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韭菜樂園》之十三——建立安全的股票池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651727今天看了一位球友85萬炒成8.5萬的帖子。頓時覺得這個狂吹股神的市場氛圍會將浮躁帶到每個投資者的腦子裡,尤其是部分沒有邊界的嫩韭菜,會飲血瘋狂。故此,將我投資心得中部分保守且有效的建立邊界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1、慎用槓桿。
多數人看到的是使用槓桿會擴大收益,而實際上它也可以擴大虧損。以兩倍槓桿為例,是擴大兩倍收益也擴大兩倍的虧損嗎?
答案是:擴大收益不足兩倍,擴大虧損大於兩倍!
為什麼?
因為交易是有情緒的,最典型的是上漲興奮和下跌恐慌。以嫩韭菜的心態,當上漲時,如果是帶槓桿的交易,加倉頻率會加大。下跌時,恐慌割肉也會提前。這位85萬球友的交易就非常鮮活地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交易情緒不受控者使用槓桿,弊大於利。
做個比喻大家就明白了,5歲的小孩耍大刀,砍倒敵人的概率遠遠低於傷到自己。
這裡說的槓桿還包括帶槓桿的B類。
2、切忌一鍵重倉
不管資金量大小,如果一次成交就重倉甚至全倉,那麼之後就沒有任何主動迴旋的餘地。我的私信區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我倉位很重,9成了。請問這時候應該怎麼管理倉位?
你都九成倉了,還有什麼好管理的?要補倉沒錢,要調倉必須是割肉。還有什麼好管理?
重倉應當是逐步確認逐步買入的過程,這是有點交易經驗的投資者都會接受的說法。因為市場是很難預測的,你無法確認當前價位是貴還是便宜,所以最理智的做法是追隨市場的趨勢去買賣,而非賭咒式地判斷底和頂。

在接受1、2兩點後,才能談如何建立安全的股票池。
A股有兩千多支股票,而且隨著未來的註冊制和轉板兩項政策的推進,數目還會驟增。達到五千支也就是幾年的事。
5000千支股票在漲漲跌跌,盤中去追?聽消息?跟大V買?這麼幹搞得過來嗎?
那麼買什麼呢?
買你懂的!
前一陣子我笑話過朗瑪信息,說是要炒到珠穆朗瑪峰。沒幾天,跑來一位說200多買了怎麼辦的?我問他知道朗瑪是干嘛的嗎?他說不知道,就是看著價格超過茅台了買的。我想,如果他知道朗瑪信息的炒點其實就是個色情聲訊的話,打死也不會買。
搞懂一支,搞明白他現在能做什麼,市場炒他將來能做什麼。搞清楚這兩個東西就算搞清楚了。可以放到股票池了(各位高水平看官,別為難韭菜去認真看基本面了)。放到股票池後,設置「上破價」和「下破價」的警鈴。下破警鈴沒有響不要買!

會有問:那我去看什麼股票啊?從哪些股票裡選啊?
這裡我也分享一下我最寬泛的選股指標:
1、營收放大20%
2、淨利潤增長大於10%
3、淨資產收益率大於5%
4、市盈率低於150

解釋一下指標:
營收放大是企業成長或者經營局面扭轉的最前端標誌。
而淨利潤增長水平最能體現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
淨資產收益率5%是跑贏通脹的基本要求。
市盈率如果超過150,則喪失評估意義。(市盈率150以上的個股,我會使用另一套指標重先篩選)

這套指標的意義是描述:企業不虧損且營收健康放大,企業可以跑贏通脹且高於國民經濟增長水平運行。在這樣的圈子裡去一家家認識,然後再選入股票池,則資金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假使,建立了一個由30家都能搞清楚「他現在能做什麼,市場炒他將來能做什麼」的企業構成的股票池,不論是採用趨勢交易還是買了就拿著裝死,在牛市裡都不會虧到哪去。但我個人建議採用分階段買入長期持有的操作方式。

一個小朋友去上幼兒園,班上二三十個同學都是陌生的。那麼他是應該想我如何不挨打重要?還是想我如何打敗全班無敵手重要?
我想,第一階段應該是先想如何不挨打吧?等都熟悉同學的實力了,再來想如何打敗全班無敵手也不遲。

做股票亦然,挑二三十個你能看懂,能知道的實力的同學同班,然後你才能在這個班上打遍全班無敵手。千萬不要入學第一天就站到學校操場上去對著兩千對人學馮小剛喊:還有誰!那一準被斧頭幫劈死。

錯別字不改了,晚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65

聊聊我近一年遇到的定增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862645
沒有重倉的都記不住,記得住的都是被虐過的、持倉大的定增。
今天閒著,碼出來拋個磚頭先。

今年最虐心的定增是唐山港,這個票是和很多守四元的八元黨一起做的。
過程是這樣的:因為要挖36-40號碼頭,缺錢。所以定增。
定增案做的過程中,股價蹭蹭蹭上來。按照20個交易日計價,就變貴了。然後呢,又遇到個鳥事,變價後沒有變材料,被發審打了回來,換董秘多少有這因素。
這期間,股價下挫到定增價以下,那叫一個虐心,盤整了兩三個月。之後港口整體走好,股價又上去了。同時唐山港發了短融,挖碼頭的錢也夠了,這定增材料也就沒有遞上去。記得還有個哥們在互動上問:材料整理好沒有?要不要我去幫忙打字打印?回答是:快了快了!但這一塊了就拖到2015年。為什麼呢?因為碼頭挖完了。
最近因為要出年報了,定增案的一年期限還沒有過,這事要拿出來聊一聊的。什麼個攤薄啊,變價啊,都要聊一聊。走程序嘛。
但真的會增發嗎?我個人認為概率不大,因為碼頭挖完了。如果要增發,除非是奉旨增發利益輸送,像這種絕對控股的企業,大股東一舉手,表決就已經結束了。
很多後入的希望能以10-11元的價格增發,呵呵,一級市場的資本哪有那麼傻。
唐山港的管理層對一字真訣「拖」是用得入木三分。參股唐山商業銀行,搞了那麼久,也不是一直拖著,拖到最後說要搞京津冀銀行,立刻就公告說不參加唐商行了。這次增發被拖出期限是大概率事件,除非奉旨增發或者冤大頭人傻錢多真競價。

