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暮光之城》作者史蒂芬妮‧梅爾 全職家庭主婦 靠吸血鬼變身四十億富婆

2011-11-21  TWM




在全球影迷期待下,《暮光之城》 第四集《破曉》十一月十八日上映,全球票房上看百億元,《暮光之城》作者史蒂芬妮從平凡家庭主婦成為暢銷作家,創造出龐大商機,簡直就是《哈利波特》作者 羅琳的翻版。

撰文‧乾隆來

有一位很乖的美國女孩,她不抽菸也不喝酒,在學校認真念書,二十一歲就嫁給男友,連 續生了三個小孩,成了全職的家庭主婦,唯一做過的工作是地產公司的接待員。

三十歲那年,乖女孩作了一個夢:單純、沒有企圖心的小女孩,愛上 了一個吸血鬼,這個吸血鬼很帥,也很愛這個女孩,但總想要吸她的血。乖女孩決定要寫下這個故事,三個月後,她的第一本小說《暮光之 城》(Twilight)出爐,然後,這本小說以及接下來的三本續集,總共賣了超過一億二千萬冊,電影公司拿她的小說拍片,拍了三部電影,票房賣出十八億 美元、超過新台幣五百四十億元。

乖女孩今年三十七歲,她變成非常有錢的成功婦女,《富比世》估計她的身價超過一億三千萬美元(新台幣四十億 元),她的吸血鬼小說《暮光之城》,創下美國小說界多項紀錄,《暮光之城》的第四部電影《破曉》即將於十一月十八日在全世界同步上映,可能創造另外一次新 台幣百億元的票房。

這位名叫史蒂芬妮‧梅爾 (Stephenie Meyer)的美國女孩,是當今最令人稱羨的灰姑娘傳奇,大家拿她與《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J. K. Rolling)相提並論。

一九 六五年出生的羅琳,人生比史蒂芬妮更戲劇化,羅琳大學畢業七年後,成為離婚、失業、還拖著一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被逼到絕境的羅琳全力創作《哈利波特》,三 十歲完成第一部小說,接下來幾年,《哈利波特》小說大賣超過四億本,電影拍了七集,總共創下七十七億美元、新台幣兩千三百億元的票房紀錄,羅琳本人也在 《富比世》的富人排行榜,以逾十億美元身價,成為英國第三十大富豪。

摩門教徒 不菸不酒不看限制級電影史蒂芬妮的《暮光之城》,小說、電影的數量,乃至個人的財富累積,雖然都不及羅琳的《哈利波特》,卻一點也不折損史蒂芬妮的傳奇 性。一位原本只是單純家庭主婦的創作者,在企業化的行銷與包裝之下,創造出的財富與影響力,值得急於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的台灣參考學習。

當 然,史蒂芬妮更以自身的經驗證明,成功的女性小說家不一定要反叛社會、不一定要憂鬱、不需抽菸酗酒、更可維持美好婚姻。

史蒂芬妮出生美國東 北部新英格蘭的康乃狄克州,後來父母親搬家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她的家庭是摩門教的信徒,因此高中畢業後,史蒂芬妮就進入摩門教聖地鹽湖城的楊百翰大學 就讀。她堅守摩門教戒律,不抽菸也不喝酒,不看限制級的電影,連打打殺殺的片子都讓她覺得不舒服。

史蒂芬妮不只不看限制級電影,嚴格說來, 她連吸血鬼小說都沒看過。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喜歡的是珍奧斯汀的小說,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讀小說,越厚的書讀得越起勁,而且每年都情不自禁地將珍奧斯汀 的小說重讀一遍!」所以,當她在二○○三年寫出第一本《暮光之城》,男主角雖然是吸血鬼,但是整部小說其實是一本現代版的古典羅曼史。她的小說沒有劇烈衝 突、沒有性愛場景、男女主角都不喝酒,用台灣人熟悉的語言來說,就像當年瓊瑤小說,說的是青澀少年純純的愛。

《暮光之城》的對象就是十幾歲 的少女。女主角貝拉(Bella Swan)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生,她對自己缺乏信心,而且是個「麻煩事吸鐵」(a danger magnet),倒楣事如影隨形跟著她,與離婚的父親住在偏僻的華盛頓州福克斯小鎮時,遇到大帥哥愛德華(Edward Cullen)。愛德華非常神祕,住在人煙罕至的森林,貝拉愛上了愛德華,而且意外發現愛德華全家都是吸血鬼;還好,這個吸血鬼家庭以動物的血來代替人 血。

史蒂芬妮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吸血鬼帥哥,英俊、善體人意、有特異功能「讀心術」,而高瘦的身軀、炯炯有神的目光、極為蒼白的膚色、配上紅 潤而薄如刀片的嘴脣,很快擄獲成群少女的心。愛德華的形象,後來也成為全球影視產業模仿的對象,這幾年台灣著名男星如邱澤、周渝民等人,都有愛德華的影 子。

古典小說變形吸血鬼 七十五萬美元簽約熱愛小說的史蒂芬妮,把她讀過的古典小說安插到吸血鬼創作裡,前後四本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第一本有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影子, 第二本《新月》猶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吸血鬼版本,第三集《蝕》是艾蜜莉伯朗特的《咆哮山莊》,而完結篇、也就是正要上演電影的第四集《破曉》則有莎士 比亞巨作《仲夏夜之夢》的影子。史蒂芬妮說,我的小說「是生命,不是死亡;是愛情,不是情慾」。二十一世紀的新作家,回到古典小說,套上了吸血鬼的外衣, 擄獲千萬少女的心。

但是,光有文筆與熱情並不足夠,是現代的文創行銷將史蒂芬妮引領到了無可想像的人生高峰。

英國的《哈利波 特》從一九九七年問世之後席捲全球,美國的小說界與電影界因此熱烈地尋找美國版哈利波特,一本以青少年為對象、卻能夠吸引各個年齡層的讀者與觀眾,沒有色 情與暴力,卻充滿奇情幻想、滿足人們對於神話故事的期待。

史蒂芬妮的小說草稿出爐前,美國出版業已像雷達般不斷向既有的作者掃描,史蒂芬妮 登錄「作家市場網站」(WriterMarket.com)向十五家版權經紀人投稿,十四家拒絕或沒有回覆,但是作家出版社的黎曼(Jodi Reamer)給了她正面回應,黎曼與史蒂芬妮簽約之後,就向各大出版公司進行版權招標,在黎曼的行銷推介下,吸引八家出版公司競標,到了二○○三年十一 月,出版商力特布朗(Little, Brown and Co.)得標,拿了七十五萬美元簽約金,簽下史蒂芬妮三部小說合約。

史蒂芬妮在 ○三年三月作了吸血鬼大夢,六月寫出第一章草稿,十一月拿到七十五萬美元(新台幣二二五○萬元)簽約金,前後只花了八個月時間。當然,七十五萬美元簽約金 要與黎曼分帳,但是從零到第一桶金的過程,已經可以看到美國文化產業經營的威力。

接著我們看到出版商力特布朗強大的行銷能力,這家公司是媒 體巨擘華榭(Hachette Book Group, HBG)的子公司,總部在法國的母公司是法國數一數二的媒體集團。正如同大多數的美國企業,力特布朗也有一長串的合併歷史,公司一八三七年成立,經過多次 合併,仍維持創辦人力特與布朗(Charlie Little and James Brown)的名字。這家書商是以法律書籍起家,經過一百多年,一直維持高度競爭力,美國媒體龍頭時代集團(Time Inc.)在一九六八年買下這家百年出版商,○六年時代華納集團又將整個出版事業賣給法國華榭。

文創行銷傑作 創造數十億美元商機力特布朗在與史蒂芬妮簽約時,已經轉型成以青少年書籍為主的書商,對於《哈利波特》的成功模式也充分掌握,力特布朗一開始就投入千萬美 元行銷《暮光之城》,因為從行銷與財務的估算,以五百萬本為基礎銷量的小說,光是小說的收入就超過一億美元,而後續的電影版權、產品授權、紀念品與周邊產 品的銷售,更遠超過小說本身的收入。

史蒂芬妮在她自己的官方網站說,一開始聽到七十五萬美元的簽約金,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這是個「殘酷 的笑話」(a really cruel practical joke),不相信會有人對一個家庭主婦開這種大玩笑。當時的史蒂芬妮不知道的是,她已經被現代化的文創行銷鎖定,成為一個產值數十億美元生意的發起人。

在 史蒂芬妮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狼人」後裔與「吸血鬼」爭搶女主角貝拉的愛情,故事的場景從華盛頓州的山區小鎮,延伸到義大利的古城佛特拉 (Volterra, Italy)。到了○八年出版的完結篇《破曉》,兩位已經談了三集戀愛的男女主角,終於走進結婚禮堂,男主角說:「我為了娶你,已經等了一百多年!」(男 主角愛德華是一百多歲的吸血鬼,但能永遠維持帥哥的外貌。)即將上演的完結篇電影,更將所有的激情元素傾巢而出,吸血鬼與人類結婚,在家裡、巴西的瀑布下 肉體交纏,不能懷孕的詛咒,為了下一代寧願犧牲生命的母親,還有狼群必須毀滅孽種的廝殺,再加上為了愛情背叛宗族的衝突。電影的畫面把唯美的愛情故事、最 先進的動畫科技、最激烈殘酷的打鬥場面全部集結,而且因為劇情太豐富,還分成上下兩集,堪稱是文創行銷的終極產品。

完成《暮光之城》系列小 說後,史蒂芬妮還有許多新構想,包括一個稱為《夏日之屋》的鬼故事、一個回到過去的時光機故事。已經發大財的史蒂芬妮,並沒有太大改變,除了多了一些漂亮 衣服、買了一間新房子、原本當會計師的先生辭去工作專心在家帶三個小孩外,史蒂芬妮仍是那位篤信摩門教的乖女孩。

誰說乖女孩不會發財?

史 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出生:1973年12月24日經歷:2003年完成《暮光之城》前,僅短暫在地產公司做過接待員

學 歷:楊百翰大學英文系

家庭:21歲結婚、育有3名子女身價:約新台幣39億元(2010年, 1.3億美元)暮光之城(Twilight Saga)小說系列1. 暮光之城 (2005年)2. 新月(2006年)3. 蝕 (2007年)4. 破曉 (2008年)◎ 總銷售超過一億冊,在38個國家出版◎ 創下多項美國小說銷售第一的紀錄

暮光之城電影系列

◎ 1~3集總計全球票房約新台幣540億元 (18億美元)◎ 第4集完結篇分成上下兩部,於2011/11/18全球同步上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4

坐擁五十億元身價 騎破摩托車看屋炒房大咖黃勇義 縱橫房市撈錢三招

2011-12-19  TWM

 


被外界喻為台北炒房投資客頭號戰將、綽號「勇哥」的黃勇義,日前因炒房逃漏稅被檢調收押,消息傳出後引起一陣議論。勇哥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讓他能在台灣 房市炒房二十年不敗?

