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閒聊太古地產(連載2)______ 香港開發商的花花賬本 愛淋浴的豆兒

http://xueqiu.com/6103044983/23673232
上一篇著重的對太古地產的主業進行了分析,這裡讓我們看看太古的另外2項業務的情況——物業買賣和酒店業務。

查看原圖從上圖可以看到,由於2012年物業買賣增幅較大,較2011年增加了39.34億港元,其主要受益於2012年香港蔚然項目的成功出售,126個住宅單元售出了98個,並且2012年香港房價的上漲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美國邁阿密ASIA住宅項目也較2011年有所貢獻。

查看原圖從上圖可見,2012年香港的房價達到了近10年的高點。使物業買賣業務的貢獻率有了大幅的增長。

查看原圖從利潤上看,物業買賣業務的貢獻確實是2012年的一大亮點。

不過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梁振英上任後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的地產調控政策,使市場對2013年及以後的香港房價都持有保留態度。

價格上不去,如果還想多掙錢怎麼辦呢?就只能靠銷量了,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薄利多銷。那太古地產的住宅項目的儲備以及今後的投放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查看原圖從上圖可以看到,太古在2013年4個項目投放市場,香港3個,內地1個,其中香港的3個均為住宅項目,內的的是廣州太古匯的辦公樓部分,但是不是收租的,是直接賣的。

香港的3個項目合計面積達到了31.63萬平方英呎,而2012年帶來不菲收益的蔚然是4.87萬平方英呎。2013年顯然是太古地產住宅項目出售的大年。考慮到12年房價的高企,同時,3個項目和蔚然項目基本處於同一區域(有香港的朋友說香港的房價其實也是有著很大的區域因素的,不同區的價格相差很多)哪怕計入地產價格調整因素,相信在物業買賣業務上太古地產在2013年繼續錄的增長的可能性很大。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贏利點。

下面讓我們開看看酒店業務,太古的酒店業務分為2類,一類是太古自己持有的酒店。主要位於香港、內地、英國和美國。具體如下:

查看原圖另外一類就是非太古集團管理,但是享受權益的。說白了就是找一個酒店管理集團合作,雙方共同出資,共同分享利潤的項目,如下圖:

查看原圖酒店業務也是我對太古唯一略存疑問的地方,原因見下圖:

查看原圖很容易的看出,雖然太古自己管理的酒店盈利情況較2011年有大幅好轉,但是真正貢獻利潤的確實合作酒店,也就是第二類酒店所供顯得。並且太古管理的酒店,包括正在開展中的酒店,太古都需要不斷的進行資本投入,對總體利潤的影響也是需要考慮的。並且酒店業本身的資本回報週期也較長,對於太古業績的增厚短期內不會有顯著的體現。

太古地產的三大業務我們基本上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太古地產的花花賬本。

說是花花賬本,其實有些冤枉太古了,其實太古地產的財報做的很規矩,從財務評述到財務報表,並且還有40頁的附註。能說的基本上都說了,那還能有什麼花花帳呢。其實就是一個香港地產股特有的指標:投資物業公平值。

查看原圖這是太古2012年的利潤表,我們可以看到,在扣除所有稅費後,股東應得利潤為187.63億港元。而太古地產總股本是58.5億股,那麼EPS就達到了3.21港元,結合2012年12月31日太古的收盤價26.4港元,PE只有8.22。這讓很多剛剛接觸港股的內地投資者不禁大呼:我勒個去,這麼低的市盈率啊,港股太便宜了。

但是細看這個圖表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對利潤的列支來源列舉的很詳細:物業投資、物業買賣、酒店、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和分部之間抵消(這個沒用)。

那很多人就會問:你不是說太古就三個業務嗎?物業投資,物業買賣和酒店。那怎麼少了一個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呢?

我其實沒有說錯,不光太古就這三個業務,全世界的地產商基本也就這三個業務。而那個高達121.84億利潤的物業公平值變化其實只是紙上的一個大餅餅。

所以說,太古地產2012年確確實實的利潤,也就是真金白銀一共是65.79億港元。對應太古地產2012年35.1億港元的派息,佔到利潤的53%,符合太古50%的派息政策。所以提出掉「物業公平值變化」後的利潤才是切身關係到股東權益的數,那麼對應這一利潤的EPS為1.12港元,對應26.4港元的PE為23.57倍。呵呵,這麼看太古就不便宜了吧。

那麼究竟啥是物業公平值變動呢?說白了物業公平值變動就是公司擁有的物業升值收益,只是一種估值的變化。也就是說這一部分是評估出來的,並不產生現金,自然也不產生利潤,但是根據香港的會計準則,這個數值是可以計入收入的。

太古年報中關於這一概念也有說明(附註3(a)):將現有的租約多的出的租金收入資本化,並預約滿後新定租金潛在變化做出適當備付,以參考先關物業市場近期可供比較的買賣交易,而得出集團已建成投資物業組合的估值。

關於為什麼香港的會計準則允許這樣記錄,本人不得而知。也願業內人士或者熟知原因的熱心雪友來解答一下。

總之,要判斷香港地產股1年中所得到的真金白銀,都是需要在利潤表中(綜合收益表)剔除掉「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這一指標。

到這裡閒談太古地產(連載)暫告一段落,這兩篇文章主要想根據2012年年報向關注這支股票,或者這個公司的入門投資者(自己也是入門投資者)介紹一下太古地產的簡要情況。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階段。

今後我會爭取根據太古地產的相關經營情況,比如大項目的開工,中報、年報的發布將這個閒談太古地產(連載)寫下去,和大家一起多多探討,共同進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17

10億英鎊倫敦造「城」的中國開發商之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00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今年紛紛邁出進軍海外的腳步。除了年初的萬科、上週五的SOHO,上個月還有一家不那麼廣為人知的中國開發商也有大動作:

他們與倫敦政府簽署協議,計劃斥資10億英鎊(合15.1億美元)改造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Royal Albert Dock),將19世紀末英國最大且最先進的碼頭打造成現代辦公園區。

