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科10年新低價奪深水埗地 市區地呎價4249元 業界:發展商睇淡後市

1 : GS(14)@2016-02-04 17:12:05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204/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元朗凹頭地皮早前流標陰霾下,約30年來未有官地推出的深水埗市區地皮剛成功透過招標售出。內房萬科置業(香港)繼去年7月以逾38億元投得屯門掃管笏地皮後,半年內再度奪地,以13.06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4249元貼近市場估值下限,平吸福榮街、營盤街與福華街交界地皮。以每方呎樓面地價計,低於嘉里(0683)2007年以4324元投得黃大仙親仁街地水平,為近10年市區官地呎價新低。有業界指出,是次中標價反映發展商睇淡後市。

明報記者 劉詠怡

萬科置業(香港)業務部助理董事(地產發展)林力山表示,項目主力提供2房戶以迎合市場未來需要,項目總投資額約30億元,料2年後可以樓花形式推出。對於測量界早前估計地皮身價介乎11.5億至18.4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3800至6000元,是次成交價貼近市場估值下限;不過林力山則認為,計及興建垃圾站及公眾停車場等因素,是次成交價屬合理水平。該地可建樓面約307,388方呎樓面,其中包括住宅樓面256,151方呎,中標者需興建一個面積約7986方呎的垃圾收集站,以及公眾停車場。

投資30億 須建垃圾站公眾停車場

深水埗已近30年未有官地供應,料該地將成區內地價新指標。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董事張翹楚認為,是次有多家本地發展商入標,卻由內房投得,成交價亦較預期低,反映業界睇淡後市,料未來樓價將再有10%至15%的調幅,預期該項目日後每呎售價介乎1.2萬至1.3萬元,即意味預計項目未來售價低於早前同區新盤呎價1.4萬至1.5萬元。

業界再調低大埔山塘路地估值

深水埗地皮以貼近市場預期下限成交,而地政總署早前推出的大埔荔枝山山塘路地皮亦將於明日截標,項目可建樓面逾115萬方呎,屬近年少有的大型項目,測量界早前估值介乎46.1億至67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介乎4000元至5800元。

不過近日續有測量師調降估值,最新市場估值已降至43.8億元至49.6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3800至4300元水平,減幅最高25%。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認為,由於項目發展規模大,加上司法覆核及近日市况轉差,投資風險較高,預計入標財團將以大型發展商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05

兩大因素主宰後市 盧志威

1 : GS(14)@2016-03-16 14:39:59

2016-03-10 HJ

這兩星期商品展開大反彈,有留意「鴻鵠財誌」都知道本欄是商品好友,理由就如2月25日〈通脹隱現 待迎巨變〉和1月28日〈金價可博升 對沖黑天鵝〉所講,當大部分人在1月仍然日日隨索羅斯沽空股、滙之時,應當迂迴側擊,避開重兵區去偷襲,結果人民幣和股市在這段時間進入上落市,商品真的展開反彈行情,證明要走出活路,不能依靠別人的想法來賺錢,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

筆者經常假設,自己身處「進擊的巨人」世界,如果我們不投資,雖然可靠高牆保護,能借地形優勢抗敵,但長期閉門不出,終會被敵方攻破,或是資源耗盡而餓死,所以就算明知外面有巨人,隨時會被吃掉,都要不時出去調查和戰鬥,以確保長期生存空間。

美通脹勁或爆冷加息

巨人力大無窮,又懂得再生,除非命中要害,才能打死一隻;但巨人數目眾多,勉強戰鬥硬碰,最終會傷亡慘重。唯一生機是,加強機動性,好像動畫中使用立體移動裝置,強化跑動走位,以便攻擊敵人的弱點,同時打不過也能逃得快點。

無論是知名投資者或是投行的研究報告,都能把市場的情緒推向某方向,從而獲得某種好處,這是小投資者所不具備的優勢;但巨人有巨人的優勢,身為弱小的人類,要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也應具備自身的優勢,如不能靈活利用機動性作戰或借地形防守,很快被世界淘汰。

商品反彈了個多月後,市場開始有如「油價看$50」、「金價最少升至$1300啦」之類的聲音,明顯地焦點開始從人民幣、股市等轉到商品,加上鐵礦石大挾淡倉後,市場反應不對勁,有點似挾死淡友後,要向下調整。