撰文‧梁任瑋

黃勇義,一個大家在媒體看過,卻又不熟悉的名字,之所以神祕,那是因為相較黃文雄、黃家進與劉月釵「三黃一劉」等投資客,黃勇義(勇哥)是行事最低調的一 位,外界總難一窺廬山真面目,更遑論在媒體上看到他的照片,儼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行事始終低調 因被收押而曝光這幾年,在台北房市崛起的幾位投資客,以綽號「雄哥」的黃文雄為例,目前為住商不動產加盟店東兼台北市房仲公會副理事長,乾爹是房仲業大 老、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黃文雄這幾年活躍於台北市房仲公會活動,在累積財富後,也希望更上一層樓,積極爭取理事長大位,但因投資客備受爭議的身分,引 起其他仲介會員反感,因而作罷。

至於「帥過頭」黃家進,為了招徠網友揪團購屋,喜歡在媒體曝光,更因上過談話性節目︽2100全民開講︾一炮打響知名度,他的名下只有一戶自用住家,其他 房地產投資都是用網友名義購買。以他的資金實力,在投資客圈子當中,其實並不算突出。

另外,「劉媽媽」劉月釵不僅高調用本名買下東區SOGO百貨附近店面、仁愛路豪宅「帝寶」、信義路豪宅「勤美璞真」,還培養兒子俞昌哲接班房地產投資事 業。從一家皮鞋店老闆娘翻身為投資大咖的人生故事,更是被投資客奉為經典。

相較之下,黃勇義從不接受媒體採訪,他的炒房手法多數都是以訛傳訛、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此次是因為被檢調收押被拍到,照片才首度在報紙曝了光。

身材高瘦、戴著黑框眼鏡,總是穿著普通夾克外套的黃勇義,斯文的外表,乍見他時完全無法與炒房時的霸氣連結在一起。

今年四十八歲的黃勇義,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到萬華一家房仲店頭擔任業務員。一九八九年眼見台灣房價飆漲,他辭掉房仲工作,跳下來做投資客自己賺。

不過,剛起步的他,受限自有資金少,先從新北市三重、蘆洲低總價的區域開始買賣,但當時黃勇義就懂得替不動產創造「附加價值」。例如,老公寓屋況與賣相較 差,他就會找工班重新裝潢粉刷,提高銷售時的房價與利潤,姑且不論施工品質如何,他可說是將行銷學發揮到淋漓盡致。

用三把金鑰 縱橫房產投資雖然黃勇義搭上前一波房地產景氣高峰,但隨著之後台股從萬點崩盤,房價跟著兵敗如山倒,也讓黃勇義的炒房人生遭受極大的挫折。一九九六年到一 九九八年,一度因為資金周轉不靈,出現房貸延遲繳款情形,讓他差點就要收山,所幸熬過景氣寒冬,二○○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過後,房市買 氣復甦,才讓黃勇義活了過來。

歸納黃勇義縱橫房地產投資市場有三把金鑰。第一,擁有過人的體力,他對於買賣房屋有很強的信念,可以每天從社子騎機車到台北市大安區看房子,風雨無阻,因 此「一年要騎壞四輛摩托車」。

一位東區資深投資客就說,「黃勇義這樣搞,也是很需要體力,我們光處理一、兩間就很費神了,更不要說同時有兩、三百間在handle(處理),要是我就沒 辦法像他一樣control(管控)!」第二,勇哥也與大台北各家房仲業務員維持密切的互動。「做投資客這行,最重要的就是房仲人脈!」如果找到熟識的房 仲在第一線幫忙開發案源,就等於掌握源源不絕的炒作機會。尤其像黃勇義炒中古屋住宅已玩成精了,仲業報給他案子,他可以不用到現場看屋,從門牌就分辨得出 屋況,立刻決定成交,加上他的進貨量大,與他配合的業務員根本不用擔心沒業績。

而且黃勇義對仲介很阿莎力,只要幫他賣掉房子,不但給足佣金二%,有時候還會另外包十萬元紅包激勵獎金,讓仲介更有衝勁幫他服務。

甚至業務員賣不掉的案子,也會請黃勇義幫忙處理。因為曾受惠於黃勇義,業務員一有好物件,第一時間就主動報給黃勇義,讓他比其他投資客更快掌握Apple 級(條件好)的物件。

第三,征戰房市二十二年來,黃勇義累積了龐大的資金部位,手頭上隨時可動用的現金高達上億元,成為他掃貨源源不絕的銀彈;他深知房市的「領頭羊效應」,將 資金重押大安區精華地段,讓財富加乘效果更為驚人。這八年來,大安區房價從每坪三十萬元,一路起漲至今每坪站上一百萬元大關,黃勇義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 高。

真正奠定黃勇義在投資客圈的江湖地位,是○三年左右靠著台灣房地產市場低利率、低總價、低自備「三低」的投資環境,成為他壯大勢力規模的沃土,加上過去十 餘年買賣房屋的經驗,他敏銳地嗅到房價正要起飛,因而將大量資金轉進台北市大安區、中正區、信義區的中古屋市場,直接在市場上放話「大安區每坪三十萬元以 下的房子全吃」,全盛時期手頭上有三百戶房子,平均每天成交十五戶,成為台灣最大咖的房地產投資客。

善於管理物件 因逃漏稅被盯為了爭取到銀行高成數的貸款,黃勇義炒房操作,都是找熟識的親戚朋友當人頭收購房屋,因為他們多半是銀行眼中信用良好的房貸戶,他再用人頭出 面向銀行超額貸款當作買進其他房子的周轉金,例如成交價一千萬元,他可能就貸一千兩百萬元。

隨著買賣數量愈來愈多,他的家族人頭已不敷使用,黃勇義才在市場上找其他人頭搭配,因為他的房子都是買進後,稍微整理過後就賣出的「短炒」性質,持有時間 都在三個月左右,人頭費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黃勇義貨源多,管理房子也很有一套。最早他先設立物件網站平台,裡面有一個物件總表,方便所有仲介、網友可以上網查詢物件資料,他的房屋鑰匙都直接放在委 託的仲介店頭,買方要看屋,都透過仲介帶看,一旦物件賣掉,他會傳簡訊告知各大仲介,其中與他往來最深的就是台北市多家住商不動產加盟店。

不過,黃勇義在網路上賣上百間中古屋的名聲傳開來後,因為未繳營業稅,被財政部盯上,自○八年起,國稅局針對個人以營利為目的銷售中古屋、法拍屋,一年達 六戶以上者,就要依法課徵五%營業稅、一七%營所稅,市場認為這根本就是「黃勇義條款」。

後來黃勇義乾脆成立天義國際經營炒房事業,登記資本額一千八百萬元,雖然他已躍升為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投資客,但依舊不改低調作風,公司就直接設在他住的 社子葫蘆街大樓一樓店面。從外觀上看,經過的路人絕對想不到葫蘆街這家沒有招牌,一點都不起眼的店面,高峰期每天交易的房屋金額高達上億元,這家公司的負 責人「勇哥」身價有五十億元,枱面上很多上市公司董事長身價還不如他。

房市滾利十餘年 因奢侈稅遭罰今年初,政府為了宣示居住正義,不但祭出奢侈稅牽制投資客,檢調也開始介入調查黃勇義炒房逃漏稅,因為資料數量龐大,直到十二月七日才收網, 外界才一窺他從○六年開始,透過三十六個人頭帳戶,四年內出售九百四十戶房屋,主要集中在台北市、新北市等高房價地區的炒房地圖。

初步統計,天義國際涉嫌逃漏營業稅、營所稅,其中營業稅和營所稅除了補稅,另外都重罰一倍,加上公司未分配盈餘加徵一○%的稅款,逃漏稅金額十一.五億 元,初估補稅加罰款高達三十九億元。

自從今年初房地產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後,黃勇義不但很難再找人頭購屋,他的親朋好友也紛紛避之惟恐不及。使得黃勇義在六月奢侈稅上路前陸續拋售旗下房屋, 「只要不賠本就賣」,幾乎都賣得差不多了。但外界不知道的是,他也陸續將回收的資金改玩有租金收益的店面、總價上億元的豪宅。

例如,奢侈稅上路前,他就以總價二.二五億元買下台北市復興南路SOGO百貨復興館附近的「姜太太包子店」店面,並已在十月過戶到他太太郭枝芬名下,這是 他們夫妻倆罕見地用自己的名字購買不動產。而且郭枝芬的戶籍竟然是登記在天母東路一家住商不動產加盟店內,顯見他們與房仲往來密切,已到了生命共同體的程 度。

此外,黃勇義也持有西門町成都路戲院一樓的全家便利商店店面,還有博愛路正在興建的「揚昇君臨」預售豪宅,以及仁愛路四段「仁愛敦南」豪宅。

已在房市呼風喚雨十幾年的黃勇義,今年被國稅局一連串追稅動作搞得身心俱疲。近日在成功大學一○一年管理學院高階管理在職專班(EMBA)甲組的錄取名單 中,竟赫然發現黃勇義的大名。只有東南工專學歷的他,在離開學校近三十年後,也開始想重拾書本回歸單純的學生生活,反璞歸真,不想再涉入投資圈中的是是非 非。

黃勇義炒房逃漏稅的事跡曝光後,過去幾天也引起網友正反兩極不同的評價。有網友對他哄抬房價的行為大加撻伐,甚至對於他這幾年所賺的獲利,都將吐出來感到 大快人心;不論如何,黃勇義已在台灣房地產史上留下一個驚嘆號。

黃勇義

出生:1963年

現職:天義國際負責人

學歷:東南工專

經歷:房仲業務員

成績:5年炒房940戶

黃勇義炒房流程揭祕

仲介報物件

以低於市價1~2成購入

找人頭登記產權

向銀行申請房貸,並超額貸款以不實房產交易契約將資產登記在人頭戶名下重新整理屋況,簡單裝潢房屋出售,獲利出場

逃漏稅捐稽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5

立人集團董事長被刑拘 涉民間借貸數十億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2/1404943.html

記者從浙江省泰順縣政府獲悉,因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3日對溫州立人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順生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該案件正在辦理中。同時泰順縣政府相關部門表示,目前該案所涉民間借貸數額尚在統計,涉及人數也尚未明確。

泰順縣政府發佈公告稱,一是溫州立人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由政府依法全面掌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轉移、隱匿、處置資產;二是對所有債權人的債權依法進行登記、核查、確認、處置;三是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依法予以保護。

在去年爆發的溫州民間借貸危機中,立人集團資金鏈出現斷裂。去年10月31日,立人集團召開「借款人代表大會」。董事會宣佈,於去年11月1日起停止支付所融資金和利息,進行資產重組。據立人集團董事會當時披露的信息,立人集團欠債規模約22億元,涉及千人左右。

事發後,泰順縣政府成立了由政法和金融等系統組成的調查組,分赴全國各地對泰順縣實際資產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2011年底,溫州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也正式介入立人集團資產清算。

據瞭解,溫州立人集團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金3億2千萬元,法人代表董順生。其前身為董順生1998年所創辦的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在事發 前,該公司旗下已有學校、公司等共計36家,分佈在內蒙古、江蘇等全國各地,而經營範圍也涉及教育類投資與建設、房地產開發、礦業投資等。

(據新華社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0

視頻網站越燒越虧 深套數十億風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5/yNMzA3XzQwOTUyNg.html

3月11日,土豆與優酷簽下的100%換股協議,宣判了土豆即將退市的命運,而這距離土豆2011年8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尚不足7個月。3月12日至13日,土豆網股價應聲上漲176.15%,報收於42.50美元/股。

面對「流血上市」、上市不足7個月後又選擇退市的土豆,原雅虎中國CEO謝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陳:「此次土豆與優酷的合併是土豆的投資人推動的。」因為虧損的土豆一直未能給其投資人提供一個理想的套現機會。

而此時此刻,也許有眾多風投正在豔慕土豆投資人得以套現的灑脫,因為並非所有投資視頻網站的PE、VC資金都可以獲得這樣的套現機會。

來 自ChinaVenture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2011年,包括軟銀集團、IDG、紅杉中國、三井投資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分76次向包含優 酷、土豆、樂視網、聚力傳媒在內的38家視頻網站投資10.18億美元。其中,投向土豆網、優酷網、酷6網及樂視網(300104.SZ)這四家已上市的 視頻網站資金達4.51億美元,另有5.67億美元(折合約36億元人民幣)資金仍押注在「在野」視頻網站上。

因為很多投資數據不透明,36億元僅僅是部分統計,總體數據遠不僅於此。

但面對遲遲難見盈利的視頻網站,數十億元的PE、VC資金中的大部分恐怕只能被深度套牢。

急於套現的投資者

3月13日晚,華興資本創始人、CEO包凡的一條微博,再度印證了業界關於土豆投資者推動聯姻的猜想。

包凡在微博上爆料稱,優酷土豆合併交易的「幕後英雄」分別是「成為基金」創始合夥人、優酷網最早的投資人李世默,及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土豆網董事符績勳。

而紀元資本正是土豆上市前的投資者之一,其分別於2006年、2010年兩度向土豆投資,並掌握了土豆上市前12.10%的股權。

在 土豆網上市之前,包括IDG(IDG Technology Venture)、紀源資本(GGV Capital)、凱欣亞洲(Crescent Point)、General Catalyst、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等在內的風投資金向其投入超過1.35億美金,掌握了土豆上市前超過83%的股權。

至今年2月16日,土豆上市滿6個月後,上述投資機構所持的土豆股權才迎來解禁。此後尚不足一個月,即傳來了土豆與優酷合併的消息。而在眼下土豆與優酷股價雙雙上漲的背景下,土豆的投資方無疑是最大的獲利者。

上市空間有限

而與積極跑路的土豆投資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尚有大量風投資金身陷視頻網站投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風投資金青睞視頻網站,始於2006年的谷歌出手收購Youtube。這次投資讓風投與創業者都看到了視頻網站的價值蛋糕,對視頻網站的投資也因而風起云湧。

ChinaVenture 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2011年,PE、VC每年投向國內視頻網站的資金分別約為350萬美元、5685.58萬美元、2920萬美元、1.41 億美元、1.58億美元、8478.26萬美元、2.07億美元、3.38億美元。上述數據彙總後,除了土豆和優酷的投資資金外,仍有至少5.87億美金 (約合36億元)風投資金分散在各未上市的視頻網站中。

對於VC、PE投資者來說,投資公司的順利上市,進而實現投資價值的高額回報,無疑是其最期待的結果。但大部分視頻網站投資者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