這個例子說明了:增發是為圈錢搞項目的,如果從其它渠道解決了資金需求,那麼增發就會變成雞肋。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連年高增長)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價以下是穩賺的機會(唐山港4.4以下)

第二個虐心的案例是$均勝電子(SH600699)$  
這事和@老布 交流過很多次[赞成]。他蹲在均勝上比我時間還長。
如果說均勝企管層面上相對其它同類企業最大的亮點,那就是他的併購團隊。這次定增是為了繼續併購,完成以駕駛人為中心的整一套智能產品體系。但是遭遇了黑天鵝,景順系的一個新任產品經理在均勝要搞定增期間嚓嚓嚓拋盤。因為那會兒大盤股走得好,這位大韭菜決定斬倉去追大盤股(丫追的都不咋地,還不如守均勝)。當股價跌破發行價時,我決定越跌越買。甚至做好了跌到18元以下的準備。其實這種行為除了為獲利以外,還有「股東與你共存在」的意思。當然,為好企業站台保定增,通常獲利都不少。其實,當時這個定增即使流產,大股東也是會找錢併購的,這種敢墊付先併購,再等定增款的打算比參加定增還可貴。後來均勝用了一個瞠目結舌的速度把併購案做了,可謂經典案例。這要是一般企業,拖到人民幣大貶值也不一定能完成。
中間做過一次成功的波段(24.5),所以成本被壓到18元以下,絕對安全位後就不動了。

這個例子說明:流通股前十如果出現調倉或者減持,是可能對股價形成致命殺傷的。而如果這時候企業正在重要資本運作階段,只要這個企業是優秀的,那麼為之站台。必然獲利頗豐。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接連併購塑造產業鏈)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價以下是穩賺的機會(21以下)

第三個例子是$永輝超市(SH601933)$  
這個龍內褲企業的定增,不是最虐心,卻很熬人。
這個票和@funnyface 是交集[赞成]。這是去年抓底最漂亮的一支,抓到了全年最低底。估計能熬到現在也是因為這個絕對底成本的緣故。
我當時寫過一個段子,南少林弟子永輝用生鮮拳挑戰武當,被武當三弟子圍毆。
當時觀察永輝不漲,但有競爭性的大商和中百卻在漲,永輝舉牌入主未遂很被動,民生超市也落井下石出走。此時永輝收縮了門店拓展,把現金用來買理財產品。這種節約子彈的做法很明顯就是要大干一場。介入後一段時間後,果然永輝找了牛奶。定增案的錢正好等於一個中百的市值,赤裸裸的兵臨城下[鼓鼓掌](此處必須鼓掌)
但是錢到的太慢了,好在這是一支教科書票,碰了上軌就會去踩下軌,可以方便麵拉直了吃。
最近很多球友問我為什麼不說永輝了,這裡插一嘴。
在平潭註冊了下屬企業,目的很明顯,進口可以少交稅。用奶牛的採購渠道給綠標店供貨,多好。奶牛的錢除了開店搞供應鏈以外,說是要電商了。這個電商是在重點城市試過的,有經驗再鋪開的,所以保險很多。既然說要到年中才能鋪開,那就等唄。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企業戰略上遇到對手阻擊,資本大戰中定增引入戰投概率較大。但其介入週期會相對長,在股價兌現上也不一定會體現為凌厲走勢。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企業戰略清晰且執行得力)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預期錢參與是大概率賺錢的機會

第四個是$光線傳媒(SZ300251)$  
這個票13年做過一輪,老熟人了。今年做時和@dq951163 @吉哥青年人 交流相對多。
華誼和光線13年就聯袂上漲,難分伯仲。這種行業性龍頭,大抵A進行了戰略性推進,B也會相應推進,最後形成「任何市場最終只有兩輛馬車」的局面。華誼引入戰略合作者後,光線先是引入了奇虎,而後謠傳小米入局。闢謠後股價有幾天下挫。我就是在這個節點加倉的,邏輯很簡單:如果不是小米,則是比小米更大的。因為奇虎和百度死磕,阿里已經和華誼聯手,我當時想的是騰訊,結果還是阿里掃貨。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企業戰略上跟進競爭對手,資本大戰中定增引入與對手同質化的戰投概率較大。

最近跟蹤介入的上海綠新,雖然介入資金量很少。但其實也是類似定增邏輯。他因為子公司的緣故取消了股權激勵,並且壓下了定增。但只要子公司的問題解決了,該怎麼幹還會怎麼幹。之前新安股份也是因為子公司出事股價低迷,但實際上並不會對企業造成過大的影響,反倒是會砸出一個坑來介入。這種情形就比較複雜,不做單獨類型分析。

綜上幾個例子:如果是個好企業,在定增價附近甚至以下介入,獲利概率很大。在二級市場用一級市場的價格買入,機會很少。要把握這種機會有如下前提:
1、企業經營要好
2、受非經營因素影響股價下跌到定增價下方
3、定增資金用途明確
4、定增如果捆綁戰投介入則更理想


先碼這麼多,拋個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86

《韭菜樂園》之十四——吃套之後做什麼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8075015
前幾天碼了一個文章說自己是踏空狗,其實是自勉之意。又在交流時笑話了三泰一番,結果三泰擁躉來笑我是三泰踏空狗。
昨晚閒著,於是和這群三泰黨辯論了一番。發現他們當中無人懂何謂快遞(稍後我將碼文講何謂快遞),拋出一個「路由設計」話題,無人能接。有惱羞成怒罵我是騙子的,我就拉黑了。有顧左右而言他談大秦帝國回應的,我也就無語了。但也不乏態度誠懇的,我也分享一二。
觀察這三種態度的ID,從他們發言的時間來看,平均都在三泰上吃套六個月左右,最近才開始賺錢。
首先,要肯定這種能拿住票的堅持,這六個月,看著別人賺錢,翻一倍兩倍甚至三倍,難熬啊!
其次,看這六個月內的發言,誓師式的吶喊和乏力的吐槽佔據了大多數,偶有一些實地調研和數據帖。
於是乎,我明白了前兩類人的心理。第一種吃套之後代碼化作了他的自尊,只要敢說半點不好,必然發動人身攻擊回應;第二種吃套之後代碼變成了情懷,只要情懷還在,盈虧對錯也無所謂。
大笑三聲關機,啃椒鹽鴨架子去。早上醒來,覺得有必要與大家分享和討論吃套後該做什麼。
————————————————————————————
要說吃套,先要說如何避免吃套。
買入邏輯非常重要。引入一張我參與其它討論時的發言

