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開行加大集成電路支持力度,助推產業投資熱潮

國家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劉勇10日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在支持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國家開發銀行起步早、支持額度大,而且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前景有自己的判斷,將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支持。

四月以來,受美國制裁中興事件的影響,我國掀起了又一波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熱潮,湖南、雲南等省市,阿里巴巴、恒大等企業相繼進軍半導體產業。劉勇透露,下一步,國家開發銀行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和作用,加大對集成電路發展的支持力度。

總體來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仍處在發展初期。根據ICinsights的數據,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僅10.4%,按我國集成電路產值CAGR28.5%測算,2020年我國的自給率可以達到15%,仍處於較低水平。從進出口數據來看,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長期遠高於出口金額,且差額不斷走闊。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2601億美元,出口金額近669美元,凈進口額高達1932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從進口替代的角度來看,集成電路自主化的意願和需求都極為迫切。

集成電路產品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子時代的來臨,也成為現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集成電路行業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和封裝測試業,屬於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行業,業內企業普遍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資金實力、客戶資源和產業鏈整合能力。從行業的發展來看技術水平持續提升、新興領域需求提升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時期。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東軟載波(300183.SZ)、長川科技(300604.SZ)、士蘭微(600460.SH)以及紫光國微(002049.SZ)等值得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06

新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成都打造中國獨角獸新搖籃

2018年被稱為“獨角獸企業元年”,獨角獸已成為新經濟企業發展目標、投資界的關註焦點。在全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各地都在積極培育和引進獨角獸企業,作為新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新經濟已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引擎,勾勒出新時代經濟變革轉型的壯闊圖景。5月18日至20日,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主題的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舉行,獨角獸企業成為最為矚目的話題。

2018全球獨角獸企業高峰論壇“越洋連線”環節,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作主旨演講。攝影/翁奇羽

發展新經濟尋找新動能

“獨角獸”一詞來自於投資圈。2013年,美國著名投資人Aileen Lee將私募和公開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並將這些公司稱為“獨角獸”。“獨角獸”企業主要指成立未超過10年、估值達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

“獨角獸企業是新經濟的一個重要代表,已成為推動經濟向中高速增長,邁向最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隨著360借殼上市,富士康的閃電赴會,獨角獸成為最受註目的熱點話題。”人民網董事會秘書李奇在“2018全球獨角獸高峰論壇”上表示。該論壇是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的14場主體活動之一。

今年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中關村管委會、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中關村銀行發布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及趨勢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獨角獸企業最為集中,其中北京的“獨角獸企業”占了全部企業數量的43%。

相比北上杭深,中西部城市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差距比較大。其中,武漢有5家,廣州、南京、天津、成都等城市,只擁有1到3家獨角獸企業,而重慶、西安、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卻一家都沒有,顯示出中西部城市在創新能力上與一線城市的距離。

不僅如此,成都、武漢、南京、青島這樣的城市,以傳統產業為主,進入萬億級規模之後,經濟發展也面臨投資效益下降、發展空間趨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挑戰,迫切需要加快尋找新的發展動能,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基於獨角獸在新經濟發展中的風向標意義,近兩年來,成都、武漢、南京、西安等潛在的一線城市不斷創新扶持政策,發力新經濟,吸引培育壯大獨角獸隊伍。

比如,成都著眼開放型高質量經濟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作為重塑城市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致力於成為新經濟的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態創新區,成為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其實,全國很多城市也在著力發展新經濟:西安市成立了新經濟產業發展局和硬科技創新產業局等新機構;2017年底北京市同步出臺10個高精尖產業指導意見;武漢市設立了高達500億元的未來光谷產業發展基金,刷新了湖北省乃至全國地方性產業基金的規模紀錄。

發展新經濟的關鍵是人才,除了財政金融對新經濟的支持之外,近兩年各大城市也加大了招才引才力度。

在發展新經濟過程中,地方城市該如何突圍?“成都要更好地發展新經濟,核心訴求就是要打造一批在各個新經濟重點方向的獨角獸企業。”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周濤認為,新經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爭之地,爆發式增長的獨角獸企業更是推動經濟向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

5月19日發布的《中國新經濟發展藍皮書》認為,北、上、杭、深四大城市占據絕大部分。成都、武漢、西安、南京等城市正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進高端人才,改善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和培育獨角獸企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成都提出,以經濟形態的變革推進創新驅動的實踐,以發展方式的變革催生新舊動能的轉換,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實現城市轉型的新作為。

按照成都新經濟路線圖,成都規劃了六大新經濟形態和七大應用場景。提出要著力培厚新經濟發展的市場沃土,大力構建與新經濟發展高度契合的多元應用場景,促進新技術推廣應用、新業態衍生發展和新模式融合創新。