一 位私募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視頻網站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也不存在地域性的壟斷,以目前的行業容量及行業集中度觀察,整個行業至多還可以容納一到兩 家上市公司。眼下,優酷與土豆合併的新公司已有希望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那麼排行行業第六位、第七位的公司,則不太可能達到上市公司標準。

「回顧此前兩年VC、PE 對視頻網站的青睞有加,眼下不得不承認視頻網站經歷了一個投資過熱的階段。」該私募人士稱。

狂歡後的套牢

除卻視頻網站大軍上市無望,視頻網站的前途未卜,也讓VC、PE倍感寒冷。

謝文告訴本報記者,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已經推行6年了,但整個行業仍在虧損,且業內看不到視頻網站這種商業模式能夠盈利的時間點。分列行業老大、老二的優酷與土豆合併,並不能打破廣電壟斷等限制視頻網站發展的壁壘,不能解決二者經營中遇到的根本問題。

另外,某券商研究員指出:「僅僅依靠廣告收入,視頻網站是永遠不可能盈利的。可悲的是目前國內的視頻網站依靠的都是廣告收入這一單一的運營模式。」

不 僅如此,2012年已經進入到了網絡電視的前夜,如果蘋果在這一年推出了ITV,谷歌及其他的電視廠家都得以跟上,從而實現網絡上的資源可由電視統一起 來,並利用智能化、個性化,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可觀看全球的內容,不再需要視頻網站充當「二傳手」的角色,那麼對於整個行業的衝擊可想而知。

「彼時,不再是視頻網站的個體是否努力經營的問題,而是環境變了。那麼此前進入視頻網站的投資者將更加難以退出。」謝文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5

太平洋直購網3年吸金數十億 涉嫌傳銷執法卻難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3/19/224522.html

這是一個牽涉至少數十億資金、自稱擁有遍及全國1000多萬會員的電子商務網站。在其高喊「全球首創的創富新模式」時,卻因涉嫌拉人頭、層層批發「未來利潤」,被質疑變相搞傳銷;網站拿還沒產生的利潤吸收公眾投資,涉嫌非法集資。

爭議與困惑持續了4年。至少十餘省(市)的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對其認定不一甚至相反,甚至同一省(市)的不同執法部門認定都相互矛盾。

在該網站總部所在地江西省,更是出現戲劇性的反覆:2009年,南昌市公安局曾以涉嫌傳銷對其立案,2010年11月卻認定「不構成犯罪」而撤案; 但2011年,該局又根據江西省政府的要求再次立案;2011年7月,江西省公安廳因與省政府其他部門「意見不一致」,發函請示省政法委協調,江西省政法 委回覆時,一方面建議「請示國務院有關部門」,一方面要求及時預防該案「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

如今,越來越多的會員以受害者的身份站了出來,但國家層面卻始終沒有明確說法。今年2月,河南確山縣人民法院一審判定太平洋直購構成傳銷,二審開庭後卻遲遲判不下來。

這家網站名叫太平洋直購官方網,是江西精彩生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電子商務平台,於2008年12月18日正式上線。

太平洋直购网3年吸金数十亿 涉嫌传销执法却难

2010年9月27日,南昌江濱賓館,太平洋直購網開招商會。

太平洋直购网3年吸金数十亿 涉嫌传销执法却难

眾多渠道商在《聯名信》中呼籲有關部門制定電子商務法律。早報記者高劍平圖

提起太平洋直購,40歲的陳輝宇就語調變高,恨得咬牙切齒。

陳輝宇是山東濱州人,在企業摸爬滾打20年後,腰包「小有存款」開始試水投資。然而,在邁入不惑之年的關口,他卻被太平洋直購官方網(下稱「太平洋直購」)「給套牢了」。

2011年3月,陳輝宇經朋友介紹後,交納35萬元(自己出資17.5萬元,向「精彩生活」貸款17.5萬元)的保證金成為了太平洋直購的三級誠信渠道商戶(下稱「渠道商」)。然而,在幹了一段時間後,他卻發現「這活說啥也不能再幹了」。

陳輝宇說,太平洋直購的「招商」與「批發」業務「其實是騙人的行當」,要想拿回保證金,只能「拉人頭」,騙自己的親戚與朋友。

在太平洋直購,很多渠道商都遭遇了與陳輝宇一樣的窘境。去年7月以來,質疑並要求退出太平洋直購的渠道商絡繹不絕。有人向工商投訴,有人報警,還有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他們當中有人當初抵押了房產、借了高利貸,如今無錢就醫、妻離子散或無家可歸。

線上購物線下「拉人頭」

太平洋直購有自己的在售商品,返利模式也不同:無論是自己消費還是拉別人入網消費,都能獲積分返利。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網站,開展的是何種業務?

早報記者經多方調查後發現,這是一個「神奇」的BMC(新型電子商務模式BusinessManagerConsumer)電子商務模式,不但拉人網上購物可獲返利,更可以線下「拉人頭」購買、批發「虛擬貨幣」,更神奇的是該模式還可以貸款幫你購買更多的「虛擬貨幣」。

公開資料顯示:江西精彩生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精彩生活」)成立於2007年7月,坐落在江西南昌慧谷·紅谷創意產業園,辦公面積4000餘平方米,註冊資本經變更後已增至1.5999999999億元,近300名員工。

登錄太平洋直購的網站,在售的衣服、皮具、煙酒等商品種類繁多。會員是免費註冊的,其網站購物模式與市面上的返利網站有些相似。所謂返利購物,即通 過返利網站可以對比商品,直接訪問其他購物網站,在購物網站下完成訂單就能在所註冊的返利網收穫不同的返利,或是積分或是現金。

不過,太平洋直購有自己的在售商品,返利模式也不同:無論是自己消費還是拉別人入網消費,都能獲積分返利。

而爭議的核心是,太平洋直購提出了「PV」的概念——該公司稱,「PV」指代「未來利潤」,是用以鎖定未來消費的電子消費券,1PV對應7元人民 幣,其實就是一種虛擬貨幣。其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會員通過交納保證金購買「PV」成為渠道商,高級別渠道商可以將「PV」批發給低級別渠道商,賺取不同比 例的獎金。

依「精彩生活」的資料:太平洋直購的渠道商共分十二級,最低為合格渠道商,最高為全球渠道商,需交納的保證金由7000至7000萬元不等;截至2011年11月,太平洋直購已開發了34個省、477個市、2750個區縣市場,已近1000萬會員,渠道商已破10萬。

不僅如此,陳輝宇等渠道商說,太平洋直購的業務其實分成了兩塊,「線上」購物與「線下」招商。如果你只登錄太平洋直購的網站,是看不出它真面目的。

他們說,當初就是奔著巨額的獎金返利,才交納保證金加入太平洋直購的。不過,要想賺取獎金並拿回保證金,你就需拉他人「入局」,將自己「頂」出去。

就此,「精彩生活」給早報記者的資料中稱:渠道商戶是須具備工商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或者個體工商戶。而「精彩生活」董事長唐慶南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 時稱太平洋直購確實在「線下」發展了人,但與傳銷中的「拉人頭」不同,此外「精彩生活」不是與自然人合作,而是與工商營業執照合作。

但朱建華等10餘名渠道商稱:當初交納保證金成為渠道商時,「精彩生活」並未要求提供企業法人或個體戶的工商營業執照,「我們壓根就沒有聽說過,也沒交過」;然而,到了2011年7、8月份,「精彩生活」卻突然要求補交工商營業執照,到工商局辦證或找到授權企業都可以。

渠道商朱建華與盧紅稱,他們進行了補辦,而且都是通過找企業授權的方式,而高蘭英等10名渠道商稱,因心存質疑至今都沒補辦。

談及此事,孫樹茂等渠道商指責:「精彩生活」台前與台後做的不一樣,「就是個騙人的玩意」,「可以說90%的渠道商都是在沒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的前提下交了錢成為渠道商的。」而他們向律師諮詢後得知,「精彩生活」靠「拉人頭」,廣收自然人的錢是涉嫌非法集資的。

唐慶南曾告訴早報記者,起初沒有工商營業執照而交納現金的人,也曾把他們辦成渠道商,但後來連補辦工商營業執照都不允許了,現在還有很多人欠著工商營業執照。因為渠道商是純自然人的話,會被說是「拉人頭」,「精彩生活」想辦法從各個環節與「拉人頭」區別開來。

陳輝宇等10餘名渠道商稱,「精彩生活」在招商中還推出貸款服務。如,陳輝宇自掏腰包17.5萬元,另向「精彩生活」貸款17.5萬元,共交納保證金35萬元。

就此,唐慶南承認「精彩生活」借款給渠道商「幫他們鎖定更多的PV」,年利息低於銀行的4倍。去年,陳輝宇的貸款年利率為15%。

宣稱政府支持並將上市

「精彩生活」沒有正式對外提及上市的信息,但其提供給早報記者的資料中確有對上市的「暢想」。

現在回看,陳輝宇稱自己是被太平洋直購全球總監、自己的朋友王宗軍「忽悠」進去的。陳輝宇說,王宗軍已因涉嫌傳銷被羈押在山東聊城看守所。

陳輝宇說,與王宗軍是10多年的「老朋友」。去年初,王宗軍向他推薦太平洋直購,「他說這個東西很好幹,一年可以掙100萬元;這個東西是政府支持的。」

陳輝宇稱,王宗軍宣稱自己的一個手下做到了全球渠道商,買了13輛奔馳350,每輛價值120萬元。王宗軍還當場拿出了很多宣傳報導,證明太平洋直購的合法性,還稱南昌市公安局已經認定太平洋直購不是傳銷了,並拿出南昌市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的複印件。

陳輝宇還是有些疑慮,他不大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不過,王宗軍的動作卻很快。陳輝宇說,王宗軍先拉他去青島,後又拉他到了南昌,分別參加了太平洋直購的培訓班與招商會。開完招商會後,陳輝宇又被請進了「精彩生活」總部。

「培訓後叫大家寫保證書,保證一年內想達到什麼級別,很多人表決心一年內做到全球渠道商,信心爆棚。」陳輝宇說,那時「好像幾百萬就在你眼前」。

「講了兩天,然後就讓我交錢成為渠道商,我就把錢給他(王宗軍)了。」陳輝宇說。交了錢後,他又被拉去參加了一些培訓班。然而,待回到山東老家自己 「招商」時,陳輝宇卻發現與太平洋直購的招商宣傳「不是一回事」,「要想拿回保證金,就得拉自己的親戚朋友交錢進來,親戚朋友要想『解套』,也得靠欺騙熟 人。」

陳輝宇又上網查了很多東西,發現「上當了」。隨後,他提出退款要求,卻因過了「冷靜期」,遭到「精彩生活」的拒絕。唐慶南也向早報記者證實,渠道商在合同簽署之後,有15天到45天的「冷靜期」,這期間可以獲無條件退款,但過期「就堅決不可以退了,只允許互相之間轉讓」。

陳輝宇說,太平洋直購招商套路就是先忽悠你出資,然後又靠培訓等途徑「扶持你」,一旦拖過了「冷靜期」,「找人都找不著了」。

4個多月來,很多渠道商向早報記者講述了與陳輝宇相似的遭遇。河南與新疆的一些渠道商稱,當時招商人員還宣稱太平洋直購幾年後就會上市,到時渠道商們還會分到乾股。

翻閱公開資料,「精彩生活」沒有正式對外提及上市的信息。但其提供給早報記者的資料中確有對上市的「暢想」:公司上市後市值就可達30770億美元。

太平洋直購稱,在給渠道商的「風險提示」中提醒:切勿盲目相信虛假不實宣傳。不過,孫樹茂等渠道商稱,當初太平洋直購招商時壓根就沒提供該風險提示資料。

而2012年1月7日,「精彩生活」在其企業網站上稱,在兩年多的市場運作中,發現有極少數個別會員在進行市場推廣時,將其過往經營直銷時的運作方 式或經驗運用到市場推廣中;渠道商不可假借「交納保證金以換取購買未來『公司上市原始股』資格」、政府名義等手段進行市場推廣與虛假宣傳。

「精彩生活」將市場推廣中出現的虛假宣傳推到了渠道商個人頭上,稱與公司無關。唐慶南說,「精彩生活」為了規避這些,「冷靜期」內會對交納超過7000元的全部渠道商進行電話回訪,設置了多項詢問內容,以確保對方是真正理解BMC模式後真心願意加入的。

新疆的孫樹茂、李世玲等人稱他們根本就沒有去過「精彩生活」的總部,因「上線」是老朋友、老同事,只是參加了新疆的招商會與宣傳後,就掏了腰包,他 們稱,當時「暈暈乎乎」就進了太平洋直購,對返利模式也不是很瞭解,不僅沒聽說過「冷靜期」,也不知道要將保證金交給第三方銀行凍結監管的賬戶監管協議。

