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蛋節】馬灣海灘尋復活蛋 慈善籌款助滯港難民
1 :
GS(14)@2017-04-15 23:29:15活動將在馬灣的泳灘舉行,主辦單位會在場地藏起逾千隻復活蛋,給一眾大小朋友發掘,感受復活節的歡樂氣氛。
龍劍?(Ken)是馬灣的居民,已在這小島居住了十年,2011年復活節,他和妹妹及妹夫在屋企附近沙灘搞了個Easter Egg Hunt活動,邀請朋友及其子女參加,這小小的私人活動,卻意外地引起很多鄰居興趣,結果越搞越大,去年更吸引到過千人參與,今年已經是第七年舉辦。「我們住在馬灣這個小社區,鄰舍精神很強,我正是想透過活動帶出守望相助,共享共融的訊息。」由上年開始,更演變成慈善活動,籌錢幫助一群滯留在港的難民,為活動再添一層意義。「難民在香港得不到尊嚴,各方面生活情況都比較困苦,又沒有人可以幫忙他們,希望活動籌得的錢,不論是金錢上、心靈上,甚至是教育及工作方面,都可幫助他們。」非牟利機構葡萄藤社區服務中心(VCSL)專門幫助在港難民及尋求庇護者,根據中心數字,香港現時大約有11,000至14,000名難民,主要來自非洲、巴基斯坦、越南等地,機構行政總裁Tom Franz指,除了基本生活所需,難民面對最大的困難,其實是絕望,「香港對難民的接受程度很低,只得0.6%,但其他國家則普遍有30至40%,其實他們來這裏只是為了安全,想找個地方重新生活。」然而,基於難民沒有身份證,不能外出工作,部份小孩甚至連學位也沒有,衣食住行都有很大困難,政府及社會對他們支援亦少又又少。來自埃及的Mohammed,去年7月和太太及三名分別4歲、11歲及12歲的子女,因私人原因以難民身份來港,他説:「有些人有選擇,有些人則沒有,這是命運,我來這裏是為了尋求安全,和平。」他以前在家鄉從事電子工程行業,有車有樓,屬中產階級,但來港後卻不能找工作,現時一家五口只靠政府每月五千多元的津貼過活。「在香港生活很困難,政府每月只得很少金錢資助,但光是小女兒的幼稚園學費都已經要二千多元。」幸好有機構幫他們找到一個唐樓劏房單位居住,並支付相關房租,雖然單位面積很小,一家五口要逼在兩張睡床上,又沒有廚房,但總算有個容身之所。一家人平日也很少外出玩耍,訪問當天才第一到馬灣這麼遠的地方,望着馬灣沙灘,五人展現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原來這令他們想起昔日在家鄉到沙灘暢泳的情景。對於能否重返家鄉,Mohammed直言很渴望,但相信機會不大,不過,他説雖然現時生活遠及不上以前,但慶幸遇到很多好人,生活得尚算開心,「香港人很友善可愛,很感謝他們幫助,我在這裹很開心,當有人對我們微笑,就像給予我們希望。」今個星期五及六舉辦的馬灣採蛋節,將會有不少難民參與表演,大家有時間不妨去支持一下,關懷這班被社會遺忘的人。
採蛋節今年已是第七年舉辦,本身只得數十人的活動,現已發展至逾千人參與。
龍劍?(Ken)舉辦該活動除了想讓人感受到復活節的真正意義外,更想帶出守望相助,共享共融的訊息。
Mohammed和家人去年7月以難民身份來港,只為有個安全的容身之所。
「馬灣復活節採蛋節」日期:4月14及15日(星期五、六)時間:下午1時至6時地點:馬灣東灣泳灘費用:$100(收益捐贈葡萄藤社區服務中心)報名方法:可即場報名
facebook:Ma Wan Easter Egg Hunt記者:黃子配攝影:周芝瑩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5/19990582
無親中商人支持 民主派籌款難
1 :
GS(14)@2017-05-18 02:11:39【本報訊】政黨開支大,籌款開源極為重要,但民主派籌款往往面對不少困難,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坦言,「如果你係做建制派就一啲都唔難,你搵人寫一隻字都已經等如我哋一年嘅經費咁滯」,他指民主派沒有為表忠而捐款的親中商人,只能埋首向市民募捐,而近年有了網上眾籌這平台,可說是較方便政黨籌款,但要市民「真金白銀」捐助仍是難事。
議員促訂政黨法增透明度
