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狀況成謎 家屬估計時日無多
1 :
GS(14)@2017-07-01 10:46:33■網上昨流傳劉霞餵劉曉波進食的最新照片。曾金燕Twitter圖片
【本報訊】因肝癌從監獄送院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現時狀態成謎,昨有消息指他已病危,卻另有消息指他狀況好轉可以進食。官方至今以劉曉波身體狀況不宜移動,回應讓他與妻子劉霞出國治療的國際呼聲。劉曉波夫婦好友、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昨對《蘋果》表示,對官方連日放出的各種消息存疑:「官方只需回答:你是否允許劉自由選擇就醫?」
網傳最新照片 明顯消瘦
昨日傍晚,海外維權人士北風引述可靠消息指,劉曉波的弟弟劉曉暄說:「劉曉波病危了。」香港電台也引述接近劉曉波家屬的消息來源透露,家屬前日探望過劉曉波,發現劉已到肝硬化及腹腔積水的狀態,有家屬估計他經已「時日無多」。與此同時,昨傍晚網上流傳一張劉霞餵劉曉波進食的照片,他坐在病床邊面無表情,十分消瘦。「不要把問題焦點模糊了,他的病情和是否讓他去中國以外就醫、自由選擇完全沒有關係!如家屬不願出國,何不讓他們與外界自由通訊?」劉曉波夫婦好友郝建對《蘋果》說,劉霞已守在丈夫身邊一段時間,但她與朋友最後一次聯絡相信是上月25日的視頻哭訴:「之後沒有聯繫上,一定在通訊方面受到嚴格限制。可以想像他們夫婦受到很大的壓力。」有親身前往瀋陽醫院的劉曉波友人昨透露,劉曉波肝上的腫瘤沒有破裂、沒有昏迷,能夠進食,目前在使用標靶藥索拉非尼,劉霞在照顧他,但該友人並未能見到兩夫婦。中國人權民運資訊中心則引述劉的家人表示擔心當局故意拖延,不讓劉曉波出國,一旦情況惡化,劉曉波就不能乘搭飛機,現時只要用救護車將劉曉波送到飛機,機上有醫護人員照顧便可,而瀋陽亦有航班直飛美國。
天安門母親歸還獎金醫病
天安門母親群體發表致習近平公開信,對於劉曉波在獄中罹患絕症已至晚期的噩耗感悲痛、無奈、呼籲習從人道主義出發批准劉曉波由夫人陪同爭取時間,盡早赴國外治療。當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曾表示欲將獎金轉贈天安門母親,該群體表示:「劉曉波先生如獲當局批准去國外就醫,這筆獎金應該歸他,由他治病所用。」■記者楊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1/20074891
709律師「失蹤」 家屬往提控被趕走
1 :
GS(14)@2017-07-09 03:38:54709大抓捕兩周年臨近,北京律師王全璋(圓圖)至今音信全無,其親屬昨往最高人民檢察院(圖),要求調查王的「失蹤」,而對方拒絕不接待。王妻李文足告訴《蘋果》:「我丈夫失蹤727天了,任何消息沒有,生死未卜!」
最年輕被捕者獲「自由」
709抓捕維權律師和公民的風波至今近兩年,被捕者陸續判刑、保釋、或電視認罪、或起碼見到了律師,而王全璋是唯一一個至今全無音訊者。昨上午王全璋的妻子李文足、其姐王全秀再度前往北京最高人民檢察院,遭對方拒絕接待趕出門口。李文足說:「到現在為止失蹤727天了,我聘請的律師一次沒見到、也沒有通訊,完全一個失蹤狀態,709這批人都遭受了酷刑,王全璋生死未卜。」律師李和平之妻王峭嶺昨也一同前往最高檢,投訴丈夫被囚22個月期間遭酷刑及強制灌藥,獲釋後身心受損,她將繼續追究當局責任。李目前仍在緩刑期。李和平的女助手趙威(考拉)是709風波中最年輕的被捕者,前天終於結束保釋期、不再是「疑犯」身份,她在微信上寫道:「『回歸自由』剛辦完手續,重回正常人的生活。只是不知道我的東西能否全拿回來,包括護照、港澳通行證、電腦、手機,還有我的微博賬號密碼。」這位25歲的女生經歷了一年關押、認罪保釋、指控自己的律師、懺悔,如今終在法律意義上「回歸自由」。律師劉曉原說:「這個『自由』僅是從法律上講。但實際上仍在被監控中。」《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8/20082688
痛心 劉曉波病情惡化醫生籲家屬24小時守候
1 :
GS(14)@2017-07-09 03:47:59■昨再有劉曉波的近照曝光,瘦弱的他摟着妻子劉霞,兩人相視而笑,卻感覺淒楚。互聯網
