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商報》3日報道,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問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還不想派大使去美國。杜特爾特昨日在納卯市發表演講時說:“沒有大使去美國。我還不想派大使過去。”
報道稱,菲律賓駐華盛頓大使館目前由代辦帕特里克·蔡蘇道(音)主理,杜特爾特已挑選了首席總統府禮儀官拜諾做下一任美國大使。但拜諾一直要求先留在菲律賓,在東盟籌辦委員會任職。
杜特爾特表示還不想派大使去美國(資料圖)
杜特爾特在較早前表示不會幹預特朗普的具爭議的移民政策之後,宣布暫不派大使去美國。他說,在美國非法居留的菲律賓移民將必須遵守美國的法律。
據海外菲律賓人委員會表示,直至2013年12月,估計大約350萬美國人在美國。至少100萬人是非法居留的。報道稱,美籍菲律賓人是美國第二大亞裔美國人。
此外,杜特爾特昨天在發表演講時再次模仿特朗普,稱特朗普支持他的反毒運動。
當地時間2月1日晚,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帶著女兒阿拉貝拉前往中國駐美大使館,恭賀中國農歷新年。在中美關系因特朗普入主白宮後面臨許多新的不確定性之時,伊萬卡出席中國大使館的活動格外引人關註。
而據美國彭博社8日報道稱,在當天,伊萬卡的丈夫、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庫什納還與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進行了閉門會面。據一名白宮官員透露,庫什納與崔大使進行了“廣泛而積極的對話”。這名官員要求匿名,因為這些會面都是私下的。
2月1日,伊萬卡帶著正在學中文的女兒參加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的2017年中國文化之夜。(圖:央視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8日稱,庫什納和伊萬卡不同,他有白宮顧問的官職,他與中國大使的接觸為中國提供了美國國務院之外的渠道。此外,伊萬卡一家和中國大使館還是鄰居,他們同在華盛頓的卡洛拉馬街區。
庫什納於1月被任命為白宮高級顧問,其工作預計集中在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聯系、中東以及貿易協議上。(圖:東方IC)
報道稱,有專家認為,與特朗普家人接觸,是中美關系保持穩定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特朗普及其家人還與中國商界有著密切聯系。特朗普上月會見馬雲,而庫什納也與中國企業有聯系。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行動將對特朗普本人產生何種影響。
16日據新華社消息,馬來西亞副總理紮希德當日確認,日前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身亡的朝鮮男子為金正男。
馬來西亞警方先前通報,這名男子隨身攜帶的護照顯示其姓名為“金哲”(音譯),46歲,生於朝鮮平壤。在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及“金哲”是否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之兄金正男時,紮希德回答:“是的,確定。”他隨後表示,根據警方通報,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確認死者的身份是金正男。
紮希德表示,馬方曾懷疑死者攜帶的是一本假護照,但現在已經確認護照的真實性。他認為,這名朝鮮男子所攜護照上的身份旨在掩蓋他的真實身份。
紮希德表示,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已經要求馬方歸還死者遺體。但馬方必須先完成驗屍等流程,屍檢結果將由警方和醫院方面公布。對於金正男前往馬來西亞的原因,紮希德表示需要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 紮希德表示,在完成所有手續後,金正男的屍體將被移交給他的親人或者朝鮮大使館。
據央視新聞今日下午一點在馬來西亞雪邦警察局外向警方了解到的情況,得到的回複是:朝鮮大使館官員上午來到警局,至13時還未離開。
16日下午13:20左右,雪邦警察局外一名疑似“謀殺金正男”的女性嫌疑人畫面(圖:央視)
13日,一名朝鮮籍男子在吉隆坡國際機場二號航站口尋求醫療幫助,但隨後在送醫途中死亡。馬來西亞警方表示,正在以謀殺案的角度展開調查,兩名出現在機場監控錄像畫面上的女性嫌疑人分別於15日和16日被逮捕,兩人分別持有越南和印度尼西亞護照。
截至目前,馬來西亞警方除已逮捕兩名女性嫌疑人外,還逮捕了第二名嫌疑人的男友,此人為馬來西亞籍,現年26歲。
盡管內閣成員近日接連受挫,特朗普政府的另一批“美差”卻讓其好友和競選時的金主們“蠢蠢欲動”。
這些被視為“美差”的職位,就是美國駐一些主要國家的大使。
老友求職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慈善家帕克(Patrick Park)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政客,他多數時間花在慈善事業上。但當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後,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幫助”這位總統和國家。
帕克說:“我給他寫了封短信,說我想要為國家服務。有沒有什麽我可以做的事?”
