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政部第二批PPP示範項目來了 主要涉及水務交通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199.html

財政部第二批PPP示範項目來了 主要涉及水務交通業

經濟觀察報 2015-09-06 10:35:00

財政部的第二批PPP(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示範項目已經評審完畢,並將會於近期公布。

財政部的第二批PPP(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示範項目已經評審完畢,並將會於近期公布。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對於第二批示範項目,財政部將會實施以獎代補的形勢進行獎勵。

相較於第一批示範項目,財政部對第二批項目設定了更為嚴格的申報流程和審批標準,從中也可以看到財政部對未來推廣PPP項目的整體思路。

相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第二批示範項目是從700至800個上報項目中評選出來,主要涉及行業是水務、交通、市政、社會(公共)行業。與第一批示範項目最大的區別是,有了一套相對嚴格的標準和篩選流程,財政部出臺了十余條更加具體的項目打分標準,而且項目質量更高。

大嶽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做示範項目從政府本意來說是形成一批規範的、具有可推廣可複制性的項目。這又在實踐中對PPP本身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也有助於解決PPP項目的老大難問題,對地方政府遵守契約也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增設標準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財政部給第二批PPP示範項目的評選設置了十余項標準。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次在財政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將打分的專家在里面封閉了一個星期。據悉,這次第二批示範項目,大部分省市都報了,除去一個市和一個自治區。

今年6月底,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上報第二批示範項目,要求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篩選征集適宜采用PPP模式的項目,加快建立項目庫。

相較於第一批示範項目,第二批項目的要求更加細化,例如通知明確: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於10年。對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的項目,通過保底承諾、回購安排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的項目,財政部將不予受理。

為此,財政部要求第二批PPP示範項目建立“能進能出”的項目示範機制,對已列入示範項目名單的項目,如項目交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不能采用PPP模式,或一年後仍未能進入采購階段的,將被調出示範項目名單。

8月31日,財政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範項目督導會議,對第一批示範項目進行督導小結和經驗交流,對第二批示範項目進行動員部署。而在開會之前的兩周,關於PPP的評審工作已經完畢。“和第一次項目相比,這次PPP申報強調了PPP項目物有所值的定性評價,沒有再提定量評價,避免了PPP項目申報走形式的現象,從項目審批上有利於篩選優質項目。這是避免地方政府為了爭取優惠條件而刻意申請做PPP的現象。”金永祥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經濟觀察報還了解到,第二批示範項目的標準之一是項目定性評審主要審查項目的合規性,具體包括主體合規性、客體合規性、程序合規性三部分內容。項目相關參與主體是否合規首先就是要看國有企業和融資平臺公司不能作為政府方簽署PPP項目合同的,其次對於未按國辦發42號文要求剝離政府性債務、並承諾不再承擔融資平臺職能的本地融資平臺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的,都不能選為示範項目。“國有企業和融資平臺作為政府方簽訂PPP合同的,這次是不能選為示範項目。”一位相關PPP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標準還有要看適用領域,是要看是否屬於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領域;對於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實施、合作期限低於10年、采用保底承諾、回購安排、明股實債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的也不能作為PPP示範項目。

在這次評審中還有增加了一項標準,那就是財政中長期的可持續性,也就是是否按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論證方法和過程是否科學;每一年度全部PPP項目需要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是否超過10%。項目采用PPP模式的適用性。項目是否按要求開展物有所值評價,項目采用PPP模式與傳統政府投資模式相比是否能夠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數量和效率,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不過,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其實在第二批上報的項目中也有不少的項目並沒有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

這次項目的篩選標準將PPP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作為一個單獨指標——PPP存量項目是否能夠有效化解地方債務,對可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金額和占比等做出估算。

質量提高

財政部對於第二批示範項目的評選,與第一批相比,不論是項目標準、項目質量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金永祥參加了第一次示範項目的評選,他告訴經濟觀察報,第一批示範項目,一開始財政部征集了一批項目錄,但是地方政府上報項目並不踴躍,只上報了個66項目。“但是上報的質量不行,選了20個項目要求地方政府補充材料,同時繼續征集項目。後來一共征集了120個項目,在財政部的PPP中心選了一天,最終挑選了30個。”金永祥告訴經濟觀察報。

除了江蘇和安徽很積極外,第一批地方申報項目並不是很積極,而且項目的總體質量不高,文件的規範性也參差不齊。

財政部在第一批示範項目建設完成後,財政部將組織專家對前期實施情況進行驗收,重點審查示範項目是否符合PPP模式的必備特征。符合PPP模式特征的,將作為實施範例進行推廣。不符合PPP模式特征的,財政部將督促實施單位進行整改,或不再作為示範項目推廣。

此後,財政部對第一批示範項目進行了督導,財政部的督導小組由14個司局組成,共設立4個督導小組,進行分省督導。進行督導的10個省市為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青島、重慶、陜西;督導對象為財政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PPP項目實施機構、項目社會資本參與方、中介機構和融資提供方等。

相較於第一批示範項目,財政部對第二批項目設定了更為嚴格的申報流程和審批標準,從中也可以看到財政部對未來推廣PPP項目的整體思路。

金永祥認為財政部第一次抓示範項目,更主要是依賴評選專家的經驗,這也某種程度上導致第一批示範項目中有些到現在都還沒啟動。“但是第一批示範項目對PPP的推動作用很大,這是為什麽第二批示範項目這麽積極,示範項目等於中央給予增信了,項目和金融機構都很踴躍。”金永祥說。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17

楊元慶:聯想最主要幾樁並購都發生在美國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4/152117.shtml

楊元慶表示,聯想最主要的幾樁並購都發生在美國市場,過去十年我們在美投資累計超過70億美元。並購容易整合難,通過成功地消化這些並購對象,聯想從一家年營業額30億美元的中國公司,成長為在全球16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營業額463億美元的全球化公司。