筆者自問對市場信心薄弱,朋友用利率期貨解釋,下周聯儲局加息的機會不高。但正如前周的文章所寫,核心通脹及就業數據太強勁,就算今次不加,再出兩次強勁數據,就不由得耶倫再坐着不行動,如果利率爆出大冷門,相信市場反應將十分激烈。

中國樓市也將成為不明朗因素,中央明顯想通過政策,谷起二三線內房,同時調控一線樓價。問題是市場似乎不受落,從「大陸小四生作文,由街邊撿魚引申至樓價下跌」熱傳可以看出,不信樓價會再升的大有人在。觀看歷史,當年無論怎樣調控樓價還是上升,今日會否無論如何托市,樓市還是下跌呢?

中央托樓市觀察銷量

對於商品,自己的做法是持盈保泰,套回本金, 只持有利潤部分;內房則細心觀察,如果一兩個月內銷售沒有大幅放量,可以確認救市失效,加上外滙儲備再跌幾個月,將到達危險警戒線,到時整個市場將再來一波跌浪。現在還是保持木宰羊狀態,借機動性優勢,慢慢縮入避險資產,同時增持現金,為下一波趨勢提早準備。

另外,早前有專欄刊登筆者公司LP Absolute Return Fund,由於去年12月向投資者派發每單位12元的股息,以回饋客戶支持,同時幫助長期客戶減低風險,所以1月29日價格(元)(除息前)應為139.75,去年5月高位為154.78元(除息前),至今年1月的跌浪大約下跌一成,表現未如理想,會繼續努力。

對沖基金主動派息比較少見,部分網站轉載時未能計及股息回報,請各位留意。

?

#盧志威 #港股分析 #鴻鵠財誌 - 兩大因素主宰後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87

投資精靈﹕6次黃金交叉 4次後市大升

1 : GS(14)@2016-08-09 07:15:49

【明報專訊】移動平均線是以過去一段時間的收市價計算出平均數,從而得出一個概括的走勢。當較少天數的平均線升穿較多天數的平均線,形成交叉,一般被視為利好信號。50天線若升穿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更被視為「黃金交叉」,後市多數大幅攀升。

現時恒指50天線與250天線相差小於100點,意味快將出現「黃金交叉」。不過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表示,移動平均線是相當滯後的指標,平均線上升反映指數已上升一段時間,所以「黃金交叉」一出,反而有機會出現調整。

事實上,自2008年後恒指曾出現6次「黃金交叉」,該6個交易日都出現陰燭,然而調整過後往往會大幅上升,例如2012年8月底的一次,恒指一周回吐近600點,但其後半年累升3900點。

不過「黃金交叉」也不是必然的買入信號,有時會出現假突破,例如2012年3月,出現交叉前恒指已接近見頂,至當年5月初歐債危機重燃,恒指1個月累跌逾3000點,50天線重新跌穿250天線。因此今次雖然有機會破位,但投資者亦要留意,脫歐陰霾尚未完全消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66&issue=201608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24

港股通暫停八日 後市料淡靜

1 : GS(14)@2016-09-29 08:01:14

【本報訊】港股季結前先跌後升,料北水閂閘後,市況牛皮。北水流入再度放緩,恒指昨大部份時間向下,但收市競價時段(俗稱「U盤」)後倒升47點收場。港股通今起暫停八天(以交易日計),分析料後市淡靜。今為期指結算日,恒指昨表現反覆,早段最多曾跌約200點,尾市曾短暫倒升,惟不久即再度轉跌,U盤前仍跌11點。不過恒指U盤後突然倒升47點或0.2%完場,收報23619點;H指跑輸恒指,收市跌26點或0.3%,收報9719點。主板成交跌至615億的逾一周低,大市沽空率11%。北水南下再度放緩,港股通淨流入約22億元人民幣,僅佔全日額度約21%,亦較周二的36億元大減。港股通因國慶及重陽假期關係今起暫停,至10月11日才回復正常。不過港滙昨日午後曾見7.7537的逾一個月最強水平,或反映有資金流入本港。


深港通擬選「吉日」公佈

期指過去幾日已完成轉倉活動,加上內地十.一國慶長假期在即,連同基金或於周五季結前進行粉飾櫥窗,大市波動料減。AMTD股票經紀業務部董事連敬涵預計,港股會繼續欠缺方向,於23500點附近上落,淡靜市況下周仍會延續,直至下一場美國大選辯論舉行,加上北水在港股通重開下回歸,港股才有機會再現新動力。另外,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早被問到深港通開通時間時指,各項準備工作已在密鑼緊鼓進行,待券商測試等細節準備好後,未來幾星期全面審視,「選一個黃道吉日」,希望在11月初選好日子後宣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5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22

