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針對外逃貪官!刑事缺席審判制度要來了

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25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規定對於貪汙賄賂等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潛逃境外,監察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71

整治險企關聯交易亂象,銀保監會針對此問題發公告了

為進一步加強關聯交易監管,防範不正當利益輸送的風險,銀保監會出手,整治險企關聯交易亂象。

5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對《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5月11日,僅有一周時間。正式管理辦法計劃將於2018年6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新的關聯交易管理辦法正式通過後,《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2007]24號)、《關於執行<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08]88號)、《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規範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15]36號)、《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16]52號)、《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保監發[2017]52號)將同時廢止。

實質重於形式確定關聯交易

去年,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保險公司股東股權領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公司治理有效性“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關聯交易風險日益突出,管控失效風險不可忽視。

根據銀保監會介紹,此次立法目的是為了規範保險公司關聯交易行為,控制關聯交易風險,維護保險公司獨立性和保險消費者利益。

根據征求意見稿內容,保險公司的關聯方是指與保險公司存在受一方控制或重大影響關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例如,在保險公司的關聯法人及自然人確定上,征求意見稿顯示,保險公司的關聯法人包括:(一)保險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二)持有或控制保險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一)、(二)項所列的董事、監事或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一)、(二)項所列關聯方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保險公司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一)、(二)、(三)項所列關聯方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保險公司的關聯交易是指保險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者義務的事項,其中包括投資入股類、資金運用類、保險業務類、利益轉移類以及提供服務類等。

投資入股類是指關聯方投資入股該保險公司(含增資、減資及收購合並等),關聯方投資該保險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債券或其他證券。資金運用類包括在關聯方辦理銀行存款(活期存款除外),投資於關聯方資產,投資於包括關聯方資產的金融產品、權益或其他資產,投資於關聯方發行的金融產品,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含增資、減資、收購合並等);

另外,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認定的其他可能引致保險公司資源或者義務轉移的事項,並對關聯交易的金額設定了限額。

根據征求意見稿,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關聯交易應符合以下比例要求:保險公司對全部關聯方的投資余額,合計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一年度末總資產的30%與上一年度末凈資產額二者中較高者;保險公司投資未上市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和境外投資的賬面余額中,對關聯方的投資金額不得超過上述各類資產投資限額的50%;保險公司對單一關聯方的全部投資余額,合計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一年度末總資產的15%。

在內控管理方面,征求意見稿規定,保險公司應當設立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負責關聯方識別維護,關聯交易管理、審查、批準和風險控制。

保險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與保險公司的關聯方發生的上述交易視為保險公司的關聯交易,但控股子公司為受所在金融行業監管的金融機構或上市公司的除外。

問責到人、處罰升級

銀保監表示,保險公司應當維護公司經營的獨立性,減少關聯交易的數量和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關聯交易應當結構清晰,避免多層嵌套等複雜安排。

去年以來,原保監會密集下發多份監管函,劍指保險公司關聯交易問題,險企關聯交易管理成“重災區”。例如,去年10月末,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保險公司均因關聯交易問題收到監管函。問題包括關聯方檔案不完整,管理不規範;重大關聯交易未識別未報告;關聯交易管理不規範;現有關聯交易存在損害保險公司利益的風險等等。

根據此次征求意見稿內容,保險公司不得通過隱瞞關聯關系或者采取其他手段,規避關聯交易的監管審查以及報告、披露義務。同時,保險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關聯方,應當如實披露關聯關系的有關信息,不得隱瞞或提供虛假陳述,並對提供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性承擔責任。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征求意見稿,將責任問責到人。根據內容,保險公司董事會和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對關聯交易的合規性承擔最終責任。合規負責人是關聯交易管理的直接責任人。

對於保險公司的關聯交易違規行為,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予以責令改正,並視情況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包括下發質詢函;責令修改交易結構;責令停止或撤銷關聯交易;責令禁止與特定關聯方開展交易;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監管措施等。

對於有關從業人員,違反相關要求的,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采取的監管措施分別為:責令改正;記入履職記錄,進行行業通報;責令撤換有關責任人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監管措施。

在處罰措施方面,征求意見稿規定,保險公司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依法予以罰款、限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或者吊銷業務許可證等行政處罰,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警告、罰款、撤銷任職資格、禁止進入保險業等行政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42

