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莊太量﹕美倘棄TPP利中國
1 :
GS(14)@2016-11-17 11:37:06【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特朗普當選,需重三方面思考:(一)政綱內容;(二)政綱會否兌現;(三)特朗普會否在4年任期內鋪排自己後路,原因是特朗普已70歲,是美國上任時最高齡總統,料不會爭取連任。莊太量稱,特朗普可能在任期內為子女提供政治舞台上發揮的機會,令特朗普家庭成為又一個總統「family」,他的子女或於下屆或再下屆參選。
特朗普極理性 不會得罪中俄
特朗普的政綱倡導美國為先,希望通過增強關稅保護國內就業崗位,但莊太量料此政綱未必能兌現。他表示,看過特朗普的書之後會發現,特朗普是個極理性的人,畢竟卸任之後要回去打理自己生意,所以不會得罪中俄兩國。此前特朗普表示上任之後不會繼續發展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其實反而對中國有利。
倡「能源獨立」 油價未必再升
此外,政綱內還包括減稅、監管以及能源獨立政策,莊太量認為特朗普或多或少將兌現部分減稅措施,中低收入群眾最多可減稅三成半,企業利得稅更可能減至15%。
儘管如此,美國稅收未必減少,因減稅可吸引泊於海外的資金返回美國。特朗普曾指美國政府過度監管,成本太高,有意放鬆監管,此項政策類似現時中國「降成本,補短板」等供給側改革方案。至於石油,由於特朗普倡導「能源獨立」,料油價未必再有機會上升。
[姚丁鈺、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17&issue=20161117
中大生畢業禮抗議人大釋法
1 :
GS(14)@2016-11-18 17:03:06■有畢業生昨高舉畫有禁止圖示及「釋」字的紙牌,抗議人大釋法。何家達攝
【本報訊】昨日中大畢業典禮上,約20名畢業生高舉並撕毀寫有人大釋法的示威標語及梁振英頭像,寓意梁振英帶頭撕裂香港。校長沈祖堯批評畢業典禮上示威是不適當及不尊重的行為;有別兩年前傘運後的畢業典禮上,他表示尊重示威意見及表達自由的態度。
沈祖堯變臉 斥不尊重
人大為宣誓風波釋法,被炮轟干預司法制度。昨日約20名中大社會科學院畢業生,趁畢業典禮奏國歌時,站立高舉畫有禁止圖示及「釋」字的紙牌,作出反釋法的無聲抗議。其後頒授學位時,畢業生再次站立示威,標語包括「民主自由,人大釋法,三權分立,法治公義」,並撕毀橫額及梁振英的頭像。兩年前中大畢業典禮上,畢業生於奏國歌時撐起黃傘,中大校長沈祖堯當時表示尊重學生表達意見自由,強調頒授過程順利,對此讚賞。惟昨日最後一次主持畢業典禮的沈祖堯,卻多次強調畢業禮是莊重的地方,批評示威是不適當及不尊重的行為,對此表示遺憾,但不評論畢業生不滿人大釋法的意見。被問到校方是否因受壓而改變對畢業生示威的態度,沈祖堯再次強調畢業典禮是重要場合,希望學生及其他人士能互相尊重及諒解。沈祖堯昨於典禮上先以普通話致辭,有學生不滿他未有選擇母語廣東話,沈表示,每次畢業典禮均以兩文三語致辭,未有留意不同語言的使用次序,只表示「邊一句容易啲我講邊句先」。畢業生鄭同學是示威的其中一位發起人,他指示威的畢業生大多來自社工系,並指沈的言論屬無理批評,「人大釋法,梁振英摧毀核心價值,佢又一語不發?」對於沈祖堯兩年前與今次畢業典禮對待學生示威的態度不一,鄭同學表示理解校長受壓情況,「但當校長表達意見時,係咪要站喺弱勢一方發聲呢?」■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820
中大教務會前成員角逐高教界選委參選被DQ 張秀賢斥荒謬
1 :
GS(14)@2016-11-18 17:03:20【本報訊】繼參選工程界選委會的「進步工程」團隊6名成員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遭取消資格後,參選高教界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昨亦獲通知提名無效。張秀賢牽頭組成學生團隊「學界同盟2017」參選,7人中僅他不獲放行。張指自己卸任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不足一年,「學生都唔係高教界一分子,但一年嚟學校開一次會嘅校董就係?好荒謬!」記者:陳雪玲選管會主席馮驊昨在選委會簡介會上指,最終收到1,539份有效提名,13個界別及小組已自動當選,另有25個分組及小組需要投票。選舉事務處提名前共收到1,553份提名,當中4人退選,10人提名無效,6人來自工程界,另高教界、體育小組、進出口界及教育界各有1人提名無效。由於體育界1人提名無效,只餘15個候選人,與議席相等,自動當選選委人數料增至403人。