郭國魯等渠道商則稱,在「冷靜期」內沒接到過「精彩生活」的回訪電話。有的稱曾接過一個「精彩生活」電話,但對方粗略問了下就掛了電話。

「下線」為「上線」賺錢

郭國魯等渠道商稱,賺錢的都是最初投太平洋直購的人,如同傳銷中最先加入的「上線」一樣,賺的是「下線」的錢。

投資太平洋直購會不會發財?答案是「有的」,甚至是瘋狂的。吳瑞祥稱,他身邊的一些朋友成為太平洋直購的渠道商後,確實賺到了錢,有的甚至還夢想著坐在家裡靠吃太平洋直購的獎金養老。

在網絡上搜索太平洋直購,會彈出來很多太平洋直購渠道商現身說法「賺了大錢」的文章和視頻,有的聲稱9個月大賺900萬元,「彷彿天上掉餡餅,不加入太平洋直購就是傻瓜」。在太平洋直購與「精彩生活」的網站上,還有窮困大學生加入太平洋直購年賺百萬的「成功分享」欄目。

郭國魯等渠道商稱,確實有渠道商賺錢了,但賺錢的都是最初投太平洋直購的人,就如同傳統傳銷中最先加入的「上線」一樣,賺的是「下線」的錢。

孫樹茂投給早報的投訴材料稱:交錢幾天後就後悔了,因尚在「冷靜期」內,就申請退款;然而「上線」何玉琴等人卻專程從外地趕到新疆烏蘇市,「勸我不要退出,向我保證1-2個月幫我收回本。」

孫樹茂說,經不住老同事信誓旦旦的苦勸,他放棄了退出的念頭。然而,時至今日,「上線」並沒有幫他批發「PV」,而「精彩生活」也以過了「冷靜期」為由拒絕為其辦理退款。

如今,提起何玉琴,孫樹茂的牙齒好似咬得作響。他說,「上線」為了賺「下線」的錢,就是這樣的欺詐與無恥。

在諸多投訴的渠道商中,朱建華的「招商」業務做得算不錯。為此,今年春節後,他陸續接到了「下線」的興師問罪。

「我跟他們說,不管幹什麼行業,投資肯定是第一位的,這個是自願的,如果說上當受騙,我也是受害者。如果有一天這個網站不在了,我肯定和你們一起去投訴追回自己的錢。」朱建華說。如今,朱建華已自動停止了「招商」,與其他渠道商一起,要求太平洋直購退錢。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渠道商以受害人的身份站了出來,控訴太平洋直購欺詐,涉嫌傳銷與非法集資。在河南,郭國魯腦瘤病復發已無錢就醫;在新疆,王慧因「被太平洋直購欺騙、套牢」已賣掉了唯一的房產償還高利貸。

涉嫌傳銷執法卻難

面對工商處罰,「精彩生活」不服,將作出行政處罰的工商局告上了法庭。

陳輝宇等渠道商稱:太平洋直購令人氣憤,但監管部門的執法卻更令人困惑。

其實,太平洋直購在運行4年的時間裡,獲得了社會上的一些認可。唐慶南也因BMC模式的創新摘得了多項個人榮譽,如2011年1月,被商務部國際貿 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授予「誠信中國·創新先鋒人物」等。然而,質疑的聲音從未停止過,學者、媒體打起了嘴架,執法部門也展開了行動。

公開消息顯示,2009年以來,山東、河南、黑龍江、重慶、北京、成都、南昌等地的公安、工商對太平洋直購展開過調查。而唐慶南稱,安徽、湖南、湖北、內蒙古等省的執法部門也「調查過」。

然而,時至今日,這些案件在偵辦過程中卻出現了不一致。近日,山東聊城東昌府區與莘縣公安局辦案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偵辦的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一案已進入了起訴程序。不過,重慶、北京、黑龍江與成都警方卻尚未傳出下一步的消息。

在江西,南昌市公安局更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2010年11月11日,南昌市公安局作出了「不構成犯罪」的撤銷案件決定書。不過,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今年2月在其官網回覆網友留言時稱:2011年根據江西省政府的要求,南昌市公安局對「精彩生活」已再次立案。

就此,南昌市工商局一敖姓負責人今年3月12日確認「南昌公安正在偵查」。然而,南昌市公安局始終沒有回應早報記者的採訪。

不過,在公安部門「舉步維艱」時,多地工商部門卻加大了調查力度。2011年8月,駐馬店工商局責令「精彩生活」立即糾正違法行為,並作出沒收違法 所得3371萬元,罰款200萬元的處罰決定;長春市工商局也根據「精彩生活」涉嫌傳銷違法,下達擬對其沒收違法所得3312.8萬元,處罰款200萬元 的決定。

2011年11月,唐慶南稱包括江西在內的多省市工商部門一直在懷疑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而面對工商處罰,「精彩生活」不服,將作出行政處罰的工商局告上了法庭。

事實上,在唐慶南發表這番言論前的2011年5月1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法院作出行政裁定:解除對唐慶南200萬元銀行存款的凍結;2011年6月7日,商丘市工商局梁園分局作出了同意辦案機構對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的銷案建議。

然而,2012年的2月6日,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判決書認定:太平洋直購的經營行為構成傳銷,駁回其訴訟。

一審宣判後,「精彩生活」提起上訴。3月9日,「精彩生活」的代理律師羅明華與駐馬店工商局宣傳幹事均稱:目前,二審已開庭審理完畢,法院尚沒有宣判。

太平洋直購到底是拉大旗作虎皮還是確實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上回覆網友留言時明確:政府沒支持(太平洋直購)。

不過,「精彩生活」董事長唐慶南的一些說法卻頗具玩味。

唐慶南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多次抱怨自己總是被全國各地的執法部門調查;然而在網絡流傳的一個拍攝於今年春節後的視頻上,唐慶南甚至向台下的渠道 商們宣稱:「原來(當警察時)我們的一把手,現在是我們的省局局長經常到這裡來,每三個月(或隔)兩天都來,他一直都是默默在支持我。」

各地職能部門定性不一

國家工商總局官網稱「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目前多地工商部門正在進行查處」,但「尚未定案」。

早報記者在調查中獲悉:對太平洋直購的定性與查處,遠比已公佈的信息更複雜。

如南昌市工商局一敖姓負責人稱「我們工商一直認為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而唐慶南稱,江西工商在獲知公安撤案後「(鬧)上去了」,而唐慶南今年春節後甚至稱「把南昌市工商局告到了法院」。

早報記者獲知的一份文件顯示,江西省公安廳曾向江西省政法委出具了《關於協調有關部門對江西精彩生活投資有限公司有關問題進行研討定性的請示》(贛 公綜[2011]9號)。2011年7月11日,江西省政法委在覆函中稱:至於省公安廳與省政府其他部門意見不一致,請分別請示國務院有關部門作出答覆後 再行處理。

而河南駐馬店法院的二審似乎也遇到了困境。2012年3月8日,該案一審的審判長與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對此案都很謹慎。而確山縣人民法院一李姓工作人員告訴早報記者:「這個案子爭議太大,我正在與刊登的網站交涉,叫他們撤下該案的一審判決書。」

3月9日,駐馬店市工商局一接受採訪的工作人員稱該案將於3月11日二審宣判,但截至早報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下文。

見執法部門遲遲給不出說法,有的渠道商已展開了「自救」。

3月8日,陳輝宇的律師稱接到南昌市紅谷灘區人民法院的通知:4月20日開庭審理陳輝宇狀告「精彩生活」退保證金一案。這是逆今為止,渠道商狀告太平洋直購獲立案的第一起民事案件。

不過,該案卻顯得有些蹊蹺。陳輝宇說,2011年向法院提交訴狀時,法院一直以公安正在調查為由(先刑事後民事)不予立案,現在又突然立案了,難道說南昌市公安局再次終止了刑事調查?

蹊蹺的地方還很多。據早報記者拿到的資料,南昌市公安局對「精彩生活」進行撤案是經報請國家公安部經偵局同意後作出的。然而,山東聊城的公安辦案人員稱,已進入起訴階段的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案也是「上報了公安部的」。

連日來,早報記者試圖再次採訪唐慶南,但其手機一直由秘書接聽,採訪未獲成功。不過,唐慶南曾在一視頻中對渠道商稱:「過年前,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市場規範管理司)認定我們是中國創造、領先世界的新模式,但直銷司(直銷監督管理局)一直認定我們涉嫌傳銷。」

難道國家工商總局內部在太平洋直購是否違法的認定上也在「打架」?至早報記者發稿時,此說法尚無法核實。

不過,通過觀察一年來工商總局在官網回覆網友的留言中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自2011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官網上,由直銷監督管理局回覆網友留言時反覆稱「太平洋直購涉嫌傳銷,目前多地工商部門正在進行查處」;然而始終沒有給出明確說法,稱「尚未定案」。

呼籲電子商務立法

渠道商說,希望國家層面儘早研討給出一個定性或明確說法,「精彩生活」的經營行為若違法就盡快查處。

唐慶南告訴早報記者,廣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招商部門都曾到「精彩生活」考察並邀請「精彩生活」前往發展業務,他還稱上海嘉定有關部門也曾考察過2次,希望「精彩生活」總部搬到嘉定安亭鎮,給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早報記者尚無法核實這一說法。

唐慶南稱,上海的太平洋直購渠道商已發展了很多。而太平洋直購網顯示,上海市的省級與市級渠道代理商已招商完畢。在一些招商現場會,上海的渠道商還作為成功代表上台講話。

趙文秀等6名渠道商稱,現在只有一個目的:拿回自己所剩的保證金。郭國魯說,他的願望是拿回錢後抓緊住院治療,而王慧稱,她希望重新買個房子安個家。

朱建華等人說,希望國家層面應該儘早研討給出一個定性或明確說法,「精彩生活」的經營行為若違法就盡快查處;若合法,則還企業一個正常的經營環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3月發佈數據稱:截至2011年12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已達2.03億,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已達8019億元;加快電子商務立法、規範電商環境已刻不容緩。

戴華珍等渠道商在《聯名信》中稱:希望有關部門快速制定網絡法律條例來公正地制裁非法電子商務。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輝宇」為化名;早報記者黃志強對此文亦有貢獻)

採訪

網站創辦人承認「使用保證金」監管存在法律空白

45歲的唐慶南承認自己是原「立新世紀」的經銷商。「立新世紀」曾被深圳市工商機關依法查處過,2004年,「立新世紀」傳銷案被國家工商總局列為全國十大傳銷案件之一。

據直銷業媒體《中國直銷》報導:2007年6月,唐慶南晉陞為「立新世紀皇家總裁」並於香港參加頒獎典禮;晉陞一個月後,唐慶南便創建了「精彩生活」,隨之推出了「太平洋直購」。

去年11月24日,唐慶南在江西南昌的「精彩生活」總部辦公室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

東方早報:人們對太平洋直購爭議的焦點在哪裡?

唐慶南:今天的電子商務很簡單,廣義上就是人的運作,誰不想粘住更多的人?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什麼模式粘住人,還不能違法犯罪。對於企業來講,只要法不禁止我就可以為,我可能把各行各業的優勢都拿來,與其說它(太平洋直購)像傳銷,還不如說有的方面像直銷。

東方早報:網上流傳著很多太平洋直購招商視頻,招商人員的言辭與場面和傳銷很像。

唐慶南:公司的這批人以前有人是干直銷的,他們在招商會上的語言、肢體與營造的氣氛有直銷或傳銷的影子。這個沒辦法,公司成立時間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企業文化。

東方早報: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質疑與投訴?

唐慶南:一些人不懂這個新模式,我們的新模式觸動了舊模式的利益。

東方早報:南昌市工商、公安部門何時以涉嫌傳銷對太平洋直購調查?

唐慶南:從2009年6月,工商就開始來查了。2010年7月,南昌警方與工商的聯合調查組統一行動,在馬路上把我抓了,第二天放的,執法人員也拿走了公司內所有的電腦芯片;直到2010年11月,南昌市公安局在調查後才作出「未涉嫌犯罪」的撤案決定。

東方早報:目前江西省的哪些政府部門與警方的意見不一致,還在懷疑你們是在搞傳銷?

唐慶南:南昌市工商局,一直到現在都說我們涉嫌傳銷,懷疑我們背後有個秘密網站,有另一本賬。

東方早報:這麼多省(市)的調查,那麼太平洋直購是否曾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過溝通?

唐慶南:一直在溝通,商業利潤如何來,公司的信息都反饋的;我們主動把相關材料遞給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等多個職能部門,就是想把BMC模式說清楚,主動去坦白,去和他們溝通。

東方早報:BMC的爭議很大,內部職工認同嗎?

