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陣痛12小時「似好急但唔畀屙」李蘊誕7磅女 想餵全人奶

1 : GS(14)@2016-05-21 13:13:35

【初為人母】■李蘊前日順產誕下7磅女,她形容生B過程「似好急但唔畀屙」。互聯網圖片



李蘊(Renee)今年1月披嫁衣在海南舉行婚宴,並透露去年6月已跟拍拖三年的內地生意人羅章冠註冊結婚,婚宴後Renee公佈陀B女,預產期為本月底或下月初,未料B女忽然趕出世。Renee陣痛12小時後,終在前日順產誕下7磅重B女,初為人母的Renee形容生B過程「似好急但唔畀屙」,她表示會以全人奶餵哺愛女。


現年24歲的李蘊,嫁人後即榮升準媽媽,連月來都在社交網貼相記錄懷孕歷程,本來預產期在本月底至下月初,但昨日凌晨3時,Renee好友何超蓮忽然在網上宣佈自己正式做乾媽,宣佈Renee已經生B女,接着Renee亦在各個社交網貼了她用手輕托囡囡腳仔的溫馨相,並留言:「我們的寶貝女兒在昨天提早了三星期來報到,痛了12小時,順產3.2kg,很感恩,從此16/5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天,謝謝上天賜予我們可愛的女兒,謝謝老公昨天一直在身邊陪伴我幫我打氣,謝謝妳選擇了我們當妳的父母,我們會永遠愛妳保護妳支持妳!」



【輕托B腳】■昨日凌晨3時多,李蘊在Ig上載她與老公輕托囡囡腳仔的溫馨照。

【榮升契媽】■超蓮(右)及G.E.M.(中)昨晚到醫院探望李蘊母女。微博圖片

■G.E.M.及超蓮昨晚在醫院不斷拍照捕捉契女的萌表情。



食完西瓜見紅入院

Renee日前在網上貼了美孕照,還上載了一張西瓜相,表示原本不喜歡吃西瓜,但也要吃一點,有網民留言指她在臨盆清胎毒是好事,但原來她吃完西瓜即見紅入院。Renee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憶起分娩過程,形容感覺似去大便:「慢慢痛吓痛吓,真係越嚟越痛,姑娘畀笑氣我聞,唔知係咪聞得太多,一聞暈暈哋,朝早入產房,一痛就聞。度數不停開緊,都有打止痛針,但冇做無痛分娩,開到五、六度,個人開始有啲語無倫次,老公一直陪住我,我已經唔知講乜嘢。跟住一直痛一直痛,痛到唔知有幾痛,一直想知生仔陣痛有幾痛,原來真係形容唔到,媽媽好偉大,開到9度時,感覺好急,好似好想去大便,但姑娘不停叫唔准屙,我真係好辛苦,好似好急大便但唔畀屙出嚟。」Renee又透露,老公有陪她入產房,見到BB出世時老公即喊出來。



■李蘊今年1月在海南辦婚宴,但她表示去年6月已註冊。資料圖片

■李蘊連月來都在社交網貼相,記錄自己懷孕的歷程。互聯網圖片



超蓮G.E.M.探契女

產後兩日,Renee指目前仍未上奶,但坐月階段都會親力親為照顧B女,亦會支持餵母乳,她說:「今朝有一次餵奶時間,我都試咗一次,好似未上奶,護士都話要兩、三日先會有,畀BB試吓個感覺,我自己試吓個位,感覺好得意,同BB好親密,所以我盡量……如果一上咗奶,又夠奶嘅話,我都想餵全人奶。」而李蘊兩位好姊妹何超蓮及鄧紫棋(G.E.M.)昨晚約7時到醫院探望老友,超蓮不停為B女拍照,G.E.M.則在微博貼相後留言:「我的乾女兒好可愛好可愛好可愛!而我好開心好開心好開心!好激動,一看到她甚麼都說不出……你的三位媽媽愛死你了!」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8/196159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43

傘運80後撐脫歐:陣痛事小居英港生 專業人士憂發展受限

1 : GS(14)@2016-06-21 07:38:48

【《蘋果》特約記者林子豪 倫敦直擊】英國周四脫歐公投其中一個議題是移民,目前約有十萬名香港出生的人士居住英國,《蘋果》於英國訪問三名擁有居英權的香港人。年紀及工作背景不同,對英國應否脫歐盟亦想法各異:專業人士和留學生擔心脫歐影響發展機會;參與過雨傘運動的則力撐脫歐陣痛事小,長遠卻能撥亂反正。