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
張秀賢指昨早收到助理選舉主任來電,指選舉主任在諮詢律政司及提名顧問委員會意見後,認為他與高教界無足夠聯繫,故裁定其提名無效,但未有進一步解釋原因。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候選人須為年滿18歲的地方選區已登記選民,及已登記為有關界別分組投票人、或令選舉主任信納他與該界別分組有密切聯繫。22歲的張秀賢以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身份參選,他於今年2月卸任。他說理論上在一年內做過相關工作亦可參選,他今年2月底才卸任但提名卻無效,形容情況是「龍門任佢搬,佢話晒事」,只憑選舉主任主觀判斷。張相信事件非政治審查,但認為已反映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因學生被指與高教界無密切聯繫,反而一年到校參與一、兩次會議的校董,卻可投票。「學界同盟2017」名單另外6名參選人已獲確認提名,他們均以大學教務會成員或校董會成員身份參選。「學界同盟2017」提出4大原則作提名及投票參考,包括特首參選人是否支持大學就特首出任大學校監的公投結果、會否主動向中央反釋法、是否就特首普選實踐公民提名和真普選、會否開放香港前途討論等。張說:「我哋幾年前出嚟抗爭為咗公民提名,唔會刻意用ABC做主打,因為反對梁連任已係既定立場,我哋冇人會提名或者投票畀佢。」高教界選委會今年競爭激烈,65人爭逐30席位,其中泛民陣營共3張名單,包括「高教民主行動」、「Politics1001:學者抗命」及「學界同盟2017」共47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695
中大文革研討會籲警惕浩劫重臨
1 :
GS(14)@2017-01-09 08:11:15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辦的「文革50周年」研討會昨在中大舉行,一批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文革歷史。有學者表示,習近平治下的今日中國正出現文革復辟趨勢,國人需警惕。有香港「毛左」人士不滿會議否定文革,一度大鬧會場。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包括清華大學教授秦暉、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上海民間研究者李遜、文革史專家宋永毅、北大教授印紅標、中共歷史學者丁抒等。據悉部份內地受邀者因當局禁出境而未能成行;文革在內地仍是敏感話題。研討會上,眾學者從不同角度分享自己對那場浩劫的研究成果,喚起與會者對文革進一步認識。在回應當今社會仍有不少人懷念文革、推崇毛澤東時,徐友漁指與鄧小平式改革使部份人利益受損,改革與期待相違有關,另外新生代對文革真相缺乏了解。秦暉則指,習近平的「兩個不能否定」(即改革開放前後30年都不能否定)是導致文革回潮的原因。宋永毅則認為,習近平要以文革手段治國,崇拜毛的領導機制,像毛那樣通過搞個人迷信建立獨裁,這就是文革遺風。「文革不可能在中國重演,但文革正在回潮」。
「毛左」大鬧會場
由於與會學者一邊倒否定文革,一位年過七旬聽眾大表不滿,站起反駁,為文革和毛澤東辯護,稱文革是毛為防中共「變修正主義」而發動,後更怒髮衝冠,大喊「打到鄧小平」、「文化大革命萬歲」、「毛主席萬歲」,令全場面面相覷。《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9/19890685
【要有一套】中大免費派Condom機 學生:冇人見到免尷尬
1 :
GS(14)@2017-01-24 03:00:39季節限定安全套,冬季有咬手指的聖誕老人。不過今日壞機,乜都攞唔到。
2014年中大新亞書院添置了一部自動販賣機,內含包裝精美的安全套,讓學生免費拿取,以備同學不時之需,宣揚安全性行為。如此Juicy的事,一直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搞了三年仍常被周年式報導,講天寒地凍校園安全套如何極速「搶」完,然後笑完就算。
