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只要3步,輕松擺脫80%的選擇煩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0/164058.shtml

只要3步,輕松擺脫80%的選擇煩惱
YouCore YouCore

只要3步,輕松擺脫80%的選擇煩惱

這套簡單有效的選擇實操技巧,能夠幫助你在選擇時,有效識別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量化未來風險。

來源 | YouCore(ID:YouCore)

作者 | 繆誌聰

shuaioufa

有剛畢業的YouCore粉絲私信我,她最近焦慮著要確認哪個offer:一個是銀行的核算工作,國企穩定、薪資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發展前景論資排輩另一個是四大的審計工作,外企工作強度大、收入可觀、發展全憑能力。兩個選擇各有利弊,她不想放棄穩定的金飯碗,又不想放棄可觀的收入。考慮再三,依然無法做出取舍。

我們總是會面臨各種選擇:

也許是在兩家公司間做出一個決定,國企銀行還是四大審計;

也許是選擇一個自己奮鬥的地方,小些的城市還是北上廣深;

抑或是在兩人中選擇和誰結婚,王四聰還是伍彥祖(你說,是不是超級難?!)。

面對這麽多兩難的選擇,你是不是經常會糾結呢?

1

為什麽做選擇會這麽難?

馬薇薇在《奇葩說》中說:一個對的,一個錯的,那不叫選擇——傻逼才選錯的。兩個都是對的,那不怕選擇——選哪個都很爽。臺下的觀眾聽了,熱烈地鼓掌。

但事實上,即使面臨著兩個所謂對的選擇,你也可能依然不爽。比如上面的這位小妹妹,在首先拿到銀行offer的時候,她覺得工作有了保障,非常開心,隨後拿到四大offer的時候,一看薪酬不錯,也很興奮。但隨後在面對這兩個都還不錯的選項時,她卻覺得選擇異常艱難。

大多數的選擇之所以難,難就難在影響因素的互有利弊,以及可選項的發展不確定。

影響因素:大多數困難的選擇,就在於影響因素多,且互有利弊

比如找工作時,你理想的標準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不幸的是,99%的時候你面對的卻是“錢多事多離家遠VS錢少事少離家近”之類的沖突。這時,選擇困難癥就油然而生了,到底是錢多好呢?還是事少好呢?還是離家近好呢?

可選項:對可選項的未來發展有太多的不確定

比如,四大薪酬比國企會計誘人,但誰能保證你在未來就一定能頂住壓力,不被四大裁員呢?就像,眼前雖然景色宜人,但會不會走著走著,就一片荒蕪了呀。因此,更糾結了…

2

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現在你知道選擇困難的根源了:影響因素的互有利弊,可選項的未來不確定性。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針對這兩個根源給出對策了。其實方法很簡單,遵照下面3步即可。

第一步:羅列要素,找出影響選擇的主要考量標準

將自己所有想到的標準先列下來,比如選擇工作,你可以拿出一張紙,在紙的中央寫上“找工作的標準”,然後天馬行空地想到什麽,就寫什麽。最後從中選出主要的幾個考量標準

比如工資、提能機會、晉升空間、工作時長和公司距離。

第二步:去異存同,對每一個選項作考量標準的分析

12.webp

 

乍一看,各有優劣,難以取舍。但如果可以減少各個選擇在指標上的不同之處,直到彼此之間就一個指標不同,不就方便比較了嗎?

首先,找出最重要的指標,假設是薪資。在比較其他指標時,就可以以薪資為標準來置換。

例如:如果能將四大審計工作的工作強度降低,時間縮短,變成和銀行一樣,你願意薪資上犧牲多少?

18.webp

如果回答是犧牲1000/月,兩者的指標是不是就可以變成下面這樣:

14.webp

這時已經可以無視工作時長了,因為兩者是一樣的。

其次,我們可以對其他指標進行類似的置換:

15.webp

最後,兩者實際上比的只剩一個指標:薪資

如果再簡化一下,就成了下面這樣:

17.webp

這時候再選擇是不是很簡單?

第三步:預測未來,評估可選項風險

比如,還以銀行核算和四大審計工作為例。你認為銀行工作穩定,而四大的審計工作,你有可能扛不住壓力,未來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內心非常感到不安。這時,你可以對未來作個可能性的推演。

19.webp

那是不是四大審計結果得分就是90+20=110

銀行核算就是80+10=90呢?

既然是推演,我們就要考慮不確定性,也就是概率。

假設預計四大審計工作做得好的概率是60%,不好的概率是40%。

銀行核算工作做得好的概率是75%,不好的概率是25%。

 

這時,就可以算出四大審計的結果得分是 :

60%*90+40%*20=62

銀行核算的結果得分是:

75%*80+25%*10=62.5

銀行核算工作62.5>四大審計工作的62,銀行核算工作就僥幸勝出了。

3

總結

掌握了如何快速做出合適選擇的方法,就會省去很多無謂的糾結時間,減少焦慮,提高執行效率。

這套簡單有效的選擇實操技巧,能夠幫助你在選擇時有效識別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量化未來風險。而你只需要

第一步:羅列要素,找出影響選擇的主要考量標準

第二步:去異存同,對每一個選項作考量標準的分析

第三步:預測未來,評估可選項風

選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35

A股最奇葩10大炒作:這些“神邏輯”,只要敢想它就成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8/1162711.html

A股的炒作邏輯,只要你敢想,它就成立!

