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神巴菲特在52年前開始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到現在,伯克希爾股票的總回報率已經是標普500指數的155倍。巴菲特是如何進行運營和投資,才讓伯克希爾有如此強勁的成績?
1965年以來伯克希爾公司的表現
從1965年開始,算上股息,標普500指數的年均收益率在9.7%;而同期伯克希爾的年均收益率達到20.8%,是標普500指數的兩倍還多。換句話說,如果你投資了1萬美元在標普500 指數,平均一年後你的投資連本帶利有10970美元。相同的本金如果投資到伯克希爾,平均一年後投資的本利和達到12080美元。
假設這1萬美金在52年前開始投資,如果選擇標普500指數,現在這筆投資大概已經增長到128萬美金;而如果選擇投資伯克希爾的話,你能獲得的本利和達到1.97億美金,差不多是標普500指數的155倍。
公司持續良好的表現,也是巴菲特能成為世界頂級富豪的主要原因。
巴菲特是如何投資的?
梳理伯克希爾的歷史表現就可以發現,事實上,巴菲特和他的團隊在運營投資方面並沒有什麽特別複雜的技巧,伯克希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一些最基本的投資規則:
1、不斷提高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這52年里,伯克希爾的每股賬面價值僅下降了兩次;
2、通過補強收購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3、從公司的投資增長中獲益;
4、以適當折扣後的價格回購股票;
5、偶爾進行大型並購項目。
“未來50年,伯克希爾並不會表現得像之前50年那樣強勁。”
這句話出現在2014年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中。事實上,巴菲特的意思是,伯克希爾現在的體量太大,未來50年,股價並不能長期維持20.8%的增速。
然而,巴菲特相信,從長遠的角度看,即便只運用簡單的投資規則,伯克希爾仍能以巨大的利潤在市場中占據鰲頭。
“獨角獸”改變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因為OPPO、小米、金立等公司的貢獻,中國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實現了《數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龐帝一直孜孜以求的“人人一臺電腦”的夢想,消滅了“信息鴻溝”,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的絕對高地。智能手機對當代中國影響的深遠,怎麽高估都不為過。
因為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的普及,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現在出門基本不帶錢包了,更別說銀行卡。去飯館吃飯,上便利店買飲料,甚至就在路邊煎餅攤買個煎餅,在菜市場買根蔥,都可以掃碼支付。
在城市,出門之前,我們已習慣了先打開滴滴、神州或者易到,叫好車,對著地圖,看到司機已等在樓下之後,才傲嬌地說,“我的車來了”,出門揚長而去。這是貴賓級的待遇。
很多城市,除了滿街的小轎車之外,一度消失的自行車又回來了——人們出了地鐵,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地鐵口附近的共享單車,ofo或者摩拜,瀟灑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行車短途之旅。
我們要請朋友、客戶吃飯,首要的動作是,打開美團點評,看看附近有哪些口碑不錯的餐館,瀟灑地預訂,把鏈接發給朋友或客戶,然後開始期待一場美好的聚餐。
我們看新聞,已沒有什麽人通過訂閱或到報刊亭購買報紙來實現,直接打開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最熱的新聞,最感興趣的新聞,源源不斷,沒完沒了地推薦給你。
我們看書,再也不用跑到各個城市的新華書店、圖書城,足不出戶,通過閱文、掌閱等平臺看到最想看的、最火的小說,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我們追最熱門的電視劇,比如《人民的名義》,根本不用打開電視機,在電腦或平板上、在手機里,通過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一口氣追劇,成為會員還能去掉片頭片尾的廣告。
我們看一場電影,經典的動作是,打開微票、貓眼、淘票票等電影票預訂平臺,下好單之後再奔赴電影院。
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寶寶樹、貝貝網、蜜芽等母嬰平臺,新一代的年輕爸爸媽媽們如何養育兒女?
