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儲三連升站穩三萬億 資本外流“最壞時代”結束
5月7日,央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3萬億美元,較3月底上升204億美元,增幅0.7%,連續第三個月回升。
外匯儲備的連續回升,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的收窄都體現出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趨緩,外匯供需日趨平衡。在不少專家人士看來,跨境資金大幅流出的“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
外儲“三連升”
中國央行公布4月份官方儲備資產,4月外匯儲備30295.3億,預期30200億,前值30091億,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已經連續三個月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周日(5月7日)表示,4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繼續向均衡狀態收斂,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有所上升。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推動了外匯儲備規模的回升。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本月外匯儲備的上升可能是債券資產價格估值的波動、以及債券利息收入等因素有關。簡單估算本月美債估值上升的貢獻約184億美元。
德意誌銀行副行長、北亞地區資本市場總監李民宏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比起去年,今年我國的國際收支的形勢確實好轉了很多。這主要是人民幣貶值的幾個壓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減輕。第一個是強勢美金,現在來看美金沒有那麽強了。第二個導致人民幣壓力的是國內經濟放緩,現在來看,去年國內經濟已經探底了,現在已經在局部回暖,盡管不會回到過去8%以上的高速增長,但是也不會跌破6.5%,至少在未來兩年的窗口里基本是這樣的情形。此外,資本外流還面臨著一個壓力就是海外投資,過去經濟放緩,國內的投資回報率太低,所以很多企業選擇海外投資來滿足需求,當經濟回暖,這方面的壓力也隨之減少。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還在加速,今年5、6月份會繼續討論人民幣是否會納入MSCI指數;此外,彭博已經將國內債券市場納入全球債券指數,花旗、巴克萊也表態接下來有這樣的打算。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又重新回到了國際投資者的視野。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匯率市場化改革對於跨境資金的雙向流動有很大的作用。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2017年年初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速略有回升,一季度經濟增長6.9%,比去年第四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其他各項經濟指標均有所好轉。全球經濟繼續緩慢複蘇,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相對平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受此提振,企業購匯更趨理性,市場主體結匯意願有所增強。
外匯局日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亦顯示,結售匯逆差大幅收窄,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趨緩。
今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409億美元,其中3月逆差116億美元,1月和2月分別是192億和101億美元,逆差規模較此前大幅收窄。2016年四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943億美元,一、二、三季度分別為1248億美元、490億美元和696億美元。這一數據說明我國外匯供求逐步趨向基本平衡。
謝亞軒認為,4月外儲數據再次印證了,央行向外匯市場的供給減少,外匯供需自求平衡。“美聯儲6月加息概率飆升,加息已成定局,然而美元指數維持弱勢,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領先指標招商亞洲新興市場流向指標小幅反彈,預示著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壓力持續緩解。因此,中國資本外流依舊不是影響國內資金面的關鍵因素。”謝亞軒表示。
資本外流“最壞時代”結束
從今年年初,美元指數快速走強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外匯儲備能否守住3萬億關口,令市場憂心忡忡。而如今,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跨境資金大幅流出的“最壞的時代”已告終。