銀保監會首次針對票據跨省監管:6個月後停止跨省紙票交易

5月9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進行規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和中國票據交易系統等票據市場基礎設施開展跨省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電子化交易,並要求自《通知》印發之日起6個月後,停止開展跨省紙質票據交易。

《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進行了界定,並針對業務存在的問題提出規範要求。

首先,《通知》將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分為授信類業務和交易類業務,並對兩類業務分別進行了界定;對票據業務主要風險隱患提出監管要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已有監管要求、加強重要環節風險控制、加強員工管理和培育合規文化等。

其次,針對跨省交易類業務,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票據市場基礎設施開展跨省票據交易,限制風險較大的跨省紙質票據交易。

第三,針對跨省授信類業務,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異地授信內部管理制度、實行嚴格授權管理以及建立內部協同控制機制等。

《通知》強化了跨省票據業務監管,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加強業務監測與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整改問責,並依法依規予以處罰。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通知》首次針對跨省票據業務提出相關監管要求:一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和中國票據交易系統等票據市場基礎設施開展跨省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電子化交易,並要求自《通知》印發之日起6個月後,停止開展跨省紙質票據交易;二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審慎開展跨省票據承兌、貼現業務,擬開展或已開展相關業務的,應建立異地授信內部管理制度,實行嚴格授權管理,建立分支機構間的協同與控制機制等。

銀保監會指出,《通知》的實施有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規穩健經營,降低跨省票據業務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有利於減少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就在上個星期,5月4日,銀保監會的巨額罰單再度襲來,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吃了5000萬元以上大額罰單。其中便包含違規將票據貼現資金直接轉回出票人賬戶等。

今年1月27日,原銀監會依法查處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2016年以來,票據行業已經經歷一輪監管整肅。當年5月開始,監管密集出重拳整治。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出《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管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受理轉貼現業務時,擬貼入銀行必須確認交易對手已記載背書,禁止無背書買賣票據。”

為了從根源上杜絕票據市場亂象,2016年年底,央行頒布《票據交易管理辦法》,對票據市場參與者,票據市場基礎設施(票交所)、票據信息登記與電子化、票據登記與托管、票據交易以及票據交易結算與到期處理進行了規定,旨在規範票據市場交易行為,防範交易風險,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監管規範制度改變,未來這類案件爆發可能性下降,但是銀行還是要從處罰中吸取教訓,在各種業務方面強化合規性管理,強化對員工的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84

去杠桿進行時,新規針對國企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稱“中央深改委”)今年的兩次會議,都對“降杠桿”予以重點強調。

4月2日,中央深改委首次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企盡快把杠桿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杠桿率穩定和逐步下降;5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指出,應加強國企資產負債約束,推動國企降杠桿。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 可以使企業達到最佳資本結構從而實現市場價值最大,但是負債過高會帶來經營風險,國企負債率如果進一步上升,勢必給我國社會運行和經濟發展積累更多的矛盾和問題。降低國有資產負債率,符合當前我國客觀經濟形勢的發展需求。

國企降杠桿初見成效

缺乏對國企負債的剛性約束是國企杠桿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5月11日的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以防範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

在3月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新任央行行長易綱指出,中國經濟宏觀上仍然存在著高杠桿的風險,特別是企業部門的杠桿依然較高,部分國企的杠桿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問題顯現,居民部門杠桿率較快上升。易綱稱,要完善金融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國企的負債約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今年3月底舉行的2017中國去杠桿進程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專家認為,2017年我國總杠桿率上升主要歸因於居民杠桿率攀升,但國企杠桿率依然是當前我國最突出的債務問題和去杠桿工作的重點領域。

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強調,要堅持全覆蓋與分類管理相結合,完善內部治理與強化外部約束相結合,通過建立和完善國企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做到標本兼治,促使高負債國企資產負債率盡快回歸合理水平。第一次會議則明確,要以結構性去杠桿為基本思路,分部門、分債務類型提出不同要求。

周麗莎表示,國企資產負債率高的行業多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具有高杠桿運行的性質,需求疲弱時易出現產能過剩。因此,需要分類加強國有資產負債約束。加大國企去產能力度,通過推進企業兼並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等措施,有序降低國企負債率。

國資委在分類施策、結構性去杠桿方面已經有所嘗試,並取得初步成效。國資委國有資產負債約束以資產負債率為基礎控制指標,對於不同行業類型國企實行分類管理,並動態調整,通過分類管控使得總體負債率在現有基礎上穩定下降。

