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國內期市午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繼續上揚,鐵礦石漲近7%,焦煤、焦炭漲超5%,螺紋鋼、熱卷漲超3%;化工品普遍回暖,玻璃、PVC、橡膠漲超3%,瀝青小幅飄綠;有色金屬集體飄紅,滬鋅漲超3%;貴金屬小幅飄綠;農產品表現平淡,雞蛋、玉米漲超1%。
進入4月份以來,國內期貨市場便處於連陰狀態。在周期需求見頂、煤炭進入消費淡季等因素影響下,黑色系出現了急轉直下的走勢。
宏源期貨首席策略分析師吳守祥認為,鋼鐵和鐵礦石價格環比下降,主要是前期企業生產加快,導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像現在港口積壓的鐵礦石比較多。
“從下一階段來看,國家加大去產能力度,使得鋼鐵價格總體預期還是偏樂觀的,但是還是要長期觀望,畢竟不確定的影響因素還是比較多。”
周四(5月4日)早盤,期貨商品大面積飄綠,黑色系重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暴跌7.59%,橡膠重挫5.78%,熱卷大跌5.05%,焦炭大跌4.06%,甲醇、螺紋鋼、焦煤、PVC、矽鐵重挫逾3%。
消息面上,中國鋼鐵業正加快步伐淘汰過剩產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各地已清理出“地條鋼”生產企業500多家,涉產能1.19億噸,今年6月底前將徹底取締“地條鋼”。5月2日至5月25日,將派出9個工作組對全國各省區市“地條鋼”清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預計7月份前後,將進行“地條鋼”清理取締的驗收。
日前發布的中(工)頻爐界定標準中,可以說將“地條鋼”與“中頻爐”簡直畫了等號,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內,“地條鋼”“中頻爐”市場將受到進一步打擊。直至目前,在環保和去產能的雙重嚴打之下,多數中頻爐已經關停,對廢鋼市場也發生了直接性影響。
據悉,2016年我國廢鋼消耗總量為9291萬噸,與2015年相比增加771萬噸。廢鋼綜合單耗也由2015年的10.4%增長至11.1%,今年前兩個月更是達到了12.05%。
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崔紅表示,“中頻爐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蝴蝶效應愈加嚴重,廢鋼鐵資源量激增,全國廢鋼"泛濫成災",鋼廠日消耗量不及到貨量的1/4。買方市場環境下,鋼廠壓價收貨,貿易商悲痛欲絕。”
清除中頻爐以後,廢鋼相對鐵礦石的經濟性提高,長流程煉鋼企業預計將提高廢鋼添加比例至20%,廢鋼需求將明顯增長。若2017年國內廢鋼供應充足,則鐵礦石消費將下降5%左右,鐵礦石價格將持續承壓。若廢鋼供應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那麽廢鋼價格後期將走高,鐵礦石價格下跌壓力將減弱。
此外,基本面上,雙焦市場基本面情況亦不支持價格大幅反彈。有分析人士表示,“五一”節後,焦炭市場整體需求情況一般,部分鋼廠到貨情況較前期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唐山地區主流鋼廠焦炭庫存回升至10天左右,山東地區大型鋼廠焦炭庫存已接近44萬噸以上。庫存水平較前期繼續回升,主要原因或為焦企預判行情轉弱,主動出貨。焦企方面目前庫存普遍低位,無庫存積累。
市場人士表示,本周末,可關註“一帶一路”會議限產情況,主產區焦企不乏面臨環保限產,但持續時間預計不長,可能在一周或10天左右。目前鋼廠原料庫存穩中回升,預計對市場供需影響有限,僅能暫時緩解焦炭市場供需壓力,無法真正改善市場供需格局。
周五(5月5日)早盤,商品多數下跌,黑色系再度下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暴跌7.72%,焦煤、橡膠、瀝青重挫逾4%,熱卷、焦炭、甲醇、螺紋鋼大跌逾3%,滬鎳、PTA、白銀下跌逾2%,而漲幅方面,錳矽上漲1.1%。
消息面上,來自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期貨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紛紛縮水。其中,4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環比下降。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3670萬手,成交額13.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3.88%和37.55%,環比分別下降18.07%和19.62%。數據還顯示,1-4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91644.5萬手,累計成交額為55.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1.12%和18.68%。