“對於投資者來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資本外流已經是去年的舊的故事;2017年新的故事是,一旦人民幣開始掉頭升值,一旦美元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弱美元周期,出口企業是否做好的外匯風險敞口的管理。”李民宏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記者表示,綜合國內條件來看,過去跨境資金大幅凈流出的階段應該說已經結束了。
在趙慶明看來,當下美元的強勢已經結束,根據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方法,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走弱已經不可能。
“2015年底至今,按照現在的人民幣匯率定價,當美元走強的時候,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略微升值;當美元走弱的時候,人民幣對美元略微走強,對一籃子略微走弱。”趙慶明稱,人民幣對美元一旦穩定或者是升值的話,資本流出的形勢也就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一季度外匯收支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看,美聯儲三次加息的影響是逐步減弱的。
從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至今,美聯儲已加息三次。2015年12月份首次加息時,美元指數在加息前的最高漲幅為7%左右,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響,當年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下降了1838億美元;2016年12月份第二次加息前,加息預期與美國總統大選效應共同推動美元指數最高漲幅為9%左右,當年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下降了1559億美元;今年3月份美聯儲第三次加息前,美元指數最高上升了2.7%,一季度外匯儲備余額略微下降了14億美元,其中,1月份下降123億美元,2、3月份分別上升69億和40億美元。
外匯收支趨於平衡
不過,趙慶明也表示,即便是人民幣對美元不再出現大幅貶值,跨境資金也不太會快速回到過去大幅凈流入的狀態,外匯儲備也不太可能再大幅增長,未來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將保持均衡。
他稱,一方面,從年初1月5日前後,美元指數創了104的新高之後走弱,現在美元指數在99左右,也就是相對年初的高點,貶值了5%左右;但是人民幣對美元只是略有走強,從6.96略微升值到6.89,走強的幅度只有1%左右。按照目前的定價方式,除非美元大跌,人民幣對美元才能有一個可觀的增值。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對於匯率的波動更加適應了,所以資本的流出流入更加均衡。
除此之外,趙慶明認為,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個人的全球資產配置已經開始,還遠未結束,除非人民幣大幅升值,才可能出現資本流向的急轉,這種情況下,資本的流入流出大體平衡,外匯儲備不會出現原來那種大幅增長的情況。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往前看,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我國經濟基本面將進一步發揮穩中向好的基礎性作用,人民幣匯率預期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向均衡方面發展,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趨向穩定。”
騰訊與鄂最大醫療流通企業簽約:共建設醫院處方外流信息共享平臺
九州通(600998.SH)25日晚間公告,與騰訊雲計算、東華軟件(002065.SZ)全資子公司東華醫為於24日在北京簽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就共同開發建設醫院處方外流信息共享平臺以及藥品配送解決方案所涉及的相關權利義務達成一致意見。
這是繼接入微信O2O“藥急送”業務後,九州通再次與騰訊公司開展合作,亦是九州通在“互聯網+藥品流通”領域的又一新嘗試。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7年分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7】13號)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國辦發【2017】37號)等文件。
上述文件強調:國家“引導‘互聯網+藥品流通’規範發展,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培育新興業態”;“規範零售藥店互聯網零售服務,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現有信息系統,開展藥師網上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指導等藥事服務”;“試行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今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四大措施,其中第三條明確: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一站式”結算;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加快信息互通共享,強化醫療質量監管和信息安全防護。