西行興建「中國城」
 
現在的阿爾伯特碼頭只是城東的一個空曠停車場,還有一小段水渠。但項目所在地塊位置極佳,比鄰倫敦城市機場,位於東倫敦泰晤士河畔。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大型集裝箱貨輪風行於世。阿爾伯特碼頭所在的碼頭區因水位淺無法停泊這類船隻由盛轉衰,大批工人失業,碼頭與倉庫遭棄用。
 
 
路透報導,英國官員介紹,今後這裡將建成一個24小時營業的商業中心,預計吸引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地區的企業帶來投資60億英鎊,創造就業崗位2萬個。
 
這是中國企業目前對英最大的地產投資項目,也是本年度中國對英單筆規模最大的投資。
 
此次碼頭改造項目名為「中國城」,佔地14公頃(14萬平米),計劃8-10年落成,未來有望使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最繁華的地區重現昔日輝煌。
 
 
首秀造城低調人
 
這次進軍倫敦的中國開發商是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ABP)。不論是英國還是中國,許多人對這家企業的名字都還感到陌生。
 
ABP網站介紹,公司創始人、現董事長許為平早年在一家器械廠當工程師,後來又在浙江省做公務員,他甚至還幹過廣播站站長的工作。
 
雖然人生經歷豐富,但按照ABP網站的說法,許為平「從未把自己看作房地產巨頭」。
 
前景背景疑紛紛
 
但是,低調的許為平和他領導的ABP這趟首次「出海」引起了海外媒體的質疑。
 
首先,有業內人士懷疑倫敦項目的投資前景
 
倫敦的阿爾伯特碼頭是ABP第一個海外項目。有些經驗豐富的英國開發商質疑項目的可行性,指出碼頭區商業地產租金較低,10億英鎊的投資回收期會很長。
 
ABP新聞稿稱,2011年7月下旬該碼頭地塊對外宣傳後沒多久,公司就看中了這個項目,並且說倫敦代表團考察時感到公司「有經驗」。
 
不過,金融時報的報導暗示,ABP能迅速拿下項目可能與政府高層的影響有關。
 
這也體現出外界對ABP背景的爭議。
 
報導稱,許為平曾與現任國家副總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同時在同一個部門工作。
 
2003年,王岐山出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同在這一年,ABP在中關村的項目啟動。它佔地140萬平米,是ABP的第一個項目。中關村的總部基地算得上這家公司最富盛名的項目。
 
ABP的處女秀就選在北京,並且許為平當時還沒有任何房產和產業園開發經驗,也沒有走「招拍掛」流程拿地,而是通過與豐台區科技園合資拿到了2400畝地的全部開發和經營控制權。這確實讓人驚奇。
 
本來,許為平和ABP方面此前都說與地方政府和高層官員有良好關係。但這次ABP向倫敦市政府申報卻自稱私營企業,這當然成為外界的疑問之一。
 
此外,ABP的企業結構也有些神秘。
 
ABP自稱是英國道豐國際集團(Dauphin International Group (England) )與北京豐台區政府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
 
金融時報稱,一些中國的獨立媒體對上述海外投資的可信度提出疑問。
 
七年前就有媒體報導,1996年許為平訪問學習時就進入了道豐國際,擔任執行董事,負責開拓中國及亞太區市場及投資運營,次年升任該公司亞太區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03

標竿房企前7月豪擲1353億元搶地 開發商拿地金額已近去年全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957

中國房地產業似乎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高速發展期。

證券日報報導,

在良好銷售業績的支撐下,房企加大了對土地市場的投入,包括萬科地產、保利地產、恆大地產、中海地產、富力地產、華潤置地、金地集團、綠城中國、雅居樂以及招商地產在內的10家標竿房企,前7個月的拿地金額便達到了1352.7億元。

已經公佈銷售業績的26家企業前7個月合計銷售業績為5901億元,同比漲幅高達31.3%。其中7月份單月的銷售為748.8億元,銷售情況繼續保持良好狀態。

在瘋狂投資的同時,房地產企業業績普漲。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的數據,目前已經公佈銷售業績的26家企業前7個月合計銷售業績為5901億元,同比漲幅高達31.3%。其中7月份單月的銷售為748.8億元,銷售情況繼續保持良好狀態。

分房企負責人已經公開表態稱,他們公司的實際銷售額將超過此前制定的全年銷售目標。其中被譽為「最賺錢房企」的中海地產,更是將原來全年1000億港元的銷售目標提升至1200億港元。

部分房企負責人已經公開表態稱,他們公司的實際銷售額將超過此前制定的全年銷售目標。其中被譽為「最賺錢房企」的中海地產,更是將原來全年1000億港元的銷售目標提升至1200億港元

在良好的銷售業績刺激下,標竿房企在拿地方嗎正積極投入。

整個上半年,十大標竿房企權益購地總金額已經達到1019.5億元,而它們在2012年全年的購地總金額則為1558.1億元。在上半年業績表現良好的背景下,標竿房企拿地勢頭迅猛,業內預計後期標竿房企仍會積極儲備優質地塊。

中國房地產事實在今年夏季進入了高溫預警狀態。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1-7月份房地產銷售額人民幣3.95萬億元,同比增37.8%。而最新的中國10大城市房地產價格指數」顯示7月份中國主要城市的新建住宅、二手住宅及住宅租賃價格全面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36

印度開發商夢碎「寫字樓」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097

印度緩慢增長的經濟使其大城市中充滿了大量的辦公樓,閒置率直線飆升,並且使發展停滯,因此一些樓房的建築者將商業項目變成住房。

據broker Cushman & Wakefield Inc金融中心孟買和首都新德里的閒置率在第三季度超出20%,是亞洲中除了中國成都(32%閒置率)以外最高的。此外,印度六座城市在該區域內十大最差辦公樓市場內。

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兩年前被沃倫巴菲特稱為「夢想市場」的印度,對於辦公樓的需求逐漸下降,現在面臨11年之內最慢的擴張,以及大型新興市場中最快的通脹率。印度七大主要辦公樓市場,包括孟買、海德拉巴、班加羅爾的新供應樓盤於9月30日在三個月內降到幾乎兩年來最低。「印度正面臨嚇人的宏觀經濟」,Anshuman Magazine,新德里CBRE主席說道。「公司保持謹慎,這樣的趨勢會繼續抑制全國辦公樓的租賃。」

