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在強調內容價值的時候,對於布局文化產業的互聯網巨頭來說,渠道扮演的角色一點也沒有減弱。
本文由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在全資收購優酷土豆一年半後,阿里巴巴大文娛這條“貪吃蛇”又吞下了一個大家夥。
3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已經完成了對於國內最大票務網站大麥網的收購。後者將做為阿里的全資子公司,整合進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
大麥網發布的阿里大文娛“快樂版圖”
從2014年7月以D輪投資人身份進入大麥,持有大麥網32.44%股份,到三年之後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對這家公青睞已久。阿里大文娛董事長俞永福甚至在公開信中把雙方的合作形容為“持續三年的認認真真的戀愛”。
在三年的“戀愛”期間,大麥網和淘票票等阿里的票房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把淘票票的業務從電影擴展至演出、體育等泛娛樂行業,想要打造具備線上線下雙向宣發能力的營銷平臺。
過去三年,也是阿里巴巴從無到有建立大文娛版塊的三年。從成立阿里影業、阿里體育,到收購優酷土豆、蝦米音樂,再到整合UC、微博,逐步完善自己的文娛產業的布局。
收購大麥是這個布局中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它在線上票務領域的領先地位,還是對於線下整個演出和賽事的輻射能力,都能夠與阿里大文娛現有的業務產生合作的可能性。
俞永福表示,阿里音樂將是大文娛板塊中首個同大麥網實現業務打通的部分,不僅“在線演出票務結合音樂應用,實現用戶數據打通”,還要“以粉絲為核心,聯動藝人、票務資源,形成以粉絲、藝人、平臺三方聯動的’線上+線下’音樂營銷模式,實現阿里音樂的業務升級”。
交易完成後,創始人曹傑、馮宇鴻將離開大麥網管理者的位置,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秘書長張宇出任大麥網CEO。在未來,曹傑將作為大麥網的特別顧問。
阿里巴巴和大麥網均以“暫不方便”謝絕了我們的采訪,不過這樁看似圓滿的聯姻背後,其實也隱藏著焦慮和無奈。
賣了14年的演出票,依然賺不到什麽錢
大麥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演出票務平臺
大麥網成立於2003年,前身是中國票務在線。算到今天,已經做了14年的賣票生意。
當時,創始人曹傑最早的工作重心都在快遞平臺“小紅馬”,票務只是旗下的一項附屬業務,然而僅在兩年之後的2005年,大麥網的規模已經跟小紅馬並駕齊驅。
大麥網的迅速成長得益於音樂行業在受到互聯網沖擊後,收入重心由專輯售賣轉向了現場演出。演出市場的發展催生和滋養了在線票務。到了2009年,小紅馬和大麥網的地位發生了翻轉,小紅馬在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退出,成為了大麥網的一個部門,只負責票務的物流。
根據大麥官網上的數據,到了2013年,也就是大麥網成立後的第10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3.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占國內可市場化票務部分的60%以上。
盡管交易額連年上漲,但演出票房並不是一個足夠賺錢的生意。為了不斷的擴張占領更多的市場分額,大賣網先後完成了三輪融資,通過售賣公司股份來換取公司的發展空間。
以永樂票務為代表的競爭對手,以及大量二手黃牛市場的存在,使得大麥並不能夠“一家獨大”,獲得足夠強的話語權。為了爭奪一些重要演出的銷售權,票房平臺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甚至“什麽錢都不賺”。
大麥並沒有公布自己的經營數據,不過我們可以它最大的競爭對手身上看到這個市場的“殘酷性”。