唐慶南:確有一些職工懷疑自己是在搞傳銷,有人心虛,見到警察就嚇跑了;特別是公司技術人員不理解,心裡不踏實,公司就與他們進行溝通;現在(公司)招聘新人首先就是溝通,能理解BMC的就來,不理解就不要來了。

東方早報:「精彩生活」稱,廣州、深圳、上海等多地政府前來招商,有沒有談過企業涉嫌傳銷這一塊?

唐慶南:我們第一個談的就是這個,你是否認可我們的經營模式,能接受就談,不接受就不談了;深圳市是非常接受的,反過來教育南昌市工商局局長,這根本就不是傳銷。

東方早報:「精彩生活」一直在宣稱打造「誠信企業」,但卻成了質疑聲最多的電子商務模式。

唐慶南:一個新鮮事物出來,肯定會有質疑,沒人說那就出了鬼;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被查得太多,沒有底氣,沒有抗壓力早就干不下去了;6年了,我們的所有股東都沒有過1分錢。這個是公安比較佩服的,如果我們分了幾千萬,現在就沒有這個底氣了。

東方早報:太平洋直購網上的商品基本是零利潤,你們還提前發放大金額的獎金,你們的贏利點在哪裡?

唐慶南:從泛金融的角度講,我們是零成本拿錢。比如說7000元錢交保證金,你通過消費最快的速度把7000元拿回去都要50天。

東方早報:拿錢生錢的壓力在哪?

唐慶南:近年來團購網全國燒錢,都是風投的錢。我們哪來的錢?是無數老百姓草根的錢,所以被盯得緊。

東方早報:交納「保證金」成為渠道商也是一種投資,你認為渠道商的風險主要在哪裡?

唐慶南:它的風險就是資金沉澱的時間。比如說,這個錢根本就沒有,你拿房子去抵押貸款或者去外面借高利貸,你肯定有風險。

東方早報:保證金這一點,人為影響因素太大,如何保證其安全性?

唐慶南:其實,國家將來可能會對保證金過度使用這一塊,出台一個完善的東西。因為人為操作因素大,可能還會有事情(發生),國家在這方面法律存在空點。如果不去亂動保證金,不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問題是企業要生存發展他肯定要動的。但動的話,怎麼樣去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7

Crocs尋「跟」: 十億美金的困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6/xMNDE4XzQxNTExMw.html

渾身是洞的「丑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端莊的高跟鞋,品牌基因會由此生變嗎?

2012年初,美國休閒鞋品牌卡駱弛(Crocs)在中國推出高跟鞋品牌「You By Crocs」,其品類多元化的嘗試,顛覆了人們對這款鞋子固有的印象。

這家在2002年創立的公司憑藉「洞洞鞋」的標誌性設計,一直在挑戰時尚界對美的定義。但在短短的7年間,其售出1億雙「丑鞋」,Crocs(CROX. NASDAQ)在2006年上市集資逾2億美元,證明了另闢蹊徑的創新也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然 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將這家明星企業捲進谷底,裁員、虧損、股價大跌,還一度傳出破產的消息。「既然是沉下去了就應該想辦法浮上來,而且還要知道 自己要往哪個方向游。」當年臨危受命的李暾在2008年7月出任卡駱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執行總裁,專職負責Crocs中國的內部營運。

當 時,Crocs在中國基本只出售「丑鞋」,單一款式不但使產品出現滯銷,庫存大量積壓,還萌生了其他各式各樣的問題。「一定要在產品的多元化上有所突 破。」在李暾及其團隊的努力下,Crocs在中國先後推出Ocean Minded、You By Crocs、Crocs Golf、Crocs Work Shoes等系列品牌,而產品的類別從最初的「丑鞋」,擴展至帆布鞋、休閒皮鞋、高爾夫鞋乃至於現在的高跟鞋。目前,Crocs已從一家單一制鞋公司成長 為每季度推出三百餘種鞋履款式的品牌。

如今,Crocs已經步入「十億俱樂部」——其在2011年的銷售業績第一次達到10億美元。與同 類產品Nike用了22年才達到這個銷售數字相比,Crocs的發展無疑是迅猛的。然而,用什麼去支持如此龐大的新品設計,公司又該如何管理庫存和安排生 產,無一不考驗著這個年輕公司的耐力和耐心。

拯救丑鞋

高跟鞋品類的進入,其實要追溯到 2007年——剛實現上市目標的「丑鞋」風靡全球,而坐擁2億美元融資額的Crocs也開始啟動其多元化的發展:先後收購了專為Crocs鞋透氣洞生產裝 飾品的Jibbitz、提倡環保的製鞋商(後改名為Ocean Minded)以及Samantha Bryan的設計公司——這是高跟鞋品牌「You By Crocs」的前身。

大筆的收購併未帶來相應的回報。很快地,大刀闊斧的併購令Crocs賬面盈利出現了大幅回落。據Crocs財 報披露,2008年Crocs全年毛利潤為2.34億美元,毛利率32.4%。而在2007年,Crocs的毛利率是58.7%。更甚的是,接踵而至的金 融海嘯不僅令歐美經濟步入寒冬,Crocs也因此出現了首次虧損。

2008年,Crocs錄得1.851億美元淨虧損,每股攤薄虧損為2.24美元,宣佈裁員2000人,公司股價一度大跌76%。此外,Crocs在2007年涉足的運動服飾業務,也迅速地被宣告失敗,高跟鞋項目也因此暫緩。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衝擊,Crocs在2009年調整了多元化發展的方向:在加強公司存貨銷售的同時,還加快了公司產品設計的頻率。

「當 環境不好的時候,大家一般想到的是省錢,但浮上來以後要想到往哪個方向游,這個更為重要。」在加入Crocs中國之前,李暾曾在包括惠普、偉創力和繽特力 等多間跨國企業擔任要職,但他從沒遇過有比當時Crocs更棘手的問題:產品滯銷、庫存大增,更重要的是總公司能夠分撥下來的投入並不多,這給李暾帶來不 少麻煩。

2008年底,美國總部決定收回品牌授權,並成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卡駱馳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並調整了經銷商政策。「以前人 們只知道洞洞鞋,而不知道Crocs,所以當時我們就決定把僅有的投入放在店舖的開發和品牌的形象上。」任職的前半年,李暾幾乎每天都與Crocs中國的 營銷團隊混在一塊,重新梳理品牌的銷售渠道,調整銷售網絡,統一一線城市的店舖定位,並著手擴張二三線城市的市場規模。

2009年,Crocs總收入同比下滑10.5%,至6.458億美元,但亞洲市場總收入卻比2008年上漲15.9%,至2.375億美元。

「過 去一年,我們對公司運作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變,從而使我們的業務穩定下來,改善了公司的業務前景。」當時,Crocs主席兼行政總裁John Duerden表示,短期內Crocs將依然集中開發高端產品,「同時,我們也加強了我們的核心業務,把基礎打好,為更豐盛的前景作好準備。」顯而易見, 多元化並不是當時Crocs發展的重心,Crocs高跟鞋也因此止步中國。

再造多元化

Crocs的走紅全靠一雙「丑鞋」,但也因為這雙「丑鞋」讓Crocs被迫過早地走上多元化之路。

據 瞭解,「丑鞋」的成功在於一種名為Croslite的特殊樹脂材料,這種材料是陶氏化學的研究成果。但諷刺的是,陶氏並沒有因此得到很大的收益,因為在研 製出Croslite材料後陶氏並沒有重視其價值,而是將專利出售給了一家名為FinprojectNA的加拿大製鞋公司。後來,該公司被Crocs以 500萬美元收購,進而創造出一個商業神話。

就在Crocs迅速走紅之際,問題也開始出現。一方面,由於Croslite材料非常耐磨, 一雙「丑鞋」的壽命可以長達十年,大大打擊購買者的更新意欲;另一方面,市場上也開始出現大量「山寨鞋」,它們不僅使Crocs丟失了市場份額,更重要的 是使整個消費市場出現迅速的飽和。

李暾表示,仿冒問題並不僅僅存在中國市場,公司除了依法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以外,關鍵在於不斷的創新,「不僅要不斷推出新款、新類,還要在不同的領域多元發展。」

於 是,高跟鞋系列便是作為多元化發展的代表,先在美國市場啟動,繼而進入中國。Crocs中國區運營總監凌潔表示,「剛開始的時候,Crocs比較著重『舒 適』,沒有大規模地去推這個項目。但公司從2007年到2012年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我們的鞋越來越多,款式也越來越多,因為我們覺得靠一雙鞋也不 行,而且那雙鞋只是適合夏天,在春天、秋天和冬天都會有缺陷,所以我們慢慢開始著手一些比較休閒的款項,包括帆布鞋和一些舒適和皮鞋,我們都開始做了。」

慢慢地,多元化的擴張開始被中國消費者所接受。對此,凌潔表示,「但是如果從大頭鞋一下子就跳到高跟鞋的系列,那麼高跟鞋的客戶一般不會跑到我們的店裡去買鞋,所以這是一個慢慢一步步來的過程。」

據 瞭解,高跟鞋在國內的定價在1000元左右,但其傳統的鞋子,在財報上顯示不過是20美元左右。此外,服裝和配件,也是Crocs正在發展的類別。其 2011年財報顯示,配件和服裝的銷售額佔到總營業額的3.7%,據介紹,服裝方面主要是一些成人和兒童的休閒運動服,所用的材料都很輕且可以防水,摺疊 起來變成一個小包包方便攜帶,售價在500元以上。而配件則是可插在鞋子洞上的裝飾品,例如小花、小草或小怪物,都是根據兒童喜好推出的。李暾表示,這些 都是新嘗試,需要逐步推開,到了秋季,國內就會有更多的服裝推出。

活力復甦

目 前,Crocs休閒布鞋的銷售額已經超越傳統的橡膠鞋,成為Crocs最大銷售類別。另外,Crocs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跟一些製造商簽約生產襪子、服裝、 太陽鏡和配飾。4月,Crocs將通過批發和零售渠道,在全球46個國家推出兒童服裝;5月,由King Eye代工的太陽鏡和配飾也將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

「(打造)舒適的、輕便的、非常有樂趣的產品,這是我們品牌的DNA,這一點在未來的多少年不會有改變。品牌也會在這個DNA的基礎上不斷擴張。這是我們一直要走的一條路。」李暾對此深感認同。

2011 年,Crocs收入從2010年的7.897億美元,增長27%至10億美元;2011年全年純利從上年的6770萬美元,增長至1.128億美元;毛利 為5.364億美元,佔銷售額的53.6%。而在中國,旺季的時候,50平方米的Crocs零售商店可以賣出200多雙鞋履在李暾看來,Crocs之所以 能夠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在於其對設計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

據瞭解,在Crocs公司內部,新品從有初步的想法到最後上市一般需要將 近18個月的時間。Crocs把設計團隊放在歐洲,每個季度那邊都會提出一個設計靈感,經過初期的討論後,Crocs就會做出不同樣品或者是鞋模,以供產 品部的團隊進行討論和探討,之後就會有一些比較具體的產品成品呈現。

「產品的架構基本定下來後,我們會提前半年開訂貨會,經銷商給出意見後我們再進行修改、做一些訂單和銷售預測等,然後就可以把一些期貨訂單先給到工廠,工廠就可以根據這些期貨訂單進行原料的採購、模具開模的安排、生產的安排等。」凌潔如此表示。

此外,Crocs還會針對部分主推產品實行補貨策略,「通過對主推產品的預測,要求工廠能夠有一些靈活度給到我們。一旦發現產品賣得比預想中好,工廠在1個月內就可以給到供貨了。」凌潔說。

凌潔表示,目前Crocs在全國大約有五六家代工的鞋類工廠。「對於代工工廠來說,它接到這個單後可以按照一個標準化的模式去生產,對於我們來說,代工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靈活性。」李暾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9

打敗《憤怒鳥》的網路遊戲新霸主《你畫我猜》六周暴賺六十億的祕密

2012-4-12  TWM



 

《你畫我 猜》(Draw Something free)遊戲暴紅,吸引社群遊戲龍頭公司Zynga花二.一億美元(超過新台幣六十億元)購併,這個推出短短六周的遊戲,正在改寫網路傳奇。

