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威﹕ICO監管好過封殺
1 :
GS(14)@2017-09-25 04:13:56【明報專訊】有報道指監管機構正研究扼殺創業板轉主板的通道,筆者很少買賣創業板的股票,但參照美股和A股的情况,人家做到百花齊放,正是有不同的制度容納大、中、小型公司,正常來說,愈多元化愈好,殺板確實減少市場炒作,但同時亦令目前的創業板公司變成「孤兒仔」,除了退市之外別無發展,白白浪費千萬計的上市費用,肯定招來反彈,處理不慎隨時變成仙股事件。
殺板令創板股變孤兒
與其花心思減少市場投機活動,倒不如想辦法吸引優質企業。同股不同權是大勢所趨,看來事在必行,但美國擁有集體訴訟權,一旦發生爭執可在法庭解決,香港的同股不同權看來只能靠監管機構望多兩眼,以減少違規行為,對於上市公司當然是有利,但對小股民就未必。
美享集體訴訟權 平衡同股不同權風險
科技革命在各行各業出現,總有一天連集資生態也會改變,尤其是ICO的出現,雖然中國和香港的監管機構重手打壓,但是理論上在離岸發行ICO,這套工具並無最低集資金額,可以通過互聯網在世界宣傳,最後使用比特幣交收,連在香港開銀行戶口也不需要,香港監管機構要執法也有難度,將來整個集資生態也會轉變。
投行傳統的上市業務,已經因為行業競爭激烈而收費大減,甚至免保薦費用,互聯網的出現是中介人的末日,如果真的想超前美、中市場,倒不如研究怎樣有效監管ICO更有前景。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24&issue=20170921
韓國加入禁制行列 日逆潮流發11 ICO牌
1 :
GS(14)@2017-10-01 20:12:42【明報專訊】繼中國、美國和新加坡收緊首次代幣發行(ICO)規管後,韓國也加強對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審查力度,並已禁止了ICO,加入打擊虛擬貨幣融資的行列。不過日本似乎與近期的收緊監管趨勢背道而馳,昨向比特幣交易所巨頭BitFlyer等11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發牌,進一步鞏固了虛擬貨幣在日本的地位。根據CoinDesk數據,比特幣價格昨由4000美元左右的低位,反彈至4200美元水平。
比特幣反彈至4200美元
ICO是指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向投資者募集虛擬貨幣的融資活動。今年以來,ICO受到全球監管機構的密切注視,恐其存在網絡安全及欺詐風險。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指出,涉及加密貨幣的刑事案件數量增加,恐ICO會導致欺詐交易,也擔心這個市場過熱,正跟隨中國、美國和新加坡收緊ICO監管規定,並同意其他國家對與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的風險的看法。
該監管機構稱,除已禁止ICO外,還將禁止代幣保證金交易(coin margin transactions),即借錢購買虛擬貨幣,此類非法行為將受嚴厲懲處。根據CryptoCompare的數據,韓圜是繼日圓和美元之後,第三大比特幣交易貨幣。一年前,其排名僅第六。
韓圜為比特幣第三大交易貨幣
美國證交會(SEC)本周表示,已建立網上部門,處理違反ICO市場規則等互聯網相關的不當行為。中國監管部門本月初亦發布公告,禁止從事ICO融資活動。內地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亦於9月底關停。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監管機構近幾個月表示,會對ICO施以監管,就像任何其他融資活動一樣,以防詐騙、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等風險。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本月警告投資者,ICO是「非常高風險的投機」,易受詐騙。台灣政界也開始關注ICO的規管。台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被問及會否對ICO採取監管時表示,若涉嫌不法吸金,仍會依違反銀行法的罪行來處理。
不過日本政府繼續推廣比特幣交易。日本金融廳昨向BitFlyer等11家虛擬貨幣交易所頒發首批營運許可,允許它們在日本合法經營。
日本成比特幣最大交易市場
日本金融廳稱,這11家交易所當中,9家是現有交易所、兩家是新交易所,另有17家營運商正接受審核。日本已成為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約50%的比特幣交易通過日圓進行。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53&issue=20170930
美狙擊ICO活動 證交起訴兩公司
1 :
