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Nov 14 - 港交所披露易 - 股權變動 (投資小知識)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1/04-nov-14.html
新奧能源(02688)上周公布一項關連交易,公司斥2億美元向主席王玉鎖夫婦收購加拿大及美國燃氣加油站,收購價2.0億美元,目標資產今年首9月虧損1.8億人民幣。 消息一出,股價一度由54.30元急跌至45.30元水平,接近52周的低位。 首席財務官(CFO)王冬至稱對市場反應吃驚,他認為收購非不務正業,原預期股價會受正面消息向上,不料市場視收購為不好資產,與內部認知有異。 此文
並不是討論這一項關連交易對業績的影響,只是想借用這一事例,分享一下如何在事後查看大股東/董事的增持和減持的行動。
事後,有報導
▪ 於10月30日, 增持,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 王玉鎖及其配偶,平均價每股46.107港元,購買107萬股,持股比例由30.11%上升至30.21%。
▪ 於10月30日, 增持,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平均價每股46.840港元,購買686萬股,持股比例由7.87%上升至8.50%。
▪ 於10月30日, 減持,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平均價每股47.343港元,沽出692萬股,持股比例由11.22%下降至10.58%。
▪ 於11月30日, 增持,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 王玉鎖及其配偶,平均價每股49.9936港元,購買27萬股,持股比例由30.21%上升至30.23%。
本文使用 新奧能源(02688)和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作為例子,使用不同搜尋條件,搜尋其中二項披露事項。
例子一
▪ 按上市法團的名稱搜尋 = 2688
例子二
▪ 按大股東/董事姓名或名稱搜尋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讀者可以參照以下方法搜尋其它股票的的資料。 另外,港交所披露易網站支援不同的搜尋方法,讀者亦可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尋有興趣的資料。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港交所披露易 HKExNews 披露權益(Disclosure of Interests)
任何擁有5%或以上權益的人士均有責任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的規定通知香港聯交所持有之好倉,而當他們的股權出現進一步改變以致跨越某個整數百分比時(例如6%或7%),亦須作出披露。
▪ 首次持有上市公司5%或以上的股份權益 (即首次須具披露權益)。
▪ 權益下降至低於5% 。
▪ 股份權益百分比上升或下降,導致權益跨越某個超過5%的百分比整數 (例如:權益由6.8%增至7.1%,亦即跨越7%)。
▪ 淡倉的百分率上升或下降,導致淡倉跨越某個超過1%的百分率整數。
但是,例如,若股權由6.1%增至6.9%,因沒有跨越任何整數百分比,所以毋須作出披露。
~~~~~~~~~~~~~~~~~~~~~~~~~~~~~~~~~~~~~~~~~~~~~~~~~~~~~~~~~~~~~~~~~~~~~
例子一 : (按上市法團的名稱搜尋 = 2688)
(1) 披露權益
可以在香港交易所的「披露易」網站 (
http://www.hkexnews.hk/di/di_c.htm) 「披露權益」一欄內找到上述人士向聯交所披露的資料。
▪ 選擇「
披露權益」
▪ 選擇「
1. 按上市法團的名稱搜尋(股份代號或上市法團名稱)」
(2) 股份代號
▪ 股份代號,輸入「
02688」 (2688 也可)
▪ 選擇「
搜尋」
(3) 所有披露權益通知
▪ 在搜尋結果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選擇「
所有披露權益通知」
(4) 披露權益列表,可以看到多項股益披露。 選擇「
有關事件的日期」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103(L) | ... ... | 30/10/2014 |
ENN Group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 | 117(L) | ... ... | 30/10/2014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 | 103(L) | ... ... | 30/10/2014 |
王玉鎖 | 121(L) | ... ... | 30/10/2014 |
趙寶菊 | 117(L) | ... ... | 30/10/2014 |
▪ 在 「王玉鎖 ... ... ... 30.21(L) 」 ,選擇「
30/10/2014」
(5) 事件的詳情
▪ 可以看到 王玉鎖 在30/10/2014, 平均價 46.107元 購入 1,072,000股, 好倉由 30.11% 增加至 30.21%。
~~~~~~~~~~~~~~~~~~~~~~~~~~~~~~~~~~~~~~~~~~~~~~~~~~~~~~~~~~~~~~~~~~~~~
例子二 : (按大股東/董事姓名或名稱搜尋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1) 披露權益
可以在香港交易所的「披露易」網站 (
http://www.hkexnews.hk/di/di_c.htm) 「披露權益」一欄內找到上述人士向聯交所披露的資料。
▪ 選擇「
披露權益」
▪ 選擇「
2. 按大股東/董事姓名或名稱搜尋」
(2) 股份代號
▪ 大股東/董事名稱,輸入「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這個例子只是搜尋最近2個月的資料。 日期,改為「
01/09/2014 至
04/11/2014」
▪ 選擇「
搜尋」
(3) 在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有多項披露,表示最近2個月公司有披露多家上市公司的買賣。 選擇其中一間上市法團來繼續。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 在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選擇「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4) 披露權益列表,可以看到多項股益披露。 選擇「
有關事件的日期」
30/10/2014 |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 ... | 8.50(L) |
04/09/2014 |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 ... | 7.01(L) |
▪ 在 「30/10/2014 ... ... ... 8.50(L) 」 ,選擇「
30/10/2014」
(5) 事件的詳情
▪ 可以看到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在30/10/2014, 平均價 46.840元 購入 6,864,000股, 好倉由 7.87% 增加至 8.50%。
~~~~~~~~~~~~~~~~~~~~~~~~~~~~~~~~~~~~~~~~~~~~~~~~~~~~~~~~~~~~~~~~~~~~~
讀者可以參照以上方法搜尋其它股票的的資料。 在港交所披露易網站,除了披露權益(Disclosure of Interests),也可找到不同的資料,包括上市公司公告和發行人相關資料,讀者不妨自行瀏覽和搜尋一下認為有用的資料。
▪
http://www.hkexnews.hk/di/di_c.htm
▪
http://www.hkexnews.hk/index_c.htm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新奧能源(268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4 Dec 14 - 市況雜談 與 中國A50指數成分股 (2) - 指數季檢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2/04-dec-14-a50-2.html
9月底談論上證綜合指數時是2348點,筆者當時重申樂觀,並認為中國A50指數當時雖然落後於上證綜合指數,中國A50指數有望追回上證綜合指數的表現。 安碩A50(2823)當時至今上升了接近2成,上證指數昨天升至2011年7月的高位,上證綜合指數亦上升了18%左右。
■
28 Sep 14 - 市況雜談 與 中國A50指數成分股
A股連升多日後,上證綜合指數是2779點,相對強弱指數(RSI)接近90水平,相信會出現明顯回調,大市可能短期會整固一會。