比如在數據的開放上,阿里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就在“2018全球獨角獸高峰論壇”上表示:政府掌握了十分雄厚的數據,但沒有把這些數據充分利用起來,我覺得成都可以在數據的開放方面大踏步地往前走。”

拉普拉斯網絡科技創始人林木表示:“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成都市數據的開放開發是超乎想象的,我們研究了某些數據,我們沒想到會開放,這對我們企業而言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去年以來,成都在全國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出臺支持新經濟發展的18條政策措施,新政實施以來全市新經濟市場主體新增3.66萬戶,新經濟總量指數位居北京、上海、深圳之後,位列全國第4位,城市雙創指數位居北京、深圳、上海、杭州之後,位列全國第5位。當前成都新經濟已經從創新走向應用,從概念走向實踐,呈現出高速增長、迅猛崛起的蓬勃勢頭。

打造獨角獸新搖籃

“雲從科技有四大研發基地,為什麽還要到成都來?因為成都是人才薈萃的地方。我們雲從的核心創業團隊80%是四川人,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覺得來到成都是奔著人才來的。”雲從科技副總裁張立向第一財經表示,正在洽談在成都建立分支機構。

“最近剛剛拿了高盛領投的3億美元,我們考慮的是下一步要把企業做大,(相比資金我們)需要更好的環境,怎麽辦呢?幾個月之前慕名來到成都,帶著這樣一個需求,希望跟這個城市達成深度的合作,拿到我們需要的資源,讓我們的企業處在一個更恰當的環境,讓人人車未來的戰略更穩妥地落地。”人人車創始人李健表示。

在培育和引進雙軌策略下,以文化、科技為顯著優勢的成都要打造獨角獸企業的搖籃。按照成都的目標,到2022年,新經濟企業達到10萬家以上,“獨角獸”企業7家以上,潛在獨角獸企業60家以上。

目前,成都天府新區正在打造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新經濟產業載體。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新區將以新經濟應用場景構建為方向,以獨角獸企業的引進培育為特色,以智慧複合型綠色生態園區建設為基礎,通過中外合作、比肩國際標準,打造“獨角獸島”。

5月2日,商湯集團的商湯科技未來創新中心暨“一帶一路”總部項目簽約,成為首個落戶成都天府新區“獨角獸島”的項目。“看好成都的發展前景,成都發展新經濟,尤其是智能經濟的思路與商湯不謀而合。”此次高峰論壇上,商湯集團總裁張文表示。

5月18日,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建設Arm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平臺、Arm中國西部研發中心和Arm智慧小鎮等項目。

不僅如此,5月18日,成都高新區宣布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獨角獸股權投資基金。這只基金由國有資本聯合社會資本共同出資成立,由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將聚焦擁有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高成長潛力的企業,全力培育獨角獸,通過投資融資、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

成都高新區科技與新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成都高新區獨角獸股權投資基金將按照企業融資金額3%~9%的比例對企業進行投資,其中投資金額的1/3份額所購股權1~2年內按“投資額+8%收益”由企業核心團隊回購,幫助企業團隊鎖定股份。

為進一步幫助企業團隊獲得資金支持和穩定信貸,成都高新區還將設立“獨角獸培育貸”“獨角獸周轉金”。設立政府政策性風險資金池,銀行放大10倍授信,給予單戶企業最高貸款金額5000萬元信貸支持;聯合小貸公司為“獨角獸培育貸”支持的企業提供資金周轉服務,幫助企業穩定獲得銀行信貸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40

貿易升級有利企業轉型 進口博覽會助推長三角一體化

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上海正在積極抓住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口博覽會”)的契機,與蘇浙皖三省合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

2018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1日在上海舉行,由長三角聯合辦公室編制的《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在會議期間通過了審議,進一步明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

現場簽約的重點項目就包括長三角地區協同做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工作合作協議(下稱“合作協議”)。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決戰進口博覽會200天全市動員大會上要求,要以辦好進口博覽會為契機,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對外開放重大舉措,為各國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多模式、多渠道精準對接服務,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

抓住進口博覽會的契機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權衡表示,從上海未來的發展來看,深化開放合作,關鍵要做深做精一批功能性載體平臺,做出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進口博覽會正是這樣的平臺。

上述合作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啟動“環滬護城河”行動,搭建“6天+365天”常年交易展示平臺,推動會展商品通關便利,加強與品牌展會聯動,打造長三角會商旅文體品牌項目,開展經貿對接活動,合作深化進口博覽會數據挖掘,推動形成商機共同開發機制。

目前,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集展覽展示功能、交易促進功能、專業進口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態化專業服務模式基本形成。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300家企業簽約參展,其中包含不少世界500強企業。