據中國證券報統計,從典型品種來看,今年以來的兩次普跌行情中,鐵礦石、橡膠期貨均“榜上有名”。其中2月15日以來,橡膠期貨1709合約跌幅超過4%的交易日就有8個之多,鐵礦石期貨1709合約跌幅在3.5%以上的也有9個交易日。此外,在昨日大跌中焦炭、螺紋鋼期貨跌幅均超過6%,動力煤跌幅也超過2%。
天然橡膠期貨方面,光大期貨天膠分析師彭程表示,滬膠這波下跌始於今年2月中旬。影響因素有四方面。一是替代品合成膠先行下跌。二是乘用車終端庫存高企倒逼乘用車減少輪胎采購,半鋼胎生產企業成品庫存累積不得不旺季調低開工率,減少對原料的采購。三是天然橡膠2016年年底正向套利窗口打開後,年後進口量增加,保稅區庫存持續增加。四是物流運價年後不斷下跌,對重卡需求下降,全鋼胎替換需求下降。
“3月以來,自產業鏈終端向上遊倒逼去庫存,負反饋下靜態供需逐漸趨於平衡。動態來看,國內雲南產區以及泰北大部分地區已開割,海南以及泰國南部即將開割;流通環節顯性庫存累積,下遊受終端銷售不暢旺季調降開工率均對盤面反彈形成壓制,中線仍偏弱。”彭程說。
黑色系方面,業內人士表示,本輪黑色系下跌的重點原因或不在於需求,而是市場對房地產資金會出現萎縮的擔憂:銀行對基金的贖回、未來對房地產房貸量的萎縮及去房地產杠桿的問題上。同時“五一”前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安徽馬鞍山召開了典型鋼鐵企業“去杠桿”交流座談會,會議討論了下一步“去杠桿”和市場化債轉股工作。消息人士稱,內容將涉及優化貸款結構、去杠桿及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等方面。
周二(5月9日)早盤,商品多數下跌,截至中午收盤,雞蛋下跌3%,錳矽下跌2.71%,橡膠、鐵礦石、熱卷、丙烯、澱粉、菜粕、玉米、乙烯跌逾1%,而漲幅方面,PVC上漲2.47%,滬鋅、焦炭上漲逾1%。
消息面上,雞蛋養殖業面臨20年來最嚴重虧損。今年春節後,雞蛋價格一路下跌。長江期貨研究咨詢部飼料養殖產業鏈研究員潘鈺燭表示,從最近幾天報價看,雞蛋主產區價格已跌到2元左右,其中,湖北浠水報價為1.9元/斤。山東產區報價也在2元/斤上下。 從銷區看,北京作為主銷區之一,目前報價為2.2-2.3元/斤左右。山東青島地區報價為2.3-2.4元/斤的水平。也就是說,目前的價格跌到了將近十幾年前的現貨狀態。而成本在2.7元/斤左右,導致目前整個養殖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春節後,也就是2月份開始,整個現貨價維持2元左右的水平。3月中旬出現一定反彈,價格上漲到2.5元/斤左右,現在又快速跌到2元/斤上下,市場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潘鈺燭說。 極端行情引起了行業人士高度關註。他們普遍認為,這是雞蛋養殖業近20年來最嚴重的虧損,如果虧損趨勢繼續下去,一年後中國也需要靠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了。
經過連續調整後,焦炭期價周一出現反彈,但幅度較小,但是今日焦炭上漲逾1%,西南期貨認為,在供需面逐漸轉弱的背景下,焦炭反彈將受到限制。
利潤和政策是決定企業生產的兩大要素,利潤升降,對應著產量增減,去產能政策的收緊與放松,對應著供應量的下降和上升。2015年下半年焦化行業的低開工率就是由於利潤持續下降導致的,而2016年焦化行業的低開工率則是由於“276工作日產能限定”政策導致的。當前“276工作日產能限定”政策已經正式退出,這對焦化企業生產的限制基本消失,雖然環保政策會間歇性地成為市場炒作點,但數據仍顯示供應持續增加。
從月度產量來看,第一季度我國焦炭產量為10705萬噸,同比增長4.7%,同比增幅連續第13個月上升。對比焦炭價格和累計產量同比增幅可以發現,二者呈現高度正相關性。也就是說,焦炭價格上漲常常會刺激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從而導致供應量增長。
雖然4月焦炭期價出現了明顯下跌,但現貨價格卻表現抗跌,這或許意味著產量仍處於增長狀態。開工率數據就可以驗證這一點,3月產能小於100萬噸、產能在100萬—200萬噸、產能大於200萬噸的獨立焦化企業開工率分別為70.2%、66.8%、77.6%,而4月產能小於100萬噸、產能在100萬—200萬噸、產能大於200萬噸的獨立焦化企業開工率分別為72.4%、73.8%、81.9%,較3月明顯上升。也就是說,供應持續增加將對焦炭價格構成壓制。
周四,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不一,黑色系再度集體走弱,焦煤跌超6%,鐵礦石跌近5%,焦炭跌超3%,其中,焦煤一度跌6.7%至995元/噸,刷新1月4日以來新低。鐵礦石跌近4%,最低至445元/噸,刷新2016年11月8日以新低。;化工品多數小幅飄紅,塑料、瀝青漲近1%;有色金屬表現偏弱,滬鎳跌近1%,滬鉛飄紅;農產品整體偏弱,油脂油料齊跌,菜油、大豆跌超1%。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下遊需求一般,且鋼廠庫存高企,令焦炭價格走勢承壓。此外,產業利潤向下遊傳導趨勢並未改變,後市雙焦期貨料維持穩中偏弱。