後來,帕克和特朗普在佛羅里達碰面並進行了交談,而“有沒有什麽可以做的事”也變成了一個可能的美國駐外大使職位。不過,現在還沒有完全確定。
而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帕克與特朗普是相識18年的老朋友。帕克估算,他在棕櫚灘特朗普的Mar-a-Lago俱樂部組織了近200場籌資活動,金額逾1億美元。
Mar-a-Lago俱樂部全景 圖片來源網絡
但他在政治上並不活躍,帕克說自己並沒有為特朗普的競選活動籌集過資金,只是參加過競選活動,並很高興投票給他。
所以,帕克和特朗普的對話少了很多外交政策的內容,而更多是關於技能和慈善。那次談話中,他們甚至談到了帕克可能擔任美國駐哪個國家的大使。一個不錯的位置是奧地利,因為帕克有音樂背景,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藝術籌款。現在,像特朗普的很多朋友一樣,帕克正在等待白宮的回音。
向白宮重要官員遞簡歷
大使是美國公共服務領域最受尊敬的職位之一,且出任該職位不要求有外交經驗,通常只要總統正式提名,參議院通過即可。所有提名人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然後參議院全體確認。且不說今年參議院由共和黨掌控,即便是以往參議院也幾乎不曾反對過總統提名的駐外大使。
傳統上,任何希望擔任大使的人都會在競選期間向候選人捐款,之後積極但低調地謀求職位。但特朗普是一個生意人,他者的支持也少了以往的扭捏。
紐約女商人、作家、共和黨籌款人莫斯巴赫(Georgette Mosbacher)毫不避諱地承認,在她的一長串頭銜中加入“大使”是其夢寐以求的。她說:“我一直希望以這種身份服務。”
當然,她也是特朗普的老朋友以及最熱情的支持者。她稱自己並沒有為特朗普競選活動籌很多款,只是將自己在第五大道的公寓以2950萬美元的價格賣了。她也沒有和特朗普討論謀求大使職位的事宜,只是將自己的簡歷交給了白宮的重要官員,表明心跡。
莫斯巴赫說,她從白宮收到的反饋是,她是一名強力有的候選人。
有哪些人選
美國駐西歐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大使被認為是“美差”,這些職位傳統上大部分都由總統或者所在政黨的好友以及競選時的“大金主”擔任。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在全球的188個大使職位中,70%由職業外交官擔任。
就本屆美國政府來說,截至目前,除了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之外,僅公布了3個大使人選,其中2名被正式提名,即艾奧瓦州州長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任駐華大使,以及律師弗里德曼(David Friedman)任駐以色列大使。目前兩人的提名尚未得到參議院批準。
很多人將美國駐英國大使視為“美差中的美差”,特朗普已挑選共和黨的大捐贈人、紐約噴氣機橄欖球隊所有人約翰遜(Robert “Woody” Johnson)為大使人選。69歲的約翰遜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最初支持傑布•布什(Jeb Bush),在後者退選後轉而支持老朋友特朗普,並成為特朗普勝利委員會副主席以及就職典禮領導小組成員。
約翰遜(Robert “Woody” Johnson)
目前,除了這3人外,官方尚未宣布其他大使選人,但有美國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準備任命其過渡團隊中的資深成員哈格蒂(William Hagerty)擔任駐日大使。此人曾作為老布什政府成員為白宮出謀劃策,在包括通商、財政、信息、防衛等廣泛領域提供意見。
同時,特朗普的另一位老朋友、慈善家伯恩斯(Brian Burns)是美國駐愛爾蘭大使的主要人選。此外,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財政主席埃森博格(Lewis Eisenberg)和華爾街金融家巴肯(Duke Buchan)則分別是美國駐意大利和西班牙大使的主要人選。
2月20日上午,馬來西亞外交部負責多邊事務的副外長H.E Ambassador Raja Nushirwan Zainal Abidin召見了朝鮮大使姜哲(音譯),就姜哲在17日對媒體指控馬來西亞政府尋求解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馬來西亞外交部說,一名朝鮮籍男子在吉隆坡機場被殺一事是一起突然的死亡事件,馬來西亞政府按照正常程序進行屍檢和調查。一切公開透明。馬來西亞反對一切玷汙馬聲譽的行為。馬來西亞已經召回駐朝鮮大使協助調查。
姜哲17日晚在停放金正男屍體的吉隆坡中央醫院外接受記者采訪
姜哲曾在17日晚表示,馬方在未經朝方同意的情況下仍強行進行屍檢,並且屍檢過程中沒有朝方人員在場,“我們會堅決拒絕承認這份馬方單方面進行的屍檢結果”。
姜哲還稱希望馬來西亞政府不要卷入這場“敵對勢力”的陰謀,要求盡快將死者遺體和屍檢結果交予朝方。
2月22日,馬來西亞國家警察總部再次召開記者會介紹朝鮮籍男子死亡案件最新進展。
據央視新聞消息,馬來西亞警察總長哈立德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事件調查最新消息。此前馬來西亞警方逮捕了4名嫌疑人,其中3女1男,男性嫌疑人據稱是其中一名女性嫌疑人的男友,經過調查後,這名男子將會被釋放。