買入前的三重確認。
第一重實際上是對止損點的確認,亦即:我可以承擔多大幅度的短期虧損。
第二重是基於對企業基本面,行業屬性以及市場預期的判斷。
第三重是站在反方(空方)角度再次對前兩重推論進行反詰。
————————————————————————————
但如果是沒有買入邏輯,胡亂入吃套的呢?怎麼辦?
首先要對之前的上漲邏輯進行搶救性挖掘,這個通常要在次日開盤之前完成。比如說是基本面因素驅動的上漲,那麼吃套沒事,有安全墊。如果是行業性的關聯上漲,那麼看看龍頭是否力竭,如果龍頭還強勢,短期沒事,解套就走。
最怕的是套在一日遊行情上,到下一個炒作週期就不知道要多久。譬如石墨烯,短期內實際應用是無望的,但卻是未來材料發展的趨勢。所以隔一段時間就會炒一炒,來得快也去得快,我的私信區至少有50個人次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問這個題材,一般都是一日遊幾日遊吃套在頂部。
在上漲邏輯分析後,如果是一日遊,那該割肉割肉。如果是還有題材發揮的空間,那麼等解套再走。如果是基本面驅動,那麼就該開始挖掘基本面了。

很多人會問:怎麼挖基本面啊?
其實很簡答,基本面不外乎回答幾個問題:
1、這個企業是干嘛的?(主營),幹得怎麼樣?
2、這個企業將來能幹什麼?(增長中次主營),幹得怎麼樣?
3、這兩個買賣在同行業中有競爭力嗎?(行業地位)
4、企業戰略清晰嗎?管理層是否具備達成這個戰略的執行力?(戰略與管理評估)
5、企業現金奶牛在哪?錢夠花嗎?不夠花有渠道搞錢嗎?(財務面)
6、企業可能在哪些地方出現大的經營挫折?(黑天鵝)
7、企業的天花板在哪?(發展瓶頸)
8、企業哪些方面受政策支持鼓勵,哪些方面受到政策限制?(政策驅動分析)
9、企業中短期有無潛在的題材性,市場報以何種預期?(炒嗎?)
10、企業有無重組、收購、引入戰投或者被野蠻人舉牌等可能?(資本運作)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被套之後只是咒罵一番,然後割肉走人。那麼這錢虧得沒意義。
而長一智,起碼是檢討自己的買入邏輯。並且惡補被套個股和行業的基本信息。至於被套變成買自尊,買情懷,阿Q。

一邊在聽總理答記者問,一邊碼文,所以思路斷了,先碼個主幹,湊合看吧。
建議大家對照自己之前吃套的個股檢討一下:
1、我在哪個個股上吃套過?
2、事前我有買入邏輯嗎?
3、吃套後我惡補個股和行業常識了嗎?
這樣的自我檢討,比看我的文章有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5

國改投筆——黨國為莊,國資為標,社保做市值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8029322
結合幾個消息面變化看:
1、競爭類企業紛紛停牌:如上海的光明集團旗下的光明乳業和梅林、上海電氣明牌集體上市。
這類企業都屬於競爭類,國改模式也都是划來划去甚至直接無償注入(白給上市公司)。對提升生產力水平和實際經營水平並無立竿見影的效果。
2、在社保巨額虧空的前提下(延長退休政策說明已達到透支極限),證監會說支持和鼓勵社保基金入市。
3、郭樹清主政的山東明確劃轉省屬國企30%的國資充實省社保基金,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管理。

綜合以上的消息面變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有些破家當要賣,還要賣出好價錢。賣出來以後給社保。社保可以入場玩。
———————————————————————————————
在中小創,流行一種做法叫市值管理。我管他叫董事長炒股票,董事長炒股票的目的是為了高位套現。怎麼做呢?可以簡單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董事長找來一個有錢的莊,比如徐翔。然後徐翔找來十個私募。
先收籌碼。收完籌碼開始放利好,抬升股價。
第二階段:股價抬升了先定增圈錢再去併購,高PE併購低PE。把概念搞足。
第三階段:董事長講故事,出貨。

對照這個模式:
董事長現在是受命於黨國的國資委。有錢的莊就是社保了。私募是其它關聯國資方
這些都是現成的。
而第二階段也無需去併購,手頭就有現成的國資可以不斷注入。市值高了立刻注入一些兌現。
第三階段,這個故事比任何一個中小創的故事都完美,這個故事叫牛市!
————————————————————————————————
分析到這不難知道賣國改的競爭類是為了填社保窟窿。也不難推測,賣國資的模式是通過做大國資上市平台。
那麼如何對標?
1、省屬競爭類是重點,尤其是資產優良,現金流多的競爭類,最快的是百貨類。這種標的有這優良的群眾基礎。高速公路也是不錯的標的,但受限於路改政策難度。可能要到牛市高潮才能兌現。
2、央企112中的小市值平台。國家的政策是112要壓縮成60。央企管理層為了避免被吃掉,或者被吃掉時能有更多的談判籌碼。那麼小個頭的會有強烈的注入傾向。就好像刺蝟魚在遇到攻擊時,會把身體變大嚇跑敵人。同樣的策略也會適用於省屬重點企業。兩車模式會越來越多。
————————————————————————————————
我個人的策略是先賭百貨,在賭112小市值。這是從時間上佈局,希望來得及吃兩道國改菜。
補充一句以佐證我的邏輯:杭州解百已經明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8

如何跟買主題新聞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9912636簡單分享一下我看新聞聯播的經驗。
對於主題性的國家大事,為配套宣傳推促政策,通常可以分成十個階段:
吹風 論證 會商 統戰 攻關  標竿 推廣 決議 跟蹤 驗證


