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星環保(8011)出售: 詹培忠的說話是否對呢?

前幾日,詹培忠在楊家誠案作為證人,提及他把建星環保(8011,現百田石油)的2.8億股權出售予楊家誠,是利用場外交易以10仙出售,較當時市價43仙,折讓76.75%,之後他在透過澳門賭場,將2,800萬元款項存入詹的澳門賭場戶口。詹先生稱,稱巨額折讓售股予楊家誠為商業決定,「留到現在肯定不到10分1仙」。

現在,筆者想解答3個問題:
1. 詹先生所為是否商業決定?
2. 楊先生是否有獲利?
3. 詹先生「肯定不到10分1仙」論是否正確?

1. 詹先生所為是否商業決定?
根據港交所的披露,詹先生兒子在2007年6月28日減持公司5億股,作價不詳,到現在才知道是每股10仙,即是合共套現了5,000萬。當日楊家誠增持2.8億股,增持價是43仙,筆者相信這批股是同一批股票,但為何楊先生的披露作價這麼特別,相信是有些協議我們不知道的。但是詹培忠說他的收錢方式是「透過澳門賭場,將2,800萬元款項存入詹的澳門賭場戶口」,可能或許就是問題所在。

我相信,其實這批股票這樣賤價出售,其實可能是計劃之一,可能有人先利用成交低落的方式把股價向上提高,之後利用市場拆家,以平價出售股票,由他們發放消息增加此股交投,在交投暢旺下,拆家自然可出售大量股票予散戶,自然大獲其利。根據中央結算紀錄,在2007年7月5日,有人才把股票放入力寶證券,至7月9日,有2.8億股才轉入金利豐金融(1031,前錶準時、邁特科技、黃金集團)旗下的金利豐證券,到7月底,剩餘2.2億股就陸陸續續地售出,當時股價還在40仙以上,可見這班拆家獲利即在1億元以上,不可謂不驚人。所以詹先生的商業決定可能是正確的。

2. 楊先生是否有獲利?
根據觀察,楊先生的股票應該在金利豐證券,對比港交所披露中央結算紀錄,我們有以下發現,整理成表如下:


筆者對比後發現,2007年8月8日和9日的披露應該是弄混了,但沒有人細心比較。至於8月9日的減持和9月11日的減持應該是佔金利豐所有淨減持,8月8日及9月12日也是佔絕大部分。最後,楊先生不計手續費合共套現8,519.11萬元,淨賺5,719.11萬,即104.25%,這只是2個月時間,可見當時的市況細價股是非常好賺的。所以詹生笑指楊炒股「死好運」,真是有點根據。

3. 詹先生「肯定不到10分1仙」論是否正確?
從資料可見,之後這公司的股本分合及供股情況如下:
2010年1月,公司公佈2供1,每股4仙,然後5合1。
2010年7月,公司宣佈2供1,每股合併後10仙(即合併前2仙,現合併後不調整40仙)
2011年4月,公司又2合1,然後1供1,每股12仙(合併前1.2仙,合併後24仙)
2011年7月,公司再2合1。

以現價14.3仙計,經過一次5合1,兩次2合1後,即是20合1,實際價是0.715仙。
如果要以調整後權價計,已經是幾次合併前的-4.59125仙,即是現在的-91.825仙。
綜合來講,詹先生是對的。

綜合來說,他在法庭中說的「我嘅誠信遠遠跨越政府!」,可能在這次是生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337

力保不退市,中國遠洋考慮再度向母公司出售資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659

A股虧損王中國遠洋正考慮向第三度向母公司出售重要的地產資產以實現本年度扭虧的計劃。

據消息人士向WSJ透露,中遠考慮出售的資產包括其上海的集裝箱航運總部大樓,以及在青島的辦公大樓。其中在上海的大樓有25層,樓板面積31000平米,位於黃金地段北外灘。

其他考慮出售的資產還包括在天津和深圳的辦公室。

消息人士稱出售這些資產所獲收益將可能幫助中遠補上今年實現收益的缺口。

由於國際航運業持續低迷,中國遠洋在過去的兩個年度分別虧掉104.5億元、95.6億元,高居A股「虧損王」的寶座。中國遠洋也因此披星戴帽,成為A股市場上最大規模的ST公司。2013年若繼續虧損,將面臨暫停上市。