公告稱,合作三方根據醫院處方外流的發展趨勢以及實際需求,將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以及區塊鏈技術,結合醫療機構信息化需求,構建“互聯網+醫藥”生態鏈,開展“醫院處方外流信息共享平臺及藥品配送解決方案”的系統研究、設計、建設、推廣和運營。
具體包括:開發與醫院HIS系統與處方外流系統對接的信息平臺,提供醫院內部與醫院外部承接處方的藥房的信息平臺對接方案;提供對處方的合理用藥智能審核方案,保證用藥的安全、合理、有效;提供藥品安全、快捷、準確地送達患者的信息平臺解決方案;提供醫院處方外流及藥品配送全流程的運營管理及應急處理方案;提供就醫院處方外流以及藥品配送系統與國家醫療保險機構、衛生監管部門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管系統進行對接的方案;以及提供將前述內容應用於互聯網醫院、智慧醫聯體、遠程醫療、區域HMO以及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方案。

事實上,早在2000年,九州通就借助互聯網創辦了B2B電商網站“九州通醫藥網”(即“九州通醫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九州通醫藥電子商務(B2C)線上業務平臺“好藥師網上藥店”自上線以來,業務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其B2C電子商務業務實現銷售10.78億元。
在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九州通董事長劉寶林表示,“互聯網+藥品流通”領域,我們最終要做的是通過FBBC模式(“F”即上遊藥品生產企業,首個“B”即九州通,第二個“B”即終端藥店和診所,“C”即消費者。)的構建,打造連接醫藥全產業鏈的健康管理平臺,抓住終端消費者的需求。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減息加匯率浮動 不用怕資金外流
1 :
GS(14)@2016-02-15 17:14:46【明報專訊】“ 不少人都將近月金融市場震盪歸咎於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卻對人民幣為何要貶值,以及如何應對不甚了了。今期《Money Monday》邀請貨幣專家、瑞銀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全球國債及外匯投資主管趙子儀撰文,讓大家更深入了解中國經濟與人民幣政策的關係,有助作出更好的投資部署。 ”
從2015年人民幣兌換美元達到6.1高點後, 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徹底改變了2005年中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幾乎只會升值的大趨勢和普遍預期,引發國內外極大關注。很多權威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是直接造成去年9月和今年年初全球股市大跌的罪魁禍首,巨額資金外流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空前的大規模下跌, 甚至像索羅斯這樣國際知名的專家也預計中國經濟正在硬?陸, 由中國產生的金融危機將席捲全球。那麼,中國真的會走向這條道路嗎?中國應該如何調整匯率和貨幣政策來應對呢?
在人類相當長時期內,金銀銅是各國貨幣的基本單位。從大英帝國的崛起到二戰之前, 英鎊是全世界流通最廣、獲大部分國家和商家普遍接受的全球主要流通及儲備貨幣。 但是二戰全面摧毀了歐洲主要列強和亞洲強國日本的經濟基礎,全世界大部分黃金流入美國,這些昔日列強的貨幣因此失去對內保值對外流通的信譽,美國成為西方軍事最強大、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昔日與強美元掛?u引進外資
1944年美國召開的布賴頓森林會議上,為了重建歐洲對付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西方國家決定實行美國財政專家懷特提出的美元金本位方案,奠定了美元霸權時代的到來。懷特方案的核心是讓美元與黃金掛?u,其他歐洲貨幣與美元掛?u,這樣歐洲就可以用美國的錢開始重建家園,大量美鈔湧入歐洲從而形成所謂「歐洲美元」,美元也因為懷特方案實施成為準世界貨幣,標誌?美元霸權時代的開始。
隨?歐洲經濟快速復蘇,美國開始被越南戰爭和石油危機爆發拖垮,歐洲國家要求把手中積累的大量美鈔換成黃金,迫使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遜決定將美元與黃金脫?u,從而迎來現在的石油美元和全球浮動匯率的時代。
和二戰後缺乏貨幣信譽的歐洲一樣,即將回歸大陸的香港在1983年,以及「六四」後受西方經濟制裁的大陸,在1994年都是通過與美元掛?u政策來提高貨幣信譽。為什麼儘管歷史上與美元掛?u這種固定匯率政策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但很多國家還要沿用?