A股的牛市會在回調後再急升,還是會慢牛,筆者繼續不想亂估,但是「A股牛市開始咗」,相信現時贊成的人比反對的人較多。 由於A股有機會進入大形升浪,對於已經買入,例如 A50(2823)的投資者,保持觀望月綫圖的上升趨勢,會比較不會被市場短期波動所影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下周初召開的內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否明確延續放水政策,還是重提之前強調的「去槓桿」,將是影響A股後市的最重要因素。 削債和經濟結構改革,是三中全會所定大方向。如果中央再以放水、催谷資產泡沫方式救市,將重蹈2007年及2008年的覆轍。 中央如何取捨,能否在放水救市和結構改革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外界關註今年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
每年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是對來年宏觀經濟形勢作出判斷,定調宏觀經濟政策,確定多個經濟目標,例如GDP增長、通脹、財政收支及貨幣供應等等。現時巿場預期內地明年定下的GDP增長目標應較今年為低,介乎7至7.2%之間,要是實際數字較預期低,可反映中央政府對明年內地經濟增長形勢相當審慎,大為削弱股巿的投資氣氛。
上證綜合指數1年圖:
上證綜合指數月綫圖: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中國A股: MSCI新興市場指數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環球投資者投資中國的比例相對偏低,以前可能因為沒有渠道投資,但現在隨著改革開放,有更多渠道如滬港通及更多投資產品推出,投資者可以多管齊下地部署投資中國A市場。 中國A股是一個很多人註視的市場,惟仍有很多人在了解及學習A股,但隨著中國有愈來愈多推動市場發展的措施面世,看來大家對A股的註意力只會提高,不會減少。
今年6月,MSCI公布2014年全球市場分類評審結果。 MSCI將不會按原計劃把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仍保留在審核名單,將密切觀察有關方面的發展。 MSCI認為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必要繼續與國際投資者保持溝通,因是A股市場已有顯著規模,而且中國在金融監管改革方面可能有其巨變,其中滬港通方案的實施將是例證之一。 2015年6月,MSCI將會再次公布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評審。
長期來看,券商及基金都估計,「滬港通」執行後,大增A股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會,令資產規模達1.4萬億美元的相關指數基金,被動追入A股。
內地股市經歷過去7年熊市後,現時估值已顯得吸引,加上與全球股票表現的相關性低,在當前環球投資市場持續波動的環境下,多元化投資於中國A股有助分散風險,是吸引外資流入的另一賣點。
外資現時持有中國A股的比率僅約2%,以亞洲市場外資持股平均值介乎20%至30%來看,外資持有內地A股比率有極大提升空間。隨著A股有望在未來一至兩年被納入MSCI指數, 估計投資者在未來將會更加重視對A股的投資部署。
貝萊德:3大催化劑撐A股
(來源: 經濟日報)
A股升至3年高位,成交額亦屢破歷史紀錄。貝萊德亞洲股票團隊主管施安祖認為,內地投資者對投資股票的取態多年來首次轉變,利好A股中長綫前景,相信明年A股可跑贏港股。
貨幣政策寬鬆 散戶冷轉熱
三大利好撐A股,施安祖表示,過去數年內地投資者冷待A股市場,但今年投資股票的興趣卻漸濃,加上中國貨幣政策由緊轉鬆,中資股估值又偏低,均是支持A股繼續走高的催化劑。
對美息更敏感 港股恐失色
近年中國政府積極推行改革,他指中國的改革仍在起步階段,雖然改革會對經濟構成下行壓力,但中國政府為穩定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調控貨幣政策或推出一些振興經濟措施,利好A股後市。
他認為,中港股市明年均會上揚,但與美息敏感度較高的港股相對較失色,偏好與利率敏感度較低及估值被低估的股份。
本港的佔中運動仍未有退場跡象,施安祖認為,佔中令本港經濟前景添上不明朗因素,所以只要佔中持續,港股的估值便會一直存在折讓。
滬港通自推出以來使用額度偏低,施安祖稱,滬港通是中港兩地市場融合的一大步,對兩地均有正面影響,相信使用額度會隨時間流逝而上升。
至於宏觀亞洲股市,他指出,環球經濟逐步明朗,市場對亞股的期望偏低令防守性持倉偏高,加上估值仍然吸引,因此對亞股前景相當樂觀,而隨著當地經濟環境逐步改善,明年亞股企業盈利料有高單位數增長。
內地增長仍穩 人幣難大貶
從區內配置來看,施安祖看好北亞多於東南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南韓及印度,因北亞股市的估值相對便宜。
中國貨幣政策將趨於寬鬆,惟貝萊德相信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貝萊德亞太固定收益團隊主管金義龍指出,中國經常帳仍有大量盈餘,而且經濟增長仍穩定,故看不到人民幣有大幅貶值的可能性。
|
A股ETF
利好內地金融業發展的政策如存保款等近日陸續浮面,並醞釀短期內出臺,有利中資金融股表現,加上A股強勢,令有相關金融股比重較大的新華富時A50指數相關ETF表現一枝獨秀。
對於投資A股的工具,筆者以下的觀點未有改變,美國的資金也利用同樣的工具來捕捉A股的升浪。 安碩A50(2823)近日是成交額首位的常客,這說明許多人包括基金大戶依然不熟悉個別的A股,寧買一籃子的A股ETF。
根據報道,在11月資金不斷流入美國上市A股ETF,令到美國上市A股基金錄得溢價。 據金融資料提供商Markit的資料,11月份投資者向美國上市的A股ETF投入資金2.59億美元,這些投資者預計,來自大型資金管理公司的一輪資金將借道滬港通湧入中國,進而提振中國股市。
外圍買家認為,看好A股資金目前更青睞ETF等工具,這類投資不涉及滬港通所面臨的法規和監管障礙。渣打中國大陸和香港股票研究部主管Erwin Sanft稱,目前ETF是更輕鬆的投資選項。
A股ETF
■ 28 Sep 14 - 市況雜談 與 中國A50指數成分股
在市場逐步開放後,即使A股慢牛已經出現,雖然說什麼香港市場沒有的白酒板塊等可能比較吸引,由於始終是隔山買牛,風險不容忽視。 南水北上,香港投資者如何在滬股通568隻股票中取捨並不容易。 除非同時在香港上市的AH股,在訊息上香港和國外投資者投資A股相比蝕底。 另外,全新的制度,亦需要時間熟習。 在資產配置上,如果是投資A股,A股的ETF仍然是簡單和直接的投資工具。
|
安碩A50(2823)1年圖:
安碩A50(2823)月綫圖:
富時 FTSE 中國A50指數: 季檢
富時中國指數系統季檢後, 中國A50指數宣布剔出3股並加入3股,12月19日收市後生效。 根據富時指數公司的相關慣例和規定,指數成分股發生定期調整時,一般會提前2至3周左右發布調整公告,真正的樣本股調整將在調整月第三個星期五收盤後生效。
■
10 Sep 14 - 滬港通 與 中國A50指數
3隻最新獲納入的A股,包括信威集團、中國中鐵、招商證券,而五糧液、雙匯發展、雲南白藥被調出。
加入 中國A50
▪ 信威集團(600485.SH)
▪ 中國中鐵(601390.SH)
▪ 招商證券(600999.SH)
剔出 中國A50
▪ 五糧液(000858.SZ)
▪ 雙匯發展(000895.SZ)
▪ 雲南白藥(000538.SZ)
跟據筆者早前的資抖,被剔出3股的比重由1.0%至1.5%左右不等。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安碩A50(2823)。
參考:
1. 環球資金捧A股ETF 港成交78億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0d445a4-1c67-4e1f-9c0f-f45e72b65f34-349947
2. 陳蕙蘭: 滬港通與A股ETF互補不足
http://www2.hkej.com/wm/article/id/940983
3. 貝萊德:3大催化劑撐A股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4fcdb08c-4eff-4a65-8f03-8bc4dc6b4e1b-532349
4. 國策解碼:A股去向要睇經濟會議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financeestate/art/20141204/18957182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4 Feb 15 - 韋恩 2015年十大驚奇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04-feb-15-2015.html
韋恩(Byron Wien)的「十大驚奇」通常「貼不中」,這是正常的。 如果想法太正常,跟隨主流觀點就沒有意義了! 筆者不太喜歡今年的「十大驚奇」,因為大多是根據去年年底發生的事情而想像的,想法反而未夠「奇」。 反而 ... ... 例如,的士在公路行駛中撞到飛行中的飛機,或者解款車跌五千萬元落馬路解款員都話唔知,就似樣一些!