巨虧之下,中國遠洋不得不忍痛售賣資產。據北青報,今年3月27日,中國遠洋將其持有的中遠物流100%股權出售給大股東中遠集團,獲得一次性稅前收益19.6億元。5月21日,中國遠洋又將其通過中遠太平洋間接持有的中遠集裝箱全部股權售予Long Honour公司。實際上交易兩方的實際控制人同為中遠集團,對於中遠集團而言只是資產從左口袋倒到了右口袋,但對於*ST遠洋來說,交易帶來的盈利才至關重要。券商測算,此舉中遠太平洋帶來約29.07億的未經審計稅前收益,中國遠洋將獲益12.56億元。


兩次售賣資產,為*ST遠洋帶來約30億元的收益,扭虧概率得到提升。但是,2012年中國遠洋全年虧損高達95.6億,全球散貨和集裝箱市場經營環境至今依然惡劣,距離扭虧仍有不小的業績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60

力拓放棄出售Pacific Aluminiu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600

礦業集團力拓(Rio Tinto)週四稱,已放棄出售旗下虧損子公司太平洋鋁業(Pacific Aluminium)。這一決定凸顯了行業低迷期間,礦業公司出售非核心資產所面臨的艱難市況。

力拓2011年就已尋求出售Pacific Aluminium。但週四力拓稱,它未能找到買家,也不會尋求將其分拆給股東。

力拓CEO Sam Walsh說,之前已有一些報價,但均低於力拓的心理價位。他說,力拓不會單純為了出售資產而接受低價格。

現在,力拓決定把Pacific Aluminium重新整合至力拓加鋁集團(Rio Tinto Alcan)。

和世界其他礦業巨頭一樣,力拓也處於投資者壓力之下,他們要求力拓調整其龐大的投資組合,解決債務問題,甚至是返還現金。力拓已經把數十億美元的資產用於出售,但買家寥寥無幾。

Investec分析師Hunter Hillcoat說,大家都希望擺脫非核心資產,來支持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但在目前市場上出售資產並不理想。

但一些分析師對力拓放棄出售Pacific Aluminium的決定評價消極。不久前,力拓剛剛擱置了一項鑽石業務。此外,分析師們也在懷疑力拓能否出售一些更大規模的業務,例如加拿大鐵礦石。

今年以來,力拓已經宣佈或完成了19億美元的資產銷售。此外力拓承諾今年削減20億美元運營費用,明年再削減10億美元。

受鐵礦石、銅及煤炭價格下跌拖累,力拓上半年基本獲利同比下滑18%至42.3億美元,符合分析師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10

為求生存,黑莓宣佈對出售公司持開放立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851

黑莓(Blackberry)已準備考慮通過出售自己求得生存,由於其最新產品BlackBerry 10銷量並不能阻止客戶流失,該加拿大智能手機製造商正謀求戰略轉型。

該加拿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發表聲明稱已成立一個委員會負責研究公司的戰略抉擇問題,所考慮的選擇包括成立合資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或者出售公司

BlackBerry董事會成員Timothy Dattels在聲明中說:

「考慮到我們技術的重要性和長處,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競爭格局,相信現在是探索戰略抉擇的適當時候了」。Timothy Dattels目前負責領導黑莓內部特別委員會。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導聯想曾表示過對黑莓的收購興趣。當時聯想CFO黃偉明曾表示聯想有一個團隊在研究可能收購的工作,其中包括就包括「黑莓」。

而Facebook、亞馬遜、微軟以及華為等其他企業也被分析人士列為有興趣的潛在收購方。

消息後黑莓在紐交所股價收於每股10.78美元,上漲了近10%創下過去1個月來單日最大漲幅。而自6月份發佈利潤預警以來,過去一個月裡黑莓股價累計下跌逾三分之一。

按目前股價計算黑莓市值約為53億美元,遠遠低於僅3年前高達410多億美元的估值。

路透上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黑莓首席執行官Thorsten Heins和公司董事會越來約傾向於接受私有化的想法,這能給他們提供喘息的空間,得以避開公眾的目光解決內部問題。

養老基金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委員會首席執行官Mark Wiseman上週曾表示,如果黑莓決定私有化,他將會考慮投資。