此外,我國98家央企將全部參加進口博覽會進行洽談采購。進口博覽會官網也已開通交易團在線報名,預計到會的國內外專業采購商將達到15萬人,除了央企交易團,還有各地方交易團和境外采購團。

複旦大學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偉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長三角地區本身是中國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均收入較高,財富也較為集中,但三省一市之間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進口博覽會有助於促進高端商品信息的展示和傳播,進一步增強長三角市場的關聯,降低交易成本,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在5月22日舉行的“上海民建浦江論壇”上也指出,與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對標,長三角地區雖然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迅猛,人口數量、城市規模、經濟水平等差距並不明顯,甚至在某些要素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城市間的一體化發展依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尚未形成有機融合的發展共同體。

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已經開始運作,郝明金建議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重點合作項目,並以此為切入口,開展長三角區域的各項合作,並以進口博覽會為契機,在上海以外的長三角重點城市設立分會場,與上海主會場密切互動,形成長三角開放合作的良好氛圍。

目前的招展工作表明,將會有更多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進入中國市場。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強調,要搭建一站式線上交易服務平臺和一批具備展示、交易、保稅功能的各類綜合的、專業的線下平臺,把全球優質產品引薦給中國消費者。

上海市貿促會會長楊建榮此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一站式線上交易服務平臺並不提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零售服務,但最終受益的將會是消費者。因為供應商和采購商直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精準對接,將大大減少銷售的中間環節,從而提高交易效率,也讓國外產品進入中國的成本降低。

大量優質的進口產品以更有競爭力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無疑將對國內企業形成一定沖擊,從而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其中,最先受到影響的自然是長三角地區的企業。

商務部部長鐘山就曾在《人民日報》刊文稱,舉辦進口博覽會,通過進口中間品,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提升國內企業的創新發展水平,將促進我國傳統產業升級換代,也有利於培育新興戰略產業。通過進口優質最終產品,將倒逼我國企業降低成本、改進工藝、創新技術,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做好貿易升級大文章

尚玉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擴大進口博覽會的溢出和帶動效應,上海首先要抓住機會做透促進消費升級的大文章,創新消費制度,打響購物品牌,加強優質商品供給,優化消費環境。

其次要做好貿易升級的大文章,為展會提供便利化措施,推動貿易制度的創新,同時抓緊完善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推動貿易開放。最後,在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的同時,也要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推進中,促進對內開放。

5月30日,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閔師林在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三次常委會議上就以進口博覽會為契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出了5點建議。

一是從全局角度攜手長三角城市辦好進口博覽會。他建議,上海與蘇浙皖共同策劃和參與進口博覽會的延伸和配套相關活動,梳理長三角城市群現有會展,盡可能與進口博覽會形成互相支持和呼應,並加快深化細化系列展會、常年展和分論壇活動,形成支撐平臺和項目清單。

二是將進口博覽會相關項目納入長三角區域合作範疇。加強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的支持力度,定期向蘇浙皖有關部門通報進口博覽會的籌辦情況,將相關配套保障項目納入長三角合作項目庫。

三是利用進口博覽會進一步提升長三角生態環境。四地環保部門應統一規劃、通力合作,在規定的期限和時間節點內共同完成一些重要項目和地區的汙染控制與環境整治。

四是提升虹橋樞紐服務進口博覽會能級,加快“兩個1小時”交通圈銜接。依托樞紐和虹橋商務區建立進口博覽會快捷通道,實現長三角交通網絡和服務設施的對接,著力促進虹橋與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與長三角高鐵1小時交通圈的無縫銜接。

五是各方面全力支持虹橋商務區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和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中發揮更大作用。虹橋商務區已在啟動推進一批功能性平臺建設,包括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海外貿易中心、長三角區域城市展示中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71

航司叫停第三方平臺“選座”:數據隱私保護助推下的客戶之爭丨姍言兩語

你是否在航旅縱橫上選過座?如果最近乘坐過南航的商業航班,你會發現,以往能夠在航旅縱橫上輕松完成的提前選座功能不好用了。

導火索是南航出臺的一份《關於規範南航網絡選座、值機業務的通告》,稱“發現未獲得南航授權許可的一些網站、APP應用程序、小程序等第三方網絡平臺,通過各種非正常方式擅自為南航旅客辦理選座、值機業務,嚴重擾亂了南航航班運行秩序”。

航旅縱橫就是南航所提到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之一,此外也包括飛常準、航班管家等其他第三方。

南航通告發出後不久,航旅縱橫官方公眾號也發布公告,宣布下線南航的手機值機功能(也就是選座)。

隨後,包括國航、海航、東航、廈航、山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也開始陸續發布類似南航的通告,要求對第三方平臺進行清理,並建議在航司官方渠道(官網、APP、微信公眾號或者值機櫃臺)辦理值機選座。

為什麽一個簡單的選座功能,就讓航司們集體與第三方平臺“反目”?