根據彭博的調查,在整個第四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長可能保持在5%之下,自2005年來最長的滯緩。

需求減少

直到兩年前,印度在2011年3月底年經濟增長超過9%,是全球投資者的心愛對象。根據CBRE,這樣快速的增長促進了2010年全國主要城市發展5500萬平方英呎新的辦公空間,相比2011年2900萬平方英呎和2012年3000萬平方英呎。在今年的頭九個月,又新增2300萬平方英呎。隨著經濟增長減少50%,公司和投資者在政府同腐敗醜聞的鬥爭中表現出不信任。ArcelorMittal 和Posco廢除了120億的投資計劃。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在今年退出了保險分配投機。

「發展者一直在延遲他們的項目,以和減小的需求保持同步。」Sanjay Dutt,孟買Cushman 南亞執行總監說道,「經濟狀況已經使得新的需求比預期受到更大的抑制。」

更廉價的租金

空閒辦公空間的增長使得新德里和其周圍地區(國家首都區域)以及孟買的租金變低。根據八月份Chicago-based Jones Lang LaSalle Inc的報告,在亞太城市商業區中,孟買租金排第6低,新德里排第13低。

在孟買的Bandra Kurla,主要辦公室的平均租金是一年每平米581美元,在新德里是每平米374美元。香港租金最高,為1486美元,接著是北京1004美元。每平米相當於11平方英呎左右。

據Jones Lang LaSalle,孟買的平均租金在第二季度相比於前一季度上漲了0.5%,而在新德里租金並未變化。

價格修正

「印度城市還未從2008年第三季度的租金和價格修正中恢復過來,相比之下,其他亞太商業區情況更好些。」Ashutosh Limaye, Jones Lang LaSalle研究中心主任說,「印度城市的過度供應情況使得租金和價格受到抑制。」

CBRE表示,班加羅爾作為最大模擬芯片製造商德州儀器、以及世界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奎爾通訊公司的進駐地,急劇削減了市場新增的辦公空間,在9月份季度下降90%。國家首府區域下滑80%,而孟買下滑超過50%。

空位增加

空位的增加和租金的下降使得開發商推遲部分項目。DLF,印度最大的上市建築商表示,在看到需求得以恢復之前,將拖延建造新辦公樓的計劃。

「恢復租賃是緩慢的,」Tyagi,DLF孟買區CFO說道。

DLF股份在今年下降了35%,相比之下,跟蹤十家房地產公司的CNX地產指數下降了39%。由於建築和利息成本抑制利潤,DLF第二季度的淨收入下降了28%,至10億盧比(1600萬美元)

轉向住宅

為對抗需求下降,一些開發商考慮將建造辦公樓改為居民樓。

「商業資產在競爭。」印度第二大地產公司OBE總裁Oberoi說道。

很多開發商已經將他們的商業項目變成住宅樓,因為他們提供了預付的現金流。Oberoi表示,公司會繼續探索「我們這樣做是否在結構上可行。」

Oberoi股份繼2012年回到37%後,在今年下降到34%。

「從商業到住宅的轉變正在遍及全印度。」CBRE的Magazine說,「由於很多人過度預期了商業的需求,在一些地方他們會發現轉變成住宅更加容易。」

經濟前景

據Cushman,DLF在去年決定將辦公樓賣給Lodha Group之前,將計劃從孟買中心地區17.5英畝的辦公樓改成了住房。

根據印度儲蓄銀行的一項調查,印度經濟也許會在2014年三月增長4.8%,自2003年以來最慢的增速。彭博11月29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反映,在今年早些時候GDP在7-9月之間上漲4.6%,相比於上個季度的4.4%。

標普在11月7日的聲明中稱,國家信用等級也許會被列入垃圾級別,除非五月前的國家選舉可產生能夠復甦經濟增長的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30

【趨勢】日本遊戲開發商是如何做到每日進帳410萬美元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4/57132.html