但黑莓的命運可能最終取決於加拿大政府,該國對外國投資者收購本國企業進行嚴格審核。加拿大政府沒有對黑莓的聲明做出評論,但是政府發言人James Moore希望改公司在探索新戰略選項中取得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27

美孚或向中石油出售伊拉克最大油田部分權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153

WSJ的兩位消息人士稱,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週三已向伊拉克當局徵求意見,詢問能否將該國最大油田的部分股份出售給中石油。

在出售給中石油股份前,美孚需要想伊拉克當局徵詢意見。之前,該國政府也對美孚與北部半自治的庫爾德人獨自達成開發石油的協議感到不滿。

相反,伊拉克政府與中石油達成協議將深化中國在該國的投資

消息人士稱,美孚已正式向伊拉克政府發出申請,希望將持有West Qurna-1油田60%股份中的一半出售給中石油

在伊拉克石油部通過這項出售計劃之前需要得到該國內閣的支持。

一位消息人士稱:「這大概需要兩週的時間。」

兩位消息人士均沒有對埃克森的股份進行估值,其中一位稱,該公司希望繼續運營該油田。

中石油的一位發言人稱,該公司希望擴大海外油氣投資

West Qurna-1潛在產油量為300萬桶/日,可與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油田相匹敵。美孚與殼牌(持有該油田15%的股份)正繼續開發該油田。目前,該油田產量為51萬桶/日,預計年底將達到60萬桶/日

2011年,美孚與Kurdistan地區簽到石油開放協議,是國際石油巨頭首次與該地區簽署協議。隨後,Chevron Corp、Total SA等也相繼效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63

嘉能可Xstrata或最多減記70億美元資產,並向中國鋁業出售銅礦項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414

當Glencore Xstrata Plc公佈上半年財報時,市場預計該集團會減記從Xstrata獲得的資產,減記最大規模為70億美元

路透援引分析師們和一位業內人士稱,該集團減記資產的規模在50-70億美元,大部分是從Xstrata獲得的資產

鎳資產和Xstrata在New Caledonia地區的50億美元的Koniambo項目可能會首當其衝,因為鎳的價值已經比2007年峰值時的1/3還低,且供給持續大於需求。

但是,銅項目等其它資產價值也可能被減記。銅項目是Xstrata未來礦產和擴張的重要途徑。

之前,彭博的兩位消息人士稱,中國鋁業旗下銅業務子公司正在考慮標購Glencore Xstrata Plc在秘魯的一個項目。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在為中鋁礦業國際可能收購Las Bambas銅礦提供諮詢服務。

Las Bambas銅礦定於2015年投產,至少前五年的設計產能為每年40萬噸。Xstrata在1月份表示,正投入52億美元建設該礦

與中國簽署的協議規定嘉能可到明年9月30日之前將Las Bambas項目售予中國商務部批准的買家。

Glencore同意出售秘魯這一項目以獲得中國監管機構批准其290億美元收購Xstrata Plc的交易,這項交易已在三個月之前完成。BMO Capital Markets對該項目資產的估價為65億美元,而Liberum Capital Ltd.的估價為44億美元。

截止7月底,中鋁礦業的負債權益比率已達到77%,它可能需要使用銀行貸款來完成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49

華平大手筆出售旗下資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497
財富雜誌:今年五月,阿波羅總裁首席執行官曾表示說自己公司將賣掉一切可以變賣的資產,這到更像華平投資集團這幾天的所做作為:
 —同意將持有的高檔連鎖百貨集團Neiman Marcus股份作價60億美元出售給Ares Management和加拿大養老基金。Neiman Marcus集團是華平和TPG在2005年以51億美金購入的,華平在這筆投資中的回報率超過150%。
—Aramark (總部在費城)遞交IPO文件,華平在2006年聯手其他三家PE參與了其63億美元的收購。華平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持有21.5%的股份。預計最終IPO的融資金額會超過1億美金,同時看到併購發生也不要意外。
—Endurance International Group Holdings(總部在伯靈頓,這家公司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云端服務)準備IPO。大約兩年前,華平和高盛買下了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權,該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和2013的上半年的收入都已翻番。
這可謂是華平的大手筆退出行動。 華平在四個月前把博士倫以78億美金賣給Valeant Pharma後,行事比較低調,而此前比較大的買賣是讓旗下Sophiris Bio遞交IPO申請。