永樂文化2013年和2014年的票務代理營業收入不足3000萬元,2015年1-10月則不足5000萬元。直到2015年才實現盈利。而跟據《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當年中國演出市場票房收入高達162億。
“賣票”賺不到太多錢後,大麥一直試圖通過“往上遊走”,通過其它業務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從2015開始,大麥涉足了電影IP跨界孵化、電影投融資、電影營銷和電影票務等多個領域。大麥電影參投了由熱門網絡小說改編的國產電影《酥油》、主導引進了2016戛納電影節熱門展映作品《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這些電影並沒有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績。
大麥還把目光投向了VR技術。此前,大麥網曾宣布將在國內重點城市打造“智慧場館”以及VR選座等相關業務,觀眾可以通過VR技術在演出的“第二現場”切身感受奇妙的服務,也可以解決由於距離遙遠、票價昂貴導致一些粉絲“無緣”偶像演唱會的遺憾。
2016年,大麥VR曾為電視劇《青雲誌》打造過國內首支VR交互體驗宣傳片,大麥VR還將為將在今年暑期商業的電影《京城81號2》打造專屬VR宣傳片與H5版VR互動遊戲,這些配合宣發的VR宣傳片以新思維和強互動為立足點,嵌入專屬劇情,主打年輕受眾。
但這些新業務沒有一個能夠成為大麥在廣告和票房之外新的穩定的收入來源,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勵,巨頭們紛紛入局,這門生意更難做了。
從線上到線下,阿里巴巴的焦慮和解藥
高曉松的離開與楊偉東的任職,代表了阿里音樂的變化方向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賺錢”的大麥網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過去兩年,隨著體育產業的爆發,話劇、音樂劇的走紅,以及音樂選秀節目帶動的演唱會市場,整個現場演出呈現出此前少有的繁榮。
尤其是當電影市場在去年降溫之後,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把線下演出作為新的增長領域。“市場份額第一”的大麥,也受到了多家投資者的追捧。
據一位接近大麥的投資者表示,大麥網過去兩年一直在尋求獨立上市。希望可以通過上市融資,從票房網站進一步擴展為一個文化娛樂公司。但都於資本市場政策等一系列原因,計劃最終沒有實現。
但大麥仍然趕上了另一個“風口”: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布局文化領域。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大公司們,開始在其中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鞏固自己的文化版圖。
如果我們把成立阿里影業做為阿里大文娛戰略的起點,那麽翻看過去幾年的收購和布局調整,可以清晰的看到阿里的布局邏輯:從電影業務出發向體育、演出、音樂等多領域進軍,從互聯網文化公司變成一個同時擁有強大線上和線下影響力的文娛集團。
大麥網正好滿足了阿里的這兩個需求:它最重要的演出票務正是淘票票所欠缺,也是競爭對手微影和貓眼正在發力的,阿里可以通過“大麥”把票賣到更多文化消費領域;而它與線下演出公司、演出場館的長期合作關系,又能夠把阿里音樂、體育、電影業務推到線下。
俞永福在公開信中表示,阿里音樂將會是第一個與大麥業務打通的版塊,將會帶給阿里音樂帶來“業務升級”。
高曉松的出走,阿里星球停止服務,阿里的音樂業務並不是一帆風順。在線業務受到QQ音樂、網易雲音樂的“擠壓”,線下的演出市場成為了它反擊最好的機會。同樣的整合與合作也會發生在阿里體育身上。
阿里星球線上商業模式並不完美
從入股大地院線,到收下大麥網,成立三年後,阿里大文娛在俞永福的帶領下終於想明白了同時掌握線上與線下渠道,對於整個文化產業布局的重要性。
掌握第一大院線的萬達在電影行業呼風喚雨,分眾傳媒霸氣打出“四億人兩億看分眾”的廣告,阿里巴巴大文娛也開始認清自己的樣子。
她還有著全劇里最多的——秘密。