一、吹風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領導有個想法
通常是在某個大新聞中插一段,也可能是單獨的15-20秒。
例如首次提出絲綢之路,就是在外訪新聞中提及的。
吹風階段時是最好的建倉時機,但概念股不好捕捉,同時股價不可能立即有反應。適合對題材有高度把握的職業投資者低位建立長線倉位。

二、論證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分管領導說大領導的想法好
通常的做法是對應的領導開始接受專訪,或者舉辦相應的討論會議。
論證階段股市反應會比較大,一般會以一波亂炒為總結,因為無法明確對標。
此階段適合短炒,已經有倉位的長線投機者,可以藉機做低成本。

三、會商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大領導把分管領導抓來問問他們打算怎麼搞
此階段會出現專題會議,會議的級別決定了此題材的炒作烈度與空間。
例如去年的京津冀專題會議。
此階段,通稿是作為領導層精神的明示,如選擇標的有誤需立刻調倉。(例如京津冀之初,錯誤地炒保定房地產的)
此階段如果埋伏對,則持股待漲。不對,立即調倉。

四、統戰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好好幹。
此階段會出現分系統的討論,討論的腔調越奇葩,說明領導上越重視,空間越大。
比如去年社科院要挖運河到朝陽門,文聯想把河北梆子和京韻大鼓雜糅。
此階段社會上的雜音會很多,不同的解讀中只有一種方向是正確的,那就是第三階段的通稿。例如京津冀中習主席說的「兩胖要瘦,一瘦要胖」,則明確說明河北是京津冀發展重點。
此階段最重要是堅持,不為雜音所惑。

五、攻關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主管領導站台表態推進事項。
此階段,會出現事項負責機構、負責人出台,並出現集中調研,開協調會等。部委省市負責人會紛紛表態。
例如河北省長在關鍵時候會表態:北京是心臟河北是胸膛(濃濃基友情有木有)。海關總署會立刻馬上推出便利通關。
這一階段題材將再度迎來熱炒,屁股要坐住是重點。

六、標竿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誰誰誰做得好!大家要學習他。
此階段,會出現很具體的企業、人、事的報導,甚至專題報導。目的是樹立標竿。
例如京津冀在此階段以首鋼、凌云化工為重點的專題報導。
這一階段,被報導的個股可能會持續熱度,但題材整體會下調,為一波做準備。此時千萬不要離場。

七、推廣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大家互相走走,調研學習。
此階段,會出現大批人馬互相走動,開碰頭會。
比如京津冀階段會出現五套班子連計生系統都跟上的碰頭會,經驗交流、問題交流是重點。具體的困難會在這一階段集中暴露。
這一階段,市場情緒會普遍低迷,空方佔據優勢。黎明前的黑暗,不要離場!

八、決議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主管領導拿出方案,大領導敲定怎麼幹。
此階段,如果事項逼格高,會出現連續的大篇幅報導,為決議登場鋪墊。
股價也會在這期間強勢上升。
這一階段一定要記住:決議出來後,不管多利好,都要盯緊了,隨時獲利了結。
此時此刻絕對不是入場的時候。

九、跟蹤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時不時報導一下這件事做到哪了
此階段,通常會出現臨時的工作會議或者領導視察。
這期間股價基本呈獲利了結後的向下調整,跟蹤新聞可以刺激短時上漲,難以為繼。這一階段如果參與,也是手熟者的短炒。

十、驗證
這一階段可以概括為:一年兩年後幹得怎麼樣。
通常是決議的週年前後才有此類新聞。
例如上海自貿區的週年系列報導。這期間會刺激股價中線上漲,尤其是回調充分的龍頭股,如果題材熟悉可以提前佈局。

題材股的邏輯再熊市是:利好兌現是利空。在牛市有可能扭轉為:利好兌現是利好。
觀察最近的幾次多空博弈。三個自貿區批覆的當天是走熊市邏輯,獲利出逃留個上影線。一路一帶疊加博鰲之後,概念股走強了兩天後下挫。僅就這兩個大題材來看,有熊邏輯向牛邏輯轉化的趨勢,但還有待後續繼續驗證。

從地圖看,現在正在吹風的有中三角,沒吹風的有成渝,自東向西來。
風沒吹到位的是西江。不知道會不會被遺忘的是東北。

簡單分享,歡迎補充,燒餅滾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99

闲聊一下超短 唐史主任司马迁

http://xueqiu.com/2054435398/41537438
首先声明,聊这个话题,不是针对雪球上的超短球友。而是想抛个砖头来客观讨论一下这个话题。至于@易碎品 本人,我持友好态度,简单说我喜欢会写字的女人。
雪球上有三个小姑娘我是持非常友善的态度来看待的:分别是@O_Livia 天资聪慧;@婷夢 专注刻苦;@易碎品 颇有才情。

言归正传:
天朝股市有三个非常大的特色:1、散户多;2、T+1;3、涨跌停板。
超短这个词汇诞生在天朝三大特色背景下。例如打板或者日内都可以归为超短。
如果将来证券市场国际化,那么规则也会国际化,三个特色将消失。现有的超短规则也将变更为国际规则。

而在其它市场上,这种规则属于广义的“量化交易”。不管高频与否,其核心是概率。这种交易中最重要的是纪律的执行,因为人比计算机容易出错,所以在算法问题解决后,由计算机来做交易是不错的办法。

在我天朝大A股,大致掌握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就可以做超短:
1、有足够的舆情捕捉及分析能力。
2、资金量足以在个股上短时间引导行情。
3、执行能力符合金融行为学要求。

我个人听到很多次“美股量化交易经验不适用A股”的论调。
这里也举例某君的交易系统(此人应该潜伏在雪球[大笑])。
此君原来是做油服的,用勘探数据计算哪里有油。是某公司高管。
卖了股票走人后,将找油的经验结合大A股的三大特色搞了一个交易系统。以前是找油,现在是动态追踪什么股票在什么市场氛围下会在什么时间井喷。挺好用的,现在好多基金在谈。
是的,这个交易系统就是所谓的“操盘手”。