翻查資料可見,中聯辦主任張曉明2014年一幅「駿程萬里」書法便為民建聯黨慶籌得1,380萬,去年為另一幅書法「度德而處」更籌得1,880萬,兩幅天價書法競投者均為親中紅人,但民建聯未有公佈籌款晚會的實質收入。公民黨日前的11周年黨慶晚會籌款約430萬;民主黨3月的黨慶則籌款逾760萬元。而因公司註冊的政黨收支情況並不完全透明,多年來不時有聲音促制訂政黨法,令政黨捐款來源和使費更加透明,民建聯陳克勤對立法持開放態度,認為:「如果大家都係同意朝住(立法)呢個方向走嘅,我哋亦都覺得係可以研究、可以去做嘅」。民主黨胡志偉則提醒要小心考慮,因為香港的環境特殊,在外國,企業捐款予政黨屬平常事,但在港,捐贈予民建聯等建制派似乎很「順理成章」,反而捐款予民主派人士就被標籤為「金主」,反問:「(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寫幅字畫兩千萬,咁係咪民建聯嘅『金主』呢?」,楊岳橋也指長遠而言訂立政黨法值得研究,但不應用作打壓政黨發展。■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5/20021554
政黨場外籌款打官司
1 :
GS(14)@2017-06-10 12:17:20■香港眾志等政黨於銅鑼灣一帶擺街站。王子俊攝
【本報訊】每年六四,港人從銅鑼灣及天后兩方向走入維園,雖然有大專生認為悼念六四要畫上休止符,批評黨派「消費六四」,但各泛民政黨、民間維權組織依然在場外呼籲港人毋忘六四。不少政黨、政團亦趁機募款,當中不少因在議會內外抗爭,面對政治檢控或司法覆核,需籌募資金。民主黨則一如既往只為支聯會籌款。
或撥款撐建六四館
香港眾志、公民黨、新同盟、工黨、社民連、人民力量等民主派政黨幡幟昨午已插滿銅鑼灣、天后一帶,呼籲市民參與六四集會。社民連主席吳文遠指,今天有人不承認是中國人而拒悼念六四,是忘記了28年前被鎮壓學生與今天香港人面對的是同一敵人,是中國共產黨,「呢個唔係身份認同嘅問題,係對與錯嘅問題,我哋唔可以畀學生嘅血白流」。香港眾志街站吸金能力向來強勁,黎汶洛指市民捐款會用在官司及文宣上,他們知道支聯會正就六四紀念館籌款,故該黨之後亦會討論是否撥部份捐款予支聯會。他難以認同中大學生會聲明:「你唔認同支聯會冇問題,但唔可以同共產黨一樣,對殺人事件塗脂抹粉。」由去年六四開始在銅鑼灣擺街站的學生組織「學生動源」,昨在銅鑼灣東角道掛起「HONG KONG IS NOT CHINA」及「香港獨立」的旗幟,他們呼籲市民反思以中國人身份悼念六四及參加支聯會舉辦的燭光集會有何作用,認為應以世界公民、以香港人的身份去悼念六四。■記者陳雪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5/20044909
支聯會籌款少去年30萬
1 :
GS(14)@2017-06-10 12:37:03【本報訊】今年六四維園集會人數共11萬人,為9年來新低,捐款數目亦隨之下跌。支聯會前晚收到的捐款約為140萬元,較去年少了30多萬。各民主派政團在六四當日所得的籌款雖較往年遜色,但公民黨、工黨及小麗民主教室均表示會將10%的捐款撥予支聯會;民主黨一如以往六四當天只為支聯會籌款。
香港眾志籌款額暴跌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稱,未來會更努力去拉回年輕人參加燭光集會;秘書長李卓人則指,他們收到的捐款扣除燭光集會的行政開支後,餘款將會撥予臨時六四紀念館以應付營運開支。支聯會仍在為六四館物色新址,期望新館面積達2,000平方呎,估計建館或花1,400萬元,李卓人早前指目前僅籌得700萬。其他民主派政團前天亦有籌款,收到的捐款普遍下跌。社民連今年收到18.8萬元捐款,較去年22.6萬元捐款為少;公民黨今年籌得16萬元,比去年28.7萬元大幅減少;去年首度在六四集會場外籌款的小麗民主教室,收到的捐款則與去年相若;去年籌得45萬「吸金力」最強的香港眾志,今年籌款額則暴跌至17.8萬。■記者陳雪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6/20045952
港台音樂家人靚心善紐約開音樂會籌款救海洋生物
1 :