i黑馬了解到,有一家日本遊戲公司Line Corp.10月份每日進帳410萬美元!相比國內很有遊戲開發商小心翼翼的開通付費,日本遊戲公司可謂十分大膽,設計之初就有收費項目在里面。i黑馬覺得,遊戲營收的真正關鍵因素還是在於好的產品,如日本發行商所說,只要用戶一直在玩遊戲,那麽最終就會買單。同許多其他移動遊戲一樣,《波兔村保衛戰》(PokoPang)這個遊戲也以卡通動物為主角,需要玩家去打敗怪物。但是這個在日本以外幾乎沒有知名度的益智遊戲以其開發者的吸金能力脫潁而出。應用分析機構App Annie稱,《波兔村保衛戰》幫助Line Corp.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里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移動遊戲發行商之一。Line並非唯一。根據日本GungHoOnline Entertainment Inc.的預計,該公司10月份每日進帳410萬美元,社交遊戲《Puzzle &Dragons》成為第一大收入貢獻者。但不管是《波兔村保衛戰》還是《Puzzle &Dragons》都沒能進入App Annie下載量最多的前十大遊戲行列。就算屏幕上出現了“遊戲結束”的提示,玩家仍可繼續遊戲。日本移動遊戲開發商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好的地方是,盡管缺乏在全球範圍內大賣的遊戲,但他們成功地解決了收入的問題。其中的秘密就是,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來把握移動支付的心理。日本遊戲發行商會確保每一個下載遊戲的帳戶和玩家保持參與狀態,為此他們雇傭了數學和統計學方面的專家來實時分析數十億的數據點,Line、DeNA Co.和Gree Inc.均采取了這種做法,還有一種做法是安排許多員工監控博客和推特(Twitter)上的交流對話,這類公司如GungHo等。App Annie的數據顯示,在日本,蘋果(Apple)設備上每個下載遊戲所帶來的利潤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安卓(Android)設備則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Line全球業務經理Jun Otsuka說,下載只是開始,真正的工作是保證遊戲的活躍。根據周三公布的App Annie報告,得益於網絡遊戲的收入,日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應用總收入已經超過了美國。該機構稱,去年10月份日本消費者的遊戲應用支出還比美國少約30%,到今年10月份變為較後者高出約30%。遊戲專家們指出,長期以來日本的手機用戶已經習慣於在他們的手機上購買物品。1999年初,日本運營商NTT移動通訊(NTTDoCoMo Inc.)推出了其移動互聯網服務i-mode,分別較第一部iPhone和第一部安卓手機早八年和九年。到本世紀初,許多i-mode用戶每月已經為天氣服務、火車時刻表、遊戲或花哨的表情服務等支付數百美元。不過日本發行商表示,他們營收的真正關鍵因素是一套確保用戶參與並保持活躍的數據處理和遊戲調整系統。正如GungHo開發人員Daisuke Yamamoto所說,這樣做的理論依據在於,只要他們一直在玩遊戲,那麽最終就會買單。白俄羅斯遊戲開發商Wargaming.net美國業務的遊戲商用專家Ramin Shokrizde說,盡管許多全球的發行商也會處理數據,但日本公司卻做到了最好,在讓玩家掏腰包方面的策略運用地最為徹底。Wargaming.net開發的遊戲包括《坦克世界》(World of Tanks)等。例如,領導著30多名數據分析師的計算機博士Hironori Tomobe稱,卡片對戰遊戲《巴哈特之怒》(Rage of Bahamut)的開發商DeNA經常會在小範圍內測試不同版本的遊戲攻略,以吸引人們來玩遊戲。為了保持玩家的熱情,與多數日本遊戲發行商一樣,DeNA定期舉辦活動,讓玩家能夠在一段時間里獲得特殊獎勵,增加他們贏得夢寐以求的獎品的幾率,或者增加遊戲互動性。在每次活動期間,Tomobe的團隊會追蹤一些指標,例如多少人參與活動或者他們是否完成了升級,如果所獲得的數據比預期值低10%或者更多,他們會及時對遊戲做出改進。DeNA的程序員也會對遊戲中太難的部分做出調整,例如當他們發現很多玩家因為必須打敗一個特別強大的敵人而放棄角色扮演遊戲《頂級怪盜》(Kaito Royale)時,他們對這款遊戲做出了改進。Tomobe稱,最佳的平衡點是使得遊戲難度適中,促使玩家購買裝備幫助闖關,但又不至於太難而讓他們感覺被利用,產生挫敗感,而不再去玩。Tomobe稱,有時數據看起來很好,人們在玩遊戲並購買虛擬商品,然後你意識到他們玩的太累花錢太多;長期來看,讓他們喜歡這款遊戲反複地玩比短期盈利更重要。移動遊戲專家稱,讓玩家付費玩遊戲的大師是GungHo,它開發的《智龍迷城》(Puzzle &Dragons)是首個采用遊樂場式虛擬貨幣支付系統的移動遊戲之一,玩家在遊戲結束之後可以付費再玩。在這款遊戲的地下城,玩家必須打敗怪物一波又一波的攻擊。每經受住一波攻擊,他們就會看到寶物和罕見可收集的怪物,如果他們成功通關就能獲得。對於那些首次闖關不成功的玩家,那些寶物的出現可以刺激他們花錢繼續玩。東京遊戲咨詢顧問Serkan Toto說,《智龍迷城》在吸引你花錢方面確實很狡詐,在運營遊戲中如果不殘忍一點就賺不到這種錢。現在日本遊戲開發商試圖將他們利潤豐厚的移動遊戲模式複制到海外市場,他們在海外市場進行了大量推廣活動。英文版的《智龍迷城》在美國已經被下載了一百多萬次,Colopl Inc.研發的韓國版《World of Mystic Wiz》也已經被下載了一百萬次。不過這比起日本本土的下載量只是九牛一毛,遊戲網站DeNA和Gree在美國市場也開局緩慢。一些移動遊戲專家表示這可能歸因於口味的不同。許多日本公司希望和當地遊戲開發商展開合作,利用日本的賺錢本領來迎合國外市場的口味。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Mayumi Negishi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39

新加坡地價瘋漲遠超房價 開發商苦不堪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482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國際大都市投資房產已成為了各國富豪最鐘意的避險方式之一。前有富人區淪為“鬼街”的倫敦,而現在新加坡也不能幸免。大量投資者湧入新加坡,不僅炒熱了當地的房市;更重要的是不少投資者已經意識到:在國土面積狹小的新加坡島上,土地才是最稀缺的資源。 自2011年至今,新加坡一部分地區地價的增速已經達到了房價的三倍,平均下來地價每年都會增長30%左右。盡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試圖及控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去年四季度的政府拍賣數據也顯示,東南亞城市的房價也因此降溫;但此舉對地價的影響卻不大,認準了新加坡地皮的國際投資者們依舊前赴後繼地蜂擁而至。 執掌新加坡房產巨頭豐隆集團的億萬富豪郭令明在去年就曾公開表示: 目前新加坡的地價已經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加上那些嚴苛的限制法令,繼續開發房產無異於“自取滅亡”。 地產資訊公司Chesterton新加坡分部的總經理Donald Han在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時稱:過去新加坡地產商的平均利潤非常高,但現在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根據經銷商CBRE集團的數據統計:三年前,新加坡地產商的利潤率為20%,現在已縮減到了10%左右。盈利能力的下降重創了地產股,富時海峽地產指數顯示,僅今年新加坡的地產版股市值就縮水了1.3%之多,而去年全年更是暴跌9.7%。 以國際地產商Kingsford公司和MCC地產公司為例。相比2009年中期,目前他們的收益能力已下降了61%之多,不斷上漲的地價瘋狂壓榨著這些公司的利潤。根據地產經紀公司Knight Frank的排名,新加坡已成為了亞洲豪宅價格第二高的城市,僅次於香港。為遏制房市的繼續膨脹,新加坡政府出臺了嚴格的貸款限制,包括高比例首付額和購房稅等等。 東南亞最大的房產商CapitaLand公司CEO李明陽(音)昨天在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將繼續通過政府競標和私人買賣等途徑增加土地儲備。在政策的影響下,今年的房產價格預期將會下跌,一旦房價跌過5%,政府則有可能會放松一部分限制條款。”這對於開發商或許是個好消息,開放限制後回暖的房價能夠稍稍緩解他們的盈利壓力。而CapitaLand在去年的運營總利潤為4.176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 而這正是目前困擾新加坡的怪相,盡管政府出臺限制政策、地價走高房價下滑、開發商利潤攤薄;但那些非傳統的開發商,尤其是國外的建設公司仍不斷地湧入新加坡房市,而公司間搶地皮的現象也愈演愈烈。在這些公司看來,不斷攀高的地價並非市場過熱的信號,反而是地皮價值的體現——城區的土地資源有限,當剩下的地越來越少,他們手中的地也就越來越值錢。 Kingsford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有小印度之稱的實龍崗以最高價拍下了兩塊地皮。根據Chesterton的數據,去年12月,Kingsford每買下一平方英尺的土地就要花費將近522新加坡元;而同為國際開發商的MCC公司的出價則為562新加坡元,比最大的本地開發商遠東集團的出價高出34%。 不過從長遠角度看,這場地產盛宴的結束在所難免。回收期的延長能夠有效地抑制開發商購地的熱情。就算土地資源確實在減少,但在供需平衡的鐵律下,投資者的需求疲軟最終會影響到地皮的價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30