在發布通告時,南航曾給出這樣的理由:非授權網絡平臺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監管,可能非法截存旅客身份數據、賬號數據和行程數據等信息,並由此產生旅客個人隱私泄露和會員賬戶被盜用的風險。

據筆者了解,一般第三方平臺得以進行值機選座,是采取網絡爬蟲抓取官網值機頁面的方式,航旅縱橫由於是中航信的子公司(中航信是幾乎國內所有航空公司訂座、離港等核心業務的技術服務商,值機業務也是通過中航信的系統進行),可以通過母公司獲得各家航司的賬號。

因此,航空公司均提出第三方平臺有“旅客信息泄露或者被盜用”的風險,尤其是5月25日,被稱為“史上最嚴”數據信息保護條例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正式生效後,全球各行各業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數據處理政策和行為,以避免動輒數億的罰款。

當然,與第三方平臺“反目”的背後,還有航司希望通過“選座”這一對旅客來說可以算是“高頻”和“剛需”的功能,吸引更多客戶到自有渠道,打造真正的流量入口。

近年來,國內航空公司一直在加強直銷平臺的打造,直銷比例同比均大幅上升,但除了航司官網、App,呼叫中心、自營櫃臺等自有渠道外,接近一半還是來自其在攜程、飛豬、去哪兒等平臺上開設的旗艦店,真正獲得流量的,更多還是第三方平臺。

因此,為了留住真正的顧客,航空公司也在想盡辦法在自有渠道提供包括值機選座、不正常航班退改服務等在內的更多“額外價值”。

比如南航就成立了13個項目組,全面對接旅客出行規劃及訂購機票、出發前往機場、在機場、飛行中、到達目的地、行程結束後等共計329個環節,希望通過退改簽、選座值機、航班動態推送等真正的服務和產品來增加用戶黏性。

畢竟,只有將真正的資源和客戶匯聚在自己的平臺,才有掌握主動權和流量變現的可能,比如進一步推廣逾重行李、付費餐食、付費休息室、快速登機等附加服務,提升賣機票以外的輔營收入。(2017年,全球航司輔營收入前十名總額破280億美元,國內航司輔營收入總額只有7億多人民幣。)

不過,與技術見長的第三方平臺相比,航空公司的官網或APP既不可以對不同航司的同一航線進行比價,IT技術和旅客服務系統(PSS)的欠缺甚至還可能影響基本的交易體驗,要留住真正的顧客,要改進的“硬傷”還有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77

漢歐班列首次對接中越班列,助推東盟產品走向歐洲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東盟經濟圈煥發勃勃生機。

一批從越南胡誌明市裝運的汽車零配件經中國憑祥友誼關口岸到達武漢站後,今(8日)日搭乘漢歐班列啟程前往歐洲羅馬尼亞。上述訂單成功發運後,客戶後續將每周進行常態化發運,貨物主要涵蓋電子產品零配件、家用電器零配件、鞋服類成品等。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據了解,中國-東盟物流市場上的貨源結構主要分為普通產品及冷凍產品兩大類。普通產品以手機電腦零配件、成品,光伏等電子類產品為主,布料,鞋服類等紡織品為輔;冷凍產品則是以水果,蔬菜為主,海鮮,冷凍肉類為輔,而往來於越南的貨源占據半壁江山。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項目是由漢歐國際與廣西震洋物流集團公司攜手合作,實現漢歐班列與中越班列的無縫對接,此條通道連通中越班列及漢歐班列,為中南半島到歐洲提供一條更加方便快捷的陸上通道,可以將中南半島的電子產品、服裝、水果等通過此通道運抵武漢、華中地區,進而一路北上、西行,直達中亞、俄羅斯、東歐等國家和地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24

一財研選|漣漪之下湧潮興,消費升級助推家電行業蓄勢破局!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6月12日目錄

►漣漪之下湧潮興,消費升級助推家電行業蓄勢破局(中泰證券)
►堅守藍籌布局新能源,優選價值成長汽車零部件(中信建投)
►地產股估值“磨底進行時”,擇優建倉“提前半身位”(光大證券)
►空軍戰機加速列裝,軍工板塊拐點將至關註龍頭(中信建投)
►生豬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龍頭成長屬性不可忽視(財富證券)

 


1.漣漪之下湧潮興,消費升級助推家電行業蓄勢破局(中泰證券)

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8年4月份家用空調產量1683.6萬臺,同比增長16.9%;銷量1718.6萬臺,同比增長17.4%。冰箱產量724.1萬臺,同比增長2.9%;洗衣機產量547.5萬臺,同比增長3.3%。