匯豐:看好港中小企股後市

1 : GS(14)@2016-10-11 07:48:21

【明報專訊】匯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譚慧敏表示,近月環球經濟數據向好的勢頭預期持續,與過往兩三年不同,評級機構開始更多調高對新興市場的企業的評級。她指今年初資金開始流入新興市場債券,近月更開始流入新興股市,認為即使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不是一個結構轉變,「最起碼是一個周期的現象」。

譚慧敏表示,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影響短暫。她認為,「無論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的經濟預計繼續向好。正如脫歐公投結果,影響較短暫,作為中長線投資者,不會為總統大選作特別規避風險部署」。

北水對港股影響力日增

中港股市方面,她認為資金將繼續流入中港股市,而內地資金對香港股市的影響將愈來愈大。她表示:「港股通佔香港股市的總成交金額,已從去年12月的3.5%上升至目前的10.8%。近月內地投資者主要尋找穩定收益,高息股如銀行股受惠。預料年底深港通開通後,資金將更關注香港中小企股。」她認為香港中小股入場門檻較內地廉宜,派息有2厘至3厘,較內地某些中小企股不足1厘要高。

油價回升 能源股受惠

板塊方面,譚慧敏看好汽車及能源類H股。她認為汽車銷售每年逾兩成的增長將帶動企業盈利,而能源股在長期受壓後計價吸引,面對油價逐漸上升,可考慮入市。公用股在需求不足及稅率下降影響繼續看淡,金融服務業方面,她認為內銀債務問題仍未處理,保險行業前景較為明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18&issue=2016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39

曾淵滄:看錯重陽後市 投機客再上一課

1 : GS(14)@2016-10-14 06:30:14

【明報專訊】港股在重陽節日後股市高開,但是很快地就下跌,跌幅很大,10月11日那天,一口氣由高位下跌600點才反彈,10月12日及13日再跌,由高位計算恒指下跌約1000點。

這一輪的跌市,原因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特別強的理由,有人說是因為人民幣貶值所導致,有人說因為美國加息預期升溫,有人說是重陽節前適逢內地黃金周,股市休假,不少香港的炒家炒高港股,希望內地開市後北水南來買股才趁高奪利,結果套利不成被迫斬倉。

人幣貶值美加息 不似跌市緣由

理由眾多,應該說每一項理由都有些道理,但並不強。若說人民幣貶值會引起港股下跌,那麼前一陣子港股上升,大量北水南來時,市場解釋是北水南來因為人民幣貶值而來,內地資金南下香港買股可避開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可見人民幣貶值到底對港股是利好還是利淡?不同時候竟有不同的結果。因此說人民幣貶值導致港股下跌的理由並不充足。

如果說美元加息預期升溫導致港股下跌,那麼,港股就應該緊跟美股,但是10月10日美股上升而緊接着的10月11日港股下跌,10月12日美股從低位反彈而緊接着的10月13日港股一開市就跌,並在上午時段擴大跌幅。

因此,理由比較充足的應該是港股在重陽節之前累積了太多升幅,太多短炒孖展客期望重陽節後股市高開以獲利,獲利不成只好斬倉,有人早一點斬倉,有人遲一點斬倉,導致股市大跌,一跌再跌。

說不上「大跌」 未脫離上落市格局

不過,說股市大跌也不算很正確,至今為止,恒指跌幅也只是3%至4%之間,而且每天都有恒指成分股逆市上升,可見,此次的下跌,只算是上落市,恒指今年初跌至18200點後開始回升,升至5月份就進入一段頗長時間的上落市,上落市的主要效果就是通過又升又跌,而且幅度頗大來趕走短炒投機者,短炒者見升買,見跌賣,結果一連數次皆是高買低賣,輸了錢退出股市觀望,然後於7月份又再高升,升至9月中恒指於24000點遇上阻力後,又開始了另一場上落市,準備淘汰7月份之後高追的投資者。

我認為面對上落市,最重要的事是保持心情平靜,手上的優質股千萬不好被震走,看看自己的往績,如果自己不是真正的高手,你肯定不是大戶的對手,不要試圖投機短炒。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90&issue=2016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03