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資源全球配置的時代,因此我們並購時看重的是對象的能力,是人才,所以並購後不但不會簡單地對並購業務的核心能力進行裁撤或搬家,反而會大大強化,充分利用。

以下是楊元慶現場發言實錄:

尊敬的習主席,保爾森先生,姜增偉會長,大家好:

很高興能有今天這個寶貴的發言機會。中美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彼此企業在對方市場發展都有大量機會,也能給對方市場做大的貢獻。聯想是一家源自中國的跨國企業,是中國企業國際化走得比較早,也是實施大型跨國並購做得比較好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幾樁並購都發生在美國市場,包括2005年對IBM個人電腦業務,去年對IBMx86服務器業務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的並購。

並購容易整合難,通過成功地消化這些並購對象,聯想從一家年營業額30億美元的中國公司,成長為在全球16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營業額463億美元的全球化公司,現在我們是全球個人電腦的銷量冠軍(全球每賣5臺電腦,就有一臺是聯想的),在服務器和智能手機市場也名列前茅。

並購使我們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大幅增長,十年間僅中國市場的營業額就增長了5倍,稅收增長了6倍多,員工增長了4倍達到4萬,成功地將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科技產品帶向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市場。

與此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這是一個資源全球配置的時代,因此我們並購時看重的是對象的能力,是人才,所以並購後不但不會簡單地對並購業務的核心能力進行裁撤或搬家,反而會大大強化,充分利用。

今天,ThinkPad筆記本的核心研發還是在橫濱和羅利,摩托羅拉仍在芝加哥和矽谷,Systemx服務器還是在北卡。同時我們又會充分利用我們的固有優勢,像在中國的生產制造,以及卓越運營和高效供應鏈的優勢,這樣更利於把原來虧損的業務扭虧為盈。像Think PC業務並購時年虧損2億美元,現在年盈利超過10億美元。

這樣的優勢互補、全球資源布局,起到了1+1>2的作用。讓我們在更多的市場上,不管是在類似於美國的成熟市場,還是類似於中國的新興市場,我們都能更得心應手。比如我們把IBM原來只用於商用電腦的先進技術擴展到消費領域,使我們消費電腦的份額從10年前的2%成長到到現在的20%,全球第一。十年前,完成IBM PC並購時,合並業務規模是130億美元,而去年僅PC業務就達到了330億美元。這使我們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並購對象所在國的經濟貢獻也逐年增加。過去十年我們在美投資累計超過70億美元,現在不僅年銷售額達到70億美元,每年在這里采購價值15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雇傭了5000多名本土員工,並且還在美國本土進行部分生產制造。

此外在成長為全球化企業的過程中,我們也逐漸把握了什麽是跨國企業的行為標準、社會責任,如何做受人尊敬的合法公民。我們不但把全球各地的聯想和第三方的創新成果通過全球銷售平臺,推廣到更多市場,更廣泛的人群,而且帶動各個市場對知識產權、對創新的尊重。像在中國,聯想是第一家率先在所有消費類電腦中預裝微軟正版操作系統的廠商。

基於這樣的經驗和體會,我們特別希望中美兩國政府進一步增強互信,給兩國企業在彼此市場遵循市場規則發展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也希望政府秉持開放、公平、透明的態度,為企業跨國並購提供更好的舞臺。最後,希望政府能營造尊重知識產權,打擊盜版,鼓勵創新的氛圍,相信這對雙方企業都是有好處的。

版權聲明:本文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951

2007年中國主要銀行貸款業務分佈 (29 Aug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iMon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66

陳德霖:離岸人民幣存款準備金新規主要影響跨境資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502.html

陳德霖:離岸人民幣存款準備金新規主要影響跨境資金

一財網 秦偉 2016-01-18 18:39:00

“香港從來沒有實施存款準備金,對離岸人民幣征收存款準備金作為央行的逆周期管理措施,主要影響跨境資金流動的規範,不影響香港本身銀行體系的運作。”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強調,

在去年推出一系列措施逐漸收緊離岸人民幣供給後,央行再拋新的流動性管理措施。

1月17日,央行下發《關於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存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的通知》,計劃自1月25日起,對境外參加行存放在境內代理行等境內銀行的境外人民幣存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周浩認為,新規的出臺,短期可能有意提高離岸人民幣(CNH)利率以提高做空人民幣成本。

“香港從來沒有實施存款準備金,(對離岸人民幣征收存款準備金)作為央行的逆周期管理措施,主要影響跨境資金流動的規範,不影響香港本身銀行體系的運作。”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強調,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跨境資金要遵守內地法規,在香港的資金則要遵守香港的規矩。

CNH流動性趨緊?

上周,CNH同業隔夜拆息一天之內飆升5倍至66.82%的歷史高點,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驟然趨緊。市場擔憂,央行對離岸人民幣在境內清算行或代理行存放的資金征收存款準備金,可能令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進一步緊縮。

“如果說央行征收存款準備金對於離岸人民幣市場有任何影響,那可能就是不鼓勵離岸銀行減少在岸人民幣資金,這反而會改善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法國興業銀行亞洲(除日本外)利率策略主管張淑嫻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但具體影響取決於離岸參與行使用原本存放於清算行的人民幣資金的靈活度,以及從清算行傳導至參與行的額外成本。

CNH同業隔夜拆息在上周二突然飆升後已經明顯回落。根據財資公會的數據,1月18日隔夜拆息已經降至1.78%,其他時間段的拆息水平也有所下降,一周、兩周、一個月、兩個月及三個月期同業拆息分別回落至11.90%、12.75%、11.84%、10.64%和9.75%。