京東方A大漲,原因竟是雙十一要來了,京東定會大賣;江南嘉捷成為360借殼標的,原因竟因為股票代碼是601313,寓意60要3要3才是360;川大智勝大漲,原因竟是川普戰勝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

奶茶妹妹章澤天鬧分手,天澤信息就持續走跌;李天一涉案被查,天一股份大跌;章子怡每次情變,獐子島都要漲停……

A股市場“異想天開”式炒作由來已久,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A股的這些神奇的操作邏輯。

借殼只因代碼

沒有一點點防備,11月2日,緋聞如雲的奇虎360借殼標的終於亮相——江南嘉捷。在360回A路上,市場上不斷有傳聞360要借殼某某上市公司,尤其是股票代碼中含3、6、0幾個數字的公司尤為引人關註。

江南嘉捷成為360借殼標的,原因竟是這樣的:股票代碼601313,寓意60要3要3才是360!如今,江南嘉捷在收獲漲停一字板的路上還未回頭。

故事還沒結束,在360宣布借殼江南嘉捷,一篇《我是如何從數千只股票中準確找到360借殼的江南嘉捷的》神作在網上流傳,文中采用了“神仙法”,不,“排除法”,“掐指一算”360借殼的公司要麽是江南嘉捷,要麽是喬治白。

就這樣,喬治白連收兩個漲停,三天漲幅高達27.97%。

京東方A大漲竟因看好電商京東

券商中國程大爺論市欄目這篇《這個神邏輯讓他半年大賺200%:因為馬雲視劉強東為競爭對手,更因為看好京東而買了京東方A》火了,文中講述了“茶葉老韋”的炒股經:

京東方是一家特別厲害的公司,你看,連馬雲都視劉強東為競爭對手,而且,那麽年輕漂亮的奶茶妹妹都嫁給他了。所以,我老早就覺得,今後它肯定會有不錯的表現。

今年年初不到3塊錢的時候,我毅然決定買入京東方A,然後一直忍住不賣。9月份的時候,我想到雙11就要來了,像京東方這樣的電商巨頭都要火一把的。

再看看京東方A今年的走勢,著實羨慕茶葉老韋的炒股邏輯。

躺槍成慣例

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正式披露了招股書,計劃募資131.2億元,有望成為A股歷史上第40個百億募資IPO項目,也將成為創業板最大市值個股,這讓其成為市場熱點。

持有寧德時代的股東成為市場最關註的焦點。寧德時代的招股書中,股東名單中出現了“寧波聯合”,巧了,A股市場也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寧波聯合”,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寧波聯合被資金搶籌,早盤大漲逾7%,甚至一度漲停。

寧波聯合午間緊急發布澄清公告——那個“寧波聯合”不是我。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寧波聯合當日收了一根長長的大陰線。

類似“躺槍”事件時有發生。

2015年9月18日,大眾汽車排放門事件被曝光。9月22日,大眾承認數據造假,並稱該公司在全球涉及違規排放的汽車可能多達1100萬輛。受上述事件影響,大眾交通當天大跌9.65%。

大眾交通跟大眾汽車有沒有關系?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沒有!大眾交通從事的主要產業為城市交通業、現代物流業、旅遊服務業、房地產業以及自營金融業,與汽車制造完全不搭邊。

白百何出軌紅墻股份

今年4月12日,在中國最牛狗仔卓偉的爆料下,娛樂圈又一大八卦——當紅人氣女星白百何出軌了!白百何出軌的消息迅速刷屏,成為各路吃瓜群眾熱議的話題!在A股市場每日跌幅不超過1%之際,我A自然不甘寂寞,非得搞點事出來。

4月12日A股紅墻股份暴漲6.09%;而與白百何一音之隔的浙江塗料生產商百合花以及主營家居用品的夢百合無辜躺槍,前者當日收盤下跌2.27%,後者收跌1.35%。

然而,猜中了開始卻猜不中結尾。

4月16日淩晨,關於白百何出軌事件,作為當事人的陳羽凡首次正面發聲,就家事占用大量公共資源表示歉意,稱與白百何已於2015年協議離婚,至此真相大白。

然而,真相大白並非意味著事情結束了。在憋了兩個休息日之後,4月17日,紅墻股份遭遇大單砸盤,跌停收盤;4月18日,紅墻股份一字跌停;4月19日,紅墻股份繼續大跌8.59%。

A股的情人節禮物

A股市場最愛的莫過於情人節了。

A股在每年的“情人節”到底有多甜蜜呢?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7年這11年間,除去5年“情人節”當天沒有交易外,剩余的6年中,“情人節”當天滬指是5漲1跌。

除了大盤上漲以外,各路情人節概念股都會輪番表演一輪,不如我們來看看情人節炒作流程:

預熱階段:諧音概念股:好想你、紅豆股份(代表思念)、中航機電(代碼是002013,愛你一生)、長航鳳凰(代碼是000520,我愛你)。

情書概念股:博匯紙業、華泰股份、凱恩股份、晨鳴紙業、宜賓紙業、太陽紙業。

暖場階段:鮮花概念股:順鑫農業。

紅酒概念股:張裕A、通葡股份、威龍股份。

行動階段:酒店概念股:華天酒店、嶺南控股、錦江股份、廣州浪奇(洗床單……)。

偉哥、安全套概念股:白雲山、中國醫藥、仙琚制藥、海南橡膠、人福醫藥。

川大智勝=川普大選勝利

鑒於奧巴馬當選總統澳柯瑪漲停的炒作邏輯,川普的上任自然而然成為A股的一個炒作話題。

2016年11月9日,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川普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西儀股份躺著中槍,接近跌停,川大智勝揚名海外,一度漲幅至9%。