中泰證券指出,家電行業短期壓力與機遇並存。短期行業面臨壓制因素包括:①地產銷售疲軟引發擔憂;②原材料價格高位震蕩,對整體家電行業的盈利構成威脅;③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升值,部分出口型企業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2018年一季度整體家電行業在毛利率承壓下,業績增長仍然快於收入端,展望2018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中泰證券認為原材料價格端仍有壓力,企業積極控本增效成效顯著,疊加產品結構升級加速下,利潤增速優於收入增速長期趨勢將繼續保持。

中泰證券認為不應低估家電行業長期驅動因素,會在短期壓力消散後凸顯。中國居民收入提升疊加態度轉變主動選擇消費,和多樣化創新,比如綠色、健康和智能化為大勢所趨,“需求拉力”和“供給推力”共同驅動消費升級加速。全球化發展是永恒的主題,中國家電品牌全球化進程加速,推升整體家電市場天花板。中國家電行業經歷發展進入成熟階段,銷量存在一定的瓶頸,但是生產和需求之間,從來都不是靜態的關系,隨著需求層面的不斷變化,供給端也逐漸轉型。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家電行業發展逐步趨穩的當下,消費升級轉型加速,品牌全球化並購整合,將有效驅動家電行業長期穩定發展。

把握龍頭競爭優勢的邊際效應提升,中泰證券繼續看好家電板塊,建議關註業務多元化布局良好的美的集團(000333.SZ),高端品牌和全球化先行者青島海爾(600690.SH),產品結構升級業績增速有望持續超預期的小天鵝A(000418.SZ)

小家電行業尚處於成長階段,邊際競爭優勢提升最為明顯。中泰證券建議關註老板電器(002508.SZ)、浙江美大(002677.SZ)、飛科電器(603868.SH)、九陽股份(002242.SZ)

照明行業市場集中度遠低於發達國家,LED燈具一體化趨勢下行業競爭向規模、品牌、渠道綜合競爭轉變,龍頭利用規模和渠道優勢提升品牌影響力,並加大渠道和品牌投入,中泰證券認為龍頭市占率將隨著行業發展持續提升,關註照明龍頭歐普照明(603515.SH)


2.堅守藍籌布局新能源,優選價值成長汽車零部件(中信建投)

2018年1~4月汽車銷售950萬輛,其中乘用車銷售達801萬輛,增速相對平穩;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車市馬太效應日趨明顯;豪華車保持著20%左右的銷量增速,優勢自主品牌吉利、榮威、傳祺銷量也一直行業領先。

今年以來,隨著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降低、汽車企業合資股比降低等政策的連續出臺,行業正面臨著更多的開放、變革及轉型。中信建投預計今年車市有望實現2.5%左右的增速,隨著6月1日11只汽車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持續看好優質自主整車、零部件及經銷商龍頭競爭力提升,期待行業優質藍籌的價值回歸。

汽車零部件企業由於經營杠桿高,議價能力相對較弱,產能利用率直接影響盈利能力,在行業增速放緩疊加關稅放開及股比政策調整等趨勢下,中信建投認為應抓住行業結構性轉變帶來的增長機會,建議關註受益於消費升級帶來增量需求、國產替代程度不斷深化、國際化程度提升的細分行業龍頭或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的零部件企業。

2018年1~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達16.19萬輛,商用車銷量達2.32萬輛,銷量超市場預期。隨著補貼過渡期結束及雙積分制度實施,新能源市場由單純政策驅動逐步向市場化發展轉變。從銷售結構看,產品高端化趨勢明顯加速,過渡期A00級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及A級車,同時B級車份額初步體現了爆發式增長的特征;另一方面,車企紛紛推出兼具產品力及高續航能力的優質產品,消費需求逐步提升。中信建投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銷量有望超過100萬輛,下半年表現值得期待,推薦關註上遊動力電池和具備成長空間的熱管理系統優質標的。

中信建投預計2018年行業整體銷量平穩,增速在2.5%左右,下半年行業競爭加劇,分化趨勢延續,優質的企業有望穿越周期,做大做強,推薦關註:①強勢產品周期整車龍頭:上汽集團(600104.SH)、比亞迪(002594.SZ)、小康股份(601127.SH);②具備產業升級、國產替代深化、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的優質零部件企業:寧波高發(603788.SH)、星宇股份(601799.SH)福耀玻璃(600660.SH);③新能源熱管理標的銀輪股份(002126.SZ)


3.地產股估值“磨底進行時”,擇優建倉“提前半身位”(光大證券)

光大證券認為,目前宏觀經濟形勢複雜:美國加息縮表、美元強勢、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國內新舊動能轉換,金融去杠桿;央行置換式降準,資管新規延期,呵護流動性,緩沖風險;國務院下調關稅促消費擴內需;地方債存量規模較大限制基建投資,地產投資鏈或托底;二線搶人大戰,加速落戶繞道限購,住建部約談12城重申調控從緊。