一國貨幣制度和它的內部(財政和通貨)平衡以及外部平衡緊密相關。如果一個國家財政赤字大,通貨膨脹高,對外貿易逆差又很大,它的貨幣在國際社會和海外市場就沒有信用。二戰後的歐洲和1994年的中國都面臨這種景?。1994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決定將人民幣和美元重新掛?u,定在當時非官方市場交易的8.27匯率水平,建立人民幣信譽來控制通貨膨脹,引入外資和技術,加入世貿讓中國全面參與全球競爭,這說明朱總理很懂經濟和金融。二戰後的歐洲和1994年中國都非常成功地利用與強勁美元掛?u,獲得了大規模工業化需要的外部資金。但卻因為太成功了,歐洲和中國在20年後擁有太多美元外匯儲備,最後只能選擇或被迫脫離美元聯匯制度。
為什麼這樣成功的政策又要被廢除呢?原因是匯率不能長期脫離或違背兩國之間的外貿和資本帳戶的不平衡,以及兩國未來經濟發展前景的巨大變化。10年後,即2004年的中國經濟和1994年幾乎完全相反——內部財政赤字幾乎消失,物價回歸穩定,對外貿易產生大量順差,但因為固定匯率制度使美國低利息的貨幣政策輸入到10%至12%速度增長的中國經濟裏來,為防止人民幣升值,人民銀行不得不購入大量美元,同時向國內金融機構釋放大量人民幣,使國內信貸規模大增和資產價格?C升。
按中美增長差升值 已到了盡頭
此外,巨額外貿順差必將引起很多歐美國家不滿, 威脅對中國設立貿易壁壘甚至經濟制裁。其實長期外貿巨大順差和巨大逆差對一國經濟同樣弊大於利。因為長期巨大順差將導致匯率上升,製造業外移;相反長期巨額逆差會導致外債纍纍,極可能造就周期性債務危機,匯率巨幅貶值和高通脹。在2003年中國出現巨額外貿順差以及美元貶值和美國低利率的背景下,過去行之有效的美元掛?u政策就很難維持,也不適合當時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所以我2003年寫信給政府有關部門,建議人民幣與美元脫?u,按每年3%至4%平均速度升值。在中國經濟增長快,通貨膨脹壓力大的時期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而在中國經濟增長太慢,通貨緊縮的時期讓人民幣放慢升值,甚至可以出現一定程度貶值。有控制有節奏的升值才能讓中國避免重蹈日圓大幅升值導致製造業大量外遷的覆轍。我當時測算中國經濟效益增長速度平均高出美國3%至5%左右,如果人民幣按中美經濟效益增長差來升值,無論對中國還是美國經濟都不會因為匯率產生太大副作用。
應建立獨立貨幣政策 擺脫美元
又過10年,2014年我在香港接受《明報》等媒體採訪時說,中國最好盡快進行內部金融改革,讓市場調節供求關係,而不是以行政手段來決定錢的價值。我認為中國幾乎80%以上可以引入美國金融制度,人民銀行只控制隔夜政策利息,其他所有利息由市場供求和風險高低來決定,這樣人民幣就可以慢慢自由浮動,而不是不變地盯住將不斷升值的美元。到去年8月中國製造業因為人民幣實際匯率在這幾年上升40%以上和外部需求不足的雙重壓力下面臨嚴峻衰退,國內才認識到人民幣再也不能與不斷升值的美元掛?u了,現在的一籃子貨幣政策只是個暫時折衷辦法。
提高政策透明度 納匯率變化為改革方案
我認為,中國應該盡快利用這個美國利率還比較低、美國經濟還沒有完全復原的緩衝期,來建立自己的獨立貨幣政策,由專家組成的貨幣委員會決定央行政策利率,將物價升幅控制在每年平均2%至3%的主要目標,支持經濟增長為次要目的。在目前物價低,增長慢的環境下,央行應該大幅減息,愈快愈好,也就是說中國幾乎可以照搬美國2009年後的經濟政策——適度增加財政赤字、實施低息政策和對外匯率貶值。有了獨立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才能自由浮動, 外匯管制才能逐步取消。
經濟學的一個常識是一個國家不能同時控制匯率、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在美元霸權時代,美元和美國利息會隨?美國經濟前景而變化,這樣與美元聯匯的國家必然輸入美國貨幣政策,否則固定匯率就沒辦法長期維持。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美國央行要加息,而人民幣實際匯率大幅升值使中國經濟每?愈下,相反需要人民銀行大幅減息。也就是說減息和人民幣貶值才是符合當前中國國情的宏觀經濟政策,而維持與不斷升值的美元掛?u的政策必然導致中國徒然消耗大量外匯儲備,為維持匯率穩定而推遲減息將使股市下跌,中國經濟無法很快的復蘇。為減少外界對人民幣短期貶值的擔憂,中國政府應該改進交流方式和提高政策透明度,把匯率變化放在為刺激經濟增長的一籃子改革方案,長期穩定增長的中國經濟對周邊國家的好處將遠遠大過人民幣短期貶值的副作用。