韋恩 2014年十大驚奇回顧
黑石集團旗下顧問機構主席韋恩(Byron Wien)2014年初發表「十大驚奇」,「貼中」歐元與日圓匯價「插水」,以及美國經濟強勁復甦,惟有關美國及新興股市的兩項預測僅部分言中,其餘更全部落空,若以十分為滿分,去年韋恩只得三分,與前年相若。
韋恩去年曾揚言標指年初時會出現約10%調整,惟到九月中才反覆挫9.83%,隨後儘管如他所言拗腰反彈,而且叠創新高,標指全年漲13%,不及韋恩年初揚言大漲20%。
韋恩去年年初時看淡中國更可說大錯特錯,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確實較往年緩慢,惟遠遠未跌至韋恩預期的6%,他揚言中國股市表現不濟更與現實南轅北轍,在滬港通及人民銀行上月底突然減息雙重刺激下,截至上周五為止,今年滬綜指累漲49.23%。
另外,韋恩去年預言紐約期油每桶突破110美元,然而紐油六月漲至107.73美元後已無以為繼,之後更不停「插水」,每桶54.7美元,較韋恩的目標價低50.2%。
■
08 Jan 14 - 韋恩 2014年十大驚奇
■
07 Jan 13 - 韋恩 2013年十大驚奇
■
07 Jan 12 - 韋恩 2012年十大驚奇
■
05 Jan 11 - 韋恩 2011年十大驚奇
■
05 May 10 - 韋恩的10大驚奇 (2010年)
韋恩發表「十大驚奇」的習慣源於1986年任職大摩首席美國投資策略師之時,就國際政經大事作出預測;其後28年無間斷地每年公佈,但近年已被指預言欠準。 上年底有數手據顯示,近十年來他的命中率僅為約25%,即10項中僅中約兩、三項。
韋恩一月發表了最新年度預測,這位現年已81歲的前大摩高級策略師,今年已是連續第30年發表「十大驚奇」預測。 他認為,就算受到經濟成長趨緩、電腦駭客癱瘓大銀行等事件幹擾,美國股市仍會延續先前的強勁態勢、連續第4年走強。Wien 還大膽預測,油價續跌將讓俄羅斯陷入更為艱難的處境,成為逼迫普京辭職的導火線。
Wien預估,標準普爾500指數會在2015年續漲15%、連續第2年擊敗全球股市,主要是由房市、資本資出以及企業獲利表現良好帶動,而歐洲、日本經濟則會跌落衰退深淵。
韋恩2015年十大驚奇
1. 聯儲局將在年中前加息,美國債息全年將基本上持平
聯儲局將早要今年中之前便調升短期利率,因見到美國就業數據改善及美國經濟成長率強勁。 然而 Wien 警告,聯儲局的升息時間點將證明是有缺陷的,因為美國經濟成長動力已開始消退,短期經濟成長減緩甚至已經開始;而聯儲局的貨幣寬鬆措施結束及升息,將導致美國股市修正提前到來。
2. 網絡恐怖主義蔓延,電腦黑客將入侵一家大型銀行的個人和企業賬戶,儲局甚至會勒令該機構停業5天
Wien預期, 駭客會在今年大顯身手、入侵銀行的個人與企業帳戶,而聯儲局會要求這些機構暫停交易五天以便核對帳目。 他警告,駭客的技術將比企業的網路安全系統更為高段,而各大政府部門與機構會全面動員對抗駭客肆虐的問題。
3. 美股將連續第四年上升,標普500指數將升15%,續跑贏全球
美股去年 (2014年) 的強勁漲勢將持續至今年,因為美國經濟將在房市及資本支出與企業獲利樂觀的推動下繼續成長,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500 指數預期將在今年內勁揚 15%,表現超越全球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股市。
4. 歐洲央行最終會大手推量寬,但歐洲經濟仍然重陷嚴重衰退
歐洲央行在2015年將擴大資產負債表,大量買入主權債券和公司債券。 儘管如此,歐元區仍陷入嚴峻衰退。
5. 日股會對進一步寬鬆刺激感麻木,股市今年只會持平,日本亦會陷衰退
儘管日本推出進一步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暫停上調消費稅計劃。日經全年未能實現上漲,以美元計價則下跌。
6. 中國經濟增長難以保7,甚至要改為保5,為免硬著陸可能會推更多財政和貨幣刺激
要達到 5% GDP增幅以免經濟「硬著陸」,中國需要推出更多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他預料北京還將承認中國經濟必須加強重新平衡,不再由以信貸為基礎來投資國營企業及基礎建設所帶動,而轉向消費導向經濟。
7. 油價下跌終影響到了伊朗,或促使該國在核談判中趨軟化。
油價暴跌最終影響到伊朗,伊朗依賴石油銷售抵消制裁的影響。 油價意外暴跌導致伊朗經濟增長乏力,最終迫使伊朗在核項目上妥協,全球股市受此影響短暫上漲。
8. 倫敦布倫特期油上半年會跌至40美元,低油價將對俄羅斯產生重大影響,總統普京支持度大跌,或被迫於年底辭職。油價下半年會回升至高於70美元。
油價今年上半預料將維持低落,但下半年將反彈回每桶 70 美元以上水準,因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原油需求將繼續增加。 Wien 還大膽預測,油價續跌將讓俄羅斯陷入更為艱難的處境,成為逼迫普京(Vladimir Putin)辭職的導火線。
9. 垃圾債和國債息差今年會減半,垃圾債成為表現最好的債券。
Wien 看好去年底因油價大跌而崩潰的高收益債券市場,今年將提供絕佳進場機會。他預期由於美國經濟持續成長、見不到衰退跡象,高收益債與美國公債間的殖利率差將腰斬,使得高收益債券將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資產種類之一。
10. 共和黨會「搞局」,通過一系列與現時方向相反的法例。甚至移民政策也會出現部分變化,決心改善與西班牙裔美國人的關係,務求於2016年送傑布·布殊(Jeb Bush)入主白宮。
參考:
1. Byron Wien Announces The Ten Surprises for 2015
http://ir.blackstone.com/news-and-views/Press-Release-Details/2015/Byron-Wien-Announces-Predictions-for-Ten-Surprises-for-2015/default.aspx
2. 韋恩十大預言錯7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41229/00202_007.html
3. Byron Wien's 10 Surprises for 2015
http://www.thestreet.com/story/13000017/3/byron-wiens-10-surprises-for-2015-and-4-more-predictions-that-could-happen.html
4. 【十大驚奇】韋恩料普京年底請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50106/53306851
5. 黑石今年意外大預測:Fed 4月就升息 中國GDP僅5%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50107/kkgja0skmu7s4.s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證監會緊急發布11條"風險警告"!哪些股票不能買? 2015-04-...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90
證監會緊急發布11條"風險警告"!哪些股票不能買? 來源:人民日報
在業內看來,由於短期市場漲幅過大,應註意調整風險。 未來的市場可能會出現大幅震蕩的走勢為主,操作難度也比較大。如果是追中字頭的股票,那恐怕是高處不勝寒,如果去買題材股、概念股又面臨著高估值的風險,投資者這個時段的操作難度加大。
證監會提示風險“潮來潮往理性對待”,滬指跳水跌2%,成交破萬億,中小盤股多下跌。今天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弱深強,震蕩回落。“央企大兼並”的傳言未能核實加上“石化雙雄”否認合並,對炒作人氣形成一定打擊。證監會重申風險後,大盤遭遇拋壓一度下挫,滬指跌逾2%,成交再破萬億元。盤面上,銀行股逆勢回升,多家“中字頭”個股逆勢飄紅,中小盤股普遍下跌。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發布11條“風險警示詞條”,提醒投資者:
1、股市潮來潮往,投資還須謹慎。
2、理性看待牛市,穩健價值投資。
3、多一分謹慎,少一分風險;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損失。
4、牢記“買者自負”原則,理性管理個人財富。
5、保障基本生活,切勿冒險投資。
6、做足功課再炒股,明明白白做股東。
7、股市存波動,配資有風險。
8、“小道消息”不可信,“概念炒作”危害大。
9、抵制“暴利”誘惑,防範“非法證券活動”。
10、非法發行不可信,投資常理不可違。
11、自覺遠離非法證券活動,切實保護自身利益。
此外,證監會重申,投資者踴躍入市,說明大家對中國證券市場充滿信心,希望通過投資股市分享改革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成果,但不少新投資者只看到炒股賺錢的可能,忽視了炒股賠錢的風險,對股市漲跌缺乏經驗和感受,對股市風險缺少足夠的認識和警惕。為此,提醒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要做足功課、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機構觀點
近期A股市場繼續任性上漲,昨天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聯袂漲停帶動下,中字頭個股集體飆升,對於後期走勢及投資策略,一些機構發表了最新觀點。
海通證券:短期趨勢未變 投資開始悠著走
海通證券認為,長期看牛途還很長,宏觀政策繼續積極,短期趨勢未變,但市場熱度已大幅上升、股市政策微變,投資從大膽跑到悠著走。新興產業將成為是本輪長牛主角,如互聯網先進制造、新能源、軍工、生物醫藥等行業。價值股是配角,政策催化時階段性表現。主題看好大上海、長江經濟帶。
華泰證券:市場揚帆前行 可關註“價值窪地”
華泰證券認為,無風險利率不斷下降,主板合理價值將繼續得到提升,年底滬指可到5000點。市場揚帆前行,恐高者可以關註“價值窪地”,如前期漲幅較少、估值水平較低且具備明顯業績催化的家電、食品飲料、汽車等消費行業。
民生證券:以守為攻 布局銀行股
民生證券認為,當前牛市太快。短期角度看,市場階段性主題將是快牛轉變慢牛。快牛過快將直接導致市場調整風險積聚,慢牛才符合經濟與股市的長期利益。在震蕩中換擋的牛市里,下車再上車,成本過高;不勤收割,浮盈轉瞬即逝。在這樣的市場中,布局銀行股是以守為攻的配置機會。
興業證券:“瘋牛”行情風險點可能在5月中下旬