比如,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預警線為65%,重點監管線為70%;國有非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預警線為70%,重點監管線為75%;國有科研技術企業資產負債率預警線為60%,重點監管線為65%。國有企業集團合並報表資產負債率預警線為65%,重點監管線為70%。

2017年,國企已經出現降杠桿苗頭。數據顯示,2017年國企資產負債率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個百分點。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4月29日,已披露2017年年報的877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0.57%,這一水平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2016年同期,861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1.35%。

加大央企去杠桿力度

央企的降杠桿也初見成效。2017年末央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國資委已制定了中央企業降杠桿、減負債、控風險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前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要再下降2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多家央企負債率下降明顯。中鋁集團2018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近三年及今年一季度末,中鋁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85.62%、83.88%、63.26%和 63.86%, 2017 年以來降幅超過 20%。截至2017年末,中國重工資產負債率為57.35%,同比下降11.39個百分點。

在4月16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今年央企去杠桿工作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

關於如何促進央企去杠桿,彭華崗表示,如果把資金和資本比喻成經營當中的血液,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要想辦法止血、補血並造血。

“一是要止血,就是要進一步加大清理不良資產,特別是虧損的資產企業項目。二是要補血,通過債轉股來擴大股權融資,引入各類資本,開展混合制改革、股權多元化改革。三是要造血,進一步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提升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增加經營積累。”彭華崗說。

金融去杠桿擠泡沫

周麗莎稱,國企債務大都來自銀行信貸及其他間接融資形式。一些質量不高、缺乏活力的國企甚至“僵屍企業”占據部分信貸資源,導致國企產能結構嚴重失衡、杠桿率不斷高企,也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阻力最大的領域之一。

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對第一財經稱,目前銀行主要針對同業業務、理財、表外業務去杠桿,監管成效已經顯現,脫實向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5月11日,央行發布4月金融數據顯示,2018年4月末M2余額173.77萬億元,同比增長8.3%;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56萬億元,高於過去5年同期均值。從社融結構上看,表外融資中的未貼現承兌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當月新增未貼現承兌匯票1454億元,比過去5年同期均值高出952.48億元,而委托和信貸融資則持續低迷,當月合計減少1575億元;同時,企業債券融資3776億元,較上月再創新高,為連續16個月以來的最高值,債券市場持續回暖。

在去通道、加強表外融資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資出現分化。但融資回表、非標轉標仍是主要趨勢。溫彬表示,委外、銀信通道監管加強以後,在表外融資中委外、信托融資相對去年較大比例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對一些企業非標項目回表壓力較大。溫彬稱,4月份相對過往看依然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但表內銀行資本充足率、全年信貸投放額度無法承接更大回表數量,此外一些非標項目不具備回表的風險評估要求,一些違反宏觀調控政策的地產項目,股權質押類融資沒有對應實體項目,是這次金融去杠桿需要擠掉的泡沫。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一些上市民企違約潮接踵而來,例如,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39.SZ,下稱“凱迪生態”)的中票“11凱迪MTN1”實質性違約,資金未在5月7日最終到賬日到位。

某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8年以來,民企債務違約的主要共性在於前期較大程度擴張過快導致資金壓力較大。2018年以來國內融資環境相對邊際收減,市場上風險偏好降低,前期擴張較快,積累大量債務,一旦再融資環境收緊,前期擴張的風險就會加速暴露。

目前投資機構對民企融資的不友好態度已經落在了白紙黑字上,例如,某位投資人稱接到委外資金通知“禁止投民企、過剩產能、地產、城投”。

溫彬表示,目前金融去杠桿後,一些表外融資項目碰到一些困難,部分企業債券、信托項目到期無法按期兌付,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融資方之間下一階段需要加強協調與溝通,分析具體債項,究竟是自身項目挪用資金投資,違背項目約定亂投資,還是經營現金流暫時陷入流動性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過在此背景下,企業杠桿率將進一步下降。