來源 |王左中右(ID:iiiidea)
文丨大同
有人說她是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有人說她是《甄嬛傳》里擅長刺繡的安陵容。
在大眾印象里,容嬤嬤是個躲在深宮、服侍皇後、跳甩針舞、搬弄是非的老太婆。
在重溫《還珠格格》後,我驚訝地發現,容嬤嬤她不只有一點任性,她不只有一些瘋狂,她還有著全劇里最多的——秘密。
我們忽視了,在小燕子入宮前,皇後是牢牢掌控局面的。
彼時,富察皇後意外死去,烏拉那拉氏順利成為皇後,執掌後宮。皇後已有嫡子十二阿哥,“小賤婢”令妃未生下皇子。而老佛爺,對皇後是加量不加價的信任。
這一切,離不開長期供職於紫禁城高級會所坤寧宮、大清第一夫人首席智囊容嬤嬤的出謀劃策。
智囊厲不厲害,關鍵看判斷力。容嬤嬤的眼光非常毒辣。一杯水,別人看到的是幹不幹凈, 容嬤嬤看到的是H20、Ca2+、H2SiO3。
香妃和蒙丹私奔。小燕子紫薇絞盡腦汁想出一個理由:香妃吃下鶴頂紅,變成蝴蝶飛走啦。
這麽比王左中右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故事結局,老江湖如皇上太後都認了。正當小燕子劇組準備上臺領奧斯卡最佳編劇時,容嬤嬤無情調出劇中bug:
“這件事只有那三個丫頭看見,又不是人人看見!如果香妃真有特異功能,會變成蝴蝶飛走,她為什麽不在大家都看得見的時候飛走,要只在她們三個面前飛走呢?”
甚至拿出了正確的劇本:
“她會不會逃走了?說不定就偷溜出宮,逃到新疆去了!”
她還準確判斷出令妃的阿哥威脅很大:
“令妃這個阿哥生得實在不妙!”
“奴婢看皇上那個神情,還是真喜歡。這母以子貴,娘娘不能不防!”
體育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阿哥後來成了皇帝。
更別提,容嬤嬤同皇後一道,是最早懷疑小燕子不是乾隆親生骨肉的,比喜歡別人跪下叫爸爸的乾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除了擁有驚人的判斷力,容嬤嬤還擅長謀篇布局。
香妃砍傷皇帝,她眼珠一轉,請老佛爺去香妃寢殿查探,避免帝後沖突。這叫“借刀殺人”。
紫薇乾隆父女情深,她靈光一閃,提議去濟南找夏雨荷親人做偽證,讓乾隆喜當爹。這叫“釜底抽薪”。
“巫蠱娃娃事件”、“民間追殺紫薇事件”里,她充分發揮了攪屎棍作用,加量不加價地惡心主角一夥。
更值得註目的是,容嬤嬤和皇後的關系:皇後完完全全聽命於容嬤嬤,甚至視容嬤嬤比自己生命尊嚴更重要。
當皇上要懲罰容嬤嬤時,容嬤嬤發動召喚技:“皇後……皇後……”然後,皇後心膽俱裂顧不得皇後的形象噗通一聲對乾隆跪下了。
縱觀全劇,皇後,行動上聽容嬤嬤差遣,思想上受容嬤嬤控制。
我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僕可以有這樣的能耐。所以,容嬤嬤到底是什麽人?
首先她不是滿人。
在小說里,她有一個漢人名字——容婉姣。
另一次,皇上暴怒後,喊她容遺姣。
容,不是滿族姓氏。
遺,證明是個寡婦。
其次她擅長針法。
她紮紫薇:“專門揀身上最敏感的地方下針似乎每一針都刺進了五臟六腑痛得她天昏地暗。”
從紫薇富有張力的表現看,容嬤嬤經過專門的訓練,熟悉經脈穴道,是針灸高手。但皇室認為針灸損傷龍體,這一手法在清宮並不流行。
她還精通巫蠱之術。
嫁禍漱芳齋的巫蠱娃娃是容嬤嬤純手工打造。老佛爺看後臉色發白,當即質問紫薇是不是白蓮教亂黨。
這證明,容嬤嬤知道白蓮教的施術方式,甚至還知道怎麽制作,以假亂真。
最後,她對白蓮教非常熟悉。
她幾次透露對白蓮教的了解:白蓮教有種妖術,可以迷惑人,把人的魂魄都收掉……
總結一下:
容嬤嬤是針灸高手,這套手法來自民間。針灸按摩是白蓮教常用的醫療方式。
熟悉白蓮教的施法方式,了解頗深。
她不是滿人,是個寡婦。而寡婦,是白蓮教的重要教徒來源。
答案呼之欲出:容嬤嬤是反清秘密組織白蓮教的高級教徒。
其實電視劇里早就揭示了容嬤嬤的身份:
在第一部里,乾隆微服出巡,被埋伏已久的白蓮教分支突襲,險些嗝屁。
能清楚知道皇帝行跡的只有最親近的人,在排除皇後、紫薇,令妃等乾隆忠實粉後,就只有偽裝粉容嬤嬤。
因為,容嬤嬤是一個擁有自己情報網的主:她對還珠格格出宮喝酒了如鳳爪,每次都像查學生遲到的教導主任,將小燕子逮個正著。
甚至可以查出宮外的消息:“奴婢已經查出結果來了!他們都去一個地方,叫會賓樓!酒樓的老板,是一對兄妹,哥哥叫柳青,妹妹叫柳紅!”