生意社分析師陳守娟認為,國內焦炭現貨市場價格下行的原因主要在於三點:一是上遊國內煉焦煤市場重點企業價格多以企穩行情為主,部分地方礦價格已松動,預計後期市場行情不樂觀,對焦炭市場利空;二是受近期北方環保影響,焦企限產力度加碼;三是下遊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需求降低。
最新庫存數據顯示,4月份港口焦炭庫存小幅上升,目前焦炭港口總庫存較3月31日增加9.5萬噸至234.5萬噸。由於2月份進口煉焦煤價格低於國內煉焦煤,貿易商增加了對進口煉焦煤的采購,4月份港口煉焦煤庫存有所上升,3月下旬以來進口煉焦煤集中到港,導致港口庫存上升幅度較大。
陳守娟表示,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信心的體現,10日焦炭期貨市場領漲4%最重要一個原因是進入5月份以來,鋼坯、螺紋等現貨價格反彈,雖鋼材市場成交欠佳,但與前期相比有所改善,各類主要鋼材價格上漲70元/噸-170元/噸,商家信心有所提高。現階段,鋼廠成交仍不理想,持續對焦炭加壓,鋼廠和焦化廠價格博弈顯現,預計短期內焦炭價格或仍有小幅下跌可能。
5月12日消息,商品期貨市場午盤漲跌不一,黑色系低位震蕩,鐵礦石跌超2%,焦炭、熱卷、螺紋鋼跌超1%,動力煤小幅飄紅;化工品走勢分化,玻璃漲超2%,瀝青、橡膠續處低迷;有色金屬整體偏弱,滬鉛、滬鋅跌近1%,但滬鎳漲近1%;貴金屬小幅上揚,滬銀漲近1%;農產品漲跌不一,兩粕及大豆飄綠,油脂類齊漲,鄭棉漲超1%。
消息面上,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逐步臨近,環保限產進一步顯性化。5月2日中國水泥協會率先發文,將聯合河北、山東、河南等六省市水泥(建材)協會,在高峰論壇期間實施聯動停窯限產,5月11日至20日集中停窯。鋼鐵大省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已將5月定為強化環境執法月,檢查範圍包括石家莊、唐山等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和定州、辛集市。唐山市也於5月9日發布《改善空氣質量攻堅月行動方案》,規定從5月9日—31日分三階段進行環保整治。對於不達標的企業停產整治,並依法嚴格高限處罰。此外,為期20天的取締“地條鋼”專項督察活動也在同時推進。督察規定,若發現違規或不合格的將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者將上報國務院。短期來看,政策層面仍將對鋼價形成支撐。
另外,利好兌現,期債沖高回落午盤全線收跌。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16%,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17%。
消息面上, 中國央行展開4590億元MLF操作,包括6個月和一年期,中標利率不變,分別為3.05%、3.2%。同時本月共有4095億元MLF到期,其中5月3日到期2300億未續做,下周二(16日)還有1795億元MLF到期。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今日暫未進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今日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周中國央行實現凈回籠1200億元。
周一,期債午盤全線收紅。截至收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9午盤漲0.62%,5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漲0.41%。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明顯下行,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下行5.24bp報4.3100%,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10收益率下行4.24bp報3.61%。
央行發布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下一階段要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采取多種措施,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中國現階段需進行市場出清,有序的市場出清有助於有序去杠桿。金融機構里同樣存在需要清理的僵屍金融機構,這就需要存款保險制度和監管部門及時校正措施。