【本報訊】患末期肝癌正在瀋陽醫院治療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病況急轉直下,他的親友昨透露劉因肝功能轉差承受不了治療,醫生要求家屬24小時守候,北京官媒昨也罕有用英文報道了劉的病況惡化。而今將於德國出席G20峯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料面臨各界質問,歐盟議會昨通過議案,要求中國政府立刻釋放劉曉波夫婦,讓他們自由選擇地點就醫。記者:楊倩
「我們可能就要失去曉波了!」劉曉波朋友、廣州作家野渡昨午向《蘋果》記者透露,醫生已要求劉曉波的家屬24小時待命:「還沒發病危通知,但就是那個意思了。」據悉醫生周一曾為劉抽走1,000毫升腹部積水,情況稍為好轉;但到星期三劉的情況急轉直下,由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以及北京協和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毛一雷率領的專家組,再次到瀋陽為劉會診。會診後醫生認為劉的病情發展太快,肝功能變差,所以決定暫停所有中、西藥物治療。《環球時報》英文版昨午指劉曉波腹部積水漸趨嚴重,全國專家組遂再到瀋陽會診,根據病情變化調整了治療方案,協助治療劉的腹部腫脹惡化,醫療團隊組長毛一雷已向家屬告知病情,家屬表示理解。昨日下午,劉留醫的瀋陽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站再度發出「劉曉波病情通報」,稱其肝功能惡化,膽紅素水平逐漸增高,左側下肢小腿肌間靜脈可疑血栓形成,該院正按全國專家組會診意見治療。醫院昨晚又傳上一份劉霞弟弟劉暉的手寫聲明,稱劉曉波因病情嚴重,腫瘤進展快,專家會診後調整用藥,非停止用藥;又譴責造謠者,對醫院和專家造成損害道歉,並感謝醫務人員。劉暉日前也被官方安排出鏡代表家人向醫院致謝。遭當局以詐騙罪判刑11年的劉暉目前處於保釋階段,被視為當局的「人質」。與此同時,昨再有劉曉波的近照曝光,十分瘦弱的他摟着妻子劉霞肩膀站立,兩人側身相擁,相視而笑,卻感覺淒楚。雖說劉已獲「保外就醫」,卻依然處於隔離狀態,唯一分別是有愛妻在旁。
人權組織轟中共殘酷不減
「中共根本沒有給劉曉波最好的藥物和最佳的治療,這種藥物和治療名叫『自由』」。北京人權人士胡佳昨批評官僚系統耽誤劉的治療,特意從北京調專家去瀋陽費時失事,根本無法及時應對劉的病情變化:「不但不准出國,據我所知曉波夫婦曾提出回北京治療也不批准,一直在拖,從6月7日入院,一個月來有多少可供轉運去德國或美國的機會,卻非把曉波拖向死亡不可!」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本月5日發佈新聞稿,呼籲參加G20峯會的世界領袖們向習近平施壓,立即釋放身患重病、被隔離在醫院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組織歐洲負責人稱,「即便劉曉波罹患末期肝癌,中國對他的殘酷、非人道對待絲毫不減。G20峯會是個關鍵時刻,世上最富裕的國家應展示他們不會對成員國的任意殘暴坐視不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671
98歲婆婆舊屋「甩」名 1900萬購新盤 首置身分入市 料家屬省稅219萬
1 :
GS(14)@2019-02-26 07:52:4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03&issue=20190225
【明報專訊】港府2010年起先後推出多項辣招,引進額外印花稅(SSD)、雙倍印花稅(DSD)、買家印花稅(BSD),希望藉增加交易成本壓抑投資客需求,但個別買家見招拆招,其中「借人頭」以首置方式入市避稅情况趨普遍,更出現「高齡首置客」;去年底有一名98歲婆婆擲1949萬元入市觀塘新盤凱滙,據悉,婆婆之前透過內部轉讓,先在名下物業「甩名」,令她可以首置客身分入市。有律師建議,政府應加強研究投資者是否經常透過直系親屬轉讓、再增持其他物業,必要時可考慮是否需增設限制以堵塞漏洞。
明報記者
去年12月,凱滙在淡市下以低東九啟德新盤餘貨價錢三成作招徠,以折實平均呎價1.7萬元推出首批單位,成功「引爆」購買力,其中一名98歲婆婆以首置身分斥資逾1900萬元入市,頓成市場熱話。
2013年斥1873萬購現崇山單位 去年內部轉讓