當時身處股權大戰的萬科A,也因川普女兒的名字——ivanka與萬科相近,萬科A當日大漲8.59%。

"望文生義"炒作

2015年12月13日,安信證券等6家券商連夜趕工發研報,所有分析都指向量子通信技術這一來自物理領域的“高大上”概念。一時間,市場開始瘋炒量子通信概念。

2015年12月22日,停牌近半年的量子高科複牌。按常理,在當年6月高位停牌的量子高科補跌的可能性較大,但在“量子”+“高科”這一名字的光環加持下,量子高科當天不但沒有補跌,反倒大漲2.4%,盤中甚至一度漲停。

不過,量子高科真的和量子通信沒半毛錢關系。我們一起來看下量子高科的經營範圍到底是什麽:

文章出軌伊俐股份大漲

A股關註的主角還是娛樂圈明星。2014年3月29日,文章出軌戀上姚笛,背叛了馬伊琍。

3月31日,伊利股份開盤即大漲。有股民在9點53分發布微博,“伊利股份暴漲!!我們都在聲援馬伊琍!!如果你也是個愛過的女人,如果你也痛恨小三,今天,請你購買伊利股份!!!”

就這樣,伊利股份連續兩天大漲,2014年3月31日大漲2.71%,4月1日大漲3.23%。

虛擬現實傻傻分不清楚

如今,《歡樂頌2》正在熱播,不知各位小夥伴還是否記得第一季《歡樂頌》催生了一只牛股。

在《歡樂頌》的旁白下,我們大概知道了就是這麽一個履歷牛哄哄的、能力超乎常人的、開著保時捷911的華爾街海歸女CFO要回國幫老譚收購紅星了。然後和劇中公司巧合撞臉的紅星發展,居然從2016年5月13日起連拉了3個漲停。

暴漲只因詩和遠方

這真是一個大家都難以忘懷的梗。2015年4月16日,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發微博說:“別問我股市了。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

網友留言問:“詩和遠方(SHYF)是哪個板塊的?股票代碼多少?詩和遠方=SHYF=石化油服=600871?是要我們買嗎?”

於是,詩和遠方就開啟了開掛模式。2015年4月23日收盤,石化油服(SHYF)大漲5.03%,4月24日繼續上攻,4月28日終於任性漲停。而從4月16日至28日,石化油服股價累計上漲了近30%。

於是後來的段子就是:“石化油服為什麽漲?因為詩和遠方啊!”

A股的故事遠不止這些,市場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存在即合理。正如券商中國《程大爺論市》欄目所說,市場與投資者之間是互相影響的,一方面,有什麽樣的投資者就會形成什麽樣的投資理念,另一方面,有什麽樣的上市公司又會反過來塑造什麽樣的投資者,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

來源:券商中國 記者:成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11

一個樂視散戶的自白:伸是一刀,縮也是一刀!只要憧憬光明,就不懼怕黑暗!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2/1185867.html

樂視也許快要複牌了。

經過了長達九個月的等待,我手中2萬股樂視,終於要迎來那一刀。

我是老馬,今年四十歲,一家公司普通中層,上有老,下有小。兒子已經八歲,正是淘氣的時候。去年年底,妻子剛生了二胎,是個女兒。兒女雙全,一對“好” 字,表面上,我的人生平安順遂,波瀾不驚。

但這一切,是表面上,真的只是表面上。這兩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麽。一切痛苦的源頭,是從2016年7月,我以每股50元的均價,買了樂視開始。

▲頤和園耕織圖的黑天鵝,作者供圖

最初關註樂視,是在2015年,《太子妃升職記》熱播開始。

原本我並不關註這些雷人的穿越劇,但妻子卻喜歡。每晚兒子睡了,她總是會看兩集,笑得花枝招展。出於好奇,有一次我陪她看了看,雖然覺得惡俗,但是輕松,特別是里面啥樂視商城搞快遞,實在腦洞大開,讓人忍俊不禁。

之後,我開始研究樂視網這家公司。作為一個2006年便進入股市的老股民,我每次買入前,都會進行長時間的基本面研究。

這不僅僅是謹慎。我和妻子,都沒有顯赫的家境。兩人收入雖不算低,好的年景五六十萬,但在北京,買了學區房之後,供房供車,還有兒子的教育成本,這點錢也不可能讓我們毫無壓力——特別是2014年付了學區房的首付之後,我們的存款幾乎已經耗盡。作為一個男人,我在投資上做的每一個決策,可能都會對家庭未來、孩子前途產生重大影響。

▲頤和園西堤玉帶橋,作者供圖

2016年7月,在經過了長達半年的觀察後,我以50元均價,陸續買了2萬股樂視。這100萬元,是家里壓箱底的錢,也是我和妻子原本打算用作兒子教育費用的錢。

當然,我買入樂視,是有充足理由的——“賈布斯”的壯誌淩雲、天馬行空,不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推崇看重的嗎?但除此之外,我也不想再多說當時我所做的基本面分析、企業價值評估等等。當時再牛逼的理由,現在看來也是個屁啊。

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賈布斯”終究不是喬布斯,樂視不是蘋果。我眼睜睜的看著樂視,從五十跌到三十。我的一百萬,只剩了六十萬。

其實,這種虧損,我也並非不能承受。兒子畢竟還小,家里也不是等著這筆錢開鍋。但是,比虧損更難承受的,是對樂視未來那種不確定性的焦慮。

2017年3月,妻子意外懷上了二胎,但由於年紀偏大醫生建議保胎,於是妻子辭去了工作。原本我想堅守樂視,至少等它反彈減虧的時候再出來,但是這個消息,讓我產生了很大動搖——“賈布斯”就算有一天能證明自己真是賈布斯,但若是耗費五年十年,樂視像2002年的蘋果那樣陷入長期熊市,那麽家里萬一需要用錢,我怎麽辦?