「自助售賣機沒人見到,大家都方便的其實。始終宣傳安全性行為不是一時三刻嘛。」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生會福利幹事 JoJo說。其實這些年來,其他院校學生會其實都有向學校申請擺部免費安全套機,卻被學校駁回,反對意見大抵言明宿舍不是造愛地,擺部機喺度等如鼓吹性行為。關懷愛滋項目經理何冠雄(Jim):「其實根本唔合邏輯。部機唔會令你同人發生性行為的嘛。坦白講,大家都知道大學生是會發生性行為的,但大家都會把件事收埋,有點虛偽的。」據他們的研究資料,學生們不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只係因為冇準備,果一刻冇喺手。事情不是掩住對眼就不會發生,何冠雄覺得,在預防愛滋的角度,最好就是多講多派,防範於未燃。於是,他們請大型安全套公司贊助,每季為各大專院校提供免費安全套。同時找同學做「拆家」,拿安全套回校分發。李德雄(Louis)就是嶺南大學去年的拆家,有時候,他會跟莊員在校園裏派安全套,同時宣揚安全性行為,一句:「送個安全套俾你傍身。」就算是男都拉拉扯扯掩面大喊:「我唔要唔駛0架啦!你俾佢啦!」一掌推旁邊同學去拿,彷彿Louis與套,都是禁忌。Louis笑:「我不懂形容那反應,這樣推來推去,其實我都會有受傷的感覺。」他們又會定期擺四、五百個安全套在學生會任攞,有人在的時候,那箱子無人問津像隱形似的,無人的時候,才會逐啲消失。「我覺得性就是人的所需,你沒可能迴避。有啲羨慕中大的自動售賣機,它把零食、杯麵都放在一起做掩護,看不出來你在襟甚麼,取甚麼,不怕尷尬。」為免同學尷尬,這些安全套還有精美包裝,做埋Marketing,有節日限定、潮流主題,包內附使用說明。存貨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免得過期。且內含超薄、持久等貴價款式等你去發掘。何冠維說,外國好多大學的洗手間,都會有安全套售賣機。偏偏身為國際城市的香港,對這仍然封閉:「不同大學的sex group page那麼盛行的原因是,他們太害羞去討論性了,正面地。常覺得討論性的,男生是色情,女生是淫盪,然後出事了就更加不懂處理,這也是我想不懂的。」記者:陳慧敏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Louis做了一年嶺南大學的安全套拆家。要找人接手也不是易事。
Jim(左)講了好多次「諗唔明拆唔掂。」覺得年輕人的需要擺在眼前,你視若無睹不等如事情不會發生。
多款精美包裝,讓人拿在手上不會尷尬。但其實外國大學不必這樣欲蓋彌彰,多談論才能正當面對。
裏面有關於安全性行為的資訊。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生會福利幹事 JoJo覺得,無論外界人怎麼談論「安全套售賣機」這件事,對他們而言都是種宣傳。要傳播安全性行為也是件好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3/19905697
中大委任非學者副校
1 :
GS(14)@2017-01-27 07:37:08【本報訊】中文大學50年來首次委任非學術人員為副校長。中大校董會本周二通過委任教務長兼秘書長吳樹培(圖),4月1日起出任副校長(行政)及兼任秘書長,集大學財務、人力及教務處等權力於一身。有學生代表指吳處事官僚,憂把強硬作風帶進大學管理層。中大昨發佈新聞稿,形容副校長(行政)乃「新增設的副校長職位」,由「全職的專業行政人員」擔任,標榜吳樹培服務中大10年、有27年大學管理經驗。不過資料顯示,中大早已設立副校長(行政),並非新職位。此職現由市場學講座教授許敬文出任,而許的任期本來尚餘約2年、至2018年底才完結。中大在新聞稿亦未交代許敬文去向,抑或行政架構有否變動。
兼任秘書長集大權
中大接受《蘋果》查詢才解釋,校董會委任吳樹培是為了分擔現有副校長職務;許敬文將於4月1日起更改職銜為「副校長(engagement)」,目前職位尚未有中文譯名,校方也沒提供其職務詳情,但否認行政架構改變。中大續稱,上一次委任非學術人員為副校已是60年代,當時鄭棟材兼為副校長及聯合書院院長。副校長(行政)負責大學財務、人力、傳訊及公關等,秘書長則負責內部稽核、教務處及秘書處職務,即吳樹培將會集大權於一身。中大教務會學生委員孔浩名形容是次委任過程「古怪」,質疑委任非學術人員為副校長,並非良好做法,因大學事務與教研及學生息息相關。孔又形容吳作風官僚,喜歡跟學生「講規程、講章法」,憂他將強硬行政手段帶進大學管理層。■記者周 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7/19910472