撰 文‧乾隆來

台北某大公司的劉董事長日理萬機,每天從早到晚有開不完的會,金融圈、政治圈、媒體圈、文創圈的朋友天天圍著他轉,想請他幫忙提 點機會。三月中旬,劉董事長罕見地在他的臉書上自白,他說:「玩《Draw Something free》(你畫我猜),玩到睡過頭,忘了去開會……。」很少在臉書推薦的劉董事長說:「《Draw Something free》這個遊戲好,不但有創意,還可以提升台灣同胞的英文水準,托福、多益都多個二十分啦!」「建議手機下載英漢╱漢英雙解詞典,電腦在Google 圖片待命。」過了幾天,劉董事長又在臉書上po文:「很少推薦遊戲的我,一推薦就中獎!《Draw Something free》以二億美元賣掉了。」「有商業價值的創意、有價值的購併,都是台灣最需要、最欠缺的!」讓一向自律甚嚴的劉董事長玩到廢寢忘食的《你畫我猜》遊 戲,可說是今年最熱門的互動遊戲,這個在二月下旬才推出的新遊戲,才短短六個禮拜,就創下一天吸引超過一千萬人上線遊戲的光速暴紅紀錄,到截稿的三月二十 五日,每天上線的玩家已經超過一千四百萬人。

與林來瘋並列今年最戲劇傳奇更讓人吃驚的是,推出這個遊戲的公司OMGPOP奮鬥多年,一直在 生死邊緣掙扎,但是《你畫我猜》遊戲一暴紅,馬上被社群網站遊戲龍頭公司Zynga以二億一千萬美元、超過新台幣六十億元的巨資購併。OMGPOP一飛沖 天,人財兩得、名利雙收,寫下新時代爆發的新紀錄。

正如同OMGPOP公司的英文縮寫「我的天啊」(Oh My God, OMG),《你畫我猜》暴紅的過程,絕對是與紐約尼克隊的「林來瘋」(Linsanity)並列,堪稱二○一二年最戲劇性的成功故事,都是只能用「我的天 啊」來描述的傳奇。

《你畫我猜》的遊戲方法,是在自己的手機或iPad上,對系統提出的英文單字,快速畫出一張簡圖,給網路上一起玩的對手 猜字,這個對手可以是坐在你面前的好友,也可以是在地球另一邊完全不相識的某人。對手猜中,就會反向畫出另一個簡圖給你猜字,猜對了,雙方都可以得到「金 幣」;另外,如果遇到猜不透的字,還可以請出遊戲提供的「炸彈」來提示,當然,玩得越投入,金幣與炸彈的累積就會越多。

這個遊戲以臉書的用 戶為基礎,可以在Android的Google Play,或者蘋果的App Store下載,有免費的版本,以及收費○.九九美元的版本。免費版本有廣告,猜謎單字庫有九百個單字,而收費版本則不受廣告干擾,字庫也增加到二千五百 字。

對玩家來說,快速畫幾筆就能展現個人的藝術天分,簡單的英文單字又可以吸引來自全世界的玩家,一對一的遊戲更讓人對網路那端的對手產生 遐想,也難怪台灣的劉董事長玩到忘了開會。

OMGPOP從載浮載沉一夕翻紅OMGPOP是一家位在紐約蘇活區的遊戲軟體公司,正如同成千上 萬的網路軟體公司,OMGPOP浮浮沉沉多年,每次燒光投資者的鈔票,就靠新的股東增資來維持公司運轉。OMGPOP網路上已經累積了三十五種遊戲,《你 畫我猜》遊戲的前身,可以往前推到○八年的《Draw My Thing》(我來畫圖)。這三十五種遊戲,以及之前已經被刪除的老遊戲,雖然都有特色,但是公司從未大爆發過。

最早這家公司也不稱為 OMGPOP,公司創始初期是著名的育成公司「Y組合」( Y Combinator) 旗下的「我喜歡跟你在一起」(Iminlikewithyou)。

Y組合的投資模式極為特殊,可以說是新創公司的新兵訓練中心,創業者可以 在Y組合的公司網站上報名申請,Y組合的合夥人會安排面談,每個創業者有十分鐘面對面的報告機會,如果通過面試,Y組合提供個人創業者一萬四千美元、兩人 合夥一萬七千美元、三人以上合夥兩萬美元的種子基金,外加每年兩次、每次三個月的育成訓練。

Y組合至今已經累積了三百多個創業育成案,其中 絕大多數都是OMGPOP這樣的創新公司,其中最成功的是雲端儲存、分享服務 Dropbox。

然而,Y組合並沒有猜到OMGPOP的大爆 發,真正賺到爆的,是○八年參加增資的創投公司史巴克(Spark Capital) 負責人沙畢特。長住波士頓的沙畢特是OMGPOP的最大股東,以及唯一的外部董事,三年多以來總共投入一百萬美元。雖然沙畢特不願意透露他到底占 OMGPOP多少股權,不過,美國媒體都認為這位波士頓的投資人是最大的贏家。

沙畢特是所謂新富豪的典型案例,今年四十歲出頭,在加州矽谷 混了十幾年,有著所謂網路新時代的強烈願景,靠著賣公司發財。

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加入了「網路電視」的團隊,只做了幾個月,這家公司被微軟買 走,沙畢特發了第一筆財;接下來,沙畢特轉台參加馬賽克媒體科技(MoxiMedia Center),是網路電視的進化版,號稱新技術可以將電腦、電視機上盒、當時還存在的錄影帶播放機全部整合,而且非常便宜,馬賽克媒體後來又被微軟的創 辦人之一艾倫買走,沙畢特又挖到第二桶金。

發了財之後的沙畢特舉家遷回波士頓,募集史巴克基金,投入包括OMGPOP在內的社群軟體公司。 去年九月,著名的社群網站推特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募集到八億美元的新資金,同時「包括沙畢特在內的兩位早期投資者辭去董事席位」,大家才發現,這位波士頓 的投資家又在推特賺了一筆大錢,而且已經獲利離場了。

最嘔的應該是OMGPOP的創辦人查爾斯福曼,他早在一九九五年還在念高中的時候,就 已經堅信人與人之間可以透過網路交往,可以說是社群網路的先行者,福曼在○五年創立「我喜歡跟你在一起」(Iminlikewithyou,沒有空格的自 創單字),全力發展社群網路遊戲,從向Y組合公司爭取第一筆資金開始,沒日沒夜奮鬥了六年,中間還曾經找過Skype的高層進公司擔任營運長,每次燒到沒 錢就有新股東進來,福曼一直撐到去年終於辭職,改由大他十歲的丹波特接任公司執行長。

今年四十五歲的丹波特不是電腦宅男,他在普林斯頓大學 念的是歷史,後來取得紐約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過去一直在大公司工作,最高曾經擔任維京集團美國企業發展部門負責人,丹波特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這 次合併將帶領OMGPOP四十位員工投效Zynga,自己擔任Zynga紐約公司的負責人。

Zynga砸重金購併為保龍頭當然,這種一夕爆 發的交易,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哪位金主出了大錢?為什麼願意出大錢?

原來買主Zynga去年才剛剛完成新股上市,口袋裡面有飽飽的十億美元現 金。Zynga為了確保在社群網路遊戲盟主的地位,過去兩年已經花了一.五億美元收購二十幾個競爭對手,這回單一遊戲就花掉二.一億美元,其中一.八億元 現金,加上三千萬美元的後續績效獎金, Zynga到底看到《你畫我猜》什麼潛力?

其實,Zynga對於《你畫我猜》已經觀察甚久,對於這 個可以在一個月內吸引三千萬用戶的軟體的後續威力相當看好。關鍵之一是這個遊戲帶來的玩家,幾乎都是像台灣的劉董事長那樣的「業餘新玩家」;其次,《你畫 我猜》○.九九美元的收費版本一開始就吸引了三成的用戶,其餘選擇免費版本的將來會晉身收費版,而龐大的免費客群則有廣告收益可期,Zynga認為,《你 畫我猜》目前每天二十五萬美元的營收只是開始。

雖然還是有不少人質疑《你畫我猜》會不會又是「一代拳王」,Zynga行動業務負責人柯大維 以及丹波特卻都非常有信心,丹波特說,「看著吧,不久就會有一大群人在公車、捷運上低頭猛畫,嘴角帶著笑容玩猜字,我們還有很多有趣的功能即將上線,敬請 大家期待!」更何況,根據商業內幕網路資深分析師Henry Blodget的內幕報導,後面還有大公司準備拿八億美元來買《你畫我猜》,「社群網路遊戲,要玩到出現十億美元的大案子才會休息」。好戲,還在後頭!

(本 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3

Instagram之後 下一個十億美元收購花落誰家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16/225821.html

13名員工、成立僅15個月、近4000萬用戶的Instagram市值10億美元。4月10日,Facebook宣佈將收購這家照片分享應用開發商。人均花費高達7700萬美元,堪稱史無前例。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業內極大震動。

在收購歷史上,一個創業公司產生10億美元級的收購案例非常稀少,像Instagram這種剛剛推出2年而且沒有什麼收入就獲得10億美元的收購就更少。但是以下10家創業公司可能會繼續instagram的神話。它們中有的已經獲得了大量融資,目前估值亦不乏已達到了10億美元級別。

猜想1維薩(Visa)或美國運通收購移動支付Square

Square是Twitter聯合創始人JackDorsey新創的公司,主要提供移動支付服務解決方案。其每年處理的交易量已達40億美元,公司 目前估值已達10億美元,也有很多機構認為其估值已達20億美元。收購Square,將幫助Visa或者美國運通提供完美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目前這兩大 機構都無相應解決方案。而Paypal已推出類Square的產品。

猜想2Yelp或者團購鼻祖Groupon收購簽到服務Foursquare

基於地理位置的簽到服務的Foursquare於去年6月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投資,目前擁有2000萬用戶,估值已經達10億美元。點評網站Yelp和團購鼻祖Groupon很有可能是收購Foursquare不錯的東家。

猜想3蘋果收購音樂應用Spotify

流媒體音樂服務公司Spotify於去年6月獲得1億美元的投資,目前擁有1000萬的用戶,而且很多為付費用戶。舊有的按照每首歌進行付費模式的 市場正被Spotify這種免費流媒體服務模式所蠶食,因此蘋果收購它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個價格可能要超過10億美元了。

猜想4eBay或者酒店連鎖Marriot收購短租服務Airbnb

2010年,短租服務Airbnb的增長率達到了800%,而去年每個月的增量率在40%-50%。其獲得了1.12億美元的投資,估值達10億美元。

猜想5迪斯尼或者Zynga收購憤怒的小鳥開發商Rovio

2010年,憤怒的小鳥為Rovio帶來了500萬的收入和300萬的盈利,去年的估值達到了2億美元。隨著太空版憤怒的小鳥的推出,Rovio獲得了更多的成功,Rovio自己聲稱將打造電子領域裡的迪斯尼,因此迪斯尼或者Zynga都是其不錯的買家。

猜想6Google或者Amazon收購Pinterest

Pinterest已經獲得了27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了50億美元,剛剛成為僅次於Facebook和Twitter的第三大社交網 站。我們之前曾詳細分析過Google為什麼應該立即收購Pinterest。隨著Pinterest的瀑布流模式不斷被引入電子商務領域,因此電商巨頭 Amazon也是其非常潛在的買家。

猜想7Google收購Quora

Quora正慢慢打造成一個內容生產型巨人,其估值已經達到了3億美元。儘管它有被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的可能性,但是這個由Facebook前 CTOAdamD『Angelo和前Facebook平台和FacebookConnect工程主管CharlieCheever創建的社交問答網站似乎 並不缺錢。

猜想8團購鼻祖Groupon和LivingSocial收購創意產品閃購Fab

自去年重新發佈以來,創意產品閃購網站Fab已經擁有300萬的註冊用戶,每天收入在30萬美元左右。Fab於去年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投資,估值2億美元。

猜想9Google應該在Facebook之前收購私密社交Path

Google曾提出以1億美元收購Path,但是遭到了拒絕。Path目前的估值已達2.5億美元,隨著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佈局移動社交,看來Google有必要通過一些收購來提升自己的移動體驗,而Path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猜想10Salesforce收購企業社交網絡平台Yammer

Yammer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溝通協作體驗,最近獲得8500萬美元的巨額融資,去年的收入達到了2500萬美元。目前有20萬家企業在使用Yammer進行內部交流與協作,這其中包括財富500強85%的企業。

贏家啟示錄

Instagram「外行」8周做出的傑作

Instagram從未進行任何市場營銷,但自從2010年10月應用上線以來,其下載量呈爆髮式增長。它一開始是一款運行在iPhone上的免費 應用,允許用戶隨時抓拍圖片,並提供多種濾鏡特效美化照片,用戶也可將照片一鍵分享至多個社交平台,如Facebook、Twit-ter、Flickr 等。Instagram用戶可以尋找其手機通訊錄和社交網站上的好友,也可以通過關注、評論、贊等操作與他人互動。Instagram很好地利用了社交應 用的滾雪球效應,形成社交平台,增加了用戶黏性。

Instagram於2010年3月成立於加州舊金山。創始人KevinSystrom只花了8周時間做這個應用。KevinSystrom並不是 程序員背景出身,在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編程培訓。原本他們計劃做一個LBS應用,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他們認為功能太多反而失去重點,最後他們只留下 了簡單的圖片編輯及分享功能。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Instagram上線僅一週就擁有了10萬註冊用戶。自於2012年4月3日起登錄安卓應用商店 GooglePlay以來,Instagram用戶數量增長到4000萬,平均每天新增1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01

脫離「一美元池塘」混戰 拚出年營收十億元人民幣佳績

2012-5-7  TWM




奧飛動漫玩具工廠變身中國動漫霸 主從生產玩具起家的奧飛動漫,汲取引進日本動畫、成功帶動銷售的經驗,在企業成長陷入停滯期及時布局轉型。花了八年時間,成為具備媒體通路、自製動畫和開 發衍生產品三種能力的文化創意大廠。

撰文‧周岐原

當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疾呼:「中國產業一定要加快轉型步伐!」二千四百公里外的廣東省,就有一家企業掌握中國經濟轉型的巨大變化,早在八年前 就悄悄變身,積極轉戰文化創意產業,近兩年開始品嘗轉型的果實。它經營的卡通頻道,每五位中國人就有一位是他的忠實觀眾,這家從製造玩具到創造夢想的公司 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夠再創高峰?