GS(14)@2017-06-25 11:26:53為宣揚海豚及藍鯨保育,兩名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年輕音樂家,在紐約發起義演音樂會,為海洋生物環保組織「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籌款,吸引約70人出席。活動音樂總監、在台北山區長大的作曲家張紅蘋指,與嘈吵的城市生活相比,「爸爸自小教我聆聽大自然,聲音充滿各種力量」,冀透過音樂推廣被社會忽視的議題。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台灣作曲家張紅蘋及香港女中音徐曉晴發起的「The Fragrance」音樂會,日前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義演,為海豚及藍鯨保育組織「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WDC)籌募經費。除兩名發起人外,還有6名年輕音樂家參與,演出以大自然天空、土地、海洋等為主題歌曲,又唱出台灣民歌《橄欖樹》。兩人接受《蘋果》專訪,談及創作心得時,張紅蘋透露自小居住在台北山區,與嘈吵的城市生活隔絕,「每天都會爬山,爸爸教會我們聆聽大自然」,她認為,大自然充滿力量而豐富的聲音,使她更重視與自然環境接觸,「如果要辦一場音樂會,我們認為必須與社會議題結合」。她解釋,音樂會以「The Fragrance」命名,亦與環境保育有關,「我們說的『Fragrance』不是指香水,而是來自大自然的氣味」,張紅蘋指,人類源於大自然,希望喚醒觀眾用耳朵,欣賞及感受世界真正的氣味。在音樂會唱出四首歌曲、曾在日本橫濱國際音樂比賽贏得第二名的徐曉晴表示,與張紅蘋首次合作,雙方深信音樂不應只限於上流社會,「如果音樂只讓富豪、或有能力購票入場觀眾欣賞,音樂便失去意義」,這名年輕女中音說,正計劃與張紅蘋舉辦更多與社會有關的慈善音樂會。受助組織WDC項目代表Melissa Walker大讚表演出色,「不論音樂結構,或歌詞意義,遠比我想像中豐富,真的很美麗」,她感謝多名年輕音樂家付出之餘,亦不忙呼籲觀眾多認識海洋、海洋生物與人類的關係,「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家,人類需要海洋生物、比海洋生物需要我們來得重要」。「The Fragrance」義演年輕音樂家:女高音:張心梅、Sarah C. Schultz女中音:徐曉晴鋼琴家:Dan Le長笛:張米利中提琴:廖人萱大提琴:盧美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5/20068129
社民連籌款打官司
1 :
GS(14)@2017-07-02 14:17:37【本報訊】今年7.1人流雖減,但參與者熱情不變,紛紛向支持的團體捐款。社民連「長毛」梁國雄昨日就在街站不斷呼籲市民捐款,高呼「我係長毛,我要錢、我需要錢」。吳文遠指社民連需要錢打官司,若不想長毛坐監,就要捐款,「社民連已經冇錢打官司,希望大家夾錢打官司,捐少少錢,我哋社民連司法覆核都係為咗市民」。
■關注基層婦女權益會擺街站售賣自製布袋籌款。王心義攝
公民黨「同你鬥長命」
向來是「籌款王」的香港眾志亦得到很多支持,不少市民向周庭及黃之鋒打氣,又要求和他們合照,周庭手上的籌款箱更裝滿捐款。公民黨今年以「時間」為主題設計了T恤、毛巾及帆布袋,楊岳橋指籌款產品以「就同你鬥長命」為主題,因相信時間總會在正義的一邊,只要夠堅持,「當然過程會痛苦,就好似捱689捱5年一樣,但最尾能見證689落台」。不少政黨則要求「釋放劉曉波」,楊岳橋指對事件感到痛心和憤怒,「希望能夠為佢(劉曉波)做少少嘢,引起大眾關注,畀多啲壓力(中央),希望北京當局畀佢喺生命最後嘅時間,能夠喺一個自由嘅國度享受人生」。■記者彭愷欣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2/20076028
【文化籽】醫生管弦樂團 音樂自療兼籌款
1 :
GS(14)@2017-12-18 04:45:30麥敦平白天為病人治療抑鬱,晚上以音樂自療。
【文化籽:周末藝遊】長沙灣一所工廠大廈,逢星期三晚雲集各家各派醫生:全科、骨科、眼科、精神科。這晚近60人擠滿900呎地方,各自從醫院或診所趕來,安頓好後即掏出工具,不是白天用的探熱針或手術刀,而是形形色色的樂器。這是香港醫學會管弦樂團。