連最難滲透的皇上身邊,都安插了眼線:小路子是現在咱們在皇上跟前唯一的眼線了。
那麽問題來了,一個白蓮教高級教徒,苦心積慮在皇宮熬了這麽多年,為的是什麽?
A.她一直在打擊五阿哥,忌憚令妃的孩子。
B.力保皇後嫡子十二阿哥,討好皇太後。
C.曾試圖在宮外殺掉乾隆。
容嬤嬤是想讓年幼的十二阿哥繼位,並讓自己一手操縱的皇後成為皇太後——與其“反清”,不如“控清”。
幾十年來,她如履薄冰,步步為營,一步兩步,在皇宮光滑的地板上摩擦。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她得意地閉著眼旋轉跳躍,想象著自己就是天鵝湖的主演——直到,小燕子的突然出現。
同格格幫交戰,屢敗屢戰後,她才終於看透:
一個人的命運
當然少不了個人的奮鬥
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中國經濟真正的未來,關鍵在於能否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效能、競爭力強的大企業。畢竟,國際經濟競爭,說到底是大企業之間的競爭。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要求,國家領導人曾數次在公開講話中談及企業家精神的話題,中央甚至以專門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卓越的企業和企業家對中國經濟發展如此之重要,企業如何成就偉大?怎樣才能保持比競爭對手高的利潤?如何才能基業長青?
梳理沃爾瑪、蘋果、豐田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企業創始人的做法,或許有助於更理性、務實和積極地分析企業家群體和企業家精神,發現隱藏在他們世界里獨特的基因密碼。
——創始人身上的秘密
梳理世界500強企業的故事可以發現,很多企業的創始人都是從本行業最基礎的職位做起的,他們經歷了本行業生產鏈條上所有的環節,最知道怎樣生產出行業里最好的東西。
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一生都在做零售,他的零售帝國始於美國經濟並不發達的阿肯色州小鎮上的一家廉價商店。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從小迷戀電子學,最初是一家電視遊戲機公司的職員,後來自己設計生產電腦最終成為計算機業界的標誌性人物,成就了蘋果這家偉大的公司。日本汽車工業的先驅者、豐田創始人豐田喜一郎是技術出身,大學畢業後就在父親的公司里做機師。
以中國企業家而論,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是如此。馬化騰IT出身,學生時期曾在深圳大學主修計算機及應用。在創辦騰訊之前,他曾在中國電信一家服務和產品供應商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另一個有趣的人物是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楊國強出身一線建築工人,經歷了一座房子建成的所有環節,從拿地到設計圖紙、裝修、銷售環節、售後環節每一項都自己抓,至今仍然自己親自看圖紙。在中國地產行業,像他這樣的企業家似乎很少見。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企業家身上的勤勉和奮鬥。山姆·沃爾頓一生都在勤勉地工作。他60多歲的時候,每天仍然從早上4:30就開始工作,直到深夜,偶爾還會在某個淩晨4:00訪問一處配送中心,與員工一起吃早點和咖啡。在周末上午的經理會前,他通常3:00就到辦公室準備有關文件和材料。中國企業家教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是出了名的勤勉,如今已經74歲了還在滿世界出差。在企業內部,他強調以“奮鬥者”為本,強調狼性文化,不屈不撓,聞到機會拼命往前沖。
“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企業創始人的風格、個性、理念深刻地影響了他所締造的企業,在初創時期就為這家企業註入了獨特的基因,為它能在日後市場的大浪淘沙中能屹立不倒奠定了基礎。
——系統化的精益求精
當企業發展壯大以後,單靠創始人的精益求精已經不夠,必須建立一整套保證所有產品都能品質如一的流水線一般的系統。建立了這樣一套系統,基本就意味著迎來騰飛。