“離岸拆借利率已經基本回到正常水平,較長期間的拆借利率還比較高,不過隨著市場平穩,也會回到正常水平。”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嶽毅指出。

陳德霖表示,去年8月1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了較大波動,最近一兩周再度出現類似情況,當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前景和走勢感到不明朗時,自然會影響到他們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香港人民幣存款資金池縮小,有時就會造成流動資金短缺,令同業拆息上升,”陳德霖強調,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仍然順暢運作,金管局也有備用流動資金安排,幫助銀行在資金短缺時解決短時間支付能力。

根據新規,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人民幣存款,執行境內代理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港澳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中國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和珠海市中心支行清算賬戶人民幣存款、其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存放境內母行清算賬戶人民幣存款參照執行。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作為穩定人民幣匯價的措施,從市場長遠發展來看,央行對離岸人民幣征收存款準備金有正面影響,從政策目標來看,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一直順暢。

港元市場繼續波動

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變動,不僅引發CNH銀行間拆息的波動,也令港元匯率隨之受到影響。經歷本月初的劇烈波動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企穩,但近期港幣匯率則持續走弱。

“港幣匯率的偏軟有很多原因,有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有香港經濟發展緩慢、房地產等資產價值受到美元加息的影響,令市場信心發生變化。”嶽毅分析指,但香港仍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離岸人民幣存款規模仍有8000多億元,能夠抵禦資金外流的擔憂並維護匯率的穩定。

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港元對美元匯率在7.75~7.85的區間內波動。1月18日早間,港元對美元匯率在亞洲時段持續偏弱,一度跌穿7.8,低至7.8003,為4年多來的低位。

陳家強解釋稱,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令港息和美息差距擴大,可能導致資金流走,因此近日港元匯率轉弱是正常表現,政府並未發現有投機盤炒作港元匯率,市場無須過分擔心。他補充稱,若資金加快流出香港,可能令香港加息速度提快。

在港元對美元匯率走弱的同時,港元銀行間拆借利率出現上升趨勢。香港財資公會數據顯示,香港3個月期香港銀行間同業拆息(Hibor)上漲3個基點至0.44871%,為2010年7月以來最高。1個月期Hibor上漲4個基點至0.26752%,為2013年1月以來最高。張淑嫻認為,近期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情緒變化是影響港幣利率變動的主要原因,但銀行間港元流動性仍然充足,並沒有跡象顯示銀行體系流動性變緊。

“過去幾年,我們有1300億美元流入,隨著利率正常化一定會有資金流出,港元利率會上升。”陳德霖指出,在香港貨幣發行制度下,香港利息的正常化有一個必經過程,過去流入香港的資金要逐步流走,在港元匯率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時,金管局就會入市賣美元並買入港元,這個做法就會讓貨幣基礎逐漸減少,令香港的利率上升貼近美息。他強調,香港具有充足資金,就算有大規模資金流走,香港的利息上升過程都不會太急速,市場不必過分擔心。

離岸人民幣匯率剛剛企穩,港幣匯率便開始走弱,市場猜測有部分投機盤押註香港聯系匯率制會發生改變,也有市場人士猜測離岸人民幣空盤轉向港元。陳德霖表示,港元外匯市場是一個完全自由開放的市場,有些參與者沽出港元是為對沖風險,有些則是純粹炒賣,但無論市場參與者目的如何,金管局對於穩定港元匯率的決心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香港無意也沒有計劃改變現行的聯系匯率制度。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55

全球主要城市酒店價格普漲 上海、北京進入最便宜城市之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164.html

全球主要城市酒店價格普漲 上海、北京進入最便宜城市之列

一財網 樂琰 2016-01-24 10:53:00

2015年除吉隆坡和里約熱內盧之外,全球主要城市酒店價格普漲。紐約、東京、邁阿密、華盛頓的酒店均價較2014年均上漲20%以上。新興經濟體的酒店價格上漲更為迅猛。墨西哥城以56.41%的幅度領漲全球,達875元。上海、北京的酒店均價較2014年漲幅也超過了20%。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月24日獲悉,全球酒店解決方案提供商HRS出爐2015年全球酒店價格監測數據,根據HRS酒店預訂系統中的數據(包括企業商旅用戶和個人用戶的訂單),對全球18個國際城市及大中華區12個主要城市的酒店價格趨勢進行分析顯示,全球酒店價格普漲。2015年紐約的1~5星級酒店均價達到每晚人民幣1893元,為全球最貴。這一數字比2014年的高出28.57%,比第二位的華盛頓高出416元。其他位列全球酒店最貴的五大城市還包括東京(1233元)、悉尼(1219元)和新加坡(1197元),它們均為亞太地區的城市。

從全球來看,吉隆坡的酒店均價為全球主要城市中最低的,2015年平均只需要花費480元就可在吉隆坡住上一晚。值得註意的是,上海、北京亦屬於全球酒店最便宜的城市之列,上海2015年的酒店均價為645元,北京為631元。

從價格變化幅度的角度,2015年除吉隆坡和里約熱內盧之外,全球主要城市酒店價格普漲。紐約、東京、邁阿密、華盛頓的酒店均價較2014年均上漲20%以上。新興經濟體的酒店價格上漲更為迅猛。墨西哥城以56.41%的幅度領漲全球,達875元。印度孟買次之,漲幅為32.93%,達782元。上海、北京的酒店均價較2014年漲幅也超過了20%。

受大宗商品價格蕭條、國內消費萎靡等影響,巴西正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2015年里約熱內盧的酒店均價全球跌幅度最大,達到10.12%。同樣,受累於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貨幣貶值,馬來西亞城市吉隆坡的酒店均價下跌5.63%。