本報查閱土地註冊處文件,發現上述98歲婆婆,透過「自製首置身分」入市。婆婆名為鄧碧雲,在2013年2月政府推出DSD後的3個月、即2013年5月,以1837.7萬元購入黃大仙現崇山2座中層戶,印花稅約68.91萬元,相等樓價3.75%,意味鄧以首置客入市。資料顯示,鄧氏當時居於將軍澳東港城5座頂層複式戶,該複式戶持有人為李兆青及陳詠梅。
鄧隨後就現崇山物業向渣打銀行承做按揭,鄧為按揭人,東港城複式戶持有人之一李兆青則為借款人。據了解,銀行一般要求借款人要與按揭人擁有近親關係,若只屬朋友關係,銀行大多不會接受,意味鄧碧雲與李兆青屬近親。
政府2016年11月推出加強版DSD,購買第二個物業須付15%辣稅。資料顯示,鄧碧雲2018年12月將自住的現崇山單位,透過內部轉讓,轉到報稱同住現崇山2座中層單位的陳詠梅名下,涉1850萬元,鄧成功「甩名」回復「自由身」,相信鄧與陳屬直系親屬(即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由於屬內部轉讓,料陳僅須支付樓價3.75%、即69.37萬元稅款。
律師:政府可考慮增設內轉限制條款
同月,鄧婆婆以98歲「高齡首置客」身分購入觀塘凱滙1座中層單位,成交價1949.8萬元,印花稅約73.12萬元,相等樓價3.75%,料慳稅219.35萬元。目前鄧氏已支付一成樓價,亦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九成餘款將於今年12月繳付。
對「首置身分」可不限時重複操作,律師黃國桐表示,大眾深知這法律漏洞可豁免辣稅,故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會藉此方法投資,透過不斷將單位轉讓予直系親屬而達至慳稅效果,但對樓市而言,反映政府辣稅未能協助市民上車或降低樓價。黃續指,並非建議政府干預家庭的資產分配,但政府可「行多一步」,加強研究投資者是否經常透過直系親屬轉讓,以增持其他物業;若情况激增,可考慮是否需要增設限制條款或增加針對稅項,以堵塞漏洞。
[破辣稅系列之一}
2 :
GS(14)@2019-02-26 07:53:0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141&issue=20190225
【明報專訊】政府辣招變相令市場增加一批「高齡首置客」,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銀行計算能否承做按揭,通常是計算申請人年齡,加上還款期上限的年期,一般不得多於70年至80年,故高齡人士能批出按揭貸機會較渺茫。
不過,市場上早有「拆招」方法;本報翻查觀塘凱滙「高齡首置客」鄧碧雲於2013年中購入黃大仙現崇山物業的土地註冊文件,發現鄧婆婆當年以93歲高齡向渣打銀行承按,因鄧婆婆只是按揭人(Mortgagor),即以持有物業作抵押,其親屬李兆青擔任借款人(Borrower),即借取款項並屬責任償還貸款者。
謝賢兩年前8500萬購南區豪宅
翌年轉讓謝霆鋒 料慳稅552萬
在此情况下,銀行在審批物業按揭申請時,主要考慮借款人財務狀况及還款能力,同樣地,借款人亦會進行壓力測試,在壓力測試下,物業供款與入息比率不可高於貸款者的每月入息六成,與一般按揭貸款分別不大。
類似情况亦發生在老牌影星「四哥」謝賢身上,土地註冊處文件顯示,謝賢以本名謝家鈺於2017年5月以8500萬元購入淺水灣怡峰一個單位及2個車位,當時謝賢以81歲高齡獲滙豐銀行承做按揭,並由其兒子謝霆鋒擔任公司董事的NIC MUSIC PRODUCTION LIMITED作借款人。
「四哥」購入物業後一年,登記買家改為謝霆鋒,因謝賢、謝霆鋒屬父子關係,屬直系親屬轉讓,謝霆鋒只需付樓價4.25%印花稅,即361.25萬元,連同計算「四哥」以首置名義購入單位時繳付的印花稅361.25萬元,上述交易稅款共722.5萬元,為樓價8.5%,較以個人名義購入第二個物業須支付樓價15%的稅款1275萬元,料謝霆鋒可慳稅552.5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是按揭人或借款人,其身分均會在信貸資料庫中有記錄,而按現時金管局按揭指引,若物業持有人已有一個按揭貨款,未來其他物業申請按揭時,其按揭成數會相應下調。
[破辣稅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