美國企業家精神的代表亨利·福特的做法是,采用流水線模式,通過標準化、大批量生產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20世紀初,從福特汽車公司創立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以來,大規模的生產流水線一直是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特征。這種方式適應了美國當時的國情,汽車生產流水線的產生,一舉把汽車從少數富翁的奢侈品變成了大眾化的交通工具,美國汽車工業也由此迅速成長為美國的一大支柱產業,並帶動和促進了包括鋼鐵、玻璃、橡膠、機電以至交通服務業等在內的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精益生產方式也是非常著名的案例。它源於豐田生產方式,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織世界上17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花費5年時間,耗資500萬美元,以汽車工業這一開創大批量生產方式和精益生產方式JIT的典型工業為例,經理論化後總結出來的。精益生產方式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生產制造系統,同樣也體現在產品開發、協作配套、營銷網絡以及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被稱為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
精益生產主要研究時間和效率 , 註重提升系統的穩定性,通過消除企業所有環節上的不增值活動,來達到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和改善質量的目的。
高庫存是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征之一。由於設備運行的不穩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較高的廢品率和生產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現供貨不及時的現象,庫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緩沖劑”。然而,精益生產認為庫存是企業的“禍害”,因為庫存提高了經營的成本,掩蓋了企業的問題。它追求庫存的極小化,追求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與大量生產方式下的工廠相比,所需人力資源最低能減到一半,新產品開發周期最低可減至1/2或2/3。
碧桂園也是如此。楊國強很長一段時間,都致力於這樣一套系統的優化。近年來,碧桂園無論內部戰略,還是組織、產品、區域布局都在不斷發生戰略調整,業績持續攀升也顯然得益於此。以其創新研發的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為例,通過分級標準化設計、模具空中化裝配、全穿插施工管理和現場一體化裝修等技術,采用SSGF的項目主體建造與裝修工程可以分樓層同步推進,使得工期縮短8-10個月,同時產品綠色節能,安全性能更高,防滲漏效果也更好,實現了速度與質量的“雙贏”。這也是企業利用創新牢牢把握生產率優勢的一個典型案例。
——員工的“工匠”信仰
然而,有一套科學的精益生產系統還不夠。系統都是由人去執行的,必須在每一個員工的心目中真正建立一套“工匠”信仰,一種堅不可摧的對品質的信念,為了做好一個產品可以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的拼搏精神,才可能基業長青。
說到品質和質量,人們總會聯想起德國近乎苛刻的將產品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曾經的西門子總裁彼得·馮·西門子說,“為什麽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呢?這是因為德國人的工作態度,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德國人素以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而著稱,德國的企業家首先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以技術改變世界的工程師,其次才是商人。在他們眼中,技術、工作本身的意義甚至高於經濟利益。正是因為擁有技術過硬的工人,才會有過硬的產品。
很多中國企業家也是“工匠精神”的篤信者。楊國強說,“腳踏實地奮鬥,偉大在於細節。”他本人六易其稿親自改良地漏的故事在業內廣為人知。在他看來,工匠精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很好推敲。任正非曾專門發電郵給企業員工,鼓勵他們學習工匠精神。顯然,執著於產品細節和工匠精神的領導者,會深刻地影響企業里的每個員工。