我認為,中國既不應該維持現在的匯率水平, 也完全不同意最近有些專家建議設立7.8為人民幣兌換美元的絕對底線。中國經歷20多年外貿大量順差,外儲如此大,物價穩定,國內經濟規模已經太大,再讓人民幣盯住美元既不需要也不明智。一旦給出底線價格,市場就會衝擊這一底線,迫使人民銀行大規模干預,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減少,股市下跌,喪失建立刺激國內需求、防止通縮的獨立貨幣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我認為中國應該像歐洲1973年後一樣有自己獨立的貨幣政策,讓人民幣匯率從屬於國內貨幣政策而浮動,在國內金融改革還沒有完全成功前,繼續保持一定時期的外匯管制。
中國沒有太大必要擔心人民幣貶值引發資金外流。中國目前政局穩定,物價平穩,外貿順差很大,人民幣無論對內對外都有很高的保值信譽。保證人民幣長期穩定的最好政策,是通過大力改革開放和有效宏觀經濟政策,扭轉經濟增長每?愈下的被動局面,有了獨立的貨幣政策後,人民銀行就能創造足夠流動性和貨幣供應來彌補資金外流造成的國內資金缺口。
採用寬鬆財政,減息以及浮動匯率三結合政策,必然能很快扭轉市場和投資者的悲觀預期,通過創新和國企改革,運用市場機制來提高中國經濟總體效益和長期競爭力。通過低利息,甚至零利息來引導大量國內儲蓄去追求高收益的投資,同時加快步伐建立全國範圍內退休養老金制度,用立法使一定比例的養老金源源不斷地投資國內股市,只有健康發展的股市,才能為大規模國企改革和企業融資慢慢從單一銀行貸款轉向股市和債券等多種渠道的融資投資開創新局面。如果國內投資收益前景好轉,短期流出資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源源不斷流回來。
人幣應先貶後升 或迫美再減息量寬
總括而言,中國經濟經歷35年改革開放後外儲很大,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只要今後堅持低福利、改革開放和提升市場競爭機制、以控制通脹為主要目標的經濟政策,中國根本再不用擔心人民幣信譽問題。即使現在隨?供求關係貶值,一兩年後只要國內經濟形勢開始好轉,人民幣一定會像2009年後的美元匯率那樣經歷先貶後升的過程。如果未來一兩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至7.8以上,美國聯儲局必然會被迫再次採取減息和量化寬鬆政策來逆轉美元升值,因為美國經濟將完全無法承受人民幣兌美元7.8以上的匯率水平。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瑞銀集團或瑞銀資產管理公司的觀點和立場。)
趙子儀 - 瑞銀資產管理固定收益部全球國債及外匯投資主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5/news/eb_ebb1.htm
上月人幣資金外流422億美元 創新高
1 :
GS(14)@2016-11-25 07:09:55【明報專訊】法國最大的資產管理銀行Natixis(法國外貿銀行)發表報告稱,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資金流走,今年第3季創下去年811新匯改以來最高。根據該行的統計,10月份人民幣結算的資金外流達到422.8億美元(見圖),為歷史最高水平。
佔整體外流比例急升至四成
Natixis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彭藹嬈表示,最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的資金外流佔整體資本帳資金外流的比例急升,由年初的一至兩成到現時的三成至四成。她相信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在外匯管制之下,人民幣離境比外匯離境容易,走資自然會選擇容易的渠道。近日羅湖海關接連發現旅客攜帶多達1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出境,似乎佐證了彭藹嬈的看法。深圳海關在本周三通報,年初至今在口岸查獲1.7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5%。彭藹嬈又稱,另外一個原因是利用假貿易走資,多數也是採用人民幣結算。