興業證券認為,上升趨勢仍舊延續,但政策微調已開始,增量資金相對增量籌碼的優勢有所削弱,導致波動加大。短期的最優策略仍是順勢而為,尋找補漲窪地,“瘋牛”行情的風險點可能在5月中下旬。
首席看市
談到中國制造2025,一方面是技術,比如說北鬥的技術,還有一塊是4G的技術,這兩個行業的趨勢是怎麽樣?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認為,北鬥和4G領域今年都有產業催化劑。
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大家知道,實際上今年對於整個通訊行業或者說對於4G來講,是一個很明顯的行業周期的大年,因為基本上從3G那一波到4G,今年三大運營商是計劃總建設基站數860萬個基站,跟去年是基本上持平的,確實去年是將近80萬,然後在總的資本開支這一塊是4千億左右,三大運營商,這個肯定是全球最大的4G網絡。
北鬥實際上最近有個很大的催化劑,就說跟隨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像高鐵一樣,像中國的高鐵、飛機一樣走出去,能夠在我們整個對外的競爭過程中發揮一席之地,那實際上我們知道北鬥現在主要是亞太區,那它覆蓋的國家剛好就是一帶一路的這些國家,實際上我覺得北鬥會未來成為中國技術出口,包括對外在一帶一路這一塊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優勢。
具體到公司里面,在提到與通訊領域相關的關健詞,比如互聯網+,然後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智能制造,包括之前講到互聯網金融、移動醫療這些全部在里面,但是假如說通訊行業的互聯網+,應用層面通訊行業的互聯網+等,投資者該如何布局,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表示,看好在線教育、 智能醫療、車聯網等領域。
中信建投證券通訊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我覺得從開始來講肯定是一個工具性的,因為通訊是一個,我們講技術手段也好,或者說一個底層的技術也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上次我也來談到TMT行業的大融合,實際上將來是互聯網+的所有行業的融合,那實際上這種深度融合帶來的就說,比如說當信息技術行業疊加的這種教育行業,我們見到了這種在線教育;當它疊加醫療,我們看到智能醫療,當它疊加了車,我們看到車聯網,實際上我覺得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生產要素,也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工具了,它跟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我們講整個互聯網的下沈或者說信息技術手段的下沈,已經融合到我們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對,所以我覺得未來可能大部分公司都很難再去劃分清楚,說你到底是一個純粹的通訊公司,還是說你是一個車輛的公司,還是說你是一個在線教育公司,我們看到我們行業非常多的公司都在轉型。
|
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期待涅槃 2015-04-23 朱昉晨 杉再起-倍霖山
http://xueqiu.com/6525233368/42350014
公司简介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成员企业,致力于成为农产品加工行业、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的领导者,成为中国快速增长的食品行业的一站式原料提供商。公司从事油籽、生化及生物燃料、大米、小麦及啤酒原料的加工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植物油、燃料乙醇、淀粉、甜味剂、大米、面粉、面条和面包、啤酒麦芽及动物饲料等。
业务分析
油籽加工业务中粮是国内最大的植物油和油籽粕生产商,主要品牌为福掌柜、四海、喜盈盈、谷花。2013年中粮销售植物油358.8万吨(+23.9%),油籽粕540万吨(-14.2%),实现收入575亿港元。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将继续支撑居民对蛋白的终端需求,在禽类规模化繁殖的前提下,油籽粕有望迎来较大需求增长。而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日益成熟,中粮的高品质产品有望引来溢价,故此公司看好未来油籽加工业务的发展。
上游来看,大豆进口数量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对应着中粮下游产品植物油销售数量的增长;而对比大豆原材料价格和豆油、花生油价格发现,花生油价格相对比较平稳,而豆油却持续走低,然而大豆价格在2013-2014年间并无出现线性下跌的走势,作为中下游的中粮势必在油籽加工业务方面毛利率下降明显,2010年中粮公布年报显示油籽加工业务毛利率为1.7%,此后并未披露该业务毛利率,我们估计该业务目前毛利率会在0.8%-1%左右。2014年公司错误预判大豆走势,在年初高价进口了大量大豆,然而下游豆油价格持续走低,且期货套保系统并没有对冲风险,所以引起了净利润7.75亿港元的亏损。
生化及生物燃料业务2013年中粮生化业务收入89.65亿港元,同比增长2.7%。玉米淀粉销量145.5万吨(-9.3%),甜味剂销量57.8万吨(+64.9%),不过玉米淀粉需求没有明显增长,故此价格依旧低迷。甜味剂受蔗糖价格下跌影响,价格一路走弱。
生物燃料业务收入65.491亿港元,其实燃料乙醇销量41.7万吨(+13.3%),无水乙醇和食用酒精销量18.3万吨。
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性增长,燃料乙醇将迎来需求加速,公司看好未来燃料乙醇业务的盈利能力。
玉米淀粉方面,上游的玉米产量增速明显,超过消费量,将压制上游玉米价格;而从卓创农产品价格指数方面可以看出玉米淀粉自2015年起上升明显,使得玉米加工的中粮能两头收益,提升毛利水平。甜味剂方面,上游的白砂糖和下游的甜味剂价格都有所回升,涨幅类似,能保持原毛利水平。燃料乙醇方面,虽然公司看好新能源车爆发增长带动燃料乙醇需求,不过目前以燃料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并不是我国市场主流,故此燃料乙醇的未来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性。该业务总毛利水平预计维持在10%以上。
大米加工及贸易业务中粮是中国最大的大米供应商,出口商及进口商,旗下有福临门、五湖、金盈等品牌。2013年中粮大米业务收入77.449亿港元(-12.7%),内销108.1万吨(-29.3%),外销28.9万吨。值得一提的是,受惠于产品结构优化及工厂运营成熟,毛利率从6.2%上升至8.3%。
中粮大米占据市场份额5%左右,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远未形成控制力。公司计划丰富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希望通过高端品牌“福临门”来提升业务业绩
大米方面,早籼稻价格上升明显,而小包装大米和粳米价格却没有相对程度的上升,所以预计中粮2015年在大米毛利率方面会有所下降,预计在8%左右。销量方面在2013年后国内大米消费量出现明显上升,故此2015年中粮在大米方面收入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提升。
小麦加工业务中粮是中国最大的小麦加工商,销售面粉、干面、面包等产品,旗下品牌为香雪和福临门。2013年得益于小麦价格上涨和需求增速,公司收入85.602亿港元(+45.7%),面粉销量177.1万吨(+36.7%),干面销售上升30.3%,面包销量上升16.9%。
小麦业务方面扩充产能,新建工厂是公司的工作重点。未来成本消耗与产品结构优化将得到改善,同时公司将发挥面粉与下游业务的资源共享优势,来巩固行业的领先地位。
小麦加工业务方面,小麦价格持续走低,而小包装面粉以及标准面粉价格创出历史新高,预计2015年中粮小麦加工业务方面毛利可达到12%-15%左右,销量方面近年来中粮销售渠道拓宽,2015年销量有望达到180-200万吨的水平。
啤酒原料业务中粮是中国领先的啤酒原料供应商,主要从事麦芽生产与销售,内销与销往东南亚地区。2013年公司收入21.701亿港元,麦芽销量49.5万吨。公司通过发挥供应链优势,提升运营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行业较高毛利率。
公司认为未来啤酒消费将向中、高端升级,对高品质麦芽的需求将使公司的业务如鱼得水。
啤酒原料方面下游的啤酒产量方面保持平稳,且公司预期的中、高端啤酒市场还未成熟,故此上游麦芽价格可能波动较小,该业务保持原毛利水平15%。
公司大事
2014-10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国际金融公司、淡马锡、渣打私募股权投资等财务投资人进行联合投资,收国际粮商荷兰尼德拉、来宝农业51%股权,中粮集团与跨国投资财团的投资比例为60%:40%,由中粮集团控股。两次并购完成后,中粮集团资产超过570亿美元,营收合计633亿美元,仓储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能力84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4400万吨,年粮食经营量1.5亿吨。
荷兰尼德拉收购价格:约14亿美元
尼德拉1920年成立于荷兰鹿特丹,是全球知名的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年销售额超过170亿美元。目前尼德拉在18个主要进出口国家从事当地分销和国际贸易业务,产品销往全球60余个国家。其优势在于在南美粮源的掌控能力,和种子业务的核心技术
来宝农业收购价格:16.4亿美元
