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出書容易賣書難
1 :
GS(14)@2012-07-25 12:34:4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5/16544429
李怡先生在專欄講述其寫作生涯雖然很長,但從來不敢自稱作家,只是寫作者或寫稿佬。因為先生心目中,作家應該是從事文學創作而且有成就有影響的人,他不敢當。先生再講到剛滿101歲的楊絳先生,評論家讚譽她的文章「具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她說:「我不是專業作家,文集裏的全部作品都是隨遇而作,我只是一個業餘作者。」
今年書展有位16歲的本地中四學生,在家人支持下投身小說作家行列,在書展售賣自家創作的科幻故事。自言在寫作過程最大困難是懂得的詞彙有限,「有時寫完會發現,同一段、同一個字竟然寫咗三次」,更指新晉小說家要出書困難不少,「香港冇乜平台畀新人投稿,報章嘅專欄都係名作家;有人想從事創作都會被打沉,寧願踏實搵份工。」
後生果然可畏!一個自認詞彙有限的作者夠膽出書自稱作家確實令我大開眼界。今年出了第四部新書,亦好歹在《蘋果》叫做有個專欄。小的不才,在各位文壇前輩面前,從不敢以作家自稱,只敢以學生自居。
想出書只要有錢,大把出版社可以效勞,難的是發行,缺的是自知之明!有圍內人認購或是自費印來派街坊的是例外,真要靠街外客來買書事實上一本都難。可知能夠賣得出一版即是二千本經已算是暢銷書?我是個過來人,明白箇中艱難。
出版社出資為我出書能有多少利潤?出書只為自娛,當然毋須顧慮市場及讀者的反應,但打開門口做生意,從商業角度出發作考慮最正常不過,否則難逃執笠命運。
投訴香港缺乏平台讓新人投稿就絕對不是事實,我就是個最佳人辦!小朋友,多讀書學多隻字練好支筆再講吧!
張慧敏
職場慧眼:讀者提問
1 :
GS(14)@2012-07-30 14:15:2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0/16557860
首先必須多謝各位讀者自開欄以來一直的支持,更加多謝你們對我的信任,分享生活工作上的遭遇和點滴。以近日收到的電郵數目來看,我這個專欄確實越來越受歡迎!一則以喜時、一則以憂!讀者提得問,當然會心急想知我的看法,希望盡快得到回覆。這個是專欄不是信箱不可能只是答問題,亦有不少有時間性的話題要馬上捉住脈搏寫,還望各位見諒!
借此機會和各位解釋清楚我的立場,答與不答的考慮。電郵地址經已開宗明義是 Forum,所以我只會公開答。有讀者要我私下作答,亦有要我立即回答,若非事關人命危在旦夕,我只能一概不答。至於保障私隱,不用讀者要求,所有敏感及個人資料,我確保不會公開,請各位放心。那些幫人問的提問我基本上一概不答。皇帝不急太監急來做甚麼?提問不是問卜問卦,我沒有龜殼水晶球,有何能耐無中生有為各位指點江山定前程?
還有就是那些長篇大論的「論文」,我老花又缺乏耐性,沒有可能捱得完。既然已經這麼精心「計算」又詳盡「分析」過,照計何去何從應該很清楚,很明顯要的根本不是意見,何須大費周章來說服、質問、以及為難我?擺明撩交打的請體諒我年紀大兼機器壞,時日無多生命寶貴恕難奉陪!
為此我特意打電話給老總問意見,講到底讀者才是真正的米飯班主,我得失不起。老總當頭棒喝,以一己有限時間資源要滿足所有讀者要求根本就是不可能!老總反而提議我把問題分類,歸納然後以專題討論形式作詳盡分析。他可以彈性處理配合,加開周六及放寬字數限制讓我暢所欲言。
未知各位讀者意下如何?
張慧敏
職場慧眼:煩惱自尋
1 :
GS(14)@2012-07-31 12:01:06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1/16561893
老友 B八面玲瓏人脈廣見識博生性熱情,很自然成為友儕「每事問」的首選。雖然問路求教者絡繹不絕,好客的他總是來者不拒。意外聽聞得他最近居然玩「歸隱」,事出必有因,馬上打電話問清楚。
話說他好友的女兒外國大學畢業回流,自稱對紀律部隊的工作最有興趣,不過老鼠拉龜不知如何入手。她老竇即時想起老友 B,連忙請他幫忙。 B義不容辭馬上安排飯局兼做陪客,介紹警官老友與阿女認識,講解入職要求及一切須知,包括工作的苦樂。警官講得很清楚,他這份做了超過二十年的工作,令他幾乎斷六親!要是沒有興趣熱誠使命感,壓力大要求高時間長又不穩定,實在很難捱得住。講完一大輪之後問阿女有沒有問題要問,阿女問他工作會不會很辛苦,時間會不會很長。
老友 B雖然呆在當場,不過紀律部隊不只得當差,再接再厲安排阿女和任職 ICAC的朋友食飯。朋友詳盡講解日常工作範圍當中苦樂,入職要求途徑等等,然後問阿女為甚麼對紀律部隊的工作如此有興趣。答案是她愛自由,不喜歡獃在辦公室做刻板枯燥的工作!然後再問工作會不會很辛苦,時間會不會很長,薪酬會不會比當差高。老友 B見朋友面色一沉,馬上接口說趕開會埋單走人。暗怪自己太過心急又過份認真,決定就此罷手。
誰料第二天一早接到好友來電投訴,說女兒埋怨他安排不周,明知趕時間何必還要約她出來,未問完就要走浪費她的寶貴光陰。見了兩個 Uncle她還是一頭霧水,要求多找幾個來問問。
老友 B說他無能為力,請他另找高明幫忙。幫人反被這位朋友怪他虎頭蛇尾辦事不力,能不心淡嗎?