移居英國11年、35歲的Kenneth,在某大律師行任職法律顧問,經常要為客戶處理海外僱員簽證等法律問題,因此對英國作為歐盟一分子,在商貿上獲得的便利,感受尤深。他認為,歐盟的人民自由流動政策,讓英國人可以隨時去另外27個國家工作、居留,公司亦可隨時派人到歐洲,減免了極多繁瑣的簽證問題。「不要以為脫歐對於當地華人並沒有影響,很多華人慣用的食材都在歐洲製造,例如梅林牌午餐肉就在捷克造。英國一旦脫歐,關稅、食品規格等問題或需要重新商討,這些食物要進口英國,能否像目前般方便?」
Kenneth說:「當初英國加入歐盟,目的是建立一個民主、公平、經濟上更強大的聯盟,怎可以中途離場?」他質疑,倘英國失去歐盟成員這優勢,外國企業還會否選擇倫敦作為其歐洲落腳點。就算這些企業考慮到語言問題而未必屬意德、法作歐洲總部,別忘記說英語的愛爾蘭也是歐盟國家。事實上,近年都柏林改革稅制,銳意吸引企業進駐。



歐盟衞生巾抽稅不合理

自小在英國讀書,大學畢業後回港工作的「80後」Maibee,曾積極參與雨傘運動,惟79日的抗爭,令她感到心灰,去年「回流」英國發展。她表示從民主原則考慮,所以傾向脫歐。她解釋,英國須跟從歐盟眾多不合理的規定,如衞生巾竟要抽稅。英國國民投票選出代表管理國家,卻因為身在歐盟,而無法改變他們不滿的政策。「從經濟角度,我同意匯率、貿易等方面會有短期損失,但長遠而言,當歐盟不斷招攬一些less qualified(不那麼夠資格)的國家加入,結果是德、法、英等主要經濟體不斷向他們『泵水』,英國為歐盟的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Kenneth則反駁指,英國從歐盟得到好處,自然要作出某程度犧牲。再者,英國其實可以影響歐盟決策,只是英國人一直參與極少,加上英國擁有自己貨幣,已保留極大的主權。赴英一年多、正於倫敦大學修讀碩士的Kevin亦加入戰圈,認為脫歐其實解決不到英國的福利、醫療,那是制度本身的問題,多於因為歐洲人來「搶資源」。相反,目前正是外來移民在英國從事護理、清潔等英國人不願做的工作,英國社會才得以運作下去。



工作難尋 簽證成障礙

今年26歲的Kevin笑稱自己短視地看待脫歐爭議。今年9月完成課程後,計劃在英國及歐洲找工作。Kevin坦言萬一英國脫歐,代表發展機會將大受影響。「到時單是簽證上已是極大障礙,因此未必長遠留在英國,而可能回港發展。」不過脫歐帶來的經濟危機,在Maibee眼中正是機會所在,「到時樓價下跌,那些現在大手掃樓的中國人、中東人,就算不離場也肯定會減少投機,我們才有機會置業。英國可能會經濟下滑,但我相信英國有能力承受一次自製的衰退。我們已準備好短期陣痛,但希望經過今次撥亂反正,長遠對國家會有好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1/19662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41

二胎媽陣痛太淡定 樓梯誕女 B頭墮地

1 : GS(14)@2016-08-08 00:16:55

內地傳媒報道,來自貴州的孕婦小梁(26歲)居住在浙江東陽市,上月30日臨睡前感到肚子有異動,但想到預產期還有1個月,便沒有在意,還安慰丈夫等到天亮才到醫院。清晨4時許,小梁肚痛難耐,還沒等到救護車到來,就在樓梯口分娩。更驚險的是,嬰兒落地時硬生生頭部着地,需要送往深切治療病房留醫。躺在醫院的小梁憶述,當晚怕麻煩,加上家裡沒有車,到醫院不方便;二來是自信,這一胎是二胎,好歹也試過,想到這胎出生也沒那麼快。她當時滿頭大汗坐在床邊,喘着粗氣對丈夫小陳說:「快,快打120,我憋不住了,我要生了!」為了爭取時間,她捧着肚子先下樓。從叫醒丈夫到下樓只是短短10分鐘,胎兒已慢慢滑出,小梁怕孩子掉出來,一直憋着力不讓胎兒娩出,於是胎兒就一直卡在陰道。等小梁慢慢移到樓下,終於憋不住了,說時遲那時快,還沒等在旁的丈夫反應過來,小梁一把拉下褲子,站在樓梯口就把孩子生了。可憐這個剛出生的小女兒,硬生生的頭部朝下倒栽在地上。救護人員趕至,立即替女嬰包裹,為孕婦剪斷臍帶,將兩母女送往醫院檢查。產科醫生為小梁進行檢查,除了有撕裂傷外,情況穩定;但女嬰臉色青紫,哭鬧不休,情況不明。醫生推斷,嬰兒面部的青紫應該是產婦長時間憋力,使胎兒卡在陰道內長時間缺氧造成的。女嬰的顱腦電腦掃描顯示,右側頂骨骨折,必須轉往新生兒深切治療病房觀察。雖然她已脫離生命危險,但之後還要做穿刺等一系列手術。該院產科杜醫生解釋,一般來說,初產婦的分娩時間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也就是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計算,到孩子生出來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而經產婦(二胎或以上)往往只需要幾個小時,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則因人而異。一旦出現宮縮陣痛,就應該好好臥床待產,千萬別逞強。《錢江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7/197265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95