下圖為全球主要城市1~5星酒店價格表

全球主要城市

1~5星酒店房價

(元人民幣/晚)

與2014年相比

Bangkok 曼谷

¥545

+ 31.03 %

Beijing 北京

¥631

+ 22.22 %

Buenos Aires 布宜諾斯艾利斯

¥746

+ 13.04 %

Cape Town 開普敦

¥782

+ 2.83 %

Dubai迪拜

¥1,054

+ 18.55 %

Kuala Lumpur吉隆坡

¥480

-5.63%

Mexiko City 墨西哥城

¥875

+ 56.41 %

Miami 邁阿密

¥1,104

+ 27.27 %

Mumbai 孟買

¥782

+ 32.93 %

New York 紐約

¥1,893

+ 28.57 %

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

¥1,083

- 10.12 %

Seoul 首爾

¥903

+ 11.50 %

Shanghai 上海

¥645

+ 28.57 %

Singapore 新加坡

¥1,197

+ 11.33 %

Sydney 悉尼

¥1,219

+ 4.29 %

Tokyo 東京

¥1,233

+ 27.41 %

Toronto 多倫多

¥889

+ 10.71 %

Washington 華盛頓

¥1,477

+ 21.18 %

數據來源:HRS

價格統計基於未取消的預訂,包括企業預訂和公眾預訂。

時間: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

HRS數據顯示,在整個大中華區,港澳地區的酒店價格最貴,1~5星級酒店的均價在千元以上,澳門的數字為1821元,香港為1154元。內地的上海(645元)、北京(631元)、深圳(617元)緊隨其後,居於大中華區酒店最貴的五大城市之列。在被統計的大中華區城市中,杭州的酒店最便宜,均價為445元。

值得註意的是,杭州是大中華區唯一酒店均價較2014年有所下跌的城市,跌幅為3.13%。與全球趨勢一致,大中華區主要城市的酒店均價較2014年成普漲態勢。其中澳門相較於2014年的上漲幅度最大,達到90%以上。廣州酒店均價則領漲中國內地,上漲42.22%,達459元。其他漲幅較高的城市還包括深圳(30.30%)、成都(29.31%)和上海(28.57%)。

下圖為大中華區主要城市1~5星酒店價格表

大中華區主要城市

1~5星酒店房價

(元人民幣/晚)

與2014年相比

Beijing 北京

¥631

+ 22.22 %

Chengdu 成都

¥538

+ 29.31 %

Dalian大連

¥509

+ 24.56 %

Guangzhou 廣州

¥459

+ 42.22 %

Hangzhou 杭州

¥445

- 3.13 %

Hong Kong 香港

¥1,154

+ 13.38 %

Macao 澳門

¥1,821

+ 90.98 %

Nanjing南京

¥509

+ 18.33 %

Qingdao青島

¥509

+ 16.39 %

Shanghai 上海

¥645

+ 28.57 %

Shenzhen 深圳

¥617

+ 30.30 %

Suzhou蘇州

¥523

+ 28.07 %

數據來源:HRS

價格統計基於未取消的預訂,包括企業預訂和公眾預訂。

時間: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88

路易·威登換新代言人背後:零售網絡不再是奢侈品牌增長主要推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90.html

路易·威登換新代言人背後:零售網絡不再是奢侈品牌增長主要推力?

一財網 劉瓊 2016-02-14 18:48:00

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發布最新《2016奢侈品行業展望報告》顯示,千禧一代已成為奢侈品市場的新目標群體。數字化以及中國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同樣刺激奢侈品行業的變革。

在路易·威登最新的2016年早春“Series 4”廣告當中,這個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有了新的代言人。

不再是安吉麗娜·朱莉、斯嘉麗·約翰遜、麥當娜,也不再是中國的範冰冰,而是系列遊戲《最終幻想》的虛擬角色雷霆(Lightning)披掛上陣,以帥氣的造型演繹了路易威登箱包、服裝系列作品。

什麽?不知道雷霆?

暴露年齡的你可能還會質疑為什麽這位虛擬人物取代了LV慣常使用的最當紅女明星作為代言人。

《最終幻想》系列遊戲是日本的國民PRG(角色扮演遊戲)之一,雷霆(Lightning)是遊戲《最終幻想13》中登場的主角,一位精通劍術、射擊、格鬥、魔法等技藝的內在堅韌的女性角色。因為遊戲的大賣,以及《終極幻想》逐漸形成超級IP的過程,雷霆也成了全球玩家熟悉的女明星。

系列遊戲《最終幻想》虛擬角色雷霆為路易·威登代言(網絡資料圖)

此舉說明,百年奢侈品老牌LV多麽渴望擁抱年輕市場,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尤其是亞洲市場的年輕人。

實際上,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Altagamma)在米蘭舉辦的“Altagamma Consumer and Retail Insight”論壇上發布最新的《2016奢侈品行業展望報告》也顯示,千禧一代已成為奢侈品市場的新目標群體。而刺激著奢侈品行業變革的還有,數字化以及中國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

千禧一代是奢侈品市場的未來

不僅是LV用動漫角色這樣年輕人喜歡的形象作為代言人,一些奢侈品牌還用低齡化代言人照顧消費群體,LVMH集團旗下的腕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還宣布1987年出生的“小鮮肉”李易峰成為其品牌大使,暗示品牌年營銷策略年輕化調整。

上述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報告認為,千禧一代(18-34歲的消費者,約23億人)是奢侈品市場的未來。共同發布上述報告的知名管理咨詢公司BCG的董事總經理和合夥人Antonio Achille表示,千禧一代是全球性消費者,他們對數字化具有高度敏銳的感知能力,樂於接受新產品,對可持續概念漸趨敏感,不易沈迷於徒有其表的品牌。