從資金動向來看,房地產到位資金增速持續下滑,從2017年底8.2%至2018年4月2.1%,其中銀行貸款、銷售回款下滑幅度較深。不過,資金供給整體呈現“關門開窗、此消彼長”格局。供給側探索創新融資,資產證券化放量,2017年不動產類REITS和CMBS同比增長均超100%,光大證券預計2018將繼續提升,長租公寓證券化獲全方位政策支持;需求側居民杠桿增速放緩,按揭利率持續提升,5月至5.56%,預計後續仍持續高位。

從市場動向來看,因城施策和分城輪動導致銷售周期性弱化,一是銷售增速高點較低,二是銷售下滑速度較慢;全國商品房庫存持續下降,部分城市去化周期低至3個月;光大證券維持2018年銷售謹慎看法,預計銷售面積同比下滑5%~10%;限價惜售導致拖延工期,竣工面積增速深度轉負,施工/竣工比值不斷提升,部分中小房企或已事實退出;投資糾結,低庫存、增供給、新開工和價格因素支撐數據高位,土地購置費高增或持續至第三季度;資金面成重要制約因素;預計年內地產投資增速高點或破13%,全年8%~10%。

對此,光大證券給出的下半年投資建議是:板塊磨底、估值逼近歷史低位,萬科大宗影響漸弱;行業龍頭及優質高成長已具備配置價值,推薦“提前半個身位”配置萬科A(000002.SZ)、保利地產(600048.SH)、招商蛇口(001979.SZ)、新城控股(601155.SH)、藍光發展(600466.SH);同時建議關註局部α機遇,如國改和長租政策利好標的,如光明地產(600708.SH)、世聯行(002285.SZ)


4.空軍戰機加速列裝,軍工板塊拐點將至關註龍頭(中信建投)

近期美國軍機軍艦頻繁闖入南海,“印太戰略”取代“亞太戰略”成為美國國防戰略的關鍵詞。中信建投認為,為應對南海局勢,我國將進一步增強空軍力量。

2020年前我國將逐步淘汰二代機,以三代機為主體開始向四代機轉變,三代、四代戰機將陸續迎來不同程度的批量交付。中信建投預計未來10年,我國新增戰鬥機數量約為1500架(三代機與四代機比例約為2:1),市場空間約為1000億美元。新增大型運輸機及特種作戰飛機約200架,教練機及其他機型新增約400架,軍用直升機新增約2000架,軍用飛機總的市場空間約為1500億美元。

中信建投認為,進入2018年,軍工行業基本面拐點逐步顯現。外部因素:國防預算增速超預期,2018年中國國防預算11070億,同比增長8.1%,超出市場預期;內部因素:①軍工產業鏈業績迎來拐點,一方面,2018年軍改對訂單壓制作用將大幅減弱,新裝備定型批產將加速,陸軍、戰略支援部隊等新軍種裝備的訂單補償效應或最為明顯。另一方面,實戰化練兵加速新裝備列裝,有望大幅提升裝備維修保障和彈藥需求;②軍工體制改革迎來拐點,軍民融合由規劃進入實質落地階段;央企資本運作數量有望回暖;軍品采購與定價機制改革方案有望出臺;首批院所改制有望完成,與資本市場相關度提升。

中信建投認為標的方面應首選“國家隊”龍頭,同時關註民參軍國產替代。“國家隊”龍頭主要有:①整機:中航沈飛(600760.SH)、中直股份(600038.SH)、內蒙一機(600967.SH);②分系統/器部件:中航機電(002013.SZ)、中航光電(002179.SZ)、航天電子(600879.SH)、航天電器(002025.SZ);③院所改制:國睿科技(600562.SH)、中航機電、航天電子

民參軍國產替代方面,中信建投建議重點關註符合“行業空間大、國產化率低、國產化剛需強勁”三大標準的相關優質公司。主要有:①軍用碳纖維:光威複材(300699.SZ);②軍用ATE:航新科技(300424.SZ)、天銀機電(300342.SZ);③軍用半導體:航錦科技(000818.SZ)、景嘉微(300474.SZ)


5.生豬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龍頭成長屬性不可忽視(財富證券)

我國生豬養殖產業正經歷規模化延長的豬周期。我國生豬價格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其本質是由“蛛網模型”理論所解釋的產能超調引起的。2014年之前我國的豬周期是典型的三年一輪,但2014年之後的本輪豬周期持續時間延長。

財富證券指出,本輪豬周期與以往不同點是環保高壓導致散戶退出,而規模化養殖場由於退出成本變高且產能擴張速度較快,導致供給調整所需時間變長,蛛網模型變大,豬價上漲和下降的周期均被拉長。隨著養殖規模化的發展,我國豬周期的時間將繼續延長或呈現無明顯波動規律的趨勢。