馬來西亞警方懷疑另有5名朝鮮籍人士與朝鮮籍男子死亡事件有關聯,警方懷疑5人中的4人已離開馬來西亞,警方懷疑第5名人士人停留在馬來西亞,並向媒體提供了該人的照片和相關信息。此外監控錄象中有兩名嫌疑人警方此前未確認其身份,目前警方對這兩名嫌疑人的身份已經確認,其中一人據稱是朝鮮大使館工作人員,另一人據稱是鮮航空工作人員。現在馬來西亞警方要求朝鮮使館與警方合作,對這兩名嫌疑人進一步調查。
另外有媒體稱,死者家屬已到達吉隆坡,馬來西亞警方對此予以否認,稱目前仍未有死者親屬認領死者遺體並提供DNA樣本。
記者會現場(圖:央視新聞)
2月13日,一名朝鮮籍男子在吉隆坡機場身亡,隨後大馬警方展開調查。2月19日,大馬警方首次召開發布會表示已抓捕2男2女四名嫌疑犯協助警方調查。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23日在使館網站發布公告說,使館已就一家中資企業遭沖擊事件向緬方提出嚴正交涉。
公告說,2月23日,中國駐緬甸大使館負責人緊急聯系緬甸外交部、內政部、仰光省政府負責人,就仰光中資服裝廠遭不法分子沖擊事件向緬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緬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中國公民人身安全和中資企業財產安全,並依法懲處肇事者。緬方承諾,緬政府會依法保護中國企業和人員的安全和權益,將盡快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公告說,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工作人員還探望了受影響中資企業員工,並敦促緬方執法部門盡快恢複現場秩序。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正繼續做有關方面工作,全力維護中國公民和中資機構在緬合法權益。
據新華社報道,23日早,一家在仰光的中資服裝廠遭數百名罷工員工和外來人員沖擊。工廠財產遭破壞,幾名中國籍員工個人財物被搶並被限制人身自由。當天下午5時左右,經各方協調,全部中國籍員工得以離開服裝廠,但廠房仍被罷工人員占據。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的事兒還沒完。
繼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和俄羅斯的關系而辭職後,特朗普政府另一官員再次被曝和俄羅斯官員存在聯系。這次是新上任的司法部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去年塞申斯曾兩次在華盛頓和俄羅斯高級外交官見面。然而,在其司法部長提名確認聽證會上,他卻並沒有提到此事,只是稱不知道特朗普團隊人員和俄羅斯人有聯系。
新上任的司法部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
“沒有誤導”
塞申斯的發言人弗洛里斯(Sarah Isgur Flores)稱,塞申斯在國會的發言沒有任何誤導,因為他在聽證會上被問到的問題是“俄羅斯和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溝通情況”,而非“他作為參議員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參加過的會見”。
塞申斯會見的俄羅斯官員是俄駐美國華盛頓大使基斯利亞克。兩人見面兩次,一次是去年7月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另一次是去年9月塞申斯還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時在其辦公室。
自2008年開始,基斯利亞克就擔任俄羅斯駐美國華盛頓大使,弗林的辭職也和他有關。今年2月中旬,弗林被曝和俄羅斯有關後辭職。事情的引爆點在於,去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卸任前曾宣布報複俄羅斯黑客幹擾美國大選,而就在當天弗林和基斯利亞克通了電話。這通電話的時間點和當時俄羅斯暫時不對美國采取報複行動的決定,再次引發美國情報機構和媒體對特朗普和俄羅斯關系的質疑。
而塞申斯是特朗普較早且忠實的支持者,也是特朗普競選團隊和過渡團隊的關鍵人物。2月8日,參議院批準他出任美國司法部長。
弗洛里斯在一份聲明中稱:“去年,塞申斯參議員作為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成員和外國使節進行過約25次談話,包括英國、韓國、日本、波蘭、印度、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和俄羅斯大使。”
“不遺余力”調查
同時,美國眾議院情報小組成員確認,該小組將詳細調查2016年大選時期特朗普競選團隊和莫斯科的關系。此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在進行同樣的調查。
有華盛頓觀察家認為,和俄羅斯的關系問題在短期內將一直籠罩在特朗普團隊上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則已經披露稱,俄羅斯政府在大選期間幫助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但問題是,特朗普團隊對此知道多少?