“奢侈品客戶尤其是‘千禧代’更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期待奢侈品品牌給予更多的關照和註意力,他們尤其希望獲得認同和理解,喜歡VIP待遇、個性化銷售和定制化產品”,巴黎HEC商學院奢侈品品牌管理和營銷教授Gachoucha G. Kretz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因此品牌應該提供給客戶更流暢的購買體驗,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就像寒暄一般,給顧客一些‘額外’的體驗,從而從眾多競爭品牌中脫穎而出。”

而從宏觀數據來看,2015年全球奢侈品消費者共計4億人,總消費支出達8450億歐元;預計到2022年,奢侈品消費者總人數將上升到4.8億,總消費支出將達到1.13萬億歐元。

更重要的是,上述報告顯示,越來越成熟的奢侈品消費者更加關註產品的品質、獨有性和工藝,而可持續發展性也首次成為消費者的根本訴求之一。根據BCG的調查,2/3的消費者強調產品的獨特性;17%的消費者強調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性;約有28%的品牌面臨著失去獨有性的風險;約28%的消費者(特別是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的人)已經對個人奢侈品感到厭倦,越來越多地轉向體驗式奢侈消費。

零售變局的刺激因素

“千禧一代正在刺激著奢侈品行業的變革,數字化以及中國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也是重要因素。”Altagamma副主席Armando Branchini表示。

上述報告顯示,從2004年到2014年,奢侈品行業73%的銷售額來自品牌專賣店,顯示出奢侈品牌逐漸向零售商角色轉變的趨勢。

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奢侈品市場的成長一直是通過零售網絡的擴張來實現的。但是,巴黎銀行全球奢侈品部門總經理Luca Solca認為,隨著新銳奢侈品牌的興起,未來零售網絡的擴張將不再是品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或許是看到這樣的趨勢,一些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從前些年在華門店的高速擴張,到現在謹慎開店,以及不斷調整店鋪布局,甚至有些品牌關閉了部分門店。路易威登是2015擴張放緩明顯的品牌之一,其在廣州、哈爾濱和烏魯木齊關閉了3家門店,並在2016年還繼續有門店收縮的計劃。另據媒體報道,因為要重新調整中國旗艦店的安排,Dior和Gucci也各關閉了一家成都的門店。

比零售網絡擴張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實體店面的經營效率和投資回報率。Solca還指出,價格上漲似乎並不能有效地發揮杠桿效力,定價力越來越不重要。奢侈品公司應專註於嚴控資本支出,提高成本效益,關註坪效和庫存,增強品牌和產品的吸引力,提升數字化能力。

實際上,多家奢侈品牌都在進行數字化方面的嘗試和努力。營業額占LVMH集團總銷售額350億歐元一半的,法國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總裁Micheal Burke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訪時就透露,將在2017年推出第一個智能產品,智能行李箱,“這樣的手提箱永遠也不會丟了”。

很多奢侈品品牌已經在加速它們的數字化進程。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聯合意大利奢侈品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發布了《2015數字奢侈品體驗報告》顯示,頂級奢侈品牌如Dior、Cartier和Chanel,電商所占的市場份額僅3.6%;在數字領域野心勃勃、蓄勢待發的奢侈品牌如Burberry,猛增至7.5%;輕奢品牌如Michael Kors、Longchamp的市場份額更高,占8.5%。

Gachoucha G. Kretz教授也認為,在零售方面,奢侈品品牌似乎來到了一個拐點,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因為全新的網絡和數字用戶習慣已經改變了奢侈品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零售也需要適應這些變化,將網絡特性融入實體銷售。”

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占奢侈品市場的7%,而中國消費者占總奢侈品消費人數的30%。去年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支出為1000億歐元,較2012年增長了43%,其中70%以上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國外。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78

3月主要城市樓市成交創新高 天津杭州二線城市火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4/4769720.html

3月主要城市樓市成交創新高 天津杭州二線城市火爆

一財網 林小昭 2016-04-01 16:28:00

4月1日,易居研究院發布的《30個典型城市住宅成交報告》顯示,3月份,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56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3.0%,同比增長82.9%。3月份市場成交創下了歷史月度最高水平。

在樓市刺激政策頻出的情況下,3月份市場成交繼續升溫,成交量創下近年新高,其中二線城市成交最為活躍。

成交創歷史新高

4月1日,易居研究院發布的《30個典型城市住宅成交報告》顯示,3月份,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56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3.0%,同比增長82.9%。3月份市場成交創下了歷史月度最高水平。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東部城市18個、中部城市7個、西部城市5個。

在這30個城市中,有29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而深圳略有小幅下跌。杭州市場最火爆,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322.1%。天津市場其次,增幅達到260.7%。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杭州和天津這兩個城市成交火爆,和周邊上海、北京房價上漲後,當地購房者購房情緒上升有關。從中短期樓市投資的安全性來看,杭州和天津市場或優於上海和北京。而深圳市場略有下滑,和深圳此前幾個月市場交易活躍,目前深圳房價處於高位盤整等有關。

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中一直比較平穩的廣州,市場也十分不錯。中原地產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3月廣州一手樓市網簽面積已達98.71萬平方米,成交量較2月翻倍,並超越農歷年前的1月,繼續維持高位水平。

“春節後確實比節前好太多了。在春節之前,我們的樓盤還不怎麽好賣,但節後就完全不一樣。”廣州一家大型開發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該公司3月份新開盤的一個樓盤一下子就賣光,價格也比之前上漲了12%。

同時,30個城市中,有25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同比增長態勢,其他5個城市則有所下跌。總體上看,今年3月份的市場交易要比去年同期更熱。