“找準定位,然後做到極致”是山姆·沃爾頓的名言。零售業是一個殘酷的行業,因為每一次銷售規劃、定價和促銷決策都會被競爭對手看在眼里,但是沃爾瑪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極致是沃爾瑪收獲成功的一個關鍵詞。服務的極致、管理的極致、成本控制的極致,一切都需要人去執行。之所以沃爾瑪能做到極致,背後是它能有效地培養員工追求卓越的信念,激勵員工不斷進取,取得最佳的工作業績。
中興迎來轉機?這只是第一步
據新華社消息,《華爾街日報》5月21日報道,中美兩國就解決中興通訊公司問題的大致路徑達成一致。該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相關細節還在敲定中,一旦達成協議,特朗普政府將解除對中興向美國企業采購產品的禁令。知情人士還稱,美方解除禁令尚需通過國家安全審核。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當天接受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也說,美方對中興采取的措施並不是要“把該公司趕出這個行業”。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表示,美國政府尚未與中國政府就中興事宜達成任何協議。他表示,對中興執行禁令也將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他預想可能會要求中興支付高達13億美元的罰款並且更換管理層,成立新董事會,並采取“非常、非常嚴格的安全規定”。特朗普指出對於上周中美華盛頓談判並不滿意,並稱這是與中國政府達成最終協議的第一步,希望接下來的貿易談判快速進行。
在22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在回答記者有關中興公司的提問時表示,中美在華盛頓舉行經貿問題磋商後,雙方已發表了聯合聲明。中美雙方已經達成了重要共識,雙方將就有關細節如何落實展開磋商,美方在相應的領域將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到中國來進行具體磋商。
中興通訊5月23日公告稱,由於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激活拒絕令,本公司A股股份自2018年4月17日開市起停牌並將維持停牌。
聯想全年凈虧損1.89億美元
5月24日,聯想集團發布了2017/2018財年(截至2018年3月31日)年報,年報顯示,聯想集團全年營收較上一財年增長5.4%至454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水平;年凈虧損1.89億美元,其中第四財季的凈利潤為0.33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138億美元。這主要是受新的美國稅務法影響,聯想此前計提了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Tax Liability)。據了解,上述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主要是受聯想此前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和IBM X86服務器這兩個交易的影響。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在發布會上稱自己在執掌聯想後最大的變化是“越來越扛得住被黑”,同時,他還稱,聯想不會放棄手機業務,移動業務在聯想的整個戰略里意義重大。聯想集團CFO黃偉明表示,有機會還是希望聯想集團能夠回歸A股,畢竟聯想是內地的公司。
餓了麽、美團將隱藏買家個人信息
在被新華社點名批評未能保護買家隱私後,餓了麽、美團外賣公布整改措施。
5月23日,美團網官微宣布,美團外賣去年推出的“號碼保護”功能即將升級,在解決了運營商大規模接入技術不成熟等難題後,預計在今年5月底,“號碼保護”功能將全面覆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6月將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商家。同時,此功能將在用戶端全部默認開啟,最大範圍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同日,餓了麽宣布,最快從6月起,將對每一筆訂單的買家姓名、手機號等信息都做自動屏蔽處理,騎手和商家只能通過虛擬手機號或APP內聊天聯系買家,用戶無需再手動勾選“匿名購買”。