這也許並不讓人意外。如同黑石讓希爾頓提交IPO申請一樣,PE們都清楚退出窗口可能會突然關閉。所以像華平或阿波羅這樣的公司不願持有資產過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49

1986年6月24日: 生力啤(0236)曾經出售上市公司地位,但告吹

1986年,生力啤(236)當時持股的主要股東立瑞利曾希望把上市公司70%股權出售予經營百威品牌的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 ,2008年歐洲釀酒集團英博集團購入該公司,再更名為安海斯-布希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簡稱為AB InBev),並把所得資金增購菲律賓生力啤母公司。但後來因為菲律賓政府否決增購母集團購入菲律賓生力啤母公司,故收購最終失敗,並維持現狀。當年購入這公司可視為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有戰略價值,但現時中國啤酒市場都飽和了,香港生力啤的規模已相當細小,在產業價值不大,但上市地位值錢,所需的財力不多,但為何又沒有人願意購買呢?

要收購的人,是不是母公司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這就不得而知了。但個人認為,這個品牌仍是有一定價值的,但仍是視乎母公司的想法如何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82

中石化集團擬出售加拿大兩最大頁岩氣田半數權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250

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北美董事長馮志強向路透表示,中石化打算出售其在加拿大兩個最大頁岩氣田的半數權益,以分散成本及加快開發。

「我們不只是買家,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來優化資產。沒有哪一家國企的任務是光買資源,規模很重要,而能賺錢的規模更加重要。」

中國石化集團正在為Montney和Duvernay兩頁岩氣田尋找平等股權合夥人。這兩處礦區位於加拿大西部,共計面積約50萬英畝(2,023平方公里),是中國石化在2011年以逾20億美元購入的Daylight Energy資產之一,並隨後進行了擴展。

出售股權可能在加拿大產生正面效應。今年稍早,中國國有企業中海油完成對加拿大油氣公司Nexen的151億美元收購,引發了激烈的政治辯論和政策抵制。

馮志強拒絕為該部分礦區股權標價,但表示總的可採儲量範圍在數十萬億立方英呎左右。

「由於勘探成功和收購價低廉,中國石化已經將Montney的價值『翻了多倍』,但是將這種非傳統資源開採所需的鑽探任務過於繁重,中國石化無力獨自承擔。中國石化希望維持運營者身份。」

中石化迄今已投資約100億美元在加拿大,約佔其整體海外投資的14%。中石化在加國兩大主要併購對象為重質油製造商Syncrude和以頁岩氣為主的Daylight Energy。這兩家企業每日為中石化生產相當於7萬桶。但這和中石化每日從國際市場買進的近500萬桶相比,僅是杯水車薪。

馮志強表示,由於開發成本非常高,且美國頁岩榮景後天然氣價格疲軟,Syncrude迄今所產生的報酬率低於預期,而Daylight的現金流仍然為負。

儘管如此,中石化仍希望未來幾年在加拿大加速拓展。中國在上月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淨進口國。加拿大石油儲量在全球名列第三僅次於沙特和委內瑞拉,而且可能是中國未來穩定且主要的供應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62

Facebook計劃第二次公開發售 紮克伯格本人出售23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970

Facebook計劃進行7000萬股股份的第二次公開發售,其中,CEO紮克伯格將出售價值23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但鑒於還將購回6000萬股B類股,紮克伯格對投票權的控制只會輕微減少。 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將出售4140萬股該公司股份,價值約23億美元,此次出售是Facebook公開出售7000萬股A類普通股計劃的一部分。 周五美股開盤前,Facebook股價下跌4%至每股53.54美元。 路透社引述Facebook在一份文件中稱,通過此輪出售股份,紮克伯格的股份占比(投票權)將由此前的58.8%降至56.1%。 但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此輪發售過後,紮克伯格對投票權的控制將由65.2%降至62.8%。 Facebook還表示,預計紮克伯格會用此次股份出售的大部分凈收入來納稅,這些稅務與購買6000萬股B類股份相關。 每一股A類股份都具有1個投票權,而每一股B類股份則對應10個投票權,且任何時候都可以轉換成A類股份。 除了紮克伯格之外,董事會成員Marc Andreessen也將出售手中165萬股A類股份。 摩根大通、美銀美林、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萊銀行負責此次公開發售的賬簿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