白宮已否認特朗普團隊在大選期間有任何不當行為。俄羅斯此前也不止一次否認該指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前也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知道在2016年夏天,當時特朗普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和俄羅斯官員及其他俄羅斯人之間聯系不斷。
眾議院情報小組已經對俄羅斯進行了多年調查,該小組稱將“不遺余力”對俄羅斯在大選期間的活動作進一步擴大調查。
該小組在一份聲明中稱,其共和黨主席怒尼斯(Devin Nunes)和民主黨負責人議員希夫(Adam Schiff)已經同意調查。
希夫稱,如果關於塞申斯和俄羅斯關系的報道是準確的,那麽塞申斯必須退出FBI關於俄羅斯可能幹涉美國大選的調查,因為FBI受司法部長監督。
近日,白宮曾要求FBI公開打破媒體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關系的報道,遭到後者拒絕。
另據美聯社報道稱,白宮律師在當地時間2月28日通知特朗普的工作人員,保存可能和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相關的材料。
在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被曝出隱瞞同俄羅斯駐美大使會面,從而令特朗普班子成員“通俄門”升級後,一名白宮官員於當地時間2日確認,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也曾在去年12月同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見面。
據美國《紐約時報》引述該官員的話稱,那次庫什納是和因“通俄門”辭職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一起和基斯利亞克會面的,是一次“簡短的禮貌性的會見”,持續了大約20分鐘。
另據特朗普競選團隊國家安全顧問戈登(J.D. Gordon)所說,去年夏天基斯利亞克參加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和塞申斯以及特朗普的兩位競選顧問進行了會談,其中一位是他自己,另一位則是任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免費外交政策顧問佩奇(Carter Page)。
佩奇拒絕對和俄羅斯大使的關系發表評論,只是說,這是一次私人談話。“每個人都假定一切都是邪惡的。”他說,“謝謝,但無可奉告。”
這些是特朗普班子成員在大選期間和其正式就職前同俄羅斯大使見面的新增例證。今年2月以來,“通俄門”不斷升級。2月中旬,弗林被曝和俄羅斯有關後辭職。事情的引爆點在於,去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卸任前曾宣布報複俄羅斯黑客幹擾美國大選,而就在當天弗林和基斯利亞克通了電話。這通電話的時間點和當時俄羅斯暫時不對美國采取報複行動的決定,再次引發美國情報機構和媒體對特朗普和俄羅斯關系的質疑。
本月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率先報道稱,去年塞申斯曾兩次在華盛頓和基斯利亞克見面。然而,在其司法部長提名確認聽證會上,卻隱瞞了此事。迫於壓力,身為司法部長的塞申斯已宣布將回避所有和去年美國大選相關的調查。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朝中社6日報道,朝鮮外務省宣布依照《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認為馬來西亞駐朝大使是不受歡迎的人,並要求其自2017年3月5日10時起48小時內離開朝鮮。
據此前報道,馬來西亞外交部4日在吉隆坡發表聲明:馬來西亞政府決定驅逐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並限其48小時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