威爾斯親王醫院諮詢會診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敦平每周最期待這一晚。他從沙田開車到長沙灣工廠林立的永康街,在車廂後座拿出一個小箱子,裏面放着他自八歲便結緣的小提琴。他是香港醫學會管弦樂團成員,要為12月中舉行的冬季音樂會綵排。到來的醫生越來越多,麥敦平忙着為大家騰出空間。這晚大家練習殿堂級作曲家聖桑(Saint-Saens)的經典名作《管風琴交響曲》。麥敦平全神貫注以琴弓撫弄琴弦,靈魂飛到聖桑身處的19世紀末法國,忘了尚要細閱的學術期刊和堆積如山的病歷,沉醉在這個為自己治療的短暫時刻。麥敦平身兼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早上在位於石門的辦公室做學術研究,丟下午餐飯碗就趕到醫院診症,晚上要跟業界開會。等到夜闌人靜,他愛以音樂紓緩一整天的勞累,「工作時大腦只有執行系統運作,玩音樂會用上其他,記憶、情緒、聽覺系統終於活動。電腦重開之後運行得快點,練半個鐘琴也會令頭腦更新鮮,比睡個午覺更好。」
醫學會管弦樂團每年參與慈善音樂會。
半百名醫生逢周三晚便在長沙灣工廠大廈玩音樂。
精神科醫生識玩四種樂器 以病菌喻巴赫
他六歲學鋼琴,八歲學小提琴,均達到八級水平,又學過幾年大提琴,大學時跟同學玩電結他。鋼琴讓他展開手臂奏出感受,電結他讓他痛快地發洩情緒,但他對小提琴情有獨鍾,「小提琴音像一個智者的聲音,你聽到的不單是他的說話,還有背後深不見底的知識和人文精神,讓你感受整個宇宙。」他喜歡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但最崇拜的音樂家是被貝多芬稱讚深如大海的巴赫,尤其48首「十二平均律」教他魂牽夢繞,「巴赫的音樂像站到宇宙最高處看世界,也可以回到一粒病菌般細的地方看宇宙,用看似很簡單的音樂表現出智慧,這就是雋永。」這位熱愛音樂的醫生先用病菌比喻巴赫,再以醫術形容音樂造詣,「一個醫生的醫術是否高明,別人不會知道,除非病人跑去投訴,但醫生自己心裏清楚。一個琴音拉得準不準,也許可以找個音標量度,但拉的人心裏要有渴求,自發追求完美的音色,有這種情操便會拉得好,我覺得醫生正需要這種情操。」
麥敦平的辦公室在石門,每天來來回回醫院診症。
他說工作燃燒大腦某個系統,但音樂可動用大腦其他部份。
用另一專業 辦慈善音樂會
這位精神科醫生治療都市人的焦慮和抑鬱,研究精神健康的深奧學問,他指音樂治療對不愛音樂的病人並不管用,這類病人最好尋覓自己熱愛的事物。「如果你不開心,應該每天製造機會讓自己享受,不是物質上而是靈性上的享受,未必是音樂,可以是繪畫、插花,甚至執拾書架也有治療作用。」醫學會管弦樂團成立於1989年,樂團成員大多是公立醫院和私人執業的醫生、醫科學生和其他專業人士,除定期公開演出外,每年都參與慈善音樂會,為不同組織籌款。這次冬季音樂會演奏聖桑名作和《李斯特鋼琴協奏曲》,還用上其他管弦樂團少見的低音單簧管、管風琴和鋼琴。樂團行政主席胡衍任說:「醫生一向形象都是又嚴肅又忙碌,我們呈現醫生或醫科學生另一個形象,他們在公餘或課餘時有其他興趣,猶如另一個專業,一來推廣音樂,也可集合有音樂熱誠的醫生。」
樂團行政主席胡衍任負責吹小號,說醫生也有另一專業。
工廠區的藍領下班後,麥敦平才拿着小提琴趕來拉琴。
香港醫學會管弦樂團冬季音樂會時間:12月20日(星期三)8pm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票價:$120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HKMAOrchestra/
一周好事
文學九龍城書節2017
時間:即日(12:00nn-8:00pm)、12月17日(11:30am-7:30pm)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九龍城聯合道135號票價:免費
繪畫《給油麻地的情書》慧惠畫作展
時間:即日至12月30日(11:30am-10:00pm)地點: Cafe+ Kubrick油麻地駿發花園H2地舖(百老匯電影中心旁)票價:免費
圖片由@LAVA BEIJING提供
書籍設計荷蘭最佳書籍設計展覽2016
時間:即日至12月23日(星期六1:00pm-6:00pm,平日10:00am-8:00pm)地點:灣仔香港藝術中心14樓票價:免費
採訪:呂珠玲攝影:鄭明川、許先煜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6/20245728
Next Page