二線城市最火爆

分城市類別來看,3月份,一二三線30個典型城市成交同比增幅曲線的走勢一致。其中,一線城市的同比增幅由2月的33.6%擴大至73.5%,二線城市由2月的36.9%擴大至96.4%,三線城市則由2月的14.6%擴大至37.1%。3月份三類城市的同比增幅均呈現了擴大的態勢,這和市場交易異常活躍有關。

這其中,二線城市的表現頗為引人關註。3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82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60.6%,同比增長96.4%。嚴躍進說,二線城市購房政策要比一線城市寬松,而且房屋均價也明顯低於一線城市,所以購房者會積極認購、加速成交。這使得同比增長態勢較為明顯,目前成交規模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高水平。

15個二線城市全部出現了環比增長的態勢。其中杭州和天津的成交環比增幅最大。此前幾個月,全國市場的熱點城市為深圳、上海和蘇州,而現在杭州和天津市場變得更惹人關註。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指出,部分二線城市春節後房價也上漲過快,住建部正密切關註隨時溝通。市場分析認為,包括南京、杭州、廈門、合肥、蘇州等二線城市都將繼一線城市之後,接力上漲。目前這些核心二線城市正紮推上演“地王”爭奪戰,火熱景象不輸北上深。

在3月18日,在南京猴年首場土地拍賣會上,總共6幅地塊吸引來40多家房企的爭奪,其中3幅熱門土地爭搶異常激烈,3個區域最高地價由此誕生。若以3個區域的現有房價衡量,地價均已超過房價。數據顯示,2月南京房價環比再漲2.7%,創下環比漲幅新高。這已是南京房價連續12個月上漲,1年漲幅達14.1%。南京已然是二線城市中的房價領漲者。

不止是南京,在其它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近期也頻頻出現十幾家企業競爭同一宗地塊的現象,價格也出現翻倍,中信建投認為,隨著一線城市調控政策加碼,二線城市具有更大的杠桿空間。

嚴躍進說,3月份市場交易和預期一樣,出現了異常火爆的局面。這主要是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下,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會提高。部分購房者擔心二線城市後續也會收緊政策,因此購房交易熱度很明顯。預計未來除部分城市受既有政策收緊影響而出現成交量下滑外,其他一些城市市場交易總體會處於高位水平,即依然呈現出火熱的態勢。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65

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來襲 主要涉及房地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0/996816.html

中國的地稅部門正在自發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即將暫別歷史舞臺的營業稅,是這場清稅“風暴”的核心。此次各地清理營業稅涉及到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建築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一些地區也將金融業列入清理範圍,時間跨度大多是從2015年往前回溯三年至2012年。

__.thumb_head

中國的地稅部門正在自發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即將暫別歷史舞臺的營業稅,是這場清稅“風暴”的核心。

經濟觀察報獲悉,此次各地清理營業稅涉及到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建築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一些地區也將金融業列入清理範圍,時間跨度大多是從2015年往前回溯三年至2012年。一位熟悉情況的地稅局人士說,清理過程中,如果查明有偷稅行為或其他重大問題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比如遇到重大問題、金額較大者可以追溯五年;而對於偷稅則是無限期追繳”。

其中,房地產和建築業的應繳未繳稅款是清理重點,特別是涉及到房地產企業以不動產抵減各類款項和費用,以及收取定金、誠意金、違約金等款項的行為;對於建築業,則主要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營業稅清理;生活服務業則主要針對學歷教育機構的教育勞務費。

這場營業稅清理“風暴”預計持續至今年5月1日。屆時,中國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下稱營改增)改革將全面擴圍至房地產、建築業、生活服務業和金融業,這四個行業有接近1190萬戶納稅人,每年貢獻近1.9萬億營業稅收入,以往均由地稅部門負責征管。5月1日改征增值稅後,除須委托地稅部門征收的二手房交易相關稅收外,其他稅種的征管權限都將移交國稅部門。

上述地稅局人士說,營改增後地稅對這四個行業即將失去征管權,以後再清理應繳未繳稅款時,企業可能不會很配合,這是最後的時機。為此,一些地方專門下發了清理營業稅的文件,沒有發文的地方也開始展開專項行動,由於房地產和建築業營業稅在地方稅收中占了大頭,這些文件多將這兩者列為清理重點。

該人士預計,3月和4月這兩個月,各地營業稅的收入額度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大清理

在中部某省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財務總監王峰看來,稅務部門的檢查清理,已經成為一個習慣性的工作,特別是每次實施營改增改革之際。不過他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王峰現在手里就握著一份地方財稅部門下發的文件,名稱叫做《關於2016年營業稅清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據他說,這份文件提及的清理工作,除了金融業外,營改增擴圍的其他三個行業都涉及到了。

其中,針對房地產業的一共有八條,重點是清理房地產企業有無以不動產抵減各類款項和費用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不動產抵減銀行、其他單位、個人借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施工單位工程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材料供應商材料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廣告制作單位及各類媒體廣告宣傳費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房產中介單位或個人的中介服務費的行為等。

另外,文件還要求清理房地產企業收取的定金、誠意金、違約金等款項,提出密切留意納稅人應收應付款的變動情況,從中發現與預收款相關的線索。

而建築業則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營業稅清理,重點關註市政工程、交通工程、行政事業單位工程、政府融資平臺工程、綠化工程、水利工程、新農村建設工程、土地複墾工程等各類工程項目;生活服務業則針對學歷教育機構提供教育勞務清理等。

另一家大型房地產集團的財務總監告訴經濟觀察報,現在確實全國各地都在清理營業稅,我們各地的稅務經理已經將當地清理的內容報上來了,基本大同小異,“地稅是要求有款項進來,必須要交營業稅”。因此,上述大型房地產企業要求各分公司及時配合清理,應該交的一定要交,比如到5月1日之前的營業稅。