【點評】:一張小小的外賣訂單包含了用戶的姓名、地址、手機號等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將會留下不小的隱患。因此這次餓了麽、美團推出的“匿名購買”、“號碼保護”十分有必要。同時各大外賣平臺都應進一步強化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包括防止出現內部盜取轉賣和黑客攻擊等。
汽車進口關稅下降,進口車開啟降價模式
5月22日,財務部發布公告表示,自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汽車整車稅率從之前的25%與20%下降至15%,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從8%、10%、15%、20%、25%的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隨後,各大進口車品牌開始降價。特斯拉最先向銷售終端下達了降價決定,立即生效。所有未交付車輛,將會按照新關稅下的車價交付,無論車輛何時清關。此外,沃爾沃汽車、奔馳也先後響應降稅政策,宣布自即日起下調在售進口車建議零售價格。而包括賓利、保時捷、豐田等車企在內,均表示會下調價格。
【點評】:真正的降價大戰可能發生在7月1日後,這對國產車也將是個不小的沖擊。
各地吸引人才頻放大招
近日,天津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不用繳納社保、不用居住證,本科生只要不超過40周歲、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周歲,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戶,博士研究生落戶則不受年齡限制。自新政發布以來,已經有30萬人登錄並下載“天津公安”APP辦理落戶申請。
面對落戶火爆的場面,天津有關部門5月21日回應稱,此輪人才落戶新政的目的在於支持有意來津真正參與天津各項事業發展,願意在津腳踏實地創新創業的人員,而不是借落戶之機,單純掛靠戶籍,或為子女獲得參加高考資格、買房炒房的各類其他人員。要合理界定引進的是否是天津真正所需的人員,確保杜絕“戶口空掛”“暗度陳倉”等現象,必須嚴格實行落檔才能落戶的規定。
5月21日,武漢市臨空港經開區率先啟動大學生安居房銷售試點,首批“八折房”即日起面向留漢大學生開售。凡是符合條件的留漢大學畢業生,均能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按每平方米6800元購買區域內“臨空港青年城”首批392套大學生安居房。
自5月21日開始,呼和浩特“普通全日制中專以上畢業生‘零門檻’落戶”新政開始實施。
【點評】:“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 杭州、天津、南京、武漢、珠海等一大批“新一線”或者二三線城市使出渾身解數、加入了“搶人大戰”。小編覺得,雖然各地求賢若渴,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不能給各類投機分子留下鉆空子的機會。
攜程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9倍
5月23日,攜程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攜程凈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9倍。
攜程方面表示,一季度業績表現不俗主要由於高星酒店增速,一直快於市場平均增速。而在二三線城市和低預算旅行市場,攜程也在不斷擴大影響力。同時,攜程一季度國際酒店間夜量增速是行業的三倍。
【點評】:攜程凈利潤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在於低預算旅遊人群數量的增長。這也側面反映出消費升級正在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京東假茅臺”風波後,李保芳表示信任京東
“京東假茅臺”風波引發媒體關註,5月23日,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茅臺股東會期間回應, “我信任劉強東,他是很好的合作夥伴,我們也相信京東能查明真相”。
李保芳說,“作為戰略合作方,茅臺期待並相信京東能查清事件真相,讓消費者恢複信任”。李保芳表示,茅臺一直把品牌聲譽視為生命,高度重視打假工作,也要求渠道合作方必須高度重視商業信譽。
【點評】:強調從不賣假貨的京東出現了“假茅臺”,這一定是供應鏈的某一環出了問題。在等待京東方面調查結果的同時,小編建議茅臺不妨可以把區塊鏈技術用於產品的追溯,讓消費者提高識別假貨的能力。
近日,Facebook(臉書)、推特(Twitter)接連暴跌,美國科技股見頂了嗎?