“目前中國杠桿率已得到有效控制。”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4月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中國杠桿率有望進一步下降,中國總的債務問題並不突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溫彬說,目前債券市場出現了較快回升,去年債券利率走高,很多企業延緩或停發,今年流動性穩定,市場利率較年初、去年末有一定回落,由於市場收益率回落,企業發債積極性提高。降準後銀行可用資金相對較為富裕,在債券配置的數量上有所增加。在當前金融穩步去杠桿過程中,社融結構、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比例都更加優化,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未來應保持平穩。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微觀企業而言,杠桿率高低取決於投資回報率與融資成本之間的差額,如果投資回報率大於融資成本時,企業自身就有動力通過擴大負債來提升利潤率,進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結構性去杠桿過程中,政府和市場應各歸其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抑制居民部門杠桿率

目前中國的債務結構主要分為居民、政府和企業三個部分。居民負債上升較快。

今年1月,銀監會原主席郭樹清接受媒體專訪,圈出了下一階段銀行業改革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重點,其中就說到要抑制居民部門杠桿率,透露出監管新風向。

隨著房地產調控措施的加強,各地紛紛推出住房限貸政策,銀行收緊了房地產貸款額度。近期,四大行上調北京首套房貸利率至基準1.1倍,補齊與滬廣深“價差”。

不過,部分貸款渠道轉向了短期消費貸。這部分貸款缺少實物資產的抵押,銀行面臨的風險敞口更大。比如,“零首付”貸款買車的群體,大部分不是“高凈值”群體。擁有負債的家庭缺少相應的金融資產作為覆蓋,一旦其收入流出現問題,就會有違約風險。

溫彬指出,居民杠桿總體攀升,前期攀升原因是按揭貸款,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強調“只住不炒”,新增按揭貸款占比出現大幅回落。但近年來消費貸款增長較快,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其中部分消費貸款未流入消費與真實需求,而是通過提現等方式流入購房或投資炒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74

11名光伏企業家針對新政聯名《緊急訴求》 一些企業“可能走上絕路”

“這個文件一出臺引起了全行業的巨大反響,大家都覺得天要塌下來。”6月3日,11名光伏行業的企業家在他們聯名所寫《關於企業家對三部委出臺531光伏新政的緊急訴求》(下稱《緊急訴求》)上說。

6月1日,國家能源局官網掛出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在5月31日下發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頓時引發了業內震動。《通知》中的重點是限規模、限指標、降補貼,明確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暫不安排。

受此影響,近日,光伏股出現暴跌。6月6日,晶盛機電(300316)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光伏新政短期對行業有所影響,長期看有利於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加速平價上網進程。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尚未發生訂單取消或違約情況。第一財經1℃記者註意到,6日收盤後,晶盛機電下跌3.38%,而自6月1日至今,該股累計下跌了近20%。

包括這11名光伏企業家在內的光伏業內人士把《通知》統稱為“531新政”。他們中有人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采訪時稱,“531新政”可能會讓一些光伏企業走上絕路。

諸多光伏企業內部人士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531新政”出臺“太突然了,之前連吹風都沒有”。他們表示,“531新政”對光伏行業的影響之大,以至於許多企業不得不立馬召開緊急會議,甚至連給光伏企業貸款的銀行也召開了類似的緊急會議。“有的銀行已經通知了停止光伏貸,其他的有關銀行全部在觀望。”一位光伏企業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說。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一直大力支持光伏的發展,《通知》的要求是大勢所趨。“近兩年來,中國的光伏發展太快了,出現比較大的棄光和補貼缺口,因此能源管理部門這次出臺政策進行急剎車。”他說。

《通知》要求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而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建設規模。此外,將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補貼強度。

關於此次《通知》出臺的背景,6月1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就此作出解讀時說,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全球領先,並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完整的光伏產業鏈。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光伏發電棄光問題顯現以及補貼需求持續擴大等問題,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需要根據新形勢、新要求調整發展思路,完善發展政策。

“我國光伏發電歷經成長起步、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發展等階段,當前發展的重點需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進技術進步上來,需要從更有利於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優化發展規模,提高運行質量,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上述相關負責人還說,這是今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思路。

對此,《緊急訴求》稱,“任何行業及市場的發展不可能不遇到問題,歐美在發展光伏市場中也遇到過問題,我們中國同樣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目前我們主要的問題是補貼缺口大,電網消納存在瓶頸。但我們光伏企業能理解國家的困難並一直積極努力,自己通過融資綠色金融創新去解決資金缺口壓力,同時,通過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微電網、儲能等手段去減輕電網壓力。”

關於補貼,《緊急訴求》稱,現在中國每年給火電的補貼有1000億,而且是財政保證,那為什麽不給光伏這個清潔能源做到補貼不拖欠並及時到位,從2015年底到現在拖欠光伏的補貼已經達到1000多億。