通過統計近10年的豬價走勢,財富證券指出,生豬價格大致呈現出春節後2~4月價格回落,5月開始反彈至8~9月份,春節前再走高的季節性趨勢。且歷年豬價跌破養殖成本線造成養殖戶虧損時,豬價的季節性反彈幅度更為強烈。財富證券預計2018年6月豬價大概率將啟動季節性反彈行情。中長期來看,代表行業補欄積極性指標的二元母豬價格雖大幅下滑,但母豬廠在2016、2017盈利豐厚,行業產能去化不明顯。

在經歷了2018年3月份以來的養殖深虧後,行業提前淘汰母豬的現象或將持續增加,疊加2019年後補欄高峰階段的母豬開始加速去產能,財富證券預計2018年二季度將會是母豬產能的高峰,對應2019年下半年大概率將會是此輪周期的底部,但認為2018年會是養豬類上市公司的相對底部,這是因為豬周期下行的風險已部分提前釋放,而且即使豬周期下行,但對於成長性上市公司而言,強大的融資能力保障了公司扛得住周期下行並在周期反轉時迎來巨大ROE提升。因此,中長期來看,財富證券認為當前時點生豬養殖板塊配置價值顯現。

目前我國生豬產業正處於規模化和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的關鍵時期,上市公司憑借資金、土地、技術和效率的優勢在生豬產業變革中跑馬圈地。雖然豬周期下行階段,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大幅擴張產能並不一定能產生直接的利潤,但只要公司資金扛得住周期下行的虧損期,就會在下一輪周期來臨時迎來真正的量利齊增,搶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基於此,財富證券推薦生豬養殖龍頭溫氏股份(300498.SZ)、牧原股份(002714.SZ),並建議關註成本持續改善、產能快速擴張的彈性標的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股份(002124.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89

應嚴查資本助推房租短期非理性上漲

近期,北京等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租悄然上漲,房租“漲價”風刺激著在外漂泊的年輕人群。如果不采取應對措施,任由租金短期內非理性大幅上漲甚至暴漲,追不上房價的年輕人恐怕連房租也交不起了。

以8月6日至12日的整租租金為樣本,北京的整租平均租金同比增長了15.5%,部分小區從去年年末一路走高,截至7月30日漲幅已近40%。滬穗深等一線城市也同樣呈現這樣的態勢,截至2018年7月,住房租金同比分別上漲16.4%、21.6%和29.7%。二線城市中,南京與濟南的租金環比上漲更為明顯,分別為3.7%與2.4%。

我國房租房價比相對偏低是事實,“畢業季”租房市場需求增多也是事實,但這些都不是房租短期內暴漲的主要因素。實際上,房租短期內“漲價”風的一大主因或者說幕後推手,是各路資本瘋狂湧入房屋租賃領域。與長租公寓運營方推高房價,監管部門對房屋租賃產品金融化缺乏必要監管有關。

在國家倡導“租購並舉”之後,長租市場迅速成為一個被資本競相吹捧的風口。2016年以來,全國陸續誕生了2000多家長租公寓企業,僅深圳就有200~300家。魔方公寓、蛋殼公寓、自如等規模化租賃企業的“跑馬圈地”,也正式進入白熱化狀態。自如今年初宣布完成40億元A輪融資,其估值逾200億元。今年6月,蛋殼公寓也宣布完成7000萬美元B+輪融資。有媒體計算,當前北京約有17000套房源在出租,就算手持資本的巨頭全部以漲價50%掃貨吃下,月均價從5000元漲到7500元計算,年租金總額也不過15.7億元,單單是自如40億融資,就完全有能力推高房租了。

這種長租公寓互聯網運營下的“投資邏輯”,實質上與互聯網企業盛行的“燒錢”模式一脈相承,都是先投入巨資燒錢搶占份額,然後再以壟斷優勢獲取超額利潤。

與此同時,房企也加緊布局住房租賃市場,以萬科、碧桂園為代表的房企巨頭紛紛押註房屋租賃賽道,而互聯網巨頭包括阿里、京東早已沖進了賽場。行業龍頭萬科8月21日明確表示2018年把租賃住宅業務確定為核心。Wind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中有14家企業經營住宅租賃相關業務。

各路資本以其擅長的“燒錢模式”,在房屋租賃市場展開市場份額爭奪。因此,在資本悄然運作下,租房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就是資本爭搶租房房源,取得房屋後裝修升級運營再轉租出去,有的甚至哄擡價格。業內人士也自己揭短,“以自如、蛋殼公寓為代表的長租公寓運營商,為了擴大規模,以高於市場正常價格的20%到40%在爭搶房源,完全破壞了正常房屋租賃市場”。