GS(14)@2017-10-01 20:13:05【明報專訊】全球各國金融監管機構接連出招打擊首次貨幣發行(ICO),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日亦首次控告進行ICO的企業。證交會公布,商人Maksim Zaslavskiy及其兩家公司進行的ICO涉嫌欺詐活動,已取得法庭緊急命令,凍結Zaslavskiy及其公司的資產。比特幣上周五曾經下跌3.5%,收報4171美元,微升0.41%。
比特幣先跌後回穩
證交會稱,Zaslavskiy旗下的公司REcoin Group Foundation及DRC World向投資者表示,可從公司經營取得巨大回報,不過公司從來未有實際運作。Zaslavskiy聲稱,REcoin是全球首個房地產支持的虛擬貨幣,會將從ICO募得資金投資房地產,已籌得200萬至400萬美元。不過證交會發現,公司從未聘請任何律師、經紀、專家等,籌得款項僅有約30萬美元。
Zaslavskiy又指,DRC投資鑽石,並以優惠價錢向購買了會籍的零售客戶出售鑽石。證交會稱,他們從未購買任何鑽石或經營業務,但Zaslavskiy繼續向投資者籌集資金。證交會控告Zaslavskiy、REcoin和DRC觸犯反欺詐法和聯邦證券法,尋求追討賠償和罰款,同時禁Zaslavskiy再擔任公司董事和進行任何電子證券集資。
證交會紐約地區辦公室總監Andrew Calamari表示,Zaslavskiy正是誘騙投資者可從新科技中獲得虛假的利潤,投資者應當警惕一些聲稱其ICO可以產生大量利潤的公司。
美證交﹕虛假利潤誘騙投資者
今年7月,美國證交會已宣布將ICO發行的貨幣視為證券,適用於聯邦證券法例。全球監管機構近月亦相繼禁止ICO,或提示投資者相關風險,上月4日,包括人民銀行等內地7個部委聯合公布,禁止非法ICO融資,火幣網、比特幣中國等交易平台亦在9月底前逐步停止虛擬貨幣兌換、交易等業務。韓國上周五亦禁止任何ICO活動,同時禁止以保證金形式,借貸購買虛擬貨幣。香港證監會上月5日稱,所發售數碼代幣屬於證券法例界定的「證券」或構成「受規管活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80&issue=20171001
內地封殺 港勢成ICO集資重鎮 用途狹窄隨時一文不值 業界籲小心風險
1 :
GS(14)@2017-10-08 21:55:35【明報專訊】虛擬經濟日益發達,其中「首次代幣發行」(ICO)更快速崛起,並在今年夏天席捲全球。有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共有153個ICO融資項目,今年ICO集資額近23.45億美元(約181.98億港元,見圖),較去年全年勁升23.33倍。有發行ICO的負責人指香港監管環境寬鬆,在中國封殺ICO之下,香港將成為ICO發行集中地之一。但投資者須要留意,ICO發行的代幣只可在發行人的平台上使用,一旦平台經營不善而倒閉,投資者買入的代幣將變成一文不值。
明報記者 李哲毅
根據ICO數據網站CoinSchedule統計顯示,由年初至今為止約9個月期間,全球ICO的數量或集資額增長迅速,目前全球共有153個ICO項目,較去年全年的ICO總數升近2.3倍,已籌集近23.45億美元,遠遠超越去年全年的46宗及9638.99萬美元(約5.52億港元)的集資額。值得留意的是,平均每個ICO項目可籌得1532.88萬美元(約1.2億港元),遠高於企業到港交所創業板掛牌所得的資金,可見這種新世代的融資方法,無論在市場規模及吸金力均以驚人速度增長。
港創企ICO 5日籌14億
目前全球最大的ICO項目是來自美國三藩市的初創企業Protocol Labs,在2014年創立,主力從事網絡私隱保安,今年8月7日集團為旗下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數據儲存業務進行ICO,發行代幣Filecoin,這次ICO在今年9月7日結束,不足一個月時間已籌得約2.57億美元(約20.05億港元),成為歷年ICO集資之冠。本港亦有初創企業推出ICO,從事區塊鏈技術的Block.one推出EOS代幣,ICO推出後5日已經籌得1.85億美元(約14.43億港元),打入了歷年ICO集資規模的第三位。
集資對象遍全球 易吸金
香港初創企業Bitspark亦即將推出ICO,發售代幣Zephyr Token,以集資發展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匯款平台。創辦人George Harrap表示,ICO融資比起傳統方式更靈活,他解釋,ICO主要成本是網絡系統搭建費用,整個ICO過程包括集資系統、售賣平台、宣傳推廣均是在網上進行,免除大量人力及財務費用,降低了創科企業融資門檻。Harrap表示,有別於傳統上市集資,ICO的集資對象是全球各地的投資者及用家,亦更易吸納大量資金。
代幣不涉股權 類似「預售門票」
Harrap續稱,ICO可以吸引投資者在購買代幣後,繼續使用平台,刺激項目保持增長。他解釋,代幣不涉及股權,而是類似「預售門票」,或者是Kickstarter上的眾籌項目,投資者有機會得到實物獎勵(平台上的使用權),當項目成功推出,而且用戶愈來愈多的時候,服務需求增加,將帶動代幣升值,投資者便可以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套現,賺取回報。