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中國的銀行表面上看似是與影子銀行對立的部門,但實際上卻已經成為影子銀行的最大玩家。由於多數銀行的存貸比率已經逼近官方75%的底線,貸款增長困難,銀行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少銀行已經幾乎發展成投資銀行的模式。2015年銀行理財產品(WMP)的規模按年增長8萬億元人民幣至23.7萬億元人民幣,今年仍會繼續上升。但她相信,由於監管層已經及時出手,中國銀行界不會發展成雷曼案件的翻版。
內銀似與影子銀行對立 實際是最大玩家
彭藹嬈則表示,內銀壞帳率今年年底將由目前的1.76%增加至2%。所有銀行當中,資金風險最大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這類銀行的存貸比平均72%,但如果計入表外資產,經調整後的存貸比高達110%。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33&issue=20161125
人行加強監控大額跨境交易 分析﹕防止資金外流
1 :
GS(14)@2016-12-31 10:09:22【明報專訊】人民銀行近日發布新規,收緊金融機構就大額交易的匯報標準,如現金交易報告要求由20萬元人民幣,下調至5萬元人民幣,更新增境外資金交易報告要求,明年7月1日生效。雖然人行表示是為了加強打擊洗黑錢、恐怖分子金融活動等,但有分析認為,人行此舉其中一個目的,亦是為了加強防止資金外流。
明報記者 徐寶文
據人行昨日發布的資料顯示,中央計劃修訂《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當中要求金融機構發展一套明確以「合理懷疑」為基礎的完善報告制度,同時亦將境內外的大額現金交易匯報要求,由目前的20萬元人民幣,下調至5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同時亦新增大額跨境資金交易報告要求,若資金交易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同樣需要記錄,並上報監管機構(見表),新規計劃於明年7月1日實施,以給予金融機構有約半年的過渡期。
人行﹕防範人幣跨境交易風險
人行稱,有關現金交易的修訂,主要是因為海外的規限較嚴謹,如美、加、澳等,均以1萬美元為匯報規限;至於新增的跨境資金交易匯報要求,主要是因為隨着「滬港通」、「深港通」等業務逐步推進,境內個人跨境業務逐步放開,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亦會更加頻繁,設計專門的人民幣報告標準,便於監管部門及時掌握人民幣跨境交易數據,更好地防範人民幣跨境交易的相關風險。
雖然人行以防範風險及跟隨國際標準作為原因,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就稱,由於人民幣持續貶值令資金「外逃」情况加劇,故透過新規來加強規管資金外流,亦相信是中央目的之一。
只涉匯報非禁止 合規資金可獲放行
不過他亦稱,由於新規只涉及匯報,並非禁止,故合規的資金外流,仍會繼續獲得放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80&issue=20161231
去年非儲備金融逆差逾3萬億 資本外流嚴峻
1 :
GS(14)@2017-02-09 23:36:04【明報專訊】內地外匯儲備近6年以來首度跌破3萬億美元。《人民日報》等官媒昨日發文表示,外界毋須對外儲變化過分敏感,目前人民幣貶值壓力紓緩,資本外流壓力亦減輕。不過,各家大行的估算及最新公布的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逆差,卻反映資本外流形勢仍嚴峻。
高盛表示,外儲按月減少123億美元,但計及匯率因素,估計整體儲備減少370億美元,跌幅有所擴大,隨着美元再現強勢,內地資金外流壓力於未來數月將會增加。花旗估計,1月資本淨流出增至約708億美元。
彭博:人行再與比特幣平台開會