综合上文,我认为超短会从现在的人做,慢慢变成油服君的模式,最后再进化为标准的量化交易。这是一个长趋势。
所以当下的超短爱好者,迟早要选择方向。要么放弃,转变风格。要么进化。

我个人恐惧这种未来的交易。
举例来说,守唐山港的五倍涨幅,是用一条逐渐震荡上升的K线完成的。而在三大特色消失后,主要的上涨将可能是由五六个大脉冲完成的。
所以我个人的投资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比如着重强调基本面和趋势性分析,以持股为主。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市场“长时间不涨,涨就疯涨”的风格。

你反应够快吗?
你钱够多吗?(或者一致性的资金够多吗)
你执行纪律够严格吗?
三条缺任何一个,概率就变小,玩超短就没有优势。

投资流派非常多,多看看世界的其它组成部分,认真看看什么是现在的超短,什么是将来的量化,没有坏处。
抛个砖头,欢迎斧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4

从飞行计划看逻辑方向 唐史主任司马迁

http://xueqiu.com/2054435398/44270279
霍华德休斯竞速环球时经停莫斯科,苏俄盛情相迎。但他说:即便是鱼子酱,也只会使飞机增加重量。最终他刷新了环球飞行记录,严苛的飞行计划是实现这一壮举的先决条件之一。


什么是飞行计划?如果学院派地讲解,周一开盘了能讲清楚就不错了。所以,我们通俗一点讲:


1、你有一架4座前三点式小灰机(画外音:严肃点!前三点式不是三点式!)。打算从你家小区的硬化路起灰。


2、你今天的任务是送你二叔和二婶回家。他们家在隔壁县的农场里。准备着陆在你二叔家羊圈边的草坪上(比较软)。中间要灰过一座山。


3、天气预报说山那可能有迎坡雨(短时)。如果不下雨基本可以目视着陆(话说这样的灰机也无法仪表着陆呀?滚开!该死的运控)。


4、如果你二叔家那总下雨,那么可以在二叔家隔壁的老王牧场降落。搞坏草场由二婶去交涉。
(画外音:好了,就把条件设置这么简单。什么流控、运控、油价差、风向、返航等等一律去死先!)


可以开始灰了吗?
假设一下:你二叔带着你爸送的新牧羊犬和一箱茅台。你二婶带着你妈送的大南瓜和几匹布。中途还遇上了想蹭飞机的王二麻子,王二麻子还背着一麻袋土豆(画外音:少插嘴,山那边没有土豆不行吗?)


然后你使劲摇手柄,嗵嗵嗵嗵,发动机冒出一股黑烟,走起。
咦,快到路头了,还是拉不起来。肿么办?
把王二麻子踹下去!再来一次。不行!
把土豆也踹下去!还不行!
那把二婶的南瓜也踹下去再来!还不行!
二叔说牧羊犬一定要带的,那就少带点油吧。

嘿!行了。你飞过了树梢、飞过了屋顶、飞上了山岗、飞过了白云。

哇擦,湍流!过不去山了!返航!
妈呀,没油了。GAME OVER!

使用SL大法。读档二十次,终于没有湍流了。翻山成功!(画外音:傻呀!赶紧存档)


过了山,哇擦!下雨!无法目视着陆啊!绕啊绕啊!又没油了!

继续使用SL大法!读档二十次。终于没有雨了。果断降落!
哎妈呀,前起落架陷进草地里折了!爸爸快来救我啊!

搞个飞机肿么这么难?(画外音:哼,以后少为难空姐)


怎么飞才能不这么麻烦?
不去试错,从着陆机场的停机坪开始向后倒做飞行计划。

A:二叔家的草场能承受多少着陆重量(二叔隔壁老王家草场视为等同条件)。
B:等待二叔家雨散开要多少油量
C:从自己家灰到二叔家正常飞行需要多少油量。
D:绕飞山岗需要多少油量
E:着陆重量-以上油量-飞机质量-二叔和二婶以及你的重量=可以带的行李重量
F:得出行李质量后再看看是否能在你家门口拉起来。
G:由着陆重量推导出起飞重量后,再正着推一次(各种修正),基本就可以得出一个可执行的飞行计划了。

综上:制定飞行计划是一个从目的地条件向始发条件推导的过程,是围绕实现目的而进行逆向思维。或者说是一个逆向的甘特图。



将这种思维用在投资(投机)上,可借鉴之处很多。
例如:盈利目标与持股类型、周期的设置;题材股题材发挥节点和阶段性的围堵;重大政策落实的推进进程;产业技术普及和迭代的发展路径等等。具体的就不解释了,懂的就懂我写的是思维,不是思维怎么用。
烂个尾先,我妈叫我吃饭了。

甩个霍华德休斯的照片镇楼,周末,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飞行者》,推荐指数五颗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66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原稿整理) 唐史主任司马迁