【山旮旯不是伏】我係中大髮型師「唔想有人話呢度唔得」
1 :
GS(14)@2017-05-07 15:31:30李鐵剛(Danny)十二年前接手中大髮型屋,決心改變同學舊日印象。
「之前學生都比較怕來光顧,一般他們都覺得『伏』,覺得會剪到他們冇面目見人。我覺得最困難是這件事,因為一個形象做壞了,你要再將它變好,是需要很多很多時間。」入行逾30年、中大唯一一所髮型屋的老闊兼髮型師李鐵剛(Danny)如是說。
Danny在17歲入行,「我們的年代很清晰,讀不了書就找門手藝做。」碰巧有朋友做髮型,他便很順理成章地一同入行。由洗頭仔做起,做了三年才做到師傅,其間身邊的朋友都曾勸他轉行,「但我性格較好勝,我一定要做到師傅,我才考慮轉行。」做了師傅一年,Danny轉行,在酒店做了文職兩年,「髮型這行自由度較大,做酒店始終有較多不同意見,還要跟從上司指示行事,最後還是覺得髮型這行較適合自己。」
由17歲入行至今逾三十年,Danny對各類髮型駕輕就熟。
店內各類設施齊備,與一般髮型屋無異。
雖然髮型屋位處校園,但格局與一般街舖無異。
選擇在中大山旮旯的髮型屋工作,原來跟假期有關。「我是教徒,一直都想找一家能星期日放假的髮型屋,剛巧看到報紙有中大的招聘廣告,就決定試試,怎料一做就是22年。」25歲開始在中大髮型屋工作,做了10年,決定離開,「因為工作模式有分歧,所以我離開了一年左右。」至於後來重返中大,原來也是一個偶然又似曾相識的機會,「我在報紙看到中大髮型屋重新招標,我就忽發奇想,做了這麼多年,不如試試將自己的一套放到中大,試試是否可行。」Danny坦言,當年離開中大,並沒有想過要回來,「由我走那日開始,我就想着在出面打拼,不過外面有點辛苦,因為在中大太久了,習慣了中大的節奏。」
Danny形容,中大髮型屋跟外面的,是兩個世界。「中大始終是按學校放假和考試時間,去分旺季還是淡季,而中大的客人比較偏向實際型,就是頭髮長了便要剪,而出面就比較多玩家,就是一般突然想染髮和電髮之類的。」在一般上學日子的旺季,這裏一日有大約二、三十人光顧,放假就大約只有平日的五至六成。客人以學生為主,佔七成左右,亦有不少教授甚至是校長是座上客。「學生一般是內地研究生,他們來港真的是要拼搏、讀書,剪頭髮這些日常需要,最重要是方便就腳。」要用普通話跟這些客人溝通,會否有阻滯?Danny笑言:「其實多說就自然會熟練,而最重要是明白他們的文化、對美感的標準都跟香港人有很大不同,這就不怕溝通出問題。」要是身邊有中大人,該會聽過圍繞這所髮型屋而來的笑話。「取笑中大髮型屋,其實已經很多年了,由我剛剛入來做的時候,已經在取笑。」在Danny接手前的上海舖年代,他甚至聽過不少學生玩遊戲輸了,要到中大髮型屋剪髮,「他們覺得來剪頭髮是一個懲罰。」接手12年,由上海舖到今日的Comer,髮型屋形象開始轉好,全因Danny用心經營,「我想人知道甚麼才是真正的髮型設計,所以第一步要讓客人了解自己的面形,再為他們的髮型提供意見。」記者採訪當天,不時都有本地學生特意前來剪髮,可是髮型屋在公眾假期休息,他們只能摸門釘,「一般來試過都說『OK,不差』,我覺得算是有交代,我不想有人再說『中大嘅髮型屋唔得』。」記者請Danny用任何事物比喻自己入行至今的經歷,他思量一番後還是說:「我真的想不到。」他覺得每個人都不同,人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長處和短處。Danny認為他的長處是可以將天馬行空的想法在現實實現,「這份滿足感是很大的」,至於短處,他就笑言自己是個沒有耐性的人,做事較急,「但這跟我髮型師的工作沒有衝突,急不等於馬虎,我的急,是一定要完成手頭的工作,才肯放手,我不會拖長來做。」今年48歲,Danny仍未想到退休和撤離中大的問題,「問我會在這裏做多少年,我真的無法答你。我只可以答你,我只要我能活動,我都會繼續工作。或者人生最好玩的,就是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刻會是怎樣。」
Comer Hair Salon香港中文大學富爾敦樓地下G05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7/20013051
【中大研究】坐邊種顏色的士 意外率最低?