来宝农业是过去15年全球成长最快的粮食企业,从通过收购全球谷物贸易公司Andre&Co亚洲业务起家,已经逐步建立起具有纵向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和覆盖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中国、印尼、南非、乌克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资产网络。过去几年,来宝农业通过集中新建和收购,在以南美、黑海为代表的粮源产地和以亚洲为代表的终端市场均布有油脂压榨厂和精炼厂,全球粮油加工能力有较强基础。来宝农业的大豆、糖、咖啡等产品在南美和全球市场有一定份额。2013年度,来宝农业经营量达到4500万吨,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
2014-1旗下蒙牛收购雅士利51%的股权,联合推动奶粉业务。31.75 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扩大奶源储备。
2014-3为配合国家“一路一带”经济战略的落实,2014年中粮在与柬埔寨(签订10万吨进口大米贸易备忘录)、泰国等周边国家政府合作项目中,发挥国家粮食进出口贸易主渠道作用,涉及大米贸易量100万吨,。两项贸易总金额超过六亿美金。
2013-12中粮增资附属公司佳悦国际3.84亿港元(码头项目、仓储项目及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增资中粮黄海4755万港元(大豆加工以及油脂深加工项目),增资中粮钦州6800万港元(主要生产“福临门”、“福掌柜”、“福之泉”、“香谷坊”等品牌食用油,“四海”牌豆粕、菜粕等粮油产品)
2013-3华粮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华粮集团的粮食收储、物流设施体系纳入中粮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中,与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协同互补,从而不断地提升中粮集团的行业地位。
厚朴基金
2008年厚朴联合淡马锡出资3亿美金(厚朴1.5-2亿)通过买入香港龙铭投资控股公司的三年期可转债,成为一家蒙古铁矿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2009年携手中粮以每股17.6港元,总价61亿港元入股蒙牛(中粮70%,厚朴30%=18.3亿港元)20%的股权,2012年以22亿港元退出,3年赚的3.7亿港元
2009年以1.69港元/股,55.4亿港元接班苏格兰皇家银行手中中国银行32.4亿H股
2009年联合多家投资集团,以4.2港元/股拿下美国银行手中135.09亿股中国建设银行H股股份,总价高达73亿美元
2010年厚朴联合2家中资企业1.1亿美元购永晖焦煤20%的股权,2011年厚朴美元基金所持1.63亿股半年禁售期届满,按每股3.92元出售。套现6.38亿元,完成后,厚朴持股由9.277%降至4.977%,即约1.89亿股。
2010年投资美国德克萨斯州某页岩油企业,具体金额不详
2010年11亿美元投资美国天然气生产商、独立能源企业切萨皮克能源
2010年撮合中石油32亿美元收购阿根廷最大私人石油公司50%股权
2010年与淡马锡以2.47亿美元投资雨润食品(厚朴1.65亿美元)4.3%的股份
2011年参与小米第一轮融资
2014年以每股0.42AUD的价格总值6100万澳元持有Paladin至少15%的股份
2014年与挚信资本共同领投蘑菇街超过2亿美元
竞争对手
ABCD4大粮商,掌握全球80%农产品贸易
公司
2014年收入(亿美元)
2014年净利润(亿美元)
2014净利润率
Cargill 嘉吉
1349
18.7
1.39%
Archer Daniels Midland
812
22.48
2.77%
Bunge 邦吉
572
5.15
0.9%
Louis Dreyfus 路易达芙
647
6.5
1.0%
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于1905年成立于美国,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狄克多市,原生是Archer Daniels,通过不断地资本积累于1923年收购美国亚麻籽产物公司后更名为Archer Daniels Midland。此后一直在美国本地发展,至80年代已成为美国本地粮食巨头之一,1983年进军香港,1986年欧洲扩张,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通过不断地收购,ADM现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大豆压榨商(商场份额30%-35%);美国最大的湿玉米加工商(市场份额约50%);全球最大的谷物和油籽联合加工商;全球最大的乙醇生产商;美国最大的玉米原料添加剂生产商(市场份额60%);美国第二大面粉生产商(市场份额23%);美国第二大谷物储运商;美国第三大干玉米加工商(其子公司Krause Milling占市场份额10%);全球第五或第六大谷物出口商(市场份额9%)。ADM每年生产的面粉足够烹制160亿块面包,每年生产的豆粕足够喂养130亿只小鸡,是整个美国每年吃掉的烧鸡数量的两倍。
值得一提的是ADM对控制市场价格、商品套利和投机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1974年就通过控制大豆价格让美国政府损失1900万美元,1995年ADM操纵玉米糖精和赖氨酸市场,赚得数亿美元。ADM董事会副主席曾是巴菲特的儿子,因反垄断调查,引咎辞职。
ADM至今在超过140个国家拥有470多个粮食采购地点,280多个加工厂,40多所创新研发中心,2500艘驳船,27400节铁路车皮,600辆卡车,1300辆拖车和52艘远洋船舶。
总结ADM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其“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兼具收储、物流、贸易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ADM将自己定位于产业链的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环节,是农户和全球消费者之间的链接者。公司首先在加工环节建立核心能力,以收储、物流和贸易作支撑,最终建立起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达到对整条产业链的整体控制。
ADM在中国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益海集团,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超过40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金龙鱼、鲤鱼、胡姬花)。 Bunge
邦吉集团是 1818 年成立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农业和食品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化肥、农业、食品业、糖业和生物能源 4 个方面。目前公司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粮食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
邦吉起家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公司将总部从荷兰迁至更接近欧洲中心的比利时,逐渐掌握欧洲市场的话语权;接着随着荷兰的殖民地越发扩大,公司将总部迁移至世界大豆主产地巴西,完成对巴西市场农业的垄断。1918年之后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逐渐掌握市场份额,并于1999年再次迁移总部至美国约怀特普莱恩市,2001年在美国完成上市。2000年和ADM一起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邦吉在南美的话语权非常强大,1946年阿根廷总统胡安·裴隆试图去压制邦吉及其它一些国内粮油的垄断,并成立了贸易促进会,然而1955年以邦吉为首的巨头控制选举权,将胡安·裴隆赶下台,解散了贸易促进会。1973年,裴隆重返治政舞台,为达到目的,他又着手成立了国家谷物委员会,委员会还没正式成立,又被邦吉赶下台。裴隆的妻子艾薇塔在裴隆去世后,不故多方反对,成立了国家谷物委员会,1年后被推翻,自此,阿根廷谷物及肉类出口被邦吉为首的名营企业完全垄断。并且邦吉的执行官在离开邦吉后多成为阿根廷的经济部长。
邦吉的发展策略为建立起“种子-化肥-耕种-护养-收割-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也就是“农资+农场+终端”产业闭环模式,通过与农民合作,为农民提供高效化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利用自己的贸易网络,引导农产品进入市场,再通过自身的运输、销售(在主要城市兴建港口)优势,逐渐掌握世界粮食的话语权。
邦吉在中国的行动比较隐秘,较为熟知的就是邦吉在中国建有四座油籽压榨厂,年大豆加工能力在1000万吨左右。
Cargill
嘉吉集团与1865年在美国Iowa成立,公司从储运业务起家,随后进军农业,并涉足工业、金融业,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私人控股公司,全球最大的谷物贸易/出口商(市场份额25%,相当于嘉吉每年出口5290万吨谷物,合21.1亿蒲式耳);美国最大的谷物仓储商(拥有340个仓库);全球最大的棉花贸易商;美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及高蛋白饲料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子公司Nutrena Mills);美国第二大湿玉米加工商;美国第二大大豆压榨商;阿根廷第二大谷物出口商(市场份额10%);美国第三大面粉生产商(市场份额18%);美国第三大肉类包装商(市场份额18%);美国第三大猪肉包装/屠宰商;美国第三大商业家畜养殖商;法国第三大谷物出口商(市场份额15-18%);美国第六大火鸡生产商。嘉吉饲养着35万头猪,1200万只火鸡以及3.12亿只烤鸡。在美国,嘉吉拥有420条驳船,11艘拖轮,有两艘巨型内河运输船舶航行于五大湖区,12艘远洋运输轮船,2000个铁路罐车及2000个公路油罐车。嘉吉及其子公司管理着800个加工厂。在美国拥有500个营业部,海外有300个办事处。业务范围涉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65-1899年间,嘉吉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美国铁路网的延伸,不断寻找谷物产地,并于1925年扩张到加拿大、荷兰、南美等国家,业务拓展到食品业、大豆加工、种子、植物油等,并于同时期进入芝加哥金融商品交易所核心地带,嘉吉在1930年就引入无线电沟通网络,使其在效率上大幅度领先于同行。1950年后嘉吉扩张至欧洲,进入食盐领域。1975年后进入肉食业、钢铁、石油贸易、机械业、五金业等领域,与各种政府、农场以及ADM有着密切的合作。2000年后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快速占据农业产业链最高层,并进入玉米、塑料等领域。