……
上面提到的支付寶、小米、今日頭條、美團點評、滴滴、ofo、摩拜等公司,都是中國知名的“獨角獸”公司。
所謂的“獨角獸”公司,這是矽谷風險投資家Aileen Lee 2013年11月發明的創投行業專屬名詞,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成立不超過10年的高成長企業。
2017年3月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了《2016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報告表明,中國“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已經多達131家,總估值4876億美元,而美國“獨角獸”公司也不過96家,總估值3720億美元。植根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獨角獸”公司數量全面超越美國,這意味深長。
《創業家》以發現爆發性增長行業的挑戰者、領先者和顛覆者為使命,也就是發現獨角獸公司為使命。我是2010年加入《創業家》的,在這7年多的工作時間里,從記者開始,一直做到首席內容官。很幸運,我近距離地接觸了近百家“獨角獸”公司,見證了“獨角獸”改變中國的歷史。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
印象深刻的是,我曾跟去哪兒網所有副總裁以上的高管進行交流,從早上9點聊到晚上9點多,信息量大到想吐,但我依然興奮不已,因為我發現了去哪兒成功的核心秘訣——TTS系統。它讓去哪兒真正成為一家可以跟攜程PK的“獨角獸”公司。
我也曾親自調研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和他的團隊,最後大膽地預判,像58同城這樣能彎腰做苦活、累活的互聯網公司,會有大未來。後來O2O風行,滴滴、餓了麽、ofo等公司都靠幹臟活、苦活殺出一條血路。
……
還有京東、今日頭條、美團、神州租車、宜信、陌陌、YY等獨角獸公司,我都見證了它們的成長。
今天,我把自己多年對中國“獨角獸”公司的觀察,整理成系統的知識,形成 “揭秘52個獨角獸的賺錢邏輯”專欄。
但我又不希望我自己講得太“學院派”。我盡量少講理論,通過一個個有場景、有沖突的故事,把這52家“獨角獸”公司商業模式的要點表達清楚。
我希望您通過訂閱這個專欄,有以下收獲:
1、中國“獨角獸”公司的創業、創新和創富故事;
2、“獨角獸”公司創始人都有什麽特質;
3、優秀的商業模式如何構建和完善;
4、如果你是創業者,如何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打磨公司的商業模式。
不管你是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還是對商業感興趣的職場人,我都希望,聽完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啟發,成為商場、職場中的下一匹黑馬,乃至下一只獨角獸。
人的一生,賺多少錢並不重要。能夠交到多少朋友,幫過多少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她只希望她的煎餅,能溫暖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天能把煎餅攤到全世界!——《煎餅也瘋狂》賈秀英。
來源 | 匠心之城(ID:jxzc681)
作者 | 是郡主也是匠匠
還記得去年那個
月入3萬的煎餅大媽嗎?
京城黃金地段的煎餅攤,
一顧客懷疑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
爭執不休,
大媽實在忍無可忍:
我月入3萬,怎麽會少你一個雞蛋!
大媽霸氣的一句話,
帶火了一個曾被人“看不起”的群體,
更深深刺激了有些人的玻璃心。
平時上班路上再看到她們,
可別再吆五喝六了,
畢竟人家賺的比你多多了!
這不,
52歲的“煎餅俠”賈大姐又喊話:
月入3萬怎麽了?
我靠著攤煎餅月入十萬,
送女兒出國留學。
還開了三家連鎖店,
辦了全國第一家“攤煎餅”學校。
去年一電視臺采訪圖,那時51
真假?
不會是吹牛吧,
此言一出網友又炸開了鍋!
可趕早去賈秀英的“姜皇後煎餅”店前一看,
那老長老長的、
足足排到大馬路上的隊伍,
你就知道賈大姐的煎餅,
到底有多火了!
每天早上不到六點,
就有人開始排隊買煎餅,
兩個鍋同時開攤。
在上班的高峰期,
更是搶都搶不上,
有的顧客還因為排隊加塞吵架。
一攤就兩三個小時,
停不了手,
忙得連算錢收錢的時間都沒有。
賈大姐就把錢盒子往門口凳子上一放,
大家自覺自助、自己找錢。
今年52歲的賈大姐,
從2001年就開始攤煎餅。
開始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賺錢養家。
攤煎餅雖是小本買賣,
可多做一個就多一分收入,
比在工廠拿死工資強。
萬事開頭難,賈大姐的第一次出攤,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順利。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北京的大風刮得正溜。賈秀英揣著雙手凍得直哆嗦,心里卻激動地火熱。
左盼右盼終於等來第一位顧客,可不知是太緊張還是手凍得不聽使喚,賈秀英越想給人家攤好,卻越是弄得一團糟:煎餅摟出個洞,還結了一個面疙瘩。
羞愧著急的賈秀英連連說:
“姐,我給你放兩個雞蛋,
只收一個雞蛋的錢行嗎?”
可當時這個大姐脾氣就上來了,
“就你攤成這樣,
還要錢呢?白給我都不吃!”