外管局公布,去年中國經常帳順差為1.39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本和金融帳戶逆差3183億元,其中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逆差高達3.278萬億元,儲備資產減少2.962萬億元。若單計去年第4季,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逆差1.2807萬億元,儲備資產減少1.0232萬億元。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可理解為跨境來往的金融項目,出現逆差即向外流出的金融項目較多,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常被用來衡量一國跨境資本流動狀况。外管局強調,如果剔除上季淨誤差與遺漏影響,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逆差實際水平將下降,認為將大大低於2015年4856億美元逆差水平。
另外,彭博昨日報道,人民銀行周三與部分比特幣交易平台召開閉門會議,會議內容包括反洗錢。外管局最新公布,去年中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逆差高達3.278萬億元,反映內地跨境資本流出情况嚴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30&issue=20170209
【動畫】腸外流狂奔1km求救小學生玩炮仗炸爆肚
1 :
GS(14)@2017-07-29 03:23:43死神來了,即使一支炮仗,也足以令人「腸穿肚爛」!黑龍江賓縣一名14歲少年,就因為一時好奇把炮仗的火藥倒出來玩,卻意外將炮仗引爆。爆炸威力頓時將旁邊的一個鐵罐炸成兩截,碎片在少年的腹部割開兩個大血洞,腸子從其中一處破口中漏了出來。少年忍痛跑出千多米求救,僥倖逃離死神魔掌。被炸傷的少年名叫王雨成,是賓縣滿井鎮滿井中心小學的學生。據他的嬸嬸李女士表示,王雨成受傷當日,是因為好奇心驅使,去撿拾別人家中的炮仗回家玩。他將炮仗的火藥倒出,卻意外導致炮仗爆炸。爆炸發生時,旁邊的一個鐵罐頓時被炸成兩半,碎片飛插入王雨成肚子,並在其腹部表面造成兩個大血洞,其中一處破口較大,腸子直接跌出來。「出事時家裏只有孩子和媽媽,他爸去外地打工了。孩子的媽媽腳也被炸傷,由於她患精神病,無法看管孩子,所以只能孩子自己求救。」李女士說,王雨成當時跑出1,000多米叫救命,最後有村民看見,幫忙報警召喚救護車。經診斷,王雨成左下肢外傷、開放性腹外傷、急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小腸破裂、橫結腸破裂。而王雨成受傷當日,他的父親王海軍正在外地打工,兒子出事後,他深感自責。據悉,王雨成家中共有五口人,爺爺患有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母親患有精神疾病,沒有勞動能力,嫲嫲又年邁也沒有經濟來源,一家五口僅靠三畝農地和王海軍一個人在外打工持維。王雨成入院治療9日,共花去15萬元人民幣,因實在拿不出錢,王雨成的母親就出院回家養傷。而王雨成還要接受二次手術,可是手術費讓這個家庭無力承擔。由於王雨成的腸子已被截斷,排便只能靠肚子上的管子排出。「孩子到現在高燒不退精神恍惚,一會清醒一會昏迷,醫生說現在的情況還可能引起併發症,有肝腎衰竭的可能。」嬸嬸李女士表示,王雨成雖然仍在危險期,院方甚至下了病危通知書,但因沒錢治療,也只能從ICU轉到普通手術後觀察病房。《黑龍江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7/20103256
IMF﹕中國資本外流減 人幣今年升3%
1 :
GS(14)@2017-07-30 17:13:13【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最新報告,提到中國過去兩年透過減持外匯穩定人民幣匯價,導致資本外流,引起外界對中國財政穩定及資本帳開放的關注,IMF官員回應指,外匯儲備下降的壓力減低,惟對內地經濟的基本面看法維持不變,未來需要面對減低信貸及投資方面的挑戰。
星展﹕資本管制措施見成效
IMF研究部主管Luis Cubeddu強調,觀察到中國的資本外流已經放緩,動用外匯儲備的需要亦較早前減低,他指反映穩定增長的政策,他亦指出中國需要重新平衡國內經濟,減低信貸及投資,並提高消費佔比,相信中國有關官員正循此方向發展。
他又指,在中國的經濟改革展開後,預料經常帳的盈餘將收窄。