然而,在我還沒考慮好是否止損出局時,樂視停牌了。

▲圓明園那兒的黑天鵝,作者供圖

重大資產重組,在A股市場,大多是成功了一飛沖天,但若是失敗了——幾乎多數時候就只有一字跌停的份兒。

何況是樂視!這家權重一度占創業板指數前五、萬眾矚目的公司。從看到那個停牌公告的時候起,我知道,若是它重組失敗了、甚至重組不及預期,迎接我的,就只有“十八層地獄”。

在樂視停牌的最初階段,我一度陷入了瘋狂的焦慮之中,甚至,有時候顧不上懷孕的妻子孕吐嚴重。一旦有空閑,我就會瘋狂的看關於樂視的一切新聞,不間斷的刷賈躍亭、甘薇的微博。二十歲追星的青年,可能都沒我那麽狂熱。

妻子不知道我出了什麽事兒,面對我的坐立不安,她有時候會問我出了什麽事,有時候也會直接和我發火,而我總會頂回去。

直到有一天,她去做了產檢回家,給我做飯時燙了手。那一刻,我忽然驚覺,我已經失控太久了。

我投資,是為了自己和家人,面對未來的壓力和變數有更多選擇。但是這過程中,如果因為我的情緒,而傷害了他們,那麽真的是違背了初心。

一度,我是很恨賈躍亭的。不斷的畫大餅,然後跑路,剩下一地雞毛。但作為男人,平心而論,某種程度上,我欽佩他敢想敢做的個性。我的人生是千萬普通男人的人生。孔子說四十不惑,而不惑的代價是什麽?是日日夜夜的朝九晚五,隨波逐流?回首往事,能勉強說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已經很好。

那一刻,我的思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樂視已是如此,於我而言,我怪責賈躍亭於事無補。如果可以用法律手段追償,我當然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資本市場混,要想活得好活得久,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為何會犯這個錯,而不是把責任都怪責到下套的人身上。畢竟,按下買入賣出按鈕的,都是我本人。

▲圓明園九州景區,作者供圖

之後,我的日子漸漸恢複了正常。妻子度過了最初孕吐厲害的階段後,在家安靜待產。她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女人,懷孕期間不能養貓養狗,家里原本養著的邊牧也寄養到了朋友家。於是她養了兩條金魚,說是為我旺財。但每次換水時那金魚總是滑溜溜,她便會生氣的罵金魚“再不乖乖的,我把你們送給樓下的貓。”

時至今日,我並未告訴她真相,但仍然心存愧疚。如今,樂視也許要複牌了,這一刀遲早將要落下來。重組失敗,其實並非不在我的預料之中,但總會有所失望——因為一切沒有塵埃落定之前,我總會難免心存僥幸。

我不知道到底幾個跌停板我才能賣得掉;我也不知道到底樂視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家庭新成員來臨,妻子暫時沒有工作,兒子的鋼琴課、跆拳道,房貸車貸,林林總總的費用都落在了我身上。

若是樂視的投資全部都打了水漂,我不知道未來何時我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這是真心話。人生就是單行道,當我二十歲的時候犯個錯,我有很多時間來糾正。但我四十歲的時候犯了錯,糾錯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頤和園西堤看西山晴雪,作者供圖

更確切的說,中國股市曾經的輝煌,其深層次原因,是8%以上的宏觀經濟增長率為其兜底。當經濟增速換檔時期,我們何時能再次迎來2006年~2007年,或者2014年年底~2015年上半年那樣系統性大牛市?誰也不知道。

樂視的這次錯誤,就算是我經歷了再多的心理建設,接受了願賭服輸,在複牌也許將到來的時刻,仍然感到一種茫然。我終於知道什麽叫“割肉”。熊市,那是鈍刀子割肉,慢慢麻木了的疼。樂視,是一刀砸下來血花四濺的劇痛。

但是,我仍然只能負重前行。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然而,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如此多需要我的人,我才有動力從人生谷底爬出來,而不是沈淪到底。

▲冬季的圓明園福海,作者供圖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剛剛哄睡了女兒。那小小柔軟的身體,粉嫩嫩的臉蛋;一看到我就露出天使般的笑。真不愧是小寶貝,比起她哥哥小時候,性格更溫柔安靜。

我和妻子說起甘薇,2017年12月31日,孤身一人回來面對這一切。我說,現在的甘薇,會不會後悔嫁給老賈。她的微博,是作秀,還是真心?