http://xueqiu.com/2054435398/48422892

曾经和@东博老股民 交流好的“炒股”书能达到什么效果,达成的共识是:好的“炒股”书,会让看完的人不想炒股。本着这样的想法,写这本书时,再把两个真实的故事讲一遍。大约是十三年前,我住在伟大的通利福尼亚(北京通州)。搬家的时候楼下邻居来帮忙,由此相识。男人在一家国企上班,妻子是一个诊所的临时工。新婚燕偶,恩爱得很,羡煞路人。半年以后,他们生了双胞胎,两个小男孩。由于孩子的缘故,且妻子头晕查出美尼尔氏综合症,只能辞职在家。尿片奶粉钱等育儿开支骤增,于是丈夫下班之后开始开黑车。当时买那二手车上楼向我借钱还是非常磨不开面子的。后来街道给上了低保,生活也能勉强维持。后来挪窝到北京东北,鲜少回大通利福尼亚。有次夜里回去碰到这家男人在楼下抽闷烟,就聊了会儿。他说她老婆开始学炒股,孩子也不好好带,还要他买电脑装网线。可能大家会笑,买个电脑能花多少钱,但在那会儿这样的家庭真的是个负担。后来再去,就能听到女人嘶喊,孩子嚎啕。估计那几年都是在亏在套在割肉。05年春节的时候我打算卖那套房子,挂牌的中介说我卖高了,楼下那套才卖了多少多少钱。我很惊诧怎么就卖房了。一打听才知道,大概是妻子借了不该借的高息,丈夫为了还债从单位顺了东西东窗事发。然后妻子只能卖了房子带着孩子回乡下。我那套房子没卖成,因为他家卖得太急太便宜了。现在每次我去那,只要站在楼梯口,只要愿意回忆,就能看到那个初为人母笑靥如花的妻子,推着双体婴儿车在斜阳下等他丈夫下班。悲怆之下我会想:权证交易、融资融券、壳交易、概念股等等等等貌似很专业的名词,后面是多少个破灭的简单的幸福。中秋在杭州,谈完一些事后,朋友招待游西溪,雇了一柄小舟。由于职业病,大家还是会聊股票,从新三板的投机机会到港股的老千,大多都是纠结利润和风险。摇橹的船老大按耐不住地哀叹,用方言暗骂造孽。朋友觉得煞风景就问了一下他怎么回事。这船老大竟然橹都不摇了,开始诉苦:他有个独女,大学毕业后开淘宝店。全家齐上阵,妈妈做客服,姥姥包包裹。男朋友做摄像师司机扛包苦力,她自己做模特和买手。头两年赚了钱还想去开酒吧做歌手。被家人一顿苦劝,还是开继续淘宝店。但很快就把钱拿去炒白银,亏得一塌糊涂。亏完了也觉得不对,就转行做股票,也是亏。她妈看着不行,就夺了财权。现在她一天到晚就是要钱做补仓,不给就威胁要卖掉在她名下的淘宝店(估计店的等级不错)。船老大是越说越心酸,我们是越听越沉默。出于善意,我问了她手上有什么股票。船老大说先是某某裤业,买了就跌,卖了就涨。“我们浙江这边服装厂遍地都是,她也是做淘宝卖衣服的,怎么就会被骗呢?一个做裤子的怎么就能吹得那么神乎神乎的骗人呢?”“现在又是福星什么的”我当时脑子就短路,一个做XX裤业和福星XX这种强庄股的女子,要么是个奇女子,要么就是个追涨杀跌毫无风险意识的二货。我不知道这个家庭最后会如何。我要表达的是:每一个不慎入市,不适合入市的人入市,带来的是一个家庭的不幸。把这两个故事讲在雪球网后,被电台节目播出过,也被很多网站转载。不久这两只股票就被证监会点名查处。但之后牛市来了,故事讲得好股价就好,似乎风险已不复存在。当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惨剧惊人相似地上演。中国中车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以千万级成交量下跌。擅长苦中作乐的股民们如此自嘲:中国中车即将改名中国南车,因为他已经跌得找不到北了。尚且还能自嘲的,估计没有用杠杆。用三倍杠杆以上的,已经接近爆仓。更有甚者已殒命于此,而难辨真伪的中车遗书更是充斥网络。每每遇到这种情形,我总会自问:炒股为什么会炒成这样?我们又是为什么选择了炒股。在近年的线上交流中,我遇到过很多不同诉求的球友。有些是为了给子女教育问题,需要积累一笔钱。有些是寄希望从股市赚点钱去买房结婚。最近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位,和她们交流时我处于强烈的道德困境:其一是单亲妈妈,没有工作。离婚时丈夫把房子留给她。而她拿房子抵押了来炒股,希望炒股赚的钱够她和孩子生活。其二是一位现役军人,工资不够支撑越来越大的家庭开支。他没时间看盘,希望能用手头的储蓄进行简单的长线持股,获得一定收益改善生活。从市场参与者来看,他们是典型的资金小于50万的散户。带着强期待来的。希望能通过股市投机来解决生活中进退维谷的困境。通俗地说:希望通过炒股赚钱脱困。从而不难推测,强期待下投机性很强。往往这样的市场参与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最差。一着下错满盘皆输。同时,这部分股民的入市准备最少。从经验和技能角度看,也处于弱势。从群体的普遍心理来看:急着赚钱、投机性强、抵御风险能力差、技能与经验不足。当这些叠加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炒股炒到跳楼。如果期待从股市赚一笔钱去反击生活,改善生活。不妨先自问股市真的承付得起这样的期待吗?上证也好,深证也好,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中小投资者保护止于口号。里面有做空者、有强庄、有牛散、有机构,甚至上市公司本身都要受多方讹诈,连媒体都敢拿*顶着脑门来打劫。这是一个弱肉强食毫无人道的所在,只有利益的分配再分配。所以,当你连基本的常识都欠缺,连基本的判断都要仰赖于人,那么请尽快的离开这个市场,因为,在这你只有被吃掉的份。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切莫,带着美梦来,只剩心碎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66

一檔股票賠光身家 股市名師的慘痛告白 投資失利,淪落在公司打地鋪 司馬相

2016-02-08  TCW

一個昔日「喊水會結凍」、光靠一檔股票就能賺進五千萬元的投顧老師, 卻因過度自信在一夕之間賠光資產,流離失所。如今,走過人生低潮的他,雖然身價大不如前, 但對以「股癡」自嘲的他來說,所謂的幸福就是克服投資的貪婪與恐懼,找到穩定獲利之道。

如果當年投資的威盛沒被斷頭,我現在應該起碼有億元的身價。」早年曾在台股叱吒風雲的司馬相,說話豪氣,言談之中難掩落寞。「民國八○年代的主力時代,在台股有許多喊水會結凍的人物,司馬相就是其中一個。」熟悉他的《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曾如此形容。

36歲身價數千萬

精於技術分析 被散戶奉為明燈現年六十歲的司馬相在二○○○年以前,的確風光一時,甚至光靠威盛一檔股票,就讓他賺進五千萬元。他以司馬相為筆名出版了好幾本股票投資書籍,成為許多投資人必讀經典。只是,「成也威盛,敗也威盛」,也是因這檔股票,讓他在短短兩個月,輸光了資產。投資失利後,流離失所的他,一度在公司打地鋪長達五年半。