事實上,美元弱勢的情况下,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本年至今已經累升3%,上周五收報6.7369。
星展高級副總裁周洪禮表示,除了美元疲弱的因素,中國的資本管制措施亦見成效,包括對民企海外投資的監管,對匯市亦積極干預,例如提高離岸人民幣的做空成本等,相信這些措施都有助減緩資本外流。
多家大行料人幣將升至6.7
過去兩個季度中國GDP的增長站穩在6.9%,周洪禮表示現無轉勢的迹象,相信人民幣的匯價在未來幾個月將維持平穩。不過,他指出資本管控雖收效,但將令國內資產出現泡沫情况,長遠而言並不利經濟發展。
因應美元轉弱,多間大行近日均上調人民幣目標價,例如美銀美林上調第三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由6.95升至6.7,年底預測由7.05升至6.9。瑞信亦將3個月匯價由6.75升至6.71,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6.73。中銀香港(2388)則指人民幣將升至6.725水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37&issue=20170730
港缺職業聯賽 男高手多外流
1 :
GS(14)@2017-08-04 05:40:07【明報專訊】據行內人的非正式統計,過去10多年,香港累積有20多名男子電競選手到台灣、內地和歐美發展。其中早前在香港電競總會會所開幕禮表演賽,與4名業餘電競選手即場組隊,輕易擊敗Stinga的Toyz(劉偉健)就長駐台灣發展。2012年10月,他協助所屬的台灣電競隊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英雄聯盟第2季全球總決賽」中,擊敗韓國電競隊Azubu Frost,取得世界冠軍,贏得100萬美元獎金。
不過,香港男子職業電競隊,估計暫時只剩下兩隊;其中一隊是今年3月成功融資800萬美元(約6240萬港元)的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引入台灣和韓國電競選手,隊員並非全部由香港人組成。
港男長駐台灣 奪世界冠軍
另一隊本地的男子職業電競隊「九龍電競Kowloon Esports」,前身是由幾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學生組成的業餘電競隊Team IVE;由於Team IVE去年在台北舉行的「英雄聯盟國際大學冠軍賽」中奪冠,今年獲企業接洽,改組成職業電競隊,改稱為九龍電競Kowloon Esports。
今年才加入九龍電競Kowloon Esports的梁子皞,曾經在中國內地受訓,以及在台灣工作。他表示,讀至初中就輟學,到湖南長沙參加職業電競隊的青訓計劃,當過幾個月後備。回港半年後,適逢台灣籌備英雄聯盟職業聯賽,他和4個香港人獲邀到台灣,組成職業聯賽預選隊。當年,主辦機構將16支預選隊淘汰至8支,成為真正的職業聯賽電競隊。他們成功出線,他亦留在台灣再參加1年職業聯賽。他於去年回港,由於香港職業電競隊太少,一度要轉投業餘隊,今年才加入九龍電競Kowloon Esports。
台灣起薪1萬 普遍有宿舍三餐
梁子皓提醒有興趣以電競為職業的年輕人,即使是台灣的職業電競隊,起薪也不高,只是約4萬元新台幣(約1萬港元)。不過,當地職業電競隊普遍會免費提供宿舍和三餐。據悉,劉偉健當年初到台灣,月薪只是約4萬元新台幣,直至他所屬的台灣電競隊取得「英雄聯盟第2季全球總決賽」冠軍之後,月薪才增加幾倍。
另外,梁子皓表示,職業電競隊的要求和業餘電競隊有明顯差距,即使是很出色的業餘電競選手,轉為職業選手後,有可能吃不消。以九龍電競Kowloon Esports為例,部分由Team IVE轉過來的隊友,因為達不到要求要離隊。當年他在台灣,亦因電競隊方加入更高水準的選手,淘汰部分香港隊友。
至於香港男子職業電競隊現時的境况,梁子皓認為,最大問題是本地欠缺自主職業聯賽,出現人才短缺、人才外流情况。他續稱,全球約有10個遊戲設有職業聯賽,但那些遊戲開發商或代理商都不會在香港舉辦職業聯賽,香港電競隊只可參加中國內地或台灣的職業聯賽;所以即使本港出現高手,也無法留住。他認為,要解決現時的困境,首要是遊戲開發商或代理商要願意在香港設立職業聯賽,其他公司亦要提供較多商業贊助。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34&issue=2017080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