撤的撤,躲的躲 開發商逃離樓市「雷區」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331

一些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商試圖通過降價,快速退出危險區域。而更多的開發商們如今正在仔細梳理各類城市,找出可能的雷區。那些未來沒有人口淨流入或產業支撐的城市,被扔進了黑名單裡。

「九龍倉年華裡,還我血汗錢!」

上週末,上百名業主圍在了江蘇常州一座售樓處,用竹竿挑著藍色的橫幅,要求開發商退錢。橫幅的對面,數十個手持警棍的保安,將售樓處守得嚴嚴實實。一週前,這個由香港知名開發商九龍倉開發的兩個中高端項目,年華裡·鳳凰湖墅及國賓1號均降價近兩成。

過去一個月,由於樓盤降價,業主維權甚至演變成暴力事件的抗議活動,在杭州、南京等城市此起彼伏。囿於業主糾紛,中國開發商往往寧願冒著破產的危險去借高利貸,也不願降價砸自己招牌——「不差錢」的九龍倉情況卻完全不一樣,他們看上去無心在常州市場經營下去了。

常州是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鎮,素有富庶繁華的美譽,但在過去兩年,因為其新城區樓盤集中放量,大量商品房積壓且無人入住,被房地產行業人士多數看空。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在2013年通過衛星圖片,展示了一些他們所認為的中國「鬼城」:大街上空無一人,新建住宅完全沒有人氣。其中,常州和鄂爾多斯,都位列中國12座「鬼城」之一。

在房地產商的計劃書上,中國未來十年史無前例的城鎮化,仍然被預計將帶來數不盡的財富。2014年兩會結束後,中國政府隨即出台了醞釀多年的新型城鎮化規劃,打算讓1億農村居民遷入城市,以此作為提振內需的長期利器。規劃還提出城市群是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可避免「睡城」和「死城」的出現。

然而,隨著常州、溫州和鄂爾多斯等地「鬼城」的出現,以及中國龐大的影子銀行系統和激增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分歧正在形成:中國政府的新型城鎮化對於開發商來說,是否危大於機?

世聯地產一份最新報告則顯示,中國城市的房地產在逐步分化。一二線城市過去一年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速多在10%以上的高位,三四線城市卻在顯著分化,洛陽、北海、晉江等城市較去年同期市場規模增長都在50%以上,而常州、惠州等近幾年投資過熱的城市則僅與去年勉強持平,甚至下降。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市場正在迅速分化,2010年的限購政策及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至今,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已經發生作用了,部分城市開始降價。對於開發商來說,中國房地產的希望在於中國未來城鎮化佈局的城市。投注在沒有人口淨流入或產業支撐的城市,將遇上麻煩。

先知先覺的九龍倉們,已經用腳投票了。

圖為被稱為「鬼城」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新城衛星圖。 (谷歌截屏圖/圖)

退出危險區域

在常州雅居樂星河灣以「六折甩賣」的姿態打響降價第一槍後,以打造豪宅著稱的九龍倉坐不住了。

在3月早些時候,廣州雅居樂地產將雅居樂星河灣豪華公寓的價格,一次性從每平方米人民幣1.1萬元降至了7000元。3月20日,常州九龍倉年華裡也宣佈大幅降價,此前均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均價直降至5000元/平方米,約在前期成交均價的基礎上打了「八三折」。年華裡位於常州新北區,與常州雅居樂星河灣項目距離不遠,且兩個樓盤均位於常州樓市庫存量極大的新北區。

2010年,九龍倉拿下這幅地的樓板價為3342元/平方米,當時業內人士均認為這個項目要賣到8000塊以上,如今幾乎虧本出售。

降價動作還不止於此,在年華裡降價後,九龍倉在常州打造的頂級豪宅國賓1號的價格也出現鬆動。該項目日前推出20套特價房,特惠均價在8200元/平方米左右,比前期售價低了約2800元/平方米。

新房源降價在業主中引發軒然大波。在九龍倉「國賓1號」項目售樓處,家具被推倒,木質樓盤廣告架被扔到項目模型上面。購房者逢記者便吐槽,有人稱其一個月間公寓直降了十幾萬,開發商卻沒有給任何說法。

九龍倉此次在長三角多盤齊降的行為頗有風向標意義。

中國政府過去四年裡一直致力於給不斷上漲的房價降溫,房價上漲現在已經開始放緩,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價正在走軟。九龍倉中國區一位管理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2013年中國樓市有些瘋狂,而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一些中小城市住宅銷售速度放緩,存量房數量增加,此時應該迅速降價銷售,退出一些危險區域。