虛實並進 成功創造需求變身業界龍頭這家轉型成功典範就是奧飛動漫,它已成為中國最具成長潛力的業界龍頭。今年一月底,《富比世》雜誌公布「中國最具潛力一百家上市 公司」榜單,奧飛動漫名列第八十二,是唯一入榜的動漫企業。在本次一千大企業調查中,奧飛更由九七四名躍升至六九二名,市值增加至四一六億元新台幣。

在中國,低門檻的廉價玩具製造工廠至少有數萬家,是競爭極為激烈的流血殺戮戰場。知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曾描述:中國工廠每生產一個芭比娃娃的價格是一美元, 但到了美國沃爾瑪(Wal-Mart)賣場,售價立刻跳升至九.九九美元。這差距意味著,大量缺乏附加價值的工廠,都在「一美元池塘」裡混戰!

身在全中國玩具廠密度最高的汕頭,奧飛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吸引千萬中國孩童目光的動漫霸主?

答案是:虛實並進,主動創造有利條件。透過動畫塑造消費者喜好與市場話題,同時以衍生產品搶市的策略,讓奧飛牢牢掌握核心族群的荷包。這種「既生產產品, 又創造文化」的成功經驗,和打造《變形金剛》、《超級戰艦》等知名動畫的全球第二大玩具業者孩之寶(Hasbro)頗為神似。

創立於一九二三年的孩之寶,最初只是一家販賣紡織品邊角料的小公司,透過不斷購併,孩之寶將主力從文具轉向玩具。八○年代中期,在付費播放十六集《變形金 剛》宣傳片後,這款玩具一夜成名,受歡迎程度之高,甚至令孩之寶反過來向電視台收取授權費,從此奠定發展重心,也帶動孩之寶逐漸壯大,成為市值達一三○○ 億元新台幣的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

失敗再起 靠製造大型喇叭累積第一桶金率領奧飛轉型的舵手,就是董事長蔡東青。出身清寒農家的蔡東青,經常需要帶領兩位弟弟下田耕作,因為家境困難,國中畢業無力升 學。蔡東青過慣了靠勞力討生活的日子,甚至連因盲腸炎陷入昏迷送醫,醒來後第一個念頭,也是繼續做家庭手工賺錢。這種「無論如何都要改善家計」的信念,成 為蔡東青賺錢的最大動力。

一九八六年,四處打工的蔡東青終於踏出創業第一步,他將母親借來的八百元人民幣買了一台壓鑄機,生產小型塑膠音箱。蔡東青知道,若要在標準化產品競爭,只 能在價格上較量,因此當其他工廠以兩千個為一箱出貨,他就加倍供貨,以四千個音箱為一箱出貨。

這種殺價模式本有機會勝出,但因與合夥親戚經營理念不一,最後以失敗告終,蔡東青甚至還陷入負債中。此時,他只能重回塑膠廠上班,同時兼差當清潔工,靠兩 份收入來還債。

儘管扛著負債,蔡東青仍經常留意身邊的創業機會,他決心要抓住另一次創業時機。有一天,當工廠老闆拿著一支大型喇叭詢問蔡東青:「這東西你做不做得出 來?」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再起的時刻又來了!僅憑著過去加工小音箱的經驗,蔡東青當場答應老闆,一定能自行生產。

經過不斷嘗試,蔡東青總算仿製出第一支大型喇叭,進入量產之後,接踵而來的訂單讓蔡東青決定加碼出擊,他再向親友募資二度創業。此時,蔡東青一口氣訂購五 台壓鑄機,又找人開了五副全新模具,大張旗鼓的態勢,讓當時所有人都替蔡東青擔心,認為競爭者太多,前景難料。唯有他自己信心滿滿。

事後證明,蔡東青的決定是正確的,大型喇叭上市銷售奇佳,為蔡東青累積了第一桶金。

「企業想成功,創業者必須敢做短期看來很難,但長期影響很大的事。」靠著大型喇叭成功翻身的他,回想起堅持創業的經過,忍不住感嘆地說。

一九九二年,蔡東青有一次在香港旅行時,偶然發現路邊銷售的日本製四驅車玩具,樣式十分精美。有豐富製造業經驗的他立刻聯想到:「這如果在中國生產,成本 不僅更低,而且一定有市場!」他一回到家門,立刻委託深圳廠商研發較精密的馬達齒輪,其他零件留在勞工成本低廉的家鄉生產。不久,奧飛動漫的前身︱︱ 奧迪玩具廠正式開業,九四年,奧迪牌玩具四驅車進入市場,立即引發轟動,年營收達一億元人民幣,為蔡東青的新事業奠定重要基礎。

自製動畫 集文化、玩具、卡通於一身初試啼聲就取得漂亮戰果,原因在於蔡東青不只是賣玩具,還加上運動行銷為單調的四驅車加值。他首開先例舉行公開競賽,一開始,蔡 東青在廣州舉辦玩具四驅車大賽,後來更與中國體育總局連手,將比賽擴大為全國性賽事,一連舉辦十多屆「奧迪杯」競賽,為產品創造許多潛在顧客。

此外,蔡東青不惜重金,引進《四驅小子》、《暴走兄弟》等以四驅車為主題的日本動畫,這些動畫播出之後,也提振不少市場買氣。

為了要將市場做大,剛拿到一副順手牌的蔡東青砸錢絲毫不手軟,三十歲不到的他,此時已展現十足霸氣。以爭取《四驅小子》為例,一九九六年,蔡東青付給日本 的授權金就達到一一○萬美元,一家廣東小玩具廠敢提出如此高價爭取授權,讓業界都感到驚奇。

動畫搭配產品行銷模式奏效,讓蔡東青在淪為流血競爭的玩具製造業中,找到一條轉型蹊徑。

○四年,蔡東青驚覺因為沒有持續創新的自有產品,公司銷售力越來越弱,成長已經陷入瓶頸。蔡東青反覆自問:「迪士尼、孩之寶、日本的萬代(BANDAI) 為什麼都如此成功?」想起過去引進國外動畫的經驗,蔡東青了解:「唯有結合文化與玩具業,打造卡通形象,並且推廣下游產品,玩具企業才有活路!」決定下一 步的蔡東青,很快地設立奧飛動漫,以本土製作的流行動畫搶攻市場。○六年,奧飛動漫推出第一部自製作品《火力少年王》,這部以溜溜球競賽為主題的影集大受 歡迎,讓奧飛接連推出了三集,隨後再收購覆蓋收視戶達二.八億的嘉佳卡通頻道,為自製產品打開一扇大門。

現在的奧飛動漫,已經是一家年產六千分鐘自製影片的大型企業。如果將中國兒童消費市場當成一條大魚,那麼兼具自製動畫、開發衍生產品及穩定播放內容這三種 能力的奧飛,就是唯一能從魚頭通吃到魚尾的公司!

從八百元人民幣創業,蔡東青如今已是身價四十五億元人民幣的大富豪,當中國東南沿海數千家製造廉價玩具的工廠近幾年紛紛倒閉時,蔡東青不但存活下來,並更 上層樓。展望未來,蔡東青發出豪語,誓言讓奧飛動漫在明年成為中國玩具第一;並以動漫創作為核心,成為中國附加價值最高的文化品牌。

奧飛動漫

創立:1993年

董事長:蔡東青

主要業務:玩具製造銷售、動畫製作授權、嬰童用品銷售、卡通頻道營運

營收年成長率:

17.02%

稅後純益年成長率:

0.95%

股東權益報酬率:

9.37%

1000大企業市值排名:

692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8

從負債八千萬到累積三十億元身價陳和錦 慧眼識金的神祕投資大亨

2012-5-14  TWM




出身礦工家庭、高工畢業的陳和錦,憑藉過人的投資眼光和膽識,寫下自己的致富傳奇。

他在新加坡投資兩棟大樓,在台灣創辦三家生技公司,近期更入主阿里山賓館,他的發跡歷程,值得一探究竟。

撰文‧梁任瑋、林心怡

桃園縣龍潭「渴望園區」旁一條人跡罕至的彎曲小徑,一輛高級賓士車涉過沿路的泥濘與及腰的荒草,熟門熟路地往山林前進,抵達路的盡頭後緩緩停下來。一位頭 髮銀白、精神奕奕的男子走下車,推開了橫在路前的鐵門,這時,隱藏在原始森林內高達十萬棵牛樟樹幼苗基地,首度在媒體前曝了光。

「我的目標是在兩年內種六十萬棵(牛樟樹)!」發出豪語的人是有「牛樟樹富豪」之稱的陳和錦。他另外的頭銜是長弘生技、拜寧生技與光麗生醫三家公司創辦 人。

為了萃取牛樟芝,陳和錦費盡苦心買下這片占地一萬多坪,原本差點淪為砂石採收場的原始森林。他大量對外收購稀有的牛樟樹苗,迄今已在花蓮、台東、苗栗以及 桃園等地種植高達三十萬棵,成為台灣種植最多牛樟樹的人。

牛樟樹幼苗培育原本只有兩成的存活率,林務局培育成功率則有三成,但陳和錦投入上億元打造牛樟樹培育基地,解決植物基因病變問題,他的牛樟樹幼苗存活率可 以到八成。若以經濟價值計算,他的三十萬棵牛樟成樹,加上另外三十萬棵正在培育的幼苗,市場價值至少超過二十億元。

陳和錦的投資項目廣泛,兩年前他總計投入二十四億元買下阿里山賓館以及日月潭水社碼頭吉登會館(後改名為馥麗溫泉大飯店)。今年五月十九日,阿里山賓館即 將改選董監事,他將正式成為董事長。其他包括生物科技、電子業,以及在新加坡房地產物業的投資,總投資規模達百億元,保守估計個人身價至少三十億元。

「能在代表台灣觀光景點的『一山(阿里山)一水(日月潭)』擁有飯店,我大概是第一人。」陳和錦目前在阿里山、嘉義、南投、台北、花蓮共掌握五個飯店據 點,加上桃園舊來來百貨將改建為醫美診所,未來計畫結合自己的生技與醫美資源,進軍觀光醫療業。

礦工之子立志脫貧

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不放過每個賺錢機會這位行事一向低調的富豪,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出身。陳和錦的父親早期在新北市的瑞芳當過礦工,在一次礦災後,因受傷無法繼續工作,只好 舉家搬回中壢老家。利用微薄的積蓄與借貸,經營一家小雜貨鋪,勉強維繫一家十一口的生計。家裡有八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六,環境困苦,家中無力負擔他的學 費,十五歲的陳和錦讀完國中後,只好半工半讀,完成省立沙鹿高工(現為國立)的學業。

「高工建教合作班得一個月念書,一個月在塑膠加工廠當作業員,月薪僅六百元,但好處是公司會全額負擔學雜費。」「其實日子還滿辛苦的,尤其看到同年紀讀普 通高中的朋友,寒暑假可以出去玩,我卻要在工廠做工,心裡一度滿不平衡的。」陳和錦回憶說。

然而,貧困環境卻激發了陳和錦賺錢的企圖心。陳和錦的堂弟、現任城礦資源副總經理陳光堯印象深刻地說:「我堂哥不管是撿玻璃瓶、鐵罐,或是在半夜撈鰻魚 苗,每個賺錢的機會都不放過!」退伍後,陳和錦先後在三家塑膠加工廠擔任廠務小主管。八○年代看好PC(個人電腦)起飛的商機,向姊姊借了兩萬元,與兩名 友人合夥投資,創立了生產主機板的巨波電子。