華爾街吹風價值投資在Facebook和Twitter這兩大社交平臺暴跌引領下,美國科技股的下跌浪潮還在繼續。截至當地時間7月30日收盤,納斯達克指數跌幅1.39%。Facebook跌2.19%,奈飛(Netflix)跌5.7%,亞馬遜跌2.09%,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1.82%,微軟跌2.15%,Twitter跌8.03%。上周的最後兩個交易日,Facebook、Twitter這兩家美國社交媒體公司股價大跳水,引發華爾街極大關註。
美科技股股價暴跌
時間回放得更長一點我們也發現,美國科技巨頭股價都在下跌。根據美國明星科技股FANG(Facebook、亞馬遜、奈飛、谷歌)各自公布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二季度公司財報,除了亞馬遜外,其余三家科技巨頭二季度的業績都不盡如人意,股價跌跌不休,使美股科技股所受拖累不小。各公司財報公布後,Facebook股價一度下跌逾24%;奈飛則被認為“強勁而不優秀”,並遭到了評級下調;谷歌因歐盟反壟斷條款出臺,遭受天價罰單43.4億歐元,凈利潤腰斬。
很難想象,不久之前,這些明星科技股一直是瘋狂追捧的對象,股價一直處於飛速上漲之中。3年時間,亞馬遜股價漲了3倍,而Facebook的股價更是大漲5倍。美股之所以能保持上漲趨勢,很大程度是由於科技股的功勞,標普上漲中新科技公司股票貢獻率曾一度超過了80%。
如今,科技股卻迎來至暗一周,筆者認為,信息服務環境的變化或是直接原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的變化日新月異,人們的投資行為也會隨之而發生改變,無法總結和預期規律,而實踐確會如期而至,政策和事件性的變化會隨時影響科技企業發展。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科技技術革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網絡從1.0步入2.0再到N.0,從B2B到B2C到O2O。十年至今,FANG給人的便利已接近邊際效應的最大值,遞增的空間已經極小。
也就是說,美國科技巨頭這一輪的衰退不是產能過剩,而是服務過剩,通俗來說提供的“便利”已經超過了用戶需要的“便利”。這意味著用戶的選擇增多了,可以隨時接受或拋棄任何一個互聯網平臺,這意味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更嚴峻的生存環境,科技公司持續和相對容易的增長時代正在逐漸消逝。
以Twitter為例來說,Twitter股價下跌,用戶流失嚴重,除了封停大量違規賬戶帶來的影響外,數據泄露醜聞更是難脫幹系。在服務過剩狀態下,用戶會提高要求,更加註重隱私保護,並且歐盟也開始實施更為嚴格的隱私保護法律。
警惕泡沫風險
美國科技巨頭從超出市場預期的大幅度增長,到如今遭遇至暗一周,難道明星科技股氣數已盡?
就目前來說,整個科技股仍舊瘋狂,但內涵越來越縮小卻是不爭的事實,這的確是泡沫危機的征兆之一。
然而,理性看待這次美股科技股下跌,可以發現並不是基本面“壞了”,也不是支撐科技股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出現了大的閃失,而是一些特殊因素、外在因素突然聚合在一起導致了今天的結果,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還是以Twitter為例來說,雖然各種因素導致Twitter股價一度下跌,用戶優勢不再,但是華爾街分析師對其公司業績仍持樂觀態度,其廣告業務和國際業務仍保持增長,並且Facebook旗下的其他軟件也運營良好,因此,這次股價下跌或只是暫時現象。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市場之所以對互聯網科技企業泡沫心存警惕是因為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就讓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
但是,與本世紀初的網絡股泡沫比較,本輪科技股暴漲與其存在根本性的區別。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基本屬於投機動因引起的泡沫,即投資銀行對存在泡沫的互聯網股票過度投資,導致了互聯網泡沫的產生。本輪美國科技股引領的暴漲,主要是一些大機構的投資者瘋狂買入,帶動了整個市場的騷動,但確是有業績與強大基本面作為支撐的。
上世紀末互聯網用戶少,業務單一,盈利模式簡單,較多的參與者都獲得了大額融資,互聯網行業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必然導致大多數企業破產,估值崩潰在所難免。
而當今互聯網用戶多,盈利模式豐富。互聯網公司規模更加巨大,企業內部的生態系統也趨於完備和國際化。互聯網市場在不斷拓展細分,向著市場更加健全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某個範疇內的失敗不太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但是,這些明星科技股的確存在過熱追捧的現象,大量資金紛紛湧入這些大型科技股,導致股價持續上漲,引發估值偏高泡沫,必須引起足夠警惕。科技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但人氣和估值一旦超過某個限度,也會助長泡沫的膨脹,破壞力空前。因此,警惕泡沫風險,理性回歸是必然過程。(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