嘉吉的策略是以供应链管理为主(Nistevo的物流网络,利用Ntstevo的基于互联网运输执行力,提升物流效率,精细库存管理),风险控制为辅(期货套保,嘉吉公司在世界60个场所布有全球联线(GPS)的通讯卫星,具有瞬时可知各国的谷物情报和天气信息的情报收集能力,其能力堪比美国中央情报局)打造的农业贸易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嘉吉对价格的敏感,风险的控制远超其他3大巨头,曾经一度因为掌控美国玉米价格被逐出期货市场。嘉吉拥有一个强大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嘉吉价值投资(CarVal Investors),在全球范围内对不良贷款、破产证券和房地产进行收购和重组。此外,它还拥有自己的对冲基金,该基金的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名列世界最大对冲基金之列。许多华尔街知名交易员、银行家和基金经理都曾在嘉吉的投资部门工作过。嘉吉还经营着一家美国排名前20的商品经纪公司,这家经纪公司在芝加哥及世界其他市场都有经营,比华尔街上的大多数经纪公司大得多。
此外嘉吉在1970年间就进入中国市场,为四大粮食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头,其对中国农产品供需的把控也非常强大。如今,嘉吉在中国已经有了超过50家独资合资企业,上百家合作企业,拥有4家榨油厂,日压榨量1.35万吨(2010),另外在中国,嘉吉的动物营养业务拥有17家饲料厂,提供普瑞纳、嘉吉、安亿科、乐恩贝等饲料品牌。此外嘉吉和中国农民接触密切,培训农民掌握现代化的耕作以及农作物营养技术知识,拥有农民培训中心50个,培训农民近300万人,培训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平均每公顷的回报额提高了1000元到3000元。
Louis Dreyfus
路易达孚集团成立于1851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是一家集农业
贸易
、金融为一体的大型集团,被称为粮商中的”拿破仑“,目前为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出口商。
在欧洲发展百余年后,根深蒂固的路易达孚于1942年进军巴西市场,先后启动大豆压榨、加工、精炼业务。1988年开展当地水果加工业务,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的橙汁加工商。1989年扩展到咖啡业务,已成为世界前4的咖啡贸易商。随后开展白糖和乙醇业务,并积极发展物流运输能力,在桑托斯建立了自己的交运港口及仓库,年仓储能力达到38000立方米。路易达孚于1970年间开始逐渐布局亚洲市场,在东南亚,特别是糖商品的产销上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路易达孚的策略是以农业、食品为中心,逐渐扩展至大宗商品贸易与金融业,通过贸易和金融,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粮食市场中的地位。路易达孚也许是四大粮商中最重视通过金融市场来平衡风险的,从1994年起就是大商所和郑商所的自营会员,由于这两大市场尚未成熟,路易达孚便在其中如鱼得水,以棉花为例,由于中国的棉花行业相对封闭,因此其早期的市场行情也不易把握,路易达孚自身完善的期货交易机制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纽约和郑州两个棉花期货市场进行跨市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同时又利用现货市场进行配合,即用进口棉和国内收购加工的仓单棉,影响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最终实现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上的双重收益,此外路易达孚并导演了中国2004年大豆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国际市场上,路易达孚还在金融市场交易着电力、天然气、石油及石油产品。
路易达孚在中国已遍布在从上海到新疆24个省,占据了所有重要据点,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整个农产品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棉花和谷物贸易公司,占中国棉花进口份额的10%;中国最大橙汁供应商之一;中国油籽压榨市场2-3%的份额。
中粮的布局与反击
2006年收购中谷粮油集团公司,2013年收购华粮集团,从而完成了中粮贸易公司的组建,控制了港口就等于卡死了出口的开关、控制了仓储等物流环节就掌握了粮食流向的命脉,中粮自此完成了国内粮食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一位中粮高管指出:“目前的全球格局是美洲向亚洲流,大洋洲也是出口地区,黑海地区也逐渐成为粮食流出地区。非洲资源丰富,但短期内还是粮食流进地区,未来这一格局会逐渐改变。”言下之意,中粮选定的主战场显然应该是南美特别是巴西、阿根廷两个主要农产地国家。2014年,中粮收购尼德拉、来宝农业,尼德拉在阿根廷等地区的粮油食品贸易已进行多年,来宝农业在南美市场也有采购能力,其在阿根廷Timbues有港口和压榨厂。这两笔收购使得中粮在南美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从四大粮商历史发展来看,其主要根据地都集中在巴西、阿根廷,一旦中粮能在南美占据一定话语权,就能和四大粮商达到旗鼓相当的水平。
中粮的不足
农产品期货套保
从竞争对手四大粮商的策略来看,路易达孚对期货市场最为重视,其次为嘉吉、邦吉、ADM,从披露的财报看出,四大粮商每年从金融市场获利颇丰。而这恰恰是中粮的不足之处,中粮财报可以看出,中粮对于期货套保对冲并不重视,策略是走单边来对赌市场。
2010上半年,中粮通过大豆等期货业务使毛利率高出同业约10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却因为大豆等农产品套期保值产生期货亏损,而现货市场上的大豆必须压榨成大豆油并经过包装后成为小包装食用油在市场上销售给消费者,利润才能变现,故此现货市场上的利润能否实现还有不少未知数,若食用油现货市场不紧张,中粮将遭遇戴维斯双杀。
2014年业绩预告显示中粮亏损7.75亿港元,主要因为误判国际市场大豆走势,高价买入了大量大豆,我们预计公司出现了和2010年同样的状况,故此加强期货业务方面的风控对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港口控制权
四大粮商在欧美,特别是南美拥有多处自己投资建设的港口。中粮方面通过收购华粮重组,出巨资在天津等地建设自己的港口物流公司后已基本掌握国内港口的掌控权,一路一带政策也能帮助中粮扩军到东南亚。南美作为大豆、玉米、可可、咖啡、小麦等主要出口地,战略意义尤为重要,中粮通过收购尼德拉能掌握部分小港口(Timbus),但和四大粮商比,依然有很大的不足。
上游原材料与下游产品的定价权
四大粮商过去通过给土地所有者发放生产贷款的方式,控制了大豆的供给;通过港口、仓储、运输等交通设施控制了中间的费用价格;再通过金融市场和供需关系控制下游产品价格。而许多中国企业,包括中粮的业务在中游-加工业务上,中游对上下游的价格敏感性较高,风险把控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倍国外粮商完成双杀,如2003年的大豆价格暴涨暴跌(中国企业买入前暴涨,买入后暴跌)。
收购来宝农业和尼德拉很可能是中粮收购海外资产的序幕,未来中粮可能进行更多的资产收购,来完成对上下游更多的控制权,从而掌握部分粮食供给,达到在国际市场定价权方面的话语权。
总结
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中国粮油控股通过近年来的多次并购重组,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商,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不仅从公司角度还是政治层面上都反映出中粮走出中国、进军国际市场,并逐步掌握农产品定价权的雄心。
与四大粮商相比,中粮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港口物流、期货套保和上下游定价权方面。港口物流,通过一路一带政策中粮能逐渐扩张到东南亚,南美方面中粮也通过尼德拉这个口子积极扩张,未来的增速是可以预期的。期货套保方面中粮可能与远大集团合作,通过掌握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做出套保方案,从而保持净利率水平在1.5%左右。定价权方面中粮会积极收购优质资产,逐渐控制上下游资产,来完成对粮商供给的控制。
尼德拉与来宝农业预期3-5年内会和中粮完成整合重组,届时中粮很可能在收入上超越邦吉和路易达孚,成为仅次于嘉吉和ADM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集团,所以我们对中粮未来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2015/04股票倉回顧 金魚佬投資紮記
來源: http://yuloyulo.blogspot.hk/2015/05/201504.html
4月結束, 收報28133, 比去年底上升19.18%, 曾高見28588.
中資股國企股繼續輪流攀升, 部分二三線股份亦大升, 電視上網絡上天天高唱"大時代"來臨.