媽媽fb直播陣痛20萬人追睇B女出世

1 : GS(14)@2017-01-05 08:07:08

英國35歲博客瓊格斯特羅姆(Sarah-Jayne Ljungstrom)決定在facebook直播她分娩過程,不過片段在她抵達醫院後就停止直播,她其後才上載與女兒的影片。瓊格斯特羅姆育有三名孩子,她懷孕時在網上得到其他媽媽的建議,「所以我決定分享我的故事,讓其他媽媽和孕婦可以知道每天的曆程」。瓊格斯特羅姆上月21日晚上10時在醫院作第一次直播,當時她穿羊水和子宮擴張了2厘米。兩小時後她上載另一影片,指院方着她回家待宮縮加強。翌晨她飲茶時再有宮縮,她便再作直播:「對不起我有宮縮,這不有趣,多謝你們的支持,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不要再讓我懷孕,如果我再說要寶寶,我會看這條片。我太緊張了,我不能停止說話」。數小時後,她再上載與丈夫再到醫院的影片。約12小時後,她抱着女兒的片段有逾20萬人觀看,她事後答謝網民的支持:「社交網站的支持真的很奇妙,尤其網上的媽媽世界。我覺得背後有一大堆媽媽支持我,給我鼓勵。」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4/198862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47

立論:去槓桿手術的陣痛

1 : GS(14)@2018-02-20 21:11:36

周二有兩單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第一單是海航成功出售兩幅啟德地皮予恒地(012),第二單是安邦計劃出售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有留意海航及安邦財政狀況的讀者,應該不會對消息感到意外。不意外是一回事,兩單被迫減債的消息幾乎同步出現,看來並非巧合,而是在隱晦地,向懂得解讀新聞的讀者透露了一些重大案情的線索。早於上月初,國內A股早已在鬧錢荒,數百家將股份抵押予證券行的上市公司,其大股東及管理層先後遭債權人call孖展。自2月初開始,隨着斬倉的新聞增多,A股跌停板的中小企股份數量亦逐步由100多家增至數百家之多。上述海航及安邦兩家負債纍纍的國內巨企多次傳出現再融資困難,昨日終於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海航將啟德兩幅地皮出售,而安邦出售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新聞,相信亦是空穴來風,絕非無因。再與上述多家A股大股東被call孖展的新聞拍在一起,讀者至此或已能自行梳理出一條紋路了。自2015年開始,中國政府正逐步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及補短板)政策。至今為止,多個產能過剩的行業(如造紙、玻璃、鋼鐵、水泥等),去產能及去庫存已全線落實,相關的措施雖然對去槓桿有間接的幫助,但始終大陸企業的總債務佔GDP的比率仍然太高。要加快企業去槓桿,期望能完全無痛地動這次手術,恐怕是天方夜譚。

剛性兌付承諾或成絕響

假如陣痛必定會發生的話,則長痛不如短痛。因此,大陸今次自我設計的去槓桿手術,即使是一服對症下藥的妙方,亦難免對市場造成若干短暫的副作用,包括一些債務過重的企業可能倒閉、債權人被迫接受延期還款以至減債(hair cut)等重組方案。總之一句,過往由大型國企銀行暗啞底硬啃呆壞賬的「剛性兌付」承諾,亦有可能成為絕響。假如今次北京是「來真的」,認真處理大型國企及地方政府債務過高的問題,其對市場的衝擊,或高於近期美國因為投機者對賭XIV輸清光而被迫拆倉的風險。作為一個樂天派,我的確是相信,雨天過後一定會天晴,而且好彩的話,還有機會見彩虹。只是,做手術不可能沒有陣痛,何況去槓桿是大手術。去年底至今年初,多家股價及銷售表現亮麗的內房股,都不約而同地在高位配售新股融資。一方面,這批債務超重的內房股是有實際需要增資,但亦不排除他們當中,或有人事前聞到一陣國家政策轉向的味道,而未雨綢繆。我不過是一介草民,以上當然都不過是筆者個人的猜測。不過,周二海航及安邦兩單新聞實在很難不引人暇思。畢竟過去兩年港股累計升幅已不少,即使現價蝕章減磅,賺少一點買個保險,亦未嘗不可。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4/20305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