在一些房地產人士看來,常州就屬於危險區域,一直存在供應過大的問題。據同策諮詢機構數據顯示,常州樓市購房者以本地剛需客為主,在過去的13個月裡有9個月商品住宅呈現供過於求。過去一年,常州商品住宅成交均價普遍在6000-7200元/平方米,但在2014年1月,常州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僅6009元/平方米,創下去年以來新低。

這裡將建設新的「世界級」主題公園、商務區等,同時還在建設地鐵。不過在常州大變身的計劃當中,最野心勃勃的要數它數量龐大的住宅項目。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按常州約460萬的總人口計算,近四年來,常州的人均新增建築面積達到20平方米,這一數值在國內所有城市中排名前列。

尤其在常州新城區武進,由於新增人口有限,樓市供應逐年增大,這讓人擔心其將和鄂爾多斯的新城區康巴什一樣,成為中國又一座「鬼城」。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即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中國三四線城市的問題都出在開發區,「那些城市都是單中心,沒法做出多中心,因為沒有產業支撐」。

新區泡沫

常州武進區武宜路幾乎貫穿常州東西向所有繁華地帶,從舊城中心延長至新城區,路兩旁的新建築拔地而起,各種色彩鮮豔的樓盤銷售處隨處可見。

武進1995年撤縣建市,2002年撤市設區,是常州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南部新城」,貫穿南北的武宜路就位於武進區。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武宜路上的樓盤總建築面積就超過了500萬平方米,如果這些正處於銷售期的樓盤全部賣完,足夠十幾萬人居住。工業在外移,服務業還在起步,新增人口有限,無論是商業還是住宅都供大於求,白天鮮見人、晚上少亮燈的武宜路兩側巋然聳立的高大樓盤,是多家媒體將常州稱為「鬼城」的直接證據。

就連一直「唱多樓市」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也公開點名看空常州。他稱「一個城市的樓市會不會出毛病,看這個城市對人們是不是具有吸引力,如果具備吸引力,那就還得一直往上漲,反之就有問題。常州人口集中度已經開始下降了,過去人是呼呼地往那裡去,現在人都往蘇州或者其他一些城市裡去了」。

如武進區一般層出不窮的「鬼城」,開始讓人們對中國樓市真實狀況的看法出現分歧。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稱,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常州和杭州的樓盤降價發出了危險信號,值得投資者警惕,因為過剩的供應最終引發房價大幅回落,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的新區。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2013年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

衛星圖上,從南到北各種新建城區空空蕩蕩,從惠州大亞灣、云南呈貢,到鄭州鄭東新城、天津響螺灣、內蒙古康巴什等地。天量的空置房預兆著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的危險,但比照歷史可以發現,中國三四線城市新區熱具有某種前所未有的特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家余永定稱,過去十年,體制鼓勵地方政府投資於政績工程,比如閃亮的新城和行政中心。即使項目在5年內基本上沒得到使用,官員們有時也並不介意,因為5年後他們將另有任用,於是眾多新區建成不僅沒能促進城市化建設,反而因配套不齊全遭到購房者遺棄。

即使存在所有這些風險,一些業內人士仍然認為,實際威脅被大大高估了。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即對南方週末記者稱,城市建設要超前於老百姓居住,「鬼城」說法是不瞭解城市建設要超前的道理,「這時候政府要引導,有些賠錢的商業要先進去,這是一個時間問題」。

只是眾多淘金的開發商往往沒有時間等。綠城集團行政總裁壽柏年即認為:「2014年一些小房地產公司要割肉逃生了。」

「寧可錯過,絕不拿錯」

過去十年,由於一線城市土地競爭激烈,中國諸多大開發商嘗試過下沉到中國廣袤的內陸城市做房地產開發,恆大地產、碧桂園、陽光100及萬科是其中代表房企。

3月13日,陽光100(02608.HK)登陸港交所,這家中國最早走出一線城市的住宅地產商也曾陷入二三線城市泥沼之中,以致多年來未能上市,待到將核心業務轉型為二三線城市核心區商業綜合體後,才獲得資本青睞。

陽光100常務副總裁范小沖認為,儘管二三線城市仍是中國開發商第二輪發展的主戰場,但包括恆大在內的一些開發商帶著一線城市郊區的開發經驗,跑到三四線城市的郊區圈地,可能沒有想到那些城市剛剛開始城市化,郊區根本賣不出去,結果踏進了市場過剩的陷阱。

「很多開發商在逃離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也著急賣地。陽光100也不敢去那些人口產業資源流失的城市,我們只去擁有未來的城市,大的交通資源節點、人口和投資大量湧入的城市,而且只拿那些城市核心地段的街區綜合體。」范小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這個觀點為不少品牌開發商所認同,一家房企高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其公司對於中國城市有一個分類表,一二三四級,優先級別從上到下選,但總的規律是,或者沿海,或者沿江。遠洋地產和金地地產的管理層更直接向南方週末記者稱,今後進入的城市控制在20個以內。

2014年年初,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曾經從中國661個城市(含縣級市)劃出大概50個城市,稱之為未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主戰場。這些城市有某些共性,比如都是區域經濟中的首位集聚地,不僅能吸引來大量新增人口,還能為其提供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投資機會,如重慶、西安、蘇州、大連等城市。

在世聯地產看來,風險型的城市多在中西部,如鄂爾多斯、榆林、北海、黃石等。這些三四線城市的特徵在於市場出現嚴重的供給過剩,同時外流型的人口結構難以對其快速發展的樓市形成支撐。

萬科地產董秘譚華傑觀察到,中國人口從數量維度而言到了拐點,而日本在1990年代到達最低點時樓市就崩潰了。根據譚華傑向南方週末記者講述的PIE模型,他們會綜合判斷市場人口、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就業對當地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支撐力,再選擇合適的機會。2014年的策略是謹慎投資,對預期過於樂觀的土地「寧可錯過,絕不拿錯」。