時序回到一九九二年以前,台股正處於股市大多頭的年代,司馬相自文化大學國貿系畢業後,曾在《市場行情》雜誌當過兩年記者;接著在中聯信託的放款業務部門任職四年。因為早年鑽研技術分析了得,在股市賺的錢遠高於本業,他索性於九二年創辦司馬相投顧。公司闖出了名號,在當時的《產經日報》、《財訊》等財經媒體力邀下,不斷發表文章。由於對散戶的號召力量大,甚至當時還曾掀起一陣「司馬相概念股」的風潮。

「我曾有同時喊進的七檔股票,隔日統統漲停的紀錄。老雷(早期股市大亨雷伯龍)曾炒作過的資產股厚生,我也曾經推薦,不到一個月股價就翻倍……。」憶起過往的高人氣,司馬相說:「當時我的會員近千人,打著我名號開的投資講座都是場場爆滿,光是收會員與演講,就讓我月收入破百萬元;加上投資收益,三十六歲那年,我就有超過八位數的身價。」少年得志、為人海派的司馬相,若非將賺的錢持續投入股市,就是借給需要周轉的朋友。但因為缺乏資金控管風險意識,他賺來的大筆資金沒有置產,也不做其他保本性資產配置,又因欠缺對資產做「防火牆」的規畫,所有資產只花了兩個月就賠光。

押寶威盛讓他夢碎

誤判遭斷頭出場 一度流離失所或許是意氣風發的強力自我意識作祟,讓他與妻子的嫌隙加劇,兩人在一九九九年離異。而同年他因看好威盛後市,在該檔股票上市後股價一三○元附近,開始大筆買進,半年後開放融資,他更陸續用五百萬元現金使用融資押滿。二○○○年五月,在威盛接近六百元之際,他將手上的股票全部出清,淨賺四千多萬元,財富水準臻至人生的巔峰。這一年,司馬相正值四十四歲壯年,因與妻子離異,成為另類的「黃金單身漢」。於是,他開開心心地花了五十萬元,去歐洲各國遊歷兩個月。

但老天爺彷彿在跟這個「黃金單身漢」開玩笑般,在他處於人生頂峰的同年,讓原本踩在雲端的司馬相墜入深淵谷底。 「二○○○年八月初我回國後,看到很多朋友股票慘遭套牢,我心想:股市跌深總會反彈,如果我這一次逮到反彈,不僅自己財富又更上層樓,甚至還有餘力幫其他朋友度過財務難關。」孰料,迎接他的不是反彈行情,而是一場最凶險的瘋狗浪。司馬相回憶說:「威盛從六二八元拉回至五五○元,我在威盛除權前陸續以五五○元附近的價位買進,打算搭一趟反彈兼除權息行情列車。沒想到威盛除權後,就遇到核四停建風暴,台股崩跌,威盛股價跟著兵敗如山倒。

我陸續投入了五千萬元,維持融資部位不被斷頭;但苦撐了兩個月,威盛跌到二五○元,沒子彈了,還是被斷頭出場。」「威盛斷頭後,股市操作就變得很不順,我想用融資翻身,搞了兩年還是賺少賠多。」一來是因為當時台股環境不好,二來威盛的衝擊,讓司馬相猶如驚弓之鳥。由於對電子股基本面了解不夠,讓他即使買到好股票也不敢抱長,屢次追高殺低造成虧損。這讓他上了寶貴的一課,就是「不要把自己當作神」,要對市場有敬畏之心。

重新鍛鍊股市功力

鑽研基本面、設停損點 獲利五成早期是司馬相投顧股東之一、也是司馬相多年好友的俞玉強說:「當年司馬相投顧正火紅時,號召力十足,也有很多忠實粉絲,但他為人耿直,對於有些公司派企圖透過他放消息的炒股邀約,他常不假辭色拒絕。後來他投資失利落難,也因為他的個性固執,吃了不少苦頭,我也很替他惋惜……。」○三年八月至○八年十二月,在友人的邀約下,他擔任「金鑽投顧」研究部負責人,讓他有機會「打掉重練」,專心研究產業基本面,並且在公司打地鋪長達五年半。無奈○八年金鑽投顧被人倒債二千萬元,又讓司馬相必須歸零再出發。

「我在○八年五月勞保年資滿二十五年,申請一次給付約一五○萬元,扣除生活費與小女兒的學雜費支出,我帶著僅剩的一百萬元搬去淡水,從台股四千點附近開始操作。至○九年賺到了一八○萬元後,我留下一百萬元資助小女兒念碩士班費用,其餘繼續投入股市。」一一年三月日本福島核災,八月出現關鍵性長黑K線,下跌九○二點後,司馬相投資又受了不小的傷,他決定離開台北減少租金開銷,搬到友人在苗栗南庄鄉下的平房老家。

他說:「過去四年,我終於摸索出一套穩健獲利的投資心法,再次累積到千萬元的資金。儘管大不如前,但至少讓我重拾自信,生活也較穩定了。」細數這些年讓他操作翻身的股票,包括有新日興、朋程、可寧衛、碩天、F-豐祥、超眾等的波段操作,分別讓他有三至五成不等的獲利。

選股上,他從本益比低於十二倍,毛利率高於同業的好公司縮小範圍。選定目標後,為了不再重蹈威盛覆轍,他會事先設好停損停利點。比方說,當關鍵性月線長黑棒的低點一破,就要斷然停損;至於當個股符合前述基本面要件,並突破三個月以上整理線型後,以黃金切割率(例如原股價乘以一.三八二、一.六一八的位置)找停利點,通常可設定四至五成的報酬率;並且一次只操作三檔股票,持續留意好標的進行換股,嚴守停損停利的操作紀律。

走過人生低潮,對司馬相來說,現下人生最幸福的事有三:一是他終於在台股摸索出每年至少三成獲利的模式;第二,是利用股市賺的錢栽培女兒,完成她們的夢想;最後,就是繼續當好友們的股市「許願池」,只是現在不是借錢給對方投資,而是與友人分享如何選股,不要再重蹈他投資失利的覆轍。

