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悼念司馬燕「親切笑容永在」
1 :
GS(14)@2015-01-16 08:28:31
■司馬燕很有心思,以往每年必影全家福製聖誕卡寄送親友。互聯網圖片
【永別司馬燕之以相憶友】上周六「抗癌勇士」司馬燕不敵癌魔,在睡夢中離世,終年51歲,丈夫吳忠義(Togi)及一對兒子吳澋滔及吳景耀傷痛不已,家人已着手為她籌備身後事,日內會把司馬燕的遺體運往加拿大溫哥華土葬,長眠寧靜的加國。06年長子吳澋滔曾與郭富城合作拍電影《父子》,當時司馬燕當星媽,在片場內外傍實兒子,城城昨在微博悼念她:「還記得十年前在馬來西亞拍攝電影《父子》時,你對澋滔的關愛,母親所留下的親切笑容……永在!司馬燕小姐一路好走!」
■吳澋滔曾於06年與郭富城合拍電影《父子》,星媽司馬燕同行貼身照顧。
■有指司馬燕的遺體將於下月3日經殯儀館裝在同類的箱(圖)運到加拿大安葬。
■司馬燕(左)的舊菲傭亦在fb貼相大讚老闆。
遺體下月運返加
吳澋滔前晚亦在facebook撰寫英文悼文懷念母親,稱讚她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媽媽,言語間流露出哀痛,看者心酸,司馬燕生前好友紛留言安慰吳澋滔。除了愛兒撰悼文,不少好友都在司馬燕的fb貼上舊照緬懷故友,連司馬燕的舊菲傭都貼相兼留言,大讚老闆。
Togi前日現身北角殯儀館,估計是商討安排身後事事宜,據知Togi打算下月3日起程,三父子伴着司馬燕的遺體離港。由於要把遺體運送加國,當地安檢比較嚴格,遺體要由殯儀館安排注入防腐劑,放在棺木再裝箱,安放妥當便直接運到機場出發。Togi希望在不受騷擾情況下送別亡妻,待安頓了司馬燕後事,全家才返港,於農曆新年後在香港的酒店舉行告別派對,邀請司馬燕生前至親好友出席,以笑聲送別她。記者昨走訪司馬燕寓所紅山半島及北角殯儀館均未見Togi三父子出現,昨日有雜誌爆料指司馬燕生前有感自己及家人都患癌,是高危一族,所以她曾勸喻兩子要年年驗身。採訪:李森、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5/19002705
【專題籽】家品夠晒人情味 司馬文愛蒲西貢Harrods
1 :
GS(14)@2016-05-08 02:01:46司馬文10年前由港島搬到西貢,談起各區最愛的小店,第一位就是順之城,由玩具到家品都應有盡有,難得還賣火水爐。
【專題籽:舖仔小店】我不是家品控,但每次行家品店都覺得千奇百趣,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不停讚嘆各類貨品神奇的設計。來到西貢「順之城」,皆因移民來港逾30年的薄扶林區區議員、荷蘭人司馬文(Paul Zimmerman)跟我說它像"Harrods"。對,你冇睇錯,是Harrods,那間"Everything you can find",生活所需一應俱備的倫敦百年老牌百貨公司。我懷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跟他走了一趟,沒有高檔精品,不過有萬種貨品任你揀,大開眼界之餘,還找到Harrods沒有的街坊人情味。
起初問司馬文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本土小店,這個來自荷蘭的鬼佬竟然不只覆我一、兩間店舖,而是傳來一張清單,望着清單,突然想起他曾說自己「比香港人更香港人」。的確,由10年前捍衞天星碼頭到近年保護郊野也不遺餘力,郊野公園條例倒背如流的他,可能比你和我更熟悉香港。跟着他尋找香港情懷,他口中的「西貢Harrods」也沒有令我失望。順之城家庭用品公司見證西貢半個世紀的歷史,門外放滿色彩繽紛的膠桶,抬頭一看掛滿中式紅燈籠,門面感覺老土又殘舊。喂,跟專賣高級貨的倫敦Harrods相差甚遠喎!來到舖頭,第三代老闆明哥(Kenny)擔了膠凳坐在門口,口中不停強調要保持低調,不願刊出全名的他只肯透露今年51歲,笑言:「這裏有55年啦,仲老過我,1997年我才接手,至今18年有多了。」手上戴着金鏈、外表粗獷的明哥,一見到司馬文就說起英語來,雖然文法有誤,但仍說得自信又豪氣,無阻他倆互搭膞頭,老友聚頭。本來難以理解司馬文點解跟明哥咁老友,但到訪順之城三遍後,我終於明白了。明哥每天坐在店外,街坊經過、遊客問路,都愛跟他談上幾句;第二次探訪,有個住在附近的老太太拿着湯壺,說煲多了湯要拿給他和夥計分享;第三次來,遇上外籍街坊一入門口就嚷着找Kenny,不是要買家品,而是想買葱油餅,專程前來問明哥哪裏有得買,人肉google功能可能更勝Harrods,連司馬文都曾問他:「其實你正職是解答路人的詢問吧?」明哥哈哈大笑,「如果每日每個路人問我一個問題,我收1元,我應該唔使做了!」
不同大小、品牌的工具箱有十幾款,司馬文都是在這裏入貨。
一般家庭少用蒸籠,小店有不同款式的選擇!