雖然數碼代幣回報可觀,但Harrap提醒,由於代幣只適用於特定項目,若ICO項目開發失敗,代幣便會一文不值,投資者需充分留意相關風險。值得留意是,傳統IPO上市集資前須發布詳細的招股書,列出公司商業模式、過去財務表現、及市場研究等,但ICO項目只設有簡單白皮書,沒有原型產品予投資者參考,且部分ICO創企均在BVI註冊,若出現詐騙,投資者難以追討損失,故風險較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32&issue=20171006
ICO難界定證券 港監管相對寬鬆
1 :
GS(14)@2017-10-08 21:55:35【明報專訊】新經濟與傳統制度不時出現摩擦,今年多國監管機構紛紛叫停ICO,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香港或新加坡對ICO的監管力度不太大,成為科技創新企業新寵,紛紛進駐港星兩地推出ICO。
初創企業轉到港星推出ICO
香港初創企業Bitspark創辦人George Harrap表示,新加坡及香港當局對ICO的監管較寬鬆,而且公司成立費用低廉,目前有意進行ICO的企業均傾向到兩地推出集資計劃。他補充,美國大舉收緊ICO監管,創科企業放棄到美國推出ICO,轉往自由度較大的地方出售代幣,他甚至形容美國是「世界上(進行ICO)最糟糕的地方」。
有市場人士透露,由於今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宣布將ICO發行的貨幣視為證券,受聯邦證券法監管,加上美國不同州份都對ICO的後勤運作有嚴格要求,因此不少公司索性封鎖所有來自美國IP地址購買代幣;另外,美國當局開始對美國的ICO投資者徵稅,投資者須繳付部分ICO的利潤,打擊ICO在美國的發展。
美國開始向ICO投資者徵稅
香港證監會回應本報查詢時重申,若ICO所發行的數碼代幣屬於《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將受到香港證券法例的規管;而從事「受規管活動」的人士或機構,不論是否位處香港,只要其業務活動是以香港公眾為對象,便須獲證監會批准。證監會上月指出,若在ICO中發售的數碼代幣代表一家公司的股權,便可被視為股份;若數碼代幣的用途是訂立債務,可被視為債權證;若ICO所得收益用作集體管理,並投資於不同項目,可被視為集體投資計劃。上述情况均可使數碼代幣被界定為「證券」。
但有業界人士指出,像Bitspark發行的這類代幣為例,發行的代幣只是供在發行人的平台上使用,不涉及股權或債權,亦非交給發行商作集體投資,認購的人想賺錢,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出售代幣。雖然有博升值的機會,但按香港證監會上月的公布,未必能界定為證券,這顯示在現有的規管架構下,ICO在香港確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41&issue=20171006
以太幣靠ICO發圍 今年曾狂升40倍
1 :
GS(14)@2017-10-08 21:55:36【明報專訊】虛擬貨幣的誕生由2009年初比特幣(Bitcoin)面世掀起序幕。至去年初,虛擬貨幣開始被使用在首次代幣發行(ICO)之上,其中以號稱能提供開放式平台來發展Distributed Applications(DAPPs),及利用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來進行交易的「以太幣(Ether)」最受歡迎。
ICO發行商不接受實體貨幣認購代幣,只接受虛擬貨幣,不少更講明只接受以太幣作為認購貨幣。以太幣在網上平台的成交價,隨着ICO在今年夏天爆發式增長而創出新高,6月中曾見431美元,較年初時的10美元暴漲超過40倍,至上月底仍報293美元(見圖)。
用虛擬貨幣認購ICO發行的代幣,有如用港元來認購眾安在綫(6060)的新股,但不同的是代幣沒有任何股權,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對發行人平台的信心及市場供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9&issue=20171006
迪士尼開發區塊鏈平台推ICO
1 :
GS(14)@2017-10-08 21:58:00【明報專訊】由迪士尼開發的區塊鏈開源平台Dragonchain宣布,將進行首次代幣發行(ICO),由前日起至11月2日發售代幣Dragons,截至昨晚為止,項目已籌得214.68萬美元(約1674.04萬港元),該行表示,所得資金將用於精簡區塊鏈技術,並應用於商業領域。
Dragonchain主要提供區塊鏈開源平台服務,即是讓傳統軟體開發人員在缺乏區塊鏈技術經驗下,透過平台上將現有的程式開發語言(Java、Python、Node、C#)所編寫產品與區塊鏈應用技術結合,有助客戶減低開發成本和縮短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
該行表示,代幣Dragons的總數為4.33億,當中約2.38億會用作公開發售,佔約55%;而代幣未來可在Dragonchain平台上使用。是次ICO 將在美國作公開發售,但全球各地的投資者仍可參與。
55%代幣公開發售 已籌逾1674萬