司馬相幸福小錦囊

為投資設立防火牆。

賺錢時,收斂貪念,把部分獲利轉往保本性資產。

投資前,就預先設好停損點,停損一到,不再戀棧。

撰文 / 林心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69

兩家上市股東、7家參投企業……吳秀波身家早已過億,資本謀略遠超“司馬懿”!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3/1127596.html

每經影視記者 李菲菲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東漢末年,山河破碎,群雄並起,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不過的三國歷史。而以此為背景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已然成為本年度的又一話題佳作,甚至引發了新一輪的“三國熱”。

該劇通過曹操、曹丕、司馬懿乃至前半部中的“反派”楊修、曹植等一系列人物塑造,所展現出在亂世之中誌在匡濟天下、實現自身政治抱負的理想主義氣息,組成了今日古裝劇難得一見的“正歷史觀”。

劇中,圈粉無數的軍師司馬懿運籌帷幄、揮斥方遒,為了匡扶天下隱忍沈著,步步為營。而現實生活中,飾演司馬懿的演員吳秀波在資本運作上的表現也是頗具看點。

▲“司馬懿”吳秀波劇照(圖/豆瓣)

根據公開資料信息,《軍師聯盟》是由當代東方全資子公司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將威影視)、印紀傳媒、江蘇華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不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不二文化傳媒)等公司聯合出品。

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sghi)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擔任《軍師聯盟》主演、制片人外,吳秀波還參投了這部據傳投資超4億元、拍攝時間長達一年的電視劇,除了是不二文化傳媒唯一的自然人股東外,吳秀波還是當代東方的股東之一。

根據當代東方(000673,SZ)公告,早在2014年當代東方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形式收購盟將威影視時,吳秀波便在定增的人員名單之列,單以當代東方停牌價計算,該部分股權目前市價已超1879萬元。

而除了當代東方外,吳秀波還是幸福藍海的股東之一,其舉債入股的方式更為激進,然而正如司馬懿般膽大心細,吳秀波目前在資本市場的股權投資均是盈利的。每經影視記者梳理發現,兩家上市公司股東,7家參投企業,吳秀波身家早已過億。

兩家上市公司股東,“軍師”吳秀波身家過億

《軍師聯盟》中,吳秀波飾演的謀士司馬懿運籌帷幄、霸氣十足,現實生活中,吳秀波也是敢於在資本市場上以小博大的典型。

日前,一則《吳秀波收入不足鐘漢良一半》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該文章通過吳秀波的經紀公司喜天影視2016年沖擊新三板的招股書中數據推算出,吳秀波2016年的經紀分成收入不足2000萬元。事實上,作為資本市場的“老手”,吳秀波的身家早已過億,藝人的經紀分成僅是一小部分。  

每經影視記者梳理當代東方公告發現,早在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盟將威影視時,吳秀波便已通過股份認購的形式成為當代東方的股東。據上市公司2015年6月披露的非公開發行預案數據,吳秀波以1500萬元認購了當代東方超138萬股(認購價10.8元/股)。

▲當代東方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之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書(截圖)

根據上述預案中的信息,雖然上述股份要到2018年才6月才能解禁套現,但以當代東方停牌前收盤價13.53元計算,上述股份目前市價超1879萬元,較認購價浮盈超379萬元。

除了當代東方外,吳秀波還是幸福藍海(300528,SZ)的股東,2011年斥資4503.84萬元認購幸福藍海466萬股(9.67元/股)。值得一提的是,吳秀波在幸福藍海的資本運作更為激進,4503.84萬元股權認購款中66.6%為股權質押借款。

▲幸福藍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截圖)

此前業內人士透露,股權質押的年利率一般是8%~ 9%。若按照8%來計算,吳秀波3000萬元的貸款一年將產生240萬元的利息。而每經影視此前便計算過,

從2011年到2019年,吳秀波股權質押產生的利息或達1920萬元,連本帶息共4920萬元,加上當初吳秀波的自有資金1503.84萬元,吳秀波入股的成本或達到6423.84萬元。如此一來,幸福藍海的股價要高於13.78元/股(假設無送轉),吳秀波才可能賺錢。

正如其飾演的司馬懿般膽大心細,雖然吳秀波持有幸福藍海的股份到2019年才能套現,但依照幸福藍海今日16.04元/股的股價(截至7月13日11點30分),吳秀波顯然已無虧錢之憂。

事實上,當代東方和幸福藍海中的持股僅為吳秀波資本版圖的冰山一角,每經影視記者通過啟信寶查詢發現,其對外投資的企業超7家,遍布影視、酒店等多個領域。

▲吳秀波相關投資截圖(圖/天眼查)

穩賺不賠的《軍師聯盟》

除了在資本市場股權投資十分成功外,此次吳秀波擔任主演、制片人的《軍師聯盟》也是戰績顯著。

根據豆瓣評分數據,8.2分的《軍師聯盟》是今年自《白鹿原》之後評分最高的電視劇。除此之外,更為其出品方帶來不菲收益。

▲截至目前,《軍師聯盟》豆瓣評分高達8.2分(圖/豆瓣)

作為《軍師聯盟》出品方之一,當代東方相關人士在接受每經影視記者采訪時表示,《軍師聯盟》分上下兩部,前半部的收益於2016年已經確認,對於劇集的具體投資比例,該人士則表示不便透露。

有報道稱,優酷買下《軍師聯盟》的價格是單集800萬元,按800萬×42集(上半部)來算,該劇出品方能在網絡端拿到3.36億元。此外兩家衛視聯播該劇的單集價格達到了280萬元,如此計算,《軍師聯盟》的上半部能在衛視端收到的錢是1.17億元。

根據上述媒體報道內容,《軍師聯盟》上半部收入基本與總投資持平,若下半部按照上半部的版權收入推算,《軍師聯盟》整個劇集大概有9億元左右的營收。

當代東方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86億元,同比增長 99.91%,歸屬於股東凈利潤 1.77億元,同比 增長 60.25%,其中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前五名的電影、電視劇分別為《軍師聯盟》、網劇《熱血長安》、電視劇《北京遇上西雅圖》、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電視劇《喋血武工隊傳奇》。合計總收入4.41億元,占當期營收的44.75%。

▲當代東方2016年年報(截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