1 :
GS(14)@2017-05-13 01:34:09自從Uber面世之後,的士的地位就有所動搖,但如果「紅的」發生意外的機會,比坐一般深色車身的Uber低,你又會如何選擇呢?根據最新一期學術期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一份有關的士的研究發現,的士的顏色與其意外率有關。
研究由三位分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學者完成,透過分析新加坡4,175輛黃色和12,525輛藍色的士,過往36個月的意外次數,嘗試尋找的士顏色與意外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比較兩種的士,每1,000輛的士,「黃的」平均每月意外率比「藍的」少6.1%。比較乘客遇上意外的機會,平均每一個坐「藍的」的乘客,都會遇上1.1宗意外,而平均每一個坐「黃的」的乘客,就只會遇上1宗意外,故乘客坐「黃的」的意外率,比坐「藍的」的意外率少9%。研究人員解釋,黃色比藍色鮮明,可見度較藍色高,駕駛者較易察覺到「黃的」,可避免意外發生,故「黃的」意外率較低。翻查運輸署過往的道路交通意外統計,政府只有整體的士的意外數字,而並沒有統計「紅的」、「藍的」、「綠的」的意外數字,故未能了解香港的情況是否符合研究結果,但如果顏色和意外率的關係是正確的話,「紅的」的平均意外率應該是最低。研究人員最後補充,如果將12,525輛新加坡藍色的士轉為黃色,每月可減少76.6次意外,每年則可減少917次。假設每輛「藍的」的轉色成本約1,000元新加坡幣(約港幣5,581元),即使轉色需要6日,但每年就可以節省約200萬新加坡幣(約1,116萬港元)。資料來源︰
Teck-Hua Ho, Juin Kuan Chong, Xiaoyu Xia. Yellow taxis have fewer accidents than blue taxis because yellow is more visible than blu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7;201612551 DOI:10.1073/pnas.1612551114記者︰盧逸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0/20016168
中大勞思光銅像揭幕
1 :
GS(14)@2017-05-26 23:51:33【本報訊】一代哲學泰斗勞思光五年前與世長辭,終年85歲,勞思光生前曾服務中文大學逾四分一世紀,為紀念勞思光,中大特意為他設立銅像雕塑,放置於中大崇基書院未圓湖旁,並趁今年是其90歲冥壽揭幕。有勞思光的門生形容他一生孜孜不倦、醉心哲學,是學生的終身典範。勞思光60年代至80年代於中文大學任教,曾任哲學系講師、高級講師及教授,任內作育英才無數。中大校長沈祖堯昨日在銅像揭幕禮致辭,認為形容勞思光教授「離開」非完全正確,因他長辭後仍一直留在中大師生心中,此後他的銅像更會座落在中大校園,笑言:「(勞)可以日日望住未圓湖,提醒學生應有嘅情操。」沈祖堯指,近年本港及國際社會、政治、民生起了極大變化,甚至出現危機,人常常面對許多困惑,他引述勞思光生前一番說話:「歷史未曾完結,人終要步步找尋新發展」,現在回想仍覺得字字鏗鏘、歷久常新,沈祖堯說:「作為人應如何自處、作為師長要點樣教學生明辨是非,(勞的說話)更加有特別意義。」沈祖堯續稱,獲得勞思光這位思想家、哲學家服務大學超過四分一世紀,是中文大學的幸運,勞一生亦培育了多名中大哲學系現職教授,勞思光其中兩位門生及女兒勞延韻,昨亦有出席揭幕禮。勞思光「入室弟子」之一、中大哲學系校友會會長張燦輝直言,一生中未見過有人比勞思光更聰明、更好記性;他透露,勞教授晚年身在台灣,即使行動不便,仍孜孜不倦、堅持教學,其一生更不止醉心哲學,對術數亦有深刻研究,可惜未有機會在香港發揚光大。勞思光另一門生、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則表示,勞啟發了他對中國哲學的興趣,形容勞為人沒有架子、常常笑,更會跟他在房間內一起「煲煙」,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但一談到哲學,勞思光則十分認真,他不喜歡被任何學說、門派框住,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記者周婷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6/20034414