妻子說,這些都不重要了。即使他們兩人私下有再多矛盾,甘薇內心再不情願再痛苦,也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們是夫妻,現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必須咬牙一起把難關扛過去。就這麽簡單。

只不過,有的人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有的人能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難關過後,他們是否還能走下去?我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我聽著妻子睿智的分析,心里默默的想:“讓我們一起走下去”。

▲冬季的北京後海,作者供圖

作者: 馬一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37

開發商馬不停蹄:“只要有利潤就會拿地”

雖然房企對市場紛紛表示謹慎,但是它們拿地的步伐並未變慢,主流房企拿地能力越來越強。

“我們拿地最重要的不是測算的利潤率,只要有利潤我們就會拿地,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還是規模。”一位融創內部投資人士告訴記者。

不只是融創,其他主流房企同樣在拿地上馬不停蹄。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拿地金額超過100億房企共12家,同時,29家房企拿地金額超過50億。

拿地成為核心

從很多方面看,各個房企都把拿地作為了核心指標。

“我們今年拿地目標不低於三百億,各個區域都有。但是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這三部分。”禹洲地產董事局主席林龍安告訴記者。

旭輝集團總裁林峰表示,2018年旭輝將繼續增加土地儲備,儲備重點是地價回落的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拿地的關鍵是要發現城市最好的價值窗口期。例如,隨著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減少,旭輝會關註環京、環滬等都市圈的三四五線城市並展開布局。

“城市的價值窗口期不會一直打開,所以需要輪動投資,要像打地鼠一樣去拿地,去判斷城市窗口。同時也要敬畏規律,踏空不會死人,套牢才會要命,不選錯是重點。”林峰告訴記者。

“如果讓我來選投資房地產的城市,第一武漢、第二西安、第三成都、第四鄭州、第五濟南、第六怎麽排都可以了,合肥、杭州、天津等等都要排,一般城市昆明、昆陽、南寧、南昌,我看現在都不錯,當然北京還是有選擇性機會,廣州也有選擇性機會。”綠城中國CEO曹舟南表示。

按照綠城規劃,今年的投資預算從權益角度安排500多個,可能形成投資規模上千億。“這個我是比較保守說,當然有機會、有市場、有好的性價比高的地,我們可能要加大投資。”曹舟南說。

克而瑞統計數據發現,2018年前3月房企新增貨值超過100億的24家,其中碧桂園新增貨值898.8億。

“所有的房企都很缺投資條線的人,拿地是房企最重要的工作。”一位房企高管告訴記者。

對於房地產這樣的資源密集型行業,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就是土地、資金、人,因此這個階段資金條線、投資條線的人身價漲幅非常明顯。

“TOP20房企有一半都邀請我去面試,像旭輝、新城這樣的企業給到了我區域投資總監的崗位。”一位萬科區域投資經理告訴記者。

“我天天都在出差,現在一二線城市難拿,大家都跑去三線城市拿地,都在爭取窗口期。”一位房企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克而瑞認為,從房企第一季度的新增貨值門檻來看,今年房企拿地節奏相比去年有所加快,1~3月新增貨值排行榜TOP100門檻約59億,於2017年全年新增貨值門檻的150億而言,基本達到了近四成。

百強房企中,從各梯隊房企的拿地集中度來看,房企分化現象持續,未來規模房企將會越來越強。其中,銷售金額TOP10的規模房企,自2018年以來新增貨值集中度持續增長,第一季度TOP10房企拿地集中度達55%,相比一季度銷售集中度,高出了9個百分點,未來TOP10強房企規模增速或將加大;另一方面,TOP31-100的房企新增貨值集中度均低於銷售金額集中度,規模增長將受限。總而言之,新增貨值與銷售金額仍高度集中在TOP20的規模房企上,未來房企“馬太效應”持續放大,強者恒強。

並購頻發

可以說,開發商都知道未來土地的稀缺性,除了以往的公開拿地,並購拿地也開始越來越頻繁,並購市場成為每家房企競爭的重點。

林峰表示,旭輝今年將加強並購能力,很多中小房企將會面臨淘汰,給了旭輝更多的並購機會。

“我們手上有大量現金,等著行業弱周期出現,很多房企就會扛不住,這樣我們就可以抓住時間開始並購。”福晟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國強告訴記者。

過去兩年,福晟並購項目107個,總貨值8100億元。目前,福晟集團在深圳就擁有土地儲備貨值逾3000億元,在鄭州福晟擁有土地儲備面積2萬畝。

2015年9月,福晟成立拿地飛虎隊,下設十支大隊,目前已經擁有300多名飛虎隊員。其中有8個區域大隊、1個支援大隊、1個機動大隊。

“8個區域大隊主要在我們已有的區域進行土地拓展,支援大隊位於總部,主要進行風險的預判,機動大隊主要拓展新的區域。”郭國強介紹。

禹洲同樣進行了多次並購,通過並購在深圳獲得大量項目。

“禹洲的收購跟目前市場上的收購有一點最大的不一樣。我們收購的90%以上的項目都是朋友手上的項目,都是我的好朋友,或者是對禹洲比較了解的合作夥伴。比如我們年初收購沿海綠色家園,將近一千億的資產。但是我們15年前就合作了,一直到今年的收購,比如我們在金橋,有五個項目,但是五個項目全部是收購臺灣企業的,金橋那一塊的辦公大樓,都是用收購模式獲得的。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所以都是從合作共贏的角度,大家強強聯合的角度,這是禹洲能達到跟合作方共贏的最典型的案例。”林龍安說。

去年業績增長迅猛的景瑞地產,近期收並購也很活躍。3月1日,景瑞宣布完成對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9號院4號樓的一幢四層商業大廈的收購,代價2.8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約5768.35平方米。

同策咨詢研究總監張宏偉認為,房地產行業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走低,為了維持發展速度和規模,房企通過並購以抵禦市場利潤下降和營業成本上升的困境,將成為更主流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60