《緊急訴求》稱,現在也有人認為中國光伏市場發展速度太快了,企業都發了,甚至認為馬上不用補貼。其實光伏發電在全整個發電中只占到1.7%,比例還很小。同時,行業內還有幾家以前的龍頭企業負債率都在100%以上,每家企業負債都是幾百億,並連續6年每年巨虧幾十億,目前又有兩家光伏上市公司因為難以維持被停牌面臨倒閉,這個行業受政策以及技術變化的影響很大,而且太專業了,沒辦法轉型。“所以,我們覺得光伏行業要真正平價上網還需要3-5年時間行業需要繼續支持。”

《緊急訴求》還稱,由於光伏新政導致的嚴重後果包括:資本市場對光伏沒有信心;現在有些金融及租賃機構對光伏項目融資及光伏企業貸款進行提前回款,企業壓力驟增;許多項目因為突然停止,產生許多糾紛,影響面很大。

對此,《緊急訴求》提出的建議有:給予已經合法批準開建的項目一定的緩沖期;降低規模幅度不應過大;給分布式小型工商業自發自用及戶用光伏單獨指標。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還表示,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此次出臺文件是著力解決當前光伏發展的突出矛盾、突出問題作出的階段性年度政策安排,是為促進中國光伏行業從大到強,從規模擴張到提質增效,促進光伏企業練內功、強體質,提高核心競爭力。對於今年新增建設規模安排,不是要限制光伏發展規模,只是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項目優化新增規模、明確各類項目具體要求。對於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是放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82

新西蘭二手房“針對中國買家”禁售,多國收緊購房政策

新西蘭議會於當地時間15日晚上,最終以63票贊成和5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法案,對在新西蘭沒有居留權的外籍人士購買當地房產做出了嚴格限制,實現了新西蘭女總理阿德恩(JacindaArdern)去年9月參加競選時許下的諾言。

外國人無法再買新西蘭二手房

據外媒報道,新西蘭財政副部長帕克在法律通過後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牌,表明了政府致力於讓更多新西蘭人實現擁有住房的夢想。”但新西蘭反對黨國家黨則認為,這是針對“有著像中國人名字的買家(Chinese sounding names)”而出臺的荒謬法案。

海外房產中介平臺居外網董事CEO羅雪欣表示,該法律對新西蘭房市的影響十分有限,因為海外買家僅占3%,購買新西蘭房產的中國買家以自住為主,他們有的在當地長居有的已經入籍。

新西蘭蓬景國際集團移民律師William Wan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這項法律就是為了針對中國人,因為雖然中國買家數量居新西蘭海外投資者首位,但實際成交額卻未必。真正一擲千金的往往是來自英國或者美國的富豪。

鏈家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時今強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華人海外房產投資首選地區仍是美國和加拿大,其次是澳洲和英國,然後是日本和泰國。新西蘭的限購政策不會給鏈家的海外業務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鏈家在售的新西蘭房產主要目標是當地華人。

新西蘭有400多萬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820億美元,與成都或武漢相當,一直都是世界富豪們爭相投資房產的目標。受到外來資金的熱捧,過去十年里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房價幾乎翻倍,全國房價平均漲幅也超過了60%,導致國民住宅自有率下滑到自195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引發了民眾怨聲載道。

新西蘭統計局數據顯示,最多的海外買家來自中國,其次是鄰國澳大利亞。由於新西蘭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特殊關系,來自澳洲的投資者不受這項新法律所限。

15日最終通過的法案較6月份出臺的草案略有寬松,沒有新西蘭居留權的外來投資者被禁止購買二手房,但仍被允許購買新建公寓,前提是占比不能超過整棟公寓樓的60%。

這些國家對海外買家限制更多

作為與新西蘭隔海相望的鄰國,澳大利亞也一直是華人熱衷的投資目的地。澳大利亞對於未在當地長居的投資者的限制比新西蘭還要多。外國人不但無法在澳洲購買二手房,即使購買新房也需要提前向澳洲投資審批委員會(FIRB)申請,在滿足相關的稅務要求並獲得批準之後,才能購買相中的房產。從2016年1月1日起,在遞交申請的時候還需要支付房價0.5%~1%不等的申請費。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規定海外買家在熱門地區購房時必須支付額外的附加稅,比如悉尼為8%,墨爾本為7%,布里斯班為5%。