呼籲停悼念 中大學生會被轟冷血
1 :
GS(14)@2017-06-10 12:17:16■中大學生會在六四前深夜發表聲明,表明不會舉辦或參加六四相關活動。互聯網
【六四28周年】【本報訊】中大學生會發聲明,指六四對新一代的意義所剩無幾,更稱集體悼念終須結束,引起反響。逾千名中大人聯署,斥中大學生會無知、冷血、懶惰,「有辱前人抗爭歷史」。有堅持堂上討論六四的通識教師兼中大校友感痛心,強調六四歷史同樣是港人的抗爭史。中大學生會反指外界批評失焦、無視支聯會行禮如儀等問題。記者:廖梓霖 葉偉東
中大學生會現屆內閣「山鳴」在六四前深夜發表〈六四情不再,悼念何時了〉聲明,表明不會舉辦或參加六四相關活動。聲明批評支聯會的民主中國綱領依舊,平反訴求遙不可及,斥其不思進取、行禮如儀,消費六四,換取政治本錢。聲明又指,不舉辦活動並不代表遺忘,「屠城史實經已記載於史書」;傘運及旺角騷亂才是新一代的本土政治啟蒙,「將心力重新投放於切身之患,而非悼念二十多年前中國所發生之慘劇」。
■中大人發起聯署,怒斥中大學生會與六四事件割席、促停止悼念,是有辱前人抗爭歷史。
逾千人聯署轟思想上懶惰
該聲明旋即在社交媒體瘋傳,署名「一群中大人」發起聯署,怒斥中大學生會未有提出具體抗爭計劃,卻與六四事件割席、促停止悼念,是行動和思想上的懶惰,「連悼念都懶得做,倒借六四議題來博取視線,才是最徹底的『消費六四』」,望公眾維持人性之底線。一日之間已有逾千人聯署,其中現職通識教師的中大校友潘詠詩稱,理解同學沒有親身經歷六四,但是學生會難與六四切割,「例如民主女神像點解搬去中大?」港人當年聲援北京學生,非純因愛國情懷,而是投入政治抗爭的歷史,若現屆學生會強調本土,更應有歷史承擔,「就算你唔參與,都唔應該鼓勵其他人唔參與」。中大學生會會長區子灝則反駁,外界批評失焦,例如沒有斟酌如何改善六四集會行禮如儀。他又強調並非針對支聯會,正因學生會同樣重視六四才發聲明;該會外務秘書李文耀則稱,聲明旨在促市民思考出席燭光集會的原因,「唔係朋友叫你去就去,究竟係悼念定打卡?」對於中大校友批評「學生會不代表我」,他反指學生會不代表畢業生,「畢業生有校友評議會做代表」。
中大學生會長區子灝
「攞《文匯報》言論當聲明?」
中大七間書院學生會則「另起爐灶」舉行六四聯合論壇,其中新亞書院學生會常務幹事孫昊賢稱尊重中大學生會的立場,但強調必須悼念六四,以提醒港人,殺人的中共仍在掌權、六四慘劇仍有機會重演,尤其對中共仍存幻想的市民。
■有年輕人在昨晚集會燃點火炬,象徵薪火相傳,堅持爭取平反六四。李家皓攝
佔中發起人、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昨有現身燭光集會,他指新一代或視六四只是「鄰國」事情,但有良知的都應關注「鄰國」殘酷鎮壓人民;即使香港「建國」也須保存核心價值,八九民運對香港本土民主運動有深遠意義。中大校友、中央政策組前全職顧問劉細良因對中大學生會聲明感氣憤,故昨為支聯會義工籌款,他指有獨立和批判思考的人都會對聲明反感,有關支聯會消費六四等言論正是左報一貫口徑,「作為一個學生會,點可以攞《文匯報》言論嚟當聲明?」
年輕人心聲
(中大護理系三年級)韓同學:「支聯會六四集會係需要有改變,但又未至於要一刀切停晒其他所有(悼念)活動,否則就有啲矯枉過正。」
(中大物理系畢業生)陳小姐:「無論係傳統支聯會幫助內地同胞嘅諗法,或者係新一代諗中共點畀民主我哋,六四事件都係關鍵;大家用唔同形式都可以,但要記住呢件事。」
(中六)黃同學:「覺得(支聯會)有行禮如儀嘅情況,爭取咗咁多年,都係用同一方式,冇乜改變,但唔見有好大成效,應該要反思下係咪仲有用。」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5/2004488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