可笑的是連財政司司長也要講"丁蟹", 說會有大調整! (財政司竟變成"財經演員", 貽笑大方)
此次牛市(不管是快或慢)的根源是"國家政策", 政策包括: 人民幣國際化, 亞洲基礎建設融資, 成立自由貿易區, 從而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問題, 又改革提升中國經濟活力.
因此, 是一個"政策市". 這些政策都不是立竿見影的. 然而, 股票因為長期低殘, 突然吃上興奮劑, 出現放煙花式的熱鬧......
牛市向上莫估頂, 因為從來無人知. 現在中港兩地銀行的現金存款比率依然十分高, 在國家的指揮棒下, 股市還有向上的動力.
組合回報高達33.3%, 主要原因是一直大量持有國企及有關中國的企業.
本來真不打算再講政事, 但是收到朋友來電郵, 唯再說幾句.
有天聽到香港電臺的一個節目, 湯家驊跟一位女嘉賓(不知其名)討論政改, 女的說了"政府的方案是按照基本法及大人的決定去做", 湯就回應"這不是法律問題, 這是政治問題...".
對了! 我想按著泛民的這論據說清楚一些事, 而這些事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沒錯, 有關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出閘, 中央擺明要留一道自己可"控制"的閘口(中央不是一定運用, 但在中央感到"不安全"會即運用力量影響選委).
那不是明顯插手香港的事? 對的, 所以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泛民口中的政治問題, 其實十分簡單.
你認為選舉行政長官是完完全全香港自定的事, 北京丁點影響都不要來, 我們選好了只負責給我們蓋個章委任就算了.
然而, 北京豈會這樣想? 北京認為香港財政自由獨立, 沒有稅款上繳, 沒有糧食上繳, 沒有人參軍, 議員選舉委任亦已不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對這個頭頭候選人的選擇, 只希望保留最後一定的影響力.
所謂政治分歧就如此簡單.
04 Sep 15 - 北控水務(0371) 中期業績
國內水務行業鏈主要由三大類運營商組成:水處理廠、供水公司及污水處理廠。 在三大行業中,污水處理行業較具增長潛力,而工業和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將是該行業的增長驅動力。 內地「十三.五」規劃中,水污染防治工程將會投入4.6萬億人民幣,令到污水整治成為重點投資之一。其中,北控水務(371)的業務包括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等,業務覆蓋19個省、2個自治區及3個直轄市。

北控水務(371)主要業務是興建污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及授權使用有關污水處理之技術知識。隨著內地城鎮化,城市污水量由2013至2020年以複合增長率9%上升,根據預測,內地城市污水量將會由2013年底的400億噸至2020年底的720億噸。為解決迫在眉捷的水務問題,內地千呼萬喚的「水十條」正式於4月公布。國務院預料,至2020年,「水十條」將帶動40,000億至50,000億元人民幣投資需求。
此外,財政部於6月底宣布,將下撥中央水利資金250億元人民幣,支持有關地區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29項續建或其他具備資金下達條件項目。隨當局資金陸續下發,作為龍頭的北控水務(371)可享優勢,繼續大舉收購。 北控水務(0371)於2015至2017年估計仍為最大內地水務及污水處理企業,每年平均產能增長20%,大部分新項目為「建設─經營─移交」(BOT)模式。
此外,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於今年1月公布《關於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全國污水處理費徵收上標準化,目標於2016年底前,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至居民不低於每立方米0.95元人民幣,非居民不低於每立方米1.4元人民幣;縣城、重點建制鎮調整至居民不低於每立方米0.85元人民幣,非居民不低於每立方米1.2元人
民幣。
■
21 Apr 15 - 北控水務(0371) 全年業績
北控水務(0371)北控水務(0371)主要業務經營水務管理,包括興建污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及授權使用有關污水處理之技術知識。 北控水務(0371)的大股東為北京控股(0392)。
2013年10月公司以3.21港元配售3.5億股,集資11.1億元,用作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截至2014年底,北控水務於中國擁有運營中之173座污水處理廠及4座再生水處理廠,業務已擴展至全國9個省份25個城市,每日運作總設計能力分別為752萬噸及41.8萬噸。

公司簡介 | 北控水務(0371)主要從事興建污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及授權使用有關污水處理之技術知識。 |
目前市值(港元) | 451.62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5.18元 (2015-09-04 收市價) |
市盈率 | 24.90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0.2076港元 |
市帳率 | 2.86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813港元 |

北控水務(0371)中期業績北控水務(0371)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11.6億元,按年升62.52%;每股盈利13.32仙;派中期息4.4仙。 上年同期派3仙。
期內,營業額57.64億元,按年升51.06%;毛利22.57億元,按年升41.42%。
上半年新項目之每日總設計能力為184.25萬噸;6月底,每日總設計能力2,199.26萬噸,較去年底增加9%。
於2015年6月底之資產負債比率(即銀行及其他借貸、應付融資租賃、應付票據以及公司債券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總權益)為1.14(2014年底0.91)。 資產負債比率上升主要由於銀行及其他借貸增加所致。相關所得款項已主要用於收購及建造中國多個水務項目。
分類 | 收入 (港元) | 收入增加(%) | 溢利 (港元) |
---|
污水及再生水處理服務 | 18.73億元 | 19% | 6.64億元 |
建造服務 | 33.19億元 | 86% | 25.75億元 |
供水服務 | 3.94億元 | 9% | 1.57元 |
技術及諮詢服務 | 1.78億元 | 75% | 0.47億元 |
公允值收益 | -- | -- | 1.15億元 |
其他 | -- | -- | (6.17)億元 |
總計 | 57.64億元 | 51% | 11.60億元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北控水務(0371)營業額按年升51%,收入增加主要是因水處理服務及BOT項目建造服務收入貢獻增加。 毛利率微降2.67個百分點至39.15%,各項業務毛利水平與去年基本持平,BOT水務項目毛利自上一期的20%升至本期的24%,水環境治理技術服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85%降至本期的74%,是由去年下半年收購的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服務毛利率較低所致。
在項目投資方面,2015年上半年,集團每日總設計能力之增加淨額為 184 萬噸/日,其中供水新增設計能力 150 萬噸/日, 污水新增設計能力 34 萬噸/日。 集團維持全年新增300萬噸的目標。
於2015年6月底,集團參與運營中或日後營運之 345 座水廠,其中包括 257 座汙水處理廠、81 座供水廠、6 座再生水廠及 1 座海水淡化廠。 於2015年6月底,每日總設計能力為2199萬噸,與2014年12月底比較,增加9%。
管理層定下目標,今年增加300萬噸,要在2018年底將每日總設計能力倍增至4,000萬噸;供水項目總數量增至800至1,000個。
年度 | 每日總設計能力 |
---|
2013年 | 1671萬噸/日 |
2014年 | 2015萬噸/日 |
2015年上半年 | 2199萬噸/日 |
2015年 | 2300萬噸/日 (目標) |
2018年 | 4000 萬噸/日 (目標) |
於2015年6月底,集團就合共345座水廠(其中包括257座污水處理廠、81座自來水廠、6座再生水處理廠及1座海水淡化廠)訂立服務特許權安排。 公司2018年之目標是增加供水項目的總數量至800-1000 個,從而達到水務市場份額約10%。
年度 | 水廠項目 |
---|
2013年 | 282座 |
2014年 | 326座 |
2015年上半年 | 345座 |
2018年 | 800-1000 座 (目標) |
股權大股東北京控股持有43.94%股權。
▪ 北京控股 持有43.94%股權。
▪ 行政總裁 胡曉勇 持有4.38%股權。
▪ 執行董事 周敏 持有4.20%股權
短評在「水十條」政策法規的支持下,行業的監管和懲罰更趨嚴格,市場需求也得到加速釋放,行業整合空間更大,但同時也吸引更多的資本加入競爭。 北控水務(0371)作為行業龍頭,在資源、技術、資金實力以及管理經驗等方面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公司具國企背景優勢,較容易做大做強。
北控水務(0371)201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7.6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1%。 毛利增加41%至22.57億元。 污水及再生水處理服務毛利率維持在65%高水平,供水服務毛利率微增2個百分點至60%。 管理費用為4.8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反映出了企業管理水平的上升和規模效應體現。 財務費用5.52億元,增加7%,主要是貸款利息費用的增加。 上半年平均貸款成本4%,去年全年財務成本4.9%。 除權益結算購股權開支及公允值收益前之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10.80億元,較去年同期之7.72億元增加40%。
德銀早前指出,倘人民幣匯率貶值5%,其稅後盈利將受到5.6%影響。 然而,管理層指出人民幣貶值只會帶來一次性外匯虧損,這個數字亦不大。 公司負債一半的負債是外幣,人民幣貶值情況下,公司美元負債負擔會加大,但這方面的影響也基本能由人民幣利率的下降抵消。 筆者未有嘗試過這方面的計算,但傾向於相信集團每日總設計能力按計劃2018年近 double,未來數年如果每年營業額保持上升3成,盈利每年保持上升2成至5成,除非人民幣大幅貶值,對盈利影響有限。
集團負債偏高,公司雖然表示沒有計劃配新股,避免稀釋股東權益,並使用其它融資方式來提供新項目發展的資金。 筆者保持今年4月的評論,認為下年度(2016年)配股集資來進行收購新項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經濟形勢的好與壞,對公司水價的調整沒有影響,反而非從事環保業務的企業進入市場競爭會否影響毛利等更值得關注。 北控水務(0371)預期市盈率為18至19.2倍,相對其增長前景,現價估值吸引 。 瑞信、高盛、德意志、麥格理、摩根大通,分別給予北控水務
目標價6.3元、6.9元、7.2元 、7.5元、8.0元。
預期盈利,市盈率北控水務(0371)去年每股盈利上升48%至0.2076元。 現價5.18元,市盈率為24.9倍。