為了給因海外熱錢流入而火爆的房市降溫,2016年8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下稱“BC省”)宣布對大溫哥華地區的購房者征收15%附加稅。2018年2月,該省繼續把附加稅上調至20%,並擴大了征收區域。

繼BC省之後,多倫多市所屬的安大略省也於2017年4月開始對來自海外的房產投資者征收15%的額外附加稅。如今加拿大房市已不再火熱,據美媒報道,加拿大7月房價較上月上漲0.8%,同比增長僅1.8%,增幅創最近5年以來的新低。

“黃金簽證”屢遭歐盟質疑

除了大西洋洲和北美之外,歐洲房地產市場近年來也十分火熱。除了英國倫敦外,德國各大城市的房價漲幅也驚人。據德國媒體報道,2017年德國一線城市房價平均漲幅11.6%,其中柏林、漢堡和慕尼黑的房價較10年前都翻了一番。

在2018年之前,歐洲各國並未對海外買家設置門檻,相反希臘、葡萄牙、西班牙、馬耳他、塞浦路斯等國為了刺激當地經濟甚至鼓勵外來熱錢流入,紛紛推出了海外人士購房送永久居留權的政策,即所謂的“黃金簽證”(GOLDEN VISA)。

但從2018年開始,歐洲的情況也發生了轉變。據英媒報道,今年2月初,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宣布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實施“買房優先權計劃”(First Dibs)。根據該項計劃,倫敦地區價格低於35萬英鎊的新建房屋,英國本地購房者將擁有優先購買權,而海外買家則面臨3個月的限售期。此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華人買家占到倫敦房產海外買家的半數以上。

今年3月,歐盟宣布將對“黃金簽證”發布相關調查報告,以便加強對實行該計劃的國家進行監管。7月初,歐盟司法事務專員尤羅瓦(Vera Jourova)接受德媒采訪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對黃金簽證的發展態勢深表憂慮。”她表示,鑒於事態的嚴重性,歐盟計劃將於今年秋季發布相關的監管條例。該報道稱,“黃金簽證”的受益者主要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海外房產投資熱還能持續多久

居外網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人在海外購房的規模突破了1000億美元,2017年有所回落,預計在800億美元左右。那麽海外房產投資熱還能維持多久?

海外房產平臺外房網運營總監王喜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投資者開始尋求海外投資渠道。這導致大量資金流入了海外市場,給熱門目的地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市場壓力,迫使各國陸續推出一些限制政策,這種限購趨勢在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他認為,目前海外限購多限於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投資者不應總是把目光投向美、澳、加、英等國,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房地產市場,也存在較大投資的潛力。

從事海外房產銷售多年的上海艇高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嶽秀鳳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海外房產投資的熱度與貨幣也有很大關系,今年因為人民幣的持續貶值,海外房產配置再次成為許多高凈值人士考慮的目標,這是客觀存在的市場需求。不論去海外購房的門檻如何改變,市場總會在不同時期、不同政策之間找到不同的投資熱點。

時今強認為,首先,建議在購買海外房產時尋找專業人士或者公司進行咨詢。因為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所有政策的改變都是依法循序漸進,存在提前預警。咨詢專業人士可以了解真實全面的信息,幫助投資者做出最終決策。其次,海外置業不應盲目投資,最好與實際需求相結合(比如自住、養老、度假或子女教育等等),避免單純投機,只有長期持有才能跨越經濟和政策調整的周期,真正做到巴菲特所倡導的價值投資。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81

[新功能]針對全區發展的功能

1 : GS(14)@2011-04-18 21:33:11

我發覺i美股的全區功能做的不錯,他在主題上會標出這個標題在何區,又在版面上能短時間內找到區,又可分到類,方便過現時全區。
http://bbs.imeigu.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015

上市公司被針對? 周顯

1 : GS(14)@2014-03-12 09:44: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和朋友討論起「華人策略控股」(8089)近期的一些情,這並非股票分析,甚至也不是評論,而只是提出一個思考的角度。換言之,我並不在這個爭論之中,take任何的position。


話說「8089」(因為改過幾次名,為了簡化,我決定用股票號碼來代替)這公司,在2007年的資源股大炒作時,曾經升了幾百倍(你沒有看錯這個數字),是當年升幅第二大的股票。正是槍打出頭鳥,這隻狂炒特炒的股票,自然也成為了監管機構的密切監察對象。