「從早期的Apple II,到一八六組裝電腦以及二八六、三八六電腦時代,出貨量就開始越來越大,一路到四八六以至PentiumⅡ以後,我就意識到在大者恆大的趨勢下,除非 擴大經濟規模,否則很容易被浪潮吞噬。」腦筋動得快的陳和錦,後來毅然決然賣掉當時仍獲利的巨波電子,投資他在電子業觀察到另一個具有爆發力的廢主機板及 廢電源線回收產業。

跨入廢五金回收業

兩年事業賠光積蓄 還負債八千萬元「當時大型主機板、PC組裝的毛利率還不錯,許多科技大廠都把廢棄的電子產品視為廢料,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回收業者報廢處理,不像現在微利時 代,回收業者還要花不少錢向電腦公司買這些廢料。」主機板回收生意讓陳和錦發現舊電腦回收的商機,他和朋友便大膽地押注廢五金回收業。

但是,一跨入廢五金回收產業,才發現這門生意的風險比原本預估的大很多。回收來的廢五金,必須再投入很多資金才能提煉出可用的金屬,尤其是銅。在一九九二 至九三年間,許多廢五金業因環境汙染問題,被迫遷廠或關廠,又遇上國際銅價大跌四成,加上新台幣匯率劇貶,導致陳和錦的廢五金回收生意出現巨額的損失。

「短短兩年,我出社會後打拚近十年存下的積蓄,以及在巨波電子所賺的錢全部賠光不說,還倒欠人家四千萬元!一想到這段往事,還會頭皮發麻。」回憶過去的生 意失敗,陳和錦心有戚戚地說。

「生意失敗後,往來的銀行都不願再借錢給我,都是靠動輒三分利的民間借貸苦撐。結果負債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加計向商場友人籌措的三千多萬元,最後負債累積 到八千萬元!」那時陳和錦已經三十六歲了,每天都要軋三點半票子,他語意深長地說:「那段日子,我心裡老是在想,為什麼一天那麼久,時鐘走得好慢啊!」沒 日沒夜地工作,加上沉重的債務與生活壓力,陳和錦不到四十歲就累出糖尿病。「當時我已經結婚,生了孩子了,我總是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去,我倒下去了,家裡怎 麼辦?」面對事業低潮與病痛纏身,陳和錦依舊展現不服輸的韌性!

雖然肩上有龐大的負債壓力,陳和錦心中卻從未產生放棄的念頭,反而更積極尋找翻身的機會。

台灣失利,到海外找機會轉戰新加坡重起爐灶 投資就此一帆風順幸好,陳和錦多年來做生意的實力累積了一定口碑,憑藉著他在商場上累積的人脈,讓他再度籌措到資金,與兩個生意上的夥伴到新加坡東山再 起。

一九九四年,已經三十八歲的陳和錦,開始在新加坡找投資機會,後來才與友人成立專做貴金屬回收事業的偉城,期間,他一直扮演大股東的角色。當時陳和錦觀察 到,東南亞廢五金回收市場就像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他在台灣累積的技術不僅遙遙領先當地業者,而且他從過去廢主機板回收生意經驗中還發現,主機板不僅可回 收銅,甚至連黃金或其他稀有金屬都可回收再利用。

於是,他在新加坡與友人重起爐灶,深耕廢五金回收的萃取技術。穩紮穩打的結果,讓偉城的獲利扶搖直上,成立兩年後,他進一步把公司推到新加坡股市上市。

就在偉城股價如日中天的時候,陳和錦出脫部分公司持股,取得新台幣一.七億元,不但還清台灣的負債,還賺得日後轉型投資公司的本錢。如今陳和錦不僅是另一 家新加坡掛牌公司「一合環控」的弟四大股東,加上他在當地投資房地產斬獲不少,讓他的財富更上層樓。

陳和錦的人生,如同經歷過一場狂風暴雨,前方倏地豁然開朗了起來。他在東南亞的投資從此一帆風順,不管是澳門的觀光賭場、香港的飯店,陳和錦無往不利。他 在東南亞的商業成就,讓他結識不少政商名流,香港第一大報《東方日報》甚至邀請他擔任董事會董事。不過,六年前,為了孩子的教育,陳和錦決定將投資重心轉 回台灣。

鮭魚返鄉投資台灣

押寶臉書遊戲公司 獲利十倍出場一位親近陳和錦的友人指出:「陳董回台這六年多來,投資成果好壞參半,有不少是基於人情的投資,血本無歸的不在少數。」例如兩年前,他投資在 台舉辦的哈爾濱冰雕展,就賠掉了四千多萬元。投資好友請託的亞化、德宏等股票,不是頂多打平,就是被套牢迄今。

陳和錦本人也坦承,鮭魚返鄉後的他繳了不少學費,但是也有許多獲利豐碩的投資案。他最自豪的莫過於投資專營社群遊戲的好玩家(SNSplus)公司。這家 代理臉書(Facebook)上「開心農場」等六十款遊戲的公司,還獲得英特爾(Intel)的青睞,與經緯中國、美商中經合集團共同挹注該公司一千二百 萬美元,讓陳和錦投資該公司的股份獲利超過十倍出場,迄今還有一些股份。

「投資就是這樣,趨勢與人才對了,再配合較佳的大環境,只要耐心等待,獲利自然水到渠成。」陳和錦笑著說,「其實三年多來,好玩家的創辦人張春隆就先後兩 次來找我投資。第一次,我看好他自製研發遊戲的專業與創業的企圖心,卻因遇上金融海嘯而失敗,投入資金全數付諸流水。」「第二次張春隆捲土重來,我還是持 續看好他帶領的團隊,又拿出錢投資他們。」沒想到,陳和錦識人獨到眼光,竟為他帶來了爆炸性的獲利,至少進帳二億元以上。

看好生技產業爆發性

賺錢結合社會貢獻 是人生最高成就陳和錦也相當看好LED與生技產業的發展性,因此他目前不但投資興櫃LED照明廠商誠加,成為持股近三成的大股東。在生技與製藥產業方面, 他長線布局的公司就多達三家,包括長弘生技、拜寧生技、光麗生醫。其中,從牛樟芝提煉治療腦瘤抗癌新藥的長弘生技,最被陳和錦津津樂道,也被他視為下一個 有如好玩家的爆發性公司。

長弘生物科技董事長周姵妏說,該公司日前發表一項惡性腦瘤標靶藥物,在美國、日本、歐盟、中國、台灣都取得專利。旗下的研究團隊有:中國醫藥大學病理學教 授韓鴻志、東華大學生科系教授邱紫文以及中華民國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蔣家第四代蔣友柏的岳父)。

「牛樟芝研發出的抗癌新藥,已經通過第一階段的動物試驗,預計一年半後推出新藥。」陳和錦談起他的製藥投資顯得熱力十足。他認為投資生技雖然風險高,但如 果研發成功一種新藥,就可以救活很多人,能把賺錢與社會貢獻結合,是人生最高的成就之一。

「他一旦相信你,就會全權委託你去經營。」認識陳和錦十餘年,目前幫他管理牛樟樹培育事業的蜜源實業董事長湛錦源指出。生技產業是一個高技術門檻的行業, 雖然陳和錦是一位身價不凡的大老闆,但每當我向他解說生技與農業的專門知識,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聆聽。「我記得有一年過年,陳董開車經過我家附近,說要順道 來看我,事實上,是來找我談生技與製造產業的策略。」「他連大過年大家都在休假時,還是無時無刻關心投資的生技製藥公司。」陳和錦說,從四十幾歲還清負 債、賺到財富自由,到現在投資的事業,考量點已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享受」發掘投資機會,與追求「夢想」的過程。

在投資路上,陳和錦不怕漫長的等候,卻相當重視「連帶效益」。舉例來說,種植牛樟樹不但可以研發新藥抗癌,牛樟樹是深根性樹木,對台灣水土保持有幫助。未 來不但有碳權收益,還有木材本身的經濟價值。這些多元化潛在「投資回饋」,是目前投資事業中,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一項。

股票投資穩健保守

偏愛有土地資產、價值被低估公司相較於投資事業的冒險精神,陳和錦在股票投資上顯得穩健保守。他偏愛南港、中石化等資產股。「我覺得投資有土地資產的公司 比較實際,不像電子股因新產品世代交替,容易出現被取代或面臨倒閉的風險。」陳和錦總是等股價接近淨值或跌破淨值時,介入一些價值被低估的資產股,等到獲 利超過三成,就開始分批出場。

例如陳和錦從二○○九年上半年,在南港股價十九元附近開始布局。當時他認為南港的股價已嚴重被低估,最多持股一度高達一萬張,到一一年十月股票出脫僅剩三 千張來看,光是該檔股票的獲利就達一倍,超過一.五億元。

不僅在股市投資追求穩健報酬,身價至少三十億元的陳和錦,在面對手上多元化投資事業時,也有一套風險控管的機制。「我現在投資每樣事業前,都會以三十年前 創業資金有限的謹慎心態,來評估是否要投資一家公司。」他認為決定每一筆投資前,都要思考自己能否輸得起,才能夠持盈保泰。

值得一提的是,好學的陳和錦,即使終日忙於發展事業與發掘投資標的,卻依舊能在工作之餘,彌補學識不足的缺憾。原本只有沙鹿高工學歷的陳和錦,四十五歲開 始就讀清雲科技大學國貿系在職進修班,接著又在中國的濟南大學取得財稅碩士學位。目前陳和錦進入清雲科大擔任副董事長,正積極為該校籌備生技系。

「要致富,學歷從來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有沒有花工夫找出正確的投資方向,並且勇於嘗試!」三十六歲負債八千萬元,卻能東山再起,陳和錦的故事正說明了,時 刻保持學習的熱情,只要找對方法、堅持下去,即使是平凡人,也能創造自己的致富傳奇。

陳和錦

出生:1956年

現職:長弘生技、拜寧生技、光麗生醫創辦人、阿里山賓館大股東、清雲科技大學副董事長學歷:中國濟南大學財稅研究所、清雲科技大學國貿系看好產業:LED 照明、生技產業

投資有道 橫跨多領域

──陳和錦投資事業版圖

股票

類別 公司 持有張數/比率 市值(億元)興櫃LED產業 誠加 3000張 1.37 上市資產股 南港 3000張 1.30 中石化 2000張 0.6

社群遊戲軟體 好玩家

(SNSplus) 18% 投資2000萬元,獲利約2億元新加坡上市環保工程公司 一合環控 第四大股東 1.40

生物科技

公司/項目 持股比率(%) 投資金額(億元)長弘生技 100 1.20 拜寧生技 55 0.97 牛樟樹培育 ─ 2.00

飯店投資

地點 飯店 房間數 投資金額(億元)阿里山 阿里山賓館 146 13 日月潭 馥麗溫泉大飯店 102 11 嘉義觸口 複合式觀光飯店 400 10 台北市開封街 商務旅館 102 5 花蓮 商務旅館 尚未開發 1

環保事業

公司 持股比率(%) 投資金額(萬元)全亞冠 21.62 4110

建設公司

公司 推案 投資金額(億元)馥勤建設 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境」 3 向日葵休閒開發 萬華、北投都更案 4

註:金額單位為新台幣

從負債8000萬到30億富豪 ──陳和錦發跡事紀

投入

電腦事業

第1階段

民國70~80年代

1984年與朋友合資成立主機板公司,賺到第一桶金後急流勇退,轉進廢金屬資源回收卻血本無歸。

遠赴國外

東山再起

第2階段

民國80年

遠離台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重啟資源回收事業,並積極投資房地產、飯店業,累積龐大財富。

回台投資跨足

生技、飯店業

第3階段

民國95年至今

嚮往大自然及對提升醫療環境有股使命感的他,投入前瞻性的生技產業,在全台栽種約30萬棵的牛樟樹,研發抗癌新藥,並視其為未來具爆發力的產業。

神祕投資大亨

親授致富五堂課

第一課:

逆境中學會忍耐,會使一個人變得更強陳和錦認為,即使出身貧寒,或人生中途遭遇挫折,但只要保持在逆境中學會忍耐的態度,將會使人變得更成熟、更強壯。

第二課:對新趨勢的探索保持高度熱情一位成功的投資家,應時時刻刻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耐心地吸收專業知識,較能在新機會中找到商機。

第三課:勇於嘗試,但不做輸不起的投資保持謹慎是守富的最高原則,即使做的是高風險投資,但陳和錦做決定前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投資一敗塗地,我輸得 起嗎?

第四課:

買價值被低估的資產股,攻守兼備逢低買進土地資產雄厚的老牌資產股,被陳和錦視為投資上市公司的王道。

第五課:

把夢想當成追求財富驅動力投資家最高境界,就是把社會公益與個人獲利完美結合,有了夢想當賺錢的動力,是人生最棒的成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