同為在三四線紮根的廣東房企,恆大和碧桂園正在選擇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前者正大規模轉戰一線城市。安泰盤實股份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蓬鋼認為,許家印意識到三四線城市佔比太多、土地便宜是沒有用的。目前三四線糟糕的市場環境,督促恆大去一線城市搏殺。

蓬鋼系前美林全球資本地產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曾成功幫助將恆大推向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碧桂園卻宣稱,雖然很多人對三四線城市不看好,但該公司仍將繼續深耕城鎮化。2014年3月初,碧桂園在福建三明開賣三明碧桂園,當天銷售22.6億元,成為福建省單日單盤銷售冠軍。

性價比超高的房子,以及全員營銷,是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成功的核心,但不可忽視過去幾年碧桂園也曾在內蒙古多個等城市陷入泥沼。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碧桂園負責人稱,碧桂園仍然以一、二線城市的近郊,三、四線城市市區為主,甚至有可能去到四、五線城市,「只要有市場需求的地方,我們都不會放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38

上海一開發商資金鏈斷裂 浦發等多家銀行「深陷其中」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29889825
樓市持續遇冷帶來的衝擊波已經蔓延到房價最為堅挺的一線城市。

「我們的這個項目可謂多災多難,現在公司資金鏈已經斷裂,股東老闆正在全力以赴籌集資金,以求渡過難關。」日前,面對著幾十位情緒激動的業主,上海嘉定悅合國際廣場[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項目的開發商代表做出了如是表態。

該項目的開發商為上海悅合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悅合置業」)。上述開發商代表承認,該項目已於今年6月1日被迫停工,並延遲交房半年。另有證據表明,包括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深陷其中」。

危機或不止於此。知情人士透露,悅合置業法人代表為相迪龍,其實際控制的關聯公司多達十餘家,這些公司之間存在大量相互擔保、相互借貸關係。此外,由於「官司纏身」,悅合國際廣場的在建工程已經被上海閔行區人民法院、徐匯區人民法院等相繼查封。

資產遭多家法院查封

「資金避風港;世界變換,唯我穩賺。」這是悅合國際廣場打出的銷售廣告。該項目地處上海嘉定區曹安商圈,由一幢甲級寫字樓、三幢LOFT公寓、一幢綜合商業樓構成,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

有業主告訴記者,其購買的房源原本應於去年底交房,但隨著交房日期臨近,他沒有等到盼望已久的房子,收到的卻是開發商寄來的延期交房通知。

之後,開發商承諾支付業主一定比例的滯納金,且口頭表示2014年底一定能夠交房,業主們與悅合置業的首次「衝突」才勉強告一段落。然而,隨著項目於6月1日突然停工,危機終於爆發。

網上房地產顯示,悅合國際廣場於2012年10月取得首張預售證,總套數為1177套,已售套數為1077套,已登記總套數為60套,合同撤銷總次數為261次。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數據背後充滿蹊蹺。

在上週末的一次業主與開發商的溝通會上,該項目銷售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對業主們表示:「網上房地產的數據確實是不準確的。這個項目的可售面積為15.6萬平方米,5萬平方米的LOFT還剩下2.4萬平方米未售,辦公樓還有2.5萬平方米未售;商業一共是8萬多平方米,出售了一部分並有2.2萬平方米打算租給沃爾瑪,現在還有約4.6萬平方米未售。」

顯然,這個表面上基本售罄的項目實際上仍有大量房源未售出。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個項目中存在大量「假網簽真融資」現象,即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房源已經簽約,但實際上這些房源是變相抵押給了債權人,開發商有義務在約定時間贖回房源。

另外一個不符合常理的數據是,這個項目的已登記套數僅為60套,僅佔已售套數的5.57%。一位購房者表示,他於去年初購買了悅合國際廣場的一套房源,但他的物業仍然沒有進行「預售登記」。

該項目銷售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由於所有的在建工程都做了抵押,只有抵押權人把抵押都撤掉,房源才能辦理預售登記。「現在確實很尷尬,因為在建工程被查封了,所以沒辦法進行預售登記,也無法撤銷合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悅合國際廣場的在建工程已經被閔行區人民法院以財產保全的名義正式查封,同時,也被徐匯區人民法院以執行需要的名義輪候查封。這意味著,在開發商將資金窟窿補上之前,這個項目已經不允許繼續銷售。

上述知情人士稱,該項目的在建工程被查封主要因悅合置業與多家銀行之間的債務糾紛導致。

悅合置業的一名副總經理承認:「為該項目發放開發貸款的是浦發銀行,現在公司仍欠浦發銀行兩個多億。」嘉定區房產登記處出具的資料顯示,悅合國際廣場部分在建工程的抵押權人為浦發銀行閔行支行,債權數額為2.4億元。另有資料表明,建設銀行(行情,問診)、寧波銀行(行情,問診)和悅合置業之間也存在不同形式的債權債務關係。

「這個項目可謂多災多難。」該副總經理表示,「大約還需要3億~4億的資金,工程就能夠完工,如果能夠有資金進來,預計年底就能夠交房。」

斷臂求生

處於逆境之中的悅合置業無奈四處求援,但樓市持續低迷加上債權人的「窮追不捨」,讓這場自我救贖顯得頗為艱難。

「公司資金鏈斷掉後,我們正在和一家央企談併購事宜,虹口區有兩個項目也準備轉讓,公司杭州項目如果有回款也會及時支援這個項目。」悅合置業上述副總經理對業主表示,「我們正千方百計融資希望把工程繼續下去,但說實話,現在杭州樓市很不景氣,且央企併購、虹口項目轉讓等事宜也存在較大的變數。」

開發商口中的杭州項目為昊元之江時代中心[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這一項目的打造者為杭州昊元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昊元置業」)。根據記者獲得的資料,昊元置業的股東結構為上海從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從騰」)佔50%股份,上海寧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寧佰」)佔25%股份,嘉興久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興久珠」)佔25%股份。

根據上海工商局出具的檔案資料,悅合置業的股東結構為上海合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76%股權,上海寧佰持有剩餘24%股權。這意味著,上海寧佰是昊元置業與悅合置業的共同股東。此外,工商資料還顯示,上海寧佰的法定代表人與悅合置業一樣,同為相迪龍。