近日,它又有一個新搞作,就是把天寧島的地產項目,注進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它在當年雖然以戶外廣告來做噱頭炒股票,但是它一直有做地產生意,所以,這並非改變業務。

另一方面,由於這個項目是以純借貸去進行,所以也沒有可換股債券,不涉及轉換大股東,這公司也並沒有改變董事結構。

地產項目注上市公司 遭交易所否決

如果用上述的事實去作分析,這並不能算成是逆向收購,但是,交易所偏偏否決了這宗交易,只是說﹕This is an extreme case,但卻並沒有解釋到為何是「extreme case」。

我們這些「行家」,當然明白交易所拒絕它的真正原因。議題在於﹕交易所應該是依據法律做事,一板一眼,抑或可以動用酌情權,打擊一些預料會發生問題的對象。這好比一個警察,對於一名苦無證據落charge的疑犯,可不可以整天跟蹤他,騷擾他的日常生活呢?當然,我們也許不能否認,這種做法,對於防止罪行是大有作用的,問題是,防止罪行重要,還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不搞差別對待更重要?

正如前言,我並不打算就這問題給予答案,只是提出一個問題,好讓大家各自獨立思考,如此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95

曾健成買無人機示威 稱非針對張德江

1 : GS(14)@2016-05-19 02:16:41

■深圳昨破獲5人賣港身份證,並指主謀助港人「曾某成」買航拍機。互聯網


【本報訊】深圳公安局昨通報破獲一個以港人為首的犯罪集團,被捕5人涉嫌買賣香港身份證。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局引述姓郭港人主腦供稱,曾受反對派人士「曾某成」委託在深圳買航拍機,擬滋擾訪港的中央代表團。由於矛頭直指社民連成員曾健成(阿牛)之嫌,阿牛昨晚發聲明,證實曾透過姓郭友人物色航拍機,但並非針對張德江。新華社昨報道,深圳市公安局昨向香港警方通報,破獲以香港男子郭某昌(56歲)為首的犯罪集團。調查發現,不法分子在深港兩地非法買賣815張香港身份證,用作洗黑錢、電訊詐騙等。警方在羅湖拘捕5人,包括郭男及另一名港人周某森。


曾健成

犯罪集團主腦稱助「曾某成」


由深圳警方展示的證物可見,除香港身份證及手機等贓物,還有一架航拍機。報道引述郭男供稱,他曾長期資助多名香港反對派人士,近日還受「曾某成」所託,在深圳購買航拍機,企圖滋擾將訪港的中央代表團。阿牛昨晚發聲明指,郭某昌是他結識的友人郭天來,兩人在1989年支聯會活動時認識,郭曾向其辦事處捐助數千元。阿牛強調一直有用航拍機協助示威的構想,月前委託包括郭等朋友物色,但非專門用作向張德江示威。《蘋果》記者發現原名郭天來的郭樺昌,94年競逐區議員落敗,他還曾聘請內地人界盲眼,串謀詐騙保險金,2007年被判入獄4年3個月。支聯會秘書李卓人昨晚向《蘋果》表示,郭曾在於1989在支聯會任義工,但近幾年已沒有出現,亦不認識他。警務處助理處長鄭耀武證實收到公安通知,正掌握資料跟進。他重申一旦有航拍機飛等可疑物品企圖進入保安區,警方會用盡方法制止,又不鼓勵傳媒使用航拍機拍攝。■記者廖智廣、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8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83

可頤活躍被風紀針對

1 : GS(14)@2016-05-22 12:16:17

張可頤昨日在香港仔一間中學出席青協校園活動,她在班房受訪時笑說:「我細個過度活躍症,因為我高坐角落,但成日傾偈,到學期尾我俾老師罰坐第一行,記名冊一定有我個名,成日覺得風紀針對我。」下月就是父親節,可頤與拍檔在活動中教小朋友做手工藝,用紅酒木塞製作中國象棋,她說:「小朋友喺過程中學識情緒平靜,學環保,又可以送禮物畀爸爸。」提到她於去年開設一間除設有興趣班外,還有小朋友及成人情緒班的教育中心,問她有否遇過情緒問題?她說:「以前考試成日肚痛,心理影響到生理,父母以為我詐病話『你次次都係咁』。」採訪、攝影:黃曉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22/196224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