中資股派季績 左右港股後市

1 : GS(14)@2016-10-24 03:14:21

【明報專訊】本周多隻中資股將發表季度業績,包括金融、石油及電訊板塊等。雖然早前多家公司已發布盈警「打預防針」,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在欠缺其他動力下,除美元及人民幣走勢外,中資股業績仍將主導市場方向,預料港股向下調整機會較大。

富昌﹕發盈警不代表市場已消化

建設銀行(0939)、中國石化(0386)、中國人壽(2628)等重磅股均將於本周公布第三季業績,當中中壽於日前預告第三季純利將按年減少60%,為今年第三次發盈警,市場擔憂其他保險股表現亦不佳。

至於聯通(0762)亦在上周五晚間公告,第三季純利按年大跌80%。中壽及聯通盈警之後的交易日,股價分別跌2.7%和1.4%。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表示,重磅股盈警未必已經被市場完全消化,下周公布業績仍有機會拖冧大市。他續稱,港股此前已經升近4000點,未來偏向調整,回吐1000點都屬正常,或下試22600至22800點。

時富金融優越投資服務部顧問黎永良表示,因近期沒有特別事件,大市將仍由上市公司業績左右,若業績優於預期則將帶動股價,如聯通季績不佳,相信下周會面臨沽壓。不過相信大部分銀行及保險股業績和市場預期不會相差太多,股價仍將平穩,預料恒指在400點至500點上下牛皮,24000點仍有阻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56&issue=2016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09

美放慢加息步伐 地緣風險升溫 金價後市阻力1300美元

1 : GS(14)@2017-06-08 00:28:11

【明報專訊】美國上周五公布5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非農就業崗位增加13.8萬,遠遜市場預期的增加18.5萬,數據公布後,美元匯價應聲下挫,美匯指數失守97關口,跌至見96.65的半年低位,金價則升見最高的每盎司1279.60美元。

本周將有一系列數據公布,投資黃金及外幣都要留意數據,今周有英、美將公布PMI數據,還有澳洲、日本和歐元區GDP等。另外,澳洲聯儲和歐洲央行都將發布最新利率決議,預計澳洲聯儲或將維持利率不變,但歐洲央行利率決議或整體偏鷹派。

美就業數據差 加息預期降溫

除此之外,英國也將在6月8日(周四)進行大選,隨着英國首相文翠珊的民調領先優勢不斷縮窄,此次大選結果也存在更多不確定性,預料將對市場走勢產生較大影響。另外,就在大選之不足一周,亦即在剛過去的周六,倫敦再度發生連環恐襲,市內三處地點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暴力襲擊,一輛客貨車在著名景點倫敦橋上剷上行人路及高速撞向人群,博羅市場有狂徒揮刀斬人,倫敦南面的沃克斯豪爾區也發生斬人事件,警方已把今次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英皇外匯報告表示,黃金市場現在主要受兩大因素左右﹕一是美國聯儲局加息,二是一系列風險事件。在疲弱非農和政治風險升溫情况下,金價連漲第四周,逼近1280美元。

印度黃金消費稅低預期 利好黃金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杉則表示,上周數據不理想,但聯儲局早前態度還是偏鷹,維持收緊的計劃,並不斷有高層為美國經濟背書。不過這次,投資者難免還是要有所擔憂,並重新檢視對於加息的預期,更有人開始懷疑6月會不會不加息。不過,市場傾向本月還是會加息,但之後加息的步調或放慢,當前分歧增加。才令美匯指數遭殃,同時,美股連續創歷史新高,金價受惠較多。在實物金方面,印度黃金消費稅開始加徵3%,這一幅度低於預期,這對於黃金亦是利好。

金價這一波的反彈是從5月中上旬開始,重見1250美元,隨後雖然逐漸靠穩50天線,但動能有所收窄,畢竟還是受到加息周期所影響,升幅受制於1270美元。直到上周五,在多個利好下,金價向上動力終於增強,在50日線的支持下,重拾10日線,並擴大升幅,非常逼近每盎司1280美元,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短期阻力位上移至1290美元,第二阻力在1300美元。