溫州直擊 團購買樓如買菜 「團長」:只要項目合適 隨時來港買樓

1 : GS(14)@2010-10-11 21:55: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011/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被稱為溫州炒樓團最資深「團長」的曾志豪,曾率領千百溫州炒樓團友征戰全國11年。這名曾聲言「溫州人買樓如買白菜」的團長,2008年底金融海嘯期間,組織了號稱「深圳千人購房團」,大舉在深圳掃房「撈底」,翌年樓市回升,聲言團友統統賺過五成利潤。曾志豪說:「這次經驗說明了溫州人投資眼光獨到,該出手時便出手。」

不過,溫州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一力憂慮,過度炒作投資樓市,恐會造成溫州經濟單一化。今年8月溫州公布民企100強名單,當中五成都涉足了房地產。連溫州市政府也開始擔心,炒樓文化會造成投資失衡。

「團長」任職報館 11年帶隊百次

為了解「溫州炒樓團」的真正底蘊,本報記者早前親赴浙江溫州,專訪現職實為《溫州晚報》房產事務部客戶總監的炒樓團團長曾志豪。他說1999年已開始組織購房團,是當地資歷最深的團長,11年來帶團逾百次,走遍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購房。團員均來自《溫州晚報》房產投資俱樂部,現已有近3萬會員。

曾志豪解釋為何說「溫州人買樓如買白菜」,這跟他的經歷有關。「2001年我們首次帶大型團去上海買樓,全團大約150人,僅兩日行程,便有三分一人簽約,買了近100個單位,平均每人2套,總成交價65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事後外界掀起哄動,對溫州人的買樓能力另眼相看:「2年後,浦東國際華城等4個上海樓盤來溫州促銷,賣出200多套,國際華城兩天成交量,更去到1.2億元,再次引起上海及溫州地產界轟動。」

海嘯撈深圳樓 翌年勁賺五成

「自2004年後,我們漸由一團50、100人改為20人左右,覑重『少而精』,2008年底,內地樓市低迷,我們大膽以千人購房團作號召,策劃深圳等地的超大型購房活動。」「參加人數太多,具體成交額說不清,最重要是當時出手撈底的,於第二年樓市復蘇時,全部起碼賺了五成以上。」曾志豪說。

溫州人之所以成為焦點,跟他們喜歡組織購房團不無關係。「組團不是要張揚,而是團購『有覑數』。你想想,一個人去買一個單位,跟一團人去買一幢樓,哪一種更易向開發商爭取更高折扣?所以團購正好展示出溫州人投資精明。」

曾志豪表明,去年開始已考慮帶團來港買樓。「我們不會盲目組團,一定要香港開發商先來溫州推介,我們再根據反應,才決定是否率團前來。」他拍拍心口:「只要項目適合,我們立即可以起行,來港買樓!」

學者:過度炒樓礙企業創新

不過,溫州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一力認為,今年8月溫州公布民企百強名單,當中近10家是直接從事房地產及建築業務,另外還有40多家其他行業的企業,也都涉足房地產。

換言之,一半溫州大企業都涉足房地產,「長此下去,社會灌輸買樓賺錢,民間資本都投放於地產上,其他領域的產業被冷待,大大阻礙企業和大學生的創新及創業能力」。

張一力認為,經濟單一化危機不會只在溫州發生,全國及至香港都有可能,「炒樓行為一直存在,關鍵是要有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供選擇」。今年6月,溫州政府成立了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主要工作是鼓勵當地民間資金投入不同領域,避免盲目傾向房地產,影響經濟全面發展。

(明報記者陳子凌溫州報道)

溫州購房團團長曾志豪(前)已有11年帶團年資,他表明很有興趣帶團來港,更聲言隨時可起行。(陳子凌攝)



在溫州一個房交會上,參展樓盤的宣傳語句﹕「不投(資)住宅,我們投(資)什麼?」,精警點出溫州人投資心態。(陳子凌攝)


2 : GS(14)@2010-10-11 21:55:41

媒體辦房展 成幕後推手
  2010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溫州炒樓團活躍全國,但據了解,除了個別是自發組團,溫州媒體才是炒樓團隊的真正幕後推手。

當地每年至少會有4個大型房地產展銷會,多由媒體提供展銷平台去吸引人流。地產商參加展銷會,物色買樓客戶,並刊登廣告。媒體最終賺取廣告收益。由於全國地產商都希望溫州人去買樓,所以這種利益掛鹇的運作模式,多年來都「合作良好」,地產廣告亦成為當地媒體最主要收入。

《溫州晚報》自設兩層展銷廳

例如《溫州晚報》9月10日在當地舉行了一場房交會,開幕前兩日,報章還附送參展樓盤廣告特刊。該報自2000年起也組織了多個「出外」的炒房團,足舻遍及神州,乃至美國、韓國、澳洲等國家,其辦公大樓1樓及2樓更設立樓盤展銷廳,方便招攬各地樓盤長期參展。

以去年11月該報舉辦的福州炒樓團為例,平均每家地產商支付給媒體的推廣開支,由5萬元至8萬元人民幣不等。
3 : GS(14)@2010-10-11 21:56:28

借貸寬鬆 造就炒家
  2010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被稱為「溫州民間資本代言人」,他認為,溫州人愛買樓是不爭事實,買樓團更可細分為「炒樓團」及「購房團」,炒樓團顧名思義,團友多數短炒;購房團團友則多是長線投資或自住。至於哪些人參加什麼團?每取決於各人身處在「資本金字塔」哪一階層(見圖)