顯然,股東結構已表明,上海嘉定項目與杭州之江項目之間確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開發商試圖用杭州項目的銷售回款為上海嘉定項目『補血』,但事實上,杭州項目的銷售並不理想。」

杭州透明售房網顯示,截至昨日,之江時代中心納入網上預售總套數為1134套,已預售套數為328套。知情人士透露,這個項目同樣存在「假網簽真融資」情況。悅合置業上述副總經理亦承認,杭州項目的真實銷售情況比網上數據反映出來的要差。

記者還注意到,之江時代中心與悅合國際廣場均與中航信託關係密切。2012年10月30日,之江時代中心項目[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引入中航信託,中航信託-天啟308號昊元置業結構化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正式成立(分三期發行),悅合置業、上海從騰、上海寧佰、嘉興久珠等為該項目提供擔保。

中航信託最新發佈的資金管理報告顯示,該信託計劃實收信託資金6.9億元,受託人將1.8億元用於收購上海從騰所持有的昊元置業50%股權;1000萬元用於向上海從騰發放流動資金貸款;5億元用於向昊元置業發放信託貸款,用於昊元之江時代項目後續開發資金支持;此外,工商資料顯示,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還曾出資1.3億元,持有上海寧佰約54%的股權。

知情人士對記者稱:「天啟308號信託計劃的第一期將於2014年10月30日到期,屆時『誰在裸泳』或將一目瞭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50

中國樓市遇冷 開發商狂熱貸款外債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48

今年中國樓市遭遇下行調整,開發商資金吃緊,不得不大量求助貸款。本年度至今,這類機構離岸市場的貸款額創下2005年以來最高負債記錄。

據彭博對84家公司的統計,中國的住房建築商今年已向國外銀行貸款59億美元,同比增長39%。這類建築商的債務股本比飆升至128%,為2005年以來最高水平。

野村證券駐香港策略師Agnes Wong指出:

“資產負債表上的杠桿更多,這會使開發者的財務負擔更重。這意味著,一旦預售速度不及預期,可能比此前更容易出現(財務)困難。”

上月中國統計局公布,7月中國樓市銷售總額降至4242億元,環比下滑28%,創今年最大月度跌幅。

今日公布的中指院百城房價指數顯示,8月中國房價環比下跌0.58%,已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繼7月後再次集體環比下跌。

樓市量價齊跌的同時,許多房企資金告急,陷入危機。

中國500強企業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去年的現金流就已大幅縮水,僅有前年的三分之一,今年該公司貸款額增至8億美元。

大型房企尚且如此,中小房企處境更加難以為繼。

今年3月以來,在浙江寧波、江蘇南京和無錫、安徽合肥、湖北襄陽、陜西神木等全國多地,十余家中小房企被曝光因資金鏈斷裂而面臨破產的威脅。

關於中小房企資金鏈趨緊、或再現“跑路潮”的討論熱極一時。5月初,連中國百強房企光耀地產也被傳出因資金鏈問題無法按時交付多個樓盤的消息,光耀地產此後承認資金問題,否認瀕臨破產。

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提到,信貸緊縮和經濟下滑抑制了購房需求,即使是中國房地產巨頭今年也可能無法完成年度銷售目標,這類企業無法還貸的風險也在增加。

同樣來自彭博統計,截至7月底,13家中國大型房地產企業僅完成了各自49%的全年銷售目標,這是2012年以來最低比例。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曾表示,將專門研究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棚改。但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在今年5月初被披露的建策沙龍上講話提到,一季度拜訪20多個銀行行長發現,今年銀行沒有房貸的任務。其講話暗示銀行很不看好房地產業務。

而禮德財富CEO洪凱彬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銀根緊縮的大背景下,銀行傾向於將有限的貸款資源進一步向主流房企傾斜,大房企並沒有資金斷裂的隱憂。

不過,融資成本上漲將進一步侵蝕不斷縮小的利潤空間,大量小房企只得尋求民間高利貸、信托融資甚至P2P網貸,生存環境更惡劣。

另有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提到,中國房地產商開發資金回籠的風險已引起監管層重視。《經濟參考報》獲悉,近日銀監會口頭要求各信托公司謹慎對待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項目,盡量不做民營企業位於非核心城市的房地產項目業務。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房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75

力推Xbox 微軟豪擲25億美元買下熱門遊戲Minecraft及其開發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35

Minecraft-Xbox-One-Edition-Announce

15日,微軟同意以25億美元收購熱門遊戲《Minecraft》的瑞典軟件制造商Mojang AB,希望藉此拓展旗下Xbox及移動業務。

收購Mojang將成為Satya Nadella就任微軟首席執行官以來的最大一筆交易,預計將為Xbox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爭取更多玩家。此前,微軟曾考慮將Xbox遊戲系統轉變為一體化裝置,以提供包含電影和音樂在內的更為廣泛的內容。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FBR Capital Markets & Co.分析師Daniel Ives評論稱:

在公司加大對Xbox投資力度、開始攜處於重組進程中的Nokia殺入激烈的智能移動電話領域之際,收購Mojang將在正確的時間給予Nadella及公司正確的產品。

去年9月,微軟宣布收購芬蘭手機制造商Nokia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及其專利許可證。

微軟在公開聲明中表示,Mojang將並入其遊戲部門,而創始人Markus Persson則將離職,另外兩名創始人CEO Carl Manneh以及Jakob Porser也選擇離開。

Markus Persson 給出的賣掉並離開Mojang的理由是:這不關乎錢,只關乎想要的精神自由。Mojang在公開聲明中解釋稱,

擁有Minecraft所帶來的壓力過於沈重,令他無力應付。

700c5534a0a0701a6f19a9ae62f5f710

微軟將繼續在所有軟件平臺支持Minecraft的運營。預計整體並購工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並計劃在2015財年實現收支平衡。

《Minecraft》推出於2009年,目前已經售出超過5400萬個拷貝。其中文版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款沙盤遊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