資本的不斷湧入並未讓租戶從競爭中受益,反而使他們面臨租不起房的窘境。

筆者認為,資本加持下鼓吹的市場化並不應成為房租暴漲的借口,國家應該采取管制租金的辦法。管制租金是國際慣例:2015年,德國議會通過《限制房租法》,將3年內租金漲幅限制從15%降至10%;房東漲租超過指導價20%的算違法,租客有權將房東告上法庭;房東單方面漲租超50%的,被認為是賺取暴利,可判入獄3年。

長租公寓的興起,無疑契合了人們“美好租房”的需求升級。但這不應該建立在租金非理性上漲的基礎上,資本不應為了一己之利而成為房租大漲的幕後黑手。各路資本進入住房租賃市場,絕不能打著“美好生活”的旗號成為哄擡租金、搶占房源的推手。

(作者系資深市場觀察人士)

責編:孫維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68

貿發局設計廊換形象 「小而精」助推港貨

1 : GS(14)@2014-07-14 11:51: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4/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下稱貿發局)經營,專門推廣本港原創品牌產品的「香港.設計廊」將改變形象。貿發局副總裁方舜文表示,為更有針對性去拓展本地品牌,設計廊將嘗試走「小而精」的路線,即店面細而產品統一,店舖設計風格亦會一致,全線以貿發局的白及橙為主色調,讓客人一看就知是賣本港原創。


分主題開小店




5月份在上環元創方開業的第三間設計廊,便採用了「小而精」的新營運方式,將設計廊分成三個主顯門店「時尚潮流」、「衣物服飾」及「手表飾品」,每個主題門店各自出售專門的港貨。方舜文指出,對比起灣仔會展及機場的設計廊「包羅萬有」,主題小店能更有效針對特定客戶群,而且在找舖位和租金方面可以靈活一些。事實上,自從2009年第二間設計廊在機場開業後,過去5年除了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海洋公園等地方設專櫃外,便沒再開過分店。「過去都一直努力想找舖位,但租金實在太貴」,方舜文解釋,所以她認為,改以主題小店模式,亦有利於日後在香港尋找適合的舖位。

不過,設計廊的原意是為本港品牌開拓市場,所以擴張重點還是放在內地為主。今年2月位於上海港匯恆隆廣場的新店開幕,至此北京、廣州及上海的一線城市旗艦店佈局完成,「我們還打算再開7間區域店,目前有青島,10月則會在成都開分店,之後可能考慮杭州、武漢等二線主要城市」,方舜文直言,內地設計廊選址一定要在人流最集中,最熱鬧而又檔次合的商場,像北京店便開在東方廣場,「所以為更有效推廣港貨,旗艦店是抱蝕本心態經營的」。

除了門店,今年3月設計廊也在京東商城開了網店,與2010年在淘寶天貓的網店不同,前者主售中高價港貨,平均單價約數百至逾千元,天貓店則走大眾化路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28

通訊局新設無線物聯網牌 助推智慧城市

1 : GS(14)@2017-12-03 18:17:41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大力推行智慧城市,而物聯網正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通訊局昨日公布,新設無線物聯網牌照,支援物聯網發展,牌照數目不設上限,牌照持有人將可使用920至925兆赫共用頻帶,有效期為5年,當局可視乎情况延長最多5年。

通訊局助理總監(規管事務)卓聖德表示,有別於一般傳送者牌照規管的流動服務,新牌照條款相對較寬鬆,例如來電顯示號碼及轉攜等要求均不適用,而該牌照只授權營辦商提供自動化及機器對機器的數據通訊,不能用作提供語音服務。

卓又稱,任何有興趣人士包括現有電訊持牌人、甚至初創企業即日起可提交申請,目前已有兩家公司向通訊局提出申請。他表示,牌照年費包括10萬元固定費用、基地電台費用每個100至1000元不等,視乎基地數目、每個無線物聯網裝置2元。

下周邀交意向書 指配方法未定

另外,通訊局副總裁(電訊)梁仲賢表示,當局將於下星期開始邀請業界或有興趣人士就使用26GHz 及28GHz提交意向書,為期六星期。他表示,此頻帶為5G 潛在頻帶,希望收集業界意見,協助當局考慮頻譜編配及相關的指導安排。

他又透露,檢閱業界意見後,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就26GHz石及28GHz作5G服務展開公眾諮詢,最快於2019年指配有關頻譜批出首批5G服務。

梁仲賢稱,國際電信聯盟(ITU )將於2019年舉行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決定全球性5G頻譜的編配,5G流動服務有望於2020年在市場推出。被問到電訊局會否以拍賣形式指配5G頻帶,他表示,上述頻帶供應較多,未必會出現競爭需求,故當局對指配方法未有定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09&issue=20171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