「概括而言,投資樓市的溫州人大約分為3類,居於金字塔『頂層』是大企業家,身家豐厚,買樓投資只是副業,或出於攀比心態,故特別喜歡豪宅;他們約佔全部溫州投資(樓市)客戶的5%,來香港買樓的也主要是他們。」



四分一民間資金投資房產

至於「中底層」這兩類溫州客,之所以較少在香港出現,據了解主要考慮資金流問題。香港的投資移民要求,申請者須至少有650萬港元投資在香港半年或以上,對於以短炒投機為主的散戶而言,半年未免太長。

人民銀行溫州支行副行長周松山上月指出,溫州目前民間資金估計有489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周德文聲稱,溫州民間資金已達8000多億元,其中起碼有2000億投放在房地產市場。而溫州人喜歡投資樓市,與其寬鬆信貸環境不無關係。據人行溫州支行調查,溫州民間借貸(非銀行體系放出的貸款)規模約為800億元。

避銀行嚴批 寧取高息貸款

溫州銀行營業部一名經理便向本報記者表示,按現行國家規定,銀行按揭成數受限制,若向擔保公司借貸,加上物業或企業抵押,才有可能做到百分百貸款額,只是年息達到30厘。

周德文則指出,雖然擔保公司息口很高,但審批較銀行寬鬆,故受到部分炒家喜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87

不求順利,只要盡心

1 : GS(14)@2012-05-22 23:51: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20522/16356960
以下是我讀過並經整理的人生絮語。
◎人的命運取決於什麼?取決於業餘時間,也就是晚上8點到10點之間。如果你每晚用這兩個小時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持之以恆,你的人生一定會發生改變,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

◎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規劃投資:對身體投資,定時做運動,讓身體始終好用;對社交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對學習投資,加強你的自信;對旅遊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對未來投資,增加你的收益。不要只偏重一樣,這樣人生才會有大量盈餘。
◎什麼事情是人生不能改變的?什麼事情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你改變不了環境,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人生所有不幸,都能以放鬆心緒的一笑化解:被人誤解時微微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時坦然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時輕鬆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時樂觀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時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從容;被輕蔑時平靜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時輕輕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會迷了雙眼。有些人說不出他哪裏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那些以前說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穫雨,錯過這一個,你才會遇到下一個。
2 : 自動波人(1313)@2012-05-23 00:32:51

第四樣最難學。。。
3 : 曲豆(28465)@2012-05-23 09:22:51

第四項需要自己去理解, 放棄執著
亦可透過內觀來學習
4 : 收息人(26699)@2012-05-23 09:25:40

全部都唔難,只要你有喺衆人面前有赤條條嘅勇氣、見解、坦然。
5 : 收息人(26699)@2012-05-23 09:26:59

湯財呢個貼真系好好,再次提醒我要奮鬥
6 : GS(14)@2012-05-23 22:13:38

今日又有都唔錯,再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15

只要有心你就能寫 鄭梓靈

1 : GS(14)@2013-11-19 10:57:1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鄭梓靈/007010001025/%E5%8F%AA%E8%A6%81%E6%9C%89%E5%BF%83%E4%BD%A0%E5%B0%B1%E8%83%BD%E5%AF%AB/117237
最近先後到科大和港大出席分享會,當中和大學生聊到一些話題,可以在此分享一下。譬如說,大學生最煩惱的便是快將畢業,面臨就業抉擇。
如果他既想當作家,但家裏又希望他找一份穩當的工作,幫補一下家計,他應如何取捨呢?
我提出了幾位作家的故事作例子。村上春樹其實也是開了酒吧後,30歲時開始寫作。吉本芭娜娜曾在高級餐廳當侍應,傾聽了不少客人的故事。雷蒙卡佛曾是一個酒徒,戒酒的背景一再在他的故事中出現。卡夫卡在寫字樓從事保險賠償這種沉悶的工作,但與工傷工人接觸卻讓他更了解工人的困苦生活。費滋傑羅很多重要的作品都是要討好愛泡舞會的妻子,等錢花用,倉促下完成的。
那怕從事與寫作無關的工作,沒有任何形式的生活可以阻撓你去觀察和思想,也沒有人說一定要怎樣才能寫出好作品。最怕是沒有真正地生活,真正地思考,只是埋首寫寫寫,那寫出來的便會流於空洞。重要的是生活,和保持一顆想寫作的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58

前海外國貨銷售中心 「只要獲批 很快落成」

1 : GS(14)@2015-03-17 10:49: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7/news/eb_ebd1.htm
【明報專訊】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昨日表示,前海擬設立「全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緩解現時過多自由行旅客來港的壓力,目前該交易中心正申請政府批准,「只要獲批,將會很快落成」。

早前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稱前海計劃建設港貨中心,專門銷售內地客喜歡來港購買的日用品,包括嬰兒奶粉和化妝品。

張備昨日表示,這個銷售中心不但出售港貨,而是全球各地受到內地客歡迎的品牌都會考慮引入,應該成為「深圳前海全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他表示銷售中心的建設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現在只等國家政策批覆,就可正式成立。

另外,張備稱前海將於今年推8幅地,其中5幅僅面向香港企業進行拍賣,將包括探討在前海使用港幣和八達通,以及對已經建成的公寓針對港人習慣和喜好進行裝修,「希望今年進駐前海的港資企業再增1000間,年底達到2100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16

只要習慣了 甚麼都不貴 周顯

1 : GS(14)@2016-08-07 02:30:27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56544
那天同幾個細價股莊家吃飯,席間問起了一個問題:現在交易所收緊了上市條件,令到公司申請上市比以前更困難得多,在新例之下,殼價將會如何走?