值得留意是,今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宣布將ICO發行的貨幣視為證券,意味Dragons亦將受聯邦證券法監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50&issue=20171004
美證交會首告ICO公司 涉詐騙眾籌
1 :
GS(14)@2017-10-09 03:20:19【本報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Maksim Zaslavskiy,指其兩間公司在ICO首次公開募幣中,涉誤導及詐騙投資者,出售未經註冊的證券資產。被SEC起訴的兩間公司,分別為REcoin Group Foundation以及DRC World,前者是以區塊鏈技為主的地產公司,後者則為一間設有鑽石級會員的公司。兩間公司均以ICO為名作眾籌,但其實沒有實際投資,並向投資者作出高回報承諾。SEC表示,兩間公司聲稱集資200萬至400萬美元,但實際只得30萬美元。另外,比特幣中國昨日正式停止交易,在中午12時關閉所有交易功能。至於火幣網等平台,交易會延至10月底才關閉。火幣網昨日比特幣報24,494人民幣,海外bitcoin則報4,212美元,升1.2%,重上4,200美元關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1/20169616
韓星搞ICO 擬推個人代幣
1 :
GS(14)@2017-10-22 15:44:18【明報專訊】韓國上市公司Aimhigh Global表示,正在銷售數碼代幣「ENT Cash」以集資,集團董事長王雪透露,希望打造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娛樂生態體系,韓國女子組合T-ARA、綜藝節目Running man成員金鍾國已加入其平台,男子組合BIGBANG成員太陽的演唱會亦支持該平台,未來藝人有機會推出自己的專屬數碼代幣,以銷售代幣的方式集資籌辦演藝活動。
粉絲用專屬代幣 購買明星產品
王雪表示,希望開發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娛樂生態體系,藝人可銷售自己專屬的虛擬代幣,讓粉絲以代幣購買演唱會門票,企業亦可用作支付任何演出經費。他預計明年內將完成開發ENT平台服務,包括支付平台系統、社交網絡、串流廣播平台及智能合約技術4大服務(見表)。是次集團銷售ENT Cash,王雪表示投資者可以用比特幣、以太幣及超級現金三種虛擬貨幣換取ENT Cash,但他沒透露多少虛擬貨幣可換取一個ENT Cash,亦沒透露今次集資的目標金額。對於韓國早前表示禁止ICO(首次代幣發行),他表示ENT 會利用KYC 技術評估ENT Cash 的認購申請者,確保只有專業資格的投資者才能參與非公開認購代幣,故不認同ENT Cash 是ICO。
指韓當局對ICO未有一致看法
但有市場人市認為,雖然王否認ENT Cash是ICO,但所有投資者仍可從公開渠道參與認購,而ENT只是再作審批,嚴格來說ETN Cash只是由「公開認購」變作「公開申請」,本質上分別不大。不過王雪指,韓國當地行政及立法機關對ICO監管細則尚未有一致看法,故相信韓國的代幣銷售市場仍有生存空間,故不會暫停在韓國銷售。儘管多個國家表明禁止ICO,但比特幣價格再創新高。據CoinDesk數據,比特幣價格昨由5900美元左右的高位再度發力,突破6000美元大關,高見6108.4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85&issue=20171022
《華爾街狼人》原型經紀﹕ICO乃歷來最大騙局
1 :
GS(14)@2017-10-29 22:24:30【明報專訊】荷李活電影《華爾街狼人》的原型、前「仙股」經紀Jordan Belfort向《金融時報》稱,近期備受市場追捧的首次代幣發行(ICO)是「歷來最大騙局」,終會將令很多人中招,「比我做過的一切更惡劣」。
Belfort曾因證券欺詐及洗黑錢而被判監22個月,在獄中寫下自傳《華爾街狼人》,講述自己由普通經紀變成巨富,瘋狂斂財、酗酒吸毒,最終財富夢碎的經歷。他的自傳於2013年被拍成同名電影。Belfort將ICO比作1970至80年代流行的「盲池」(blind pools)投資。在盲池集資的公司不會向投資者披露資金的用途,這些公司往往未作投資已經破產,只有經紀獲得大筆佣金。他批評ICO的鼓吹者正延續一場最嚴重的大規模詐騙,就算85%的人沒有惡意,但只要有5%或10%的人想騙你,那將會是嚴重的災難。
ICO今年以來集資234億
他表示ICO經紀的手段,近似傳銷的pump and dump伎倆,宣稱掌握內幕消息,又找來名人背書,吸引散戶投資,之後經紀沽貨獲利,令散戶蒙受損失。根據Coinschedule的數據,今年以來的202項ICO已募集超過30億美元(234億港元)資金。部分監管機構關注到散戶可能受騙。上月中國和韓國監管機構相繼下令禁止ICO,曾令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大跌,但比特幣最近曾升穿6000美元。
(金融時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53&issue=2017102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