膠製的污衣籃見得多,籐做的價錢當然貴幾倍,豐儉由人。
本來是船家買來鋪在艇上的膠墊,六、七十年代公屋住戶也愛用,但現在買的人越來越少。
煮煲仔飯常見的用具炭爐,老闆明哥推介用來打邊爐,份外滋味。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鎚仔,司馬文憶述2006年保衞天星碼頭行動前夕,專程買去參加示威。
火水爐都有 只為街坊需要
跟着司馬文走進店內,才明白它與Harrods的共通點,小店面積約3,000呎,密密麻麻的貨架,擺滿你說得出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商品,而且款式多得驚人。簡單如一個牙刷座也有來自中、韓、泰等地;污衣籃講究到有不同用料、出產地、大小和顏色;連垃圾桶也有十多款,其他如玩具、電器、儲物盒、大大小小的五金工具、露營用品、燒烤爐等,每種產品都有幾款至十幾款任君選擇,看得有選擇困難症的我目定口呆。司馬文興奮地拿起各種產品,繼續重複地說着來之前已說了很多遍的"You can get everything here!"經過一個爐具貨架時,連淡定的攝影師也雀躍地叫了出來:「火水爐呀!很久沒見過了。」懷舊是懷舊,但有人買的嗎?「當然有!你別以為西貢只有外籍人士居住,其實也有很多婆婆,就算現在有煤氣,她們仍最愛用火水爐煮食。只要街坊有需要,我們都會賣,最多是不入太多貨而已。」說畢明哥拿起炭爐,「老一輩愛用這種爐取暖和打邊爐!」少人買但仍堅持繼續賣的東西越說越多,他指着船家用來鋪在艇上的膠墊,「以前沒有人在公屋鋪磚,很多人買這些膠墊鋪在地上,但現在很少人買了,除了船家買來鋪艇外,還有些婆婆買來鋪在爐面爐底。」大觀園中,司馬文說他最愛店裏的工具用品,笑着拿起一支巨型鎚仔,「當年反對清拆天星碼頭,去示威前我來買了這個鎚仔。」鎚仔抵擋不住推土機,10年又過去,但順之城還是一樣能為他帶來生活靈感。熱愛DIY的司馬文,家中有東西壞掉都自己動手修理,由工具箱到用具都來這裏買,還說每次來都有新產品,「你們店裏到底有幾多種產品?1,000?2,000?」明哥聳聳肩輕描淡寫地說:「我想最少有一萬種吧。」他隨手拈來兩個暖水袋,一個德國製一個中國製,分別售$158和$40,問司馬文:「若你買給女兒會怎選?」司馬文拿起貴價的德國貨,「給小孩的,當然選越安全的越好,這就是有得揀的重要性,也是這裏的可愛之處。」
貨架整齊排滿一個個煲,任君選擇。
門前掛滿中式紅燈籠是順之城一大特色,十年如一日。
明哥(右)健談但為人低調,跟街坊司馬文老友鬼鬼。
明哥說小店門前要放滿色彩繽紛的膠桶,才可吸引路人目光。
百貨應百客,來自德國的暖水袋賣$158(左),中國製的只售$40(右)。
經典香港名牌駱駝牌暖水壺,明哥說很受太太們歡迎,專裝中藥,玻璃膽不怕有化學物質。
速寫重要的店 畫家讚老闆體貼
雖有半世紀歷史,但明哥說他從不為順之城拍照,我惟有上網尋找,舊照找不到,卻發現一幅6年前的水彩速寫,細緻漂亮,原來出自本土畫家楊復始(Gary)之手。本身是"Urban Sketchers Hong Kong"創辦人之一的Gary,熱愛用畫筆記錄城市,住在西貢20年的他感嘆:「香港現在到處都是大商場和連鎖店,所以覺得順之城好難得,當時好想用畫筆記下這間對西貢人很重要的店。」明明西貢有其他家品店,有幾重要先?「老闆在西貢長大,才能體貼街坊所需,有些東西要在這裏才找到,例如以前的滅蟲粉筆,別的地方找不到。」Gary買得最多的,是保護畫家行裝不被淋濕的大雨傘,「這裏的雨傘特別耐用又夠大把,打風都不怕,品質好的東西不是胡亂採購回來,是要老闆用心選,我們才有得揀。」