大選添暗湧 英鎊防回吐

另外,今周還要密切留意英鎊走勢,現時選舉形勢漸趨不明朗。英國最大在野黨工黨的支持率在大選前上升,與文翠珊所領導的保守黨支持度差距縮小。最新的民調使得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發生政治震盪的可能。然而,自提前大選的消息發布後,英鎊大升了約4%,目前僅回吐了一部分升幅,顯示投資人仍維持首相文翠珊及其保守黨將贏得大選的最初預期。近期的一些民調預示的結果從保守黨可能僅獲微弱優勢,到恐有懸峙國會風險,令部分投資人不安,導致英鎊在過去一周走勢反覆。一項新的民調顯示,文翠珊的領先優勢僅剩3個百分點。

英鎊兌美元走勢,當前將先要矚目於1.3050水平,此前歷經多日仍是難越雷池,若未能穿越此區,需防範回吐風險。250天平均線目前位於1.2730,將視為較近支持參考,下一級留意上升趨向線1.2680以至100天平均線1.2580水平。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04&issue=201706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18

李志成:地王效應成後市強心針

1 : GS(14)@2017-06-08 00:31:02

【明報專訊】5月份土地市場大旺,繼月中中區美利道商業用地以天價約232.8億元批出後,早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商業或酒店地,又以逾246億元批出,兩個周內經為庫房增近480億進帳,堪稱史上罕見。霎時間商用地皮的風頭似乎把住宅地皮蓋過。事實上,啟德新發展區上月再批出新住宅發展用地,每方呎樓面地價亦達1.26萬元水平,可謂以理想價成交;由上述三地成交價可知,發展商對本港住宅及商用物業後市看法樂觀,不惜斥巨資搶地。

值得留意,金管局5月12日出招加強認可機構借貸予地產發展商的信貸風險管理,惟出招後,無論中資或本地發展商均積極投地,顯示辣招暫未對市場有明顯影響。

發展商用行動為後市投下信心一票,等同為本港樓市注入強心針,即使近期政府連環出招,仍未見手軟。儘管政府早在4月推出新措施限制「一約多伙」,似乎影響力有限,畢竟「一約多伙」買家佔少數,未對市場構成衝擊。從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可見,期內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27.4點,按月升2.1%,不但於過去13個月內累積升逾兩成,更連續6個月創歷史新高。數據亦顯示4月份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報178點,按月升近0.3%,連升5月再創新高。在租金向升支持下,短期內樓價亦難以回落。

租金上升支持樓價

雖然土地註冊處最新發表5月份統計數字,反映4月份整體樓宇買賣合約共7536份,較4月份下跌16.1%,不過兩大新盤荃灣西海之戀及啟德天寰齊齊登場,吸引積聚購買力流一手市場。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78&issue=20170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45

李志成:地王屢現利後市

1 : GS(14)@2017-07-03 22:49:25

【明報專訊】今年上半年新盤在多幅「地王」帶動下,政府賣地收入衝破千億元大關,無論住宅地皮及商用地皮均現新地王,反映發展商對後市極具信心。

今年首季政府先後批出兩幅啟德區地盤,以及鴨脷洲利南道地皮,3個項目總地價約298.26 億元。次季批出的啟德1K區1號地盤及屯門掃管笏管翠路項目,2地皮作價103.98億元。

賣地成績理想下,樓市氣氛更趨熾熱,發展商推盤意欲增加。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17年第二季至今(截至6月27日)一手私人住宅註冊量(每月註冊量主要反映上月市况)錄6,013宗,較首季大增約67.8%。同期註冊金額突破800億元,升至約847.62億元水平,創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而且數值較首季約474.89億元急增約78.5%,增幅較註冊量顯著。

下半年多大盤推 吸購買力

以金額劃分第二季至今之一手私宅註冊,價值500萬元或以下錄647宗註冊,較首季333宗激增約94.3%,增幅居首;註冊金額約26.94億元,較首季約13.22億元更大增逾倍。價值1,000萬元以上錄2,626宗註冊,較首季1,494宗增加約75.8%,增幅居次;註冊金額約617.05億元,較首季約326.96億元增加約88.7%。至於500萬元至1,000萬元錄2,740宗註冊,較首季1,756宗增加約56%,註冊金額約203.64億元,按季增加約51.2%。

雖然美國上月再加息,加上金管局的辣招對樓市影響浮現,市場漸現觀望氣氛。不過踏入下半年多個大盤將推出,料能吸引市場購買力,延續上半年一手旺勢。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07&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