張慧敏
職場慧眼:禮貌與文化
1 :
GS(14)@2012-08-01 10:46:0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1/16564961
上周五《蘋果》報道早前《讀者文摘》在全球36個有出版該雜誌的城市派員「放蛇」做禮貌測試,以會否為尾隨者開門、售貨員面對小額交易時有否說「謝謝」,以及會否在繁忙街道為別人執拾掉在地上的文件為項目做測試。結果香港只排27位,得分率只有45%,遠低於54.4%的平均比率,比六年前再跌兩位。有專家指港孩過度被照顧,加上港人生活緊張,料因此越來越無禮貌及不願主動助人。亦有通識老師認同,但他質疑測試結果未必完全反映實況,因港人生活緊張,不同區域測試或有不同結果。
老老實實,如果排第一位的不是紐約,都還勉強或者遮到醜。紐約出名生活緊張節奏急促,比香港過之而無不及,還有何藉口空間抵賴?幸好測試的不是門開關,否則分數及排名肯定同創新低!擺明是公民教育出了問題,市民沒有公德心的最佳證明!還浪費時間心機資源搞那甚麼國民教育?搞掂這個更迫在眉睫的公民教育先啦唔該!
公德無分國籍
講到公德,不得不提洗手!如廁之後洗手算是公德還是私德?涉及的不只個人衞生而是散播病菌,影響大眾健康的豈能自私?更和個人的質素及級數有關。
不少香港人把矛頭指向內地遊客及新移民,打尖插隊吐啖亂拋垃圾隨處大小便,沒有禮貌兼文化,但總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那些大刺刺霸佔傷殘老人大肚婆座位、車廂內肆無忌憚飲食爭先恐後搶位坐、大聲喧嘩又爆粗、亂過馬路的行人、公眾地方到處追逐亂跑的小童,難道當中沒有香港人?其身不正的話又有甚麼資格罵人?
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亡羊補牢,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張慧敏
職場慧眼:未打先輸 張慧敏
1 :
GS(14)@2012-08-03 13:30: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485
南韓女劍擊選手申雅嵐,因大會計時器在關鍵時刻出現故障,敗給德國的凱達曼,無緣晉級金牌爭奪戰。申訴不獲接納,霸佔場地超過一小時坐在劍道上痛哭,接受採訪時表示「贏的應該是我」。還說是這事件導致她在銅牌爭奪戰中失利,最後要空手回國。
不是幸災樂禍,2010年亞運的跆拳道比賽,被南韓莫名取消資格的楊淑君不同樣是無辜?歷年來多少不同運動比賽項目賽事,因為裁判出錯而輸?還記得當年世界盃馬勒當拿那入球明明犯手球,偏偏球證看不見,判為入球,即使事後翻看錄影證實錯判,但根據賽例賽果不會作任何更改,服氣不服氣也好,都要接受。至於贏得光采不光采,自有公論。
申雅嵐以這種心理質素迎戰等同自動棄權,銅牌爭奪戰未打先輸!要做大事成大器,生死都可以置諸道外何況輸贏?入得最後四強講技術大家不相伯仲,輸贏要靠臨場執生應變,情緒一定要控制,領先落後都不能急,一急就會影響判斷及發揮。
人非草目,尤其遇上不平,激動在所難免。不過大敵當前要識得分輕重,既然無法扭轉局面就要有拿出氣魄來扭轉心情,重整旗鼓,才會有望翻身。身為賽手無視銅牌戰在即,放不下包袱無法自控哭得筋疲力盡,是任性更是自毀的行為!
贏得光采 輸得精采
剛巧保險 K在面書問:「有志者事竟成」 vs「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哪句才是真正金句。我答兩句都是,不過有先後次序之分,不能掉轉。正因為「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常情,所以一定只是「有志者」,才能夠「事竟成」!單有志者但不識常情,可以成就些甚麼?所以幾時我都話,贏要贏得光采,輸亦要輸得精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