這答案大家是一致的:殼價將會繼續上升,皆因殼的供應量大幅減少了。如果以現時的香港殼價六億元去計,內地的殼價則是三十億元,那麼,港殼再升上一倍至兩倍,也不是難事。

當然了,殼價高低,很多人並不關心,大部分人都是只買藍籌股的,畢竟,細價股實在太危險了。不過,在新例之下,藍籌股的走勢又將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在A股市場,藍籌股的市盈率通常比港股高出很多,這叫做「AH股差價」。正因有這個差價,「萬達」才會在香港退市,而要在A股重新上市;正是因為在內地,股票的估價比香港高出太多。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股價高的好處,以及壞處。簡單點說,在一個股票市場,股價高,或低,是各有好處,也各有壞處的,不能說某一種情況比較更佳。在一個股價高的市場,股民只能買貴貨,資金的回報很低;反過來說,在股價低的市場,則因對上市公司的吸引力不足,因而吸引不了優質公司來上市,甚至會像「萬達」般退市。
十幾年前一隻主板殼只值三千多萬元,現在已需要六億元了,我們的下一代,更加可能沒有平的股票買了。

更壞的是,一個股價高的市場,很容易會暴跌,因為股民遲早會發現,買這些回報太低的股票,是不值得的。當這想法變成了羊群效應,股市便會快速崩潰了,一年前的A股市場便是這樣了。這想法也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就是把估價過高的市場,暴跌下去,也只是把市場變回正常化,這反而是一件健康的事。至少長期而言,的確是如此。

先不管股價過高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只要把上市公司的增速減少,的確是有效令到股價上升的最佳法子,這是僧多粥少的供求關係,正如只要把新樓的供應減少,樓價也必然會上升,這兩者的原理是一樣的。

當我們討論到這裏的時候,我笑說:「股市四萬點不是夢了,這當然不是因為細價股難以上市,也是因為遲點可能連增發新股、二次集資的數量也受到限制,既然股票的增速減少了,所有股票的價格都應同步上升才對。」

如果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一直上升,只要大家習慣了,也其實並沒有關係,這好比樓價升了上去,只要大家習慣了,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樓價上升,年輕人買不到樓;股價上升,年輕人也買不到平股票,像內地的股民,買不到便宜的藍籌股。我同香港的小朋友說起,十幾年前有很多細價股的市值,不過是一千多萬元。他們聽來,也恍如天方夜譚,不敢置信。

所以說,我們這一代是多麼的幸福,因為在下一代,可能沒有平樓買了,也沒有平股票買了。不過,也正如前文的所言,不管那一種商品價格,只要習慣了,也沒有甚麼。十幾年前有人三千多萬元買一隻主板殼,但今天,幾億元一隻,咪又係有人買,幾時會嫌貴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29

【Project 333】港青閒置衫值$39億 其實你每季只要33件衫?

1 : GS(14)@2016-10-22 22:29:24

Courtney Carver在2010年時實行「Project333」,提倡大家三個月內只管有33件時尚單品(不計內衣褲、必要的運動服及婚戒等具紀念性質的配飾)。



衣櫃有幾多件衫?就咁問你,霎時間應該都數唔出。但根據綠色和平今年6月公佈香港人消費衣物調查,發現20至45歲的港人每人平均擁有94件衣服,其中16%,即15件是從未或甚少穿着的。以每件100港元計算,這些衣服就值39億元,足夠買起577個580呎太古城單位!與其浪費這麼多錢在衣飾上,不如學學美國的簡約生活達人Courtney Carver提出的33件衫法則。



Courtney Carver在2010年時實行「Project333」,提倡大家三個月內只管有33件時尚單品。除了內衣褲、必要的運動服及婚戒等具紀念性質的配飾之外,衫褲鞋襪也計算在內。怕大家以為你沒衣服換?Carver就親身上陣力證唔使驚。「我初初嘗試也以為不可能成功,人們會以為我瘋了;實行一星期後,我發現早上花在打扮的時間少了,跟客戶和同事見面時,也沒人發現我更換的衣飾少了。」她說,把數目定為33件純粹覺得它「具挑戰性」,而整個計劃雖然沒有規限如何分配33件單品的選擇,但要由近100件衣服中建立一個迷你衣櫥(Capsule Wardrobe)實在不容易,不知道由哪裏開始?她有以下三個建議。1.把不合身衣服裝箱反正你短期內也不會穿着它們,與其讓它佔用位置不如把衣服集中另外放起,騰出衣櫃更多空間。2.捐出5年內沒穿的衣服大家越買越多,收藏多少件在櫃底也不知道。既然已經不再穿,不如讓衣服延續使命,把它捐去回收計劃機構。但記得人家不是垃圾站,要乾淨整潔,在良好狀態才好捐出。3.了解自己喜好每個人都有不同愛好,你喜歡配襯不同手袋,她喜歡襯不同鞋子。在挑選時尚單品時,記得留下自己最喜歡的時尚配件,絕對會令你日常打扮更得心應手。趁着周末,一於開始嘗試為衣櫃瘦身,慢慢便會發現自己需要的衣物,沒想像中的多了。記者:黃樂雯攝影:陳健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2/19808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