最近,國內股票、債券、商品市場同步大幅調整,比較直觀地反映了金融去杠桿帶來的流動性沖擊。
海通姜超認為,金融去杠桿絕對沒有結束!監管當局肯定會考慮去杠桿的力度,但是去杠桿絕對沒有結束!從金融投機回歸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主業,而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不僅需要金融機構主動收縮風險業務,還需要將政府和金融機構的信用切割,在僵屍金融機構中打破剛性兌付,打掉金融機構高息舉債的根基。
周一,國內期市午盤多數飄紅,截至收盤,黑色系沖高回落,錳矽漲近2%,焦煤、鐵礦石漲近1%,焦炭仍跌近1%;化工品受油價提振快速拉升,PVC漲超3%,塑料、聚丙烯、瀝青漲超2%;有色金屬走勢分化,滬鉛跌超1%,滬鋁漲超1%;農產品中兩粕低迷,油脂微漲,鄭棉漲超3%。
進入4月份,鄭棉在觸及15150元/噸低位後反彈,在16300元/噸承壓。浙商期貨認為,本輪反彈主要由於市場上新疆棉以及優質棉庫存的下降,使得現貨市場議價空間下降,支撐期價上漲。但由於整體拋儲仍在繼續,整體供應寬松,上漲動能較為有限。
截至4月上半月,今年內地棉花播種時間推遲,播種進度慢於去年同期,主要由於4月上旬氣溫偏低;南疆三大棉區春播工作基本完成,部分早播棉花已經出苗,而北疆地區同樣由於天氣原因,春播較去年推遲5-7天,預計5月初才能逐步完成。
近期,內外價差仍然維持負值,進口利潤消失,但1-3月進口量居高不下,第一季度共進口37.4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6.45萬噸。主要由於今年國內適合生產高支紗的優質棉較為缺乏,需要靠進口滿足優質棉的生產需求。
截至4月底,棉花倉單量達到4211張,有效預報達到2866張,為2012年之後的最大倉單量。
浙商期貨認為,近期,市場棉源供應充足,商業庫存、工業庫存均較往年同期仍處於高位,加上目前市場關註的倉單壓力,使得期價承壓。雖然前期需求端好轉,但需求旺季提前進入淡季,企業也暫無囤貨意願,從采購和拋儲成交情況看僅對優質棉較為青睞,後市行情仍然等待優質棉的緊缺點燃市場熱情,但整體供需寬松,優質棉緊缺的利多程度或有限。預計鄭棉仍以區間震蕩為主,震蕩區間14500-16500元/噸,低吸高拋,滾動操作為主。
基於去庫存周期和下遊需求複蘇的支持下,鄭棉價格重心將上移。鄭棉709-801合約反套由於倉單消化問題,對9月合約壓力較大,可先離場觀望。
周三(5月17日),商品期貨市場午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延續夜盤漲勢繼續上行,錳矽、鐵礦石漲超5%,熱卷漲近5%,焦炭漲超4%,螺紋鋼漲近4%;化工品漲勢放緩,甲醇漲超2%;有色金屬窄幅震蕩;農產品多數飄紅,豆粕漲超1%,鄭棉仍跌近1%。
此外,國債期貨沖高回落午盤收低。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午盤跌0.05%,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04%。
消息面上,5月16日,鄭商所副總經理秦全晉在鄭商所舉辦的第31期會員中層業務培訓班上表示,白糖期權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達到預期交易效果,鄭商所下一步將積極開展保險+期權試點,深入探索服務農業新方式,推動期權服務實體經濟邁上新臺階。秦全晉副總經理介紹,白糖期權上市以來呈現以下運行特點:價格波動平穩,與標的期貨關聯性高,波動率呈現回落趨勢;虛值期權成交活躍。;做市商參與積極,提供的買賣價差較小,市場流動性較好。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278萬噸,同比增長4.9%;1—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27387萬噸,同比增長4.6%。粗鋼產量大增,其直接驅動力為高額的利潤,並主要源於在不同供求結構影響下,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材價格走勢明顯強於以鐵礦石為代表的煉鋼原料,價差擴大帶來了鋼廠利潤擴張。
由於上周高爐檢修增多,截至5月12日,全國高爐開工率為75.83%,周環比降低0.55個百分點,但仍然維持在歷史相對高位,且進行檢修的高爐短時間內即可複產。同時,全國盈利鋼廠比例為77.91%,周環比提高1.22個百分點,仍然相當豐厚。受此刺激,全國鋼廠螺紋鋼生產線普遍滿負荷生產,甚至於個別有條件的鋼廠早已將自身在板材等其他產品上的產能最大限度地向螺紋鋼轉移,以全力進行生產。
截至5月12日,全國35個主要城市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中厚板和冷軋卷板五大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共1133.74萬噸,周環比減少35.59萬噸;其中螺紋鋼為471.93萬噸,周環比減少27.09萬噸。隨著鋼材價格觸頂回落,自今年2月中旬創出1653.04萬噸的近三年新高之後,鋼材社會庫存也隨即掉頭,一路快速下滑,目前已降至去年3月下旬的水平。社會庫存絕對數量的減少,自然有著傳統季節性規律的作用,然而下滑速度如此之快,則表現出了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以鋼貿商為主的市場參與者對於後市行情的謹慎觀點。