歷經半世紀,整個西貢都變了幾回,闊落的店子能做足三代,心想一定是自己舖位吧?「當然不是,租的!」明哥坦言老業主很好人,租金加幅合理才捱得住,養活了三代人。不過老業主去年離世,租務由子孫話事,加幅就越來越大。問明哥營運有沒有困難,他輕輕點頭,我隨口問他為何要捱得如此辛苦?以為他會答我未賺夠錢退休,豈料他反問:「如果我唔做,咁我班夥計點算?」說罷指一指做了40年的夥計,「他早過我在舖頭幫手,始終不想他們咁大年紀才失業。」聽完這一句我不懂得接話,司馬文在旁說:「你們感情好好!」明哥只簡短地說了句:「Like brothers」。這樣的人情味,在恍如倒模的大商場、連鎖店裏如何找到?
Gary筆下的順之城(左圖),用了個多小時速寫,看看同一角度的照片(右圖),是否畫得很細緻?
Gary筆下的題材多是舊建築、小店,用畫筆記下城中看似平凡但可貴的事物。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陳穎欣攝影:鄧鴻欣、伍慶泉編輯:謝慧珊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05/19597746
司馬文加入港島混戰 泛民9張名單勢攬炒
1 :
GS(14)@2016-06-20 05:39:07【立會選戰】立法會提名期下月中展開,泛民擬參加地區直選的名單有增無減。本來已多達8張泛民名單的港島區,料再多一員上陣,原欲挑戰超級區議會的南區區議員司馬文因未夠區議員提名票,積極考慮在港島區出選。面對泛民9張名單搶票,有學者預計,泛民在港島區得票難免碎片化,隨時有部份人意外落馬。記者:姚國雄
港島區議席今屆減少1席只剩6席,卻惹來越來越多人搶攻。繼港視主席王維基、「傘兵」東區區議員徐子見後,公民黨前成員、南區區議員司馬文承認積極考慮參選,指年初已向泛民議員指考慮參加超級區議會或港島區直選,由於未夠區議員提名票,故決定改為參加港島區直選。他指泛民的選民很聰明,會懂得投給有勝算的候選人。但司馬文仍留有一線,稱自己可改從超級區議會出戰:「政黨仍有時間考慮他們的策略,並考慮我是否較適合挑戰超級區議會……泛民要取超級區議會第三席是很困難的一役,除非他們派出一個實力強勁的候選人。」若泛民不願協調,意味着非建制陣營在港島區累積至少9張名單,包括司馬文、公民黨陳淑莊、民主黨許智峯、工黨何秀蘭、傘兵徐子見、人民力量劉嘉鴻、香港眾志羅冠聰、民主思路黃梓謙、熱血公民鄭錦滿。建制派則只維持4至5張名單,還有被視為泛民和建制派支持者也通吃的王維基。有曾經力勸泛民要協調或初選的人士指,事到如今幾乎肯定沒可能、沒有時間再協調或舉辦初選,相信屆時參選名單一定很多,幾乎肯定「攬炒」,將席位拱手讓給建制派。現時泛民在港島有3席,少於建制的4席。
學者:何秀蘭 許智峯 或落選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司馬文能在港島區取得相當票源,因為港島區有不少外籍人士,故不能輕視司馬文的實力。蔡子強預料在如此多人參選下,每張非建制派的名單得票也會碎片化,屆時或會令部份人意外落馬,情況一如上屆新界西的民主黨李永達和陳樹英雙雙落選。他認為,按照現時形勢,工黨何秀蘭和民主黨許智峯落選機會較大:「泛民唔係建制派,對選票分佈冇一個精確嘅計算同埋配票機制,最後得唔得都係望天打卦,唔得就兩敗俱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0/1966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