實際上,類似的事情在2015年就曾發生過。當年,清理營業稅也是地稅部門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一位地稅部門人士坦言,每次要實施營改增改革的行業,地稅都要先清理應繳未繳的稅款,特別是在2015年,已經進行過好幾次。

地稅部門網站公開顯示,安徽省池州市在2015年4月進行的營業稅清理工作,組織營業稅收入13523億元,增收2103萬元,同比增長18.4%;六安市,在截止2015年5月底,全市已對332戶企業清欠入庫營業稅3353.14萬元。而桂林地稅在2015年的1-4月,營業稅專項清理工作共補繳營業稅3625萬元,占同期營業稅增收的64%。

上述地稅部門人士說,企業應繳未繳的稅款,原本就是歸屬地稅的,如果營改增後帶去了國稅部門,在收入的確認方面會有一些麻煩。畢竟納稅人的稅收繳納在一段時期內是恒定的,稅務檢查就是想這些情況事先弄清楚,此前企業出於自身原因,營業稅繳納多多少少都會有問題。“這一次,地方稅務局會將營業稅結合其他稅種一起清理,比如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以及發票的真偽等。如果每張發票都檢查的話,肯定會稽查出來一些問題,房地產企業的財務核算是很複雜的事情,所以問題漏洞也會多一些。”該地稅部門人士說。

地方稅

這場地方自發的集中清稅行為,已經出現在主管部門的視野當中。

據悉,就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要在今年5月1日前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後不久,財稅主管部門就連續派出十幾個調研小組趕赴各地,調研營改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

盡管目前結果尚未出爐,但此次調研也註意到地方有集中清理營業稅的行為。營業稅清理,實際上就是檢查清理稅收繳納中的違法行為。在地稅部門看來,營業稅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切實加強營業稅征收管理,對於增加地方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稅行動無疑反映了地方財稅部門對地方稅體系的焦慮。而營改增後,營業稅將暫別歷史舞臺,未來的地方稅以什麽為主,如何改革,特別是在稅收管理上如何定位,這些問題不僅對地方意義重大,對中央來說也是一個急迫的任務,因為這涉及到兩年前啟動的財稅改革的一項重要命題——央地財政關系和稅收收入劃分。

經濟觀察報獲悉,目前各界較為認可的一種方案是:消費稅很有可能從中央稅變為共享稅,並歸屬於地稅部門來征收;個人所得稅也將可能歸為地方征收,共享稅性質不變。而可能被劃為地方稅種的則包括車輛購置稅、新開征的環保稅,以及未來在立法後極有可能與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並而成的新房地產稅。此外,營改增完畢之後,還可能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

就眼下來看,最有望替代營業稅成為地稅部門征管主要工作的是個人所得稅。上述地稅部門人士預計,最早今年下半年,最遲到明年,企業所得稅或逐步移交國稅征管,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就會劃歸地稅,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開始調研自然人納稅。

與此同時,地稅部門每年稅收清理工作的思路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不再是與增值稅相關的行業。上述地稅部門人士說,明年他們在稅收檢查上的思路和目標是財產行為稅。

不過,在營改增的過渡期,企業更擔心的是國地稅如何銜接的問題。

前述大型房地產集團的財務總監對經濟觀察報說,如果企業在地稅那邊交了營業稅,發現有退房的,國稅部門如何退稅款;如果有實際房屋面積與購買面積不符,比如買了100平米,實際測量為105平米,業主補差款後如何補稅,反之如何退稅等。

另外,他還對發票的問題表示了擔憂。“過渡期交的營業稅沒開發票,之後到國稅局開普通發票時,還要交稅嗎?畢竟國地稅還沒聯網,有沒有可能重複交稅?”

經濟觀察報獲悉,主管部門目前正在對國稅和地稅系統進行過渡期政策的內部培訓,未來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有望進一步明確。

  • 經濟觀察報
  • 陳星
  • 杜濤 趙金玉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60

摩根大通:中國政府債有望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56.html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Jing Ulrich)日前在北京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債將有可能被納入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範圍。如果成功納入,將會有望隨著全球債券投資人對投資組合的相應調整而給中國帶來1550億美元資本流入。

摩根大通第十二屆全球中國峰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李晶(Jing Ulrich)在峰會期間的媒體見面會上稱,中國資本市場逐漸深化改革為國際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中國的機會。

中國正在加速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等多個領域。

李晶(Jing Ulrich)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正在穩步進行各項改革,涵蓋從市場到監管的多個環節。這些日益深化的改革措施不斷推動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而且會為海外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絕佳機遇。

首先,滬港通運行一年多之後,市場充滿期待的深港通也將很有可能於今年下半年開通。

李晶(Jing Ulrich)表示,目前,香港方面已經對深港通準備就緒,正在爭取盡快開通。預計深港通開通後初期的額度數值將會和深港通保持一致而根據後期運行情況,額度有可能進一步上調。而且鑒於滬港通一年多來的運行狀況十分平穩,深港通的實施力度有可能較滬港通更為加強,同時對投資門檻也可能有一定程度下調。對比兩地市場,深圳上市公司中有較多中小盤股以及業績增長潛力較大的成長股將會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

最新消息顯示,滬倫通的可行性研究也已經啟動。她稱,引進海外資本的方式將會在未來更為多樣化。另外,MSCI將在15日淩晨公布是否部分吸納中國A股,而根據MSCI的計劃,中國在MSCI EM指數中的占比將從26%提高到未來全部納入後的40%。“這將鼓勵更多國際資本投入中國資本市場。”

另一方面,近期,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的相關問題也得到進一步明確。

李晶認為,目前看來各項相關政策都表明中國有重組的誠意將海外資金引入國內債券市場,其中包括對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更為廣泛、開戶手續較為便捷、海外資金進入和離開內地都比較自由。

