moona挑選的紫色浴衣,是她第一件正式擁有的和服。
小紋的布料上印有重複的花紋與圖案,是不少港女到日本參加和服體驗時會穿着的種類。
穿上振袖的Moona(左)斯文優雅。
採訪:劉嘉寧攝影:黃健峰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7/20164791
內地拍賣業興起 收藏家由18至70歲
1 :
GS(14)@2018-01-08 00:41:11■已故美國影星Paul Newman獲妻子送贈的Rolex Daytona,今年10月以歷史高價1,780萬美元拍出。
【本報訊】中國市場對拍賣行業日益重要,原因是藝術氛圍漸形成,而異於傳統中國藝術的鐘錶亦有市場。拍賣行富藝斯(Phillips)亞洲鐘錶主管Thomas Perazzi指,中國手錶收藏家年齡涵蓋18至70歲,不少年輕人是收藏家後代。
■富藝斯亞洲鐘錶主管Perazzi(左)及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陳瑞華。黃耀興攝
Rolex Daytona近1.4億拍出
在行業打滾近11年的Perazzi指,拍賣行尋獲拍賣品方法主要有三招,首先是透過專員認識行業專家,其次是主動去捕捉價值被低估之手錶,最後是靜待買家主動查詢。手錶價值主要來自數量、質量、歷史三因素,Perazzi舉例,已故美國影星Paul Newman於六十年代獲妻子贈Rolex Daytona,並在他拍攝賽車電影《Winning》時配戴,錶底刻有「DRIVE CAREFULLY ME」字句,是手錶收藏家珍愛的典範,今年10月以歷史高價1,780萬美元(約1.4億港元)拍出。他又分享一次捕獲低估值手錶的趣聞,事源他由瑞士乘飛機到美國,發現旁邊乘客一枚古董Rolex Daytona不俗,然後展開7小時游說,最終勸服他拿出拍賣,原先估值1.2萬美元,拍出價達5萬美元,「你永遠唔知道幾時撞到機會,可能搭地鐵都會有。」另外,富藝斯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陳瑞華提到,該拍賣行三年前進軍亞洲,當代藝術、設計品、鐘錶等具行業領導地位,自從東京、台北、首爾、香港等開展業務後,收藏家參與增加26%,而銷售佔全球四分之一,未來擬進軍上海。拍賣行生意模式主要是賺取拍賣品佣金,究竟一般人如何入行?陳瑞華認為必須要喜愛藝術及與人交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2404
【睇展覽】收藏家鍾燕齊私伙招財貓 70年代小巴擺車頭吸客
1 :
GS(14)@2018-01-28 18:25:15鍾燕齊自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等物,並於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
農曆新年將至,大小商場都開始擺放各類狗狗擺設,「送雞迎狗」,而寓意招財招福的招財貓,則任何時候都討人歡喜,地位絕不輕易被動搖。談到招財貓,當然不只是「左手招財,右手招福」,本地收藏家鍾燕齊近日就展出近30件招財貓收藏品,原來不同年代和地方的招財貓,背後都有不同故事。
鍾燕齊在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教科書等舊物,更在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談懷舊,也希望參觀者從文具看時代變遷。這兩年有了領養回來的貓店長「阿銀」,他開始認真地收藏招財貓,笑言:「我不是一個貓奴,任何小動物我都喜愛,但可能對阿銀特別有感情,收藏招財貓算是曲線反射。」他收藏了數十隻招財貓,數量算不上十分多,原因是尋找招財貓並不容易,「就算我們上一些日本拍賣網站,都永遠不夠日本人快,只要稍有猶豫,招財貓就已經被買走。」在香港找招財貓也非易事,他在facebook等不同網上平台徵收招財貓,花了三個月,最後只招收到兩隻,「反映招財貓在香港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黃金時期應該是70年代至90年代初,後來大部份招財貓因為陳舊發黃,落得被扔進垃圾桶的命運。」
中間高16吋的招財貓,是誤打誤撞下在石硤尾邨一所老店尋得。
這批底部裝彈簧的招財貓來自70年代的12座位小巴,行車時像向路人招手一樣。
除上網購買和收集,他還特意走訪不同地方,尋找招財貓的身影,例如展品中最大、高16吋的招財貓,則是他誤打誤撞下得來。鍾燕齊本來在白田邨一間準備結業的文具店訂了一隻招財貓,但因為自己遲到,招財貓已被其他人買走,他在店舖跟老闆閒聊期間,剛巧有位到附近買菜的老婆婆經過,無意中聽到鍾燕齊在尋找不同招財貓,就邀請他到自己位於石硤尾邨的店舖,看看她的招財貓。鍾燕齊說:「她的招財貓已經在店舖擺放近30年,到手時當然很骯髒,但經過清潔後,它還是很漂亮,泛黃的身體正是時間流逝的痕跡。」另外,他還特意到小巴站尋找70至80年代、擺放在小巴車頭的彈簧招財貓,「小巴行駛的時候,招財貓就會動起來,就像不停向路人揮手一樣,客人上車付錢,是名副其實地招財。」
來自日本其中一個招財貓發源地豪德寺,胸口沒有金幣,寓意錢財得靠人自己努力。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產物,以低溫陶瓷製成。
在他的收藏中,還有些來自不同地方和時期的招財貓,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文化大革命時,中國算不上富裕,但當時的招財貓卻用上低溫陶瓷等技術製作,形態亦有象徵富裕之意,例如貓會手持肥美大魚,或者坐在紅色布料上,「因為政府要做思想教育,所以很多文教用品、裝飾品甚至平面視覺作品,都會令人感覺當時中國很富裕。」而在一個半世紀前,日本經濟不景,各地同時出現了代表祝願、豐足的招財貓,「日本招財貓的歷史,到現時為止還未能統一,起源眾說紛紜,造型上也不一樣。」例如豪德寺以人手製造的招財貓,胸前是掛着鈴鐺而非金幣,寓意人即使有了招財貓,但要得到錢財,還要靠自己努力,「信則有不信則無,我覺得招財貓就是種心靈慰藉。」
招財貓形狀的印台,約為80年代產物。
招財貓千變萬化,有的動作不是招手,而是雙手合十的請安姿勢。
「銀の招財貓賀新歲」地點:大角嘴福利街8號港灣豪庭廣場日期:即日至3月2日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7/2028681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