第一位顧客氣呼呼地走了,
留下滿滿歉意的賈秀英,
一個人在寒風中落寞神傷。
街上已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自己的攤子前卻冷冷清清。
賈秀英也想過放棄,
可一想到有可能失學的女兒,
她別無選擇、只能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賈大姐說:“我閨女特別懂事。每次我帶她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她想吃什麽東西,都會小聲的問我,
媽媽,這個東西貴不貴?如果要是貴的話就算了,我不饞,給我買便宜的就行。孩子的每一句話都刺痛我的心。”
“我就想:
為什麽人家的孩子想吃什麽買什麽,
為什麽我的孩子就不能?
不管多難,我也要靠我自己,
給孩子闖出一條路來。
決不能放棄,堅持賣下去,
不管是刮風、下雨、
一天都不能歇。”
一勺面糊、兩枚雞蛋、
一把蔥花、層層薄脆,
再刷上一層秘制醬料。
幾乎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條街道,
都會有無數家煎餅攤,
在每一個匆忙的早晨,
溫暖過路食客的胃。
憑什麽賈大姐的就這麽好吃呢?
賈大姐笑笑:
用心就是最好的秘方。
有的顧客說:
你那個面不好,那我就重新再去試;
有的顧客說:
你這個味道不好,
我就一樣一樣的再去調。
每天淩晨三點,
賈大姐就早早起床。
“蔥花、香菜都是現切的,
隔夜的東西都不要,
秋天霜打過的葉子有點發苦,
我就把那香菜葉子全部去掉,
就留下那個新鮮的桿兒。”
面都是自己磨,
買好的現成綠豆或者小米,
五谷雜糧都是自己現磨。
所以面粉吃起來特別香,
薄脆都是自己炸的,用最好的油。
還有醬料也是自己秘方配制,
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把綠豆面往鐵板上這麽一攤,
打上雞蛋,撒上蔥花、香菜,
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香味,
吃起來是外香里脆,
讓人吃了還想吃!
一天,店里來了一位老顧客,一下子就要30個煎餅。賈大姐納悶了,怎麽一次要這麽多?
原來老顧客的閨女出國留學了,要去國外看她。
閨女說了:“我什麽都不需要,給我攤幾十張煎餅就行了,叫阿姨親手給我攤。我特喜歡吃她家的煎餅。”
聽了顧客的一番話,
賈秀英十分感動。
“想想這小姑娘,
從那麽點就開始吃我家的煎餅,
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還沒有忘記我家煎餅。”
還有一個外國學生,
一次來買賈大姐的煎餅,
都做好了才發現沒帶夠錢,
看著尷尬的外國學生,
賈秀英爽快地擺擺手:
“拿著吃吧,拿著吃吧。”
從那以後,外國小夥天天來吃,有時候還帶很多國外同學來吃,一晃就是半年。
直到有一天,小夥帶著五六個人來到店里,嘰里咕嚕說了好多,賈秀英聽不懂,趕緊找個懂英語的翻譯;
原來他是美國人,馬上要回國了,再也吃不到賈大姐的煎餅了,這次專門帶著爸爸媽媽和很多朋友們,來吃最後一次煎餅。
他一說要走,
賈大姐心里酸酸的,
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當他走過馬路,
回過頭來沖她揮揮手的那一刻,
賈大姐的淚就含在眼眶里。
“我感覺我賣煎餅,
不光是為了賺錢,
我賣的不只是一個煎餅,
還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做煎餅也能做出成就感,
煎餅雖小,也足以溫暖人心。
溫暖了他人,
也成就了我自己。
賈秀英開始有了動力和信念,
攤煎餅不僅是為了養家糊口,
更要做成一種事業。
“我要把感恩的心,
回報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她開始教很多家庭情況不太好的人攤煎餅。認識的,不認識的,只要有人學,她就教。
一個山西的大姐,原來在北京給人家做保姆,後來不幹了,跟著賈大姐學做煎餅。
她臨走時,賈秀英鼓勵她:“萬事開頭難,你能走出第一步,你就能邁出第二步,回去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給我打電話。”
後來,她給賈大姐打電話,激動地說:“我家孫子上幼兒園的錢,都是我出的,大姐,我非常感謝你教我做煎餅,我靠賣煎餅養活了一家子人”。
善良努力的賈大姐,
不僅自己生意紅火,
開了連鎖店,送女兒出國;
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攤煎餅學校,
吃住都是免費,
把全套技術、包括醬料配方,
全都無保留地教給大家,
讓那些曾經和自己一樣走投無路的人,
都能走出一條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