與此同時,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截至4月中旬末,中鋼協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55.98萬噸,同比上升11.98%,創去年6月中旬以來新高。雖然到4月下旬末該數據回落至1405.19萬噸,然而其同比漲幅反倒擴大至13.84%的水平。隨著淡季效應持續發酵,下遊需求環比回落,而鋼廠又缺乏主動減產的動力,預計鋼廠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庫存壓力,並最終導致鋼材價格承壓。
周四(5月18日)早盤,商品多數下跌,截至中午收盤,橡膠下挫3%,滬鎳、菜粕、鄭棉、甲醇跌逾1%,而漲幅方面,PVC上漲2.36%,錳矽、黃金、螺紋鋼、滬錫漲逾1%。
消息面上,據證券日報報道,多部門或出臺新政限制煤炭進口。報道稱有關部門正在討論修改《關於嚴格控制劣質煤炭進口有關措施》;要求限制進口煤同比下降5%-10%(每月進口約1500萬噸);繼續引導市場煤價下行,力爭迎峰度夏前回落到570元/噸以內。
同時國家發改委5月18日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相關負責同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指出,去產能工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根據國務院部署,今年1月,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成12個督查組,赴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專項督查,共核查鋼鐵企業228家、煤礦150個。從督查情況看,2016年全國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後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後煉鋼產能1096萬噸。關閉退出30萬噸以下規模的小煤礦約1500個、落後煤炭產能1.2億噸。2016年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專項行動發現的落後鋼鐵產能,已按要求進行拆除或封存;應依法關閉和限期淘汰類煤礦,已按要求實施關閉。
督查中也發現了存在違法“地條鋼”產能、應退未退產能、設備拆除不到位等問題。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采取三方面舉措:
第一,迅速整改有關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將結合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取締“地條鋼”工作,區別對待,分類處理,該問責的要嚴肅問責,該通報批評的要通報批評。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對去產能工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於近期暴露的個別地方工作不實問題,部際聯席會議於5月2日派出13個核查組,赴13個省(市)進行調查核實。問題一經核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二,堅決取締“地條鋼”。“地條鋼”屬於違法違規生產,一直是國家要求淘汰和嚴厲打擊的對象。這類落後產能如果得不到取締,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按照省級政府對取締“地條鋼”工作負總責的要求,各地區要在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並於7月底前組織驗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將開展抽查工作,對取締不到位的地方,作為負面典型,報請國務院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三,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各地區去產能工作的督查,督促各地及時公布去產能相關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強化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