按照2015年3月底會議紀錄,2015年新水量為300萬噸,水環境投資額為35億元,營業額預期將超過40%-45%,利潤增加30%-40%。 中期純利11.6億升62.5%,每股盈利0.1332港元。 除權益結算購股權開支及公允值收益前,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10.80億元,核心純利升40%,每股核心盈利約為0.124港元。
筆者估計,北控水務(0371)2015年盈利上升31%,每股盈利上升30%至0.27元。 現價5.18元,預期市盈率為19.2倍,預期息率為1.9厘。
樂觀點,如果下半年盈利比上半年高,2015年盈利上升4成,現價預期市盈率為18倍。
股價走勢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北控水務(0371)。
近年業績摘要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營業額 | -- | 26.54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 | 37.27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1.45億元 | 64.07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38.16億元 | 89.26億元 |
2015年 營業額 | 57.64億元 | --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盈利 | -- | 6.01億元 |
2012年 盈利 | -- | 7.50億元 |
2013年 盈利 | 5.14億元 | 10.84億元 |
2014年 盈利 | 7.14億元 | 17.94億元 |
2015年 盈利 | 11.60億元 | -- |
每股盈利(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 -- | $0.0894 |
2012年 | -- | $0.1086 |
2013年 | $0.0689 | $0.1398 |
2014年 | $0.0831 | $0.2076 |
2015年 | $0.1332 | -- |
參考:
1. 北控水務 371 業績
http://www.bewg.com.hk/big5/news/press/p150827.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827/LTN20150827228_C.pdf
http://www.bewg.com.hk/big5/news/press/p150330.pdf
http://www.behl.com.hk/eng/ir/presentations/pre150331.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420/LTN2015042034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30/LTN2015033042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8/LTN201409183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31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17/LTN201404173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7/LTN2014032739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923/LTN201309232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9/LTN201308292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7/LTN2013032785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27/LTN2012092719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30/LTN2012083022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427/LTN201204275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9/LTN201203291600_C.pdf
2. 北控水務 371
http://www.bewg.com.hk/big5/global/home.htm
3. 專題報告:內地污水處理行業分析
http://www.chiefgroup.com.hk/_upload/pdf1_20150603135413_%E5%B0%88%E9%A1%8C%E5%A0%B1%E5%91%8A-%20%E5%85%A7%E5%9C%B0%E6%B1%A1%E6%B0%B4%E8%99%95%E7%90%86%E8%A1%8C%E6%A5%AD%E5%88%86%E6%9E%90.pdf
4. 北控水務集團(0371.HK) 業績增長超預期,龍頭優勢突顯 光大證券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015/04股票倉回顧
4月結束, 收報28133, 比去年底上升19.18%, 曾高見28588.
中資股國企股繼續輪流攀升, 部分二三線股份亦大升, 電視上網絡上天天高唱"大時代"來臨.
可笑的是連財政司司長也要講"丁蟹", 說會有大調整! (財政司竟變成"財經演員", 貽笑大方)
此次牛市(不管是快或慢)的根源是"國家政策", 政策包括: 人民幣國際化, 亞洲基礎建設融資, 成立自由貿易區, 從而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問題, 又改革提升中國經濟活力.
因此, 是一個"政策市". 這些政策都不是立竿見影的. 然而, 股票因為長期低殘, 突然吃上興奮劑, 出現放煙花式的熱鬧......
牛市向上莫估頂, 因為從來無人知. 現在中港兩地銀行的現金存款比率依然十分高, 在國家的指揮棒下, 股市還有向上的動力.
組合回報高達33.3%, 主要原因是一直大量持有國企及有關中國的企業.
本來真不打算再講政事, 但是收到朋友來電郵, 唯再說幾句.
有天聽到香港電台的一個節目, 湯家驊跟一位女嘉賓(不知其名)討論政改, 女的說了"政府的方案是按照基本法及大人的決定去做", 湯就回應"這不是法律問題, 這是政治問題...".
對了! 我想按著泛民的這論據說清楚一些事, 而這些事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沒錯, 有關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出閘, 中央擺明要留一道自己可"控制"的閘口(中央不是一定運用, 但在中央感到"不安全"會即運用力量影響選委).
那不是明顯插手香港的事? 對的, 所以中央不會說出口, 政府不敢說出口.
泛民口中的政治問題, 其實十分簡單.
你認為選舉行政長官是完完全全香港自定的事, 北京丁點影響都不要來, 我們選好了只負責給我們蓋個章委任就算了.
然而, 北京豈會這樣想? 北京認為香港財政自由獨立, 沒有稅款上繳, 沒有糧食上繳, 沒有人參軍, 議員選舉委任亦已不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對這個頭頭候選人的選擇, 只希望保留最後一定的影響力.
所謂政治分歧就如此簡單.
中秋月正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15日22時04分發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定於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今天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T2火箭已經開始加註推進劑。
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設 計在軌壽命2年,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為滿足推進劑補加驗證試驗需要,對推進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為滿足中期駐留需要,對載人宜居 環境進行了重大改善,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宮二號裝載了空間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關航天醫學實驗設備,配備在軌維修技術驗證裝置、機械臂操作終端等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將開展空間科學及技術試(實)驗。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後,將變軌進入高度約380公里的運行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中下旬發射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高度為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目前,執行天宮二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經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發射天宮二號是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將為我國後續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驗,對於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聞透視 2011-04-02 - 山寨王
1 :
GS(14)@2011-04-03 14:47:13幾有意義
2 :
GS(14)@2011-04-03 14:47:30
3 :
skycity(2352)@2011-04-03 18:21:32其實中國人不是蠢的,只能收幾蚊的加工費,真的很悲哀!
蘋果就可以賺幾百,這根本就嚴重剝削.
4 :
龍生(798)@2011-04-04 00:03:37你看看第二段嘛...
那老闆滿口歪理...
蘋果皮仲搞笑...還未賣出, 就被山寨了
山寨被山寨....
5 :
GS(14)@2011-04-04 07:53:293樓提及
其實中國人不是蠢的,只能收幾蚊的加工費,真的很悲哀!
蘋果就可以賺幾百,這根本就嚴重剝削.
但是他也花了好多心力去研發產品,不過講起山寨貨,其實都是研發,但是就是人人都懂「研發」,變成沒有毛利可言,這種情況值得深思
6 :
龍生(798)@2011-04-05 02:44:57這是所謂的一個和尚有水喝
3個就沒有了...
一個中國人, 一定嬴一個外國人
但一群中國人, 一定輸給一群外國人
世事就是這麼奇怪...
印度也一樣...
猶太人本身都係咁上下, 但係衰過鑊甘的, 學叻左
不過都係做唔到德國人或日本人甚至韓國人的個種團結
7 :
passport(1491)@2011-04-05 03:04:49呢樣野係運動上同樣係咁…中國人一個人都算唔錯…但一到群體就唔掂
8 :
GS(14)@2011-04-05 11:04:13如果太團結對這個團體不是好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