“在這一預期下,中國政府債將更有可能被納入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範圍。如果成功納入,將會有望隨著全球債券投資人對投資組合的相應調整而給中國帶來1550億美元資本流入。”她說。

第三,人民幣匯率改革也在穩步推進。近期,中國的外匯儲備走向平穩,資本的流入和流出相對均衡。最近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不及市場預期,對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同時漸弱。預測6月份加息的分析師比例大幅度降低。

“這將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些世界主要貨幣帶來穩定的機會。”李晶認為,而隨著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綜合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匯率變動,未來人民幣將由單一關註美元步入參照一籃子貨幣的新常態。人民幣匯率以一攬子貨幣作為主要參照對象,全面反映我國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發揮匯率的對外貿易、投資及國際收支調節功能。與此同時,新的機制將會更有助於管理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97

發改委牽頭醫療服務價改 留住優質醫生或成主要訴求

“這一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將原來的三個補償渠道變成兩個補償渠道,通過我們的醫療服務收入和財政補助讓醫療機構不要再通過藥品的收入來維持運營。第二個就是通過改革,使醫療服務價格的內部結構更加合理。”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醫藥處副處長朱德政在接受記者提問時如此回答。

7月6日,國家發改委牽頭衛計委等四部門公布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或是為了通過補償機制的改革在公立體制中留住更多優質醫生資源。

擺正補償機制

“整個醫療體制改革走到現在醫保方面的改革是比較大的,但在醫療服務改革上就走得比較慢,因此就出現了現在公立醫院的改革受制於醫療服務改革的情況。醫療服務價格不合理會造成整個補償機制的扭曲,這就會造成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等一切行為的混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醫療服務價改不走,醫保難以控制費用、商業保險亦難以發展。“在目前,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已經到了必須要改、不得不改的情況。”

根據此次《意見》要求,各地需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統籌考慮取消藥品加成及當地政府補償政策,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提高診療、手術、康複、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在此基礎上,通過規範診療行為,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總體來看,此次《意見》的價改可謂“有升有降”。所謂“升”是指提高診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所謂“降”是指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

“改革了以後會促進醫療服務的發展,使得醫生、醫院的勞動能夠得到合理補償,提高醫院方的供給。”蔡江南說,在他看來,目前公立醫院出現的看病難、醫生短缺等問題都是由於補償機制不到位而造成的,而醫療服務價格的提高可以利好整個整個醫療健康體系。

“檢查費用下降、醫療服務價格提升,醫生的收入就會提高,從而留住更多優質醫生資源。”一位不願具名的醫療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目前,受醫生集團、社會資本辦醫等多方面影響,優質的醫生資源有從公立醫院走出去的趨勢,而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意在通過提高醫生收入,留住優質的醫生資源。

蔡江南對記者表示,作為供給方,廢除藥品加成,提高診療費用,將會引導醫生的行為,使其不再通過開大處方、大檢查來獲取收入,而是越有本事越掙錢,醫生流失等問題也會得到緩解。

在本次《意見》中還提別強調要“多方協調”,完成改革離不開醫保、醫療服務、醫藥的“三醫聯動”:出了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還將降低檢查和大型設備方面的費用,同時提出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按病種收費,因此可以說這次的改革是一個配套改革的體制。

“改革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一方面使得醫療服務的供方利益可以得到滿足,收入得到合理補償;另一方面病人、醫保的經費也不會過度增長,調控在可控的範圍內。只有病人、醫保、醫療服務的提供方的利益都得到滿足,改革才能進行得下去。”蔡江南表示。

資本機遇

“這次改革將會推動醫療服務的市場化定價,這是整個方案的核心原則,減少政府定價,逐漸讓市場主體決定價格,讓服務質量來決定定價。”高特佳投資集團合夥人王海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註重技術和服務質量的醫療機構將會在新的定價體制中受益。

在他看來,可以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民營機構有望借此掙脫受公立醫院價格影響的盈利困擾。盡管此前已經放開了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定價權,但受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低價影響,民營醫療服務的價格一直難以真正放開,另一方面又不能像公立醫院一樣得到來自醫保、財政補助的多項補貼,因此備受盈利局限。此次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放開,民營醫院有望借此走上發展正軌。

此外,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結合,新建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機構有望借此打開。

北大醫學部主任助理、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表示,此次《意見》出臺後,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價格得到放開,醫院之間競爭將會促進特需服務質量的改善。

而在目前,不少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都是通過與社會資本結合成立新的醫療服務公司來完成的。在國內的一些三甲醫院,特需服務方面的收入分配采取的是資本方、醫院、醫生三方分成的方式來完成的相關運作。而此次醫療服務價格放開,有望首先促動該方向的醫療服務產能。

事實上,包括萬達集團、三星醫療、複星醫藥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近幾年均有布局高端民營醫療機構,而引進海外高端醫療資源、結合國內知名的醫療院校、醫院成為了布局以及品牌戰略的主要前期思路。

“我們主要的戰略是通過名校、名院、名醫的‘三名’模式來開展民營醫療資本的布局,因為在前期品牌的樹立會非常重要,後期再通過並購、合作、合資和新建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產業鏈的打造。”三星醫療(601567.SH)副總裁陳穆寬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1日,三星醫療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增資7億元進行醫院項目的投資,這已是三星醫療在2015年以8億現金收購控股股東奧克斯集團旗下明州醫院、轉型醫療服務業以來,再度發力醫院投資和建設。

“包括很多地產公司現在都在考慮向醫療健康方向轉型,對於市場來說,大健康方向一定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的布局方向。而我們的布局思路還是希望通過引入海外的一些高端醫療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未來做醫療管理的輸出,適當減輕資本負擔。”陳穆寬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